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2015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汇总表
- 格式:pdf
- 大小:246.96 KB
- 文档页数:14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记录本论文题目:执行时间: 年月至年月学生姓名:学生学号:专业:指导教师:学院 (系):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记录本使用说明1. 本记录本用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阶段重要事项的记录。
也作为开题、中期、后期、答辩检查依据之一。
2. 记录内容:学生:项目进展情况、遇到的问题和难点、研究收获及体会;与导师见面情况、讨论的主要问题。
指导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复,并对其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学生整个毕业设计工作进行综合评价。
院(系):对开题、中期、过程检查情况进行记录,并至少要有二次答辩检查的记录。
3. 记录要求:师生见面情况至少每周记录一次。
院(系)除开题、中期检查记录外,至少要有二次及以上的过程检查记录。
4. 请每位学生妥善保管此记录本,在递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一并上交。
5. 如记录纸不够,可自行加页。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记录师生见面情况记录见面时间:见面地点:学生记录:学生签名: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指导教师综合评价意见(含对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毕业设计工作情况及学术诚信等方面的评价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开题报告检查情况记录((如含开题答辩请填写相应情况记录):答辩时间:答辩地点:答辩小组签名:学生签名:院(系)主管教学负责人签名:年月日中期检查情况记录(如含中期检查答辩请填写相应情况记录):答辩时间:答辩地点:答辩小组签名:学生签名:院(系)主管教学负责人签名:年月日过程检查情况记录(对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进程、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以及指导教师工作态度和指导方式进行检查,并对学生和指导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院(系)主管教学负责人签名:年月日。
上海交通大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2006级毕业设计(论文)(页面设置:论文版心大小为155mm×245mm,页边距:上2.6cm,下2.6cm,左2.5cm,右2cm,行间距20磅,装订线位置左,装订线1cm,)此处为论文题目,黑体2号字(以下各项居中列,黑体小四号)年级:学号:姓名:专业:指导老师:(填写时间要用中文)二零零八年六月院系专业年级姓名题目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 (签章)评阅人评语评阅人 (签章) 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章)年月日毕业设计任务书班级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发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年月日题目题目类型:工程设计技术专题研究理论研究软硬件产品开发一、设计任务及要求二、应完成的硬件或软件实验三、应交出的设计文件及实物(包括设计论文、程序清单或磁盘、实验装置或产品等)四、指导教师提供的设计资料五、要求学生搜集的技术资料(指出搜集资料的技术领域)六、设计进度安排第一部分(4 周)第二部分(6 周)第三部分(2 周)评阅及答辩(1 周)指导教师:年月日系主任审查意见:注:设计任务书审查合格后,发到学生手上。
××××大学××××××××学院20XX年制摘要正文略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之间分号隔开,并加一个空格)Abstract 正文略Keywords: keyword; keyword; keyword; keyword目录摘要 ............................................................................................................................. I V ABSTRACT (V)第1章绪论 (1)1.1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1)1.2本论文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 (1)1.3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1)1.4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1)第2章各章题序及标题小2号黑体 (2)2.1各节点一级题序及标题小3号黑体 (2)2.1.1 各节的二级题序及标题4号黑体 (2)2.2页眉、页脚说明 (2)2.3段落、字体说明 (2)2.4公式、插图和插表说明 (2)结论 (5)致谢 (6)参考文献 (7)附录 1 标题 (8)附录 2 标题 (9)第1章绪论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号字体[1]。
上海交通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若干规定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
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同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高等学校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搞好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切实有效措施。
为此特制定本规定,各院(系)应结合实际情况遵照执行。
1. 意义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
按照培养计划要求,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
搞好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于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保证我校学士学位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各院(系)务必精心组织,加强指导,出人才、出成果,争取优良成绩。
2. 目的毕业设计(论文)应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开发创造能力为主,兼顾所学知识的巩固、应用和扩大专业知识为目的。
毕业设计(论文)内容一般应包括工作计划和组织、检索与阅读中外文献资料、调查研究、方案比较选择、设计与计算、综合分析、计算机绘图、实验研究、方案模拟抽象、数据处理、程序开发、总结提高、撰写报告等。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或课题要求不同,可有所侧重。
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理论教学一样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不要一刀切。
在保证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毕业论文或理论专著的评释,使学生受到初步的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可以做毕业设计或专题试验,让学生获得解决某个工程的锻炼;也可以做一些模拟性的工程设计、试验研究课题,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独立工作的初步练习。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学文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范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0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范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阶段,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创新思维、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论证的重要依据;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经院教学委员会讨论,特制定该管理条例。
1. 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与成果形式毕业设计的选题,以工程(产品)设计类课题为主:毕业论文的选题,以工程技术研究类特别是实验研究性课题为主;软件工程类的选题,以软件设计和应用性课题为类,毕业设计(论文)涵盖的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与软件工程等三种类型的课题,均以解决工程问题为核心。
1.1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基本要求⑴主要任务学生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并正确绘制机械与电气工程图纸或独立撰写一份毕业论文,并绘制有关图表。
⑵知识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应综合运用多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使得理论认识深化、知识领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
