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5
中央空调的自动控制摘要:简述中央空调系统自动控制,详细阐述中央空调控制方案中新风空调机组的自动控制。
关键词:中央空调;新风空调机组;自动控制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主要管理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中央空调系统的广泛应用,在改善和提高人们工作和居住环境质量及生活和健康水平上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为了使中央空调系统能高效,经济,安全运行,中央空调多采用自动控制。
1. 中央空调的自动控制1.1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目的(1)创造适宜的生活工作环境。
空气调节简称空调,它的目的是创造一个舒适的(室内)大气环境,使人在该环境中感到舒适;或者是保证(室内)大气环境满足生产工艺或科学研究,试验的需要。
(2)节约能源。
空调系统能耗通常占整个建筑能耗的40%左右,因此对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控制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巨大的经济效益,一个进行了综合节能控制的空调系统节能效果极其可观。
(3)保证空调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空调系统各设备的运行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系统故障,自动关闭相关设备,并报警通知人们进行事故处理。
从而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1.2中央空调系统的控制特点从控制角度分析,空调系统的被控对象(空调房间),具有干扰因素众多、运行多工况性、温、湿度相关性等特点。
(1)干扰因素众多,影响房间温湿度的干扰因素很多,例如,室外空气温度通过围护结构对室内空气温湿度的影响;通过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它随季节变化,同时受气象条件影响;通过门、窗、缝隙等侵入室内的室外空气;引入室内的新风状态对房间空气状态的影响;由于室内人员的变动,照明、电气设备、工艺设备的开停所产生的余热余湿变化。
(2)运行的多工况性,中央空调系统对空气的处理过程具有很多的季节性。
一年中,至少要分为冬季、过渡季节和夏季。
同时由于空调运行的多样性,使运行管理和自动控制设备趋于复杂。
(3)温、湿度相关性,空气状态的两个主要参数温度和湿度,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个变量。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运行控制方法研究摘要:目前大多数的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已经在建筑能耗中消耗掉了非常大的能耗比例,大多数的中央空调系统在设计之处即按照最大的负荷进行设计,当系统处于满负荷的状态时,空调运行的时间频数非常的小。
本文将主要论述中央空调系统在制冷机的运行控制上、冷却水系统、冷却塔与空调制冷机组的运行联动和对冷冻变频的具体的节能改造方面所采用的相关改造措施。
以此来表明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控制管理是在实现公共建筑节能这一过程中最为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中央空调系统;节能运行;控制方法引文空调的作用在于调节室内的空气状况,涉及到了空气的温度、湿度以及风俗等具体方面。
中央空调即为集中型空气调节系统,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央空调系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及。
由于我国目前的节能工作势在必行,对于民用建筑其节能工作急待解决,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必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节能工作重点。
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节能运行控制主要有两种具体方法,即对其进行节能改造和节能管理。
如图即为中央空调的基本结构与原理图1 中央空调的节能管理实行节能管理关键在于强化工作人员对空调设备的运行能力、操作的认真程度等,在不变更设备的基础上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减少资金输出,达到空调节能运行。
1.1 将中央空调制冷机组的开启与停止温度适时提高中央空调的设置的最原始的出场控制温度在我们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极易会出现能源浪费的情况。
在我们日常的使用中,对于空调的温度设定,要充分的考虑到我们人对对温度的舒适区间、空调出风的速度、空调所处环境的具体湿度等因素影响,科学合理的设定最佳温度,在让人体感觉到了舒适的同时也尽最大可能的从使用角度降低了能源消耗。
在提升了空调制冷机组的蒸发温度后,将会直接将蒸发器的压力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增发温度每提高一度后,中央空调在运行时所消耗的总体电能就会降低10%左右。
1.2 在使用过程中及时清洗空调中的冷凝器中央空调的冷凝器在运行时所起的主要作用即为将制冷蒸汽冷却后形成液体。
中央空调的使用方法和流程概述中央空调是一种集中供冷、供热、通风、除湿等功能于一体的空调系统。
它可以为整个建筑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并且操作简便。
本文将介绍中央空调的使用方法和流程。
使用方法以下是使用中央空调的一般步骤:1.开启中央空调:找到中央空调控制面板,打开电源开关,等待空调系统启动。
2.选择模式:根据需求,选择中央空调的运行模式,常见的有制冷、制热、通风和除湿等模式。
3.调节温度:通过面板上的温度调节按钮,将期望的室内温度设定为合适的数值。
