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新标识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定量的临床意义与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5.02 MB
- 文档页数:62
一、乙肝五项定量检测指标1、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1)参考值:mL2)临床意义:(1)可作为HBV携带者乙肝病毒复制的参考指标(2)评价拉美呋定的治疗效果(3)监测应用alpha-干扰素治疗病人的乙肝病毒复制(4)确定肝移植病人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剂量2、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定量测定:是HBsAg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能中和HBV。
(1)抗-HBs含量在0-10mIU/ml,表示不具有保护性,需要注射乙肝疫苗(3针:0-1-6方案)。
(2)抗-HBs含量在10-100mIU/ml,表示具有保护性,但较弱,需要乙肝疫苗强化注射(1针)。
(3)抗-HBs含量大于100mIU/ml,表示具有很强的保护性,不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3、乙肝病毒e抗原(HBeAg)HBeAg增高说明病毒复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4、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抗-HBe阳性说明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弱,但并非没有传染性。
抗HBe不是保护性抗体。
5、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抗-HBc:不是中和抗体,有IgG和IgM两种形式。
IgM在早期出现,而IgG在恢复期出现,可持续多年或终身存在。
二、乙肝五项定量检测的优点由于乙肝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再加上乙肝定性检测方法的局限性,会出现假阴性结果,导致不能及时发现乙肝的感染,也就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对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也存在着被感染的威胁。
乙肝五项定量应用目前最先进的化学发光法检测,避免了假阴性和漏检的问题,而且准确,尤其对乙肝病人的疗效观察提供了依据,这是检验发展的趋势。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及意义血清乙肝标志物(俗称两对半定性测定)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乙肝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定性检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及患者的要求。
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乙肝两对半定量测定成为可行,大大弥补了酶标(ELISA)定性检测的不足;同时乙肝两对半的定量检测可与血清HBV DNA荧光测定相互补充,综合评价患者病情与药物疗效。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目的阐述血清标本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指导临床工作者对乙型肝炎的正确诊治。
方法结合自己工作经验并参考相关文献,阐述检测血清标本的HBV标志物方法和临床参考值的意义。
结果血清标本的HBV 标志物的检测可以作为快速诊断乙肝的简便方法,为临床所应用。
结论正确认识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对临床医生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标签: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临床意义肝炎病毒感染机体后,血液中可产生一种或多种抗原抗体系统。
检测病人血清中的这些病原标志物,对病毒性肝炎的分型、临床诊断、传染性的判定、发病机理的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就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阐述如下。
HBV至少有3个抗原抗体系统:表面抗原抗体系统(HbsAg,HBsAb)、e系统(HbeAg,HBeAb)和核心抗原抗体系统(HbcAg,HBcAb)。
目前HbcAg在一般化验室中尚难直接检测到,临床上常用的指标如下。
(1)HbsAg和HbsAb:HBsAg是HBV感染后第1个出现的血清指标,HbsAg阳性表明有HBV急性感染或持续感染。
持续6个月以上阳性为慢性感染。
HbsAg 在血液中以下列3种形式存在:①Dane颗粒(HBV完整病毒)外壳是HbcAg,内心为HbeAg;②小球形颗粒(HbsAg本身)是Dane颗粒装配后过剩外壳;③管状颗粒可裂解而成为数个小球形颗粒。
HbsAg是HBV感染后最早和最常见的指标,它一般多在感染后4~6周(转氨酶或黄疸升高前2~4周)出现,至恢复期消失(感染后5~7个月)。
如转为慢性肝炎或携带者,可持续数年或终生。
但是:①HbsAg阳性表示有过感染或正在感染,并不说明现在HBV是否复制;②HbsAg滴度与肝脏病变类型无关,也不指示预后好坏;③HbsAg滴度与病情变化无肯定一致的关系,也不应将HbcAg滴度升降作为判定病情好坏和药物疗效的指标。
HbsAg>100mg/L时,多同时伴有HBeAg(+)。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肝炎疾病。
