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深加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对策要求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55.19 KB
- 文档页数:11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玻璃制造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玻璃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企业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本文将对玻璃厂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引言玻璃制造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业之一,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家电等领域。
然而,玻璃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火灾、爆炸、中毒、机械伤害等,严重威胁着企业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玻璃厂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玻璃厂安全隐患排查1. 设备设施安全隐患(1)设备老化:部分玻璃厂的生产设备使用年限较长,存在老化、磨损等问题,导致设备故障率增加。
(2)设备维护不到位:部分玻璃厂对设备维护保养工作重视不够,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3)设备操作不规范:员工操作设备时,存在违规操作、违章作业等现象,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2. 人员安全隐患(1)员工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
(2)员工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员工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技能,无法应对突发事件。
(3)员工教育培训不到位:企业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导致员工安全意识薄弱。
3. 环境安全隐患(1)火灾风险:玻璃厂在生产过程中,易产生高温、高压等火灾隐患。
(2)有毒有害气体泄漏:部分玻璃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硅、氮氧化物等。
(3)粉尘污染:玻璃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4. 管理安全隐患(1)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玻璃厂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无法有效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2)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部分玻璃厂的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无法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3)安全检查不到位:部分玻璃厂对安全隐患的检查力度不够,存在漏检、漏查现象。
玻璃深加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对策措施##1. 前言玻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装饰等领域的材料。
然而,在玻璃深加工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有害因素,可能严重影响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篇文章将讨论玻璃深加工企业在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对策措施。
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尘埃在玻璃深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玻璃尘埃,这种尘埃会威胁到工人的健康。
玻璃尘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辐射玻璃深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阳极氧化膜化设备,容易产生辐射,若工人长期接受辐射,会对人体内部器官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
化学物质深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如氢氟酸等,如果接触到工人的皮肤和粘膜,会产生严重的灼伤,造成人体伤害。
玻璃深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如玻璃切割机、打磨机等,存在着夹伤、切割、割伤等危险,如果不注意安全,就会造成人身伤害。
