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玩手机演示模板.doc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6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随着手机普及度越来越高,很多中小学生都拥有了自己的手机。
然而,手机在给孩子带来便利通讯和精彩网络的同时也给孩子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手机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绝大多数拥有手机的孩子都有过课堂上偷偷玩手机的行为;手机影响孩子视力,长时间紧盯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近视;手机影响孩子的健康,一些不当姿势,如长时间趴伏在桌上或者夜晚蜷缩在床上玩手机会让孩子脊柱发育不良,出现驼背;还有一点是最让广大家长忧虑的,那就是网络不良内容对孩子思想上的危害。
面对种种不利影响,家长单纯的说教对自控力尚差的孩子是起不了长远作用的,这时应该给孩子定下一些规矩,也就是使用手机的家规。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合理制定规矩并保证严格执行,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1、家长率先垂范减少手机依赖我做好“绝招”就是率先垂范。
要求孩子做到的我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我首先不做。
如果哪位家长做到了这点,您的家庭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
使用手机问题也不例外。
我每个月手机上网都是0消费,至今也没有开通微信。
所以,我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迷恋手机,她二话没得说。
如果,哪位家长只是希望能够控制住孩子,而管不住自己,您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事实上,孩子出生前,他们并不知道手机、Ipad是啥物,因为父母总在一旁玩儿,所以好奇的孩子也想看看把吸引父母的东西是什么物体,然后他们便学着父母的样子这里划一划,那里按一按,渐渐被里面的新奇所吸引。
每当父母在用时,孩子也要玩的意愿往往会更加强烈。
所以,想要孩子少玩电子产品,父母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
因此,下班回家后,爸妈们请将手机和Pad等放一边,好好地陪伴孩子游戏和玩耍,这是戒掉孩子这种瘾的最理想途径。
2、要多陪伴孩子引导他们做有益的事情当孩子要玩电子产品或是不能停下来时,爸妈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用玩具吸引孩子、或跟孩子来一场家庭游戏、给孩子讲有趣的故事、跟孩子画画、或者带孩子外出去散步逛公园等,都是不错的注意力转移法。
家庭教育怎么让孩子放手机
在当今社会,智能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过度使用手机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帮助孩子合理使用手机:
1. 建立规则:首先,家长需要与孩子一起制定关于手机使用的规则。
例如,规定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手机。
2. 以身作则: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自己也要合理使用手机,避免在孩子面前过度沉迷于手机。
3. 提供替代活动:鼓励孩子参与其他活动,如阅读、运动、绘画或参加社交活动,这些都能帮助孩子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4. 教育意识:教育孩子认识到过度使用手机可能带来的问题,如影响视力、睡眠和学习效果等。
5. 技术辅助: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家长控制功能,限制孩子访问某些应用程序或设置使用时间限制。
6. 共同参与:与孩子一起使用手机,参与他们的兴趣,这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也能更好地监控和引导他们的手机使用。
7. 正面激励:当孩子遵守手机使用规则时,给予他们正面的反馈和奖励,以增强他们遵守规则的动力。
8.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孩子的手机使用情况,与他们交流使用手机的感受和遇到的问题。
9.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教育孩子如何自我管理手机使用时间,培养他们的自控力。
10. 紧急情况下的沟通:确保孩子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如何使用手机联系家人或求助。
