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艺术
- 格式:ppt
- 大小:6.42 MB
- 文档页数:111
苏美尔和古巴比伦建筑艺术苏美尔的代表性建筑是吉库拉塔月神南娜庙乌鲁克的“白庙”标志砖砌建筑的成熟乌尔纳姆国王塔庙,迄今保存最完好,最壮观的苏美尔塔庙。
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建筑艺术亚述帝国的代表建筑:萨尔贡二世宫殿新巴比伦代表建筑:1伊斯塔尔门2尼布甲尼撒宫3巴别塔古代波斯建筑艺术代表性建筑:1.帕萨尔加德——石造建筑2波斯波利斯皇宫1.原始时代的建筑类型(1)以氏族为单位的居住建筑(2)有着巨大尺度感的神秘巨石建筑。
2.沙桑王朝的建筑重视对称性和中心轴线,富于纪念性,这种建筑风格影响了后来的伊斯兰建筑和拜占庭建筑。
3.阶梯形金字塔:显贵的“马斯塔巴”,一般有两个部分组成:安放棺木的“马斯塔巴”与地面上的附属建筑物。
作为金字塔陵墓的前身,这种“马斯塔巴”随着国王的财力与权势增大,也逐层加高。
它象一层高一层的方凳,逐层缩小,构成一个阶梯式金字塔形。
本图系第三王朝法老佐塞尔陵墓,就是这种最具代表性的七层“阶梯形金字塔。
4.雅典卫城中的主体建筑:雅典卫城主要构成:供奉女神雅典娜的帕特农神庙,供奉海神波塞冬的厄瑞克特翁神庙,供奉胜利女神的胜利女神庙,卫城山门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主体建筑,为歌颂雅典战胜波斯侵略者的胜利而建。
帕特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帕特农原意为贞女,是雅典娜的别名。
此庙不仅规模最宏伟,坐落在卫城中央最高处,庙内还存放一尊黄金象牙镶嵌的全希腊最高大的雅典娜女神像。
5.维特鲁威:维特鲁威是公元1世纪初一位罗马工程师的姓氏。
写成《建筑十书》内容包括:希腊、伊特鲁里亚、罗马早期的建筑创作经验,从一般理论、建筑教育,到城市选址、选择建地段、各种建筑物设计原理、建筑风格、柱式以及建筑施工和机械等。
他最早提出了建筑的三要素“实用、坚固、美观”,并且首次谈到了把人体的自然比例应用到建筑的丈量上,并总结出了人体结构的比例规律。
成就:它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2.它十分系统的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3:维特鲁威相当全面的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原理4:维特鲁威按照古希腊的传统,把理性原则和直观感受结合起来,把理性化的美和现实生活中的美结合起来,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
外国建筑艺术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及其与文化、历史的关系。
2.学生能够解析不同类型建筑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3.学生通过欣赏外国建筑作品,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
1.建筑艺术的定义及其历史演变。
2.比较中国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
3.欣赏世界名建筑作品。
4.文化与建筑的关系。
三、教学活动。
1.了解建筑艺术的定义及其历史演变。
根据PPT讲解,让学生理解建筑艺术并不只是简单的建筑造型,还包括空间组织、灯光、材料、色彩等多个方面的设计和表现。
让学生自学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建筑艺术,了解其演变和特点。
2.比较中国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
通过将中国和西方建筑艺术的代表性建筑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建筑风格、材料使用、构造方式、空间感受等方面的差异和异曲同工之处。
3.欣赏世界名建筑作品。
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世界名建筑进行深度解析和欣赏,并介绍其历史、特点、材料、风格等方面的知识,并流程上进行汇报,让班内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4.文化与建筑的关系。
让学生从文化、历史、经济、环境等多个角度来看待建筑艺术,理解建筑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联,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认知能力。
四、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讨论、分组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观察、思考到实践,从中创造属于自己的课堂体验。
五、教学评价。
这门设计思维课程的评价不仅仅在于学生的作品,更在于对学生的启发和激发。
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果,综合考量学生在思考、创造、分析等方面的表现,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
西方房屋风格分类西方房屋风格丰富多彩,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地理区域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这些房屋风格各具特色,传达出不同的建筑理念、审美观念和社会背景。
以下是对一些常见的西方房屋风格进行的分类和介绍,帮助理解西方建筑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 古典风格1.1 古希腊复兴风格特点:古希腊复兴风格的房屋通常采用大理石、石膏和铁艺等高贵材料,强调对称、比例和简洁的设计。
建筑元素:多柱廊、希腊柱式、浮雕、矩形窗户等。
1.2 古罗马风格特点:古罗马风格的房屋强调奢华、壮丽,使用大理石、石膏和铜等贵重材料。
建筑元素:拱门、穹顶、多柱廊、浮雕、镂空雕塑等。
2. 文艺复兴风格2.1 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特点: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注重对古典文化的回归,建筑线条流畅,装饰精致。
建筑元素:圆顶、拱门、壁柱、对称布局、绘画壁柱等。
2.2 弗朗西斯康风格特点:弗朗西斯康风格融合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和法国风格,注重对称和装饰的细节。
建筑元素:雕刻细节、拱门、壁柱、尖塔、对称造型等。
3. 巴洛克风格3.1 巴洛克风格特点:巴洛克风格追求奢华、繁复和夸张,注重雕刻和装饰。
建筑元素:曲线形的线条、浮雕、壁柱、拱门、多彩的壁画等。
4. 乔治亚风格4.1 乔治亚风格特点:乔治亚风格强调对称、简洁、经典的设计,是英国乔治亚时代的代表。
建筑元素:方正的形状、对称布局、经典柱式、大门风格等。
