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全色显示
- 格式:ppt
- 大小:9.04 MB
- 文档页数:50
专业工程机系列投影机产品功能介绍V2.5(PF600/PX700)产品简介:SEEMILE专业工程机系列搭载具有可靠性的新型DLP光学引擎,释放出5000-7000流明的高亮度,以及15000:1的高对比度,具备1920*1080高清分辨率,可以广泛应用如数字高清影院,大型展示厅、个人专属电影院以及大屏幕拼接等,同时也使用于在明亮的场所做数字广告展示、大型体育场馆显示、城市形象工程建设等等。
它可以从不同的信号源,通过个人电脑,摄像机,蓝光播放器等设备,播放清晰、锐利的影像画面的同时,凭借其高亮度的输出,展现亮丽清晰的影像,可以让体验者在享受视觉效果的震撼。
不仅如此,通过PC实现对投影机的完全控制,方便灵活应用于大屏幕拼接演示,可以展示更多的画面应用。
功能特点:15000-6000流明色彩亮度,满足多种场合;2单芯片激光DLP™投影机高清图像3实现在建议使用寿命 20,000 小时内始终保持相同的亮度。
4动态对比度15000:15基础、进阶两种菜单设置模式;6720°全方位自由安装7数字垂直梯形修正功能,轻松获得理想的对称画面8多款镜头可换,适应复杂的安装条件(0.34/0.54/0.7-1.2/0.8/1.07-1.7) 9全密闭光引擎,确保高效防尘10内置色彩校正,确保画面一致性11控制接口丰富、便于多控制协议,RJ45\RS232\Pj-Link12网页控制功能13支持3D-ready /3D 色彩管理/上下左右格式输入14三重防盗(防盗杆/防盗孔/开机安全密码)15自动信号搜索16镜头中置设计,一键更换镜头17SLPL激光模组技术,双色轮同步高速运作,确保颜色纯正亮丽18支持直接断电保护,支持投影机即开即关;19自动温度控制,实时侦测环境温度,自动调整风扇转速,33db低噪音运行20上下位移+100%大幅度镜头位移调整,支持画面巨幅调整,安装加灵活21REC.709色彩空间大于115%技术规格:尺寸图纸。
蓝光激光器的应用与发展黄必昌一、前言全固态蓝光激光器因其在激光生物医学、激光彩色显示、激光高密度数据存储、激光光谱学、激光打印、激光水下成像与通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备受人们重视。
用LD泵浦YAG晶体通过腔内倍频可以实现大功率蓝光激光输出,从而实现红(671nm)、绿(532 nm)、蓝(473 nm)三元色激光的连续输出。
目前有关蓝光激光器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小组竞相开展的研究热点,在很短的时间里世界各地都掀起了固态草蓝色激光光源的研究热潮。
全固态蓝光激光作为一种新的相干光源,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寿命长、效率高、运转可靠等一系列优点,能够应用在许多其他激光器无法应用的场合。
全固态蓝光激光器主要应用在蓝光激发、高密度光存储、彩色激光显示、拉曼光谱、荧光光谱分析、生物工程、DNA排序、海洋水色和海洋资源探测等很多方面。
在固体激光器中欲获得蓝色激光输出,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1)利用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直接制作蓝光波段的半导体激光器;(2)利用非线性频率变换技术对固体激光进行倍频;(3)利用上转换技术在掺稀土的晶体、玻璃或光纤中实现蓝激光输出。
对于可见波段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蓝光LD的研制需要昂贵的设备和衬底材料,同时LD的光束质量不尽人意,在许多应用领域受到了限制。
由LD泵浦的倍频固体激光器,需要非线性晶体材料进行频率转换,虽然光束质量很好,输出功率也很高,但系统较复杂。
近年来,人们利用发光学中的频率上转换机制,大力发展具有蓝绿光输出上转换发光材料,所采用的泵浦源一般为近红外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另外,与稀土掺杂的玻璃和晶体相比,光纤具有输出波长多、可调谐范围宽等优点。
利用上转换光纤制作的光纤激光器还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
近两年来,国外对蓝光上转换光纤激光器研究很活跃,并且其商业化进程也相当迅速。
下面结合激光显示和蓝光光盘等主要应用,首先简单说明其工作原理然后介绍全固态蓝光激光器的多种技术和最新发展。
激光投影仪工作原理解析激光投影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商业演示、家庭娱乐以及教育培训领域的现代化显示设备。
它具有高清晰度、高亮度和高色彩还原度的特点,成为许多场合替代传统投影仪的首选。
本文将对激光投影仪的工作原理进行全面解析。
一、激光原理激光投影仪利用激光原理实现图像的投影。
激光,即“光放大器产生的射频场激发辐射”,是一种具有高度协调和单色性的光。
激光由一个光源产生,通过反射镜或透镜进行调节和聚焦,通过颜色分离镜将光分解成红、绿、蓝三原色,再通过光路组合成所需的彩色图像。
