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描写山的诗句有哪些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5
山西古代诗人写的诗句1、《五台山》——北宋张商英五顶嵯峨接太虚,就中偏称我师居。
毒龙池畔云生懆,猛虎岩前客过疏。
冰雪满山银点缀,香花遍地锦铺舒。
展开坐具长三尺,已占山河五百余。
译文:巍峨的“五台”台顶直通向神妙的天宇,清凉的奇境恰是我佛师最为惬意的居处。
毒龙池畔盘绕着翻卷滚动的祥云,猛虎岩前尘世的俗客踪迹稀疏。
满山的冰雪犹若纯净的白银装点,遍地的香花铺就了锦缎一般的画图。
舒展开的僧衣纵然仅止三尺,但却已占尽了无边的风光大好的沃土。
2、《游石壁》——金代郝天挺绝壁秋容胜,荒坛冷气清。
野僧留客饮,山鸟罥人鸣。
已极登临兴,无穷今古情。
浩歌一樽酒,四海共升平。
译文:古寺周遭的绝壁秋色浓浓,荒寞的佛坛却有些冷气清清。
备好酒饭的山僧殷勤留客,喧闹的野鸟就在人前人后飞鸣。
登临的兴致已然达到了极点,也迸放了抚今思古不尽的幽情。
让我们举起杯来长歌一曲,祝愿那四海的安宁天下太平。
3、《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4、《登鹳雀楼》——唐代畅当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译文:鹳雀楼高高的在飞鸟之上,远离尘世间。
在上面能看到天空笼罩着平坦的原野,江河流入峻峭的高山。
5、《过阳泉冯使君墓》——金代元好问一笛悠然此地闻,住山还忆大冯君。
已看引水浇灵药,更约筑亭留野云。
前日褒衣笑皤腹,今年宿草即荒坟。
东邻谁举游岩例,秋菊寒泉尚可分。
译文:一缕轻柔的笛音就从这里飘入耳中,住进了静寂的道院越发思念大来冯君。
早已见识过你引自清泉浇植的灵药,也曾经相约筑一座山亭挽留散淡的闲云。
不久前还调笑宽袍富态大腹便便的你,到今年旧日的草莽竟化作凄凉的荒坟。
看东邻是谁人也在比齐隐逸的高士,将秋菊寒泉料理得依然是那样分明。
有没有赞美山西名人的诗词,像“自古山西猛士乡,史册不绝载良将。
古代描写南岳衡山的雄伟壮阔的诗句及诗人有哪些1、《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诗人:宋·辛弃疾。
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
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
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青草,紫盖屹西南。
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
看使君,於此事,定不凡。
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
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
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
译文:你寒食节也未能小住,匆匆地就要赶赴衡州。
曾记得在石鼓山畔,衡阳城下停过车马。
衡阳以潇湘之水、香花岭为襟,以洞庭、青草湖为带,地势险要而风景十分佳丽。
盼望着你到任后注重教化,关心农事。
放下刀剑,从事农耕蚕桑。
厚卿你能力不群政事才干出众。
一定要整顿吏治,严肃果断而从容不迫。
休说君门遥不可及,但能政绩卓著,即可奉诏归朝。
你既然走了我同谁饮酒呢,只怕是像李白一般同明月、影子成三人吧。
2、《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诗人:宋·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
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斜河,疏星残月,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译文:我辈梦魂经常萦绕着未光复的祖国中原之路。
在萧瑟的秋风中,一方面,金兵营垒相连,军号凄厉;另方面,故都汴京的皇宫宝殿已成废墟,禾黍充斥,一片荒凉,真是令人惆怅呵!为什么黄河之源昆仑山的天柱和黄河的中流砥柱都崩溃了,黄河流域各地泛滥成灾?如今,中原人民国破家亡,流离失所。
人口密聚的万落千村都变成了狐兔盘踞横行之地。
杜甫句云:“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
”从来是天高难问其意。
如今我与君都老了,也容易产生悲情,我们的悲情能向谁倾诉呢?我只能默默地相送到南浦。
送君远去!别后,我仍然会伫立江边眺望,不忍离去。
见柳枝随风飘起,有些凉意,残暑渐消。
古代描写山河的诗句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4.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
——岳飞《归赴行在过上竺寺偶题》5.钱王此开济,旋入宋山河。
——郑善夫《钱塘映江楼宴坐观潮》6.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
——张养浩《山坡羊·未央怀古》7.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
——罗隐《登夏州城楼》8.古来英雄士,各已归山河。
——刘基《绝句·人生无百岁》9.端午又逢新节序,秣陵犹是旧山河。
——边贡《午日渡江》10.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王守仁《中秋》11.中秋明月海天阔,万里一色山河长。
——郑潜《清泠台》12.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
——杜甫《过宋员外之问旧庄》13.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李商隐《韩碑》14.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锈中。
——杜甫《清明二首》15.高原出水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16.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
——杜甫《遣兴》17.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18.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19.赵得宝符盛,山河功业存。
——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20.看云外山河,还老桂花旧影。
——王沂孙《眉妩·新月》21.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骆宾王《帝京篇》22.宣室遗言犹在耳,山河盟誓期终始。
——王国维《颐和园词》23.萧蛾梵王宫深锁娇娥,一曲篱笳,百二山河。
——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24.逝将归旧邦,山河宛平生。
——张嵲《春夜山居望月思故园有作》25.秦地山河连楚塞,汉家宫殿入青云。
——李频《乐游原春望》26.君不见后来项羽战无敌,却使山河归汉王。
有哪些描写大自然的古诗古诗中如此多的描写大自然之美,令人陶醉。
这些诗歌唤醒我们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今天,我们来一起探讨古诗中描写大自然的不同类型。
山水诗山水诗是古代最著名的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类型之一。
