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解剖生理第8章 心血管系统(心脏)
- 格式:ppt
- 大小:2.32 MB
- 文档页数:21
畜禽解剖生理血液循环系统教学目标1、知道心脏的形态和位置,心脏的构造。
2、知道心脏的传导系统,大循环、小循环的路径。
3、知道自动节律性、心动周期、脉搏、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的概念。
教学难点1、悉知大血管的分布及走向。
2、动脉血液流向路径和静脉血流向路径及区别。
3、血液凝固的过程。
本次课的学习要介绍的是:心脏的形态和位置;心腔的基本结构;大循环、小循环的路径;自动节律性、心动周期、脉搏、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的概念;血液的主成份及血液凝固的过程。
循环系统又称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充满其中的血液。
第一节心脏一、心脏的形态和位置心脏是中空的圆锥形肌质器官,外面有心包包围,锥底朝上,叫心基,有大的动、静脉进出;锥尖朝下,叫心尖。
心脏位于胸腔纵隔中,夹于左右两肺之中,略偏左。
约第3~6肋骨之间,心基位于肩关节水平线上。
心尖位于胸骨后段的上方,距横膈约2 cm。
站立时,约在肘突“鹰嘴”的后内侧。
二、心腔的结构心脏内腔借房中隔和室中隔分为左右两半,互不相通;每半又分为心房和心室两部分,经房室口相通。
因此,心脏可分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四部分。
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经房室口相通。
三、心脏的组织结构心壁分三层,外层为心外膜,中层为心肌膜,内层为心内膜。
四、心传导系统由特殊心肌细胞——自律细胞构成的纤维束,能自动地发放和传导兴奋,使心肌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其组成顺序如下: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干→房室束左、右脚→普肯野氏纤维。
五、心包心包为包围心脏的浆膜囊,分为脏层和壁层。
脏层紧贴在心脏的外面,即心外膜,脏层在心基处向外折转而成壁层,下部构成胸骨心包韧带与胸骨相连。
壁层和脏层之间形成心包腔,内含有少量的心包液,具有滑润作用,可保护心脏,避免心脏与周围组织直接摩擦。
第二节血管一、血管的分类血管可分为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三种。
(一)动脉动脉为引导血液出心脏,流向机体各组织器官的血管,逐步分支变细,接毛细血管。
管壁厚而有弹性。
家畜心血管系统◆教学目标1.明确心血管系统的组成、肺循环、体循环、门脉循环以及胎儿循环的概念和特点及其血流径路2.掌握心脏位置、形态和内部构造3.了解血管的种类和分支特点4.掌握以马、牛为代表的全身动脉、静脉主干和若干大分支的名称和位置◆教学内容一、概述:1、组成:心脏、血管、血液。
2、功能:运输、参与体液调节、调节体温、防御功能、内分泌功能。
二、心脏:1.位置:胸腔纵隔中,夹早两肺之间,稍偏左,体表投影在3-6肋间。
2.外形:呈倒立的圆锥形,左右稍扁,前缘凸、后缘平直。
(1)心基:有进出心脏的大血管,位置较固定。
心尖:游离。
(2)冠状沟:靠近心基部,其上为心房,其下为心室,沟内有冠状动脉、心静脉,且充满脂肪。
冠状沟也是心基和心尖的分界。
(3)左纵沟:又称锥旁室间沟,位于心脏左前方,未到达心尖。
右纵沟:又称窦下室间沟,位于心脏右后方,达心尖。
左右纵沟为左右心室的外表分界。
牛心脏后侧壁还有第三条副纵沟。
3.内部结构:分别以房中隔、室中隔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1)右心房:右心耳:圆锥形盲囊,由梳状肌构成,尖端向左向前至肺动脉的前方。
静脉窦:a.静脉间嵴:位于前后腔静脉开口处之间,作用是避免血液撞击。
b.冠状窦:位于后腔静脉开口处腹侧,是心大静脉和心中静脉的开口。
c.卵圆窝:位于后腔静脉口附近的房中隔上,是胚胎时期卵圆孔的遗迹。
(2)右心室:位于心的右前方,不到达心尖,壁薄、室小。
右房室口:纤维环、三尖瓣、腱索、乳头肌。
肺动脉口:纤维环、半月瓣(3个)。
心横肌:又称隔缘肉柱,连于心室侧壁和室中隔之间的肌肉装置,防止心室过度扩张。
(3)左心房:左心耳:向左向前突出。
静脉窦:为肺静脉的入口,分3组,每组2-3根。
(4)左心室:位于心的左后方,伸达心尖。
左房室口:二尖瓣(其他装置同三尖瓣)。
主动脉口:半月瓣(3个)。
亦有心横肌。
4.心壁的构造:心内膜:光滑、与血管内膜相连续,形成心的瓣膜装置。
心肌:房、室心肌彼此独立,以纤维环为界,前者薄,后者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