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古代建筑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16.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外建筑史教案教案第1次课2学时授课形式:课堂讲授课目、课题:古代建筑发展概况授课时间:第1讲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发展概况,理解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经济、生产技术等对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2.掌握并能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从原始社会至明清各历史时期在结构体系、材料、技术和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成就。
重点:各历史时期的建筑形式特点难点:各历史时期的建筑发展成就内容:1.1 原始社会建筑发展概况: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1.2 奴隶社会建筑发展概况:夏、商、西周、春秋时期1.3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战国、秦、两汉、三国、晋、南北朝时期1.4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隋唐、五代、___时期1.5 封建社会后期建筑:元、明、清时期教学进程:教学内容:讲解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教学方法:讲授法辅助手段:选取典型图文多媒体演示师生互动:学生可以提问,教师会回答时间分配:2学时板书设计:无作业布置:观察周围建筑特点参考资料:《中外名建筑赏析》、《营造法式》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第2次课2学时授课形式:课堂讲授课目、课题: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授课时间:第2讲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结构体系的优点,掌握木构架的组成及主要结构构件的功能,掌握木构架的主要结构形式及各自特点。
2.能简要分析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形式、单群体组合和装饰艺术特征。
重点:木构架的组成、形式和特点难点:叠梁式、穿斗式的基本结构、构造内容:2.1 木构特征2.1.1 木构架的优点:“墙倒屋不塌”2.1.2 木构架结构体系教学进程:教学内容:讲解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教学方法:讲授法辅助手段:选取典型图文多媒体演示师生互动:学生可以提问,教师会回答时间分配:2学时板书设计:无作业布置:复参考资料:《中外名建筑赏析》课后自我总结分析授课时间:2学时授课形式:课堂讲授课目、课题: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结构体系的优点;掌握木构架的组成及主要结构构件的功能;掌握木构架的主要结构形式及各自特点;掌握中国古代建筑在单体设计和群体组合上的典型特征;掌握古建在门窗、屋顶、天花和藻井、彩画等方面的装饰特征。
中华书局版九上历史第五课《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教案希腊特点:主要体现在神庙。
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
代表:雅典帕特农神庙罗马特点: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代表:罗马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方尖碑和万神庙影响: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二、公历的产生1.儒略历的发明儒略历(Julian calendar)是由罗马共和国独裁官儒略·恺撒(即盖乌斯·尤里乌斯·凯撒)采纳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计算后,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的取代旧罗马历法的一种历法。
儒略历中,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闰,平年365日,闰年366日为在当年二月底增加一闰日,年平均长度为365.25日。
由于实际使用过程中累积的误差随着时间越来越大。
(PPT展示儒略历)2.儒略历的改进格里高利历: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改革了儒略历;为现今世界上最早通用的历法,俗称“公历”。
以基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起点。
思考问题通过思考问题,加深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课堂练习 1.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是由古代( B )人创设的。
A.希腊B.罗马C.印度D.埃及2.罗马建筑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罗马的代表性建筑有( A)①凯旋门②万神庙③狮身人面像④帕特农神庙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指出图l和图2所示建筑物在建筑艺术中的地位。
图1:被誉为古希腊多利亚式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图2:是迄今遗留下来的古罗马建筑中最卓越的代表。
板书第5课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一、宏伟的古代建筑1.帕特农神庙2.万神殿和圆形大剧院二、公历的产生1.儒略历的发明2.儒略历的改进。
题目:幼儿园大班探索世界古建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世界各地的古建筑,培养他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理解。
2. 帮助幼儿培养观察、发现、探索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历史和艺术的兴趣。
3. 引导幼儿关爱和保护古建筑,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物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建筑——如故宫、长城、秦始皇陵等。
2. 世界上的古建筑——如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希腊雅典卫城等。
3. 古建筑与文化传承——介绍古建筑背后的历史、宗教、艺术等文化内涵。
三、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了解和掌握不同古建筑的外观、特点和历史背景。