这些诗歌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壮观来反映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便是非常优美的一首山水诗,诗中以“百里秦川烟波里,华盖如带翠微西”展现了西北秦川的绝美风光。
这种诗歌不能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但通过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歌颂山水之美,激发读者对自然之爱之情。
田园诗田园诗是描写农村生态环境、描绘自然景色的一种诗歌类型。
它非常流行于宋、元、明、清代,诗人们用这种激情诗歌来表达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乡村的向往。
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便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诗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这首诗句简短,但表达了作者深爱自然和对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怀古诗古人在写诗时,常常担忧现代生活的物质文明会让人丧失本真的一面。
怀古诗是一种更为深沉的自然诗歌类型,它用笔记载过去的自然景观和古代的环境,表述现代时代里人们进一步洪湖之余的诉求。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便是一首珍贵的怀古诗。
它以大地之美饱舌的萨满风景,表达了作者的忧虑和惋惜。
风景诗风景诗通常安排在大自然风景的前面,以人物或其他灵感作为核心主题。
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夏景》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风景诗,它以夏日夜间的美丽景色为背景,以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准。
这首诗让人沉浸在夏夜美景之中,并感受到作者如此清新自然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古代诗人们尝试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描写大自然的美景和魅力。
不管古人们描绘的是山水、田园、风景、还是怀古,都在传递人们心中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大自然都是人类心灵的寄托和永恒的慰藉,值得我们尊重和爱护。
古代描写景色的诗句1、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6、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7、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雄《寒食》8、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9、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0、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1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2、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1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14、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1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6、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1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18、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19、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2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2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23、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2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1.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古代描写庐山的诗句1、攀千仞削壁,临万丈深渊。
过崎岖盘道,登巍峨峰巅。
天高地险,流水潺潺瀑飞悬;穿云破雾,清风拂拂衣衫翩!——《登庐山》2.从侧面看,五老峰、三叠泉、汉坡口和龙首岩都像山。
高度不同。
你应该知道庐山的真实面目。
你不能带着云雾下山——爬庐山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4.阳光香炉冒出紫色的烟雾,瀑布从远处悬在河边。
三千英尺下,银河怀疑要落九天——李白的《看庐山瀑布》5、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
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唐·孙鲂《湖上望庐山》6.我躺在文殊岛的月台上,倚着我的棍子,在夜里撞上了天空。
星星散落在平原上,山上的和尚来到佛灯前——阳光灿烂7、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孟浩然《晚泊浔阳望香炉峰》瀑布笔直数千英尺,雷声不停地奔向大海。
古今中外,它看起来像白色的飞舞,一道边界打破了青山的颜色——徐宁的庐山瀑布9、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10.飞云穿越险峻山脊,穿过雾隐池;鸟儿掠过丛林的缝隙,人们在松树谷的顶端游泳;强风吹过毛毛雨,峭壁冲破浓雾;蜿蜒至山口,鄱湖群山环抱——“游泊口”11、佛手灵崖作道场,仙人洞里祭纯阳;华胥梦里十年相,簪笏门中百味伤;漫步蓬莱羡美境,常游庐岭爱风光;千年苦守不离去,只为清醇一滴香。
——《清醇一滴香》12.黑龙怒吼着冲向天空,靠在墙上与凶猛的美食家搏斗;尾巴扫石狮,云水怒,爪抓方印,风雨哀号——“俯瞰龙头崖”13、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李白《望庐山五老峰》14.庐山竹影千秋,云锁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漂浮玉带,明月滚滚金球。
这条公路距离西北部3000公里,可能会给东南部数百万个州带来压力。
古代描写山的诗句关于山的描写的诗句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海是流动的,没有停止过追逐的脚步。
而山是静止的,人们喜欢山的沉稳,喜欢山的守护。
有哪些关于山的描写的诗句?以下是学习啦XX为你整理的描写山的诗句,希望能帮到你。
