高一化学必修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 格式:doc
- 大小:252.57 KB
- 文档页数:10
高一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笔记
1.钠的基本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空气中易氧化,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
2. 钠的化合物:钠主要形成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等化合物。
3. 氯化钠:氯化钠是钠的最常见化合物,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腌制,也是制备其他钠化合物的重要原料。
4. 碳酸钠: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用于玻璃制造、纺织工业、造纸工业等。
5. 硫酸钠: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在制造洗涤剂、颜料、纤维素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6. 钠与生命:钠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调节细胞内外液体的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等组织的正常功能。
7. 钠的危害:过量的摄入钠会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等健康问题,需要合理控制钠的摄入量。
8. 钠的环境影响:含钠的废水对水生生物和水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需要加强环保措施,减少钠的排放。
- 1 -。
高一化学必修1 钠及其化合物[课程标准]:1、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了解钠、钾的焰色反应;2、了解钠分别与氧气、水、酸、碱、盐等物质的反应情况;3、了解氧化钠、过氧化钠分别与水、酸、碱等物质反应的情况;4、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解性、热稳定性、与酸的反应,掌握鉴别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方法;5、通过对钠及其化合物之间转化关系的比较和归纳,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
一、金属的通性:。
[实验一]:钠的燃烧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实验二]:钠与水的反应1、实验现象:、、、、。
2、化学方程式:;二、钠的物理性质:;三、焰色反应:1、定义;举例:、、等。
三、钠的化学性质1、与O2:常温:现象,化学方程式:。
2、与水:现象,离子方程式:。
3、与酸(盐酸):现象,离子方程式:。
4、与碱(烧碱):现象,化学方程式:。
5、与盐(胆矾):现象,化学方程式:。
四、氧化钠、过氧化钠五、碳酸钠、碳酸氢钠[巩固练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D、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激烈2、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A、Na的熔点低B、Na的硬度小C、Na的密度小D、有强还原性3、将一小块Na投入足量的CuSO4溶液中,现象是()A、置换出金属铜B、产生气体,置换出金属铜C、生成蓝色沉淀D、产生气体,生成蓝色沉淀4、将2.3g金属钠投入100g水中充分反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表示正确的是()A.2.3/100*100%B.4/(100+2.3-0.1)*100%C.4/(100+2.3)*100%D.4/(4+100-1.8)*100%5、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无色溶液在无色灯焰上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只含有Na+B.一定含Na+,也可含K+C.既含Na+又含有K+D.可能含Na+或K+中一种6、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A、NaB、NaClC、NaOHD、Na2O2钠离子的性质是()A、有强还原性B、有弱氧化性C、有碱性D、比钠原子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②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③Na2O主要有氧化剂,Na2O2主要有还原剂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⑤Na2O2是强氧化剂,Na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A、都正确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④⑤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B.Na2CO3比NaHCO3稳定C.Na2CO3和NaHCO3都能跟石灰水反应得到白色沉淀D.物质的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盐酸反应得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0、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 Cl2溶液C.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11、有关Na2CO3和NaHCO3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等质量的Na2CO3、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HCO3产生CO2气体体积大B.同一温度下,与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时,NaHCO3比Na2CO3剧烈C.与同种酸反应生成等量的CO2时,所消耗的酸的量相等D.将石灰水加入到NaHCO3溶液中将会产生沉淀12、往烧杯内注入煤油和水各100mL,静置后将一小块钠投入烧杯内(已知钠的密度介于煤油和水之间,且水和煤油互不相溶)。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一、教材分析《活泼的金属单质—钠》选自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本节课为《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以钠的性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钠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钠元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元素,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的学习有指导性作用。
这不仅与本章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的第一课时可以进行金属与非金属上性质上的对比学习,而且为学生学习以后的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并且有利于复习、巩固和运用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知识。