通过这些方法,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同时也保护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率。
记住,关键在于平衡和沟通,而不是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机。
通过理解和支持,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在数字时代健康成长。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建立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让孩子意识到手机使用过度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帮助他们自我管理和建立健康手机使用习惯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意识到手机使用过度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1.开展对话:与孩子进行开放、诚实的对话,讨论手机使用的利弊。
询问他们的意见,听取他们的看法,让他们参与到这个讨论的过程中。
2.分享真实案例:搜集一些因过度使用手机而引发问题的真实案例,可以是新闻报道、研究数据或身边人的亲身经历,然后与孩子分享。
这可以帮助他们看到手机使用过度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3.引导自我反思:鼓励孩子反思自己的手机使用行为。
可以让他们记录下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和所做的活动,然后一起讨论这些活动是否对他们有益。
这可以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手机使用习惯是否健康。
4.设定限制并观察变化:短暂地限制孩子的手机使用时间,然后观察他们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的行为和情绪变化。
这可以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手机使用过度对他们生活的负面影响。
5.教育关于健康的屏幕时间:向孩子解释长时间盯着屏幕对眼睛和身体的伤害,以及过度使用手机可能对睡眠和注意力产生的负面影响。
6.提供替代活动:为孩子提供其他有趣且有益的活动,如户外运动、阅读、绘画或与朋友交往,帮助他们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休闲方式。
7.示范榜样作用:作为父母或监护人,自己也要树立榜样,减少不必要的手机使用,让孩子看到正确的行为标准。
8.建立共同价值观:与孩子一起讨论和建立关于手机使用的共同价值观,如尊重他人、避免沉迷、负责任地使用手机等。
通过这些方法,您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到手机使用过度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去改变不良的手机使用习惯。
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玩手机亲爱家人们一定要好好的通过学习来让我们的孩子学会管理手机和游戏,今天手机和游戏已经到处泛滥,使得孩子沉迷于手机和游戏。
很多孩子因为沉迷于手机的游戏,从原来学习成绩很好,到现在学习很差;从原来主动自觉学习到现在要背逼着学习;从原来跟父母很和谐,现在变成叛逆;甚有些孩子直接就离家出走或泡在网吧里面,所以手机跟游戏的泛滥,使得我们的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难相处,今天我就要教大家一招,不是去逼孩子放下手机没收手机。
而是要让孩子学会如何管理手机和游戏,亲爱的家人们如果你逼着孩子要求他放下手机没收手机,这些只会让孩子带来对抗情绪。
那今天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我相信有很多家长痛苦不堪,那一般家长会,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要么就是唠叨,跟他讲一大堆道理。
但是你发现你唠叨跟讲道理,最后讲久了你已经失效了,就像吃感冒药一样产生的它的免疫能力。
所以对你唠叨也产生免疫能力呀,最后你气急败坏更加生气,跟他说你不应该这样玩手机,甚至吵架。
那最后只能是让我们的亲子关系从和谐走向破裂。
2、孩子开始偷偷的玩,背着你玩。
甚至你一开口还没说他就已经产生恐惧心理,因为他已经被你指责的害怕了转移到地下党去偷偷的玩了。
3、就是限制他玩手机,或者把他的手机没收了,尽量让他远离手机。
可是这样产生的后果是让孩子更加渴望能够拥有手机去玩手机,因为拒绝就是邀请。
因为匮乏带来渴望,所以孩子想尽一切办法弄到手机来玩。
而且你越不让他玩,他心里面就越渴望。