2. 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和绘画表达对古建筑的理解和感受。
3. 培养幼儿对古建筑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图书、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 玩具模型或手工制作的古建筑样品。
3. 儿歌、游戏、手工活动的相关材料和道具。
五、教学活动安排1. 以故宫为例,通过图片展示和简单的讲解,帮助幼儿了解故宫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2. 观看相关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古建筑的建筑风格、结构特点和装饰艺术。
3. 组织幼儿制作简单的故宫模型或绘画,帮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故宫的理解和感受。
4. 介绍世界其他古建筑,如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等,以及它们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5. 进行互动游戏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对古建筑的认识和想法。
6. 组织手工活动,让幼儿制作古建筑相关的手工作品,并通过亲自动手的方式,培养对古建筑的感情和理解。
7. 结合儿歌、游戏等活动,巩固幼儿对古建筑的认识和理解,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六、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视频观看和互动讨论,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 手工制作和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对古建筑的认知程度和表达能力。
2. 通过幼儿的作品和表现,了解他们对古建筑的理解和感受。
历史教案:世界著名的古代建筑世界著名的古代建筑一、世界著名的古代建筑概述二、埃及金字塔——人类历史上第一座宏伟建筑1.金字塔背后的文化和神秘2.金字塔设计和建造的技术壮举3.金字塔作为世界遗产的重要价值三、古代希腊雅典卫城——希腊文明的象征1.卫城建造背景与意义2.卫城上独特建筑风格与怀旧情结3.希腊卫城对于现代建筑与艺术的影响一、世界著名的古代建筑概述古代文明留下了许多令人惊叹和感叹不已的古迹,这些宏伟的建筑物无论是在设计、工程技术还是在历史和文化方面都具有非凡价值。
从埃及金字塔到古代希腊殿堂,这些建筑都是人类智慧和艺术创作的杰作。
本文将介绍两座世界著名的古代建筑,分别是埃及金字塔和古代希腊雅典卫城。
二、埃及金字塔——人类历史上第一座宏伟建筑1. 金字塔背后的文化和神秘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奇迹之一。
它们背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埃及人信仰死后的“来世”,因此他们为法老修建了这些高大而永恒的墓地。
每座金字塔都通过巨大而复杂的军事工程计划实施,包括兴建用于储藏法老财富和陪葬品的内部通道和空间。
2. 金字塔设计和建造的技术壮举金字塔是埃及人在工程学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时代见证,其精确度以及指向北极星(天顶点)方向使现代科学家感到惊奇。
设计师运用了数学、物理和几何原理来建造形状对称完美、表面平整如镜子般光滑并耐久性非常高的结构。
3. 金字塔作为世界遗产的重要价值金字塔代表着埃及古代文明的巅峰,也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传世之物。
它们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并对后来的建筑和工程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旅游胜地,金字塔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目睹这些古老而不朽的雄伟建筑。
三、古代希腊雅典卫城——希腊文明的象征1. 卫城建造背景与意义雅典卫城是古希腊城邦时期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
它坐落在雅典市中心的一座小山上,具有悠久而复杂的历史。
这座卫城是为了纪念雅典神灵女神雅典娜而修建的,也成为了艺术、政治和哲学等方面发展的中心。
初中美术历史建筑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世界著名的历史建筑及其特点,提高对历史建筑的欣赏能力。
2. 学习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了解历史建筑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古代埃及建筑:金字塔、卡纳克神庙等。
2. 古希腊建筑:帕特农神庙、宙斯神庙等。
3. 古罗马建筑:斗兽场、万神殿等。
4. 中世纪欧洲建筑: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等。
5.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圣彼得大教堂、比萨斜塔等。
6. 现代建筑:埃菲尔铁塔、自由女神像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指出地图上的一些著名建筑。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建筑知识,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初中美术历史建筑欣赏。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了解世界著名历史建筑的基本情况。
2. 学生结合教材,分析历史建筑的特点及其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根据自主学习的结果,讲解古代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及现代建筑的特点。