同时学生在获取相关化学知识和实验研究技能的同时,可以将物质性质和物质用途相关联,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钠的原子结构,知道当元素最外层电子小于4时,容易失去电子,同时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使学生对钠的性质有初步的了解;学生在上一章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也为学生推测钠单质的反应方程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的实验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但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仍存在不足。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沿着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顺序展开,并有效地利用了实验等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找出规律性的知识,并依据这些规律性知识,进一步对钠的性质作出推断和预测。
同时通过实验探究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钠的性质,体会实验探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1.从宏观上建立金属钠是一种强还原性金属单质的基本概念,从微观上明确金属钠的强还原性是其易失电子的重要表现。
2.通过完成金属钠的相关实验,初步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敏锐地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尝试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自身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必修1 化学方程式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1、钠与非金属的反应1钠与氧气常温2钠与氧气加热3钠与氯气2、钠与水反应:3、氧化钠和过氧化钠6、Na2CO3和NaHCO3①、与酸的反应Na2CO3+ HCl=NaHCO3+ HCl= 反应速率更快②、与碱的反应Na2CO3+ CaOH2=NaHCO3+ CaOH2=NaHCO3+ NaOH =③、与盐的反应Na2CO3+ CaCl2=Na2CO3+ BaCl2=④、相互转化NaHCO3加热分解向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二、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结合Al2O3和AlOH3的两性进行记忆1、铝与氧气:2、铝与弱氧化性酸HCl:铝与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3、铝与碱NaOH:4 ①、氧化铝与酸反应HCl:②、氧化铝与碱反应NaOH:5、氢氧化铝制备:可溶性铝盐和NH3·H2O6、氢氧化铝的不稳定性加热:7、氢氧化铝与酸反应HCl:8、氢氧化铝与碱反应NaOH:9、“铝三角”氢氧化铝的反应在上面已经提到,略:AlCl3+ NaOH少量=AlCl3+ NaOH过量=NaAlO2+ HCl少量=NaAlO2+ HCl过量=10、明矾净水原理明矾溶于水后发生电离:铝离子与水反应生成胶体:三、铁及其重要化合物1、工业炼铁原理:2、铁与氯气和氧气反应点燃:,3、与水反应高温:4、铁与HCl反应:5、铁与CuSO4溶液反应:铁与FeCl3溶液反应:6、铁的氧化物与酸反应的离子式Fe2O3 FeO7、Fe2+与Fe3+的检验①、Fe2+的检验:1 颜色:浅绿色 2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成灰绿色,最后成红褐色,3 先加KSCN溶液,不变色,再加新制氯水,溶液变成血红色离子式②、Fe3+的检验1颜色:棕黄色2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3加NaOH溶液:红褐色沉淀离子式8、氢氧化铁受热分解:9、 Fe2+与Fe3+的转化1Fe2+→Fe3+2 Fe3+→Fe2+四、硅及其重要化合物1、二氧化硅①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硅和火碱:二氧化硅和生石灰:②弱氧化性:二氧化硅和氢氟酸2、硅酸盐 Na2SiO3+ HCl==Na2SiO3+ CO2+ H2O==酸性:H2CO3 H2SiO3大于\小于五、氯的重要化合物1、氯气与金属的反应铁\铜\钠,2、氯气与非金属的反应氢气3、氯气与水的反应4、次氯酸光照分解:5、Cl2与碱溶液的反应火碱酸性:H2CO3 HClO大于\小于制漂白粉漂白原理六、硫及其重要化合物1、硫的可燃性在空气中点燃2、 SO2 + O2催化剂加热3、与水反应: SO2+H2OSO3+H2O==4、与碱反应: SO2 + CaOH2=SO3 + CaOH2=5、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CaO ==SO3+CaO ==6、浓硫酸强氧化性C + H2SO4浓Cu+H2SO4浓七、氮及其重要化合物1、合成氨:2、NHNH3 + H2O②氨气与酸:NH3+HCl=NH3+HNO3=3、铵盐与碱反应:硝酸铵和火碱实验室制氨气4、铵盐不稳定性:氯化铵加热碳酸氢铵加热5、HNO3强氧化性:浓硝酸和铜稀硝酸和铜6、雷雨发庄稼123必修1 化学方程式汇总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1、钠与非金属的反应4Na +O2=2Na2O 白色 2Na + O2 △ Na2O2淡黄色2Na +Cl2点燃2NaCl2、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浮、熔、游、响、红3、氧化钠过氧化钠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Na2O+2HCl=2NaCl+H2O 2Na2O2+4HCl=4NaCl+2H2O+O2↑6、Na2CO3和NaHCO3①、与酸的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 2O+CO2↑反应速率更快②、与碱的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NaHCO3+NaOH = Na2CO3+H2O③、与盐的反应Na2CO3+CaCl2=2NaCl+CaCO3↓ Na2CO3+BaCl2=2NaCl+BaCO3↓④、相互转化2NaHCO3△ Na2CO3+H2O+CO2↑加热分解Na2CO3+H2O+CO2=2NaHCO3 向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二、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结合Al2O3和AlOH3的两性进行记忆1、铝与非金属: 4Al + 3O2 ==2Al2O32、铝与弱氧化性酸:2Al + 6HCl == 2AlCl3+ 3H2↑ 2Al+6H+== 2Al3++3H2↑铝与强氧化性酸:钝化浓H2SO4、浓HNO33、铝与碱:2Al+2NaOH +2H2O==2NaAlO2 + 3H2↑ ; 2Al+2H2O+2OH-==2AlO2-+3H2↑4 ①、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②、氧化铝与碱反应:Al2O3 +2NaOH == 2NaAlO2 + 2H2O5、氢氧化铝制备:可溶性铝盐和NH3·H2OAlCl3+3NH3·H2O==AlOH3↓+3NH4Cl Al3++3NH3·H2O==AlOH3↓+3NH4+6、氢氧化铝的不稳定性: 2AlOH3△ Al2O3+2H2O7、氢氧化铝与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8、氢氧化铝与碱反应:AlOH3 +NaOH == NaAlO2 + 2H2O9、“铝三角”氢氧化铝的反应在上面已经提到,略:AlCl3+3NaOH少量=AlOH3↓+3NaCl