乙肝五项检查是评估乙肝感染的重要指标,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anti-HBe)和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
下面是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的详细介绍。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蛋白,其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存在HBV感染。
HBsAg阳性长时间持续存在,可能代表慢性乙肝感染。
慢性乙肝患者是传播病毒的重要源头,因此,HBsAg阳性的个体应采取控制传播的措施,并接受定期随访和治疗。
2. 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乙肝表面抗体是针对HBV表面抗原的抗体。
抗体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免疫保护。
在经过乙肝疫苗接种或自然感染后,体内会产生anti-HBs抗体,能够中和HBV,使其无法感染正常细胞。
因此,anti-HBs阳性表示免疫保护,对乙肝病毒的再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
3.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原是乙肝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可溶性抗原。
其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病毒大量复制,传播风险较高。
HBeAg阳性通常与乙肝病毒的活动性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慢性乙肝患者如果HBeAg阳性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则可能表示病情活动。
当HBeAg转为阴性,anti-HBe抗体转阳性时,通常指示乙肝病毒复制逐渐减少,病情趋于稳定。
4. 乙肝e抗体(anti-HBe):乙肝e抗体是针对乙肝病毒e抗原的抗体。
其阳性结果通常表示HBV 复制逐渐减少,慢性乙肝病情趋于缓解或病毒清除。
在慢性乙肝患者中,anti-HBe抗体的出现常常伴随着HBeAg和HBV DNA水平的下降,代表感染康复的一个重要指标。
5. 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乙肝核心抗体是针对乙肝病毒核心抗原的抗体。
抗体阳性结果通常表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及意义乙肝五项定量检测是一种综合性的乙肝病毒指标检测方法。
该检测方法通过对乙肝病毒DNA、HBsAg(乙肝表面抗原)、HBeAg(乙肝e抗原)、HBsAb(乙肝表面抗体)和HBcAb(乙肝核心抗体)进行定量检测,来评估乙肝病毒感染的程度、活动性和病情变化。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乙肝病毒感染程度评估:通过检测乙肝病毒DNA的含量,可以评估乙肝病毒感染的程度。
乙肝病毒DNA水平高的患者通常表示病毒复制活跃,而水平低的患者通常表示病毒复制相对较低。
这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乙肝病毒感染活动性判断:通过检测HBsAg、HBeAg和HBcAb的水平,可以评估乙肝病毒感染的活动性。
活动性高表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来抑制病毒复制。
而活动性低表示病情相对稳定,治疗方案可以更加保守。
3.乙肝病毒感染恢复和治愈判断:通过检测HBsAb水平可以评估机体是否对乙肝病毒产生了免疫应答,从而评估乙肝病毒感染是否已经恢复或者治愈。
当HBsAb呈阳性时,表示机体已经产生了免疫保护,乙肝病毒感染已经恢复或者治愈。
4.乙肝病毒感染潜伏期判断:通过检测HBsAg和HBcAb水平,可以评估乙肝病毒感染的潜伏期。
HBsAg和HBcAb同时阳性表示乙肝病毒感染已经进入潜伏期,而仅有HBsAg阳性或HBcAb阳性表示乙肝病毒感染处于活跃期。
5.乙肝病毒感染预后评估:通过定量检测乙肝病毒相关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乙肝病毒感染的预后。
例如,如果乙肝病毒DNA水平逐渐降低,而HBsAb水平逐渐增高,表示预后良好。
相反,如果乙肝病毒DNA水平持续升高,而HBsAg和HBeAg水平持续阳性,表示预后较差。
总之,乙肝五项定量检测是一种衡量乙肝病毒感染程度、活动性、恢复和预后的重要方法。
它有助于医生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同时也有助于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预后情况,提高对乙肝病毒感染的认知和管理。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介绍: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是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对应抗体,它不是保护性抗体,它的存在反而是受到乙型肝炎病毒侵害的指标之一。
它包括IgM、I gA、IgG三种类型。
IgM型是判断急性乙肝的重要指标,是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在血液中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一般持续3-6个月。
如果HBcAb-IgM持续高滴度,表明病人乙肝有慢性化倾向。
若在慢性活动性乙肝患者中,HBcAb-IgM滴度高,说明乙肝病毒正在体内复制活跃,是传染性强的指标之一。