4、就是一二再再二三说不清,那我们就采取武力,有些把手机没收了,有些把手机摔坏了,有些人打了孩子的结果把孩子逼出了家门逼进了网吧。
让孩子开始去同学家里住离家出走,背着你去玩手机跟你对抗到底,特别是在十三岁左右的叛逆期。
所以呢,这种现象比比皆是,那我们上面分析的四种管理措施,都是来自于外在的力量,要求管理控制压迫孩子放下手机,但是外在的力量必定会带来他的反抗,外在的力量不能够持久。
我们要想办法让孩子自己正确的去认识手机、使用手机、并管理好手机,那作为家长要知道今天玩手机只是其中一个点。
今天诱惑孩子的不仅仅有手机,在未来他还会面对的毒品啊,赌博啊,KTV啊,喝酒啊,加入黑社会啊,等等的诱惑。
所以我们重点是分析他为什么喜欢手机抵不住诱惑。
我们如何让孩子长出抵制诱惑的能力。
所以亲爱的家人那这堂课程希望大家好好的聆听,如果你听了感觉对您有帮助,建议您去尝试引导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拒绝诱惑这样的能力。
那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今天孩子会沉迷手机呢?那么主要有以下的五个原因:一、第一个原因是今天是个互联网信息时代,手机已经太普遍了,所以如果你越是去禁止、越不给他用,孩子越是着急,想尽一切办法去玩、玩手机、上亲戚家玩、同学家玩、大一点的就去网吧玩,由于没有人给孩子思想上引导和疏通,孩子对手机网络的自制力很差,拿上手机就不想放下,孩子胆小,受制于家长高压管制,就乖乖不敢用手机或上网,但是长大后,家长接触孩子的机会少了,孩子飞出去后,对于网络负面作用免疫力很差,非常容易陷进去网络游戏不能自拔。
二、那么孩子沉迷于手机的第二个是什么呢,我们发现大部分沉迷手机的孩子都是学习成绩不大好,最近学习上碰到了困难,然后这个时候他遇上了手机,遇上了游戏。
他发现学习很困难,学习很痛苦,手机里面很快乐。
所以为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开始他就沉迷手机里面去了。
三、那第三个原因呢,就是我们过去家不够温暖,总是太多的控制和管理他要求他,所以孩子在家里面没有开心快乐的的生活,所以一个人如果在家里没有开心快乐,她就去手机里面找开心快乐,在现实中不够开心快乐,他就在虚拟世界中去找开心快乐。
所以你发现。
那个孩子家里没有温暖,他在现实生活当中总是被别人要求被别人控制,被别人管理。
可是他的手机虚拟的世界里面,他却能够要求别人控制别人管理别人。
他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想怎么赢就怎么赢,在里面他能够找到那种快乐找到那种控制的能力,找到那种欲望找到那种自信。
所以是我们把他逼到那个地方去。
四、那第四个沉迷手机的原因是孩子没有梦想,我发现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梦想,他没有自信心,他对未来没有憧憬,没有希望他开始就会沉迷手机里面。
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定位,我是谁,我能做什么。
特别是孩子到了十二岁左右他开始有了自己独立思考,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憧憬,可是往往却发现生活如此的残酷,所以他一再的失望,因此没有梦想的孩子,他不会为了梦想不断的去管理自己。
没有梦想的孩子,她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弱,没有梦想的孩子,他没有自信心,他是比较低自尊的。
所以他通过依托玩手机来选择快乐来找到做主人的感觉,五、那第五个沉迷手机的原因,就是孩子叛逆期到了我们发现孩子到了叛逆期玩手机的现象会越加的严重,特别是父母赶到她叛逆,有尖兵效应,说话老是不愿意听。
所以更生气地指责他。
其实跟父母亲的对立当中他是带着一份愧疚感的,在对抗中他开始自我锁闭,他开始转移阵地,不跟父母沟通而跟手机虚拟世界去做沟通。
所以在叛逆的时候,你发现你越是压迫他,他越是跟你对抗,他越是逃避它越是走向手机,你越是拒绝他越是不让他玩,他越是想要通过玩来跟你对抗。
因为他叛逆期到来就是过去你给他的要求。
指责、控制、管理、打骂现在通通爆发了,所以新帐老账一起算。
他显现出来的就是南辕北辙,故意你叫她往东她就往西走。
所以这就是在叛逆期玩手机,沉迷于游戏会更加严重的原因。
好了,那上面我们分析了。
现在手机这么普遍你禁止他,那就会等于让他欲望更加的强烈,你控制它就会让它变得更加的反抗,你没收他就会让他变得更加的仇恨,就会偷偷摸摸的去玩手机,他不找你拿他就找别人拿。
你会发现如果说学习有障碍了,得不到帮助他就开始走向手机;你会发现你越是家不够温暖,他开始就会走向手机,因为他的手机里面可以控制别人,在生活里面总是被你控制。
那你会发现他越是没有梦想,他就越是破罐子破摔。
你会发现,你越是要求得多,他就越加跟手机沟通而不愿意跟你沟通。
所以我能找到她长出了自己愿意去洁身自好,清静不染的莲花品质非常重要,那怎么办呢,今天我用我自己的亲身教育案例带给大家分享。
给大家提个建议的措施,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的能力,那么对于孩子沉迷手机,我们要跟他讲所谓的道理,我们要采取我们的措施,首先你要保证你能跟孩子有沟通的机会。
如果孩子已经叛逆了,过去你总是指责他要求她,让她已经不愿意听你的话了,那你想跟他沟通,难上加难。
