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敷法操作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84.00 KB
- 文档页数:2
中药贴敷的操作方法与评分标准中药贴敷这玩意儿,可真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呀!它操作起来不难,但也有不少讲究呢。
先说这操作方法吧。
你得先把要贴敷的部位清理干净,就好比你要给一件宝贝找个干净的地儿放,可不能有灰尘啥的捣乱。
然后呢,把那调制好的中药贴敷膏拿出来,就像给宝贝穿上一件合适的衣服。
这时候,手法可得轻点儿,温柔点儿,可别跟揉面团似的那么使劲儿,不然病人该喊疼啦!轻轻把它贴在皮肤上,要贴得服服帖帖的,不能有皱皱巴巴的地方,就像给手机贴个膜,得贴得完美才行。
这贴敷的时间也得把握好呀!贴太短了,那药效还没发挥出来呢,不就白折腾啦?贴太长了,万一皮肤受不了,过敏了咋办?这就好比做饭,火候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
再来说说这评分标准。
那可是很严格的哟!贴敷的位置对不对呀,这就好比射箭,得射中靶心才行。
贴得歪七扭八的,那能行?还有那贴敷膏的厚度,也得恰到好处,太薄了没效果,太厚了浪费药材,这就跟做菜放盐一样,得适量。
如果贴敷的时候,能让病人感觉很舒服,很放松,那就得加分啦!就像给人按摩,让人舒服得直哼哼,那才叫本事呢!要是贴完了,病人没啥不良反应,皮肤也好好的,那更是完美啦!这就跟一场考试,考了个高分一样让人高兴。
咱想想啊,中药贴敷这办法多好呀,不用打针吃药,就能治病。
这多神奇呀!就好像有个小精灵在悄悄地帮你调理身体。
但要做好可不容易哦,得细心,得耐心,还得有爱心。
就跟照顾小孩子一样,得无微不至才行。
你说,要是大家都能掌握好这中药贴敷的操作方法,那得帮多少人减轻痛苦呀!咱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咱可不能丢了,得好好传承下去。
让更多的人知道中药贴敷的好,让它在现代社会也能大放异彩!这难道不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吗?咱可不能小瞧了这小小的中药贴敷,它里面蕴含的可是大大的智慧呢!。
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_分会18项中医护理_技术评分标准18项中医护理技术评分标准目录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经穴推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拔罐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5)刮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6)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中药涂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8)中药冷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9)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0)中药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1)中药熏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2)耳穴贴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4)蜡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4)隔物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5)麦粒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6)悬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7)中药泡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8)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经穴推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拔罐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刮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中药涂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药冷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中药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中药熏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耳穴贴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蜡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隔物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麦粒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悬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中药泡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
护理人员中医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XXX医院护理部目录1.刮痧技术 (2)2.拔罐技术 (4)3.麦粒灸技术 (6)4.隔物灸技术 (8)5.悬灸技术 (10)6.蜡疗技术 (12)7.穴位敷贴技术 (14)8.中药泡洗技术 (16)9.中药冷敷技术 (18)10.中药湿热敷技术 (20)11.中药涂药技术 (22)12.中药熏蒸技术 (24)13.中药热熨敷技术 (26)14.中药离子导入技术 (28)15.穴位注射技术 (30)16.耳穴贴压技术 (32)17.经穴推拿技术 (34)18.中药灌肠技术 (36)一、刮痧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刮痧技术操作流程图二、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2、操作时间为5分钟。
从取罐开始计时至最后一个罐吸附住结束。
每超时10秒扣1分。
3、根据病情选3个主穴,双侧穴位,算作一个。
监考老师考核时间年月日2014年8月修订拔罐技术操作流程图三、麦粒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监考老师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麦粒灸技术操作流程图四、隔物灸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2、操作时间为5分钟,从取姜片开始计时至艾灰全部倒入储物缸结束。
每超时10秒扣1分。
3、根据病情选3个主穴,双侧穴位,算作一个。
监考老师考核时间年月日2014年8月修订隔物灸技术操作流程图五、悬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注:1. 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