二、DMD技术激光投影仪的核心元件是数字微型显示器(DMD),它采用了德州仪器的数字微镜片技术。
DMD是由数十万个微小的反射镜阵列组成的,每个反射镜都可以根据电信号的控制来反射或透射光线。
通过控制每个反射镜的倾斜方向和角度,可以精确地控制激光光源的强弱,实现高清晰的图像显示。
三、色轮技术为了让投影仪能够显示真实的彩色图像,激光投影仪采用了色轮技术。
色轮是一个旋转的圆盘,上面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滤光片。
当光从激光源进入色轮时,色轮会按照一定的频率旋转,使不同颜色的光线依次通过DMD并投影。
通过调整色轮的旋转速度,可以控制每个颜色的亮度和颜色混合比例,从而实现真实的彩色图像显示。
四、光学系统激光投影仪的光学系统主要由透镜、反射镜和投影镜头组成。
透镜用于对激光光源进行调节和聚焦,保证光线的均匀分布和清晰度。
反射镜则用于调整光线的入射角度,使得光线可以准确地反射到DMD上。
投影镜头负责将经过DMD反射的光线进行进一步的聚焦和投影,使得图像能够被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
五、图像处理技术为了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激光投影仪还采用了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
包括噪声过滤、锐化、颜色校正等处理,以及自动调节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饱和度等功能。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激光投影仪在投影过程中得到更加真实和生动的图像效果。
综上所述,激光投影仪是通过激光原理、DMD技术、色轮技术、光学系统和图像处理技术等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图像投影的设备。
激光全息印刷的特色与种类2007-11-16 9:40:12激光全息表记在包装印刷领域的应用逐年增加,烟、酒、医药、化妆品等产品的包装防伪都离不开激光全息表记。
激光全息印刷即激荣耀虹全息印刷,是一种利用光学技术的高新印刷工艺。
它不单能够再现原物的主体形象,还可以够随察看视野方向的变化,展现原物不一样的侧面形状,激光全息图像利用白光衍射光栅的原理,使图像成效多变、五颜六色、绚烂多彩、色彩神气、层次显然、生动传神、信息及技术含量高,激光全息图像的制作和复制技术含量高,需要专业人材,加工工艺复杂,设施昂贵,图像自己拥有难以仿造的特色,所以,它在20 世纪80 年月就开始宽泛用于防伪领域。
当前跟着加密全息、三维全息和真彩色全息等高新技术的引入,以及用防揭型和烫印型两种电化铝薄膜制作模压的全息图的推行应用,更为大了激光全息资料的防伪力度。
激光全息资料是一种高新技术的新式资料,在包装和防伪印刷上宽泛应用。
激光全息膜使用的原资料主要有 PVC 、PET、OPP、BOPP 等,品种有激光镀铝膜、激光透明上光膜、激光烫金纸、激光转移纸等系列,颜色有金、银、红、蓝、绿、黑等。
激光全息资料将拥有优秀防伪成效的激光全息图像防伪技术与烫印、模压等印刷装修技术融为一体,使产品在提升整饰装潢成效的同时更增加了防伪性能。
其他,激光全息技术还与其余技术联合,产生出诸如激光全息加荧光防伪膜、柔性透明激光全息防伪膜、原子核机密防伪激光全息膜等高新技术的产品,更提升了激光全息膜的质量和防伪成效。
激光全息图是依据激光干涉原理,利用空间频次编码的方法制作而成。
激光全息表记在包装印刷领域的应用逐年增加,烟、酒、医药、化妆品等产品的包装防伪都离不开激光全息表记。
当前,已研制开发出多种激光全息资料,应用于不一样的包装和防伪印刷领域。
但因为激光全息表记印刷不单有印刷方面的内容,还波及到激光等高科技的领域,所以,关于在印刷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从下手,进而影响了印刷速度和产质量量,下边就简单介绍一些激光全息表记印刷的知识。
栏目:专家会客厅版数:3—4P字数:3226图片:多张许祖彦:激光技术,人类视觉史上的一场革命本刊记者赵宏伟“晚上你心情不好,想睡在海滩上,激光投影配上音乐,你就睡在了海滩上;家里也无需买名画装饰,明天你要接待荷兰客人,那你就投影张梵高的《向日葵》。
”中国科学院许祖彦院士向记者形象地描述了激光显示的神奇。
战略支撑技术记者:上海世博会很多地方都应用了激光技术,它的神奇让参观者惊叹不已。
激光技术应用究竟有着怎样的地位?许祖彦:激光作为一种高新应用技术,目前已经成为高技术产业、科学技术发展和军事应用三大方面的一个战略支撑技术。
激光本身可能并没有很高的价值,但是它催生出来的间接产值意义重大。
比如,如果没有激光,DVD的概念就无从谈起,是它支撑了DVD技术。
目前,激光涉及的范围可以说无所不包。
“十一五”计划当中,激光技术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四项高科技项目之一。
