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讲义 (16)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3
信息专业《临床基础检验学》讲义第一章血常规检验重点:目的抗凝剂的种类血常规项目的英文缩写RBC、WBC、PLT的正常参考值ESR、Retic的定义内容:一、检测目的二、标本采集1、末梢血采集2、静脉血采集3、标本的抗凝(1)柠檬酸钠(枸橼酸钠)(2)草酸盐(3)肝素(4)EDTA盐(乙二酸四乙酸盐)三、检测项目、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1、红细胞(RBC)(1)成年男性:(4.0~5.5)×1012/L(2)成年女性:(3.50~5.0)×1012/L(3)新生儿:(6.0~7.0)×1012/L2、血红蛋白(1)成年男性:120~160g/L(2)成年女性:110~150g/L(3)新生儿:170~200g/L3、白细胞(1)成人:(120~160)×109/L(2)新生儿:(170~200)×109/L(3)6月~2岁:(11~12)×109/L4、血小板(100~300)×109/L5、血球压积(1)成年男性:0.40~0.50(2)成年女性:0.37~0.48(3)新生儿:0.47~0.676、白细胞分类(1)中性杆状核:1%~5%(2)中性分叶核:50%~70%(3)嗜酸粒细胞:0.5%~5%(4)嗜碱粒细胞:0%~1%(5)淋巴细胞:20%~40%(6)单核细胞:3%~8%7、红细胞有关参数(1)细胞分布宽度(RDW)(2)平均红细胞体积(MCV)(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4)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参考值MCV(fl) MCH(pg) MCHC(g/L) 成人82~92 27~31 320~3601~3岁79~104 25~32 280~350新生儿86~120 27~36 250~3708、血小板有关参数(1)血小板分布宽度(PDW)(2)平均血小板体积(MPV)(3)血小板压积(PCT)四、检测方法1、手工2、血细胞分析仪(1)原理(2)报告方式五、其他血液检测项目1、血沉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红细胞在全血中沉降的速率,以mm/h表示。
临床检验的定义通过实验室技术和方法,对人体样本(如血液、尿液、组织等)进行检测和分析,以获取有关健康状况、疾病诊断、治疗监测等方面的信息。
疾病诊断为医生提供客观、准确的实验室依据,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
治疗监测通过定期检测,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健康评估对人体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检测,评估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临床检验的定义与重要性01早期临床检验起源于古代医学,通过观察尿液、血液等样本的颜色、气味等变化来判断疾病。
02现代临床检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检验逐渐走向专业化、精细化,引入了先进的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03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临床检验将更加快速、准确和智能化。
临床检验的历史与发展0102对每一位患者负责,尊重患者的生命权和隐私权。
保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尊重生命严谨求实•团结协作:与医生、护士等其他医务人员紧密合作,共同为患者的健康负责。
03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确保临床检验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遵守法律法规确保样本在采集、运输、保存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保证样本安全对检验结果进行准确记录,及时、准确地出具检验报告。
准确记录与报告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具有运输、防御、调节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功能。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红细胞数量、大小、形态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用于评估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
红细胞计数和形态白细胞数量、种类和形态的测定,用于评估感染、炎症、过敏、寄生虫感染和癌症等疾病。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小板数量、形态和聚集功能的测定,用于评估血栓性疾病、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
血小板计数和功能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具有识别、清除外来抗原和维持机体免疫平衡等功能。
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抗原是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抗体是机体针对抗原产生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课件CONTENTS •临床检验概述•临床检验常用技术•血液学检验•尿液学检验•粪便学检验•体液与分泌物检验临床检验概述01临床检验的定义与目的定义临床检验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手段,对人体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以获取人体健康状况和疾病诊断信息的一门科学。
目的临床检验的目的是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帮助医生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制定治疗方案,监测治疗效果及预后。
临床检验的发展历程手工操作阶段早期的临床检验主要依赖手工操作,使用简单的化学试剂和比色法等方法进行检测,操作繁琐,误差较大。
半自动化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临床检验逐渐实现了半自动化,引入了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等设备,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自动化阶段近年来,随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等设备的广泛应用,临床检验已经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和精度。