2.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7年10制定悬灸技术操作流程图六、蜡疗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蜡疗技术操作流程图七、穴位贴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监考老师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穴位敷贴技术操作流程图八、中药泡洗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时间年月日监考人2018年3月制定中药泡洗技术操作流程图九、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评分标准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图十、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者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图十一、中药涂药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中药涂药技术操作流程图十二、中药熏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时间年月日考核者签名:2018年3月制定中药熏蒸技术操作流程十三、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时间年月日监考人2018年3月制定中药热熨敷技术流程图十四、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时间:年月日考核者签名:2018年3月制定中药离子导入操作流程图十五、穴位注射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监考老师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穴位注射操作流程图十六、耳穴压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注:1、操作时间为1分钟,从消毒皮肤开始计时至压豆完成结束。
热敷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热敷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应用热量来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等。
在医疗、护理和康复领域中,正确的热敷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对其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热敷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热敷操作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使用的热敷器具(如热水袋、热敷贴等)干净、无明显损伤,且温度符合要求。
其次,为患者准备好热敷物品,如毛巾、纱布等。
最后,检查患者的热敷部位是否适合进行热敷治疗,如有必要,先进行局部清洁。
2. 确定热敷时间和温度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确定热敷的时间和温度。
热敷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温度一般在45-50摄氏度之间。
在确定时间和温度时,需要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耐受能力等因素,并遵循医疗机构或相关专业指南的建议。
3. 保护患者安全在进行热敷操作时,要确保患者的安全。
首先,确保热敷器具与周围环境的安全距离,避免热敷物品过热或造成烫伤。
其次,告知患者热敷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如热敷时间、温度等,以便患者配合和监测。
4. 执行热敷操作接下来,开始执行热敷操作。
将热敷器具放置在患者疼痛或需要治疗的部位,并使用毛巾、纱布等物品将热敷器具与皮肤隔离,以防止直接接触。
热敷器具应均匀贴近皮肤表面,避免滑动或松散。
操作时要保持环境安静、温度适宜,并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感受和疗效。
5. 检查和观察在热敷操作完成后,要及时检查热敷部位的皮肤情况。
观察是否出现红肿、烫伤等不良反应,并记录相关信息。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热敷操作并采取相应措施。
6. 清理和整理热敷操作结束后,要对热敷器具进行清理和整理。
将使用过的热敷物品进行妥善处理,清洁热敷器具,并储存到干燥、安全的地方,以备下次使用。
二、评分标准为了评估热敷操作的质量和效果,可以使用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1. 效果评估评估热敷操作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疼痛缓解程度:根据患者自己的主观感受,评估热敷对疼痛的缓解程度,如完全缓解、明显缓解、轻微缓解等。
中药热敷法操作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中药热敷法操作
科室:未知
姓名:未知
项目:中药热敷法操作评分标准
素质要求:衣帽整洁,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应得分:35
扣分得分:15
说明:操作人员应该洗手并戴上口罩,以确保卫生。
操作人员应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进行正确和全面的评估,得分应为5分。
治疗车、手套、包布、橡胶单1-2、大毛巾和纸巾等
物品应该齐备,得分应为10分。
操作人员应核对患者的姓名、
床号、诊断等信息,并介绍和解释操作过程,得分应为7分。
操作人员应确保患者体位舒适合理,暴露湿敷部位,保暖,得分应为2分。
操作人员应用清水洗患处,擦干,观察患处有无伤口感染,得分应为5分。
操作人员应确定敷药面积大小,准备热敷包,得分应为2分。
操作人员应将热敷包包好,厚度和温度适中,得分应为2分。
操作人员应确保敷药部位准确,大于患处,得分应为5分。
操作人员应协助患者穿着,安排舒适体位,得分应为2分。
操作人员应记录洗手、记录、签名,得分应为2分。
操作人员应确保操作正确、动作轻巧,得分应为5分。
操作人员应确保技能熟练,操作程度和方法正确,得分应为2分。
操作人员应回答理论提问并正确,得分应为2分。
操作人员应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得分应为3分。
合计:215分
评价:操作人员应确保患者感受良好,目标实现程度高。
中医医疗技术考核标准(敷熨熏浴类中医微创类)(草案)2021.07目录敷熨熏浴类技术 (1)第一章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第二章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第三章中药冷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6)第四章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8)第五章中药熏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0)第六章中药泡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2)第七章中药淋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5)中医微创类技术 (17)第一章针刀技术操作考核标准 (18)第二章带刃针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1)第三章水针刀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4)第四章钩针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6)第五章刃针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9)第六章长圆针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1)第七章拨针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3)第八章铍针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5)第九章银质针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7)第十章内热针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9)第十一章埋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1)敷熨熏浴类技术1第一章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评分说明扣分说明仪表2仪表端庄、戴表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评估5临床症状、既往史、药物及敷料过敏史、是否妊娠一项未完成扣1分敷药部位皮肤情况一项未完成扣1分告知4解释作用、简单的操作方法、敷贴时间,取得患者配合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准备6洗手,戴口罩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备齐并检查用物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4分环境与患者准备10病室整洁、光线明亮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环境准备不全扣1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充分暴露治疗部位,保暖,保护隐私未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扣2分;未保暖扣2分;未保护隐私扣2分操作过程敷药41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清洁局部皮肤,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未清洁扣2分;清洁不彻底扣1分;未观察扣2分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或棉质敷料大小不合适扣4分;摊药面积过大2薄胶纸,将所需药物均匀地平摊于棉纸或薄胶纸上,厚薄适中或过小或溢出棉质敷料外扣4分;药物过厚或过薄扣4分将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避免药物溢出污染衣物部位不准确扣6分;药液外溢扣4分使用敷料或棉垫覆盖,固定牢固未使用敷料或棉垫覆盖扣2分;固定不牢固扣2分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未询问扣1分告知注意事项未告知扣2分;告知不全面扣1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整理床单位扣2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取药8取下敷药,清洁皮肤未清洁扣2分;清洁不彻底扣1分观察局部皮肤,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未观察皮肤扣2分;未询问扣2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处置6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未洗手扣2分记录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评价6流程合理、技术熟练、局部皮肤无损伤、询问患者感受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理论提问10穴位敷贴的使用范围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穴位敷贴的注意事项得分主考官签字3第二章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评分说明扣分说明仪表2仪表端庄、戴表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评估6主要症状、既往史、过敏史、是否妊娠一项未完成扣1分患者对热的耐受程度、局部皮肤情况一项未完成扣1分告知4解释目的、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准备6洗手、戴口罩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备齐并检查用物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4分环境与患者准备5病室整洁、光线明亮,温度适宜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环境准备不全扣1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湿热敷部位,注意保暖和保护患者隐私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未充分暴露部位扣2分;未保暖扣1分;未保护隐私扣1分,最高扣3分操作过热熨敷4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测试温度,将敷料浸于38~43°C药液中,拧干后敷于患处温度过高或过低扣4分;药液量过多或过少扣4分;位置不准确扣4分4程及时更换敷料或频淋药液于敷料上,保持热敷部位的湿度及温度,持续20~30min未及时更换扣3分;未保持温湿度扣3分询问患者感受,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未询问患者感受扣4分;未注意保暖扣2分;未保护患者隐私扣2分观察局部皮肤未观察皮肤扣4分;观察不全面扣2分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局部皮肤出现水泡、痒痛或破溃及时通知护士;中药可致皮肤着色,数日后自行消退未告知扣2分/项,最高扣6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2分;未核对扣2分去除敷料12撤除敷料,观察、清洁皮肤未撤除敷料扣2分;未观察扣2分;未清洁皮肤扣2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整理床单位扣2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处理5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未洗手扣1分记录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评价6流程合理、技术熟练、询问患者感受一项不合格扣2分理论提问10中药湿热敷的适应症回答不全面扣2分;未答出扣5分/题中药湿热敷的注意事项得分主考官签字5第三章中药冷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评分说明扣分说明仪表2仪表端庄、戴表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评估6主要症状、既往史、过敏史、是否妊娠一项未完成扣1分患者体质、冷敷部位皮肤情况一项未完成扣1分告知4解释目的、操作方法、时间、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准备6洗手、戴口罩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备齐并检查用物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4分环境与患者准备6病室整洁,光线明亮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环境准备不全扣1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暴露部位,保护隐私未充分暴露部位扣1分;未保护隐私扣1分操作过程冷敷4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测试药液温度8~15°C,用敷料浸取药液敷于患处,药量适宜温度过高或过低扣4分;药液量过多或过少扣4分;位置不准确扣4分每5min重复操作1次,持续20~30min,保持患处低温未及时更换扣6分;未保持药液温度扣3分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注意保暖,保护患未询问患者感受扣4分;未保暖扣26