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复习资料
- 格式:pptx
- 大小:168.42 KB
- 文档页数:5
初中湘教版美术知识点总结一、美术基础知识1.画笔的分类和用途画笔是绘画的工具,根据其形状和材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毛笔、细毛笔、蘸水笔、油画刷等。
不同的画笔用于不同的绘画材料和绘画效果,比如毛笔适合作为国画的工具,而油画刷适合油画绘制。
2.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包括色调、明度和饱和度三个基本属性。
色调是指色彩的种类,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
色彩的运用对于绘画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构图的原理和方法构图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艺术家通过构图来布置画面的内容和形式,以达到艺术效果。
艺术家可以通过采用对称、重复、对比等构图方法来提高作品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4.素描的基本技法素描是一种使用黑白灰三种色彩进行绘画的表现方式,通过线条和明暗的对比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素描的基本技法包括勾勒、明暗处理、细节表现等。
二、绘画材料和工具的使用1.绘画纸的种类和用途绘画纸根据材质和厚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水彩纸、素描纸、油画布等。
不同的纸张适合不同的绘画材料和绘画效果,艺术家需要根据作品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纸张。
2.颜料的种类和使用方法颜料是绘画的主要材料,根据其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水彩、油画、丙烯等。
不同的颜料需要使用相应的画笔和调色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绘画效果。
3.绘画工具的选择和保养绘画工具包括画笔、颜料、画架、调色盘等,艺术家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来完成作品,并且要注意工具的保养和清洁,以确保其使用寿命和绘画效果。
4.绘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绘画时,艺术家需要注意保持专注、细心和耐心,同时要注意掌握好画笔的力度和角度,以达到最佳的绘画效果。
另外,要注意避免颜料沾污衣服和周围的环境。
三、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1.水彩画的特点和创作技法水彩画是一种使用水溶性颜料进行绘画的艺术形式,其特点是色彩鲜明、明快、轻灵。
水彩画的创作技法包括湿画法、干画法、拓扑法等。
2.油画的特点和创作技法油画是一种使用油性颜料进行绘画的艺术形式,其特点是色彩饱满、立体感强。
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测试题
学校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成绩(等级)_______ (一)、填空题(共75分,每空3分):
1、中国画讲究(),尚()。
2、文房四宝是指()、()、()、()。
3、中国画的分类按艺术表现手法可以分为()、()和()三种形式。
4、石分()面,表现体积,树分()枝,注意穿插。
5、传统山水画论有“三远”之说,即:()、()、()。
6、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代表列宾的代表作品是()。
7、招贴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8、在招贴中创意手法有()、()、()、()等。
9、公益招贴的制作手段有()、()、()等。
(二)、问答题(25分):
招贴画的创作流程?
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75分,每空3分):
1、意境营造、神韵意趣
2、笔、墨、纸、砚
3、工笔、写意、兼工带写
4、三、四
5、平远、高远、深远
6、《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或《伊凡雷帝杀子》
7、图形、文字、色彩
8、同构、置换、正负形、渐变
9、手绘、电脑制作、拼贴
(二)、问答题(25分):
答:1、确立主题;2、选择要素;3、绘制草图;4、组合创作并修改。
一、客观题1.(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按题材分类,下面国画作品属于哪一类()A.山水B.人物C.花鸟按艺术表现形式,属于哪一类()A.工笔B.写意C.兼工带写2.(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欣赏作品,请问下面山水作品属于()A.青绿山水B.浅绛山水3、(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用几句话概括一下下面这幅作品中线条的特点。
4、(八年级上册第二课)这是梅花的哪种画法?( )A、勾花B、点花C、扫花D、涂花5、(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画枝干注重书法用线,运笔果断急速,信仰取势,主次明确。
穿插讲究疏密关系。
枝干斜角交错,常呈现与()字相似的结构。
A、“井”B、“米”C、“女”D、“天”6、(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竹竿的特点是()A、两头长中间短B、下面长上面短C、上面长下面短D、中长两头短7、(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画竹时只需弯节不(),节上左右生旁枝。
A、叶B、枝C、竿8、(八年级上册第三课)以下这幅作品《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代的()。
A 清代B 元代C马远D黄公望9、(八年级上册第三课)传统山水画论有“三远”之说,下面这幅山水画作品,主要运用了()透视法。