3.对策措施尘埃粉尘治理在玻璃深加工场内设置通风设备,尤其是在玻璃切割、磨削的区域,安装专业除尘设备和收集装置,彻底减少玻璃粉尘的产生和飞散。
辐射防护玻璃深加工企业员工必须全身穿戴防护服,戴好头盔、手套,化学样镜等防护用品,在阳极氧化膜化设备周围设置辐射防护罩和隔离带等设施,确保员工尽可能远离辐射源。
化学品安全使用开展化学品安全培训,加强员工对于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储存等方面的教育,严格规范化学品的使用程序。
对于可能接触到化学品的员工,需穿戴全套防护用品。
机械设备安全使用机械设备必须按照规定使用,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避免因使用不当或设备损坏造成人身伤害,不允许非专业人员擅自操作。
通过以上对于玻璃深加工中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及对策措施的分析,可以发现玻璃深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履行安全管理和操作规程,引导员工认识到玻璃深加工产生的安全风险、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和预测,同时进行充分、周密的安全措施,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玻璃制品制造中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玻璃制品制造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在玻璃制品制造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因素,如切割和打磨危险、高温操作、有害化学物质、机器操作危险、高处作业、电气危险、玻璃粉尘、噪音和振动等。
这些危险因素如果防范不当,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本文将指导读者如何辨识这些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1.切割和打磨危险2.在玻璃制品制造过程中,切割和打磨是常见的危险环节。
如果不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容易产生崩裂、碎片飞溅等情况,导致人员受伤。
为了防范这种危险,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保持安全距离。
在进行切割和打磨时,应该远离作业区域,避免碎片飞溅伤人。
●佩戴适当防护装备。
应该使用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保护个人眼睛和面部。
●选择合适的切割工具和方法。
采用专业的切割工具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降低切割危险。
1.高温操作2.玻璃制品制造过程中,高温操作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导致烫伤、火灾等事故。
为了防范这种危险,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穿戴适当服装。
应该穿长袖衣服、长裤和合适的鞋子,避免裸露皮肤接触高温物品。
●佩戴安全帽。
在高温操作区域,应该佩戴安全帽以保护头部安全。
●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避免误操作导致烫伤等事故。
1.有害化学物质2.玻璃制品制造过程中,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使用不当或防护不到位,容易导致人员中毒、损伤等事故。
为了防范这种危险,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佩戴防毒面具。
在使用有毒化学物质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保护呼吸系统。
●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应该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避免误操作导致化学物质泄漏等事故。
●穿戴适当防护装备。
在接触化学物质时,应该穿防护服、戴手套、穿雨鞋等保护身体皮肤。
1.机器操作危险2.玻璃制品制造过程中,机器操作是核心环节之一。
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导致人员伤亡事故。
为了防范这种危险,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保持安全距离。
玻璃制造企业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大全玻璃制造企业安全风险点及防控措施玻璃制造企业涉及多个安全风险点,为了确保生产安全,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本文将分别探讨玻璃制造企业安全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1.玻璃熔炼2.在玻璃熔炼过程中,可能出现高温熔融物溅出、化学反应异常等情况,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
为了降低安全风险,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合理布置通风设施,确保熔炼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及时排出。