4.选择风速:根据个人喜好和需要,选择合适的风速。
一般有低速、中速和高速可选。
5.开启空气净化:如果中央空调具备空气净化功能,可以开启该功能以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6.待机时长:根据需要设置空调的待机时长或定时开关机功能。
7.结束使用:当不需要使用中央空调时,可以关闭电源开关,使其停止运行。
流程中央空调的使用流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步骤一:开始使用1.打开中央空调的电源开关,等待系统启动。
2.检查空调是否正常运行。
可以听到空调机组工作的声音和空气流动的声音。
步骤二:选择运行模式1.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模式选择按钮,选择合适的模式。
制冷模式适用于夏季,制热模式适用于冬季,通风和除湿模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步骤三:调节温度和风速1.使用温度调节按钮,将期望的室内温度设定为合适的数值。
如果需要降温,可以选择低温;如果需要升温,可以选择较高温度。
2.通过风速调节按钮,选择合适的风速。
一般情况下,较炎热的天气可以选择较高的风速。
步骤四:空气净化设置1.如果中央空调具备空气净化功能,可以通过控制面板上的空气净化按钮来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2.空气净化功能可以有效去除室内的细菌、病毒、异味等有害物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步骤五:待机设置1.如果需要设置空调的待机时长或定时开关机功能,可以通过控制面板上的定时设置按钮进行操作。
2.这样可以在一定时间后自动关闭或开启空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常用的中央空调控制方法
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常常见到的定风量自动控制、变风量自动控制、新风机自动控制和风机盘管自动控制等技术手段,这些技术手段就解决空调区域的舒适性而言是有必要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但是,节能效果并不显著。
2、通用变频器的控制方法
随着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出现,促进了通用变频器的小型化和实用化,通用变频器广泛用于控制风机和水泵,采用DDC(直接数字式控制器)控制器检测受控制量值进行PID(比例积分微分)运算,实现对风机和水泵运转的PID控制,可以达到节约20%~30%电能。
通用变频器控制方法的局限性在于:一旦选定了比例系统KP、积分时间常数TI和微分时间常数Td之后,控制方式就已经确定,不可能跟随受控量值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也就是不可能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
3、人工管理节能控制方法
现有的中央空调系统都是采用定流量系统,即空调冷冻水供水流量、冷却水进水流量和冷却塔风机风量都是恒定的。
也就是说,只要起动空调主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风机都在50Hz状态下运行。
有经验的中央空调系统操作和维护人员常常采用运行管理方法弥补技术手段的不足,如:空调负荷轻时,减少投入运行主机、水泵台数或者使运行主机间断工作等手段,这是可以起到一定的节能效果,但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
中央空调系统的数据分析与控制策略摘要随着全球气候的变迁和空调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建筑物利用中央空调系统来实现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调节控制。
本文从理论实际出发,考察中央空调系统的调节控制,利用软件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研究,尝试给出最优状态下的控制策略。
针对问题一,在讨论可控变量时,我们对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选择剔除了其中对题目中要求的三个因变量影响不大的因素,对剩下的变量利用Eviews软件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
在讨论不可控变量时,由于自变量的个数较多,我们在选择剔除后利用SAS软件对剩下的10个变量进行了主成分分析。
最终得到了冷却负载、系统效率、耗电量与可控变量和不可控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
在两次分析中,我们都通过检验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总体显著性等,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针对问题二,要想得到最优控制策略,我们首先要对系统总耗电量和系统效率关于题目中要求的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在得到回归方程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求解。
最终得到最优控制策略为冷水泵转速为0,冷凝水泵转速为100,冷却塔转速为100,此时相对应的总耗电量为208.6294kw,相对应的系统效率为:0.886957。
针对问题三,我们在问题二得到线性回归方程的基础上,对该题要求的变量进行整数线性规划分析,利用Lingo软件计算得到最优解,相应的系统总耗电量和系统效率的具体数据(部分)在附录11中展示。
针对问题四,我们首先利用Eviews软件回归出线性回归方程,再根据题目给出的约束条件进行Lingo整数线性规划,得到最优状态下的ch=1,chwp=1,cwppc=67.14574,即冷却装置开一个,冷水泵开一个,冷凝水泵的转速控制为67.14574。
