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量子通信》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3
神奇的量子通信阅读附答案神奇的量子通信时至今日,究竟有没有一种绝对不可破译的保密方式,能让传送的信息绝对安全可靠?量子通信,就是迄今为止独一被严格证明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力学基本原理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通信方式。
理论上,量子通信可实现无条件安全的链路数据传输,被认为是保障未来通信安全最重要的技术手腕。
量子是微观物理世界中的基本单位,一个最最小的单元。
量子理论主要包含量子测不许原理和量子纠缠。
早在1927年,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就提出了量子测不许原理。
在现代科学认知中,几近任何已知事物都是可测的,但量子是个例外。
以制造硬币为例,制造硬币的基本条件是测定模板、再行复制。
但在量子世界,这枚“硬币”是不确定的,你根本无法丈量它,量子一旦被丈量,还来不及被复制,它就不是原来那个量子了。
如果将这一原理利用在通信技术上,就是天然的保密通信手腕。
在通信中,对方的话通过座机、手机等有线、无线终端,远距离传送到你的耳朵里。
如果别人要窃听你们的对话,必需完成这个对话的复制进程。
如果这段通话被加密, 那末必需先复制到密码,再解密为正常通话。
可以说,一旦通信中的信息和密码用量子来承载,就是不可复制的。
咱们把想要保密传输的信息加载到一个个不可能被准确观测和复制的量子上,如果有人打算在途中窃听信息,一“碰”,它的状况就扭转了,窃听者拿到的只会是一堆毫无用处的信息。
量子通信的另一个核心内容是隐形传输,是利用光子等基本粒子的量子纠缠原理来实现保密通信的。
在量子力学里,两个粒子在经由短暂时间的彼此耦合以后,单独烦扰其中任意一个粒子,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此外一个粒子的性质,虽然两个粒子之间可能相隔很长一段距离。
这类关联现象被称为量子纠缠。
在量子通信系统中,信息的发送方和接管方同享两个存在纠缠关联的光子。
当发送方将信息赋与一个光子时,接管方的纠缠光子就会几近同时产生一致的变化,瞬间完成信息的传输,从根本上杜绝了被窃听、被截获的可能。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2分)材料一: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
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
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
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
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材料二: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
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
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
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
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
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2019 年高考语文《关于“量子计算机”》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汇编学校: 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星球战士从某一地点突然消失,而瞬间出现在遥远的另一地点。
这样的科幻小说的场景实际上是存在的,这就是量子隐形传态。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物体的状态可以在某地突然消失,而以极快的速度在遥远的某地重现出来。
1993 年,来自4 个国家的6 位科学家将这一神奇的现象在理论上揭示出来。
在这个科学方案中,量子纠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薛定谔的猫”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有关猫生死叠加的著名思想实验,是把微观领域的量子行为扩展到宏观世界的推演。
实验是这样的:在一个盒子里有一只猫,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质。
之后,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将会衰变并释放出毒气杀死这只猫,同时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不会衰变而猫将活下来。
这时的猫处在既死又活的叠加态。
量子理论认为:如果没有揭开盖子,我们永远也不知道猫是死是活,它将永远处于既死又活的叠加态;然而当你打开盒子的时候,叠加态突然结束,呈现单一的状态(猫要么死了,要么活着,再不是既死又活的叠加态)。
量子的状态跟这只猫的状态差不多,在被你看到真相之前,它是多种状态的叠加,一旦介入观测,就会坍缩成一种固定状态。
(《科学时报》、百度百科)材料二:2016 年,我国成功将源于量子纠缠理论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
这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最终将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约翰•普瑞斯基尔基于量子叠加态的理论,在对自己“量子霸权”的解释中,为量子计算机设定了一个初步标准:目前顶级的超级计算机能够完成5 到20 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所做的事情,但未来超过49 个量子比特后,量子计算机的能力就会让超级计算机望尘莫及。
【说明文阅读】神奇的量子通信阅读附答案神奇的量子通信时至今日,究竟有没有一种绝对不可破译的保密方式,能让传送的信息绝对安全可靠?量子通信,就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量子通信就是利用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展开信息传达的一种新型通信方式。
理论上,量子通信可实现无条件安全的链路数据传输,被指出就是确保未来通信安全最重要的技术手段。
量子是微观物理世界中的基本单位,一个最最小的单元。
量子理论主要包括量子测不准原理和量子纠缠。
早在1927,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就明确提出了量子测不许原理。
在现代科学心智中,几乎任何未知事物都就是有界的,但量子就是个完全相同。
以生产硬币为基准,生产硬币的基本前提就是测量模板、择机激活。
但在量子世界,这枚“硬币”就是不确认的,你显然不了测量它,量子一旦被测量,还顾不上被激活,它就不是原来那个量子了。
如果将这一原理应用在通信技术上,就是天然的保密通信手段。
在通信中,对方的话通过座机、手机等有线、无线终端,远距离传输至你的耳朵里。
如果他人必须监听你们的对话,必须顺利完成这个对话的激活过程。
如果这段通话被加密,那么必须先导入到密码,再解密为正常通话。
可以说,一旦通信中的信息和密码用量子来承载,就是不可复制的。