记者:正如您说的激光与DVD的关系,激光支撑了视频显示,我国激光显示技术的研究状况是什么样的?许祖彦:我国激光显示技术已有数十年的研究历史,对扫描式和投影式两种激光显示技术路线都有着深入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在投影式激光显示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总体水平与国际同步,某些关键技术(如色域覆盖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我国激光显示专利大约有100余项,约占世界相关专利总数的10%。
有代表性的是,中国科学院研制成功的60英寸~140英寸等一系列大屏幕激光全色显示系统。
由中国科学院与信息产业部联合的成果鉴定结论为“总体水平与国际同步,关键技术如色域覆盖率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人类视觉史上的一场革命”记者:激光显示技术与LCD、PDP等显示相比有哪些优势,观众会有什么样的视觉感受?许祖彦:上世纪末,数字显示技术的应用,如数字高清电视等产品,大大提高了彩色显示技术的清晰度。
然而,在这场数字高清革命中,色彩显示效果并未得到提升,数字高清显示器仅能显示33%的人眼能够识别的颜色种类。
浅谈激光显示散斑消除的专利技术激光散斑是激光自散射体的表面漫反射或通过一个透明散射体时,在散射表面或附近的光场中观察到的一种无规则分布的亮暗斑点,称为激光散斑。
散斑噪声会对激光显示装置在屏幕上实现清晰的图像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图像品质,因此,需要通过减小散斑噪声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有关激光显示装置散斑消除技术成规模的专利申请始于1994年,20世纪之前为该技术的初始阶段,每年仅有少量申请,属于萌芽期,且发展缓慢。
2000年,英特尔公司提出了一种使用多个压电激励器,利用机械扰动以消除或减少散斑的方法。
2005年,LG公司提出通过以预定的幅度振动安装在光源和屏幕之间的反光镜使来自光源的激光在屏幕上均衡而去除斑点的方法。
从2003年起,专利申请出现了迅猛增长,2011年达到高峰,年申请量为55件,并且在2006年-2013年期间一直保持有15件以上的年申请量。
2005年,三星公司提出利用衍射光学元件,将从激光源发出的激光束分为多个子光束,并且周期性地运动以将激光束的散斑时间平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多个具有相同长度的光纤,用于将所述子光束分为更细的子光束,并且将所述子光束时间或空间平均,由此有效地减小或去除激光散斑。
2008年,朗讯公司提出了一种利用适于显示各种空间调制图案的空间光调制器(SLM)将来自激光器的照射重定向的方法,激光显示装置驱动SLM以一定速率改变空间调制图案,使投影图像的相应序列合并,以消减在产生的合并图像中出现的散斑。
根据统计结果可知,该技术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荷兰、德国、瑞士、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的拥有专利申请数量最多,达到全球总量的36%,日本拥有行业龙头企业精工爱普生,因此,在该领域的具有很大优势,于2003年开始进行专利申请,申请量增长迅速,在2008年出现申请高峰,年申请量达到7件,为各国之首,后申请量锐减,日本的其他几个主要申请公司为松下9件,索尼5件,三菱10件,柯尼卡公司6件。
激光显示中的散斑抑制技术赵致童;赵爽;徐莉;徐英添;李洋;马晓辉;张贺;邹永刚【摘要】In view of the semiconductor laser as a backlight source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backlight module,we used TN type liquid crystal E7 to construct speckle suppression device,and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frequency and voltage on speckle suppress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eckle contrast is reduced from 6.52% to 2.80%,which makes the human eye can not detect speckle.%针对半导体激光器作为背光源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应用TN 型 E7液晶构建抑制散斑装置,并分析频率与电压对散斑抑制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散斑对比度由6.52%降为2.80%,使人眼无法察觉散斑.