关键词:中央空调系统最优控制策略线性规划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目录中央空调系统的数据分析与控制策略 (i)目录 (ii)1 挖掘目的 (1)2 问题一的模型建立与求解 (1)2.1可控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研究 (1)2.1.1讨论总耗电量与可控变量之间的关系 (2)2.1.2讨论系统效率与可控变量之间的关系 (2)2.1.3讨论系统的冷却负载与可控变量之间的关系 (2)2.2不可控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研究 (3)2.2.1主成分分析 (3)2.2.2对总耗电量进行回归 (4)2.2.3对系统效率进行回归 (5)2.2.4对系统的冷却负载进行回归 (5)3 问题二的模型建立与求解 (5)3.1最优策略的线性规划 (6)3.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6)3.3确定最优控制策略 (7)4 问题三的模型建立与求解 (8)4.1线性规划模型 (8)4.2线性规划模型求解 (8)5 问题四的模型建立与求解 (9)5.1线性规划模型 (9)5.2线性规划模型求解 (9)6 结论 (10)7 参考文献 (11)8 附录 (12)问题一 (12)附录1:总耗电量与可控变量之间的关系Eviews回归结果: (12)附录2:系统效率与可控变量之间的关系Eviews回归结果: (12)附录3:系统的冷却负载与可控变量之间的关系Eviews回归结果: (13)附录4:不可控变量间相关系数矩阵分析SAS回归结果: (14)附录5:对总耗电量进行SAS回归结果: (17)附录6:对系统效率进行SAS回归结果: (18)附录7:对系统的冷却负载进行SAS回归结果: (19)问题二 (21)附录8:以总耗电量为因变量的SAS回归结果: (21)附录9:以系统效率为因变量的SAS回归结果: (22)问题三 (22)附录10:最优控制策略的Lingo线性规划分析结果: (22)附录11:最优策略下的总耗电量和系统效率(部分): (23)问题四 (23)附录12:系统热平衡与控制变量的Eviews回归结果: (23)附录13:最优控制策略的Lingo线性规划分析结果: (24)附录14:最优策略下的总耗电量和系统效率(部分): (25)1 挖掘目的随着全球气候的变迁和空调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建筑物利用中央空调系统来实现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调节控制。
中央空调冷水机组运行参数和工况分析解析1、蒸发压力与蒸发温度离心式冷水机组具有满液卧式壳管式蒸发器,制冷剂液体在壳内管间蒸发、沸腾,吸收管内冷水从空调房间带来的热量。
蒸发器内具有的制冷剂压力和温度,是制冷剂的饱和压力和饱和温度,可以通过设置在蒸发器上的压力表和温度计测出。
蒸发压力和蒸发温度两个参数中,测得其中一个,可以通过制冷工质的热力性质表查到另外一个。
不同的制冷剂在冷水机组中,要得到同样的蒸发温度,而各自对应的蒸发压力是完全不同的。
在冷水机组运行中,蒸发温度、蒸发压力与冷水带入蒸发器的热量有密切关系。
热负荷大时,进入蒸发器冷水的回水温度升高,引起蒸发器温度升高,对应的蒸发压力也升高。
相反,当热负荷减少时,冷水回水温度降低,其蒸发温度和蒸发压力均降低。
实际运行中空调房间的热负荷减少时,冷水回水温度降低,其蒸发温度和蒸发压力均摊降低。
实际运行中空调房间的热负荷在24h中是不断变化的,为了使机组的工作性能适应这种变化,一般采用自动控制对机组实行能量调节,来维持蒸发器内的压力和温度,相对稳定在一个很小的波动范围。
蒸发器内压力和温度波动范围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热负荷变化的频率和机组本身的自控调节性能。
一般情况下冷水机组的制冷量,必须大于机组必须负担的热负荷量,否则,将无法在运行中得到满意的空调效果。
根据我国JB/T3355—1998标准规定,冷水机组的额定工况为冷冻水出水温度7℃,冷却水回水温度30℃。
其他相应的参数为冷冻水回水温度12℃,冷却水出水为35。
又根据国家标准GB/T18403.1—2001,冷水机组的额定的工况为冷冻水进出水温12℃/7℃,冷却水进出水温30℃/35℃。
所以冷水机组在出厂时工况为冷冻水进出水温12℃/7℃,冷却水进出水温30℃/35℃。
所以冷水机组在出厂时若订货方没有特殊要求,冷水机组的自动控制及保护元件的整定值,将使冷水机组保持在额定工况下的运行状态,提高冷水的出水温度,对机组的经济性十分有利。
中央空调系统的数据分析与控制策略一、问题的背景随着全球气候的变迁和空调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建筑物利用中央空调系统来实现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调节控制。
特别是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快速推进,如何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中央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与节能,这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中央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策略研究也是实际中的一个很有普遍意义的重要课题。
图1给出了常见的一类中央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三套冷却装置Chiller,记为CH-1/2/3)、两个冷却塔(Cooling Tower,记为CT-1/2,二者等效)、三个冷凝水泵(Condenser Water Pump,记为CWP-1/2/3)和四个冷水泵(Chilled Water Pump,记为CHWP-1/2/3/4)。
三套冷却装置的额定功率分别为550RT,550RT和235RT(RT为冷却吨,即表示制冷能力的功率单位,1 RT = 3.517kw )。
图1. 中央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给出了中央空调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图。
每一套(水冷)中央空调系统都包含内循环和外循环两个热交换循环系统。
