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分类表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2021年版)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制定本目录。
本目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二、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应当根据其特性和处置方式进行,并与当地医疗废物处置的方式相衔接。
在保证医疗安全的情况下,鼓励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减少使用含汞血压计和体温计,鼓励使用可复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替代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以实现源头减量。
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见附表1。
三、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废物的分类与处置,按照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执行。
四、患者截肢的肢体以及引产的死亡胎儿,纳入殡葬管理。
五、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可分别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HW03类和HW49类进行处置。
六、列入本目录附表2医疗废物豁免管理清单中的医疗废物,在满足相应的条件时,可以在其所列的环节按照豁免内容规定实行豁免管理。
七、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产生的医疗废物,可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工作方案进行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等。
八、本目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003 年10月10日原卫生部、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卫医发〔2003〕287号)同时废止。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说明:因以下废弃物不属于医疗废物,故未列入此表中。
如:非传染病区使用或者未用于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以及采取隔离措施的其他患者的输液瓶(袋),盛装消毒剂、透析液的空容器,一次性医用外包装物,废弃的中草药与中草药煎制后的残渣,盛装药物的药杯,尿杯,纸巾、湿巾、尿不湿、卫生巾、护理垫等一次性卫生用品,医用织物以及使用后的大、小便器等。
居民日常生活中废弃的一次性口罩不属于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豁免管理清单说明:本附表收录的豁免清单为符合医疗废物定义、但无风险或者风险较低,在满足相关条件时,在部分环节或全部环节可不按医疗废物进行管理的废弃物。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2021年
说明:因以下废弃物不属于医疗废物,故未列入此表中。
如:非传染病区使用或者未用于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以及采取隔离措施的其他患者的输液瓶(袋),盛装消毒剂、透析液的空容器,一次性医用外包装物,废弃的中草药与中草药煎制后的残渣,盛装药物的药杯,尿杯,纸巾、湿巾、尿不湿、卫生巾、护理垫等一次性卫生用品,医用织物以及使用后的大、小便器等。
居民日常生活中废弃的一次性口罩不属于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豁免管理清单
说明:本附表收录的豁免清单为符合医疗废物定义、但无风险或者风险较低,在满足相关条件时,在部分环节或全部环节可不按医疗废物进行管理的废弃物。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2021年版)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制定本目录。
本目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二、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应当根据其特性和处置方式进行,并与当地医疗废物处置的方式相衔接。
在保证医疗安全的情况下,鼓励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减少使用含汞血压计和体温计,鼓励使用可复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替代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以实现源头减量。
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见附表1。
三、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废物的分类与处置,按照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执行。
四、患者截肢的肢体以及引产的死亡胎儿,纳入殡葬管理。
五、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可分别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HW03类和HW49类进行处置。
六、列入本目录附表2医疗废物豁免管理清单中的医疗废物,在满足相应的条件时,可以在其所列的环节按照豁免内容规定实行豁免管理。
七、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产生的医疗废物,可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工作方案进行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等。
八、本目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003 年10月10日原卫生部、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卫医发〔2003〕287号)同时废止。
装消毒剂、透析液的空容器,一次性医用外包装物,废弃的中草药与中草药煎制后的残渣,盛装药物的药杯,尿杯,纸巾、湿巾、尿不湿、卫生巾、护理垫等一次性卫生用品,医用织物以及使用后的大、小便器等。
居民日常生活中废弃的一次性口罩不属于医疗废物。
说明:本附表收录的豁免清单为符合医疗废物定义、但无风险或者风险较低,在满足相关条件时,在部分环节或全部环节可不按医疗废物进行管理的废弃物。
医疗废物的分类
医疗废物分类
一、输液器、注射器:指所有一次性使用过后的输液器、注射器(不
含针头)。
黄色垃圾袋装
二、感染性废物:是指所有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
括棉球、棉签、引流条\袋、纱布及其它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的卫生用品、一次性医疗用品、一次性医疗器械;医疗标本、废弃的血液血清等)黄色垃圾袋装。
三、损伤性废物:包括医用针头、缝针;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
锯等。
锐器桶装。
四、玻璃类物品:包括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
锐器桶装。
五、其它类:1、药物性废物(废弃的一般药品;废弃的或剩余的细胞毒
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免疫抑制剂。
)黄色垃圾袋装。
2、化学性废物(医学影像水实验室废弃的试剂、胶片冲洗液等;废弃的
消毒剂如甲醛、戊二醛等)黄色垃圾袋装
医疗废物的处理流程:
一、各科室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装桶;
二、各科室卫生员于每天上午8:00—9:00,下午15:00—16:00将各
种医疗废物集中交医疗垃圾暂贮处,与专管人员过称称重量,双方签