2.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例,分析历史建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四、欣赏与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欣赏教师准备的历史建筑图片,讨论建筑的特点及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意义。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创作与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对历史建筑的欣赏和理解,进行建筑艺术创作。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历史建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提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看法。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历史建筑的基本情况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历史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创作的历史建筑作品的表现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欣赏世界著名历史建筑,使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古代埃及教案古代埃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埃及文明的发展及其特点;2.认识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3.了解古埃及的神庙和金字塔的建筑特点;4.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和研究兴趣。
二、教学内容1.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及文明特点;2.埃及的宗教信仰、神话和神庙建筑;3.金字塔的建筑及用途。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古代埃及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的了解;2.难点:金字塔的建筑特点和用途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图文展示,向学生介绍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文明特点、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2.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进行讨论,探讨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对社会生活的影响;3.展示法: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模型,向学生展示古埃及的神庙建筑和金字塔。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利用地图或图片,向学生介绍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并引导学生思考:古埃及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古埃及有哪些文明特点?2.讲授(2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古代埃及的文明特点,包括:尼罗河、周年度洪水、农业文明、政治体制、文化发展等。
3.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为小组,讨论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古埃及人为什么崇拜多神?他们对神的信仰有什么特点?神话故事有什么寓意?4.展示(1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古埃及的神庙建筑和金字塔,介绍它们的建筑特点和用途,引导学生了解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对建筑艺术的影响。
5.总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在古埃及社会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教学中的口头提问;2.学生小组讨论记录;3.学生的课后作业回答。
七、板书设计古代埃及教案一、地理环境和文明特点1.尼罗河2.周年度洪水3.农业文明4.政治体制5.文化发展二、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1.多神崇拜2.信仰的特点3.神话故事的寓意三、神庙建筑和金字塔1.建筑特点2.用途及意义八、课堂练习1.请问古埃及为什么以尼罗河为中心?2.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有哪些特点?3.金字塔主要用于埋葬哪位统治者?九、课后作业1.阅读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的文章;2.查找资料,了解古埃及的神庙建筑和金字塔的建造过程。
《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特别是西方古典建筑的特点,有所了解。
培养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对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有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配套教学光盘教学过程:提问:欣赏完了中国古代建筑,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成就比较大的有哪些?学生回答:古埃及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东罗马帝国建筑、中世纪教堂建筑及古代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等。
师生一起作一张表格:展示图片,小结的形式。
注解:一、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古希腊的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泉与宝库,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则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
因此,谈西方建筑及其风格,就不能不首先谈古希腊的建筑风格。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
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
这些风格特点,在古希腊神庙的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
首先是柱式。
古希腊的“柱式”,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部件的形式,而且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建筑规范的风格,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
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陶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