在内循环(图2下方)中,冷水泵将冷却装置中由冷却器冷却的冷水推进大楼, 通过热交换对大楼内部的空气进行降温和除湿。
循环水在吸收了室内空气中的热量以后温度升高,重新回流至冷却器中冷却降温,并通过冷却装置将其热量传送到外循环。
在外循环(图2上方)中,冷凝器水泵推动冷凝器中的水来吸收冷却器降温所产生的热量到冷却塔,冷却塔把水中的热量排放到室外空气中,水流再流回冷凝器。
依次循环。
内循环中的冷却器和外循环中的冷凝器被封装在一起,称为中央空调系统的冷却装置(Chiller)。
中央空调通过能量转换实现将室内的热量吸收并输送至室外,从而实现换气降温的功效。
图2. 中央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二、问题的数据说明1.附件1:CACS_data.csv(共51个字段,88840条记录,数据样本含20593条记录)给出了一个实际中央空调系统状态参数和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中央空调操作规程引言概述:中央空调系统是现代建造中常见的空调设备,为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的安全性,制定一套中央空调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中央空调操作规程。
一、中央空调系统的开启和关闭1.1 确保系统正常工作:在开启中央空调系统之前,需要检查系统的电源是否正常,各个部件是否完好,以及冷却剂的充足程度。
1.2 开启中央空调系统:按照操作规程,按下开启按钮,确保系统的主机、冷却水泵、风机等各个部件正常运行。
1.3 关闭中央空调系统:在住手使用中央空调系统时,需要按照操作规程,逐步关闭各个部件,确保系统安全住手运行。
二、中央空调系统的温度控制2.1 温度设定:根据需要,设置中央空调系统的温度,普通情况下,室内温度应保持在舒适范围内,避免过低或者过高。
2.2 温度调节: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通过调节中央空调系统的温度设定值,来实现温度的调节。
2.3 温度控制策略:中央空调系统可以采用不同的温度控制策略,如恒温控制、定时控制、自适应控制等,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
三、中央空调系统的风量控制3.1 风量设定:根据需要,设置中央空调系统的风量,普通情况下,室内风速应保持在舒适范围内,避免过低或者过高。
3.2 风量调节: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通过调节中央空调系统的风量设定值,来实现风量的调节。
3.3 风量控制策略:中央空调系统可以采用不同的风量控制策略,如恒风量控制、变风量控制、自适应风量控制等,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
四、中央空调系统的维护和保养4.1 定期检查:定期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检查,包括各个部件的工作状态、冷却剂的充足程度、滤网的清洁情况等。
4.2 清洁维护:定期清洁中央空调系统的各个部件,如风机、冷凝器、蒸发器等,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散热效果。
4.3 故障处理:及时处理中央空调系统的故障,如电源故障、制冷剂泄漏等,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的安全性。
结论:中央空调操作规程是确保中央空调系统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的重要指导文件。
中央空调控制原理
中央空调控制原理是指利用传感器和控制器等设备,通过对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的感知和监测,自动调节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实现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中央空调的控制原理主要包括传感器的感知、信号传输、控制器的处理和执行器的动作四个基本环节。
首先,中央空调系统中的传感器会感知室内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电信号,然后传输给控制器。
其次,控制器接收传感器传输的电信号,经过内部的处理和计算,与预设的目标值进行比较,确定室内环境是否需要调节。
在判断室内环境需要调节时,控制器会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给执行器。
再者,执行器根据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调节空调系统中的运行状态。
比如,可以控制空调机组的启停,调节供冷或供热的风量、水流量等。
执行器的动作直接影响空调系统的运行,从而实现对室内环境的控制。
中央空调控制原理的核心是通过感知、处理和执行环节的协同工作,根据室内环境参数的变化,自动调节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以达到人们对于室内舒适环境的需求。
这种自动化的控制方式,不仅能提高舒适度,也能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浅谈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与控制摘要:在现在这个能源相对紧缺的时代,整个社会都在提倡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完善,中央空调越来越普及,而与之相对的中央空调的节能技术也成为了公众所关注的一个热点所在。
本文将从中央空调的结构组成等方面入手,针对中央空调的工作原理对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与控制进行一定的论述。
关键词:中央空调节能改造引言我们所说的中央空调,指的是在同一建筑物中采取以集中式或者是半集中式的方式,对建筑物中的空气进行净化冷却或者是加热、加湿等的处理以及输送和分配的空调系统。
这个空调系统可以在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面积范围内创造出一个比较标准的温度以及湿度的空间。
从而达到调节气候的目的。