者隐私分;未保护隐私扣2分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过敏;贴敷是否妥帖未观察皮肤扣4分;观察不全面扣2分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局部皮肤出现不适或敷料脱落时及时通知护士;中药可致皮肤着色,数日后自行消退未告知扣2分/项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2分;未核对扣2分去除敷料10将敷料取下未撤除敷料扣2分观察、清洁皮肤未观察皮肤扣2分;未清洁皮肤扣2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未安置体位扣1分;未整理床单位扣1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处置6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未洗手扣2分记录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评价6流程合理、技术熟练、询问患者感受一项不合格扣2分理论提问10中药冷敷的适应症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中药冷敷的注意事项得分主考官签字7第四章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评分说明扣分说明仪表2仪表端庄、戴表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评估6主要症状、既往史、过敏史、是否妊娠一项未完成扣1分患者对热的耐受程度、局部皮肤情况一项未完成扣1分告知4解释目的、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准备6洗手、戴口罩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备齐并检查用物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4分环境与患者准备5病室整洁、光线明亮,温度适宜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环境准备不全扣1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湿热敷部位,注意保暖和保护患者隐私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未充分暴露部位扣2分;未保暖扣1分;未保护隐私扣1分,最高扣3分操作过程湿热敷4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测试温度,将敷料浸于38~43°C药液中,拧干后敷于患处温度过高或过低扣4分;药液量过多或过少扣4分;位置不准确扣4分及时更换敷料或频淋药液于敷料上,保持热敷部位的湿度及温度,持续20~30min未及时更换扣3分;未保持温湿度扣3分询问患者感受,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未询问患者感受扣4分;未注意保暖扣2分;8未保护患者隐私扣2分观察局部皮肤未观察皮肤扣4分;观察不全面扣2分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局部皮肤出现水泡、痒痛或破溃及时通知护士;中药可致皮肤着色,数日后自行消退未告知扣2分/项,最高扣6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2分;未核对扣2分去除敷料12撤除敷料,观察、清洁皮肤未撤除敷料扣2分;未观察扣2分;未清洁皮肤扣2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整理床单位扣2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处理5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未洗手扣1分记录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评价6流程合理、技术熟练、询问患者感受一项不合格扣2分理论提问10中药湿热敷的适应症回答不全面扣2分;未答出扣5分/题中药湿热敷的注意事项得分主考官签字9第五章中药熏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评分说明扣分说明仪表2仪表端庄、戴表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评估6主要症状、既往史、过敏史、是否妊娠一项未完成扣1分体质及局部皮肤情况、进餐时间一项未完成扣1分告知4解释作用、操作方法、熏蒸时间、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准备6洗手,戴口罩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备齐并检查用物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4分环境与患者准备6病室整洁、温度适宜一项未完成扣1分熏蒸前饮淡盐水或温开水200ml未饮水扣1分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暴露熏蒸部位未摆放体位扣2分;体位不合理或不舒适扣1分;未充分暴露熏蒸部位扣1分操作过程5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药液温度:43~46℃,倒入容器内,对准熏蒸部位药液温度过高或过低扣4分;药液漏出容器扣4分;未对准熏蒸部位扣2分熏蒸时间:20~30min,观察并询问患者感受熏蒸时间不正确扣2分;未观察病情扣2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4分10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变化,调整药液温度未观察皮肤变化扣4分;未及时调节药温扣4分治疗结束,清洁患者皮肤,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烫伤、过敏未清洁皮肤扣4分;未观察皮肤扣4分操作过程保持衣服、床单位清洁药液污染衣服扣3分;药液污染被服扣3分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如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未告知扣2分/项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衣着、床单位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整理衣着扣1分;未整理床单位扣1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处置6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未洗手扣2分记录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评价6流程合理、技术熟练、局部皮肤无损伤、询问患者感受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出现烫伤扣6分理论提问10中药熏蒸的禁忌症回答不全面扣2分/项;未答出扣5分/题中药熏蒸的注意事项得分主考官签字11第六章中药泡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评分说明扣分说明仪表2仪表端庄、戴表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评估6临床症状、既往史、过敏史、是否妊娠及月经期一项未完成扣1分,最高扣4分泡洗部位皮肤情况、对温度的耐受程度一项未完成扣1分告知4解释作用、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准备6洗手,戴口罩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备齐检查用物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4分环境与患者准备7病室整洁、调节室内温度,关闭门窗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