Al3++3OH-=AlOH3↓+AlCl3+4NaOH过量=2NaAlO2 + 2H2O +3NaCl Al3++4OH- = AlO2- +2H2O NaAlO2+HCl少量+H2O=AlOH3↓+NaCl AlO2- +H+ +H2O=AlOH3↓NaAlO2+4HCl过量=AlCl3+3NaCl+2H2O AlO2- +4H+ =Al 3+ + 2H2O10、明矾净水原理明矾溶于水后发生电离:KAlSO42==K++Al3++2SO42-铝离子与水反应生成:AlOH3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三、铁及其重要化合物1、工业炼铁原理:Fe2O3+3CO高温2Fe+3CO22、铁与非金属反应:2Fe+3Cl2点燃 2FeCl3 3Fe+2O2点燃Fe3O43、与水反应:3Fe+4H2Og高温Fe3O4+4H24、铁与酸反应:Fe+2HCl== FeCl2+H2↑ Fe+2H+== Fe2++H2↑5、铁与盐溶液反应:Fe+CuSO4==Cu+FeSO4 Fe+Cu2+==Cu+Fe2+Fe+2FeCl3 == 3FeCl2 Fe+2Fe3+ == 3Fe2+ 6、铁的氧化物Fe2O3 + 6H+ == 2Fe3+ + 3H2O FeO + 2H+ == Fe2+ + H2O7、Fe2+与Fe3+的检验①、Fe2+的检验:1 颜色:浅绿色 2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成灰绿色,最后成红褐色Fe2++2OH-== FeOH2↓ 白色 4FeOH2+O2+2H2O== 4FeOH3红褐色3 先加KSCN溶液,不变色,再加新制氯水,溶液变成血红色2Fe2++Cl2==2Fe3++2Cl-②、Fe3+的检验1颜色:棕黄色2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3加NaOH溶液:红褐色沉淀 Fe3++3OH-== FeOH3↓8、氢氧化铁受热分解:2FeOH3△ Fe2O3 + 3H2O9、 Fe2+与Fe3+的转化 1Fe2+→Fe3+ 2Fe2++Cl2==2 Fe3++2Cl-2 Fe3+→Fe2+ Fe+2Fe3+ == 3Fe2+四、硅及其重要化合物2、二氧化硅①酸性氧化物:SiO2+2NaOH==Na2SiO3+H2O SiO2+CaO高温CaSiO3②弱氧化性: SiO2 +4HF==SiF4↑+2H2O2、硅酸盐 Na2SiO3+2HCl==H2SiO3↓+2NaClNa2SiO3+ CO2+H2O==H2SiO3 ↓+Na2CO3酸性:H2CO3 > H2SiO3五、氯的重要化合物1、氯气与金属的反应2Fe+3Cl点燃2FeCl3 Cu+Cl点燃CuCl2 2Na+Cl点燃2NaCl2、氯气与非金属的反应 H2+Cl2 点燃2HCl3、氯气与水的反应 Cl2+H2O== HCl + HClO 次氯酸4、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 2HCl + O2↑5、Cl2与碱溶液的反应Cl2+2NaOH=NaCl+NaO+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制漂白粉CaClO2+CO2+H2O=CaCO3↓+2HClO漂白原理酸性:H2CO3 > HClO六、硫及其重要化合物1、硫的可燃性 S+O2点燃SO22SO32、 2SO2 + O2催化剂加热3、与水反应: SO2+H2O2SO3 SO3+H2O== H2SO44、与碱反应SO2 + CaOH2= CaSO3 + H2O SO3 + CaOH2= CaSO4 + H2O5、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CaO == CaSO3 SO3+CaO == CaSO46、浓硫酸强氧化性 C + 2H2SO4浓△ CO2↑+ 2SO2↑+ 2H2OCu+2H2SO4浓△ CuSO4+SO2↑十2H2O七、氮及其重要化合物2NH31、合成氨:N2 + 3H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①氨气与水:NH3 + H2O NH3·H2O NH4+ + OH -②氨气与酸: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3、铵盐与碱反应: NH4NO3+NaOH △ NaNO3+NH3↑+H2O2NH4Cl + CaOH2△ CaCl2 + 2NH3↑+ 2H2O实验室制氨气4、铵盐不稳定性:NH4Cl△ NH3↑+HCl ↑NH4HCO3△ NH3+H2O+CO2↑5、HNO3强氧化性:4HNO3浓+Cu==CuNO33+3NO2↑+2H2O 8HNO3+3Cu==3CuNO33+2NO↑+4H2O6、雷雨发庄稼 N2 + O2放电 2NO2NO + O2 == 2NO2 3NO2 + H2O == 2HNO3 + NO。
高一化学必修一钠及其化合物钠,这个名字在化学世界里可是大有来头的。
别看它名字简单,但它的化学性格可是非常“活泼”。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钠和它的“家族”——钠的化合物,看看它们在生活中是怎样一个“明星”角色吧!1. 钠的基本情况1.1 钠的性质首先,钠这个家伙属于碱金属,化学符号是Na,真的是“高冷”得不得了。
它是银白色的金属,摸上去有点儿滑溜溜的,给人一种“溜得很”的感觉。
钠在空气中容易跟氧气反应,变成氧化钠,所以它的表面总是被一层白色的氧化膜包裹着。
这就像是钠穿了一件“保护服”,以防它自己搞个“自燃”。
1.2 钠的反应性说到钠的反应性,那可真是“火爆”。
它能跟水发生激烈的反应,释放出氢气,还会形成氢氧化钠,整件事就像是个小型的“烟火秀”。
所以,在实验室里,处理钠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翼翼,毕竟这可是个“火气”很大的家伙。
2. 钠的主要化合物2.1 氯化钠(食盐)提到钠,大家最熟悉的肯定是氯化钠了,也就是咱们的食盐。
食盐在厨房里几乎是必备的调料,没了它,咱们的饭菜可能会“没滋没味”。
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后,能分解成钠离子和氯离子,这样就能够带来美味的咸味。
盐不仅让饭菜更可口,而且在我们的身体里也有重要作用,比如帮助调节体内的水分平衡。
2.2 碳酸钠(苏打)接下来,就是碳酸钠,大家可能听说过“苏打”这种东西,它就是碳酸钠的一个常见名字。
苏打在生活中用处广泛,不仅能用来做烘焙,还能清洁厨房里那些“顽固”的油渍。
它的另一种应用就是作为一种“药材”,能够帮助调节胃酸。
哦,对了,苏打水中含有碳酸钠,也是因为它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气泡,给我们带来“泡腾”的感觉。
3. 钠的应用与影响3.1 钠的工业用途在工业界,钠可谓是“大显身手”。
比如,在玻璃制造中,钠能用来降低玻璃的熔点,使得熔化的玻璃更容易成型。
还有在制药行业中,钠也有自己的“身影”,例如在制造一些药物时,钠盐被广泛使用。
所以说,钠不仅在咱们的厨房里忙碌,在工厂里也是个“大忙人”。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钠 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可用小刀切割),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保存在煤油中),熔沸点低,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2、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反应:如O 2、Cl 2、S 等。