我们把想保密传输的信息读取至一个个不可能将被精确观测和激活的量子上,如果有人急于在途中监听信息,一“碰到”,它的状态就发生改变了,监听者领到的只可以就是一堆毫无用处的信息。
量子通信的另一个核心内容是隐形传输,是利用光子等基本粒子的量子纠缠原理来实现保密通信的。
在量子力学里,两个粒子在经过短暂时间的彼此耦合之后,单独搅扰其中任意一个粒子,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另外一个粒子的性质,尽管两个粒子之间可能相隔很长一段距离。
这种关联现象被称为量子纠缠。
在量子通信系统中,信息的传送方和发送方共享资源两个存有周旋关联的光子。
当传送方将信息剥夺一个光子时,发送方的周旋光子就可以几乎同时出现一致的变化,瞬间顺利完成信息的传输,从根本上杜绝了被监听、被查获的可能将。
2020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综合运用一百练(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家认为,量子计算机将会成为未来科技的引擎。
由于量子有一种“叠加”的特性,量子计算也就具备了并行的能力,即可以实现同步计算。
( )。
那么一些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决的大规模计算难题将__________。
以大数因数分解为例,经典计算机分解300位的大数需要15万年,万亿次量子计算机分解这个大数,则仅需1秒钟。
量子计算机将可能颠覆你的未来生活。
它可大大简化地面和空中交通控制的工作量,在__________的城市公路网中,量子计算机能同时计算所有路线的长度和道路拥堵,迅速筛选出最佳出行路线;它还可以对空中交通模式进行复杂分析,进行更高效的飞行调度。
量子计算机还可以用来设计新型武器,制定新的作战战略,让军用机器人更快地做出决定,更准确地采取行动,比敌方机器人__________。
此外,随着信息科技日益走向智能化,更安全的量子通信也__________,成为未来保障信息安全的“护卫舰”。
由此可见,量子计算机未来的应用前景十分令人神往。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利用叠加原理,其计算能力也随可操纵的粒子数呈指数增长B.计算能力之所以随可操纵的粒子数呈指数增长,是因为利用了叠加原理C.当可操纵的量子数量增多,量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就会呈指数级上升D.量子计算机计算能力若想呈指数级上升,就必须操纵更多的量子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蹴而就纵横交错棋高一着水到渠成B.迎刃而解纵横交错棋高一着应运而生C.一蹴而就纵横捭阖技高一筹水到渠成D.迎刃而解纵横捭阖技高一筹应运而生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量子计算机能迅速筛选出最佳出行路线,同时计算所有路线的长度,避开道路拥堵B.量子计算机能同时计算所有路线的长度,避开道路拥堵,迅速筛选出最佳出行路线C.量子计算机能同时计算所有路线的长度,以避免拥堵,迅速筛选出最佳出行路线D.量子计算机能回避道路拥堵,同时计算所有路线的长度,迅速筛选出最佳出行路线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进入信息时代,人类活动带来海量数据,而传统计算受物理条件限制,正日益逼近算力极限。
未来,在挖掘大数据潜在价值的过程中,量子计算必将扮演重要角色。
量子计算基于量子比特,利用量子叠加等特性进行信息处理,能实现并行计算,其计算速度随着量子比特数量的增加呈指数级增长。
与传统计算相比,量子计算在密码破译、材料设计、药物分析等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应用上,有更快的处理速度和更强的处理能力。
传统计算输出的是一个精确结果,而量子计算输出的是概率。
人工智能也是通过数据归类产出概率结果,因此量子计算更适合人工智能的应用,比如在完成某些需要挑选出最优化解决方案的任务时,量子计算具有传统计算无可比拟的优势。
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已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结合所产生的效应及影响,可能会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目前,全球量子计算物理实现的路线主要有超导量子、光量子等。
超导量子计算与现有集成电路技术有很高的兼容性,最有可能实现大规模集成。
不过其核心单元中的电子容易穿透绝缘体,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光量子计算信息存储量大,能耗相对较小。
其劣势在于硬件体量过于庞大,量子比特之间逻辑操作困难。
量子计算物理实现的诸多路线各有优劣,至今没有任何一条路线能够完全满足量子计算实用化要求。
未来量子计算机可能混合多种路线,比如利用光量子做量子存储,超导量子做运算。
也有观点认为,根据开发的难度,可以先期研制专用量子计算机,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再去开发更加复杂的通用量子计算机。
这些设想理论上可行,但都有各自的难题需要解决。
近年来,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量子计算机研制的门槛极高,一般的创业公司或研究团队很难进入。
专家预计,十年或许是我国量子计算实现商用的最短时间,而从国家层面整合研究力量和资源,开展协同攻关,尽早确定适合我国量子计算发展的技术路线,将加速这一天的到来。
抢分点三材料比较的两个热点——内容的侧重点与报道角度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62页突破点一比较内容的侧重点[典例]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答题流程]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通读文本,全面把握文本内容。
“材料一”是一则消息,报道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圆满完成既定目标这一重大科研成果。
“材料二”从出处看,是一则人物通讯,与“材料一”形成补充关系。
“材料三”是一则消息,是日本媒体对中国科学研究高速发展情况的评价。
第2步:看清题目要求,明确设问角度。
题目有三个关键词:“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简要分析”。
答题要从“不相同”分析。
第3步:多点对比,分角度写出答案。
[答案:第一问:①《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②《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③《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
第二问: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对同一事件报道的侧重点不同。
[评分细则]第一问4分,第二问2分。
第一问每小点1分,全对4分。
【类题拓展】阅读例题中的非连续性新闻文本,回答问题。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研究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技术,对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B.量子密钥分发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双方共享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绝对安全。
