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机器人动起来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3
无标定视觉伺服原理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无标定视觉伺服这个超有趣的玩意儿。
你看啊,在咱们这个充满科技魔法的世界里,机器人啥的可越来越聪明啦。
无标定视觉伺服呢,就像是给机器人装上了一双超级敏锐又机灵的眼睛,而且这双眼睛还不用像传统的那样事先做很多复杂的标定工作。
一般来说呢,传统的视觉伺服是需要进行精确标定的。
就好比你要给一个神箭手规定好每一个射击的角度、距离标记啥的,特别麻烦。
但是无标定视觉伺服可不一样哦。
它有点像那种自由发挥的天才,不被那些条条框框的标定束缚住。
想象一下,一个小机器人在一个堆满了各种形状物体的房间里。
它要做的就是根据看到的东西来调整自己的动作,比如说去抓取某个特定的小物件。
无标定视觉伺服就是让机器人直接看,然后根据看到的图像信息就开始动起来。
这中间的原理呀,就像是小机器人自己在心里有一套独特的视觉和动作的小秘密。
从视觉这方面来讲呢,它看东西不是那种呆呆的看哦。
它看的时候就开始分析图像里的各种元素啦,像物体的轮廓、颜色对比这些。
然后呢,它会把这些视觉信息转化成一种信号,就好像是在告诉自己的小脑袋:“那个蓝色的、圆圆的东西就在那边,我得朝着那个方向去。
”这个过程其实是很复杂的,但是无标定视觉伺服就像是有自己的小魔法,能够快速地处理这些视觉信号。
再说到和动作的结合。
当它得到了视觉信号之后,就开始指挥自己的身体部分啦。
这个指挥可不像咱们平时喊口号那么简单。
它是非常精确地控制关节的转动啊,移动的速度啊这些。
比如说机器人的手臂要去抓东西,它就会根据视觉信息调整手臂弯曲的角度、伸展的长度。
而且这个调整是不断进行的,就像我们走路的时候会不断调整脚步来保持平衡一样。
无标定视觉伺服还有个超酷的地方,就是它的适应性。
就好比这个小机器人突然被放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里,周围的光线变了,物体的摆放也不一样了。
但是它不怕呢,还是能够快速地根据新的视觉信息来调整自己的动作。
这就像是一个旅行家,不管到了什么样的新地方,都能迅速适应并且找到自己的目标。
数学让机器人动起来——走正方形教学设计设计思想以机器人实践活动为学习活动方式,通过图形化的编程降低学生学习算法与编程的难度,结合课件加强对程序运行过程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机器人编程的强烈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锻炼其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教材分析:以智能机器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将在人们的未来生活中扮演十分重要和不可缺少的角色,做好祖国的未来,学生们更应该了解和学习这部分的内容。
本节课的任务是:使学生认识并掌握vjc编程软件以及下载程序的方法;了解机器人是怎样在人的指挥下工作的;通过为机器人编写程序学到科学而高效的思维方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规划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进一步学习机器人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vjc编程软件,知道机器人走固定长度的直线的设计方法以及转弯的实现方法,理解循环语句在程序编写中的作用,掌握多次循环语句使用方法。
2技能目标:会编写机器人走直线和转向的程序。
,会用多次循环语句编写程序。
3. 情感目标:通过程序设计及调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意志。
教学重点难点:1.机器人转弯的实现方法,多次循环语句的使用方法。
2.循环语句在编程中表示及机器人的调试重点、难点的突破:1.要选择使用循环模块时,让学生对直线型,多次循环进行试验比较,从比较中让学生得出适合本任务的循环模块。
2.把机器人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的调试试验。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自主探究教学为主,辅助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教学用具1.投影仪、机器人数台、机器人下载数据线2.摆放各类机器人及机器人试验专用场地。
教学设计:一:播放视频,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足球比赛吗?生:喜欢课件出示:播放足球机器人的比赛。
师: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场激动人心的足球比赛,好不好?生:好。
生欣赏视频师:同学们看得真投入,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足球比赛师:对,这是一场精彩的机器人足球比赛,老师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一定会让手中的机器人也动起来,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神奇的vjc语言王国,去探寻让机器人动起来的奥妙。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机器人动起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往往面临一个挑战,即如何使得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个利用机器人的教案,让小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能够动起来。