HBcAb-IgG出现较晚,不是保护性抗体,检测HBcAb-IgG具有流行病学调查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正常值:阴性。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临床意义:HBcAb是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它的检测能够检出HBsAg和HBsAb不能发现的一部分乙肝病毒感染者,在排除乙肝诊断上具有重要地位。
1.单项HBcAb阳性:见于乙肝急性感染后的恢复早期(窗口期),也可见于HBsAg 消失而HBsAb尚未出现的时期,也可见于经胎盘由母体传播乙肝病毒的婴儿。
2.HBcAb-IgG阳性:表示既往感染乙肝病毒。
3.HBcAb-IgM阳性:表示急性或近期感染乙肝病毒,并且有病毒复制。
如果HBc Ab-IgM持续高滴度,表明病人乙肝有慢性化倾向。
若在慢性活动性乙肝患者中,HB cAb-IgM滴度高,说明乙肝病毒正在体内复制活跃,是传染性强的指标之一。
4.乙肝“小三阳”是指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检测均是阳性。
提示:(1)大多数情况下表示乙肝病毒复制减少。
仍然有传染性。
(2)由"大三阳"转向"小三阳",并不意味着乙肝病毒复制完全停止,少数"小三阳"•病人其血清HBV-DNA持续阳性,病毒复制活跃,病情较严重,病情进展迅速,见于病毒变异。
乙肝五项定量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乙肝五项乙肝五项定量检查正常值乙肝五项定量正常值如下:HBSAG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TRFIA)0-0.5ng/mlHBSAB 乙肝表面抗体定量(TRFIA)0-10miu/mlHBEAG 乙肝e抗原定量(TRFIA)0-0.5PEI U/ml HBEAB 乙肝e抗体定量(TRFIA)0-0.2PEI U/ml HBCAB 乙肝核心抗体定量(TRFIA)0-0.9PEI U/ml乙肝五项检查临床意义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临床意义: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强弱。
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一般简称表面抗体。
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
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
临床意义: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3、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一般通称e抗原。
它源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产物。
e抗原是可溶性蛋白。
当核心抗原裂解时,可溶性蛋白部分(即e抗原)就溶于血清中,存在于血液循环中,若取血化验就可查出来。
临床意义: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4、乙肝病毒e抗体HBeAb-ee抗体是乙型肝炎e抗体的简称(抗-HBe),它是由e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出来的特异性抗体,这种特异性e抗体能够和e抗原结合。
临床意义: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但,抗-HBe和抗-HBs不同,e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不代表患者有了免疫力。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核心抗原虽然在血清中查不出来(它在血中很快被裂解),但是它具有抗原性,能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出特性抗体,即核心抗体,故检测抗-HBc可以了解人体是否有过核心抗原的刺激,也就是说是否有过乙肝病毒的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DNA水平与HBV标志物(HBVM)表现模式、肝功能状态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方法对17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HBV-DNA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HBVM,拜尔560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肝功能,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血清HBV-DNA水平与HBVM表现模式有一定关系,HBeAg阳性者HBV DNA均阳性,且为高水平复制,HBeAg阴性/抗-Hbe阳性者仍有HBV复制,且单抗-HBs 阳性、单抗-HBc、抗-HBs和抗-HBc阳性均可检出低水平的HBVDNA,HBV DNA 含量的高低与ALT无相关关系。
结论血清HBV DNA含量与HBeAg有一定的相关性,但HBeAg阴性者病毒未完全停止复制,HBV-DNA可真实反映HBV复制;血清HBV-DNA与ALT无相关关系。
标签:肝炎病毒;乙型;DNA;PCR;荧光定量近年建立的荧光PCR方法,为定量观察病毒提供了一个灵敏的检测方法,本院用这一方法检测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BV-DNA含量,现将临床资料齐全的血清HBV-DNA水平与HBVM标志物(HBVM)表现模式、肝功能状态的关系作一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本院2013年3月~6月住院及门诊的各型肝炎患者,共173例,男128例,女45例,年龄12~62岁,平均(31.9±10.7)岁。