古代描写山的诗句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3、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5、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王驾《社日》6、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8、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写山的诗句——王维《送梓州李使君》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写山的诗句——郑燮《竹石》10、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1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于谦《石灰吟》1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13、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1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关于山描写山的诗句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于谦《石灰吟》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3、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7、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10、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小学描写山的古诗句小学描写山的古诗句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以下是描写山的古诗句,一起来欣赏吧。
1、京洛云山外,音书静不来。
神交作赋客,力尽望乡台。
衰疾江边卧,亲朋日暮回。
白鸥元水宿,何事有馀哀。
《云山》杜甫2、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
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
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
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归马华山》白行简3、假设到江州二林寺,遍游应未出云霞。
庐山瀑布三千仞,画破青霄始落斜。
《送僧入庐山》曹松4、处处看山不可行,野花相向笑无成。
长嫌为客过州县,渐被时人识姓名。
《春日南山行》陈羽5、粗衣粝食老烟霞,勉把衰颜惜岁华。
独鹤只为山客伴,闲云常在野僧家。
丛生嫩蕨粘松粉,自落干薪带藓花。
明月清风旧相得,十年归恨可能赊。
《忆庐山故居》处默6、岸柳黄深绿渐饶。
林塘初雨过,涨蒲萄。
秋千亭榭彩旗交。
莺声里,春在杏花梢。
慵整翠云翘。
眉尖愁两点,倩谁描。
斜阳芳草暗魂销。
东风远,犹凭赤阑桥。
《小重山》陈允平7、寥寥远天净,溪路何空蒙。
斜光照疏雨,秋气生白虹。
云尽山色暝,萧条西北风。
故林归宿处,一叶下梧桐。
《山下晚晴》崔曙8、翠辇红旌去不回,苍苍宫树锁青苔。
有人说得当时事,曾见长生玉殿开。
《过骊山》窦巩9、巴山遇中使,云自峡城来。
盗贼还奔突,乘舆恐未回。
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
狼狈风尘里,群臣安在哉。
《巴山》杜甫10、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
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
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
中原搏斗且未归,应结茅斋看青壁。
《阆山歌》杜甫11、学他趋世少深机,紫阁青霄半掩扉。
山路远怀王子晋,诗家长忆谢玄晖。
百年不肯疏荣辱,双鬓终应老是非。
人道青山归去好,青山曾有几人归。
《怀紫阁山》杜牧12、高高此山顶,四望唯烟云。
下有一条路,通达楚与秦。
或名诱其心,或利牵其身。
乘者及负者,来去何云云。
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嚣尘。
When you decide to stick to one thing, the whole world will make way for you.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山行》教学设计(15篇)《山行》教学设计1《山行》一诗是一篇描写秋天的诗,它通过描写寒山、白云、石径、枫林所构成的一幅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加深理解,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己结合文后的注释,体会理解诗的大意思;在学生自学基础上,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及不懂的地方。
对于古诗的意思只要求学生大体理解即可。
在相互的交流中,学生取长补短,加深了对古诗诗意的理解。
二、结合图片指导阅读,加深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为了达到预设的效果,在学生初步交流理诗意后,引导学生根据图片想象画面朗读诗歌,一座高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一直伸向深秋时节的山头,在白云升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然后有人经过这里里,看到了满山的经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的鲜花还要红,就这引导学生边看图边读,很容易地让学生进入当时的意境。
三、反复朗读,体会意境。
古语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可见,朗读对于古诗学习很是重要。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接读、对读摇头晃脑读等,反复朗读古诗,从读通读懂,到学生能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诗的意境。
《山行》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扫除文字障碍,弄懂关键词语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初步感悟古诗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借助课文注释和课外资源,利用小组合作优势探究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具:课文朗读带、生字卡、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读、讨论、想象相结合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有的文学体裁,它有固定的格式,固定的格律,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古诗语句优美,意境深厚,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山行》。