【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年(卷),期】2016(054)006【总页数】4页(P1418-1421)【关键词】激光散斑;激光显示;散斑抑制;激光液晶显示器【作者】赵致童;赵爽;徐莉;徐英添;李洋;马晓辉;张贺;邹永刚【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022;长春理工大学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022;长春理工大学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022;长春理工大学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022;长春理工大学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022;长春理工大学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022;长春理工大学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022;长春理工大学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873研究简报近年来,以激光显示为代表的第四代全色显示技术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激光作为光源,其单色性较好,供选择的谱线丰富,可以构成大三角色域;此外,激光亮度高,可以实现大屏幕显示[1]. 但激光的相干性较高,当其在散射体(如毛玻璃)表面反射或透射时,在散射体表面或附近光场中会产生一种无规则分布的亮暗斑点,该现象称为激光散斑(speckles)[2],散斑效应对显示质量影响较大. 抑制散斑技术主要分为两类: 1) 增加光源的线谱宽度以消弱光源的干涉性,从而达到抑制散斑的目的. 该方法理论上可以消除散斑,但其技术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2) 使散斑沸腾,即由于人眼的积分效应,在积分时间内使不同结构的散斑相互叠加,从而降低散斑对比度. 该方法成本低,易实现. 如文献[3-4]分别用旋转光纤与超声光栅抑制散斑的技术,将散斑对比度由15.8%和22.9%降为3.92%和4.53%. 本文针对液晶显示器激光背光模组应用液晶构建抑制散斑装置,并分析频率与电压对散斑抑制效应的影响.1.1 散斑对比度散斑对比度的计算公式[3]为其中: σ为场强分布的标准偏差; 为散斑图像的灰度均值; Ii为观察面上任一点的光强,〈〉表示求统计平均值,〈Ii〉表示第i个元件光的平均强度. 若散斑对比度小于4%,则人眼无法察觉散斑[5-9].1.2 液晶显示器激光背光模组散斑形成的原理在液晶显示器(LCD)激光背光模组中,导光板(LGP)是形成散斑的重要原因,如图1所示. 由于导光板将侧面或背面光源发出的光均匀化,因此在导光板表面印有凹凸不等的网点,当激光光源通过印有网点的粗糙面时,在其表面和附近光场中会产生散斑现象,严重影响显示质量.1.3 液晶减弱散斑的原理液晶分子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由图2可见,液晶的光学特性随所加电场的变化而改变. 若将交变电场加在液晶上,则液晶分子会不停地做旋转运动,从而降低通过液晶的激光的相干性,达到减弱散斑的目的.实验所用激光光源为长春新产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450 nm半导体激光器(LD),TN型E7液晶片购于深圳市华光衍射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电压为0~18 V,电荷耦合元件(CCD)相机响应时间为0.02 s,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2.1 实验结果液晶施加16 V,3 000 Hz前后的效果对比如图4所示. 由图4可见: 当液晶片未加电场时,散斑对比度为6.52%; 当液晶片施加16 V,3 000 Hz交变电场时,散斑对比度降为2.80%,小于4%,人眼无法察觉散斑.当液晶片施加15 V的交变电场时,分别取频率为30,50,100,500,1 000,3 000 Hz 进行实验,结果列于表1. 由表1可见,散斑对比度分别为3.24%,2.95%,3.21%,2.82%,3.30%,3.31%,表明散斑抑制效果无明显提升(系统误差0.005). 频率为10,30,3 000 Hz时液晶对散斑抑制的效果如图5所示. 由图5可见,当液晶片施加频率低于30 Hz时,画面闪烁不定,对比度为6.75%.当液晶片施加3 000 Hz时,分别取电压为8,10,12,14,16 V进行实验,结果列于表2. 由表2可见,散斑对比度分别为6.67%,4.62%,3.39%,3.12%,2.80%,表明提升电场强度可抑制散斑效应. 电压为8,10,16 V时液晶对散斑抑制的效果如图6所示. 由图6可见,当液晶片施加电压小于10 V时,画面闪烁不定,对比度为6.67%.2.2 分析本文所用液晶频率的阈值为30 Hz,该值随所用液晶分子的最大旋转速度而定. 当液晶频率低于阈值时,画面闪烁不定,严重影响显示质量,无法抑制散斑,这是由于液晶分子极化和旋转的时间小于电场在相同方向持续的时间,在该时间差内的液晶分子是停滞的,使得激光无法调制所致;当液晶频率高于阈值时,液晶分子的旋转速度已达到最大,由于其旋转频率不能随所加电场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无法提高散斑的抑制效果.