诊断与分型均符合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1],其中慢性肝炎143例,活动性肝炎肝硬化20例,慢性重型肝炎10例,排除重叠或混合感染的病例。
1.2方法1.2.1 HBV-DNA定量检测试剂盒购于深圳匹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所有操作均由专人严格按说明书操作,试剂盒的灵敏度为103copies/ml,仪器采用罗氏公司定量PCR仪,依据Taqman原理对模板DNA进行实时在线定量检测。
乙肝五项各指标的变化与临床意义引言乙肝病毒感染是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一种病毒性肝炎疾病。
乙肝五项指的是血清中的五个关键指标,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
这些指标的变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不同阶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指标的解析1. 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者体内最早出现的抗原之一,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
它的检测可以用于乙肝病毒感染的筛查和诊断。
乙肝病毒感染者如果长期持续阳性,说明病毒仍在体内大量复制,可能存在活动性乙肝病毒感染。
而如果HBsAg转阴,则说明病毒复制减少或停止,表示病情有所好转。
2. 乙肝表面抗体(HBsAb)HBsAb是乙肝表面抗原的抗体,通常在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与HBsAg同时存在。
当HBsAg消失,体内产生HBsAb,表示机体对乙肝病毒产生了免疫反应,具有抗体防御功能,也被认为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期标志。
3. 乙肝e抗原(HBeAg)HBeAg是乙肝病毒感染早期出现的抗原,它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并且有传染性。
当HBeAg阳性时,说明乙肝病毒具有高传染性,易于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
当HBeAg转阴,即HBeAg消失,转为HBeAb阳性时,表示乙肝病毒复制减少或停止,传染性降低,病情好转。
4. 乙肝e抗体(HBeAb)HBeAb是针对乙肝e抗原产生的抗体,出现在HBeAg消失之后,通常与HBeAg不能同时存在。
HBeAb阳性时,表示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发生转变,病情好转。
HBeAb的出现也意味着病毒的复制能力下降,传染性较低。
5. 乙肝核心抗体(HBcAb)HBcAb是乙肝病毒的核心抗体,对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和慢性感染有重要意义。
乙肝病毒感染者一般都会产生HBcAb,而且可以持续存在。
HBcAb可进一步分为IgM型和IgG型。
乙肝五项定量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乙肝五项定量检查是指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进行的一系列血清学检测,包括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以下将分别介绍乙肝五项定量检查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1.HBsAg(乙肝表面抗原):正常值:阴性(<0.05IU/mL)临床意义:HBsAg阳性表示患者已被乙肝病毒感染,并可能成为慢性乙肝病患者。
HBsAg的持续阳性可以表示慢性乙肝病的存在,并且与乙肝病毒的复制有关。
这也是乙肝感染的关键指标之一2.HBsAb(乙肝表面抗体):正常值:阳性(>10IU/mL)临床意义:HBsAb阳性表示患者已经产生了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可以被称为乙肝病毒的康复者或已进行过乙肝疫苗接种。
持续高水平的HBsAb可有效阻止乙肝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3.HBeAg(乙肝e抗原):正常值:阴性(<0.1S/CO)临床意义:HBeAg阳性表示乙肝病毒正在进行复制,并具有较高的传染性。
HBeAg的持续阳性可能预示着慢性乙肝病的存在,并且与乙肝病毒的传播效率相关。
如果HBeAg转为阳性,可能表示患者已从慢性感染状态过渡到慢性乙肝病的活动期。
4.HBeAb(乙肝e抗体):正常值:阳性(>1.0S/CO)临床意义:HBeAb阳性表示患者对乙肝病毒已经产生了免疫反应,并且很可能已从活动期过渡到非活动期。
持续高水平的HBeAb可表示乙肝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已得到有效控制。
5.HBcAb(乙肝内核抗体):正常值:阳性(>0.9S/CO)临床意义:HBcAb阳性意味着患者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但无法准确判断感染时机和感染状态。
HBcAb的检测结果需要结合其他乙肝五项指标来进行综合判断,对于了解病人的感染史和乙肝病毒的传播情况有一定的帮助。
总的来说,乙肝五项定量检查可以提供乙肝病毒感染的全面信息,帮助医生判断病人的感染状态、病毒复制情况和疾病严重程度。
乙肝肝炎病毒病原学感染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乙肝病毒病原学指标包含乙肝两对半以及乙肝病毒DNA等一系列指标。
一、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临床意义:1.现症感染的指标,并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