首先,我会在教案中引入机器人概念,并简单介绍机器人的定义和功能。
随后,我会向学生介绍各种类型的机器人,例如家庭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等。
通过图片和描述,我会让学生了解到机器人的多样性和广泛应用领域。
接下来,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制作一个简单的机器人模型。
首先,我会向学生讲解机器人的基本组成部分,例如机器人的身体、传感器、电源和控制系统等等。
然后,我会给学生分发一些简单的材料,例如纸板、铝箔纸、电线、电池等等,让他们利用这些材料制作机器人模型。
在制作过程中,我会指导学生如何将各个部件组装在一起,以及如何连接电路。
我会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机器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完成机器人模型后,我会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让学生能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学习。
比赛可以包括各个方面的评判标准,例如机器人的外观设计、功能实现、稳定性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可以锻炼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除了制作机器人模型,我还会引导学生利用编程软件进行机器人控制的学习。
通过简单的编程指令,学生可以让他们的机器人做出各种动作和响应。
例如,让机器人转动、前进、后退,或者利用传感器控制机器人的行为。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来编写程序,让机器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操作。
在编程控制部分,我会采用小学生易于理解和上手的编程软件,例如Scratch、Blockly等等。
这些软件采用图形化编程,不需要学生具备高级的编程语言知识,只需简单的拖拽操作即可完成编程任务。
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更加轻松地进行机器人编程的学习。
最后,在教案的结尾,我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米兔积木机器人编程指南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编程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技能。
米兔积木机器人作为一款深受孩子们喜爱的玩具,不仅能锻炼动手能力,还能通过编程激发创造力和逻辑思维。
那么,如何让米兔积木机器人按照我们的想法动起来呢?下面就为您详细介绍米兔积木机器人的编程方法。
一、准备工作在开始编程之前,我们需要先确保已经准备好了以下物品:1、米兔积木机器人套件:包括机器人主体、各种积木零件、电机、传感器等。
2、支持编程的设备:可以是手机或者平板电脑,需要安装米兔积木机器人的相关应用程序。
3、稳定的网络连接:以便下载和更新编程软件以及获取相关的教程和资源。
二、了解米兔积木机器人的基本结构米兔积木机器人由多个部件组成,包括主控模块、电机模块、传感器模块等。
主控模块是机器人的“大脑”,负责接收和处理指令;电机模块则为机器人的运动提供动力;传感器模块可以让机器人感知周围的环境。
在搭建机器人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将这些部件组合成不同的形状和结构。
但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各个部件连接牢固,以保证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三、下载并安装编程软件打开您的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应用商店,搜索“米兔积木机器人”,下载并安装相应的编程应用程序。
安装完成后,打开应用程序,根据提示进行注册和登录。
四、编程界面介绍进入编程界面后,您会看到一个简洁直观的操作界面。
界面上通常会有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指令模块区:这里存放着各种编程指令,如前进、后退、转弯、等待、循环等。
2、编程区:用于拖放和组合指令模块,构建编程逻辑。
3、运行按钮:点击后可以让机器人执行您编写的程序。
4、参数设置区:某些指令模块需要设置参数,如速度、时间、角度等,您可以在这里进行调整。
五、开始编程1、设定目标在编程之前,先明确您希望机器人完成什么样的任务。
比如,让机器人沿着特定的路线行走、避开障碍物或者完成一系列复杂的动作组合。
2、选择指令模块根据设定的目标,从指令模块区中选择合适的指令模块,并将其拖放到编程区。
让机器人动起来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加强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2、通过参与,引导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与我们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密切联系感受到人工智能无处不在。
3、培养他们的逻辑能力,训练学生能根据目标设定,选择程序模块、选择小车机器人运行速度,选择小车机器人运行时间,设置转弯的电机运行数据、设置转弯的电机运行的时间。
培养学生信息编辑逻辑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感受人工智能系统的编程逻辑,感受人工智能系统数据指令的严谨性。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组装的小车机器人带来了吗?要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机器人动起来。