⑶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应学会依据技术课题任务,进行资料的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和正确使用工具书;培养学生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与技术规范,提高工程设计计算,图纸绘制、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实验、测试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锻炼学生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⑷综合素质要求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应能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知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在工程设计中,应树立正确的工程意识与经济意识,树立正确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与全局观点;1.2毕业设计(论文)的成果形式⑴工程设计类侧重于设计、计算与制图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基本训练。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作为一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是学习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也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为了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1.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填写与装订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应包括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含电子版、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评语、答辩提问录,以及图纸、实验报告和计算程序等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按要求认真填写,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手写一律用蓝黑墨水或黑墨水填写。
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签字,经主管教学院长(系主任审核签字后发给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按统一标准装订:毕业设计(论文封皮→内封面→任务书→学术诚信声明、版权使用授权书→中外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谢辞→译文及原文。
2.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报告(论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标题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
通过标题使读者大致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科学的范畴。
标题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写得简明,将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2 摘要摘要又称内容提要,它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整个内容的精华。
中外文摘要以300-500字为宜。
撰写摘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用精炼、概括的语言来表达,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或说明;(2 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3 成果和结论性字句是摘要的重点,在文字论述上要多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4 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分雷同;(5 既要写得简短扼要,又要生动,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写得有文彩,以唤起读者对全文阅读的兴趣。
上海交通大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2006级毕业设计(论文)(页面设置:论文版心大小为155mm×245mm,页边距:上2.6cm,下2.6cm,左2.5cm,右2cm,行间距20磅,装订线位置左,装订线1cm,)此处为论文题目,黑体2号字(以下各项居中列,黑体小四号)年级:学号:姓名:专业:指导老师:(填写时间要用中文)二零零八年六月院系专业年级姓名题目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 (签章)评阅人评语评阅人 (签章) 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章)年月日毕业设计任务书班级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发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年月日题目题目类型:工程设计技术专题研究理论研究软硬件产品开发一、设计任务及要求二、应完成的硬件或软件实验三、应交出的设计文件及实物(包括设计论文、程序清单或磁盘、实验装置或产品等)四、指导教师提供的设计资料五、要求学生搜集的技术资料(指出搜集资料的技术领域)六、设计进度安排第一部分(4 周)第二部分(6 周)第三部分(2 周)评阅及答辩(1 周)指导教师:年月日系主任审查意见:注:设计任务书审查合格后,发到学生手上。
××××大学××××××××学院20XX年制摘要正文略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之间分号隔开,并加一个空格)Abstract 正文略Keywords: keyword; keyword; keyword; keyword目录摘要 ............................................................................................................................. I V ABSTRACT (V)第1章绪论 (1)1.1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1)1.2本论文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 (1)1.3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1)1.4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1)第2章各章题序及标题小2号黑体 (2)2.1各节点一级题序及标题小3号黑体 (2)2.1.1 各节的二级题序及标题4号黑体 (2)2.2页眉、页脚说明 (2)2.3段落、字体说明 (2)2.4公式、插图和插表说明 (2)结论 (5)致谢 (6)参考文献 (7)附录 1 标题 (8)附录 2 标题 (9)第1章绪论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号字体[1]。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生学号:专业:指导教师:学院(系):教务处制表填表说明1.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若干规定》要求,每位学生必须认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每位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实事求是地填写各项内容。
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
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3.开题前,须进行文献查阅,要求与论文研究有关的主要参考文献阅读数量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资料应占一定比例。
参考文献的书写请参照《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4.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总字数应满足本院(系)要求。
5.请用宋体小四号字体填写,并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6.该表填写完毕后,须请指导教师审核,并签署意见。
7.《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将作为答辩资格审查的主要材料之一。
8.本表格不够可自行扩页。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课题来源课题性质项目编号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含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技术路线):预期研究结果:(可选填)计划进度安排:参考文献:指导教师意见(课题难度是否适中、工作量是否饱满、进度安排是否合理、工作条件是否具备、是否同意开题等):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学院(系)意见:审查结果:□同意□不同意学院(系)负责人签名:年月日。
