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工业发展统计数据:中国历年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统计(1953-2017)(一)
- 格式:xls
- 大小:6.50 KB
- 文档页数:2
钢铁产业60年发展历程1、1947-1957建国初期,在废墟上建立的新中国钢铁产业当时的钢铁工人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凭借着能够吃苦耐劳的品质,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力的推动了钢铁产业尽快的恢复生产。
鞍钢,本钢,石景山钢铁厂(首钢前身)等的高炉很快的恢复投产。
1950年抗美援朝爆发后,钢铁工人更是发扬与高炉共存亡的精神,大力恢复和发展钢铁的生产,以支持抗美援朝战争。
从1949年到1952年,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做好了前期准备。
2、一五计划时期针对钢铁工业在重工业,以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制定了“以钢为纲”的工业发展指导方向。
鞍钢的扩建,包钢,武钢的建设标志着新中国钢铁产业的新纪元。
在一五初期,几大钢铁企业逐步由恢复开始发展起来。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中央和地方均要积极发展钢铁企业,沿海和内地均要发展钢铁企业,不仅要有大型钢厂,还要建立中小型钢厂的指示,从而形成了钢铁部门大中小并举的一贯方针。
确立了除鞍钢,武钢,包钢外还要在山西太原,四川重庆,湖南湘潭,安徽马鞍山,北京石景山创办中型钢铁企业,在河北邯郸,河南安阳,山东济南,江苏南京,新疆乌鲁木齐,贵州贵阳,安徽合肥等十八个省市创办小型钢铁企业的产业布局。
钢铁产业逐步建设发展形成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格局。
这一系列技术上规模建设上的重大突破和进展为一五计划计划中所定的钢产量的顺利实现奠定了基础,给新中国的钢铁产业发展建立了很大的信心。
一五计划规定1957年钢铁工业产值为33.1亿元,实际达到46.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9.8%。
钢铁产量1957年生铁594万吨,钢535万吨,钢材436万吨,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5.2%,31.7%和31%。
钢材品种1952年全国能冶炼的钢种170个左右,到1957年增加到352个,1952年可生产的钢材品种300多个,到1957年增加到4000多个。
1950-2015年(上半年)新中国历年钢产量数据——附6大老牌工业国1900—1990钢产量数据2008年世界钢铁产量排名 -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新钢钒炼钢厂车间2009年1月22日,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国际钢铁协会(IISI)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67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粗钢总产量为为13.297亿吨,同比下降1.2%,产量连续第二年超过13亿吨。
欧盟、北美、南美和独联体等主要产钢国和地区粗钢产量均有所下降,但中东及亚洲特别是中国钢产量有所提高,其中中国钢产量为5.02亿吨,同比增长2.6%,较2002年的2.22亿吨增加1倍多。
中国钢产量占世界粗钢总产量的38%。
2008年,亚洲粗钢产量为7.7亿吨,同比增长1.9%,占世界总产量的58%;其中,韩国和印度钢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8%和3.7%;日本1.18亿吨,同比下降1.2%。
欧盟27国钢产量为1.99亿吨,同比下降5.3%。
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等主要产钢国产量均有所下降。
北美钢产量同比下降5.5%;美国生产粗钢9100万吨,同比下降6.8%。
独联体钢产量同比下降8.1%。
其中,俄罗斯钢产量6900万吨,同比下降5.4%;乌克兰3700万吨,同比下降13.1%。
中国钢铁产量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并且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中国钢铁产量比排名2-8位的日本、美国、俄罗斯、印度、韩国、德国、乌克兰等七个国家的总和还多!2007年中国净出口钢铁5488万吨,相当于印度全国的钢铁产量。
2008年中国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近两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三分之一,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提高。
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突破5亿吨大关,增长幅度在6.3%至10.4%之间。
这种钢产量的迅速增长,一方面是由于矿石支撑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还有中国的企业扩大生产能力。
另外也可以看到,以宝钢、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这些公司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发生了变化,通过引进技术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使中国大型钢铁企业吨钢的综合能耗已经基本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国际上每吨钢消耗的综合能源标准煤是645公斤,而中国大型的和特大型的钢铁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是680公斤,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
近十年钢铁行业产量统计2009年至2019年间,全球钢铁行业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
在这十年里,钢铁行业的产量经历了起伏和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对近十年(2009年至2019年)钢铁行业的产量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该行业的发展趋势。
2019年全球钢铁产量达到了17.57亿吨,较2009年的12.77亿吨增长了37.4%。
然而,全球经济衰退和贸易战等因素对钢铁行业产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下面是对近十年钢铁行业产量统计的具体分析:2010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3.47亿吨,同比增长5.1%。
亚洲地区成为全球钢铁产量最大的地区,占比为65.2%。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产量为6.8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0.4%。
2011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4.95亿吨,同比增长11%。
中国的钢铁产量继续增长,达到7.7亿吨,占全球产量的51.5%。
2012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5.79亿吨,同比增长5.6%。
尽管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但亚洲地区仍然保持了较高的钢铁产量。