●设置熔炼专用的安全通道,方便人员快速撤离。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转。
1.切割和雕刻2.在切割和雕刻过程中,可能出现刀具破损、碎片飞溅等情况,导致人员受伤和产品质量问题。
为了防范安全风险,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使用合格且经过专业培训的操作人员。
●佩戴齐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手套等。
●定期检查刀具,确保其完好无损。
1.搬运和存储2.在搬运和存储过程中,可能出现物品倾倒、砸伤等情况,影响生产安全和效率。
为了降低安全风险,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合理安排搬运路线,避免交叉作业和通道堵塞。
●对易倾倒、易砸伤的物品设置稳定支撑,防止意外发生。
●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事项。
1.机械加工2.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机床故障、工件飞溅等情况,导致人员受伤和设备损坏。
为了防范安全风险,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正确使用加工设备,遵守操作规程。
●佩戴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耳塞等。
●定期对机床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转。
1.电器操作2.在电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电路故障、静电等安全风险。
为了降低风险,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操作人员注意用电安全。
●遵守电器操作规程,避免违规操作。
●对电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转。
1.燃气使用2.在燃气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燃气泄漏、火灾等情况,危害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防范安全风险,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操作人员注意用气安全。
玻璃深加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对策措施序言安全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以及生产顺利进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管理的目标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不出事故这一基本的层面上,而是更加深刻和广远,甚至连员工操作的舒适度、环境的和谐美观对员工在心理上的影响等都纳入了安全管理的范围,真正体现了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思想。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好。
本册将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从安全管理的过程出发,围绕玻璃深加工行业安全工作的特点,并将各危险源辨识、事故案例、应对措施等相关知识融入其中,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达到消除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对企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确保人身安全,从而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目录1.天车危险源评估与分析2.手动液压车危险源评估与分析3.叉车危险源评估与分析4.仓储危险源评估与分析5切裁危险源评估与分析6.磨边危险源评估与分析7.钢化危险源评估与分析8.夹胶、中空、打孔危险源评估与分析9.装箱危险源评估与分析10.维修危险源评估与分析11.安全管理教育(1)中层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2)各班组长的安全教育(3)全员的安全教育1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非天车工随便开天车易出现危险。
严禁非天车工开天车。
2.天车有故障或者超过额定负荷,吊运时极其危险。
措施:应及时找专业人员维修或减轻负荷,再行吊运。
严禁天车带故障运行及违规操作。
3.在吊整箱玻璃时,必须使用安全卡环再进行吊运,以确保安全。
4.用天车吊运时,如钢丝绳出现断股或打折、吊具不合格、木箱裂口、未垫好等现象时,易出现人身、设备伤亡事故。
措施:使用钢丝绳时应仔细检查是否有断股、打折现象,如有应更换;吊运时发现木板断裂,禁止吊运;未垫好或吊具不合格不吊。
5.在吊运以下物品时,要注意吊运的方法及准备工作。
措施:如吊运铁架包装的玻璃时,需选用长短粗细合适的钢丝绳,且不可对角吊挂。
玻璃深加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对策措施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物理因素:包括噪音、震动、高温、射线等。
