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厂锡矿
- 格式:ppt
- 大小:3.25 MB
- 文档页数:30
广西南丹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模式探讨作者:何儒芳冯宁来源:《地球》2013年第03期[摘要]南丹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地处华南褶皱系西南端的右江褶皱带上,处于古特提斯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复合部位。
出露泥盆系至三叠系地层,为一套碎屑岩和碳酸盐岩。
其中赋矿地层主要为中、上泥盆统。
区内多期次的岩浆活动、赋矿构造活动与相关的成矿活动伴随着有规律地形成了一套锡石-硫化物多金属矿床组合,同时也相应表现为复杂的区域化探异常、复杂的次生晕与原生晕地球化学异常且其异常具有分带性,探讨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对扩大深部找矿效果和寻找周边同类型矿产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大厂锡多金属矿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探讨南丹县[中图分类号] P618.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70-20引言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位于广西南丹县南东部大厂镇-车河镇一带,主要由长坡锡石-硫化物多金属矿床、巴里-龙头山锡石-硫化物多金属矿床、鱼泉洞-铜坑和黑水沟矽卡岩型锌铜矿床、拉么-龙箱盖矽卡岩型锌铜矿床、茶山锑钨矿床、灰乐及坑马锡多金属矿床组成。
其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前人多有叙述,现在主要从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角度进行总结探索。
1区域地质背景南丹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位于右江前陆盆地四级构造单元,地处华南褶皱系西南端的右江褶皱带上,处于古特提斯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复合部位。
出露泥盆系至三叠系地层,为一套碎屑岩和碳酸盐岩。
其中赋矿地层主要为中、上泥盆统,为一套富含有机质的黑色页岩、泥晶灰岩、硅质岩和粉砂岩组成。
下石炭统黑色页岩也有一些矿化。
区域内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以燕山晚期中酸性浅成岩为主,岩石种类有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闪长玢岩、石英闪长岩、石英安山玢岩等,呈岩枝、岩墙、岩脉产出,多分布于龙箱盖、大厂及芒场一带。
区域主构造线方向为NW向,除NW向基底断裂外,还有近SN向断块构造,盖层构造以NW向丹池大背斜和丹池大断裂为主。
广西锡矿资源广西保有资源储量的锡矿矿产地45处,主要分布在河池市,保有资源储量占全区的77.84%。
此外,桂林市、柳州市有一定分布,保有资源储量分别占全区的7.06%和6.59%。
其中1988年以来勘查评价的有11处。
大厂100号矿体:位于南丹县大厂镇巴力—龙头山一带,面积1.9平方公里。
矿体处于丹池褶断带北段,出露地层为泥盆系—三叠系砂岩、泥岩、灰岩和硅质岩,有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和闪长岩隐伏岩体或出露地表。
矿体赋存于泥盆系与隐伏花岗岩体接触带及其附近裂隙和层间构造带中。
共有8个矿体,其中100号为主矿体。
除100号矿体为透镜状外,其余均为板脉状。
100号矿体长1240米,宽105-240米,厚0.33-33.0米。
矿石中成矿元素有锡、铅、锌、锑、硫、银、砷等,均达到独立矿床的工业要求,铟、镉、铋、金可综合利用。
矿石平均品位锡2.87%,锌10.58%,铅5.55%,锑4.86%,银164.22×10-6,砷3.11%,硫25.45%。
成矿元素以高品位为特征,主要矿种均属罕见的特富矿。
伴生元素品位铜0.04%,镉0.08%,铟0.022%,铋0.12%,金1.91×10-6。
矿石矿物种类繁多,其中金属矿物有锡石、磁黄铁矿、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黄铁矿、毒砂、白铁矿,少量黄铜矿、方铅矿、黝锡矿、硫锡矿、硫锑铁矿、银黝铜矿、辉锑银矿、硫锑铅矿、硫锑铜银矿、辉锑铅银矿、锑银矿和自然银等。
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萤石等,含量较少。
矿石具自形、他形、填隙、固溶分离、溶蚀、反应边、压碎等结构,呈块状、细脉状、浸染状、条带状、晶洞、生物残余、角砾状等构造。
经选矿试验,选别最终回收率为锡精矿91.36%,铅锑精矿73.23-86.86%,锌精矿93.67%(附带铟精矿回收率84.13%),砷精矿93.36%,硫精矿24.07%。
该矿成因属沉积热液改造充填型矿床。
根据储量计算,100号矿体锡、铅、锌等均达到特大型矿床规模。