中国的钢铁产量达到7.9亿吨,占全球产量的50%。
2013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6.04亿吨,同比增长1.6%。
全球钢铁产量增长的势头放缓,尤其是中国的钢铁产量增速明显放缓,仅为2%。
2014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6.63亿吨,同比增长3.7%。
中国的钢铁产量持续增长,达到8.03亿吨,但增速降低到0.9%。
2015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6.06亿吨,同比减少3.4%。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过剩产能,导致钢铁产量下降。
2016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6.12亿吨,同比增长0.4%。
中国的钢铁产量继续下降,降至6.8亿吨。
2017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6.26亿吨,同比增长0.9%。
中国的钢铁产量继续下降,降至6.49亿吨。
2018年:全球钢铁产量为18.06亿吨,同比增长11.1%。
中国的钢铁产量开始出现反弹,达到7.93亿吨,占全球产量的43.9%。
1950-2015年(上半年)新中国历年钢产量数据——附6大老牌工业国1900—1990钢产量数据2008年世界钢铁产量排名 -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新钢钒炼钢厂车间2009年1月22日,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国际钢铁协会(IISI)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67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粗钢总产量为为13.297亿吨,同比下降1.2%,产量连续第二年超过13亿吨。
欧盟、北美、南美和独联体等主要产钢国和地区粗钢产量均有所下降,但中东及亚洲特别是中国钢产量有所提高,其中中国钢产量为5.02亿吨,同比增长2.6%,较2002年的2.22亿吨增加1倍多。
中国钢产量占世界粗钢总产量的38%。
2008年,亚洲粗钢产量为7.7亿吨,同比增长1.9%,占世界总产量的58%;其中,韩国和印度钢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8%和3.7%;日本1.18亿吨,同比下降1.2%。
欧盟27国钢产量为1.99亿吨,同比下降5.3%。
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等主要产钢国产量均有所下降。
北美钢产量同比下降5.5%;美国生产粗钢9100万吨,同比下降6.8%。
独联体钢产量同比下降8.1%。
其中,俄罗斯钢产量6900万吨,同比下降5.4%;乌克兰3700万吨,同比下降13.1%。
中国钢铁产量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并且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中国钢铁产量比排名2-8位的日本、美国、俄罗斯、印度、韩国、德国、乌克兰等七个国家的总和还多!2007年中国净出口钢铁5488万吨,相当于印度全国的钢铁产量。
2008年中国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近两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三分之一,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提高。
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突破5亿吨大关,增长幅度在6.3%至10.4%之间。
这种钢产量的迅速增长,一方面是由于矿石支撑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还有中国的企业扩大生产能力。
另外也可以看到,以宝钢、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这些公司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发生了变化,通过引进技术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使中国大型钢铁企业吨钢的综合能耗已经基本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国际上每吨钢消耗的综合能源标准煤是645公斤,而中国大型的和特大型的钢铁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是680公斤,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
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及主要特点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及主要特点钢铁固定资产投资回落,成为唯一出现负增长的行业受国家钢铁产业政策及国家宏观调控影响,钢铁固定资产投资在连续5年30%以上的高增长以后,2006年出现了明显回落。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全国城镇钢铁项目(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投资额为2246.50亿元,同比下降0.5%;钢铁投资占全国投资的比重由2005年的3.1%下降到2006年的2.4%。
钢铁行业成为所有行业中唯一出现负增长的行业。
2006年黑色矿山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也出现回落。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年城镇黑色金属矿选采选业完成投资额为356.49亿元,比2005年增长28.2%,大大低于2005年114.6%的增长水平。
2006年黑色金属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合计投资额为2602.99亿元,同比增长0.8%。
2006年新开工项目大幅减少是造成钢铁投资低增长的重要原因。
2006年8月份开始,国家对3000万元以上的钢铁新开工项目全面清理,停建了一些违规项目。
2006年500万元以上钢铁项目共完成总投资2227.24亿元,其中,新开发项目完成投资601.08亿元,仅占27.0%。
2006年1月-12月钢铁行业完成投资变化情况单位:亿元当月投资累计投资额上年同期增长率%投资额增长率%占全国比重%1-2月153.31154.70-0.91-2月153.31-0.9 2.93月171.47177.38-3.31-3月324.78-2.2 2.84月211.81165.2228.21-4月536.597.9 3.05月224.66204.3110.01-5月761.258.5 3.06月235.50272.73-13.71-6月996.75 2.3 2.77月195.91204.18-4.01-7月1192.66 1.2 2.78月134.84167.83-19.71-8月1327.50-1.4 2.59月213.43208.58 2.31-9月1540.93-0.9 2.510月189.15196.17-3.61-10月1730.08-1.2 2.511月221.27198.3111.61-11月1951.350.1 2.512月295.15354.70-16.81-12月2246.50-2.5 2.4受大型项目支撑,安徽上海山西等省市投资增长较快在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负增长的情况下,安徽、上海、山西、湖北、天津、河南、河北等省市钢铁投资仍达到了10%以上的增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