在玻璃深加工企业中,高温是一个主要的物理危险因素,加工过程中会产生高温,对工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2.化学因素:包括有害气体、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等。
在玻璃深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如酸碱溶液、溶剂等可能对工人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尽管在玻璃深加工企业中生物因素的风险较低,但仍然有可能存在一些细菌、病毒对工人的危害。
4.人类因素:包括工人的疏忽大意、操作不当、无良环境意识等。
人为因素可能是导致工伤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对策措施:1.物理因素防控:-通过在玻璃加工车间内设置隔音设备,减少噪音对工人的影响;-为工人提供防护用品,如耳塞、防护眼镜等,减少物理因素对工人的伤害;-安装冷却设备和通风系统,保持车间内的温度和湿度在正常范围内,减少高温对工人的伤害。
2.化学因素防控:-对玻璃深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进行评估和分类,采取替代品或者改变工艺,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使用;-加强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管理,确保化学品按照规定的标准储存和使用,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提供各种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以防止化学物质对工人的暴露。
3.生物因素防控:-加强车间和设备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减少细菌、病毒等生物因素的滋生;-为工人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等,以减少生物因素对工人的伤害。
4.人类因素防控:-加强对工人的培训,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设立安全责任部门和安全管理制度,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总之,在玻璃深加工企业中,危险有害因素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通过辨识和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这些危险因素的影响,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玻璃深加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及措施前言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序的就是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以及生产顺利进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管理的顺序标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不出事故这一基本的层面上,而是更加深刻和广远,甚至连员工操作的舒适度、和谐美丽的环境对员工的心理影响包含在安全管理范围内,真正体现了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思想。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好。
本册将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从安全管理的过程出发,关注玻璃深加工行业安全工作的特点,并将各危险源辨识、事故案例、应对措施等相关知识融入其中,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达到消除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对企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确保人身安全,从而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顺序的。
顺序录1.手动液压车的危害评估与分析2.叉车危险的评估和分析3.边缘危险源评价与分析4.涂层危害的评估和分析5.回火危险源的评估和分析6.下一部电影中危险源的评估和分析6.包装危害的评估和分析7.安全管理教育(1)中层管理人员安全教育(2)班组长安全教育(3)全员安全教育1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章手动液压车的危险性评估1.叉运物品时,不要超过手动液压车辆的最大负载,以免损害液压车。
2.用手动液压车时,必须有两人在场,防止机架坠落伤人。
3.用液压车时,记住不要把整个杯子都拔出来,以免玻璃倾倒伤人。
4.用液压车拉动玻璃货架,只适用于本厂自制的“L”架,必须用绳子把玻璃捆绑好。
5.在液压车拉玻璃时,一定要稳走慢停,缓缓落地,防止玻璃因快速掉落而损坏。
6.路上有杂物或路面不平,易发生伤人事故。
经典案例:14年11月甲班磨边人员在拉“L”型架子过地沟时,由于速度过快,液压车行进过程中突然受阻,导致“L”架突然倾倒,结果,一名操作员的手指被砸碎和捏伤。
15年4当本月第三班的叉车搬运几块钢化玻璃时,未绑绳子且一人操作,行进过程中造成玻璃倾倒,匆忙中用手去接,造成手臂受伤。