在空调的发展历史中,美国已经发展并且改进了有风管的中央单元式的系统,并且在安装的工程师以及修理师还有供销商的很好的支持。
目前来讲,wrac是相对比较简单和便宜的中央空调系统,能够很容易的在零售商中购买到,并且在持续高温的环境下实现自助式的安装。
与此同时,无风管的srac以及spac在70年代以后也得到了很好的改进和发展,并且在上世纪90年代传到了中国。
一、中央空调的系统及其工作原理中央空调一般由五个部分构成,主要包括采风部分、空气的过滤部分、空气的湿热处理部分以及空气的输送和分配、控制部分还有空调系统的热冷源。
这五部分通过空气处理的相关设备和制冷剂以及风机等等设备相互组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了我们能够使用的空调机组。
中央空调的上述的五个主要的部分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循环系统,起到了制冷制热以及保温保湿等的作用,那么,中央空调的详细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1、中央空调的制冷原理中央空调的制冷原理与一般的空调的制冷原理是一样的。
就是将气态的制冷介质(比如氟利昂)等经过压缩机的压缩后形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由系统压入冷凝器,与空气或者是水进行等压力的热交换,这样就会变成高温的液态介质。
液态的工作介质经过干燥的过程在过滤器中出去水分以及杂质之后,会被压入到膨胀阀节流减压,然后又会变回到低温低压的业态状态,并且在蒸发器中进行气化。
寄存器对应设备(开关)寄存器对应设备(指示灯)X000启动冷水机组Y000冷却塔运行指示X001冷却塔过载保护Y001冷却水泵运行指示X002冷却水泵过载保护Y002冷冻水泵运行指示X003冷却塔水位过低保护Y003压缩机A运行指示X004冷却水过滤器过脏保护Y004压缩机B运行指示X005冷冻水泵过载保护Y005风柜回风阀打开指示X006膨胀水箱水位过低保护Y006风柜新风阀打开指示X007冷冻水过滤器过脏保护Y007风柜风机运行指示X010压缩机A控制达到设定温度Y010冷冻阀打开指示X011压缩机A过载保护Y020冷却塔过载报警指示X012压缩机A过热保护Y021冷却水泵过载报警指示X013压缩机A过压保护Y022冷却水缺水报警指示(冷却水过滤器过脏或X014压缩机B控制达到设定温度Y023冷冻水泵过载报警指示X015压缩机B过载保护Y024冷冻水缺水报警指示(冷冻水过滤器过脏或X016压缩机B过热保护Y025压缩机A报警指示(压缩机A过载、过热、过X017压缩机B过压保护Y026压缩机B报警指示(压缩机B过载、过热、过X020停止冷水机组Y027风柜压差保护器报警指示X021启动风柜Y017风柜风机过载报警指示X022压差保护器保护(过脏)X023风柜风机过载保护X024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X025停止风柜一、冷水机组控制方法:1、冷水机组开机顺序:开启冷却塔—(延时)—冷却泵—(延时)—冷冻泵—(延时)—压缩2、冷水机组关机顺序:关闭压缩机A与压缩机B—(延时)—冷冻泵—(延时)—冷却泵—(延3、报警控制:发生任何报警时,关闭所有设备,并显示报警类型4、温度控制:温控器A温度达到时停压缩机A,温控器B温度达到时停压缩机B二、风柜系统控制方法:1、风柜系统开机顺序:开启回风阀与新风阀—(延时)—风机2、风柜系统关机顺序:关闭风机—(延时)—回风阀与新风阀3、冷冻阀由温控器或传感器单独控制,不受风柜系统开停机影响4、报警控制:发生任何报警时,关闭所有设备,并显示报警类型5、温度控制:用两种控制方式,一种用温控器控制,另一种用传感器(电位器)控制,可设置控制时,当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X024动作)时,停冷冻阀;用传感器控制时,当室内温度≤(室内停冷冻阀;室内温度≥(室内设定温度+1)℃时,开冷冻阀;室内温度在室内设定温度±1℃期间冷冻阀设定温度所用变量的寄存器为D0,室内温度所用变量的寄存器为D1,D0和D1的变量类型为I/O整数,数据6、实现冷冻阀的比例控制:在室内温度≥(室内设定温度+4)℃时,冷冻阀开度100%;在室内时,冷冻阀开度0%;室内温度在室内设定温度+4℃与室内设定温度-1℃的期间按比例开启冷冻阀。
中央空调运行策略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央空调作为一种高品质的空气处理设备在各类建筑中得到广泛使用。
然而,如何合理地运用中央空调,实现节能降耗,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从中央空调运行策略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实际运用中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一、工作计划在中央空调的使用过程中,要想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工作计划。
具体而言,首先需要对空调的使用环境进行分析,确定运行的时间与温度。
其次,需要对空调系统进行优化,保证其运行的效率与稳定性。
最后,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维护与保养方案,及时检修空调设备,保证其运行的安全与可靠性。
二、工作总结在实际操作中,通过以上的工作计划,可以实现中央空调的节能降耗。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调整空调的运行时间和温度在夏季,可以在白天调高空调的温度,让室内温度在26℃左右,晚上再调低温度,让室内温度在23℃左右。
在冬季,可以在白天调低温度,让室内温度在18℃左右,晚上再调高温度,让室内温度在20℃左右。
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约用电,降低能耗。
2.优化空调系统在空调系统的优化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更换高效节能的压缩机、增加换热器的换热面积、采用经济效益好的冷媒等。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3.加强空调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在空调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方面,需要定期对空调进行清洗、消毒、更换空气过滤器等。