广西锡矿资源广西保有资源储量的锡矿矿产地45处,主要分布在河池市,保有资源储量占全区的77.84%。
此外,桂林市、柳州市有一定分布,保有资源储量分别占全区的7.06%和6.59%。
其中1988年以来勘查评价的有11处。
大厂100号矿体:位于南丹县大厂镇巴力—龙头山一带,面积1. 9平方公里。
矿体处于丹池褶断带北段,出露地层为泥盆系—三叠系砂岩、泥岩、灰岩和硅质岩,有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和闪长岩隐伏岩体或出露地表。
矿体赋存于泥盆系与隐伏花岗岩体接触带及其附近裂隙和层间构造带中。
共有8个矿体,其中100号为主矿体。
除1 00号矿体为透镜状外,其余均为板脉状。
100号矿体长1240米,宽105—240米,厚0.33—33.0米。
矿石中成矿元素有锡、铅、锌、锑、硫、银、砷等,均达到独立矿床的工业要求,铟、镉、铋、金可综合利用。
矿石平均品位锡2.87%,锌10.58%,铅5.55%,锑4.86%,银164.22×10-6,砷3.11%,硫25.45%。
成矿元素以高品位为特征,主要矿种均属罕见的特富矿。
伴生元素品位铜0.04%,镉0.08%,铟0. 022%,铋0.12%,金1.91×10-6。
矿石矿物种类繁多,其中金属矿物有锡石、磁黄铁矿、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黄铁矿、毒砂、白铁矿,少量黄铜矿、方铅矿、黝锡矿、硫锡矿、硫锑铁矿、银黝铜矿、辉锑银矿、硫锑铅矿、硫锑铜银矿、辉锑铅银矿、锑银矿和自然银等。
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萤石等,含量较少。
矿石具自形、他形、填隙、固溶分离、溶蚀、反应边、压碎等结构,呈块状、细脉状、浸染状、条带状、晶洞、生物残余、角砾状等构造。
经选矿试验,选别最终回收率为锡精矿91.36%,铅锑精矿73.23—86.86%,锌精矿93.67%(附带铟精矿回收率84.13%),砷精矿93.36%,硫精矿24.07%。
该矿成因属沉积热液改造充填型矿床。
根据储量计算,100号矿体锡、铅、锌等均达到特大型矿床规模。
立志当早,存高远锡资源分布情况1 世界锡资源及特点世界锡矿的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在东南亚、南美中部、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地区和前苏联远东地区,其次是欧洲西部和非洲中南部地区。
锡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主要有中国、印度尼西亚、秘鲁、巴西、马来西亚、玻利维亚、俄罗斯、泰国和澳大利亚等。
全世界锡金属资源约为490 万吨,它分布在中国(30.5%)、印度尼西亚(16.3%)、巴西(14.5%)、玻利维亚(8.1%)、俄罗斯(7.1%)、秘鲁(6.3%)、马来西亚(5.1%)、澳大利亚(4.9%)、泰国(3.5%)。
全球锡资源储量不断变化,随着开采消耗而减少,又随着加大勘查投入而增加。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逐渐深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后势强劲,锡矿消耗量维持高位。
近10 年来全球锡矿经济可采储量稳步下降。
2 中国锡资源及特点中国锡矿资源十分丰富,锡矿探明储量占世界的1/4,是世界上锡矿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2012 年全国矿产储量数据显示,中国锡资源主要分布在云南、湖南、广东、广西、江西和内蒙古等省区,六省区基础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98.8%,六省区储量约占全国储量的88.4%。
个旧市是我国最大的产锡基地,被称作中国锡都,锡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70%。
近年来,中国相继开拓了一批找矿新区。
新疆祁漫塔格找矿远景区发现了一批大中型矿床,其中白干湖钨锡矿估算钨锡资源量为20 万吨,钨锡远景资源量为200 万吨;湖南发现位于郴州市千里山–骑田岭一带的特大锡矿,已探明资源储量50 万吨,潜在资源量近70 万吨。
中国锡资源分布具有以下特点:1)储量丰富,分布较为集中。
主要矿床有云南个旧锡矿、云南都龙锡矿、广西大厂锡矿、广西珊瑚锡矿、广西水岩坝锡。
广西大厂矿区铜坑矿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许远清;范森葵;吴喜松;罗光克;李大亮;黄雄【摘要】广西大厂是世界著名的锡多金属成矿区,矿田内生产规模最大的是铜坑矿,矿床空间分带特征明显,从地表到深部赋存有北东向裂隙脉型、细脉带型、细脉交代型(91 #)、网脉浸染型(92 #)和矽卡岩型锌铜矿体.在矿山生产实践中,根据物探、化探、坑探及钻探等成矿信息分析,认为铜坑矿深边部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对找矿靶区进行了部分工程验证,表明铜坑矿找矿潜力巨大,实践证明在老矿山周边找矿是增加储量资源快速有效的途径.