选题1:基于BIM 的施工进度与资源均衡优化研究[18]林佳瑞,张建平,钟耀锋. 基于4D-BIM 的施工进度-资源均衡模型自动构建与应用[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4,06:44-49. [25]林佳瑞,张建平,钟耀锋. 基于4D-BIM 与过程模拟的施工进度—资源均衡[A].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应用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大会论文集[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2014:6. 基于BIM 的进度管理框架构件与流程设计的进度管理框架构件与流程设计[22]林佳瑞,张建平,钟耀锋. 基于4D-BIM 的施工进度-资源均衡模型自动构建与应用[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4,06:44-49. [71]何清华,韩翔宇. 基于BIM 的进度管理系统框架构建和流程设计[J]. 项目管理技术,2011,09:96-99. [16]赵盟. 基于BIM 的进度看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22]张校伟. 基于综合项交付的进度管理优化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51]何晨琛,王晓鸣,吴晶霞,赵国超. 基于BIM 的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研究[J]. 建筑经济,2015,02:33-35. [2]赵彬,王友群,牛博生. 基于BIM 的4D 虚拟建造技术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J]. 建筑经济,2011,09:93-95. [26]牛博生. BIM 技术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2 [29]张康照. 基于BIM 实时模型的施工进度监测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2. [33]张连营,于飞. 基于BIM 的建筑工程项目进度-成本协同管理系统框架构建[J]. 项目管理技术,2014,12:43-46. [19]甘露. BIM 技术在施工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25]胡长明,熊焕军,龙辉元,王雪艳. 基于BIM 的建筑施工项目进度-成本联合控制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474-478. [6]伊朝接. 基于新兴信息技术的智慧施工进度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12]王爱娟. 基于BIM 的建设项目进度风险分析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15]任桂娜. 基于BIM 的工程项目进度计划自动生成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16]廖龙辉. 基于BIM 的施工进度—成本上下文信息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17]车谦. 基于BIM 的施工项目进度风险预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25]袁振民,王要武. 基于BIM 和网络计划技术的建设施工程施工工进度—成本研究[J]. 管工程管理理学报,2015,04:95-100. [5]刘欣. 基于BIM 的大型建设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体系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3. [3]王心宇. 施工进度仿真及工程量统计分析与实施[D].山东大学,2014. [19]纪凡荣,曲娣,尚方剑. BIM 情景下的可视化工程进度管理研究[J]. 建筑经济,2014,10:40-43. 选题2:基于BIM 的建筑设备与安全运维管理研究[47]陈兴海,丁烈云. 基于物联网和BIM 的建筑安全运维管理应用研究——以城市生命线工程为例[J]. 建筑经济,2014,11:34-37. [50]陈兴海,丁烈云. 基于物联网和BIM 的城市生命线运维管理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2014,10:89-93. [25]赖华辉,邓雪原,陈鸿,楼葭菲. 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运维模型交付标准[J]. 都市快轨交通,2015,03:78-83. [13]张睿奕. 基于BIM的建筑设备运行维护可视化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4. [26]张冰. 基于BIM的地铁车站机电设备运维管理[J]. 科学中国人,2015,11:58-59. [6]王代兵,佟曾. BIM 在商业地产项目运维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住宅科技,2014,03:58-60. [7]齐宝库,李长福.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研究[J]. 施工技术,2014,15:25-29. [11]佟曾,王代兵. BIM在商业地产项目运维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住宅设施,2014,07:98-99. [55]王廷魁,赵一洁,张睿奕,李阳. 基于BIM与RFID的建筑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系统研究[J]. 建筑经济,2013,11:113-116. [56]王廷魁,孙秋兰,郑小晴. 基于BIM的建筑物维修管理系统研究[J]. 建筑经济,2014,01:107-110. [46]满延磊,谢步瀛,张其林,胡笳. 基于OGRE和BIM的建筑物运行维护可视化系统平台研发[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01:1-5. [24]马智亮,杨之恬. 基于BIM技术的智能化住宅部品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系统功能需求分析[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5,01:1-7. [25]田佩龙,李哲,胡振中,邹东. BIM与建筑机电设备监测信息集成的研究[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5,01:8-13. [47]胡振中,陈祥祥,王亮,余芳强,王兴坡. 基于BIM的机电设备智能管理系统[A].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中国图学学会土木工程图学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计算机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第十六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中国图学学会土木工程图学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2012:8. [58]尹奎,王兴坡,刘献伟,胡振中. 基于BIM的机电设备设施管理系统研究[J]. 施工技术,2013,10:86-88. [61]胡振中,陈祥祥,王亮,余芳强,王兴坡. 基于BIM的机电设备智能管理系统[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01:17-21. [20]孙秋兰. 基于BIM的建筑设备维修决策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4. [50]杨子玉. BIM在物业设备资料管理中的应用[J]. 建筑,2013,18:84-85 BIM与建筑机电设备监测信息集成的研究[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25]田佩龙,李哲,胡振中,邹东. . BIM术,2015,01:8-13. [61]王廷魁,张睿奕. 基于BIM的建筑设备可视化管理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2014,03:32-36. [14]王咸锋,王朔. BIM集成无线射频技术在医院建筑及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8:4143-4146+4157. [4]何波,张家立,陈强,邓焯彬. 基于BIM的机电设备应急管理系统总体设计[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4,02:10-14+44. [5]陈强,邓焯彬,何波,张家立. 基于BIM的机电设备应急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和软件实现方法[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4,02:15-19. BIM与建筑机电设备监测信息集成的研究[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25]田佩龙,李哲,胡振中,邹东. . BIM术,2015,01:8-13. [47]胡振中,陈祥祥,王亮,余芳强,王兴坡. 基于BIM 的机电设备智能管理系统[A].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中国图学学会土木工程图学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计算机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第十六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中国图学学会土木工程图学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2012:8. [58]尹奎,王兴坡,刘献伟,胡振中. 基于BIM 的机电设备设施管理系统研究[J]. 施工技术,2013,10:86-88. [61]胡振中,陈祥祥,王亮,余芳强,王兴坡. 