玻璃制品制造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概述玻璃制品制造是一项高危作业,由于其本身物理特性的不稳定性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化学、物理、机械等多种因素,使得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会面临着许多潜在的危险。
本文旨在分析玻璃制品制造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提高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安全保障和生产质量的提高。
危险因素辨识玻璃制品制造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危险1.酸碱物质:如硫酸、碱液等,主要用于蚀刻、清洗、抛光等加工过程中,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会对工人的眼睛、皮肤、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2.粉尘:在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主要来源于加工、研磨、喷砂等工序。
其中,二氧化硅是最为常见的粉尘,对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有着严重的危害。
2. 物理危险1.碎片伤害:加工玻璃是一个破坏性的过程,零部件或整块玻璃在加工过程中容易断裂,散开成各种尺寸的碎片,可能会对工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2.噪声污染:在玻璃制品制造的加工过程中,会伴随着机器切割声、摩擦声、敲击声等等,若长期暴露在这种噪声下,会对工人的听力造成损伤。
3. 机械危险1.隐蔽的旋转部件、传动链条、滚筒及其他运动部件:这些设备虽看似安全,实则在操作时非常危险,若操作不当,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
2.移动式机器设备:如吊车,这些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会有重心移动产生抖动,同样的,频繁装卸和操作这些设备,会加大工人的认知负荷和危险程度。
防范措施1.在加工、研磨、喷砂时采用全封闭设备和防护措施,包括工作段的物理隔离、穿戴好劳保用品、加装强力排风设备等。
2.选用具有较高机器自动性、质量稳定性、及现场可靠性的设备,减少了工人的操作量,增加了安全性。
3.配备防护齿轮、断路器等保护措施,减少工人操作导致的事故,降低物理损害程度。
4.加强玻璃制品制造行业的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结语本文通过对玻璃制品制造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进行论述,提醒玻璃制品制造企业及从业人员关注危险源,定期对生产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共同确保生产安全与工人健康。
玻璃厂火加工风险防范措施
1. 建立火灾预防和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员工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和疏散。
2. 对于危险品、易燃物和易爆物进行科学存放,并加装专门的防火设施和安全仓库。
3. 对于火源可能存在的作业区域,采取有效的防火隔离措施,确保火源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
4. 在玻璃加工车间安装具备正确过滤设置的加工设备,防止火花的产生。
5. 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气线路和火灾传感器,并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6. 进行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火灾应对能力。
7. 定期进行消防系统检查和维护,确保消防水泵、水管和消防器材等都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8. 安装自动灭火系统,并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9. 定期清理车间和办公室内的垃圾,确保环境整洁,减少火灾的发生率。
10. 加强安全巡检,即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火灾隐患。
玻璃生产企业常见事故隐患及防范
措施
玻璃生产企业常见事故隐患及防范措施:
一、爆破隐患:爆破是玻璃制品的重要工序,由于物料过多、过大、温度过高等原因,很容易造成爆炸。
预防措施:1、建立严格的安全监督机制,加强对玻璃原料的检查和管理;2、定期对玻璃制作设备、仪表等进行维护保养,保证正常使用;3、制定合理的爆破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二、热伤害隐患:玻璃制品加工过程中,如果温度过高,易造成热伤害。
预防措施:1、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玻璃加工安全规程;2、按照规定定期对玻璃加工机械和仪表进行维护保养,保证正常使用;3、组织员工接受安全培训,提高操作技能;4、在热处理过程中,使用防护用具,避免烫伤。
三、噪声危害隐患:玻璃加工过程中,噪声水平超标,易造成员工耳聋、聋和损伤。
预防措施:1、在玻璃加工车间内安装消声设备,控制噪声水平;2、定期对车间内的噪声检测,及时发现问题;