名确认;
三、锐器桶装满后再送医疗垃圾暂贮处,与专管人员换干净锐器桶;
四、医疗垃圾暂贮处专管人员于每周二、四、六时与怀化医疗垃圾焚烧中
心交接,双方签名确认。
五、医疗垃圾暂贮处专管人员负责督促卫生员及时送垃圾,并重点监督输
液器、注射器的回收,防止卫生员盗卖输液器、注射器。
六、院感办定期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及业务指导。
欢迎阅读
医疗废物目录
依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分5类: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化学性和药物性废物。
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包括:
123456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器官等。
(如手术室、人流室、产房)
2、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注:卫生部关于产妇分娩后胎盘的处理,(可造成传染病传播的)胎盘(应消毒后)按照病理性废物处置。
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包括:
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距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包括:
1
2
3
包括:
1
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最长不得超过48小时。
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点应当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采取防盗和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
医疗废物交接单,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类别、袋或盒件数、重量、交接时间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交接单保存时间3年以上。
医院医疗废物怎么分类收集?医院里常见的废物有:1医生戴的口罩、手套。
2注射的针头、针管,药物瓶子,挂瓶的瓶子,用过的安瓿.3病人用过的棉签等等。
这些哪些是医疗废物,又属于医疗废物5大类的哪一类。
3.1感染性医疗废物①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使用后把针头分离放置于损伤性废物内;②使用后的棉签、棉球、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使用后的其他一次性医疗用品、器械等;③各种废弃的血标本;④传染病人使用后废弃物装双层黄色袋。
3.2病理性废物病理切片后及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3.3损伤性废物使用后的针头、手术刀、备皮刀、玻璃安瓿等收集在特制的硬纸盒内。
3.4药物性废物过期、变质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及废弃的疫苗、血库废弃的血液制品等。
3.5化学性废物实验室废弃的一般性化学试剂及废弃的消毒剂等排入下水道。
分类分袋收集,专人回收处理,处置方法:能焚烧的采用焚烧处理,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等高危险废物应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4回收暂存的管理4.1做好回收人员个人防护在回收运送医疗废物时做好个人防护是极为重要的,下科室回收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橡胶手套,在回收传染性废物时,戴双层手套、防护镜,防护用品用后不能存放在生活区,要及时消毒清洗。
收集运送时,防止刺伤、擦伤,保证安全。
4.2医疗废物的内部运送要求专职收集人员每天下午在4点前用专用密闭车辆将各种分类包装、做好标识的医疗废物按指定路线收回后送到医疗废物暂存处,收集时带好医疗废物交接登记簿,与各科当面交接,做好双签字。
对包装破损、包装外表污染的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回收运送人员必须要求科室重新包装,否则,运送人员有权拒绝回收运送,做到日产、日清,时间最长不超过48小时。
车辆用后用1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擦抹消毒冲洗一次,挂“已消毒”标识放固定位置。
对医疗废物暂存处内用1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一次。
医疗废物管理一.医疗废物定义医疗废物是指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物质。
二.医疗废物分类(1)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包括: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如: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及废弃的被服。
2.吸痰管、肛镜、治疗巾、压舌板、中单。
3.一次性使用手套或指、纸巾、湿巾、卫生湿巾、电话膜、帽子、口罩、内裤、妇女经期卫生用品(包括卫生护垫)、尿布等排泄物卫生用品、一次性针管等。
4.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5.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6.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7.废弃的血液.血清。
8.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2)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包括:1.医用针头、缝合针、注射器针头、输液器针头。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各种刀具,如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4.有切割作用的器械。
5.碎玻璃、钉子等、不论是否污染,均属于高度危险废物。
(3)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物和医疗实验动物尸体等。
包括: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4)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包括: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菌药物.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3.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①致癌性药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环孢霉素、环磷酰胺、苯丙氨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②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C.阿霉素、苯巴比妥等;③免疫抑制剂。
(5)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医疗废物管理一.医疗废物定义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是指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物质。
二.医疗废物分类(1)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包括: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如: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及废弃的被服。
2.吸痰管、肛镜、治疗巾、压舌板、中单。