望天门山古诗《望天门山》教案及赏析(优秀12篇)《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
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下面是小编为家人们收集的古诗《望天门山》教案及赏析【优秀12篇】,欢迎参考阅读。
《望天门山》教案篇一课前唱《赶海》。
师:同学们《赶海》唱得非常动听,我想请同学背首诗怎么样?谁会背杜甫的《绝句》?(许多学生表示不会背,较后一名女生完整背出。
)师:真不错。
咱们学了古诗就要记住它。
师:咱们做个游戏,刚才咱们唱了《赶海》,我们现在把诗的词填到旋律中去。
谁能用《绝句》的词来唱唱《赶海》?会吗?生:不会。
师:那你来唱《赶海》,我来唱《绝句》。
(学生唱一句《赶海》,老师唱一句《绝句》)师:有意思吗?我们会不会唱《让我们荡起双浆》?(师生一起唱。
)师:用这首歌咱们来填填词,我们一起把《绝句》的词填到这首歌里面,老师开头,你们慢慢跟着哼。
(师生一起唱)师:有意思吧!好!,我们下课再来。
[有新意!不但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拉近了师生距离,还让学生明白了古诗不但能吟诵还能唱。
]一、导入1.引出课题,板书课堂,理解课题。
师:咱们先来认一个字,有点难度,因为是甲骨文。
知道什么是甲骨文吗?生:古代人创造的字。
师:刻在龟甲上的。
看清楚了,这是什么字?(教师板书甲骨文“天”,指导学生观察分析。
)师:再看这什么字?(教师板书:甲骨文“门”)生:门。
师:对,你看左边一扇右边一扇。
(指导学生观察。
)师:再加一个字,(教师板书:山)读一读。
生:天门山。
师:咱们汉字是表意的,就这“天、门、山”三个字,你想一想应该是一座怎样的山?生:很高的。
师:你关注了“天”字,那你说的这个山可以叫“天山”。
古代描写山的诗句_给你看不一样的山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3、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5、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王驾《社日》6、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8、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郑燮《竹石》10、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1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于谦《石灰吟》1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13、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1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于谦《石灰吟》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3、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7、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10、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黄庭坚《登快阁》1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翁卷《乡村四月》12、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13、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曾几《三衢道中》14、人间有味是清欢。
描写古代景色的经典诗句形容景色优美的句子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
河水上面的冰在温暖的阳光的照射下融化了,河两岸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朋友们可以在河边采野花、捉迷藏,十分有趣。
描写风景的诗句名句:1、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2、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3、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6、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7、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8、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9、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0、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1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2、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13、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5、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6、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17、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18、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9、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20、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21、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2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3、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24、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2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26、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27、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8、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29、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30、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