(板书:动起来)一、同学们要给机器人编程,要做些什么?学生交流,师小结1、需要用数据线将机器人与电脑连接起来。
2、需要把编程软件:micro:bit软件打开3、导入Startbit程序模块。
二、设定目标:1、机器人前进+后退+左转+右转2、机器人前进+行驶方向箭头+后退+行驶方向箭头+左转+行驶方向箭头+右转+行驶方向箭头二、教师讲授程序编辑程序1、当开机时初始化Startbit2、设置电机1行驶速度、设置电机2行驶速度(前进)3、设置电机运行时间4、设置电机1行驶速度、设置电机2行驶速度(后退)5、设置电机运行时间6、设置电机1行驶速度、设置电机2行驶速度(左转)7、设置电机运行时间8、设置电机1行驶速度、设置电机2行驶速度(右转)9、设置电机运行时间10、设置电机1行驶速度、设置电机2行驶速度(停车)三、学生自主上机编程。
教师巡视学生学习情况。
四、教师讲授目标2程序编辑程序1、当开机时初始化Startbit2、设置电机1行驶速度、设置电机2行驶速度(前进)加入指示方向箭头。
3、设置电机运行时间4、设置电机1行驶速度、设置电机2行驶速度(后退)加入指示方向箭头。
5、设置电机运行时间6、设置电机1行驶速度、设置电机2行驶速度(左转)加入指示方向箭头。
7、设置电机运行时间8、设置电机1行驶速度、设置电机2行驶速度(右转)加入指示方向箭头。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程名称信息技术设计者张凤军单位(学校)峄城区古邵镇中学授课年级九年级
图1
“执行器模块库”中的“直行”模块和
程序”模块连接,相关设置如图2、图3
图3
【强调】如果“直行”模块和“主程序”模块之间没有箭头,说明还没有连接好。
要求各组重新审查自己的作品,选出本组最佳作品
图5
要求各组观察演示过程后,领会操作技巧,重新审
查自己的作品,选出本组最佳作品进行展示。
讲述:我们让走起来的机器人左转了约90°,怎样让它再走
图8
布置任务:根据提示让学生编写机器人唱“
的流程图。
巡视辅导学生编写“发音”模块流程图,师生一起查找出现的问题,作以更正。
【教后反思】
本节课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究学习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协作学习则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
重视课堂评价,及时评价,增强感情认识。
学生自我评价,通过网络教学软件的演示,向其他学生展示作品。
不足之处:在活动中还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比如能力较强的学生很容易包办操作过程,个别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较弱。
教学设计中也还有很多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还需要不断改进,使机器人活动成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有力手段。
可以说智能机器人教学是中小学科技活动的智能平台和创新平台。
《让简易机器人动起来》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目的: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机器人编程和控制技能,通过操控简易机器人完成不同任务,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适用对象:本设计适用于初中生或高中生,无编程经验的学生。
三、设备准备:1. 简易机器人(如mBot等)x12. 电脑x13. mBlock软件x1四、作业内容:1. 任务一:机器人移动控制学生需利用mBlock软件,编写简单的程序来控制机器人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基本动作。
要求学生按照给定的路线,让机器人准确行走到指定的终点。
2. 任务二:避障功能设计学生需要设计一个能够识别障碍物并自动避开的程序。
他们可以利用机器人上的传感器来检测环境,一旦发现障碍物,就及时调整机器人的方向,避免碰撞。
3. 任务三:声控功能实现学生需要编写一个程序,使机器人能够根据声音指令进行相应的动作。
例如,当说出“前进”时,机器人前进;说出“后退”时,机器人后退。
4. 任务四:追光功能设计学生需设计一个程序,使机器人能够自动跟随光线运动。
他们可以利用机器人上的光线传感器来实现这一功能,让机器人在光线的引导下自由移动。
五、作业要求:1. 学生需独立完成以上四个任务,并将编写的程序上传到机器人中进行测试。
2. 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提前预习相关知识,并在作业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内容。
3. 学生需记录下整个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自己在完成任务中的感悟和体会。
六、评价标准:1. 完成度:学生是否能按时完成所有任务并正确运行程序。
2. 创新性:学生在设计程序的过程中是否有创新思维和独特设计。
3. 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是否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4. 自我反思:学生是否能够对自己的作业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
七、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学会基本的机器人编程和控制技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提高技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乐趣。