准备不全扣1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暴露泡洗部位皮肤,保暖,注意保护隐私未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扣2分;未保暖扣2分;未保护隐私扣2分12操作过程泡洗2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测量药液温度,在40℃左右未测药液温度扣6分;药液温度不准确扣3分根据泡洗部位选择合适药液量:全身泡洗水位在膈肌以下、局部泡洗浸过患部动作生硬扣2分;选择药液量不正确扣4分;泡洗部位不准确扣4分遵医嘱确定泡洗时间,根据病情选择泡洗时间不准确扣4分观察22定时测量药液温度、询问患者感受未测量药温扣2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2分室温适宜未观察室温是否适宜扣4分观察患者全身情况:面色、呼吸、汗出及局部皮肤情况未观察扣2分/项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体位舒适度未询问扣2分/项;体位不舒适扣2分告知相关注意事项未告知扣2分;内容不全扣1分操作后处置13清洁并擦干皮肤未清洁皮肤扣1分;未擦干扣1分协助患者着衣,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未协助患者着衣扣1分;未安置体位扣1分;未整理床单位扣1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未洗手扣2分记录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评价6流程合理、技术熟练、局部皮肤无损伤、询问患者感受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出现烫伤扣6分13理论提问10中药泡洗的作用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中药泡洗的注意事项得分主考官签字14第七章中药淋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516中医微创类技术17第一章针刀技术操作考核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评分说明扣分说明仪表2仪表端庄、指甲干净整洁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评估6临床症状、既往史、药物及敷料过敏史、是否妊娠一项未完成扣1分穿刺部位皮肤情况一项未完成扣1分告知3解释作用、操作方法、治疗时间一项未完成扣1分术前准备10七步洗手法、戴一次性口罩、戴帽子、无菌手套、铺无菌单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未戴帽子扣1分;未戴无菌手套扣1分;未铺无菌单扣1分;备齐并检查用物,查看有效期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4分环境与患者准备9病室整洁、光线明亮、良好的机械或自然通风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环境准备不全扣1分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充分暴露治疗部位,保暖,保护隐私未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扣2分;未保暖扣1分;未保护隐私扣2分18操作过程消毒41核对穿刺部位,询问患者感受未核对扣3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1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消毒方法正确:以所治疗区域为中心由内向外消毒,共2次,范围>5cm消毒方法不正确扣5分;消毒范围不规范扣2分再次核对治疗部位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注射过程应观察是否有晕针等异常情况未观察扣4分;观察不全面扣2分针刀四步规程,刀口线应和大血管、神经及肌肉纤维走向平行动作不规范扣5分;部位不准确扣1分;逐层点刺、切割、剥离,询问患者感受手法不规范扣4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2分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针孔1-2分钟未按要求按压扣3分告知患者注射部位48小时内避免着水未按要求告知患者扣3分5协助患者着衣、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未协助着衣扣1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未整理床单位扣1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处置6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未洗手扣2分记录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评价6无菌观念、流程合理、技术熟练、询问患者感受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理论10针刀的适应症、禁忌症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19提问针刀的注意事项得分主考官签字20第二章带刃针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21充分暴露治疗部位,保暖,保护隐私未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扣2分;未保暖扣1分;未保护隐私扣2分操作过程消毒41核对穿刺部位,询问患者感受未核对扣3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1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消毒方法正确:以所治疗区域为中心由内向外消毒,共2次,范围>15cm消毒方法不正确扣5分;消毒范围不规范扣2分再次核对治疗部位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确认无回血后,逐层局部麻醉注射方法不正确扣3分;未抽回血扣3分;注入药液速度不规范扣2分注射过程应观察是否有晕针等异常情况未观察扣4分;观察不全面扣2分自皮肤逐层刺入,直达病灶靶点动作不规范扣5分;部位不准确扣1分;切割、剥离、翘拨、松解、转位、矫形等不同手法,询问患者感受手法不规范扣4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2分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针孔1-2分钟未按要求按压扣3分告知患者注射部位48小时内避免着水未按要求告知患者扣3分5协助患者着衣、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未协助着衣扣1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未整理床单位扣1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处置6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未洗手扣2分记录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22评价6无菌观念、流程合理、技术熟练、询问患者感受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理论提问10针刀的适应症、禁忌症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针刀的注意事项得分主考官签字23第三章水针刀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24消毒由内向外消毒,共2次,范围>15cm再次核对治疗部位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确认无回血后,逐层局部麻醉注射方法不正确扣3分;未抽回血扣3分;注入药液速度不规范扣2分注