另外,还需要检查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修复故障,保证空调设备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
4.采用先进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在中央空调的控制系统中,可以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空调的运行时间和温度,实现自动调节和能耗监控。
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能源的消耗,进一步提高节能降耗的效果。
5.增加建筑的隔热性能在建筑的隔热性能方面,可以采用一些措施,如设置遮阳帘、使用隔热材料等。
这样可以减少室内外温度的传递,降低能耗,进一步提高节能降耗的效果。
中央空调的普及,无形间宣告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很多人钟爱中央空调的原因是因为中央空调能全屋送风,并可以分户控制。
中央空调分户控制的关键在于其控制面板(即温控器),那对于“中央空调控制面板”你知道多少呢?1、开关:顾名思义,开机和关机;2、模式:模式选择中,点击可切换暖风和冷风;3、风速:中央空调风速一般分为高速、中速、低速、自动四个档位,制冷制热可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调节,点击切换各档位;4、温度调节:温度调节为两个按钮,一个是加温,另一个是降温,中央空调的设置为最高30℃,最低16℃。
5、如何控制中央空调主机的开关和温度?采用有线温控器和无线遥控器对中央空调进行控制。
主机温控器安装在室内主机下方的墙壁上,直接控制主机的开关。
温控器可以设定温度、定时,并选择运行模式(制冷、制热、除湿、送风、睡眠等);无线遥控器用来在5米左右的距离内遥控主机温控器,同样能达到控制主机的目的。
聚沙机电中央空调面板原理:目前中央空调控制面板都是触摸屏,它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让各部件运行或停止工作。
中央空调控制面板是一种的中央空调输入设备,也是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
中央空调控制面板使用技巧:1、当使用中央空调供暖时,使用中央空调控制面板在切换模式为暖风,风速上选择高速档位,并在温度调节中选择升温,调至最极端的30℃,这样室内的温度基本可达到舒适程度。
当运转一段时间后,室温稳定,温度在18-22℃左右的时候,就可以将风速设置为低速,减少能耗同时也可降低噪音。
2、白天家中无人的时候将室内各房间门打开,利用控制面板只打开客厅的空调,并将温度调至30℃且低速运行保持整个房间室温,避免了晚上因室温过低,需用高速风来加热房间而增加能耗的情况。
3、中央空调处于制冷工作状态时,可利用控制面板将出风口向上调节,而处于制热工作状态时,将出风口风叶向下调节,得到最合理舒适的体感效果。
中央空调运行方案一、背景介绍中央空调是一种集中供冷和供热的空气调节系统,广泛应用于大型商业建筑、办公楼、医院、酒店等场所。
本文将介绍中央空调的运行方案,包括系统原理、运行模式、节能建议等内容。
二、中央空调系统原理中央空调系统由空调主机、冷却水系统、供冷/供热水系统、空气处理系统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1.空调主机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转化为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散热,使制冷剂变为高温高压液体。
2.高温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从而吸收室内热量,使之汽化为低温低压气体。
3.低温低压气体通过蒸发器吸收室内热量后,再次进入压缩机进行循环,从而实现对空调室内空气温度的调节。
三、中央空调运行模式中央空调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运行模式,一般包括以下几种:1. 制冷模式制冷模式适用于夏季或室内温度较高的季节。
在此模式下,空调系统通过制冷剂循环将室内热量散热到室外,从而实现室内温度的降低。
2. 供冷+加湿模式供冷+加湿模式适用于干燥气候或需要增加空气湿度的季节。
该模式下空调系统会除去室内热量,同时通过增加室内湿度,提供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3. 供热模式供热模式适用于冬季或室内温度较低的季节。
此模式下,空调系统通过控制水温或蒸汽温度,向室内供应热量,提高室内空气温度。
4. 通风模式通风模式适用于室内温度适宜或室外空气质量较好的情况下。
该模式下,空调系统将室外空气通过空气处理系统进行过滤和净化,然后将新鲜空气送至室内,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和通风。
四、中央空调节能建议为了提高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效和节能效果,以下是一些建议:1.定期清洗和更换空调过滤器,以提高空气流通效果,保持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
2.定期检查和维护冷冻水泵、冷凝器、蒸发器等关键设备,确保其运行正常、高效。
3.使用节能型压缩机和其他节能设备,以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
4.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和湿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能源浪费。
5.使用定时开关机功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开关机操作,避免过度运行。
中央空调系统的调试步骤与方法中央空调在交付使用先前,要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
中央空调系统的调试可分为:冷水系统、冷却系统、下端设备和空调主机等环节。