3、组织员工佩戴耳塞进行作业,减少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4、定期组织听力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玻璃深加工企业危险因素分析与安全对策
玻璃深加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对策措施
玻璃深加工企业涉及多种危险有害因素,为了确保生产安全和员工安全,特制定以下对策措施:
1.非行车工不得随意开行车,以免发生危险。
应授权专业的行车工进行操作,
并进行相关培训,以确保正确的操作和使用行车。
2.行车出现故障或者超载时,吊运玻璃属于极度危险行为,需及时找专业人
员维修或减轻吊运的负荷。
行车故障或超载可能导致设备故障、玻璃破裂、人员伤害等严重后果,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危险。
3.在使用行车吊运玻璃时,务必确保钢丝绳完好无损,若出现断股、打折现
象需及时更换。
钢丝绳断裂可能导致玻璃掉落,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4.发现木箱有裂口或未垫好时,禁止进行吊运,以免发生事故。
木箱的损坏
可能导致玻璃破裂,造成重大事故。
5.叉车在操作前需检查水箱、机油以及电瓶状况,确保刹车制动系统完好。
叉车故障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和人员伤害。
6.在叉大面积玻璃时,务必观察清楚周围路况及人员情况,保持慢行。
玻璃
面积大更容易损坏和破裂,同时需特别注意周围环境和人员状况,确保安全生产。
玻璃深加工企业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需认真分析和预防,对涉及到的危险环节和操作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并严格执行,以保障员工和企业的安全。
玻璃深加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对策措施序言安全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以及生产顺利进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管理的目标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不出事故这一基本的层面上,而是更加深刻和广远,甚至连员工操作的舒适度、环境的和谐美观对员工在心理上的影响等都纳入了安全管理的范围,真正体现了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思想。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好。
本册将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从安全管理的过程出发,围绕玻璃深加工行业安全工作的特点,并将各危险源辨识、事故案例、应对措施等相关知识融入其中,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达到消除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对企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确保人身安全,从而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目录1.天车危险源评估与分析2.手动液压车危险源评估与分析3.叉车危险源评估与分析4.仓储危险源评估与分析5切裁危险源评估与分析6.磨边危险源评估与分析7.钢化危险源评估与分析8.夹胶、中空、打孔危险源评估与分析9.装箱危险源评估与分析10.维修危险源评估与分析11.安全管理教育(1)中层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2)各班组长的安全教育(3)全员的安全教育1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非天车工随便开天车易出现危险。
严禁非天车工开天车。
2.天车有故障或者超过额定负荷,吊运时极其危险。
措施:应及时找专业人员维修或减轻负荷,再行吊运。
严禁天车带故障运行及违规操作。
3.在吊整箱玻璃时,必须使用安全卡环再进行吊运,以确保安全。
4.用天车吊运时,如钢丝绳出现断股或打折、吊具不合格、木箱裂口、未垫好等现象时,易出现人身、设备伤亡事故。
措施:使用钢丝绳时应仔细检查是否有断股、打折现象,如有应更换;吊运时发现木板断裂,禁止吊运;未垫好或吊具不合格不吊。
5.在吊运以下物品时,要注意吊运的方法及准备工作。
措施:如吊运铁架包装的玻璃时,需选用长短粗细合适的钢丝绳,且不可对角吊挂。
玻璃深加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对策措施序言安全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以及生产顺利进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管理的目标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不出事故这一基本的层面上,而是更加深刻和广远,甚至连员工操作的舒适度、环境的和谐美观对员工在心理上的影响等都纳入了安全管理的范围,真正体现了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思想。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好。