2.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表示:A.协助早期诊断B.作为携带者指标3.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并不能排除感染乙型肝炎二、乙肝表面抗体-HBSAb临床意义:1.为中和性抗体指标,患者是否康复或者是否具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2.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表示:A.乙型肝炎的恢复期B.乙肝感染期C.疫苗接种D.被动获得三、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临床意义:1.现症感染的指标,乙肝病毒的复制标志。
2.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表示:A.表示传染性较强。
持续三个月以上阳性,则有慢性化倾向。
B.阳性孕妇,新生婴儿九成是阳性。
C.慢性肝炎持续性阳性表示病情的活动情况。
四、乙肝病毒e抗体-HBeAb临床意义:1.为病毒停止复制的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低弱,但是并非完全没有传染性。
2.乙肝e抗体阳性(+)表示:A.病情进入恢复期,传染性较低。
B.急性乙肝中该值阳性表示预后良好,慢性乙肝表示病情静止。
C.肝硬化中该值阳性和AFP升高则表示,可能为早期原发性肝癌。
五、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临床意义:1.HBcAb是HBcAg的对应抗体,它不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而是反映肝细胞核心抗体IgG阳性是乙肝病毒急性感染和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具有高度的传染性。
2.核心抗体阳性(+)表示:A.有助于确诊“窗口期(抗原消失,抗体尚未形成的时期)”的急性乙肝。
B.有助于发现HBSAg阴性的乙肝感染者和携带者。
C.高滴度(阳性)表示病毒处于复制期,低滴度表示无传染性。
D.核心抗体值转为阴性后则表示乙肝治愈。
六、乙肝病毒DNA(HBV-DNA)乙肝病毒DNA检测就是检测体内的乙肝病毒DNA的含量,反映乙肝病毒DNA的复制情况。
若DNA检测的含量过高,表明现在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较高。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定量检测研究进展陈翔宇1,2综述张海峰1,3审校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江苏南通226001;2.南通大学医学院,江苏南通226001;3.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医院感染科,新疆阿图什845350【摘要】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检测与抗病毒药物治疗应答、区分慢乙肝不同自然史时期、免疫抑制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等相关,有望成为启动抗病毒治疗、预测疗效、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具有巨大临床应用潜力。
本文就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意义进行综述,为早日实现对慢性HBV 感染者的精准化、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慢性HBV 感染自然史;疗效预测;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V 再激活【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350(2023)23—3492—05Clinical research advances in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core antibody of hepatitis B virus.CHEN Xiang-yu 1,2,ZHANG Hai-feng1,3.1.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226001,Jiangsu,CHINA;2.Medical College of 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226001,Jiangsu,CHINA;3.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Xinjiang Kyzylsu Kirgiz Autonomous Prefecture People's Hospital,Atush 845350,Xinjiang,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many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he core antibody det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s relat-ed to the response to antiviral drug treatment,the differentiation of different natural history periods of chronic hepatitis B,and Hepatitis B (HBV)reactivation after immunosuppressive treatment.It is expected to becom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index for initiating antiviral therapy,predicting efficacy and judging prognosis,and has great clinical application po-tential.