这些柱式,不仅外在形体直观地显示出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而且其比例规范也无不显出和谐与完美的风格。
从外在形体看,三种柱式各有特点,陶立克的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没有柱础,雄和卷杀十分明显,力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
爱奥尼克,其外在形体修长、端丽,柱头则带婀娜潇洒的两个涡卷,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
科林斯的柱身与爱奥尼克相似,而柱头则更为华丽,形如倒钟,四周饰以锯齿状叶片,宛如满盛卷草的花篮。
从比例与规范来看,陶立克一般是柱高为底径的4--6倍,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子的1/4,而柱子之间的距离,一般为柱子直径的1.2--1.5倍,十分协调、规整而完美。
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历史背景,理解其发展脉络和艺术价值。
2.掌握欣赏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分析其建筑风格、结构特点和历史文化内涵。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增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历史背景、特点及欣赏方法。
通过课堂教学、图片展示、影像资料播放等多种手段,使学生全面了解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
2.难点:如何让学生独立发现并欣赏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美感和历史价值,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教学中,需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启发性问题,帮助学生逐渐领悟建筑艺术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1.导言:通过引入一些著名的外国古代建筑实例,如罗马斗兽场、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等,引导学生对外国古代建筑艺术产生兴趣,并初步了解其重要性和特点。
2.特点与结构:详细介绍外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结构,包括建筑材料、建筑风格、布局规划等方面。
通过展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和发展历程。
3.历史背景:讲解外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对建筑艺术的影响。
通过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外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
4.欣赏方法:阐述欣赏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观察角度、分析手段、历史与文化解读等。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具体建筑案例,让他们学会如何独立欣赏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美感和历史价值。
5.实践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作业,如观察和分析某一外国古代建筑,撰写简短的赏析文章等。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如PPT、图片、视频等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历史背景,提高教学效果。
2.分阶段教学:将教学过程分为多个阶段,逐一讲解外国古代建筑的不同时期和流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了解和欣赏建筑艺术。
美术教案古代建筑艺术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古代建筑艺术产生兴趣,了解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介绍古代建筑艺术的定义、特点和意义。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展示一些古代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建筑艺术的兴趣。
2. 讲解概念:介绍古代建筑艺术的定义,解释其特点和意义。
3. 互动讨论:学生分享对古代建筑的认识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第二章:古埃及建筑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古埃及建筑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教学内容:介绍古埃及建筑的历史背景、特点和代表作品。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展示古埃及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埃及建筑的兴趣。
2. 讲解历史背景:介绍古埃及建筑的历史背景,解释其意义。
3. 分析特点:讲解古埃及建筑的特点,如直线、对称、石制结构等。
4. 欣赏代表作品:展示古埃及建筑的代表作品,如金字塔、神庙等,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第三章:古希腊建筑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教学内容:介绍古希腊建筑的历史背景、特点和代表作品。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展示古希腊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希腊建筑的兴趣。
2. 讲解历史背景:介绍古希腊建筑的历史背景,解释其意义。
3. 分析特点:讲解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如柱式、比例、装饰等。
4. 欣赏代表作品:展示古希腊建筑的代表作品,如帕台农神庙、竞技场等,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第四章:古罗马建筑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古罗马建筑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教学内容:介绍古罗马建筑的历史背景、特点和代表作品。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展示古罗马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罗马建筑的兴趣。