①钠与氧气反应常温下生成Na 2O (白色),化学方程式为: 4Na+O 2=2Na 2O燃烧时生成Na 2O 2(黄色),化学方程式为: 2Na+O 2 Na 2O 2 ②钠与氯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Cl 2 2NaCl ③钠与硫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Na+S Na 2S (2)与水、酸反应(反应顺序:先酸后水)①钠与水、酸反应的实质上均是和H +反应,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2Na+2H 2O=2Na ++2OH —+H 2↑、2Na +2H +=2Na ++H 2↑ ②钠与水反应(加酚酞)的实验现象和解释 现象解释a 浮在水面上 钠的密度比水小b 熔成闪亮的小球钠与水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 c 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 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气体 d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钠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3)Na 与盐溶液的反应(反应顺序:先与水反应,再考虑NaOH 是否与盐反应) ①钠投入到NH 4Cl 溶液中,有H 2和NH 3逸出,化学方程式为: 2Na+2NH 4Cl=2NaCl+2NH 3↑+H 2↑②投入到CuSO 4溶液中,有气体放出和蓝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 2Na+2H 2O=2NaOH+H 2↑ 、 CuSO 4+2NaOH =Na 2SO 4+Cu(OH)2↓ 思考: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点燃点燃加热切开金属钠,呈银白色(钠的真面目)→变暗(生成Na2O)→变白色固体(生成NaOH)→成液(NaOH 潮解)→结块(吸收CO2成Na2CO3·10H2O)→最后成白色粉末(Na2CO3·10H2O风化为Na2CO3)。
高一化学必修一钠及其化合物1. 钠的基本知识钠,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呢。
钠是我们在化学课上见到的第11号元素,化学符号是Na。
别看它名字小,小小的钠可是有大大的用处。
1.1 钠的性质首先,钠是一个非常活泼的金属,银白色的外观非常亮眼,但它也很柔软,手指轻轻一压就能留下印记。
哎,别看它这么温顺,钠在空气中可容易被氧化,一会儿就变得黯淡无光了。
对了,它的化学反应能力特别强,跟水接触时会发生激烈的反应,发出“咝咝”的声音,还会冒泡泡,甚至能引起小爆炸,真是吓人。
1.2 钠的用途钠在我们生活中可发挥着大作用。
比如,厨房里的盐,哈哈,就是氯化钠。
还有,城市的路灯,很多都是用钠灯,光线亮亮的特别好看。
我们平常见到的肥料、玻璃制造、甚至有些药品里都有它的身影呢。
2. 钠的化合物钠的化合物也非常有趣,尤其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这两个小伙伴。
2.1 氯化钠(NaCl)氯化钠就是我们熟悉的食盐。
食盐在烹饪中必不可少,给菜肴提味,几乎每个人的厨房里都有它。
盐不仅能让食物更美味,还能帮助我们保持身体的电解质平衡。
不过,要是吃多了盐,对身体可不太好哦。
2.2 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钠,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深?但其实它的别名叫做烧碱。
这个化学家族的成员在洗洁精、肥料、造纸等很多领域都有应用。
它的强碱性能让污垢轻松溶解,清洁效果非常棒。
不过,接触到皮肤时,它会引起强烈的刺激,所以使用时要小心。
3. 钠的反应特性钠的反应能力真的很强,特别是在和水反应时,那场面可以说是十分壮观。
3.1 钠与水的反应当钠和水碰在一起时,哇,简直像放了烟火一样。
钠会在水中迅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反应还会放出热量。
氢气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可能会燃烧起来,哦,那火光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这样的反应非常剧烈,所以要小心操作哦。
3.2 钠的氧化钠在空气中也很容易氧化。
氧化后的钠会形成一层灰白色的氧化钠,这样一来,钠的光泽就消失了。
高一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钠是一种金属元素,其原子序数为11,在自然界中分布
广泛,以Na的符号表示,是碱性元素。
钠的原子量为22.99,其原子半径为186pm,比重为0.97,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
元素,在室温下可以自由溶解于水中。
钠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被酸中氧化,形成氢氧根NaOH,并可与碱性氧化物形成盐,如Na2O2、Na2O3等,还可与碳
酸根形成盐,如Na2CO3、NaHCO3等。
钠也可与氯形成盐,
如NaCl、Na2SO4、Na3PO4等。
钠也可用于制造一系列化学品,如钠碳酸、硫酸钠、纳酸、氢氧化钠、钠氯化物、钠磷酸等。
钠碳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主要用于制造洗涤剂、玻璃制造、纸制品的制造、染料的制造等。
硫酸钠常用于医药中,能促进消化,也可用于制造染料,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
纳酸是一种经济性很强的润滑剂,以其优良的润滑性、耐腐蚀性而著称,还可用于制造润滑油、清洗剂等。
氢氧化钠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可用于各种化学实验,如pH测定、滴定等,也可用于制造水处理剂、调味品等。
钠
氯化物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常用于有机合成和染料制造中。
钠磷酸是一种重要的农药原料,可用于杀灭有害的昆虫、虫害等。
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在工业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医药、农业、科学技术等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钠及其化合物的正确使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钠的性质: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现象:银白色变暗。
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以隔绝空气。
)2.钠受热后,与氧气剧烈反应:2Na+O2△====Na2O2(现象: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钠与酸反应(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2Na + 2HCl= 2NaCl+ H2↑2Na+2H2O=2NaOH+H2↑5、钠与盐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再与盐反应)2Na+2H2O=2NaOH+H2↑2NaOH+CuSO4= Na 2 SO4+Cu(OH) 2↓另:钠放置在空气中的变化:1、4Na+O2==2Na2O2、Na2O+H2O=2NaOH3、2NaOH+ CO2=Na2CO3+H2O4、Na2CO3+10H2O= Na2CO3﹒10H2O(块状)5、Na2CO3﹒10H2O= Na2CO3+10H2O(Na2CO3为粉末)风化是化学变化记:1、K、Na、Ca 与水反应生成碱+ H22、Mg与冷水反应慢,与沸水反应快3、Zn-H前的金属与水蒸气(高温),生成金属材料氧化物+H24、金属与非金属单质(O2 Cl2 S)反应时,当与Cl2生成高价:2Fe+3 Cl2△= 2Fe Cl3当与S生成低价:Fe+ S= Fe SFe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在氧气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Fe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 △=Fe3O4+4H2↑Na2ONa2O+H2O=2 NaOH Na2O + CO2 = Na2CO3Na2O22Na2O2+2H2O=4NaOH + O2↑2Na2O2 + 2CO2 = 2Na2CO3+O2(Na2O2遇到CO2和H2O时,先和CO2反应,再和H2O反应)Na2CO3和NaHCO3Na2CO3俗名:纯碱、苏打;NaHCO3俗名:小苏打1、都易溶于水,NaHCO3比Na2CO3溶解度小2、都显碱性,3、热稳定性:Na2CO3加热不分解;2NaHCO3△= Na2CO3 + H2O + CO2↑4、和酸反应:Na2CO3+2 HCl =2 Na Cl + H2O+CO 2↑NaHCO3+ HCl = Na Cl + H2O+CO 2↑106 1 84 1106 1 106 多于1 Na2CO3比NaHCO3反应慢:Na2CO3先和HCl反应生成NaHCO3,NaHCO3再和HCl反应●相同质量的Na2CO3和NaHCO3生成的CO2的量NaHCO3多●碳酸钠粉末遇水,生成碳酸钠晶体Na2CO3·x H2O Na2CO3 +10 H2O = Na2CO3·10H2O ●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空气中变成碳酸钠粉末●Na2CO3 + CO2 + H2O =2 NaHCO3Na2CO3溶液通过CO2就变成NaHCO3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NaHCO3溶液中含有Na2CO3如何除去Na2CO3?