每一个调试环节的目的和步骤有所不冷水系统的调试1、冷水管道的清洗由于管路在安装和焊接过程中容易残留焊渣等异物,要因此在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
否则要造成管路的堵塞,严重时还会对设备造成损害。
冷水管路清洗首先要将各楼层的风机盘管以及空调主机的进水阀关闭,同时打开供回水连通阀。
然后开启吉蒙县运行3h-5h。
最后放掉控制系统内的水,逐一清洗风机盘管和空调主机的过滤器。
2、采集冷水支管的压降和系统总压降的数据将风机盘管和空调主机的进出水阀全部打开,开启循环泵按设计压力循环一段时间,测量各支管的压降以及循环泵的总压降,然后将系统的水压加大压差至调试压力,关闭循环泵,保持24h以上,再次测量各支管的压降和循环泵的总压降。
通过这些数据的采集,与设计数据或进行比对,查找系统在装配与安装环节出现的失误。
冷却系统的调试1、冷却管路的清洗冷却管路的清洗与冷水管路的清洗基本一致。
如果管路上没有过滤器,建议在空调主机和冷却塔的进出水口加装过滤器,这是因为冷却塔是敞开运行的,水质极易污染,容易在冷凝器内部形成沉淀。
2、冷却塔的调试在确定电源疏通的情况下打开风机,近距离观察风机的转速和转为。
如果发现风机中奇拉,要检查接线是否正确;如果发现压缩机的转速很慢,要检查线路是否缺相;如果发现风机转向错误则要更换线路的顺序;其次是要观察冷却塔布水器是否布水均匀,有无堵塞现象。
下一场观察当水位上升水势或下降时,冷却塔的液位控制阀能否正常工作末端设备的调试1、风机盘管的调试打开风机盘管的调速开关,由小到大依次调节,并分别在风机盘管的出风口测定风速。
查看调速开关接线顺序是否反了。
风速正常以后,要检查风向是否有利于回风,风向的角度可以通过调整风机盘管的出风口叶片来完成。
在打开风机盘管一段时间后要观察冷凝水,是否出盘管的接水盘流到系统的冷凝内,如果照明灯具盘管有冷凝水溢出,说明空调子系统的冷凝管坡度不够,要及时加以修正。
中央空调调试方案概述中央空调是大型建筑物中常见的空调系统,能够为整个建筑物提供舒适的温度和空气质量。
然而,在安装完中央空调系统后,必须进行调试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中央空调调试的基本步骤和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调试步骤1. 检查空调系统的安装在开始调试之前,首先要确保中央空调系统的正确安装。
检查以下几个方面:•空调机组和风机盘管是否正确连接和安装;•冷却水和冷凝水管道是否正确连接;•空调机组和控制系统是否正确接线。
2. 验证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的核心部分,调试前需要验证其正常工作。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检查控制系统面板上的电源指示灯是否亮起,表示系统供电正常;2.检查控制系统的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可以通过将温度传感器放在温度稳定的环境中,检查控制系统面板上的温度显示值是否与实际温度一致;3.检查控制系统的风速控制是否正常工作,可以通过调节风速控制开关,观察风机盘管的风速变化。
3. 检查冷却水系统和冷凝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和冷凝水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的重要部分,调试前需要确保其正常工作。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检查冷却水泵是否正常工作,可以打开冷却水泵的电源开关,观察水泵是否能够正常启动并正常送水;2.检查冷却水阀门的开关是否正常,可以通过控制系统调节冷却水阀门的开度,观察冷却水供应是否正常;3.检查冷凝水排放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可以打开冷凝水排放系统的电源开关,观察冷凝水是否能够正常排放。
4. 调试空调机组和风机盘管空调机组和风机盘管是中央空调系统的关键组件,调试前需要验证它们的正常运行。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检查空调机组的电源开关是否正常,确认机组能够启动,并且压缩机能够正常运转;2.检查风机盘管是否正常工作,可以通过调节控制系统的风速控制,观察风机盘管的风速变化;3.检查空调机组和风机盘管的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可以通过调节控制系统的温度设定值,观察空调机组和风机盘管的温度变化。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 空调系统不能正常启动•问题描述:空调系统无法启动,控制面板没有任何显示。
一、中央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分析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首先是根据室外气象参数和室内空调设计参数计算冷负荷,按分区结构特点,根据产品样本选择相应的设备,组合成一个系统。
但空调系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不满负荷的情况下工作。
在不满负荷工作的控制方式不合理,系统能效比会大大降低。
现在空调系统在运行调节方式上,风水系统主要是阀门(手动、自动阀门调节),主机利用卸荷方式,而这些方式是牺牲了阻力能耗来适应末端负荷要求,造成运行成本居高不下。
若采用变频控制,能量的传递和运输环节控制为变水量(VWV)和变风量(V AV),使传递和运输耦合并达到最佳温差置换,其动力仅为其它控制系统的30 ~60%,而且节能是双效的,因为对制冷主机的需求能耗同时下降。
主机采用变频节能控制,保持设计工况下的制冷剂运动的物理量(如温差、压力等)变化,节能较其它调荷方式明显,如约克(YORK)的YT型离心式冷水机组,配置变频机组在部分负荷下能效比可降至0.2kw/冷吨,可见变频控制方式在空调系统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过去由于价格的原因,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应用变频技术推广较难。