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det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body (anti-HBc),so as to provide some help for the early realization of accurate and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of chronic HBV infected patients.【Key words 】Core antibodies of hepatitis B virus;Natural history of chronic HBV infection;Prediction of effica-cy;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HBV reactivation ·综述·doi:10.3969/j.issn.1003-6350.2023.23.033基金项目:江苏省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MSZ2022002);新疆克州科研计划项目(编号:克科字[2022]13号)。
乙型病毒性肝炎检测的临床意义和影响有哪些作者:刘曦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20年第12期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世界流行性传染病。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还可通过母婴、血液及血液制品、破损的皮肤黏膜和性接触进行传播。
乙肝病毒进入人体肝脏细胞后,会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攻击被乙肝病毒感染但尚还完好的肝脏细胞,诱发乙肝,产生炎症反应,加速肝脏纤维化,诱发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部分乙肝会发展为肝衰竭,一旦发生,说明大量肝细胞受损,肝脏无法正常工作,对人體的危害是致命的。
但从携带乙肝病毒到发展为肝炎可能需要一二十年,所以需要定期检查,做好疾病监测,一旦感染积极配合医生的专业治疗,阻断疾病进程,也能减少疾病带来的危害。
本文就乙肝病毒检测的临床意义和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1 乙肝病毒的检测方法乙肝病毒的临床诊断主要有病毒学、血清学和生化标志物检测,其中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是用来筛查和诊断乙肝的重要手段。
常用乙肝五项检测,即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
目前乙肝五项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三类,定性检测、半定量检测和定量检测。
定性检测主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只能反映个体体内有没有乙肝表面抗原或是抗体。
对于低浓度的标本,有可能会漏检,因此仅用于体检筛查。
半定量检测主要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微粒化学发光法,虽然比定性检测更为灵敏准确,但也只能大致反映乙肝表面抗原抗体的水平。
相较于定性检测和半定量检测,定量检测能更好地监测病情,预测乙肝病毒感染情况,给出个性化抗病毒治疗方案,并评估治疗效果,也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检测方法。
2 乙肝病毒检测的临床意义和影响2.1 HBsAg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和影响乙肝患者体内HBsAg的含量,能评估使用干扰素抗病毒的治疗效果,并预测停药后的复发率。
HBV 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及临床意义血清HBV-DNA浓度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和传染性有关,可用于判断病情和预后,以及观察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
通常血清 HBV-DNA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会转为慢性肝炎。
抗-HBc阳性患者血清HBV-DNA持续阳性常提示肝受损严重,50%以上抗-HBc阳性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经平均4.5年发展为肝硬化,常与HBV-DNA持续阳性有关。
因此,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乙肝早期诊断、准确判断乙肝患者的带毒状态及药物治疗观察就显得及其重要。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 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就诊患者检查200例HBVm全阴者血清样本。
1.2 血清标本的采集采用灭菌的一次性带盖塑料管,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20℃冻存备用,集中检测。
1.3 方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检测仪器为Roche LightˉCycle荧光PCR检测仪,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程序对上述血清标本进行检测。