本册将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从安全管理的过程出发,围绕玻璃深加工行业安全工作的特点,并将各危险源辨识、事故案例、应对措施等相关知识融入其中,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达到消除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对企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确保人身安全,从而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目录1. 天车危险源评估与分析2. 手动液压车危险源评估与分析3. 叉车危险源评估与分析4. 仓储危险源评估与分析5切裁危险源评估与分析6. 磨边危险源评估与分析7. 钢化危险源评估与分析8•夹胶、中空、打孔危险源评估与分析9. 装箱危险源评估与分析10. 维修危险源评估与分析11. 安全管理教育(1)中层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2)各班组长的安全教育(3 )全员的安全教育12.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章天车危险源评估与分析1. 非天车工随便开天车易出现危险。
严禁非天车工开天车。
2. 天车有故障或者超过额定负荷,吊运时极其危险。
措施:应及时找专业人员维修或减轻负荷,再行吊运。
严禁天车带故障运行及违规操作。
3. 在吊整箱玻璃时,必须使用安全卡环再进行吊运,以确保安全。
4. 用天车吊运时,如钢丝绳出现断股或打折、吊具不合格、木箱裂口、未垫好等现象时,易出现人身、设备伤亡事故。
措施:使用钢丝绳时应仔细检查是否有断股、打折现象,如有应更换;吊运时发现木板断裂,禁止吊运;未垫好或吊具不合格不吊。
5. 在吊运以下物品时,要注意吊运的方法及准备工作。
措施:如吊运铁架包装的玻璃时,需选用长短粗细合适的钢丝绳,且不可对角吊挂。
鼎坚玻璃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对策措施序言安全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以及生产顺利进行。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本培训课程将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从新员工安全管理的过程出发,将各危险源辨识、应对措施作出提示,确保人身安全,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目录1.“行车”危险源评估与分析2.“手动液压车”危险源评估与分析3.“叉车”危险源评估与分析4.“仓储”危险源评估与分析5.“切裁”危险源评估与分析6.“磨边”危险源评估与分析7.“钢化”危险源评估与分析8.“夹胶、中空、打孔”危险源评估与分析9.“维修”危险源评估与分析第一章行车危险源评估与分析1)2)行车有故障或者超过额定负荷,吊运时极其危险。
措施:应及时找专业人员维修或减轻负荷,再行吊运。
严禁行车带故障运行及违规操作。
3)用行车吊运时,如钢丝绳出现断股或打折、吊具不合格、木箱裂口、未垫好等现象时,易出现人身、设备伤亡事故。
措施:使用钢丝绳时应仔细检查是否有断股、打折现象,如有应更换;吊运时发现木板断裂,禁止吊运;未垫好或吊具不合格不吊。
4)在吊运吊运铁架包装的玻璃时,需选用长短粗细合适的钢丝绳。
5)6)严禁吊运氧气瓶、二氧化碳气瓶、乙炔瓶等具有爆炸性质的物品。
7)行车失控,应及时切断总电源,以确保安全。
第二章手动液压车危险源评估1)叉运物品时,不可超过手动液压车的最大负荷,以免损害液压车。
2)用手动液压车时,必须有两人在场,防止架子倾倒伤人。
3)用液压车时,切记谨慎拉整架玻璃,以免玻璃倾倒伤人。
4)用液压车拉有玻璃的架子,只适用于本厂自制的铁架,必须用绳子把玻璃捆绑好。
5)在液压车拉小玻璃时,一定要稳走慢停,缓缓落地,防止快落而震坏玻璃。
6)路面有杂物或路面凹凸不平,易发生伤人事故。
第三章叉车危险源评估与分析1)起动前,首先检查水箱是否有水,检查机油是否缺油,定期检查电瓶是否漏电,定期检查缓冲皮垫磨损情况,刹车制动系统是否缺少刹车油。
2)叉大面积玻璃时,视线围较窄,容易发生伤人事故,必须观察清楚周围安全距离路况及人员情况,切记慢行。
措施:在叉两架以上的成排玻璃时,一定至少要有两人在场,并确保两架玻璃之间的安全距离。
3)叉玻璃时,一定要做到慢、稳,确保玻璃安全。
4)用叉车叉运货物时,切记不能超过叉车的最大吨位,以免弄坏叉车。
5)使用叉车时,应注意不要把方向打的太死,以免造成三连盘的损坏。
6)叉玻璃时,应注意固定玻璃的绳子是否捆绑好,如绳子松动,则应及时捆牢,方可叉运玻璃。
以免玻璃破损。
7)叉玻璃时,遇到超大、超高架子玻璃出入车间的情况时,不能升的过高,以免撞坏车间门粱。
8)叉箱子时,一定要用绳子将箱子和叉车固定在一起,以免箱子翻倒。
第四章仓储危险源评估与分析根据本厂的实际情况,原材料库和成品库混合存在,这就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更是安全管理的重点,以下将分库区进行论述。
1.原材料区1)原材料的摆放应严格按厚度、颜色、规格、品种分区域放置,以便生产作业,以免重复调运增加危险隐患。
2)玻璃原片在放置时,整个箱体应放置在特制的“A”型架上,且应使安全角度保持在79-82度之间,“A”型架两边所靠箱数应大致均衡,每箱底部应垫放小木块,保持箱体的安全角度;整架玻璃按规定区域放置,摆放时应保持横平竖直,且留出安全空间方便吊运。
3)整箱原材料放置完毕后,要用绳子将木箱整体捆绑好,以免箱体自行松动发生危险。
4)无关人员禁止在原材料库区中随意走动、穿梭,保障安全。
5)“A”型架上没有玻璃时应有专人扶持,并及时放倒,以防倾倒伤人。
2.成品区1)铁架包装成品应按规定区域放置,且架子必须用绳子捆绑好。