2. 讲解历史背景:介绍古罗马建筑的历史背景,解释其意义。
3. 分析特点:讲解古罗马建筑的特点,如拱门、圆顶、石制结构等。
4. 欣赏代表作品:展示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品,如斗兽场、万神殿等,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第五章:中世纪欧洲建筑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中世纪欧洲建筑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高中美术《古代希腊、罗马的雕刻与建筑》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特点和建筑风格;2.掌握古希腊和罗马雕刻和建筑的基本知识;3.能够辨别古希腊和罗马雕刻和建筑的特征。
教学重点:1.古希腊和罗马雕刻艺术的特点;2.古希腊和罗马建筑的特点。
教学难点:1.古希腊和罗马雕刻和建筑的区别和联系;2.了解古希腊和罗马艺术与建筑的历史背景。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5分钟)1.展示一些古希腊和罗马雕刻和建筑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2.提问:你们对古希腊和罗马雕刻和建筑有了解吗?二、讲解古希腊雕刻艺术(10分钟)1.介绍古希腊雕刻艺术的特点:追求完美的人体比例和自然主义;2.展示古希腊雕刻作品的图片,解读其艺术特点;3.讲解古希腊雕刻作品的种类和用途。
三、讲解古罗马雕刻艺术(10分钟)1.介绍古罗马雕刻艺术的特点:强调肌肉线条和装饰性;2.展示古罗马雕刻作品的图片,解读其艺术特点;3.讲解古罗马雕刻作品的种类和用途。
四、讲解古希腊建筑(10分钟)1.介绍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强调比例和对称性;2.展示古希腊建筑的图片,解读其特点;3.讲解古希腊建筑的种类和用途。
五、讲解古罗马建筑(10分钟)1.介绍古罗马建筑的特点:强调实用性和宏伟气势;2.展示古罗马建筑的图片,解读其特点;3.讲解古罗马建筑的种类和用途。
六、总结归纳(5分钟)1.让学生梳理古希腊和罗马雕刻和建筑的特点;2.提问:古希腊和罗马雕刻和建筑有何联系和区别?七、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选择一座古希腊或罗马建筑,写一篇小论文,介绍该建筑的特点和历史背景;2.课后要求学生复习新知识,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
拓展活动:1.带领学生上网查找更多古希腊和罗马雕刻和建筑的资料,并制作一份展板;2.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艺术博物馆或古代建筑,了解更多实际例子。
教学资源:1.投影仪和计算机;2.古希腊和罗马雕刻和建筑的图片;3.相关的书籍和资料。
大班社会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中外建筑》教学目标1.了解中外各种建筑风格的特点,能够辨别和区别不同风格的建筑;2.了解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增加文化素养和对世界的认知;3.发掘学生对建筑的兴趣,激发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介绍中外建筑的概念和特点;2.介绍古代中国和欧洲的建筑风格,如唐代建筑、哥特式建筑等;3.介绍现代建筑和当代建筑,如迪拜塔、京津冀超级城市等;4.展示世界文化遗产建筑,如埃及金字塔、希腊神殿、印度泰姬陵等。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教师活动1.介绍中外建筑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建筑的意义和作用;2.联想和引导学生接触日常生活中的建筑,如居住建筑、学校、公园等;3.展示中外古代建筑的图片,让学生分辨并说出中外建筑的区别和特点。
学生活动1.集体观看建筑图片,用简单语言描述建筑的特点;2.分别列出中外建筑的差异与共同之处;3.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并展示。
第二节课教师活动1.介绍中国唐代的建筑风格和欧洲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2.展示唐代建筑和哥特式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建筑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3.让学生描述建筑的特点和差异,并展示他们自己画的建筑作品。
学生活动1.集体观看建筑图片,描述建筑的形态和特点;2.分组讨论,总结中外建筑的区别和历史背景;3.小组合作画出自己的建筑作品,并将其贴到班级展板上。
第三节课教师活动1.介绍现代和当代建筑的概念,展示迪拜塔、京津冀超级城市等代表性建筑的图片;2.让学生描述这些建筑的特点和意义;3.用图片和视频展示一些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建筑,如埃及金字塔、希腊神殿、印度泰姬陵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下的建筑艺术。
学生活动1.集体观看建筑图片和视频,描述建筑的特点和意义;2.分组讨论,总结中外建筑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背景;3.小组合作设计自己的建筑作品,并进行展示。
教学反思这节社会课的主题为《中外建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建筑的好奇心和兴趣,同时增长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感。
中外建筑史教案范文教案标题:中外建筑史教学教案目标:1.了解中外建筑史的发展和特点。
2.掌握不同时期及不同国家的代表性建筑风格。
3.能够分析和评价建筑作品的设计思想和艺术价值。
教材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
2.中外建筑史相关资料。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利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一些著名的中外建筑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出问题:你熟悉哪些中外建筑作品?有没有了解建筑的历史发展?二、教学主体(90分钟)1.中外建筑史的发展(20分钟)a.分析和比较中外建筑史的发展差异。
b.解释建筑史的重要里程碑,如古代建筑、文艺复兴时期等。
2.中国古代建筑(30分钟)a.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如:四合院、中国古代宫殿、庙宇和园林等。
b.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和精髓,如:皇家建筑的脊兽、陶瓦彩绘等。
3.西方建筑史(30分钟)a.介绍西方建筑的发展,如古希腊罗马建筑、哥特式建筑、巴洛克建筑、现代建筑等。
b.分析西方建筑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如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和社会文化等。