31、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32、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3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3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6、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37、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38、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9、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40、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描写奇山异水的诗句古诗摘要:1.奇山异水的古诗概述2.奇山异水的诗句赏析3.奇山异水的古诗代表作品4.奇山异水的古诗对后世的影响正文:【奇山异水的古诗概述】奇山异水,是指那些具有独特形态和魅力的自然景观。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描绘奇山异水的诗句,它们充满诗意,令人陶醉。
这些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墨客对大自然的热爱。
【奇山异水的诗句赏析】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描绘奇山异水的诗句,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瀑布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
诗人把瀑布比喻成银河,形象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还有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通过对高山、急风、长江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辽阔壮美。
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身世的感慨。
【奇山异古诗的代表作品】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描绘奇山异水的佳作。
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描绘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再如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对大海、仙山等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奇山异水的古诗对后世的影响】古代诗歌中描绘奇山异水的诗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不仅展示了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而且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0首写名山的古诗,一生好入名山游名山北固山李白•古代的人文墨客中,不乏喜好游历名山大川,几大著名的山峰都有人去过,他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
一、《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仙李白绝对是历代诗人中游历过名山最多的人,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这首诗是当时26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北郊长江畔,系“夹江对峙”的东梁山、西梁山之并称。
其中又以东梁山最为陡峭,突兀江中,如刀削斧砍,巍巍然砥柱中流。
二、《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以雄、奇、险、秀闻名,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李白写有两首有关庐山瀑布的诗,其一为五言古诗,知道的人较少,其二为七言绝句,知名度较高。
尤其是最后两句,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三、《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北郊,这里有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
应验了那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自从南齐谢朓的《游敬亭山》和李白的这首诗篇传颂后,这座山的名气越来越大,后来历代许多著名诗人都来此并写下诗篇画作,敬亭山也因此被称为“江南诗山”。
四、《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写庐山的诗中最有名的除了李白的,还有苏轼的这首。
诗题意思是“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位于江西庐山的西麓。
当时,苏轼由黄州(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江西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这首诗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既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古诗词中有哪些描写山水的词句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山水的词句,这些词句唤起人们对大自然山水的美好印象,同时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赞美和感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中描写山水的词句。
在古代诗词中, 描写山的诗句比较多。
比如,李白的《登高》中写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句诗描绘了蜀道崎岖险峻的山路,表达了登山困难的境遇。
而杜甫的《登高》中则写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句描写了山高路险,作者心境不佳的情绪。
古人诗词中对水的描写也是丰富多样的。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句描绘了黄河奔流入海的壮阔场景。
杨万里的《临江仙·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写道:“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这句描述了浓厚的云气和澎湃的河水,赋予了江城壮丽的景象。
诗词中对山水融为一体的描写也是常见的。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句描绘了春江红叶与桃花交相辉映的美景。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这句描绘了秋夜中屏幕上流动的秋光和翩翩起舞的萤火虫。
另外, 古诗词中还有一些以山水为背景,描述了人物心情的描写。
如李清照的《钗头凤·红酥手》中写道:“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句诗使用了桃花和春风来表达人物思念之情。