C.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资金,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D.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外媒体对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无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专题16 非连续性阅读(一)(广东汕头·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选文片段,回答下面小题。
【甲】①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大雁到了目的地,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
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②三月的大雁则不同。
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
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节选自利奥波德《大雁归来》)【乙】①由于长期在沼泽区拍摄水鸟,我对于当地的环境自然熟稔,也非常关心它的变化。
②春天时,我看到每天都有卡车载满废土驶进来,然后将废土倾倒入沼泽。
我感觉他们每倒一次废土,都像拿一把刀在刺我。
沼泽区的面积不过十几块水田大小的总和。
卡车每天填塞,不到一年,迟早会将沼泽铺满。
沼泽一失,哪来的水鸟?更遑论将来有什么生态保育区的计划。
(节选自刘克襄《随鸟走天涯》)【丙】①饭后外出,走在路上,就有一群麻雀落在我的身前,我往前走,它们就往后退,等到我前进速度足以大过它们跳跃着后退的速度时,它们便旋风般地飞起来,然后降落,再次在前面迎候着我。
②想起去法国巴黎旅游时,在广场上,那几只站在我手上的麻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超越时空的量子通信①一种被称为量子通信的新的通信方式初露端倪。
它是一种不受通信双方空间距离限制、不存在任何传输时延的真正意义上的实时通信,因此,它可望承担起未来宇宙通信的使命。
那么,什么是量子通信呢?②简单地说,量子通信就是根据量子力学关于相互耦合的微观粒子(如电子、光子等)之间存在的超光速关联来实现信息的传递。
量子力学指出,如果我们对相互耦合的一对粒子中的一个粒子进行测量,另一个粒子将会瞬时“感应”到这种影响,并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不管这两个粒子间相隔多远。
上述这种微观粒子间的超光速关联和影响叫做“缠结”,它是一种具有交互作用的粒子之间通过“感应”而建立的神奇连接。
这种连接是实现超光速通信的主要依据。
量子通信的优点很多,首先便是它的零时延,正是由于这个特性,它可望应用于未来的星际通信;其次是它可以不通过双方之间的空间进行,这就避免了环境对通信的干扰;第三,是保密性强,因为信息载体可以只保存在收发信息的双方,使与此项通信无关的第三者无法干扰和窃听。
此外,它还是一种环保型通信,不会产生电磁污染。
③量子通信系统由量子态发生器、量子通道和量子测量装置组成。
按其所传送的信息是经典还是量子而分为两类。
前者主要用于量子密钥的传输,后者则可用于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纠缠的分发。
隐形传态是一种脱离实物的信息传送,它的过程是光提取原物的所有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传送到接收地点,接收者再根据这些信息选取与构成原物相同的基本单元,制造出原物完美的复制品。
但是,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不允许精确地提取原物的全部信息,这个复制品不可能是完美的。
因此“隐形传态”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已。
④1993年,6位科学家提出了利用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方案:将某个粒子的未知量子态传送到另一个地方,把另一个粒子制备到该量子态上,而原来的粒子仍留在原处。
其基本思想是:将原物的信息分成经典信息和量子信息两部分,它们分别经由经典通道和量子测量而获得,量子信息是发送者在测量中未提取的其余信息;接收者在获得这两种信息后,就可以制备出原物量子态的完全复制品。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题一、(2018课标全国I,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2分)材料一: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
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
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
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
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
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材料二: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
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
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
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
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
2018年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
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
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
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
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材料二: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
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
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
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
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
阅读下边文字,而后达成各题。
超越时空的量子通讯⑴一种被称为量子通讯的新的通讯方式初露端倪。
它是一种不受通讯两方空间距离限制、不存在任何传输时延的真实意义上的及时通讯,所以,它可望肩负起将来宇宙通讯的使命。