基于BIM 的机电设备智能管理系统[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01:17-21. [63]王珩玮,胡振中,林佳瑞,张建平. 面向Web 的BIM 三维浏览与信息管理[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03:1-7. [20]孙秋兰. 基于BIM 的建筑设备维修决策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4. 选题3:基于BIM 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设备智能管理系统研究[5]马智亮,杨之恬. 基于BIM 技术的智能化住宅部品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系统功能需求分析[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5,01:1-7. [61]胡振中,陈祥祥,王亮,余芳强,王兴坡. 基于BIM 的机电设备智能管理系统[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01:17-21. [62]林佳瑞,张建平,何田丰,贾卫东,吴峥. 基于BIM 的住宅项目策划系统研究与开发[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01:22-26. [13]马智亮,杨之恬. 基于BIM 技术的智能化住宅部品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系统需求分析[A].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大会论文集[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2014:6. [5]郭红领,刘文平,张伟胜. 集成BIM 和PT 的工人不安全行为预警系统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04:104-109. [6]郭红领,于言滔,刘文平,张伟胜. BIM 和RFID 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集成应用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2014,04:87-92. [76]张建平,梁雄,刘强,王修昌,王阳利. 基于BIM 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及其应用[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2,04:1-6. [91]陆宁. 基于BIM 技术的施工企业信息资源利用系统研究[D].清华大学,2010. [66]田帅,徐蓉,王旭峰. 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建材科技,2014,04:98-99+115. [43]伍建军,周丹丹,饶伟,胡俊杰,吴侃. 基于BIM技术的造价软件对比分析[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04:29-33. [17]. “基于BIM的造价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项目验收会顺利召开[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03:80. [8]李静,方后春,罗春贺. 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 建筑经济,2012,09:96-100. [25]方后春. 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 [6]林庆.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9]艾新,张德海,韩进宇. 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应用探索[J]. 建筑与预算,2014,05:14-18. [33]屠庆波,王霄燕,曾大林,纪凡荣,刘宏志. 基于BIM的变电站工程图形算量系统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2015,02:111-115. [35]王廷魁,胡攀辉,杨喆文. 基于BIM与AR的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 项目管理技术,2015,05:19-23. [4]徐尚奎,谭月仁,蒋凡,史建中. BIM技术在铁路客站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应用[J]. 铁路技术创新,2014,05:28-30. [9]洪伟. 基于“数据自动对比”的工程质量管理模式[J]. 工程质量,2015,06:94-96. [7]梁波.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能耗分析在设计初期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4. [25]首灵丽.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能耗模拟分析与传统建筑能耗分析对比研究[D].重庆大学,2013. [68]曾旭东,赵昂. 绿色建筑设计中的CAD技术——建筑设计中BIM技术与能耗分析相结合的应用研究[A]. 建设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英国贸易投资总署(UKTI)、加拿大劳动和住房部、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建设局(BCA)、印度建筑业发展委员会(CIDC)第二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C].建设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英国贸易投资总署(UKTI)、加拿大劳动和住房部、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建设局(BCA)、印度建筑业发展委员会(CIDC):,2006:7. [72]秦媛媛. 数字技术辅助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方法初探[D].重庆大学,2011. [18]张锋. 零能耗建筑的节能技术与可持续性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11]袁雁,李鹤,陈雨行. 面向建筑生命周期能耗评估的建筑信息模型研究框架[A].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论文集————S01S01绿色建筑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践[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2015:6. [97]王韶宁. 方案阶段的高速建筑日照算法[A].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模拟·编码·协同————20122012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2012:4. [28]王会一,姜立,熊志坚,赵艳辉. 基于BIM 技术的三维日照计算软件[A].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中国工程图学学会土木工程图学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BIM 与工程建设信息化——第三届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创新论坛论文集[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中国工程图学学会土木工程图学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2011:12. [20]韩旭亮. 基于BIM 协同设计建筑热工性能优化设计过程的经济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4. 。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作为一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是学习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也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为了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1.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填写与装订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应包括所有学生的毕业设计报告或毕业论文(含电子版)、教师评语、答辩提问录、图纸、实验报告和计算机程序等资料等。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按要求认真填写,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手写一律用蓝黑墨水或黑墨水填写。
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签字,经主管教学院长(系主任)审核签字后发给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按统一标准装订:封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外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译文及原文→图纸(按国家标准装订)、实验报告、计算机程序(包括使用说明书)。
2.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报告(论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标题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
通过标题使读者大致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科学的范畴。