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写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这句描绘了山光与潭影如何引发人们的思绪和情感。
总的来说,古诗词中描写山水的词句丰富多样,既有对山水景色的描绘,也有对山水与人文情感的融合。
这些词句不仅展现了古人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和赞美,也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享受。
描写青城山的古代诗句描写青城山的古代诗句1、[谒青城山]赵抃背琴肩酒上青城,云为开收月为明。
观宿有诗招主簿,庐空无分遇先生。
2、[游青城山]白逊青城山中云茫茫,龙车问道来轩皇。
当封分为王岳长,天地截作神仙乡。
3、[游青城山]平湖如镜山含黛,赤壁围城景色奇。
三十六峰入画境,百零八景挂天梯。
天狮问道祥云袅,溶洞寻幽紫气怡。
仙履清凉奇幻景,上清晨雾掩莺啼。
4、[游青城山]赵抃三十六峰峻,维岷在蜀奇。
方行刺史部,重款丈人祠。
冻雪诸蕃隔,晴云六面披。
访山穷宝洞,敕鬼觇丰碑。
泉落寒崖响,萝依古木垂。
良工存旧笔,老叟琢新诗。
陟险齐双屐,逢幽鼓七丝。
盘桓不忍去,还作更来期。
5、[再题青城山]范成大万里清游不暇慵,双旌换得一枝筇。
来从井络直西路,上到江源第一峰。
海内闲身输我佚,山中佳气为人浓。
题诗试刻岩前石,付与他年苏晕重。
6、[八声甘州·登青城山]叹巴蜀胜地多名山,青城似瑶台。
拥翠峰北起,岷江乳哺,紫气东来。
七八亭廊初见,箫管俱徘徊。
直上凌宵阁,雾破天开。
端的清明世界,瞰锦官历历,燕赵尘埃。
数陈仓暗度,赤壁扫烟灰。
祭崔嵬清茶三盏,百谷王、碧洞自流回。
云间鹤、仙乡何处?正好同归。
7、[祷青城山回]徐太妃翠驿红亭近玉京,梦魂犹是在青城。
比来出看江山景,却被江山看出行。
8、[赋得青城山送杨杜二郎中赴蜀军歌]钱起蜀山西南千万重,仙经最说青城峰。
青城嶔岑倚空碧,远压峨嵋吞剑壁。
锦屏云起易成霞,玉洞花明不知夕。
星台二妙逐王师,阮瑀军书王粲诗。
日落猿声连玉笛,晴来山翠傍旌旗。
绿罗春月供门近,知君对酒遥相思。
9、[阆中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杜甫曾城有高楼,制古丹雘存。
迢迢百馀尺,豁达开四门。
虽有车马客,而无人世喧。
游目俯大江,列筵慰别魂。
是时秋冬交,节往颜色昏。
天寒鸟兽休,霜露在草根。
今我送舅氏,万感集清尊。
岂伊山川间,回首盗贼繁。
高贤意不暇,王命久崩奔。
临风欲恸哭,声出已复吞。
10、[青城山]汪元量敕使穿云破湿苔,水边坐石更行杯。
象鼻山古诗句《象鼻山》是唐代著名文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古诗,描述了象鼻山的美丽景色,给读者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以下是关于《象鼻山》的相关参考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1. 古代文艺作品中的象征意义:《象鼻山》作为一首古诗,以象鼻山为题材,不仅仅是对具体景色的描绘,更承载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象鼻山在诗中象征著名,横亘于江河之间,给人一种庄重而威严的感觉。
白居易通过描写惊涛拍岸、云雾环绕等手法,使得象鼻山更加壮丽,也更具象征意义。
2. 描写大自然中的美景:《象鼻山》有着极其细腻的描写,能够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
诗中描绘了山势险峻,奇峰异石,令人惊叹不已。
通过描写山上花草茂盛、山下河水潺潺等细节,展现出象鼻山的美丽与魅力。
这些描写不仅仅反映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在读者心中引发了对自然的美好想象。
3. 揭示作者感慨人生的情感:《象鼻山》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通过对象鼻山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诗中写道“登高一望远,美景皆付谢”,把自己站在山顶俯视世界的情景与人生的辛酸与感慨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这种以山为喻,以美景为象征的手法,使得诗歌更显深度。
4. 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诗中有一句“南炎锺木槿,北土载芙蓉”,这里指的是不同地方的花卉。
白居易通过描述南北花卉的区别,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他通过花卉的不同,比喻人们的性情和生活方式的差异。
这种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具现实意义。
5. 描绘人们远离喧嚣的向往:《象鼻山》中写道“洞府自然通四胜,四时门户迥参差”,表现了象鼻山的幽静与宁静。
这种描绘给人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感觉。
人们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渴望着像象鼻山一样的幽静之地,寻找内心的安宁。
这种对宁静向往的描绘和表达,触动了读者的心弦。
总之,白居易的《象鼻山》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诗中还通过对象鼻山的象征意义、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感慨等手法,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美感。
古代描写山的诗句有哪些
山水诗歌是人们对自然之美的咏叹与抒怀,常常在文字间为读者勾画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因此而具有绘画之美。
下面是整理的古代描写山的诗,希望大家喜欢。
古代描写山的诗篇1:柏林寺南望朝代:唐代
作者:郎士元
原文: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东南一作:西南)
古代描写山的诗篇2:蜀道难;其二朝代:南北朝
作者:萧纲
原文: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古代描写山的诗篇3:望岳三首;其二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古代描写山的诗篇4:登泰山记朝代:清代
作者:姚鼐
原文: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古代描写山的诗篇5:望岳三首;其三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
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
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
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古代描写山的诗篇6:石钟山记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
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古代描写山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