所以第一招一定是要融入孩子,因为你只有融入孩子,孩子才愿意听你话,你才能够跟孩子保持沟通。
孩子为什么不听你的话呢,因为过去你要求他指着他控制他打骂他,所以他仇恨你。
一个孩子愿意听什么样的话呢,他愿意听他崇拜的人的话,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做孩子的朋友,并融入他的内心世界,让他接纳你过去。
只有你融入他,你才有下一步的沟通机会。
那么第二个建议呢,就是我们要跟他分享而不教导他什么呢,分享玩手机带来的一些危害的案例,以及正确的运用手机工具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效率,你不要去跟他讲道理,讲道理就是教导。
跟他分享这样的案例就会让他带来思考。
经常性的分享,思考就会让他根植于自己的价值观,知道了,手机是有危害的。
那咱们就可以做第三部的工作叫做合理约定。
为什么要和你的约定呢,比如说他已经知道了手机的危害,我们跟他约定,手机是可以玩的。
但是你玩手机,要有一个节制,要有一个自我管理来吧,要把手机当工具用于对自身学习有帮助。
其实你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希望更加美丽绽放。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更加的优秀。
所以当你跟他是朋友,当他知道手机有危害,当你跟他约定他其实会跟你做一个这样的一个约定,所以我们不要太难的去约定。
我们请孩子自己做出规划。
第四招应该是做对了给予掌声,做错啦不与指责。
如果你老是对他错的你就指责他就开始生起了厌烦心他就跟你对抗。
其实你要知道他做得好的我们去给与掌声,这就是能够让他找一种感觉,找到他其实还是很遵守约定的。
懂得教育的父母总是千方百计地创造机会,让孩子被鼓励。
所以当孩子做对了,你要给与掌声,当孩子做错啦,我们不要揪住不放,偶尔违规了,没有按照时间了,你不要老是去指责他。
指责必定带来她的反抗。
有时候你要假装看不见,假装不知道,然后假装他已经遵守约定了,好如果这样子的话,孩子就会升起自信心。
孩子也不好意思老是去违反它的约定。
你别担心孩子会形成习惯,真正形成习惯的是他的情绪被你压抑了。
他就不想遵守约定,反而会破罐破摔所以作为家长要及时的给予孩子掌声,接下来第五个建议就是让孩子找到有梦想的感觉,如果一个孩子有了梦想,它就会为了梦想去努力去奋斗,他有了梦想他就觉得自己是一个高自尊的人,他对前途不会迷茫,过去很多家长经常给孩子贴一些错误的标签,他是一个不能控制的人,他是一个天天玩手机的人,他是一个没有理想不听话的人,你不要给他贴这些坏的标签,其实你应该给他贴一个好的标签,让他感觉到自己是有梦想的,所以我们家长要经常跟我的孩子讲,只要你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手机和游戏,你比起你的同龄人你是非常的优秀,作为父母跟孩子沟通你要掌握一些方法。
那么接下来我继续讲一个真实的案例,有我一个很好的朋友他如何让他的孩子管理手机的。
当我这个朋友跟他孩子有手机约法三章,他非常的感谢他的孩子,他也经常对孩子遵守约定的时候报以掌声,去谢谢孩子去肯定孩子,有时候孩子没有做到的时候我这个朋友也没有经常去指责他孩子,有一次他们全家去旅游,那么在车上。
孩子拿着她妈妈的手机总是不还给她妈妈,她妈妈非常的生气,这位妈妈就说这个孩子,可是孩子却跟他妈妈对抗了起来,弄得她妈妈很生气,这个时候妈妈就让孩子的爸爸去搞定,妈妈就直接让爸爸把手机去拿回来,可呢爸爸没有这么做。
孩子的爸爸大约停留了五分钟,让孩子继续去看视频,大概孩子看了五分钟视频后,孩子的爸爸就开口跟孩子说,孩子们,你们在干啥呢,他说爸爸我在看视频,孩子的爸爸就跟孩子讲,我们约好了哟,看手机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不能太长,那你现在需要多长的时间呢,孩子就告诉爸爸你让我看多长时间呢,孩子爸爸说那你们自己说需要多长呢,孩子把皮球踢给爸爸,爸爸对孩子说我不去为你们做决定,爸爸又把皮球踢给了孩子,爸爸对儿子说,你说,你们需要多长,结果孩子的父亲说,那就给我二十五分钟怎么样。
孩子说我只需要二十分钟就可以看完是吗,爸爸说行那我给你二十五分钟以内看完好吗,孩子听了特别的开心。
然后呢,差不多就要快到二十五分钟了,这位爸爸就提醒孩子们,宝贝应该已经差不多时间到了吧,其实时间剩下两分钟了,可是孩子却说还有五分钟,看来这些小家伙贪污了三分钟。
爸爸并没有说话,爸爸知道被孩子贪污了时间,又过了差不多快要五分钟了,孩子的爸爸说怎么样应该快到了吧,孩子看了一下,爸爸说还有三分钟哟,又被贪污了两分钟啊,算了,后来真正差不多三分钟快到了,爸爸就跟他讲应该到了。
那后来孩子就把手机乖乖的交给了妈妈这个故事就讲完了,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一个道理呢,首先孩子跟我们做的约定以后,孩子是不是一定会做到其实有很难的,所以我们不要老是指责他们,我们应该给予宽容亲爱的家人也听到妈妈要求他把手机收上来,指责他们,反而孩子就是不给妈妈,爸爸为什么要停顿五分钟,再去问孩子你在干什么呢,因为五分钟前孩子是带着情绪的,爸爸也有可带着情绪,所以爸爸要延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