增加电压可提高散斑抑制的效果,这是由于液晶分子的极化时间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变短,使得激光散斑消弱的效果越来越明显所致.综上,本文通过对液晶施加16 V,3 000 Hz交流电场,成功地将散斑对比度由6.52%降为2.80%. 实验结果表明,在激光通过施加交变电场的液晶后,其相干性降低,散斑效应得到抑制. 液晶存在阈值电压和频率,当电压超过阈值电压时,液晶的抑制散斑效应才起作用,随着电压的提高,散斑抑制效果越来越明显. 当液晶频率小于阈值时,屏幕闪烁不定,无法抑制散斑,当液晶频率大于阈值时,可抑制散斑,但超过阈值的频率变化对散斑抑制作用较小.【相关文献】[1] 许祖彦. 激光显示——新一代显示技术 [J]. 激光与红外,2006,36(增刊1): 737-741. (XU Zuyan. Laser Display: New Display Technology for Next Generation [J]. Laser &Infrared,2006,36(Suppl 1): 737-741.)[2] 徐美芳,王浩全,高文宏,等. 激光投影系统中影响散斑抑制的参数分析 [J]. 中国激光,2015,42(6): 71-79. (XU Meifang,WANG Haoquan,GAO Wenhong,et al. Parameters Analysis for Speckle Suppression in Laser Projection Systems [J]. 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2015,42(6): 71-79.)[3] 李霞,刘伟奇,田志辉,等. 激光显示中散斑对比度的降低 [J]. 液晶与显示,2008,23(2): 153-156. (LI Xia,LIU Weiqi,TIAN Zhihui,et al. Speckle Contrast Reduction in Laser Display [J]. Chinese Journal of Liquid Crystals and Displays,2008,23(2): 153-156.)[4] 李霞,郝丽,刘伟奇,等. 激光显示中散斑减弱的研究 [J]. 液晶与显示,2007,22(3): 320-324. (LI Xia,HAO Li,LIU Weiqi,et al. Speckle Reduction in Laser Display [J]. Chinese Journal of Liquid Crystals and Displays,2007,22(3): 320-324.)[5] 郝丽,张岳,刘伟奇,等. 激光显示中斑纹横向尺寸的估计 [J]. 液晶与显示,2006,21(3): 241-245. (HAO Li,ZHANG Yue,LIU Weiqi,et al. Estimation of Laser Speckle Transverse Size in Laser Display [J]. Chinese Journal of Liquid Crystals and Displays,2006,21(3): 241-245.)[6] Dingel B,Kawata S,Minami S. Speckle Reduction with Virtual Incoherent Laser Illumination Using a Modified Fiber Array [J]. Optik,1993,94(3): 132-136.[7] 刘红. 激光显示消散斑技术与三片式LCOS激光投影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2012. (LIU Hong. The Study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ducing Laser Speckle and Three-LCOS Laser Projection Display [D].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2012.)[8] Rawson E G,Nafarrate A B,Norton R E,et al. Speckle-Free Rear-Projection Screen Using Two Close Screens in Slow Relative Motion [J]. J Opt Soc Am,1976, 66(11): 1290-1294. [9] 孙玉宝. 液晶平板显示激光背光模组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D]. 济南: 山东大学,2013. (SUN Yubao. The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Laser Backlight Used for LCD Flat Panel Display [D]. Jinan: Shandong Universit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