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诗朗诵
悯农
唐 李绅 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二:世界粮食日
• 每年的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 • 世界粮食日”的诞生说明人类对粮食问
题有了正确的认识,世界各国开始对发 展粮食和农业生产有了足够的重视。 • 1981年10月16日第一个世界粮食日,世 界各国的重视盛况空前。全世界有150个 国家举办了大规模的庆祝活动;60多个 国家发行了120多种以世界粮食日为主题 的纪念邮票,还有33个国家铸造了60多 种纪念币,数量达2亿枚。显示出世界人 民对粮食和农业问题的关心。
中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也是粮 食生产和粮食消费大国。半个多世纪 以来,全国各族人民为解决人民生活 必须的粮食供应做了长期的、艰苦的 努力,用占世界7%左右的耕地,养 育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 辉,一粒米也可以折射出一个 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待 节俭的态度。我们必须要从珍 惜一粒米开始,养成节俭的好 习惯。
•
11.“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 雅俗共 赏,不 拘一格 。一方 面,突 出体现 了道家 “自恣 以适己 ”的随 意性, 同时, 不同地 位、信 仰和文 化层次 的人对 茶道有 不同的 追求。 王公贵 族讲茶 道,意 在炫耀 权贵, 附庸风 雅;
•
12.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 因素的 整合。 整合的 模式是 以华夏 文明为 核心, 核心向 周围扩 散,周 围向核 心趋同 ,核心 与周围 互相补 充、互 相吸收 、互相 融合。 汉族和 汉族以 外的少 数民族 ,都为 中华文 明作出 了重要 的贡献 。
倡议书
•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 4,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 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