在变频技术、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非常成熟的今天,用此技术与暖通空调专业技术相结合,它并不是一门高价的技术,在小功率空调中其经济性都可承受,在中央空调系统中更不应该成问题:(1)中央空调运行时间更长,节能问题更突出;(2)变频控制在整个系统中所占的造价比例不高;(3)变频控制器的容量越大,每千瓦功率单价越低。
中央空调系统采用变频器是可行的,其投资回收一般在6~12个月,以变频控制器使用寿命10年计,其净收益在10倍投资额以上。
二、中央空调调速节能原理
制冷机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液态后送蒸发器中与冷冻水进行热交换,将冷冻水制冷,冷冻水泵将冷冻水送到各风机风口的冷却盘管中,由风机吹送冷风达到降温的目的。
经蒸发后的制冷剂在冷凝器中释放出热量,与冷却循环水进行热交换,由冷却水泵将带来热量的冷却水带到散热水塔上由水塔风扇对其进行喷淋冷却,与大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去。
旧操作系统为“星-三角转换起动”全压运行,此时空调机组在满负荷状态下工作,系统在起动电机时不能平滑起动,起动时对电网冲击大,长时间频繁起动将造成电机的绝缘性下降,电机温升过高,在运行过程中不能有效的根据病房与办公楼的需求,对温度进行有效的调节,只能工频最大量进给,这将势必造成能量的浪费。
而通过变频频改造后,能根据房间的制冷及制热的需求自动调节冷冻泵及冷却泵的流量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地。
(1)由于目前冷却水循环泵为工频满负荷运转,在制冷周期的前期和后期,环境温度较低,冷却水回水温度较低,会造成溴化锂结晶,导致空调机组效率降低,甚至保护。
采用变频恒温差控制后,回水温度得到有效控制,将大大提高空调机组的效率,达到节能目地
(2)由于冷冻水循环泵也在工频满负荷运转,而不能根据室内温度的要求自动调节流量,而通过变频改造后冷冻泵能根据室外温度及室内温度要求能自动调节流量,提高效率,达到节能目地。
(3)减小空调开机、停机时对供电和系统的冲击
减小空调开/停机对电网的冲击,由于循环水泵的功率较大,工频起/停泵时,对电网的冲击较大,影响其他设备的运行。
采用变频控制后,水泵实现软起动、软停止,其电流均小于额定电流,对电网不再产生冲击。
减小停泵时循环水的水垂效应,由于是变频软停止,且停泵过程可控制,可以完全消除停泵时的水垂效应,消除水垂对空调系统管网的冲击。
(4)降低设备的故障率
采用变频控制后,循环水泵大部分时间工作在额定功率以下,这将有力的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减少设备维修和维护。
(5)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实现对循环泵的过载、过流保护
对冷水机组的冷却水、冷冻水的温度进行自动控制,保证机组的安全高效运行。
综上,中央空调的循环水泵采用变频控制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对系统进行变频改造非常必要。
三、中央空调变频改造方案设计
3.1冷却水循环泵的变频改造方案
3.1.1变频控制方式,专业的冷却泵变频控制理论――恒温差控制
3.1.2变频节能控制原理
变频控制系统根据冷冻机的回水和出水的温度差,改变冷却水循环泵的转速,即改变冷却水的流量,从而保持冷冻机的回水与出水的温度差恒定。
水泵消耗的功率与转速是立方关系,即
P ∝n3 n――冷却泵的转速
由此可见,水泵消耗的功率在理想状态下,与冷水机组的制冷量成正比,即
P ∝Q Q――,冷水机组的制冷量
3.1.4控制系统功能
1.冷却出水、回水温度检测、显示
2.恒温差自动控制
3.节能率:可达20%以上
4.运转泵与备用泵切换
5.冷却水过温差、欠压力报警
6.冷却水泵过载报警
3.2冷冻水循环泵的变频改造方案
3.2.1变频控制方式
1、冷冻水泵系统的闭环控制
〔1〕、制冷模式下冷冻水泵系统的闭环控制
该方案在保证最末端设备冷冻水流量供给的情况下,确定一个冷冻泵变频器工作的最小工作频率,将其设定为下限频率并锁定,变频冷冻水泵的频率调节是通过安装在冷冻水系统回水主管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冷冻水回水温度,再经由温度控制器设定的温度来控制变频器的频率增减,控制方式是:冷冻回水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频率无极上调。
〔2〕、制热模式下冷冻水泵系统的闭环控制
该模式是在中中央空调中热泵运行(即制热)时冷冻水泵系统的控制方案。
同制冷模式控制方案一样,在保证最末端设备冷冻水流量供给的情况下,确定一个冷冻泵变频器工作的最小工作频率,将其设定为下限频率并锁定,变频冷冻水泵的频率调节是通过安装在冷冻水系统回水主管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冷冻水回
水温度,再经由温度控制器设定的温度来控制变频器的频率增减。
不同的是:冷冻回水温度小于设定温度时频率无极上调,当温度传感检测到的冷冻水回水温越高,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越低。
3.2.2控制系统功能
1.冷冻水/热水的出水、回水温度检测、显示
2.恒温差控制/恒温控制可选
3.运转泵与备用泵切换
4.冷冻泵与热水泵切换控制
5.水温过温差、欠压力报警
根据以上方案分析,结合实际水泵运行情况,现运行中央空调系统具的很大的节能空间,节电率可达到20%左右,进行节能改造是非常有价值的。
3.2.2控制系统的构成
1.变频器:采用POWTRAN TECHNOLOGY 公司生产的节能型F变频器,其软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动机功率因数和电机效率。
2.温度、压力变送器:系统采用高精度的温度变送器对管网进行监测,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在要求的温度范围内。
3.控制仪表:采用英国仪表,控制精度高,故障率低。
4.控制系统:采用北京公司的中央空调专用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可实现远程监控。
5.低压电器:空气开关,接触器,继电器,按钮等均采用进口产品,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循环水泵过载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