通入CO25、与碱反应:Na2CO3和碱不反应NaHCO3+ NaOH=Na2CO3+H2O6、焰色反应:物理变化。
高一年级必修1化学方程式: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化学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年级必修1化学方程式,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1、钠与非金属的反应
4Na +O2=2Na2O(白色) 2Na + O2 △ Na2O2 (淡黄色)
2Na +Cl2 点燃 2NaCl
2、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浮、熔、游、响、红)
3、氧化钠过氧化钠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Cl=2NaCl+H2O 2Na2O2+4HCl=4NaCl+2H2O+O2
6、Na2CO3和NaHCO3
①、与酸的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反应速率更快)
②、与碱的反应
Na2CO3+Ca(OH)2=CaCO3+2NaOH
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
NaHCO3+NaOH= Na2CO3+H2O
③、与盐的反应
Na2CO3+CaCl2=2NaCl+CaCO3
Na2CO3+BaCl2=2NaCl+BaCO3
④、相互转化
2NaHCO3 △ Na2CO3+H2O+CO2(加热分解)
Na2CO3+H2O+CO2=2NaHCO3 (向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年级必修1化学方程式,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途知识点1. 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x09钠是⼀种银⽩⾊、质软、可⽤⼩⼑切割的⾦属,⽐⽔轻,熔点97.81℃,沸点882.9℃钠的化学性质\x09①与氧⽓反应:4Na+O2=2Na2O(常温下缓慢氧化)2Na+O2 Na2O2②与其他⾮⾦属反应:2Na+S=Na2S(发⽣爆炸)2Na+Cl2 2NaCl(产⽣⼤量⽩烟)③与⽔反应:2Na+H2O=2NaOH+H2↑(浮于⽔⾯上,迅速熔化成⼀个闪亮的⼩球,并在⽔⾯上不停地游动)④与盐反应: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钠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其他⾦属)2.钠的保存由于钠的化学性质⾮常活泼,易与空⽓中的O2和H2O等反应,所以⾦属钠保存在煤油之中.⾦属钠在空⽓中变质的过程可以表⽰为:银⽩⾊的⾦属钠表⾯变暗(⽣成Na2O)出现⽩⾊固体(NaOH) 表⾯变成粘稠状(NaOH潮解) ⽩⾊块状固体(Na2CO3•10H2O) 风化为⽩⾊粉未状物质(Na2CO3)3.氧化钠和过氧化钠\x09氧化钠\x09过氧化钠颜⾊状态\x09⽩⾊固体\x09淡黄⾊固体化学式\x09Na2O\x09Na2O2氧化合价\x09-2\x09-1稳定性\x09不稳定,在空⽓中可以继续氧化:2Na2O+O2=2Na2O2\x09稳定,加热不分解与H2O反应\x09Na2O+H2O=2NaOH\x092Na2O2+2H2O=4NaOH+O2↑与CO2反应\x09Na2O+CO2=Na2CO3\x092Na2O2+2CO2=2Na2CO3+O2氧化性、漂⽩性\x09⼀般不表现出氧化性,也不表现还原性,⽆漂⽩性\x09有强氧化性和⼀定的还原性,有漂⽩性,可以杀菌消毒4.碳酸钠的碳酸氢钠\x09碳酸钠\x09碳酸氢钠俗名\x09苏打、纯碱\x09⼩苏打⾊、态\x09通常以Na2CO3•10H2O存在,为⽆⾊晶体,易风化失⽔为⽩⾊粉未Na2CO3\x09⽩⾊粉未⽔溶性\x09易溶于⽔\x09溶解度较碳酸钠⼩热稳定性\x09稳定,受热为分解\x092NaHCO3 Na2CO3+CO2↑+H2O与盐酸反应\x09Na2CO3+HCl=NaCl+NaHCO3Na2CO3+2HCl=2NaCl+CO2↑+H2O\x09NaHCO3+HCl= NaCl+CO2↑+H2O与碱反应\x09Na2CO3+Ca(OH)2=CaCO3+2NaOHNaHCO3+NaOH= Na2CO3+H2O相互转化\x09⽤途\x09重要的化⼯原料,⽤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等的⽣产\x09⾷品⼯业,泡沫灭⽕剂等。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钠及其化合物(一)钠Na1、单质钠的物理性质:钠质软、银白色、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单质钠的化学性质:①钠与O2反应常温下:4Na + O2=2Na2O (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加热时:2Na + O2==Na2O2(钠先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O―→NaOH―→Na2CO3·10H2O(结晶)―→Na2CO3(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
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2CO3)。
②钠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响——反应剧烈;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③钠与盐溶液反应如钠与CuSO4溶液反应,应该先是钠与H2O反应生成NaOH与H2,再和CuSO4溶液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总的方程式: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实验现象: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④钠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2↑(反应剧烈)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3、钠的存在:以化合态存在。
4、钠的保存: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