临床检验的分类与特点分类临床检验可分为常规检验、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微生物检验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检测项目和方法。
特点临床检验具有样本多样性、检测项目繁多、操作规范性强、结果准确性高等特点。
同时,临床检验也需要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临床检验常用技术02显微镜技术光学显微镜用于观察细胞、细菌等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电子显微镜分辨率更高,可观察更细微的结构,如病毒、细胞器等。
荧光显微镜利用荧光物质标记特定结构,便于观察和研究。
相差显微镜利用光的干涉原理,观察未染色标本的细微结构。
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
抗原抗体反应将荧光素标记在抗体上,与抗原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免疫荧光技术将酶标记在抗体上,通过酶与底物的显色反应,检测抗原或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或抗体进行超微量测定。
放射免疫技术免疫学技术生化分析技术光谱分析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发射等性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临床检验基础临床检验基础临床检验是指通过对人体生理、生化、免疫、微生物学指标进行检测,以评估疾病状态,指导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技术。
在临床医学中,临床检验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可以为医生提供大量的生化、免疫、微生物学信息,为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重要的依据。
临床检验的基础知识涵盖检验方法、常用指标、临床意义、常见突出问题等方面,下面我们将从这些方面介绍临床检验基础。
1. 检验方法临床检验的主要方法有生化分析、免疫学分析和微生物学分析三种。
生化分析主要研究体内各种代谢产物的含量。
免疫学分析主要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抗原和免疫复合物等。
微生物学分析主要研究人体内外的病原微生物和细菌的种类和数量。
在实际应用中,临床检验会使用多种检验方法,如化学法、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不同的方法会有着不同的精确度和敏感性,医生需要根据病情和患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
2. 常用指标在临床检验中,常用指标主要分为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两类。
生化指标主要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代谢、电解质和糖代谢等指标。
免疫指标主要包括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白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例如,肝功能指标的测定可以判断肝功能是否受损,是对肝胆疾病诊断的关键。
而血红蛋白测定可以判断血液中氧的含量,是对贫血诊断的重要指标。
3. 临床意义临床检验的意义在于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临床检验可以从血液、尿液、组织和体液等方面获取大量的生化、免疫、微生物学数据,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力的依据。
临床检验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鉴别不同类型的疾病,如肝胆疾病、肾脏疾病、贫血、肿瘤等。
临床检验对于疾病的治疗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肝病患者的治疗需要根据肝功能指标进行调整,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临床检验基础讲义 (16)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础》阴道分泌物检查要点1:外观正常阴道分泌物为白色稀糊状,无气味,量多少不等。
异常(1)大量无色透明黏白带:常见于应用雌激素药物后及卵巢颗粒细胞瘤。
(2)脓性白带:黄色有臭味,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见于慢性宫颈炎.老年性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宫腔积脓.阴道异物等;黄色泡沫状脓性白带,常见于滴虫性阴道炎。
(3)豆腐渣样白带:常见于真菌性阴道炎。
(4)血性白带:有特殊臭味。
见于宫颈癌.宫颈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慢性重度宫颈炎以及使用宫内节育器的副作用等。
要点2:酸碱度正常阴道分泌物呈酸性,pH4~
4.5。
异常 pH值增高见于各种阴道炎,幼女和绝经后的妇女。
要点3:阴道清洁度检查
1.Ⅰ.Ⅱ度:为正常。
2.Ⅲ.Ⅳ度:为不清洁,常可同时发现病原微生物,提示存在感染引起的阴道炎。
3.阴道清洁度与卵巢功能有关:排卵前期阴道趋于清洁。
雌激素减低阴道不清洁。
阴道清洁度判断标准清洁度杆菌上皮细胞白(脓)细胞(个/HP)球菌临床意义Ⅰ ++++++++ 0~5 -正常Ⅱ ++++5~15 -正常Ⅲ --15~30 ++提示炎症Ⅳ -->30 ++++严重阴道炎要点4:病原学检查
1.阴道毛滴虫为寄生于阴道的致病性原虫,呈梨形,大小为白细胞的2~3倍,前端有4根前鞭毛,生长的最适pH为
5.5~
6.0,适宜温度为25~42℃。
可引起滴虫性阴道炎。
2.真菌检查阴道真菌有时在阴道中存在而无害,但在阴道抵抗力减低时容易发病,真菌性阴道炎以找到真菌为诊断依据。
阴道真菌多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偶见阴道纤毛菌.放线菌等,使人类致病者85%为白色念珠菌。
3.加德纳菌检查阴道加德纳菌为革兰染色阴性或染色不定(有时呈革兰染色阳性)的小杆菌,和某些厌氧菌共同引起的细菌性阴道炎属性传播疾病之一。
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诊断依据为:①线索细胞:为阴道鳞状上皮细胞黏附大量加德纳菌及其他短小杆菌后形成;②pH值:>
4.5;③胺试验:阳性;④阴道分泌物稀薄均匀。
凡有线索细胞,再加上述任意其他2条,诊断即成立。
4.淋球菌淋病为发病率较高的性传播疾病,是淋球菌(革兰阴性双球菌)在泌尿生殖道黏膜引起的特殊炎症。
检测方法及评价如下:
1.涂片法以宫颈管内分泌物涂片阳性率最高。
女性阴道分泌物,因杂菌多等原因,WH0不推荐用革兰染色检查女性患者,而推荐用亚甲蓝染色。
2.培养法本法对女性患者阳性检出率为80%~90%,是当前WH0推荐的唯一方法。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