“让机器人动起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机器人运动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见的机器人运动控制方式。
学生能够学会使用编程软件或硬件工具,实现对机器人的简单运动控制。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机器人运动的原理和控制方式。
编程软件或硬件工具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机器人运动控制中。
解决在编程和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机器人运动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让学生有初步的了解。
2、演示法通过实际演示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编程和调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计算机教室,配备相关的机器人编程软件和硬件设备。
2、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机器人套件、示例程序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机器人舞蹈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你们想不想让机器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动起来?”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机器人动起来。
2、知识讲解(15 分钟)(1)介绍机器人运动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机驱动、传感器反馈等。
(2)讲解常见的机器人运动控制方式,如直接控制电机转速、通过编程设定运动轨迹等。
3、演示操作(10 分钟)教师在讲台上现场演示如何使用编程软件对机器人进行简单的运动控制,如前进、后退、转弯等。
同时,向学生讲解编程的思路和注意事项。
4、小组实践(20 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领取一套机器人套件和一台计算机。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根据教师的演示和所学知识,尝试编写程序让机器人动起来。
入门三 让机器人动起来通过编程可以让机器人完成一些基本动作: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和原地旋转等,如图3-1所示。
下面我们一起来控制机器人,让机器人动起来。
图3-1 机器人基本动作一、电机驱动模块介绍机器人的基本运动主要是靠在机器人底盘下面的四个直流电机来实现的。
(一)直流电机的基本特性直流电机在一定的电压下,转速与转矩成反比;如果改变电压,则转速转矩线随着电压的升降而升降(如图3-2所示)。
在机器人上的负载一定时(即转矩一定时),降低电压,对应的转速也跟着降低,这样就可以实现电机的调速了,图3-2 直流电机特性曲线前进后退左转右转n(转速)T(转矩)在这里机器人采用的是改变电机两端电压大小的方式来改变电机的转速,对调电机两端的电压极性改变电机转动的方向。
通过机器人主板提供给电机一个方波信号,不同的方波信号的平均电压不同(如图3-3所示),因此,利用这一点来进行对机器人的速度控制。
采用不同的脉宽调节平均电压的高低,进而调节电机的转速,即脉宽调制(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 )。
电压(V)时间(t)时间(t)时间(t)平均电压平均电压平均电压图3-3 脉冲宽度调整(二)电机驱动电路1.电机驱动芯片L298N电机驱动电路采用的是基于双极型H桥型脉宽调制方式的集成电路L298N,如图3-4所示。
图3-4 L298N实物图和引脚排列L298N内部包含2个H桥的高电压大电流桥式驱动器,接收标准TTL逻辑L298N电平信号,可驱动46V、2A以下的电机,工作温度范围从-25度到130度。
其内部的一个H桥原理图如图3-5所示。
ENABLE A是控制使能端,控制OUTPUTl 和OUTPUT2之间电机的停转,INPUT1、INPUT2脚接入控制电平,控制OUTPUTl和OUTPUT2之间电机的转向。
当使能端ENABLE A有效,INPUT1为低电平INPUT2为高电平时,三极管2,3导通,1,4截止,电机反转。
机器人语言教案反思【篇一:《让机器人动起来》教学反思】让机器人动起来》教学反思《让机器人动起来》这节课的设计理念是以学生研究活动为主体,以研究如何让机器人动起来为主线,在课上设计了三个研究任务。
1、机器人走直线,让学生学会用logo语言中的前进命令编写程序,通过调整参数来控制机器人走的距离长短;2、机器人转弯,让学生学会用logo语言中的转弯命令编写程序,通过调整命令的参数来让机器人自如转向;3机器人走正方形,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巩固和提高前面学过的知识,让机器人行走自如。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自己及和同学一起去尝试。
通过任务驱动、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达到了这一目的,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特别学会了合作和协作的团队精神。
在本节课中,通过让机器人“走直线”、“学转弯”、“走正方形”等不同层次的任务设计,较好的完成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完成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