标题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写得简明,将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2 摘要摘要又称内容提要,它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整个内容的精华。
中外文摘要以300-500字为宜。
撰写摘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用精炼、概括的语言来表达,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或说明;(2) 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3) 成果和结论性字句是摘要的重点,在文字论述上要多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4) 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分雷同;(5) 既要写得简短扼要,又要生动,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写得有文彩,以唤起读者对全文阅读的兴趣。
均质充量压缩着火(HCCI )燃烧,作为一种能有效实现高效低污染的燃烧方式,能够使发动机同时保持较高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而且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的NO x 和碳烟排我是一个习惯了孤独的人,没有朋友。
因为我知道,在这个社会里不纯在真正的友情。
放。
此外HCCI 燃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燃料的着火时刻和燃烧过程主要受化学动力学控制,基于这个特点,发动机结构参数和工况的改变将显著地影响着HCCI 发动机的着火和燃烧过程。
本文以新型发动机代用燃料二甲醚(DME )为例,对HCCI 发动机燃用DME 的着火和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
研究采用由美国Lawrence Livermore 国家实验室提出的DME 详细化学动力学反应机理及其开发的HCT 化学动力学程序,且DME 的详细氧化机理包括399个基元反应,涉及79个组分。
为考虑壁面传热的影响,在HCT 程序中增加了壁面传热子模型。
采用该方法研究了压缩比、燃空当量比、进气充量加热、发动机转速、EGR 和燃料添加剂等因素对HCCI 燃烧过程有明显的低温反应放热和高温反应放H 2O 2、H 2、CO 使着火提前;4、CH 3OH 使着火滞后。
EGR ,燃料添加剂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 COMBUSTIONHCCI(Homogen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 combustion has but also efficiently reduce the NO x and smoke emission. Moreover, and combustion process are controlled by the chemical kinetics, the HCCI ignition time can vary significantly with the changes of engine parameters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In this work numerical scheme for the ignition and combustion process of DME 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 is studied. The detailed reaction mechanism of DME proposed by American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LLNL) and the HCT chemical kinetics code developed by LLNL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gnition and combustion processes of an HCCI engine fueled with DME. The new kinetic mechanism for DME consists of 79 species and 399 reactions. To consider the effect of wall heat transfer, a wall heat transfer model is added into the HCT code. By this method, the effects of the compression ratio, the fuel-air equivalence ratio, the intake charge heating, the engine speed, EGR and fuel additive on the HCCI ignition and combustion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CCI combustion fueled with DME consists of a low temperature reaction heat release period and a high temperature reaction heat release period. It is also founded that increasing the compression ration, the equivalence ratio, the intake charge temperature and the content of H 2O 2, H 2 or CO cause advanced ignition timing. Increasing the engine speed, adoption of cold EGR and the content of CH 4 or CH 3OH will delay the ignition timing.目 录第一章 绪论----------------------------------------------------------------------------------------------1 1.1 引言-----------------------------------------------------------------------------------------------1 1.2 HCCI 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1 1.2.1 HCCI 数值模拟模型---------------------------------------------------------------------1-------------------------------------------------------------------第二章 DME 均质充量压燃着火的数值模拟方法------------------------------------------------22.1 二级标题-----------------------------------------------------------------------------------------22.1.1 三级标题----------------------------------------------------------------------------------2------------------------------------------------------------------- -------------------------------------------------------------------第五章 结论----------------------------------------------------------------------------------------------4参考文献---------------------------------------------------------------------------------------------------5致---------------------------------------------------------------------------------------------------------6译文及原文------------------------------------------------------------------------------------------------7第一章绪论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在大量消耗石油燃料的同时,尾气排出,实现能源与环境长期可持续发展是摆NO x和PMNO x+HC排放[1]。
上海交大本科毕业设计上海交大本科毕业设计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位于上海市闵行区。
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学府,上海交大一直以来都以其优秀的教育质量和卓越的科研成果而闻名于世。
而对于每一位本科学生来说,毕业设计是他们学习生涯的重要一环。
本科毕业设计是一项旨在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任务。
它要求学生在所学专业领域内选择一个研究课题,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上海交大本科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科研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将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并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选择毕业设计课题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进行选择。
有些学生可能会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课题,以深入研究和应用所学知识。