3.一次性使用手套或指、纸巾、湿巾、卫生湿巾、电话膜、帽子、口罩、内裤、妇女经期卫生用品(包括卫生护垫)、尿布等排泄物卫生用品、一次性针管等。
4.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5.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6.各类废弃的医学标本。
7.废弃的血液.血清。
8.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东西视为熏染性废物。
(2)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大概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包孕:1.医用针头、缝合针、注射器针头、输液器针头。
2.各类医用锐器,包孕:各类刀具,如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4.有切割作用的东西。
5.碎玻璃、钉子等、不论是否污染,均属于高度危险废物。
(3)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物和医疗实验动物尸体等。
包括: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4)药物性废物:过时、淘汰、变质大概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包孕: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菌药物.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3.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孕:①致癌性药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环孢霉素、环磷酰胺、苯丙氨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②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 C.阿霉素、苯巴比妥等;③免疫抑制剂。
医疗垃圾分类处理明细表序号类别垃圾名称处理方式备注1 感染性废物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5、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和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等程序:使用后→置内罩双层黄色塑袋带盖的筒内→日产日清→封扎→医疗废物暂存地→焚烧后深埋(2)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的生活垃圾程序:分室收集→运送→医疗废物暂存地→焚烧后深埋(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废弃的医学标本程序:产生科室→压力蒸汽灭菌→清洗或深埋(4)废弃的血液、血清程序:产生科室→封扎于双层黄色塑袋内→医疗废物暂存地→焚烧(5)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程序:使用科室→毁形→置内罩双层黄色塑袋带盖的筒内→医疗废物暂存地→焚烧后深埋2 病理性废物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手术及其它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程序:产生科室→置内罩双层黄色塑料袋的筒内→医疗废物暂存地→焚烧后深埋3 损伤性废物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医用针头、缝针、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程序:使用后→置锐器盒内→内罩双层黄色塑袋的大筒内安全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地过秤登记→焚烧后深埋4 药物性废物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021年版)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制定本目录。
本目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二、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应当根据其特性和处置方式进行,并与当地医疗废物处置的方式相衔接。
在保证医疗安全的情况下,鼓励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减少使用含汞血压计和体温计,鼓励使用可复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替代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以实现源头减量。
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见附表1。
三、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废物的分类与处置,按照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执行。
四、患者截肢的肢体以及引产的死亡胎儿,纳入殡葬管理。
五、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可分别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HW03类和HW49类进行处置。
六、列入本目录附表2医疗废物豁免管理清单中的医疗废物,在满足相应的条件时,可以在其所列的环节按照豁免内容规定实行豁免管理。
七、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产生的医疗废物,可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工作方案进行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等。
八、本目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003 年10月10日原卫生部、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卫医发〔2003〕287号)同时废止。
附表1说明:因以下废弃物不属于医疗废物,故未列入此表中。
如:非传染病区使用或者未用于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以及采取隔离措施的其他患者的输液瓶(袋),盛装消毒剂、透析液的空容器,一次性医用外包装物,废弃的中草药与中草药煎制后的残渣,盛装药物的药杯,尿杯,纸巾、湿巾、尿不湿、卫生巾、护理垫等一次性卫生用品,医用织物以及使用后的大、小便器等。
居民日常生活中废弃的一次性口罩不属于医疗废物。
附表2医疗废物豁免管理清单说明:本附表收录的豁免清单为符合医疗废物定义、但无风险或者风险较低,在满足相关条件时,在部分环节或全部环节可不按医疗废物进行管理的废弃物。
医疗废物分类表
注:一、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不论是否剪除针头,是否被病人体液、血液、排泄物污染,均属于医疗废物,均应作为医疗废物进行管理。
二、使用后的输液瓶不属于医疗废物。
使用后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废物,不必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但这类废物回收利用时不能用于原用途,用于其他用途时应符合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原则。
三、一次性物品的外包装,属于生活垃圾。
如果带到病房内或是手术台上拆的外包装,因有可能沾染到病人的体液血液,归入医用废物内。
四、医务人员所用的口罩帽子,一般情况下属生活垃圾。
如果接触特殊感染病人或传染病人时所用的口罩帽子,应归入医用废物的感染物品(焚烧物品)中。
手术室内医务人员的口罩帽子,因有可能接触到病人的血液和体液,以归入医用废物。
五、处置后的小玻璃瓶(如青霉素。
头孢等)属生活垃圾统一用纸壳盒装好用捆扎胶带封好后扔生活垃圾筒。
化疗药物的空玻璃瓶属医疗废物。
院感科
二○一三年七月八日制定
二○一四年四月十八日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