在任务1教学环节中,教师在鼓励学生探究的同时比较具体的引导学生学会设置前进命令的参数。
在任务2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和方法自己进行上机尝试并学会转向命令的参数设置。
通过调试两个命令的参数,让学生体会运用分步解决问题的好处。
在拓展练习中,给学生留有一些空间,充分发挥其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创新,让机器人走出形状不同的图形,如完成了很多图形的创编“三角形、折线等图形”,让不同层【篇二:认识机器人教学反思】认识机器人教学反思本课是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十课的教学内容,在此课的教学中我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精选教学素材素材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效果,记得在第一次试教中,为了介绍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机器人,我用静态的图片素材,然后口头加以介绍说明。
通过教学,这种介绍方法学生不仅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很难不能体会机器人的主要特征。
第2课让AP-ET机器人动起来学习目标1、学习编程思想及流程2、掌握马达的控制方式一、观察与思考——Science全球知名比萨连锁店达美乐计划在澳大利亚进一步缩短外卖送餐时间,预计从下单到收到热腾腾的比萨只需要10分钟。
缩短送餐时间的办法除了增加门店数量外,还包括引入送餐机器人。
机器人按照指令执行送餐任务,其指令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编程。
编程是指引机器人动起来的大脑,下面我们一起让机器人动起来!二、编程——Technology1、进入编程界面(1)点击图标“SkyRobo”进入编程界面,选择“I-Robo MS1”,如下图所示。
图2.1 编程界面通过“New”新建程序开启编程之旅,也可使用“Load”载入已有程序。
输出时,通过“TRANS”将程序下载至主板上,利用“Port”按钮选择端口。
编程区分为输入区“Input”和输出区“output”,输入区包含IR红外传感器及遥控器,输出区包含DC马达及延时时钟。
操作小提示Port按键的端口号设置方法,右击“计算机”选择“管理”,在设备管理器的端口(COM和LPT)获得端口号(如图所示)。
2、编程学习(1)马达控制图2.2 端口号获取方式我们可通过编程控制马达的正转、反转、停止,以及马达的转速及转向。
举例说明设计目标:遥控器模块的1-6号按键表示6种电机的运动状态,分别为慢速正转5s、快速正转5s、停止、快速反转5s、慢速反转5s、正转2s停3s反转2s。
器材准备:电池盒、马达、遥控器、数据线与主板。
编程步骤:(a)打开编程界面,选择“Output”模块,左键向右拖住“DC 马达”至编程区,在弹出的马达设置界面上输入20,(以20为快速,15为慢速)。
下图的表示马达以20的速度正转。
图2.3 马达状态控制板块(b)通过延时时钟控制马达转动或停止的时间,直接拖动“延时时钟”模块到需要控制马达的下方,通过跳出的延时时钟模块调整延时参数。
下图所示为延时5秒的设置。
ROS教程——让模拟机器人动起来(键盘控制)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是一个广泛应用于机器人领域的开源操作系统。
它提供了一系列工具、库和约定,用于简化开发、管理和控制机器人系统。
在这篇教程中,我们将通过键盘控制来让模拟机器人动起来。
```$ roscore```接下来,我们需要创建一个ROS包,包含了我们将要使用的节点、话题和服务等。
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创建一个名为"robot_control"的ROS包:```$ catkin_create_pkg robot_control```创建完成后,我们需要在src文件夹中创建用于控制机器人的节点。
可以创建一个名为"keyboard_control.py"的Python脚本,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python#!/usr/bin/env pythonimport rospyfrom std_msgs.msg import Stringdef keyboard_control(:#初始化ROS节点rospy.init_node('keyboard_control', anonymous=True)#创建一个发布者,用于发布控制指令#进入主循环while not rospy.is_shutdown(:#读取键盘输入#发布控制指令pub.publish(cmd)if __name__ == '__main__':try:keyboard_controlexcept rospy.ROSInterruptException:pass```在主函数中,我们首先通过调用"keyboard_control"函数来启动控制节点。
然后,我们使用try-except结构来处理异常,确保在ROS停止时能够正常退出程序。
接下来,我们需要在launch文件夹中创建一个启动文件。
机器人的运行原理嘿,你有没有想过那些超级酷的机器人是怎么运行的呀?我呀,对这个可好奇得很呢!今天就来跟你好好唠唠这事儿。
咱先从最基础的说起。
机器人呢,就像是一个超级复杂的玩具,不过这个玩具可有大本事。
它得有个“大脑”,这“大脑”可不像咱们的大脑是肉做的,机器人的“大脑”是一种叫处理器的东西。
这处理器就像一个超级聪明的小管家,啥事儿都得它来指挥。
比如说,你让机器人去拿个杯子,这小管家就得赶紧安排各个部件去干活儿。
我就想啊,这处理器是不是每天都忙得晕头转向的呢?哈哈。
机器人还得有眼睛耳朵似的东西,这就是传感器啦。
传感器可神奇了,它能感觉到周围的环境。
就像咱们人能看见东西、听见声音一样。
有些机器人的传感器能看到光线的变化,有些能感觉到温度的高低,还有些能探测到有没有东西靠近它。
这就好比机器人在这个世界上有了自己的感觉器官。