射过程应观察是否有晕针等异常情况未观察扣4分;观察不全面扣2分;五种水针操作方法少回答一项扣1分;扇形、弹割、一点三针、双手针、经筋飞挑,询问患者感受手法不规范扣4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2分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针孔1-2分钟未按要求按压扣3分告知患者注射部位48小时内避免着水未按要求告知患者扣3分5协助患者着衣、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未协助着衣扣1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未整理床单位扣1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处置6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未洗手扣2分记录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评价6无菌观念、流程合理、技术熟练、询问患者感受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理论提问10针刀的适应症、禁忌症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针刀的注意事项得分主考官签字25第四章钩针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26充分暴露治疗部位,保暖,保护隐私未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扣2分;未保暖扣1分;未保护隐私扣2分操作过程消毒41核对穿刺部位,询问患者感受未核对扣3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1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消毒方法正确:以所治疗区域为中心由内向外消毒,共2次,范围>15cm消毒方法不正确扣5分;消毒范围不规范扣2分再次核对治疗部位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确认无回血后,逐层局部麻醉注射方法不正确扣3分;未抽回血扣3分;注入药液速度不规范扣2分注射过程应观察是否有晕针等异常情况未观察扣4分;观察不全面扣2分;钩治、割治、挑治、针刺操作方法,定位准确少回答一项扣1分;做钩提动作,边钩提边深入,进入筋膜层,询问患者感受手法不规范扣4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2分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针孔1-2分钟未按要求按压扣3分告知患者注射部位48小时内避免着水未按要求告知患者扣3分5协助患者着衣、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未协助着衣扣1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未整理床单位扣1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处置6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未洗手扣2分27记录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评价6无菌观念、流程合理、技术熟练、询问患者感受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理论提问10针刀的适应症、禁忌症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针刀的注意事项得分主考官签字28第五章刃针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评分说明扣分说明仪表2仪表端庄、戴表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评估6主要症状、既往史、过敏史、是否妊娠一项未完成扣1分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局部皮肤情况一项未完成扣1分告知4解释目的、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准备6洗手、戴口罩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备齐并检查用物是否齐备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4分环境与患者准备5病室整洁、光线明亮,温度适宜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环境准备不全扣1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刃针操作部位(范围为操作范围的15cm),注意保暖和保护患者隐私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未充分暴露部位扣2分;未保暖扣1分;未保护隐私扣1分,最高扣3分操作过程刃针4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定位、消毒、麻醉定位不准确扣3分;消毒不规范扣3分;麻醉不规范扣3分选择合适型号刃针、选择合适操作方法未选择合适型号长圆针扣3分;未选择合适操作方式扣3分;操作不规范扣3分。
中药湿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概述中药湿敷是一种中医疗法,其主要通过将中药煎汤或者水煮后的温敷物料敷于病患部位,通过热力传递和药物渗透来对病患进行治疗的方法。
在中医理论认为,中药湿敷对于风湿病、外伤、跌打损伤等病症具有显著的疗效。
那么如何进行中药湿敷,以及如何进行评分标准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中药湿敷技术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
二、中药湿敷技术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选择合适的中药材料:在进行中药湿敷前,首先需要根据病症选择合适的中药材料,通常是具有散寒祛湿、活血化瘀等功效的中药。
- 煎制中药汤剂:将所选中药材料按比例配制后,进行煎煮,制成中药汤剂。
2. 敷贴操作- 清洁患处:在进行中药湿敷前,需要先对患处进行清洁消毒,保证敷贴部位的清洁。
- 敷贴温度掌握:测试中药汤剂的温度,控制好敷贴的温度,避免烫伤患者。
- 敷贴时间掌握:在敷贴中药湿敷物料时,掌握好敷贴时间,一般情况下15-30分钟为宜。
3. 落实护理- 敷贴后护理:在中药湿敷结束后,需要进行患者护理,包括清洁敷贴部位,了解患者的反应情况,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变化情况。
三、中药湿敷评分标准在进行中药湿敷操作时,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分,以保证中药湿敷的质量和疗效。
1. 中药材料选择:根据患者的病症选择合适的中药材料,考察中药的选择是否合理。
2. 湿敷温度掌握:评估敷贴中药湿敷物料的温度掌握是否得当,避免对患者造成烫伤。
3. 敷贴时间掌握:评估操作者对敷贴时间的把控是否合理,避免过长或者过短影响治疗效果。
4. 敷贴方法和技巧:评估操作者的敷贴方法和技巧是否熟练,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5. 敷贴后护理:评估操作者对患者敷贴后的护理是否得当,包括清洁敷贴部位、了解患者反应等。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中药湿敷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治疗风湿病、外伤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中药的药性和热力的作用,对病症起到一定的缓解和治疗作用。
在进行中药湿敷操作时,需要操作者具备一定的中医知识和操作技巧,以保证操作质量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