第五章切裁危险源评估与分析1)在拆箱时,操作工应注意正确使用撬杠不要撬烂玻璃;在高处拆箱时,箱下严禁站人,以免发生伤人事故。
2)叉整箱玻璃往架子上放时,木箱下部要离架子根部2-3公分,上边要靠牢,下边要用木条垫实,以免木箱前倾翻到。
3)在切厚玻璃时,切完后中间必须有人接抬,方可进行挑边,挑边时要注意看好刀口,手要抓牢,脚要远离玻璃,以免玻璃滑落伤人。
4)抬薄玻璃时,要将玻璃竖抬,禁止斜抬,防止伤人。
5)将切裁过的玻璃往架子上摆放时,要检查架子上是否有螺丝钉或者玻璃渣,防止玻璃落架后断裂伤人。
6)放置玻璃渣的车子,不可放的过满。
7)掰边条时,要对边条轻拿轻放,以免玻璃渣片溅入眼睛伤及自己或他人。
8)在捆绑玻璃时应在与绳子接触的刃口部位垫好纸,防止绳子中途断裂造成损失。
9)自动切割机作业运行时,操作人员应离开设备50cm以外,防止运行的设备伤人。
10)自动上片设备吸盘吸附玻璃时,周围严禁站人,以免玻璃吸坏时或吸片架倾倒伤人。
第六章磨边危险源评估与分析1)平磨区作业环境中较易出现的危险源。
措施:平磨区地面积水较多,比较容易出现滑倒伤人事件;必须垫木垫板。
磨边机前,要防止手、衣物等被玻璃压住;磨边区玻璃渣较多,应及时清除。
2)控制柜较易出现漏电现象。
措施:平时避免水喷洒在控制柜上,要保持控制柜干燥,杜绝湿手触摸控制柜;若漏电要及时切断电源以免触电。
3)上班、交接班时较易出现的危险源。
措施:开机前要检查水箱水位是否达标,杂物是否清理干净,以免水泵缺水损坏机器设备;交接班应检查电线、电源是否老化,以免漏电伤人;抛光轮是否用完,要及时更换,以免底座打坏玻璃。
4)用手提砂轮机磨边时,易出现轮片飞出伤人事故。
措施:一定要把砂轮片后的螺丝固定紧并保持防护罩完好。
5)清洗玻璃时较易出现的几类危险源。
措施:清洗玻璃时,风刀高度应与要清洗玻璃厚度一致,以免风刀撞坏玻璃;清洗机防护罩应完好,以免传动链、毛刷夹住伤人;电控柜离水源较近,要保持电控柜周围通风、干燥,以免出现设备、人身事故。
6)进行异型磨边作业时,易出现的几类危险源。
措施:在磨玻璃时,一定要将玻璃放正并吸牢,防止玻璃推掉伤人;磨玻璃时,把气压调到合适位置,防止气压过大损坏玻璃;遇到规格较大的玻璃时,一定要放牢靠,防止悬空过多断裂伤人。
7)双边磨在合并时,间距小于1米一定要把横梁抬出,以免损坏横梁及设备。
第七章钢化危险源评估与分析1)在对钢化炉进行升、保温过程中易损伤机器设备。
措施:应仔细观察炉子、瓷辊等有关设备的运行情况,若有异常及时进行维修以确保机器安全。
2)做玻璃时,加热系统易出现故障。
措施:操作工应对加热系统多加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找维修工处理;炉子在保温时,应关掉加热总电源,以免电源失控。
3)4)玻璃进、出炉时较易出现的事故。
措施:进炉时,不能用手遮挡光眼,以免进炉时间超长对炉子造成伤害;出炉时,玻璃冲出风栅要及时清理,以免损坏辊子引起失火。
5)生产过程中较易出现的事故。
措施:观察窗不能随意打开;链条及齿轮不可用手触摸,以免挤伤手;操作工在风机室不可逗留,以免受到伤害;电控系统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将炉中玻璃摇出,以免出现粘炉。
6)对钢化设备进行检修时易出现的危险源分类。
措施:检修风栅时,要插安全销,以免风栅突然下落;擦瓷辊时,升炉体后要插安全销并要戴口罩,以免造成设备和人身伤害。
7)对设备进行维护时应检查设备线路、汽缸、积水等是否有隐患。
措施:设备应定期检查,如果线路裸露要及时修理;气缸应定期放水,以免影响正常生产。
第八章中空、夹胶、打孔危险源评估1)2)较厚的非钢化玻璃,较易出现伤人事故。
措施:应需多人抬,护好各边角使之靠边、轻放。
3)钢化玻璃合片时,较易出现碰角爆裂,致使碎片伤人事故。
措施:在合片时应注意边角,确保各角边不与任何东西相碰撞。
4)5)辊压机转动部件易伤人。
措施:在做玻璃时要做到手不靠近链条并用链条盒将链条罩牢;调试压辊时,不要将手放入压辊下面,必要时用木板代替;玻璃通过辊压机时应检查玻璃的厚度、长度使进辊压机的宽度不大于2.5m防止玻璃受阻伤害机器。
6)7)装有玻璃的小车进釜,较易发生翻车伤人事故。
措施:首先要将连接高压釜过渡小车的四角垫稳固,推动小车时应站在小车的前后两端,不能站在左右两侧且要仔细检查小车的轮子以免掉槽。
8)高压釜运行过程中,出现温度压力急剧变化、风机异常等情况,极易损伤机器设备。
措施:在高压釜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坚守岗位,遇到温度、压力急剧上升情况时,应立即降温、紧急排气防止事故发生。
若风机出现异常,应及时找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9)开釜门易撞人、撞物,关釜门不慎会把人员及杂物关在釜。
措施:人及物均不能超过栏杆红线。
操作人员应细心操作确保釜没有人员及杂物。
措施:切胶片时身子应避开,其他人员应与切胶片工保持安全距离。
11)高压釜、空压机等压力容器应定期校验。
12)向钻孔机上抬玻璃时,易撞到台面上破碎伤人。
措施:工作时一定要集中精力,小心轻放。
13)打孔后,玻璃上有水,在下架时容易因手滑而使玻璃破碎伤人。
措施:上班时必须配戴好劳保用品,并严格按要求操作。
15)对较薄的玻璃进行打孔操作时,上、下架容易破碎伤人。
措施:必须配戴好劳保用品,且用力均匀,轻拿轻放。
第九章维修危险源评估与分析1)2)维修设备时不采取安全措施,易引起人身事故。
措施:进行维修作业时严禁独自高空作业。
一定要有人监护。
3)高空作业忽视安全带,造成高空坠落。
措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4)5)低压检修带电作业,易造成触电事故。
措施:低压检修要停电,不能带电作业。
确须带电作业,必须经领导批准并严格按带电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6)高压室操作单独一人作业,不带绝缘手套,不穿绝缘鞋,不使用高压验电棒验电,易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