A高远法B平远法C深远法10、(八年级上册第三课)梅清《山水册页》中传达了多棵树木组合的方法要点,因此我们在画树木时应注意:()A大小有别,互相顾盼B穿插自然C忌根顶俱齐,等距排列D以上都有11、(八年级上册第三课)下面几幅作品,为了表现山石的纹理、质感,图1主要运用了()皴法,图2主要运用了()皴法,图3主要运用了()皴法。
A折带皴 B 披麻皴C斧劈皴12、(八年级上册第三课)下面这幅作品是中国最早的卷轴山水画,是隋代()所画的《游春图》。
A 倪瓒B王蒙C展子虔13、(八年级上册第四课)在下列作品中哪一张作品表现的更加立体,给你更强烈的体积感受?( )A、上边一幅B、下边一幅14、(八年级上册第四课)下列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造型原则。
()A、近大远小B、近高远低C、近实远虚D、笔随形转15、(八年级上册第四课)下边这幅作品强调的是()A、整体B、线条C、色彩D、局部16、(八年级上册第四课)下列是艾轩的一幅作品的是()A、B、C、17、(八年级上册第六课)下面这幅招贴画是运用了图形的那种创意手法()。
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测试题学校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成绩(等级)_______一、美术理论题:(一)、填空题:1、古代书法理论常以(气韵生动)来评价用笔的艺术表现力。
行书的代表作品是晋代(王羲之)的(《兰亭序》)。
2、中国画讲究(意境营造),尚(神韵意趣)。
3、中国画在形象塑造上主张神似,在似与不似之间追求(“象外之象”)(“得意忘象”)的艺术趣味。
4、早期的绘画线条主要用于(勾勒轮廓),后来逐渐与(色彩)配合起来表现物象。
5、中国画通过用笔的(轻重缓急)和(提按)产生线条和块面来描绘对象。
6、中国画用墨与用色相结合时要形成(墨不碍色),(色不碍墨),(墨色互补)的多样性。
7、中国画在画面上讲求经营位置,不是立足于固定的空间或时间,打破时空限制,依照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艺术表现)创作的需要,创造出心目中的时空境界。
8、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
9、中国画的分类按艺术表现手法可以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形式。
10、中国画在观察认识上采取(以大见小),(小中见大)的方法。
11、画梅先画(枝干),要做到(立意为先),分清主次。
12、竹竿的特点是(中长两头短),只需(弯节不弯竿),节上左右生(旁枝)。
13、岁寒三友是(松)、(竹)、(梅)。
14、画树先画(树干),起笔要确定树的姿态,分(前后左右)出枝。
15、点叶讲究(聚散疏密)关系和(远近)变化。
16、树的组合要(大小有别),(互相顾盼),穿插自然,切忌(根顶俱齐),等距排列。
17、石分(三)面,表现体积。
画山先定(外形轮廓),然后皴出(山体结构),再(点染)而成。
18、传统山水画论有“三远”之说,即:(平远)、(高远)、(深远)。
19、线条可以描绘空间与形体,可以勾勒(轮廓),捕捉(动态)。
20、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代表列宾的代表作品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1、在绘画中,形、色、质、(光影)、(构图)和(空间)等造型要素都是情感表现的法宝。
初中美术复习资料(面铺中学)(七上)1、五官:耳、眉、眼、鼻、口等五种人体器官。
2、中国画:用毛笔蘸水、墨、色彩画于绢或宣纸上的传统风格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3、油画:是用快干性的植物油(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绘画。
4、版画: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
5、素描:一般指为记录形象或绘制草图而创作的单色画,也可作为单独的画种进行创作。
6、《父亲》:罗中立(油画)。
7、卡通形象常常是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通过简化,再运用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塑造其特有的性格、内涵与外在的特征。
8、卡通通常指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的插图、绘画,现在也指画风抽象、情节较喜剧化、通常以儿童为对象的动画片。
9、卡通作品为了渲染画面气氛,常常运用各种特殊文字、图形符号强调神态、动作,增强画面效果。
10、张乐平(1910-1992):中国杰出漫画家,创造了中国著名的“三毛”形象11、色彩三要素:色相:色彩的相貌名称,如红、黄、蓝等。
纯度:色彩的饱和度。
明度:色彩的明亮度。
12、补色对比:色轮中成180°相对两色的对比,是色彩对比中最强烈的一种对比关系。
如:黄——紫,橙——蓝,红——绿。
13、标志: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和一定内涵的视觉符号。
14、标志的表现形式:既可以单独采用图形、文字、数字、也可采用图形、文字、数字之间的组合。
15、北方剪纸多以粗扩简约为特征,南方剪纸则以精巧秀美而著称。
16、年画:民间通过农历年时张贴的表现欢乐吉庆气象的图画。
天津杨柳青、苏州桃源坞、潍坊杨家埠是中国古代民间年画的三大著名产地。
17、中国结:传统的手工编织,为一条结而成的饰品。
18、图表设计:一般由图形、文字、数字以及色彩等要素构成。
19、中国汉字:数千年来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不同的历史演变阶段。
八年级上册美术湘教知识点在八年级上册美术湘教学习中,学生将接触到许多有关美术的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美术知识点,介绍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一、基本构图要素构图是指对画面的布局、安排和组织。
构图要素包括线条、形状、颜色、纹理、空间、音乐等,它们在构图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线条是构图中的基本要素,能够传达画面的稳定性、平衡感和动态感。