【期刊名称】《有色金属(矿山部分)》【年(卷),期】2012(064)004【总页数】5页(P37-41)【关键词】大厂;铜坑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作者】许远清;范森葵;吴喜松;罗光克;李大亮;黄雄【作者单位】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坑矿,广西南丹547205;广西215地质队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6;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坑矿,广西南丹547205;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坑矿,广西南丹547205;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坑矿,广西南丹547205;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坑矿,广西南丹547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2大厂铜坑矿从1978年建矿,主要开采锡矿资源,国内外许多专家在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如陈毓川[1]、韩发[2]、秦德先[3]、蔡明海[4]、杨晓坤[5] 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矿床成因、成矿作用等理论方面,研究成果为大厂铜坑矿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使矿山地质工作者可以更全面地认识矿床地质和开展新增资源储量工作,维持矿山的可持续发展[6]。
铜坑矿由于多年开采,细脉带矿体及91#富矿体储量消耗殆尽,2005年启动了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在东岩墙以东成功探获了锌铜矿体。
受此成功经验的启示,近几年来,铜坑矿在老矿区加强了探边摸底的找矿工作,陆续开展了几个深边部找矿项目,在几个预测靶区进行了部分工程验证,发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矿体。
大厂锡矿92号矿体矿化富集规律与矿产经济研究广西大厂是中外著名的锡产地,92号矿体是大厂矿田规模最大的锡多金属矿体。
本文应用现代成矿理论对92号矿体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化富集规律进行了研究。
地质统计学作为一种先进的储量计算方法,已在国内外矿业界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首次运用地质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以计算机为工具,建立了92号矿体的矿床数学经济模型,矿体数学经济模型的建立对于实现矿山生产的动态管理,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研究表明,92号矿体为喷流热水沉积—改造成因。
矿体赋存在D<sub>3</sub><sup>1</sup>硅质岩中,呈似层状与地层整合产出,与围岩同步褶曲,主要由层状矿和脉状矿构成。
前期海底喷流热液作用在矿区北东部和下部形成层纹条带状矿,后期构造改造作用形成了矿区西部和上部的细(网)脉状矿和大脉状矿。
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海底喷流作用,与燕山期花岗岩没有明显的物源关系,花岗岩主要为后期改造成矿提供了能量和动力。
92号矿体可划分为上、中、下三层矿。
上、下两层为Sn、Pb、Zn矿,中层为Zn、Pb矿,上层矿矿化最好,下层矿一般,中层矿较差;主要控矿因素为构造和地层。
成因规律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大厂锡矿的成矿理论,而且为正确圈定矿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建立了92号矿体原始资料数据库,库中共有516个探矿工程,25000件样品,近90000个Sn、Pb、Zn、Sb、Ag化验分析数据和三维坐标,并对其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结果表明:Sn、Pb、Zn品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变化系数依次为196%、153%、101%。
数据库可供矿山生产动态管理随时调用。
计算并拟合了92号矿体五个方向的变异函数,各变异函数曲线均为跃迁型,分别建立了Sn、Pb、Zn三元素的品位变化的数学模型,结构分析表明92号矿体呈带状各向异性变化。
交叉验证表明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探讨[摘要]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是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中一个规模大、特征典型的锡多金属矿床,本文对矿床成矿地质特征、92号矿体地质特征进行研究,探讨矿床的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