5. 维多利亚风格5.1 维多利亚哥特式风格特点:维多利亚哥特式风格注重尖顶、尖拱和复杂的装饰,展现出中世纪哥特式的影响。
建筑元素:高尖顶、尖拱、花岗岩或砖石墙壁、窗户花饰等。
5.2 第二帝国风格特点:第二帝国风格强调奢华、多样性,采用石雕、铁艺和大型窗户。
建筑元素:精致的石雕、对称设计、尖顶、大型阳台等。
6. 现代主义风格6.1 包豪斯风格特点:包豪斯风格注重功能性、简洁、开放的设计理念,采用现代材料如钢和玻璃。
建筑元素:平屋顶、大面积玻璃窗、几何形状、简洁的线条等。
外国建筑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外国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分析、评价外国建筑艺术的能力,提高艺术鉴赏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外国建筑艺术,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1. 外国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2. 外国建筑艺术的历史背景3. 外国建筑艺术的发展趋势4. 代表性外国建筑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外国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2. 难点:代表性外国建筑案例的分析与评价。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案例分析、多媒体演示等。
2. 教学手段:PPT演示、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代表性的外国建筑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外国建筑艺术的学习。
2. 讲解:介绍外国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使学生对这门艺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代表性外国建筑案例,分析其特点、风格和历史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
4. 案例分析: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外国建筑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提高鉴赏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外国建筑艺术,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外国建筑艺术欣赏教案教案:外国建筑艺术欣赏目标:通过学习外国建筑艺术,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培养学生对建筑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学时:2-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介绍外国建筑艺术的概念和分类1. 引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著名的外国建筑图片,让学生感受建筑的美感和独特之处。
2. 概念介绍:向学生介绍外国建筑艺术的概念,解释建筑艺术的重要性和丰富性,以及它与文化背景的关系。
3. 分类介绍:介绍外国建筑艺术的主要分类,比如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哥特式建筑、巴洛克建筑等,并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和示意图。
4.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提出对不同建筑风格的看法和评价,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建筑艺术的喜好和理解。
第二课时:深入了解一种外国建筑风格1. 选择一种外国建筑风格:从分类中选择一种外国建筑风格进行深入介绍,比如古罗马建筑。
2. 历史背景:向学生介绍该建筑风格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该建筑风格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3. 特点和风格:详细介绍该建筑风格的特点和风格,包括建筑结构、装饰元素、色彩等等,并通过图片展示具体的案例。
4. 作品欣赏:选取几处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和示意图,并解释其设计理念和艺术价值。
5. 学生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建筑风格并进行描述,或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彼此的观点和理解。
第三课时:小结和拓展1. 小结:通过讨论和回顾,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外国建筑艺术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鼓励。
2. 拓展:向学生介绍更多种类的外国建筑风格,或者让学生选择其他国家的建筑风格进行深入研究,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评估方式: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展示,以及学生所完成的作业等可以作为评估的依据。
外国建筑赏析外国建筑与我国的宫殿,民居,庙宇不同。
它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显示出独特的民族风格。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外国建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意大利的罗马式建筑也是继承了希腊和罗马的传统而发展起来的。
意大利的罗马式建筑是古典建筑艺术的高峰。
这种建筑风格在意大利的罗马帝国时代形成,后来影响了欧洲其他地区的建筑风格,并一直延续至今。
罗马式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外形端庄,对称,追求宏伟壮丽的气势,强调力度,刚度,雄健有力,充满向上的动感。
柱式也采用了古典建筑中常用的多利克式和爱奥尼亚式。
屋顶上普遍使用巨大的穹窿和半圆形拱。
有趣的是,罗马人喜欢把公元一世纪以前的著名建筑物的部件都堆放在新建的建筑物上,造成一座又一座的新古典主义建筑物。
最著名的例子是罗马的卡比托利欧山上的埃特纳奥林匹克神庙,就是仿照古罗马万神庙样式而建的,可惜这个建筑物还没完工就毁于火灾。
那一幢幢色彩明丽,造型典雅的古典建筑,有的相互簇拥,有的相互分离,组成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图景,象征着人类古老的文化和千百年来人们生活与斗争的历史,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美好世界的憧憬和希望。