5、工业制钠:电解熔融的NaCl :2NaCl(熔融) 2Na + Cl 2↑6、钠的用途:① 在熔融的条件下钠可以制取一些金属,如钛、锆、铌、钽等;② 钠钾合金是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③ 钠蒸气可作高压钠灯,发出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考点一钠及其氧化物1.钠的物理性质颜色熔点硬度密度导电、导热性银白色,有金属光泽低质软,硬度___,可切割比水___,比煤油大良好2.钠的主要化学性质——还原性(1)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①与O 2反应常温加热现象钠的表面变暗先熔化成小球,片刻后剧烈燃烧,发出色火焰,生成固体化学方程式4Na +O 2===2Na +O 2=====△转移电子1个Na 参加反应时,无论是生成Na 2O 还是生成Na 2O 2,均转移个电子②与Cl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Cl 2=====点燃。
③与S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S=====△。
(2)钠与水的反应①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 +2H 2O===。
②钠与水(含酚酞)反应的实现现象及解释:(3)钠与盐溶液的反应如:将钠投入CuSO 4溶液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钠的制取、保存与用途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电解保存通常保存在或中用途(1)钠钾合金(液态)用于原子反应堆,作导热剂。
(2)作强还原剂,熔融状态冶炼某些金属(如钛)。
(3)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4.氧化钠与过氧化钠名称氧化钠过氧化钠电子式氧元素化合价色、态阴、阳离子个数比是否为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转化关系考点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1.Na2CO3与NaHCO3的性质比较Na2CO3NaHCO3俗称颜色状态白色粉末白色晶体溶解性易溶于水易溶于水(溶解度比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与NaOH反应与Ca(OH)2反应与BaCl2反应与CO2反应热稳定性较稳定相互转化2.Na2CO3、NaHCO3的除杂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Na2CO3(s)(NaHCO3)NaHCO3(aq)(Na2CO3)Na2CO3(aq)(NaHCO3)3.Na2CO3、NaHCO3的应用(1)Na2CO3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食品等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金属钠(一)钠1.物性金属钠是一种柔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比煤油的密度大,熔点为℃、沸点为℃2.化性(1)跟非金属反应:4Na+O2=2Na2O,(空气中钠的切面变暗 2Na+O2Na2O2(黄色火焰) Na2O2比Na2O 稳定 2Na+Cl2 NaCl(白烟) 钠与水反应:2Na+2H2O =2NaOH +H2↑现象:①浮:钠投入水中并浮在水面上②声:钠立即跟水反应,并放出热量,发出嘶嘶响声,产生气体。
③游:同时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向各方迅速游动最后消失,④红:反应后的水溶液使酚酞变红。
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2H2O+CuSO4=Na2SO4 +Cu(OH)2↓+H2↑3.钠的制取和存放(1)制备:2NaCl(熔融) 2Na+Cl2↑(2)钠的存放: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里。
(3)用途:强还原剂,工业用它还原金属钛、锆、铌等;如:4Na+TiCl4(熔融)=Ti+4NaCl,钠和钾的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钠也可用于制高压钠灯(二).钠的化合物1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3.氢氧化钠(NaOH)是常见的强碱,是一种白色片状晶体,。
极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热),易吸水而发生潮解,在空气中还易变质,反应为:2NaOH+CO2=Na2CO3+H2O。
俗名:苛性钠、烧碱、火碱,氢氧化钠有很强腐蚀性,具有碱的通性。
保存:密封保存。
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应用橡皮塞。
因为烧碱能与玻璃成分中的SiO2发生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生成的Na2SiO3使玻璃塞与瓶口粘结。
二、镁的性质(1)物理性质: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小,只有铝密度2/3,熔点较低,硬度较小,镁合金的强度高、机械性能好。
金属镁有“国防金属”的美誉。
在冶金工业上,金属镁常做脱氧剂和还原剂。
(2)化学性质(还原性)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2Mg + O2点燃2MgO3Mg + N2点燃Mg3N2 Mg + Cl2点燃MgCl2②与酸反应与镁与非氧化性酸如稀硫酸、盐酸等反应生成氢气:Mg + 2H+=Mg2+ + H2↑与镁与氧化性酸,如浓硫酸、硝酸等反应,但不生成氢气:Mg + 2 H2SO4(浓) = MgSO4 + SO2↑+ 2H2O③与某些氧化物反应2Mg + CO2点燃2MgO + C现象:燃着的镁条在CO2中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在集气瓶的内壁有黑色固体附着。
高一化必修一钠知识点总结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Na,原子序数为11。
它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于盐湖和海水中。
钠在化学和生物学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高一化学必修一中钠相关知识点的总结。
1. 原子结构:钠的原子结构包括11个质子和11个电子。
其中,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
钠的原子结构使其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
2. 金属特性:钠是一种典型的活泼金属,具有多种金属特性。
它是银白色的固体,在常温下柔软易弯曲。
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可以通过电解质溶液进行电解。
此外,钠还具有延展性和可塑性,可以被锻造和拉伸成薄片。
3. 钠的化学性质: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会迅速与氧气反应产生氧化钠。
而钠在水中的反应更加剧烈,会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
这种反应是钠与水中的氢离子产生置换反应。
4. 钠的化合物:钠可以与非金属元素和其他金属元素形成多种化合物。
例如,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这是一种常见的盐类化合物。
此外,钠还可以与氧气、硫、硫氧化物等反应形成相应的氧化物、硫化物等化合物。
5. 钠的离子:钠可以失去一个外层的电子形成钠离子(Na+)。
由于钠失去了一个电子,所以成了带正电荷的离子。
这使得钠离子具有与其他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的特性。
6. 钠的应用:钠在生活中有多种应用。
首先,钠是炼钢过程中的重要还原剂,可以减少金属中的氧化物含量。
其次,钠在食品工业上被广泛用作调味剂和防腐剂。
此外,钠还在制备合成纤维、玻璃和肥皂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7. 钠对人体的作用:钠是人体所需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参与了人体的血液调节、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等生理过程。