4.建筑作品赏析(30分钟)a.选取中国和西方不同时期的代表建筑作品进行赏析,如:故宫、埃菲尔铁塔、新加坡滨海湾花园等。
b.分析建筑作品的设计思想、艺术风格和文化影响。
三、总结与评价(10分钟)1.总结中外建筑史的发展,强调不同建筑风格的特点。
2.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和对建筑作品的评价。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当地的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
2.分组展示学生自行研究的中外建筑作品。
教学评价:1.提问学生对于中外建筑史的认识和理解。
2.对学生进行小组和个人作业的评分,如展示报告和建筑分析。
3.考察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态度的改变。
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外建筑史的发展和特点,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建筑作品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
通过多媒体和互动讨论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果。
在后续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意思维。
国外建筑教案【篇一: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通过抢答方式引出各国的代表建筑。
1老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把班上分成4个小组,采用抢答的形式回答问题,这节课结束后看哪个组的同学最团结,知识面最宽广。
抢答对一题加一分2老师:首先进入我们第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内容是:老师说出这个国家的代表性事物然后同学猜些事物代表哪个国家。
1. 老师:金字塔代表哪个国家?同学:埃及2. 老师:雅典卫城是哪个国家的?同学:希腊3. 老师:世界上最著名的斗兽场在哪个国家?同学:罗马4. 老师:世界上的三大宗教是哪些?同学: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二讲授新课1带领学生欣赏三个国家的建筑艺术1老师:看着黑板上这三个国家,我们第一个教学目标出来了——就是一起了解这三个古老国家的建筑艺术。
1老师:现在我和大家一起说说宗教的建筑艺术。
罗马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宗教在各国盛行。
各国的建筑艺术也和宗教密不可分。
老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世界的古代的建筑艺术,三大国家包括古罗马古希腊古埃及的建筑艺术。
三大宗教建筑艺术是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建筑艺术。
【篇二:《建筑设计》课程教案】《建筑设计》课程教案第一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二章建筑设计基本方法第三章民用建筑设计基本要求第四章幼儿园设计第五章住宅建筑设计第六章图书馆设计第七章剧场设计第八章旅馆设计第九章建筑施工图设计第一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本章重点和难点】建筑功能分析与空间组织;动线分析与交通组织;建筑艺术处理基本原则;各种类型公共建筑的设计都立足于处理好功能要求、艺术形象和技术条件这三者的关系。
其中,物质功能和审美要求的满足是设计的目的,而技术条件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一、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功能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空间构成、功能分区、人流组织与疏散以及空间的量度、形状和物理环境(量、形、质)。
其中突出的重点则是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和人流活动问题。
1. 公共建筑的空间构成各种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的类型尽管不同,都可以分成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或称辅助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三大部分。
河北美术学院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案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任教班级17271、17272、17273、17274教师名称尹春然教学单位城市设计学院教案首页导入:介绍本门课程的课程性质、学科地位和教学目标要求,概述本次课教学目的及要求,并指出本节课学生应掌握的重点难点。
新课讲授:第一节上古时期的建筑活动“上古穴居而野处”、“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缯巢”农耕时代到来后,人类逐渐步入了营造地面建筑的新阶段。
从距今一万年前后的石器时代遗址中可以得知,上古时期的建筑经历了从深穴居到半穴居,最后到地面建筑的发展过程,其构筑方式也完成了从以土为主逐渐向以木为主的过渡。
公元前21世纪夏朝大型建筑:“茅茨土阶”的构筑方式,“前堂后室”的空间布局。
公元前17世纪,传统的中国院落式建筑群开始成型。
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朝:院落式建筑群,营造了目前史料记载中最早的公园,形成了较完善的建筑设计制度及文字实录记载,建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宏大、布局整齐的城市,开创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的先河。
周朝的建筑设计特点:一、建筑材料与技术有了提高,中国建筑陶器的烧造和使用是在商代早期开始的,最早的建筑陶器是陶水管,到西周初期创新出了板瓦、筒瓦等建筑陶器。
二、周朝继承和发展了夏商的建筑制度,我国自奴隶社会就已经开始形成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标准形式,并能够依循一定的准则和程序营建都城。
此外,周朝的民宅设计开始流行“一堂二内”的简易形式,即一栋房屋,依据用途分成三个单元,中央为厅堂,左右两边为寝室,房屋四周为夯土围成的方形墙壁,中间使用简单的屏风、帷幕等分隔。
讲授法|5分钟(1课时/45分钟)(多媒体教学)(1课时/45分钟)(多媒体教学)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活动时间:公元前770年至前221年;人物:我国古代土木工匠祖师——鲁班;特点: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手工业和商业相应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大量使用青瓦覆盖屋顶,开始出现砖、彩画、陶制的栏杆和排水管等,建筑规模比以往更为发达。