那么,什么是量子通讯呢?⑵简单地说,量子通讯就是依据量子力学对于互相耦合的微观粒子(如电子、光子等)之间存在的超光速关系来实现信息的传达。
量子力学指出,假如我们对互相耦合的一对粒子中的一个粒子进行测量,另一个粒子将会刹时“感觉”到这类影响,并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不论这两个粒子间相隔多远。
上述这类微观粒子间的超光速关系和影响叫做“缠结”,它是一种拥有交互作用的粒子之间经过“感觉”而成立的奇特连结。
这类连结是实现超光速通讯的主要依照。
量子通信的长处好多,第一即是它的零时延,正是因为这个特征,它可望应用于将来的星际通讯;其次是它能够不经过两方之间的空间进行,这就防止了环境对通讯的扰乱;第三,是保密性强,因为信息载体能够只保留在收发信息的两方,使与此项通讯没关的第三者没法扰乱和窃听。
别的,它仍是一种环保型通讯,不会产生电磁污染。
⑶ 量子通讯系统由量子态发生器、量子通道和量子丈量装置组成。
按其所传递的信息是经典仍是量子而分为两类。
前者主要用于量子密钥的传输,后者则可用于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纠葛的散发。
隐形传态是一种离开实物的信息传递,它的过程是光提取原物的所有信息,而后将这些信息传递到接收地址,接收者再依据这些信息选用与构成原物同样的基本单元,制造出原物完满的复制品。
可是,量子力学的不确立性原理不同意精准地提取原物的所有信息,这个复制品不行能是完满的。
所以“隐形传态”可是是一种想象而已。
⑷1993 年,6 位科学家提出了利用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相联合的方法来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方案:将某个粒子的未知量子态传递到另一个地方,把另一个粒子制备到该量子态上,而本来的粒子仍留在原处。
其基本思想是:将原物的信息分红经典信息和量子信息两部分,它们分别经由经典通道和量子丈量而获取,量子信息是发送者在丈量中未提取的其他信息;接收者在获取这两种信息后,就能够制备出原物量子态的完整复制品。
2019年高考语文《关于“量子计算机”》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汇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星球战士从某一地点突然消失,而瞬间出现在遥远的另一地点。
这样的科幻小说的场景实际上是存在的,这就是量子隐形传态。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物体的状态可以在某地突然消失,而以极快的速度在遥远的某地重现出来。
1993年,来自4个国家的6位科学家将这一神奇的现象在理论上揭示出来。
在这个科学方案中,量子纠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薛定谔的猫”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有关猫生死叠加的著名思想实验,是把微观领域的量子行为扩展到宏观世界的推演。
实验是这样的:在一个盒子里有一只猫,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质。
之后,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将会衰变并释放出毒气杀死这只猫,同时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不会衰变而猫将活下来。
这时的猫处在既死又活的叠加态。
量子理论认为:如果没有揭开盖子,我们永远也不知道猫是死是活,它将永远处于既死又活的叠加态;然而当你打开盒子的时候,叠加态突然结束,呈现单一的状态(猫要么死了,要么活着,再不是既死又活的叠加态)。
量子的状态跟这只猫的状态差不多,在被你看到真相之前,它是多种状态的叠加,一旦介入观测,就会坍缩成一种固定状态。
(《科学时报》、百度百科)材料二:2016年,我国成功将源于量子纠缠理论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
这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最终将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约翰·普瑞斯基尔基于量子叠加态的理论,在对自己“量子霸权”的解释中,为量子计算机设定了一个初步标准:目前顶级的超级计算机能够完成5到20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所做的事情,但未来超过49个量子比特后,量子计算机的能力就会让超级计算机望尘莫及。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2分)材料一: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
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
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
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
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材料二: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
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
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
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
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
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专题10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
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
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
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
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
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
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
(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材料二以温度25 ℃、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 ℃、35 ℃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材料三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
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
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
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
应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图书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
方案如下:(1)去酸方案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
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法。
《关于量子通信》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
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着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
量于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
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客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递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递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材料二: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
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
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
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
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
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
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着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
量于密钥分发通过量子
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
一密的严格加密。
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客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
态精确传递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递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
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
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
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
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
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
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
材料三:
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施设施“中国散裂中子
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
3月正式投入运行。
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
日本的J—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了,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
政协委员潘建伟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
潘建伟是利用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人造卫星进行量子通信研究的研究团队负责人。
其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
潘建伟今年当选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跨如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量子通信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可以有效解决经典密码被破译的问题。
B.潘建伟研究团队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太空量子实验,并计划发射“墨子号”后的第二颗卫星,他对未来五年会取得更多成果充满信心。
C.中国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成为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设施的国家,有些日本科学家有了危机感,认为亚洲的中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
D.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使用人造卫星开展科学实验,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技术,对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B.量子密钥分发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双方共享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绝对安全
C.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资金,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D.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外媒体对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无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9.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7.D 8.C
9.第一问:①《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②《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奉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③《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
第二问: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对同一事件报道的侧重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