然而,过量的钠摄入可能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因此,人们需要适量控制钠的摄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总结:钠是一种化学活泼的金属元素,具有多种金属特性。
它可以与其他元素形成多种化合物,并且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第1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核心微网络素养新要求1.分析实验现象,认识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学会用钠原子结构分析钠的化学性质的思维方式。
3.领会微观探析和宏观辨识的关系。
学业基础——自学·思记·尝试一、钠元素的存在钠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如NaCl、Na2CO3、Na2SO4等。
二、钠的物理性质探究1.教材P32·实验2-12.钠的物理性质3.钠的保存在实验室中,钠保存在________或________中以隔绝空气。
特别提醒取用金属钠的注意事项1.钠对人的皮肤有很强的腐蚀性,取用时必须用镊子,切不可用手直接接触。
2.切下来未用的钠要及时放回盛钠的原试剂瓶中,切不可放入废液缸或自来水池中,类似的物质还有钾、白磷等。
3.实验中用到的镊子、小刀和滤纸等都必须是干燥的。
4.实验中用过的滤纸要妥善处理,防止其燃烧失火。
三、钠的化学性质从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1)钠与氧气的反应特别提醒(1)取金属钠时,一般取绿豆大小即可,不能太大,以免发生危险。
(2)做加热钠的实验时,不要近距离俯视坩埚。
(3)钠与O2反应时,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常温下二者反应生成Na2O,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二者反应生成Na2O2。
(2)钠还可以与Cl2、S等非金属单质发生化合反应,如2Na+S===Na2S。
2.钠与水的反应[预测] Na与H2O反应的生成物是NaOH和H2。
[结论] 常温下,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NaOH和H2,与预测一致。
化学方程式为2Na +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特别提醒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时放出热量,故钠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需要用干燥的沙土来灭火。
四、钠的制备和用途[即学即练]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钠元素在自然界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标准文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钠1、物理性质,具有煤油中),熔沸点低金属光泽,质软(可用小刀切割),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保存在银白色性和导电性。
良好的导热2、化学性质、S等。
(1)与非金属反应:如O、Cl22①钠与氧气反应=2NaO白O(色),化学方程式为:4Na+O常温下生成Na222点燃NaO黄色),化学方程式为:2Na+OO燃烧时生成Na(22222②钠与氯气反应点燃2NaCl化学方程式为:2Na+Cl2③钠与硫反应加热S 2Na+S Na化学方程式为:2)与水、酸反应(反应顺序:先酸后水)(2+①钠与水、酸反应的实质上均是和H反应,离子方程式分别为:+++—↑=2Na+H2H+2OH2Na+2HO=2Na+H↑、2Na+222②钠与水反应(加酚酞)的实验现象和解释现象解释(3)Na与盐溶液的反应(反应顺序:先与水反应,再考虑NaOH是否与盐反应)①钠投入到NHCl溶液中,有H和NH逸出,化学方程式为:3422Na+2NHCl=2NaCl+2NH↑+H↑234②投入到CuSO溶液中,有气体放出和蓝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42Na+2HO=2NaOH+H↑、CuSO+2NaOH=NaSO+Cu(OH)↓224224思考: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大全.标准文案NaOH→成液(→变白色固体(生成NaOH)呈银白色(钠的真面目)→变暗(生成NaO)切开金属钠,2)。
风化为NaCOO)→最后成白色粉末(NaCO·10HO潮解)→结块(吸收CO成NaCO·10H322222323 3、钠的保存、制取及用途⑴金属钠的保存及取用密封。
取用时一般先用镊子把钠从煤石蜡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里,大量的金属钠则存入在铁筒中用切下绿豆大小的一块再做有关实验。
滤纸把表面的煤油吸干,然后用小刀油中夹出来,并用电解↑2NaCl(熔融) 2Na+Cl⑵钠的制取:2态,液剂,工业上用它还原金属钛、锆、铌等;另外钠和钾的合金在常温下呈⑶用途:钠是一种强还原灯。
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钠也可用于制高压钠二、钠的重要氧化物、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大全.标准文案转化关系NaOO+O 2Na22222保存隔绝空气一、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与⑴NaOSO反应:NaO+SO=NaSO。
422222223+2+沉淀。
,同时生成Fe(OH)Na⑵O投入FeCl溶液中,可将Fe氧化成Fe3222氧化成单质硫,溶液变浑浊。
HS⑶NaO投入氢硫酸中,可将2222-2- NaSO溶液中,可将SO氧化成SO。
投入⑷NaO422323、所以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其漂白原理与HClO、NaClOO⑸Na投入品红溶液中,因其有氧化性,22 O等相同。
3 O反应的重要关系CO、HNa二、有关O与2222⑴物质的量关系的物质的量之O与放出OHCO无论是或HO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NaO时,CO或2222222,解决此类可借助物质的量守恒关系。
比均为2∶1 ⑵电子转移关系-转移与CO、HO反应时,每产生1molO2mole。
当NaO22222⑶先后顺序关系反应完成后,反应,待CONaO先与COO(gO一定量的Na与一定量的CO、H)混合物的反应,可视作22222222)发生反应。
再与HO(gONa222⑷气体体积关系1/2O,气体体积的减少量等于原混合气体体积的O(g若CO、H)混合气体(或单一气体)通过足量Na2222且等于生成氧气的体积。
⑸固体质量关系固体,反应、n为整数)的物质在NaOO中充分燃烧,将其产物通过足量的mH当Wg通式符合(CO)(22mn2 HCHCOOCH、O等。
、COOH、OH、HCO的物质如:H。
常见符合符合完毕,固体增重Wg(CO)、CHCH6623312nm3【答案】C大全.标准文案【答案】(1)验纯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若听到轻微的“噗”声,表明H纯净。
2(2)较多的钠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可能使试管内的H、O混和气爆炸。
22(3)钠比水轻,比苯重,落在苯水交界处。