形状和颜色则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交代画面的情感和主题。
纹理是画面的特殊效果,能够增强画面的自然感和立体感。
通过运用这些基本要素,可以营造出各种不同的画面效果。
二、人物头部比例头部比例是指画人物时头部相对于身体的大小比例。
不同的人物头部比例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因此合理的头部比例是很重要的。
在成年人中,头部的大小应该占整个身体的六分之一左右。
而在儿童中,则更大一些,占身体的五分之一左右。
留意头部比例的合理性,能够使人物在画面中更加生动有趣。
三、色彩搭配色彩搭配是画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色彩的选择和搭配一般基于画面的主题和情境,它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交代画面的情感和主题。
留意颜色的搭配和运用,能够使画面更加鲜明、丰富,同时也能够传递艺术家对情感和主题的表达。
四、造型基本法则造型基本法则是美术中关于造型的基础理论。
它的运用可以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造型基本法则包括比例、构图、透视、质感等。
它们的合理运用能够使画面更加和谐、有趣,也让观众更加易于沉浸其中,感受到美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五、绘画材料绘画材料是美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财富。
常规的绘画材料包括铅笔、颜料、画笔、画布、纸张等。
艺术家们能够通过运用这些材料,创造出千变万化的艺术形式。
除了常规的绘画材料,现代美术中也结合了许多新的材料和技术,如数码绘画、雕塑等,为美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思想。
总结八年级上册美术湘教课程涵盖了艺术的基本构图要素、人物头部比例、色彩搭配、造型基本法则和绘画材料等重要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美术总复习资料第一章:艺术的基本概念与要素
1. 艺术的定义:艺术是人们用来表达想法、情感和想象力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2. 艺术的要素:色彩、线条、形状、质感、空间等。
3. 主观表现和客观再现:艺术作品可以是艺术家主观的想法和情感,也可以是客观世界的再现。
第二章:绘画艺术
1. 绘画的分类:油画、水彩画、素描等。
2. 色彩的运用:色调、色彩对比、色彩饱和度等。
3. 线条的运用:轻重、粗细、曲直等。
4. 画法技巧:渐变、点彩、刮法等。
第三章:雕塑艺术
1. 雕塑的材料:木材、石材、金属等。
2. 雕塑的形态:实体雕塑、浮雕、装置等。
3. 雕塑的表现手法:刻凿、塑造、焊接等。
第四章:摄影艺术
1. 摄影的原理:透镜成像、曝光和感光等。
2. 拍摄技巧:构图、光线利用、快门控制等。
3. 各类摄影题材:风景摄影、人物摄影、纪实摄影等。
第五章:建筑艺术
1. 建筑的风格:古典建筑、现代建筑等。
2. 建筑的结构:柱子、梁、拱等。
3. 建筑的功能与美学:建筑要满足实用和美观的需求。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美术总复习资料的简要内容概述。
详细的内
容可以参考教材中的相关章节。
希望这份资料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湖南八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美术课程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全面,主要囊括了色彩、线条、构图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就各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一、色彩在八年级上册美术课中,我们将初步学习色彩相关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1. 基本色彩的认识。
认识红、蓝、黄三原色以及由其三种颜色组成的三种次级色彩:绿、紫、橙。
2. 相邻配色。
相邻色是指在彩色相环上相邻两种颜色的组合。
相邻配色通常显得柔和而和谐。
3. 互补配色。
互补色组合是由两种正好处于彩色相环正相对的颜色组成。
互补配色的应用会产生极强的持久性和强烈的对比效果。
4. 冷暖色彩。
色轮中,青、绿、紫为冷色系,暖色系包括红、橙、黄。
在绘画中,合理使用冷暖色可以有效的表现出画面的氛围和情感。
二、线条线条是描绘物象的基本手段之一,在美术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八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中,我们将会学习以下线条相关知识点:1. 线条的分类。
主要分为实线、虚线、粗细不一的线、连续的线、三角形的线条等。
2. 线条的表现力。
在绘画中,线条具有表现形态、性质、质地、姿势和气氛等的功能。
通过选择不同的线条,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3. 线条的组合。
线条是画面中的主要构成成分之一,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种类的线条进行组合绘制出更加生动形象的画面。
三、构图构图是指在有限的画面中,通过人为设计,使各个画面元素(如线条、颜色、形态)有机地组合起来并协调统一的艺术创作活动。
八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中,我们将会学习以下构图相关知识点:1. 构图的基本元素。
构图的基本元素是主体、视角、画面分割、重心、对称等,通过合理运用这些元素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
2. 画面分割。
画面分割是构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画面分割能够有目的地强化画面主体,提高画面的关注度和艺术性。
3. 对称和平衡。
艺术创作中,对称是指画面元素的正中央或主体物体的左右对称。
适当的对称和平衡可以在画面中产生稳定的感觉,使画面更为整洁、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