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选择跨学科的课题,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
无论选择何种课题,学生都需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实践。
对于上海交大的学生来说,毕业设计是一次重要的学术实践和科研经历。
在毕业设计中,学生将接触到各种研究方法和技巧,并有机会与导师和同学们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文献查阅和实验研究。
他们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并撰写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报告。
这个过程既考验学生的学术能力,也考验他们的耐心和毅力。
但是,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将能够提高自己的学术写作能力和论证能力,并为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海交大本科毕业设计的评价方式多样化。
除了毕业设计报告外,学生还需要进行口头答辩和实际操作等环节。
这些评价方式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和能力。
通过毕业设计的评价,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在学术研究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有机会改进和完善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院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教务处制表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日材料成型毕业论文选题(1116个)一、论文说明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二、论文参考题目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材料成形原理》课程教学探讨简析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的模具制造技术浅谈高校转型背景下材料成型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研究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探索试述新型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具有交通特色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与构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方法的探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及应用浅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提高材料成型专业本科生CAE技术应用能力的措施基于DSP的冲压材料成型控制规律的研究先进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高分子材料成型及其控制浅谈新型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对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关键点的分析浅谈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材料成型力学》课程的软件建设的几点体会试论材料成型及控制与自动化技术浅析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材料成型力学》课程的硬件改革与实践试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浅谈材料成型及焊接的控制工艺谈材料成型及焊接的控制工艺校企合作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的思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实践探索材料成型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材料成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关于材料成型及控制与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初探关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研究以工作为向导构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课程体系建设新形势下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新模式研究EP/CF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分析浅析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问卷调查与分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研究浅谈如何提高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实验的教学效果浅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及其发展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分析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方法及优缺点分析对材料成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探讨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探索有关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研究对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关键点的分析《材料成型技术》课程改革探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材料成型设备及自动化”课程教学方法探析浅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关于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探讨关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创新与实践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实验面向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与探索关于材料成型原理的教学初探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进展探析基于CDIO构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课程群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发展进程研究浅谈如何提高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实验的教学效果浅谈如何提高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实验的教学效果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焊接”与“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探究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分析浅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相关探究加强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探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在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中的应用材料成型专业课程实训实践体系构建与应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探讨地方高校材料成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探讨材料成型CAD/CAE/CAM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初探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实践探索材料成型技术基础实验教学改革初探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基于实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浅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谈材料成型及焊接的控制工艺网络资源平台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创新与实践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基础+专业”双重特色教育的探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与思考依托科研优势开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特色化教育《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分析初探构建新升本科院校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