[关键词]矿区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控矿因素中图分类号: p641.4+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丹(南丹)—池(河池)锡—多金属成矿带位于江南古陆南缘北西构造带和东西构造带的复合部位。
地层为泥盆、石炭、二叠纪硅质岩和碳酸盐岩建造。
主要矿化产于旋回中上部台沟—台地过渡带硅质建造中。
矿带走向为北西,长约100km,宽约20~30km,从北西至南东分布有五个矿田,即麻阳汞矿田,芒场锡石—硫化物矿田,大厂锡石—硫化物矿田,北香铅锌矿田和芙蓉场铅锌矿田。
大厂矿田位于丹池成矿带中部,受北西向丹池复式大背斜控制。
丹池成矿带是海西—印支期右江被动陆缘裂谷盆地北部的一个断裂凹陷盆地。
印支—燕山运动使本凹陷带构造形变和强烈的岩浆活动使矿带内产有丰富的锡、铅、锌、锑、铜、汞、钨等多种矿产。
2 矿区地质特征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泥盆系一套碳酸盐岩—硅质岩—细粒碎屑岩建造。
矿区的主要构造是北西向的大厂断裂和大厂背斜。
大厂断裂是丹池断裂派生的次一级断裂,显压扭性,断裂面在走向和倾向上呈舒缓波状,走向南北,总体倾向北东,倾角40°~75°,具多期活动的特点。
大厂背斜是一位于大厂断裂北东侧、轴向与之近平行的倒转背斜,背斜西翼较陡,倾角大于70°,局部直立,甚至倒转;东翼较平缓,倾角小于40°。
背斜轴迹为330°,向北部转为300°,向北西倾伏。
区内岩浆岩主要有花岗斑岩和闪长玢岩,均呈脉状产出。
花岗斑岩脉产于矿床东则,又称“东岩墙”,呈左侧雁列式或“川”字型排列;闪长玢岩脉产于矿床西则,又称“西岩墙”,它与花岗斑岩岩墙呈大致平行排列,断续分布。
广西大厂拉么锌铜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潜力分析摘要:拉么锌铜矿床作为广西大厂矿床的重要矿床,在广西大厂锡矿田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
本篇文章通过对于广西大厂矿山曾经工作人员的总结资料,具体的了解到了其影响矿床控矿、成矿上的规律的一些因素如矿床的地层、岩浆岩、围岩蚀、构造等。
其总结的认为在控矿、成矿上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的,并利用这些规律在其矿区的范围寻找新的矽卡岩型矿体与陡倾斜脉状矿有着很大的帮助。
并总结了矿床成因型应属岩浆热液型矿床。
关键词:广西、大厂、锌铜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作为我国重要的锌多金属生产基地广西大厂矿田的拉么锌铜多金属矿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中国地学界的重要关注的地方,其地质学家对其做了当量的实践研究工作,研究了许多新的成功,但是对于广西大厂拉么锌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规律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做出详细的总结。
伴随着广西大厂矿厂的不断的开采,地质学家们以此发现了与地质有关方面的现象。
这无疑加强了对于这类矿床的成矿规律的研究,不仅对于观与地质方面的探究有所帮助,又对于寻找矿产的工作有所帮助。
一、广西拉么锌铜矿床的地质概况拉么锌铜矿床是广西大厂矿田的重要一个部分,分为两个矿段笼箱盖与鱼泉洞,出露有泥盆系一石炭系地层,其主要的分成碳酸岩与碎屑岩,其厚度有2600米到3000米,其控矿的地方主要分布在泥盆系上的五指山组的扁豆状灰岩及其榴江组呈带状的硅质岩。
矿区的位置位于丹池复式背斜次级笼箱盖不对称背斜东翼的一部分,其矿区的构造比较的复杂,有三向的断裂SN向、NM向、NE向断裂。
在笼箱盖有纵向逆断层、六里沟横向逆断层、拉么横向逆断层、杉木冲横向断层及层间错动。
在单斜构造中存在着小型的揉皱、扭曲的发育,其范围在几米到几十米之间。
其围岩侵蚀变化有大理石岩化、高岭土化、矽卡岩化、绢云母化、与碳酸盐化等等;矿区的类型是有矽卡岩型缓倾斜似层状锌铜多金属矿体与陡倾斜大脉状矿体等等。
陡倾斜脉状锌铜多金属矿体的主要特征如下:陡倾斜脉状锌铜多金属矿体主要产于SN向的构造当中,其倾角大约大于70度左右。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大厂矿田跨越广西南丹、河池两县(市),是一个开采历史悠久的老矿区。
据史料记载,采锡始于宋朝。
矿区最早地质调查首推1928 年两广地质调查所乐森王寻的调查,此后陆续做过一些地质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对该区做了大量地质测量、普查和勘探工作。
1958 年提交了《广西大厂锡矿区砂锡矿床储量总结报告书》,探明锡金属储量94001t、铅162666t、锌89856t、锑97830t、铟500t。
1958 年11 月提交了《广西南丹大厂锡矿原生矿床储量总结报告书》,探明锡金属储量141900t、锌514569t、铅216555t、锑109729t、铜20975t,等等。