钠与HO反应产生的H使钠浮起,脱离水面,反应停止;22当钠表面的H逸出,钠又回落,与水反应,如此反复,就可减慢Na与HO 反应速率221B 2C 3A 4A 5A 6B 7D 8B 9D 10A 11D 12A. 13O、Na CA、NaOH B、NaHCO14.(1)223O + H = Na CO(2)NaOH + NaHCO2233—2- O =2HCO)CO + CO + H(33232 1)①2Na2O2+2H2O = 4NaOH+O2↑(15.②用玻璃片在水面下盖住集气瓶口,将玻璃片与集气瓶一起移出水面,将盖有玻璃片的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2)①经计算,烧瓶中c(OH—)约为1 mol/L;因为c(OH-)在1.0×10-4 mol/L~2.5 mol/L时酚酞呈红色,因此红色迅速褪去不是由于溶液中c(OH—)过大造成的。
②取烧瓶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气泡放出,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说明溶液中可能有H2O2存在。
③取②中试管里的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且不褪色,说明“红色迅速褪去”与H2O2的存在有关16(1)放出大量的热(1分)2NaO+2HO 4NaOH+O↑(1分)2222(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P口处,木条复燃(1分)将Q口插入到盛水的烧杯中,有气泡产生(1分)(3)MnO(1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分)2(4)①B(1分)防止倒吸(1分)②500mL2分【例1】(2007·全国Ⅱ理综)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大全.标准文案被80mL浓度为0.5mol/L的HCl溶液中和,则生成物的成分是()A.NaO B.NaO C.NaO和NaO D.NaO和NaO 222222222【例2】(08年昆明模拟)某实验小组对中学课本中可生成氢气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总结出四个可以生成氢气的反应:①Zn和盐酸②Na和水③Al和NaOH溶液④Na和无水乙醇。
为方便有孔试管—制取和点燃上述四个反应生成的氢气,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试回答下列问题:广口瓶—铜丝网隔板——)点燃氢气之前必须先进行。
(1方法是。
)实验小组在点燃用上述装置制得的氢气时,①③④实验获得成功,②却失败了。
他们2(:装置存在c:Na的用量太少;Na与HO的反应速率太快;b分析后认为失败的原因有a:2但有同学认为这样做太危险,有的同学提出可以增加钠的用量,针对b失败的原因,缺陷。
原因是-3-3、cm·cm、0.88g·)3针对原因a、c,实验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钠、苯、水的密度分别为0.97g (-3 1.00g·cm。
他们改进了实验装置后重做实验②。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改进后的实验,氢气的生成速率明显减慢。
原因是。
【检测评价】.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1 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A.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不同金属单质在常温下均是固体D.,+O= 2Na反应,且反应极有规律。
如2.有许多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NaO2NaO+2COCO23222222 O2Na+2SO= 2NaSO)+O。
据此,你认为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222324+O= 2NaSO+2SO.A2NaO2 32222+OONa+2NONO= 2NaB.2 22222+O+2Mn.C2NaOO= 2NaMnO2 74222 OO.D2Na+2N+O= 2NaNO222252 3.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
一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④③②①大全.标准文案列现象: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②变白色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钠C.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D.④只发生物理变化()084.(枣庄市调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食盐灼烧时火焰呈黄色与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原理不相同②固体氢氧化钠存放在带塑料塞的广口瓶中③熔点:钾>钠>钠钾合金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过量的NaO粉末,振荡后溶液呈蓝色22--+2+2--2的物质的量不变CO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ONaO固体,Na和SO⑤向含有Na、、HCO、33342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⑥1mol NaO2mol。
22⑦取用金属钠时,应将剩下的大块钠放回原瓶,实验结束,余下的钠屑应用乙醇处理C.①②⑥⑦.①②④⑤D.A①②⑦B.①②③⑥5.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A.NaCOB.NaO NaCO 332222C.NaOH NaCOD.NaO NaOH NaCO32223 26.在25℃,101Kpa下由HCHO(g)、H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共6.72g,其相对氢气的密度为14将该气2体与2.24L氧气(标准状况)充分反应后的产物通过足量的NaO粉末,使NaO粉末增重的质量为2222( )A.等于6.72g B.小于6.72g C.大于6.72g D.无法计算7.氮化钠和氢化钠都是离子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末配平)如下:NaN+HO →NaOH 23+NH ,NaH+HO →NaOH +H.有关它们的叙述232+3-+;②与水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③与水反应后的溶液都显碱性;④与盐酸反Na>N>H ①离子半径:应都只生成一种盐;⑤两种化合物中的阴阳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其中正确的是().②④D.③C BA.②③④⑤.①③⑤.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测定氧化钠中过氧化钠的含量。
实验步骤:①取一定质量的样8品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搅拌使之充分反应;②将反应后的溶液倒入蒸发皿中蒸发至恒重,冷却、称重。
若在蒸发过程中,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则实验结果会()大全.标准文案A.偏低B.偏高C.无影响D.无法判断9.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O和H过氧化钠可用于航能和NaOCO2222DⅠ对,Ⅱ对,有反应生成O天员的供氧210.一定温度下,向饱和NaOH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
下列叙述中,不合理的是()...A.NaOH溶液浓度增大,并放出HB.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不变,有H放出22C.总溶液的质量减小,有H放出D.钠浮于液面,到处游动,发出咝咝的响声211.绿色化学是化学实验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