课课课题: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时: 1课时
型:欣赏课
授课对象 :高中一年级下期
教材分析 :
本课所讲的内容主要是从古代建筑的兴起及其发展演变,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各种风格的建筑进行赏析、移情于景,增加学生对外国建筑风格,以及艺术表现的理解,以达到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通过对外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及其艺术风格特征和相关背景资料的介绍,增加对外国古代建筑的认识,提升对外国建筑的欣赏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
对建筑艺术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学会从多方位去欣赏建筑艺术,达到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的目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外国经典建筑的欣赏能初步掌握其艺术风格理念,了解外国建筑的艺术语言,提升美术素养,提高艺术欣赏水平,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
对外国古代建筑经典作品的欣赏、体验,以及风格的归纳、总结。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外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1. 教法:讲述法
2. 学法:欣赏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配套图片等。
学具准备:教材、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通过起立的形式上下课
二:引入新课:(5分钟)
(复习旧课,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说了中国的古代建筑,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哪些代表性的
建筑《》(可由提问的方式激发大家的热情,由学生举例,再顺势引入今天的课题)那么大家又知
道哪些外国古代的建筑呢?学生甲:埃及的金字塔;罗浮宫;比萨斜塔⋯⋯师:不错,这些都是
外国古代有名的建筑。
在世界上曾经有过许多优秀建筑体系,但其中有的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
像古埃及、古印度的建筑。
那么建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三:讲授新课:(20分钟)
人类大规模的建筑活动是从奴隶制社会建立后开始。
(一):埃及建筑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的埃及,在它建立了奴隶制以后,营造了人类第一批巨大的纪
念性建筑物。
除了被人们常提到的金字塔外,还有著名的卡纳克神庙,是世界最壮观的古建筑之
一。
(播放关于埃及卡纳克神庙的幻灯片,及其简介,插入音乐)
(二):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
继埃及之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艺术取得了突出成就,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古希腊建筑最重要的类型是神庙。
它创建并完善了以石制的梁柱为基本构件的建筑形式,
柱子、梁枋和两坡顶的山墙共同构成建筑的主要立面。
经过不断完善,形成“柱式”,创造了多利安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了解西方古典建
筑的艺术特点的重要方面。
它经过古罗马的发扬光大,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建筑体系,即西方
古典建筑体系。
古希腊最著名的典型事例是举世闻名的雅典卫城(播放关于埃及的柱式和雅典卫
城的幻灯片,及其简介,插入音乐)
2.古罗马的建筑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建筑艺术的传统与成就。
特别是古罗马时期,她依靠雄
厚的物质力量和发明了有天然的火山灰、沙石和石灰构成的混凝土。
在建筑结构和建造技术上取得了突出成就,从而使古罗马的建筑显得更加宏伟、壮丽。
现存的罗马万神庙就是一个典型的列子(播放关于万神庙的幻灯片,及其简介,音乐)
(三):三大宗教建筑
古罗马之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各国盛行的时代,象征着强大的宗教势力的宗教建筑,集中体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极高成就。
现存的土耳其的圣索菲亚教堂、法国的夏特尔教堂、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印度的泰姬·马哈尔陵等。
都是世界著名的古代中教建筑。
(播放关于土耳其的圣索菲亚教堂、法国的夏特尔教堂、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印度的泰姬·马哈尔陵的幻灯片,及其简介,音乐)
四:课堂总结: (5分钟)
1.知识点回顾:下面我们请同学们再回顾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2.请同学做总结:从建筑的发展历程,艺术风格的演变,与时代背景的关系等各个方面着
手⋯⋯
3.教师做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外国古代建筑,同学们对它们的主要的建筑形式以及艺术风格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作业练习:(8分钟)
思考与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西方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
哥特式建筑的主要艺术特色?
外国古代建筑艺术
一、埃及建筑
(1)历史背景
(2)代表性建筑:金字塔
卡纳克神庙
二、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
(1)古希腊建筑:三种柱式——多利安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
列:雅典卫城
(2)古罗马建筑:发明了混凝土
列:罗马万神庙
三、三大宗教建筑
(1)基督教建筑: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教堂——拜占庭式
法国的夏尔特教堂——哥特式
(2)佛教建筑: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佛塔
(3)伊斯兰教建筑:印度的泰姬·玛哈尔陵——清真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