HBV-DNA提取: 血清100μl加DNA提取液1100μl,13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再加提取液Ⅱ 25 μl,振摇10 s→100 ℃10min→13000 r/min离心10min,上清液备用。
扩增取上清液2 μl,加入盛有扩增反应液38μl(含引物,dNTPs,Taq酶及PCR缓冲液)的PCR反应管中,扩增40个循环,循环参数为37 ℃5min;95 ℃ 1min;60 ℃ 30s。
定量结果采用计算对数平均值的方法来计算HBV-DNA平均拷贝数,遇有阴性结果,不参加平均值的统计。
2 结果200例乙肝标本中有91例HBsAg、HBeAg、抗-HBc阳性的标本中,FQ-PCR检测HBV-DNA全部阳性,阳性率100%,平均HBV-DNA拷贝数为2.8×106/ml。
3 讨论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是目前诊断乙型肝炎最常用的指标,主要反映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状态,不同血清标志模式反映不同的临床意义。
乙肝核心抗体定量参考范围乙肝核心抗体(HBcAb)是一种抗体,产生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对HBV的核心抗原(HBcAg)产生反应,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标。
HBcAb检测可用于乙型肝炎的诊断、预后、治疗和预防。
本文将详细介绍HBcAb的定量检测及其参考范围。
一、HBcAb的定量检测方法HBcAb定量检测是指通过检测血液中HBcAb的含量来判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
目前常用的HBcAb定量检测方法有化学发光法(CM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1. 化学发光法(CMIA)化学发光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HBcAb定量检测方法。
该方法采用具有高亲和力的抗HBcAb抗体标记荧光物质,与待检测血清中的HBcAb结合后,荧光物质会发出光信号,通过光信号的强度来定量检测HBcAb的含量。
2.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HBcAb定量检测方法。
该方法将抗HBcAb抗体固定在特定的微孔板上,待检测血清中的HBcAb与抗体结合后,加入酶标记的二抗,再加入底物,通过底物的反应产生颜色反应,根据反应的光密度来定量检测HBcAb的含量。
二、HBcAb的定量参考范围HBcAb定量检测的结果通常以国际单位(IU/mL)或COI(Cut-off Index)值来表示。
COI值是指待检测血清的光密度值与阴性对照的光密度值之比,一般当COI值大于1.0时,判定为阳性。
HBcAb的定量参考范围因检测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化学发光法为例,HBcAb的定量参考范围一般为0.1-10.0 IU/mL。
如果HBcAb 的定量值低于0.1 IU/mL,则判定为阴性;如果定量值高于10.0 IU/mL,则判定为阳性。
在HBcAb定量检测中,定量值越高,表示血液中的HBcAb含量越多,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程度也有关系。
三、HBcAb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HBcAb定量检测可用于乙型肝炎的诊断、预后、治疗和预防。
乙肝五项临床意义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
乙肝五项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HBsAg(乙肝表面抗原)、HBsAb(乙肝表面抗体)、HBeAg(乙肝e抗原)、HBeAb(乙肝e抗体)和HBcAb(乙肝核心抗体)五个指标。
通过检测这五项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判断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病情以及乙肝治疗效果等。
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如下:1.早期乙肝感染的诊断: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物,多数患者在HBsAg阳性状态下出现乙肝症状。
通过HBsAg检测可以早期发现感染,及时进行干预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2.慢性乙肝感染的鉴别:HBeAg和HBeAb是判断患者是否慢性乙肝感染的重要指标。
HBeAg阳性表示患者具有病毒复制能力,是慢性乙肝感染的标志;而HBeAg阴性、HBeAb阳性则常见于慢性感染转归为非复制性感染或治愈的状态。
3.判断乙肝病程及病情:HBsAg阳性持续时间长短、HBeAg、HBeAb和HBVDNA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患者乙肝病程及病情的变化。
例如,HBsAg阳性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且患者同时存在HBeAg、HBVDNA阳性,预示着慢性活动性乙肝感染;而HBsAg阳性持续时间较短,且HBeAg阴性、HBeAb阳性提示患者可能处于慢性非活动性感染状态。
4.预测乙肝病毒传染性:HBeAg阳性患者存在较高的乙肝病毒传染性,这类患者具有较高的病毒载量,容易通过血液或其他体液传播给他人。
因此,通过检测HBeAg的阳性与否,可以评估患者传染性的强弱,为控制乙肝传播提供依据。
5.评估乙肝治疗效果:乙肝五项检测指标的变化可以帮助评估乙肝的治疗效果。
一般来说,患者开始治疗后,HBsAg数量会逐渐下降,HBeAg 由阳性转为阴性,HBeAb由阴性转为阳性,HBVDNA水平也会降低。
这些指标的变化反映了病毒复制的抑制,同时也预示着治疗的有效性。
总之,乙肝五项在乙肝的预防、诊断、病情判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