我朋友小李就跟我讲过一个事儿,他看到一个扫地机器人在工作的时候,差点撞到墙上,就是因为它的传感器突然出了点小故障,你看,这传感器多重要啊!要是人没了眼睛耳朵,那得多不方便呀,机器人也一样呢。
那机器人怎么动起来的呢?这就靠它的动力系统啦。
动力系统就像是机器人的肌肉,给它力量让它能跑来跑去或者拿起东西。
有些机器人靠电池来提供能量,就像咱们手机充电一样。
还有些大型的机器人可能是靠燃油之类的。
我记得我去参观一个工厂的时候,看到那些巨大的工业机器人,它们的动力可足了,“肌肉”可发达了。
它们的手臂就那么轻松地把那些很重的零件搬来搬去,我当时就在想,这动力系统可真厉害啊,要是我有这么大的力气就好了,估计能一口气把家里的家具都重新摆放一遍,哈哈。
还有机器人的编程,这就像是给机器人制定规则。
编程人员就像是机器人的老师,告诉它遇到这个情况该怎么办,遇到那个情况又该怎么做。
比如说,在一个物流仓库里的机器人,编程人员会告诉它如何在货架之间穿梭,如何识别货物的位置。
我认识一个编程的小张,他整天对着电脑给机器人写程序。
《第4课让机器人动起来》教学设计设计者:张爱武单位:枣庄市中区孟庄中学授课年级:九年级教材版本:青岛出版社一、课题纲要依据: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不断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
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
以机器人实践活动为学习活动方式,通过图形化的编程降低学生学习算法与编程的难度,结合课件加强对程序运行过程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机器人编程的强烈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锻炼其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采用青岛出版社信息技术九年级第四单元《智能机器人》第4课《让机器人动起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开展学生根据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
VJC是图形化交互式C语言,是用于能力风暴智能机器人系列产品的软件开发系统,具有基于流程图的编程语言和交互式C语言,为开发智能机器人项目、程序与算法、教学等提供了简单而又功能强大的平台,是全球开创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了解了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图形模块操作能力,急切希望手中的机器人能快些动起来。
因此,学生对本节课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四、教学目标:1、学会使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常用模块;熟悉机器人的编程环境和模块系统的基本操作;学会使用VJC编写和画程序流程图。
2、熟悉掌握机器人的开机启动、程序下载、程序运行等操作;初步学会分析简单的任务和调试程序。
3、通过编写、下载、运行和调试程序,培养同学间的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使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常用模块;熟悉机器人的编程环境和模块系统的基本操作;学会使用VJC编写和画程序流程图。
教学难点:掌握机器人的开机启动、程序下载、程序运行等操作;初步学会分析简单的任务和调试程序。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与引探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重在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库卡机器人工作原理你是不是对库卡机器人特别好奇呀?今天咱就来唠唠这库卡机器人到底是咋工作的呢。
库卡机器人啊,就像是一个超级智能的大玩具,不过这个玩具可有大本事呢。
它的工作原理呀,从最基础的部分说起,就像人的身体结构一样,它有自己的“骨架”,也就是机械结构。
这个机械结构是由各种金属部件组成的,这些部件连接得特别巧妙,就像拼图一样严丝合缝。
它们可以让机器人的手臂、关节等部位灵活地运动。
你可以想象一下,这就像是人的胳膊和腿,不过是金属做的,超级坚固又特别听话。
那它怎么知道要怎么动呢?这就离不开它的“大脑”啦,也就是控制系统。
这个控制系统可神奇了呢。
就像是一个超级聪明的指挥官,坐在一个看不见的小房间里发号施令。
这个“大脑”里面有好多程序,这些程序就像是一本本写满了各种动作指令的魔法书。
当我们给机器人一个任务,比如说要它拿起一个零件然后放到另外一个地方,控制系统就会从那些魔法书里找到对应的指令。
它会告诉机器人的各个关节,你要转多少度呀,手臂要伸多长啊之类的。
这就像你告诉小伙伴,你先迈左脚,再迈右脚,然后弯腰去捡那个东西一样。
库卡机器人还有很厉害的传感器呢。
传感器就像是机器人的小耳朵和小眼睛。
比如说,有距离传感器,就像它的眼睛能看到前面有没有东西挡着。
如果它要去拿一个东西,这个距离传感器就能告诉它离那个东西还有多远,这样它就不会一头撞上去啦。
还有力量传感器呢,这就像是它的小手有了感觉。
如果它在抓一个东西的时候,力量传感器就能感觉到它有没有抓稳。
要是没抓稳,它就可以调整自己的力量,就像我们用手抓东西的时候,感觉没抓好就会再用力一点一样。
再说说它的动力来源吧。
它得有劲儿才能动呀,就像我们人得吃饱饭才有精力干活一样。
库卡机器人是靠电力来提供动力的。
这个电就像是它的能量小饼干,通过各种电线和电机,把电转化成机械能,让机器人的关节和手臂动起来。
电机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大力士,在电的驱动下,不停地转动,带动着机器人的各个部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