矿田主要赋存于中、上泥盆统,为一套碳酸盐岩-硅质岩-细粒碎屑岩建造。
区内褶皱发育,呈北西向紧密线状分布(下图),断裂以北西纵向逆冲断层为主,矿带北东侧有龙箱盖隐伏黑云母花岗岩株,侵入于龙箱盖背斜轴部,其后有花岗斑岩、白岗岩及闪长玢岩脉、岩枝或岩床产出。
锡矿床与花岗斑岩脉在空间上紧密相依。
矿带北端主要沿背斜倾没部紧密及倒转侧翼次级褶皱形成层间剥离和裂隙破碎带矿体;在背斜轴部逆掩断层上盘形成层间剥离、滑动破碎带层间矿体;在性脆易碎、层理发育的硅质岩及条带状灰岩、黑色页岩等层内或层间则形成似层状网脉浸染交代为主的矿体。
矿带南端的矿床则受下伏生物礁体(中泥盆统下层)的控制,礁体内部的断裂、裂隙带及其盖层间叠瓦状虚脱构造内形成充填交代为主的矿床,矿体形态复杂,矿化一般极富。
大厂锡多金属矿田矿石成分复杂,已知矿物百余种,除锡石及铁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毒砂、方铅矿等大量常见的铁、锌、砷等硫化物外,以富含银、锡、铜等的锑、铋硫盐矿物为显著特征。
主要含锡矿物是锡石,此外,锡还存在于硫盐或硫化物中,如黄锡矿、蔷薇黄锡矿、硫锡矿、硫锡铅矿、辉锑锡铅矿等。
矿床沿水平或垂直方向都表现有明显的分带现象。
锡矿床的蚀变带。
广西大厂锡矿成因研究进展邵主助;彭振安;蔡明海;刘嘉兴;张含;胡志戍【摘要】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是我国著名的超大型锡矿床,也是中国锡多金属矿业的重要基地.文章从成岩成矿年代学、成矿流体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等三方面论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大厂锡矿成因研究进展,大厂矽卡岩型锌铜矿形成于95~98Ma,略早于锡多金属成矿年龄91~95Ma,龙箱盖花岗岩成岩年龄主要集中在93~96Ma,略早于岩脉形成年龄(91±1) Ma,表明区内成岩成矿为燕山晚期同一构造—岩浆热事件的产物.综合近期的野外地质调查,笔者认为大厂锡矿属于岩浆热液成因,成矿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与岩浆作用有关的上地壳,但也显示出地幔物质显著参与成矿,该矿床是燕山期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8(009)006【总页数】7页(P1172-1178)【关键词】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岩浆活动;成矿;广西【作者】邵主助;彭振安;蔡明海;刘嘉兴;张含;胡志戍【作者单位】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南宁530004;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南宁530004;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南宁530004;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南宁530004;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南宁530004;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南宁53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4位于桂西北丹池成矿带中部的大厂锡矿是国内外著名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锡多金属产出地,由于矿床规模之巨大、成矿元素组合之复杂、产出形式多样化、成矿分带之明显、矿物组合之复杂等特征,长期以来备受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关注。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地质学者在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但在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分歧,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可将分歧归纳为以下3类:① 矿床属于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形成于燕山晚期,成矿与龙箱盖花岗岩有关(陈毓川, 1964;陈毓川等,1985;1993;李锡林和章振根, 1981;梁珍庭和苏登岸, 1985;叶绪孙, 1983;Fu et al., 1991;王登红等, 2004;蔡明海等, 2004);② 矿床属于同生热水喷流沉积型或与海底火山喷发有关的矿床,矿床形成于泥盆纪,成矿与花岗岩无关(蔡宏渊等, 1983;韩发和Hutt, 1990;韩发等,1997;廖宗廷等, 1994;高计元,1999;秦德先等, 2002;Yan Yongfeng et al., 2013);③ 认为早期喷流沉积成矿,后期受到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热液改造,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曾允孚等, 1982;涂光炽, 1984;陈骏, 1988;丁悌平等, 1988)。