在希腊,建筑艺术更加发达。
希腊人在建筑艺术上有杰出的创造性。
他们特别崇尚人体美。
希腊的建筑不是神庙,而是生活居住的房屋。
所以希腊人很早就学会用水平很高的技巧来塑造空间,从而使古希腊的建筑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由于土地限制,希腊人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追求无限的艺术效果。
所以,那些建筑都比较矮,十分紧凑,富有艺术魅力。
他们还经常利用墙面进行艺术处理,使内外空间得到融合,造成外部空间比实际大得多的假象。
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举世闻名的“米兰壁画”。
几乎所有参观过那里的人都被那幅巨大的“阿波罗驾驶太阳车”和“太阳神与战神驾驶的四匹飞马的战车”的壁画所吸引。
据说这两幅壁画,从画稿设计到完成共花费了三百年的时间。
这些壁画真实地再现了希腊古典时期的社会生活。
佛罗伦萨的旧宫(palazzonozzavitta),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外国古典建筑艺术赏析拜占庭建筑是⼀种建筑的艺术形式,以基督教为背景。
该建筑具有鲜明的宗教⾊彩,其突出特点是屋顶的圆形。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个殖民地,公元395年,显赫⼀时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就是诞⽣于这⼀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的⼀种建筑⽂化。
从历史发展的⾓度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地理关系,它⼜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化,形成了⾃⼰的建筑风格(图为圣索菲亚⼤教堂)。
拜占庭建筑特点:拜占庭建筑的第⼀个特点是屋顶造型,普遍使⽤ '穹窿顶'。
第⼆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突出。
在⼀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往往⼗分突出,那体量既⾼⼜⼤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围绕这⼀中⼼部件,周围⼜常常有序地设置⼀些与之协调的⼩部件。
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承在独⽴⽅柱上的结构⽅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其典型作法是在⽅形平⾯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的⾃由。
第四个特点是在⾊彩的使⽤上,既注意变化,⼜注意统⼀,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显得灿烂夺⽬。
哥特式建筑(英语:Gothic architecture),或译作歌德式建筑,是⼀种兴盛于中世纪⾼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
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来,为⽂艺复兴建筑所继承。
发源于⼗⼆世纪的法国,持续⾄⼗六世纪,哥德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Opus Francigenum),'哥德式'⼀词则于⽂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
哥德式建筑的特⾊包括尖形拱门、肋状拱顶与飞拱。
巴黎圣母院是⼀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
它建造全部采⽤⽯材,其特点是⾼耸挺拔,辉煌壮丽,整个建筑庄严和谐。
教堂的顶部采⽤⼀排连续的尖拱,显得细瘦⽽空透。
教堂的正⾯往往放⼀对钟塔。
外国建筑风格总结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独特的建筑风格。
这些风格代表了当地的文化、历史和艺术表达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一些著名的外国建筑风格,包括古罗马、哥特、巴洛克、文艺复兴和现代主义。
古罗马风格古罗马建筑风格源于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实践。
它采用了许多大规模的建筑技术,例如拱门、穹顶和圆形建筑。
古罗马建筑强调坚固和永恒的特性,通过使用大理石、混凝土和石头等材料来实现。
一些著名的古罗马建筑包括罗马斗兽场、万神殿和罗马浴场。
哥特风格哥特建筑风格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并在整个欧洲迅速传播。
哥特风格注重垂直线条和尖顶,以及复杂的拱门和花窗玻璃。
它的建筑结构通常是坚固而宏大的,使用石头和砖块进行构造。
著名的哥特建筑包括巴黎圣母院、温莎城堡和科隆大教堂。
巴洛克风格巴洛克建筑风格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并在欧洲各地迅速发展。
巴洛克建筑注重对称和典雅的装饰,以及使用金色和白色等亮丽的颜色。
这种风格的建筑通常具有曲线和雕塑的形式,展示出宏伟和繁复的外观。
著名的巴洛克建筑包括凡尔赛宫、圣伯多禄大教堂和圣保罗大教堂。
文艺复兴风格文艺复兴建筑风格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并在整个欧洲流行起来。
这种风格的建筑对古典古罗马的影响很大,注重对称和比例的完美表达。
文艺复兴建筑通常使用大理石、石灰石和砖块等材料进行建造,展现出优美和精细的细节。
著名的文艺复兴建筑包括米开朗基罗的圣彼得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和梵蒂冈宫殿。
现代主义风格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兴起于20世纪初的欧洲,并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深远。
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功能和简约的原则,摒弃了传统的装饰和繁复的结构。
它通常采用钢铁、玻璃和混凝土等新材料,展现出直线和几何形状的外观。
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包括勒·柯布西耶的洪堡大学图书馆、路易·康的国家艺术中心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总结起来,外国建筑风格的多样性代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独特文化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