RESOURCES /075■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锗储量全国第一。
储量1,600万吨,占全国已探明总储量的30%。
■内蒙古萤石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查干敖包萤石矿属于特大型萤石矿床,原矿氟化钙平均品位达到熔剂富矿的工业要求。
■内蒙古石墨的远景储量约为3—5亿吨,居全国首位。
在西起阿拉善右旗,东至乌兰察布盟兴和县长1,000公里的地带,成矿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
其中兴和县石墨矿的产品,鳞片大,柔韧性好,是我国三大石墨生产基地之一。
■内蒙古哲里木盟是我国最大的铸造砂和玻璃生产用砂基地,天然硅砂储量约为550亿吨。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宝山玛瑙矿储量2,775吨,居全国第一。
■内蒙古伊克昭盟达拉特旗埋藏着世界罕见的超大型芒硝矿。
■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平顶山的中华麦饭石在国内品质最佳。
它含有59种元素,其中18种是人体营养所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日本著名矿物学家、医学博士高仑熙称其为“世界稀有的药石,是质量最佳的纯真货”。
■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泉群由48眼泉组成,有温泉、热水泉和冷泉。
是从深达2,800—3,500米的火山岩断裂带深循环上升的矿泉水,系氡锂锶偏硅酸热矿水。
泉中的氡元素含量为每升11—60埃曼,居全国各温泉之首。
■内蒙古准格尔煤田(薛家湾区)的煤系硬质高岭土,从储量、品位到开采条件都堪称世界之最。
■内蒙古吉兰泰盐场是我国最大的机械化湖盐场、湖盐区,最大的碘盐加工基地和最大的天然胡萝卜素生产基地。
云南个旧早在公元前就已开采锡矿。
清朝乾隆以来,锡业渐兴,迄清末民初,锡业大盛。
据海关记录,从1889年至1939年,个旧共出口锡300,766t 。
广西、湖南产锡历史也较长,据载,宋元丰元年产锡2,321,898斤,其中贺州年产锡878,950斤。
大厂在宋朝采银,至清初采锡。
本世纪以来,我国一些重要的锡矿区都做过一些程度不等的地质调查。
比较重要的有:1898—1910年M.Lecrele 及J.Deprat 、1914年丁文江对个旧的调查;1934—1940年孟宪民等对个旧进行了1∶5万—1∶1万地形地质和坑、硐地质调查;1941年顾功叙等在个旧老厂进行了电法物探试验。
2023年全球锡行业供给大观报告1 锡是全球稀缺资源锡(Stannum)金属元素,元素符号Sn,是一种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低熔点金属,可用于航空航天、国防、高科技产品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
锡在地壳中平均含量只有0.004%,已知含锡的独立矿物有50种,主要的锡矿物有20多种,具有经济意义的主要为锡石,其次为黄锡矿。
锡矿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两岸,大型锡矿床较少。
从全球锡矿格局看,锡矿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东西两岸,此外,南美洲安第斯锡矿带、非洲中部、澳大利亚等地也有锡矿分布。
根据《全球锡矿资源现状及供需分析》,全球锡矿资源中大型和特大型锡矿床资源相对较少,中、小型锡矿床数量偏多,已落后技术生产的小型锡矿产量占总产量的40%。
全球锡矿开采方式以地下开采为主,其次是采砂船及水枪-沙砾泵采砂锡矿,硬岩矿物露天开采较少。
根据SMM,全球从事锡矿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国家(地区)有70多个,全球现有锡矿山为218座,其中资源量大于1万吨的矿山有61座,资源量大于10万吨的有16座。
图表1:世界大中型锡矿分布图资料来源:《锡的地球化学性质与华南晚白垩世锡矿成因》,中邮证券研究所传统产锡大国仍居主导地位。
根据USGS,2022年全球锡储量为460万吨,产量为31万吨,储采比仅为14.84,主要集中在中国(15.65%)、印尼(17.39%)、澳大利亚(12.39%)、俄罗斯(9.35%)、巴西(9.13%)等国。
产量方面,中国、印尼、缅甸、秘鲁是传统产锡大国,CR4为73.87%。
但经过长期开采,现有矿山资源逐渐枯竭,新增矿山较为有限。
根据美国地调局统计的全球70个锡矿勘查和开发项目中,仅有4个锡矿是1985年以后新发现的,未来锡矿供给并不乐观。
图表2:2022年全球锡矿储量/产量(万吨)资料来源:iFind,USGS,中邮证券研究所锡矿完全成本提升大势所趋,2027年或达3.38万美元/吨。
长期开采迫使现有矿山开采更低品位矿石,采用成本更高的技术保证其产量,成本提升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