模具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材料成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分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进展分析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浅谈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相关问题探讨与实践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课教学的探讨探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及其控制技术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初探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研究新形势下材料成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探索关于高分子材料成型技术的探讨地方本科院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向多元化的探索和实践材料成型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聚乳酸材料成型方法探析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与探索《材料成型力学》课教学手段改革初探浅谈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基于创业教育的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化设想关于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探讨浅谈激光相变技术在材料成型中的应用基于卓越计划目标下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改革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研究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施模块化培养的必要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和实践实训的融合x浅谈地方高校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特色建设浅谈基于金属热处理的材料成型技术发展卓越计划背景下材料成型专业人才数字化技术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金属材料成型加工工艺”课程教学浅析材料成型工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特色及核心课程体系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中材料成型专业的人才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仿真实习系统面向新能源发展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向地方院校建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探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研究民办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提高“材料成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管理模式探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材料成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①基于校企合作材料成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对高分子材料成型技术的思考新型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研究《材料成型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新型复合材料成型设备的现状分析地方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环节创新与实践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综合实训的思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校外实习模式研究“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实践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动态实践教学的探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特色培育的研究与实践浅谈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提高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研究快速原型技术在复合材料成型方面的应用浅谈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建设探讨宽口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发展“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讨论式教学法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一般普通高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探索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探索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计算机技术在材料成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模式研究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思考地方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探讨材料成型专业综合实践训练的实施与监控校企合作制定高职材料成型专业职业岗位标准的探索与实践大众教育下材料成型专业生产实习模式的探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探索金属材料成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思考高职材料成型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思考与实践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探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创新与实践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与探究应用型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CDIO指导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浅析高分子材料成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研究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材料成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实现途径地方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关于强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的探讨关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材料成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精品课的建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材料成型工艺基础》多媒体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材料成型原理》课程建设与改革浅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材料成型专业学生进行“双创”教育模式试点与研究关于“材料成型”专业建设的思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浅析《金属材料及成型工艺》课程标准制订中间相沥青纤维基自粘结炭材料的成型与微观形貌研究地方本科院校《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从微观设计角度谈材料、成型及形态的互动探析金属材料焊接成型中的主要缺陷及控制措施耐火材料机械成型的几点经验探析金属材料焊接成型中的主要缺陷及控制措施材料焊接成型方法的选择原则与依据ZrO2精细陶瓷材料湿法成型工艺概述航空工业复合材料制件成型工艺进展半刚性基层材料振动成型设计方法复合材料整体成型关键技术现状分析研究玻纤增强材料注塑成型工艺特点研究华南理工大学:产学研合作推动高分子材料新型成型装备产业化pc材料特性及成型工艺浅析PC材料特性及成型工艺PC材料特性及成型工艺高强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与成型养护工艺新型摩擦材料的低温成型工艺研究塑木复合材料的挤出成型加工工艺研究防火门门芯材料填充一体成型工艺解决方案冲压成型材料综述复合材料结构件固化成型工艺参数控制复合材料LCM整体成型工艺发展及应用复合材料长桁共固化成型工艺研究复合材料叶片RTM成型缺陷研究高分子材料加工(塑料成型工艺方向)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舞美制作材料与舞台道具成型Nd-Fe-B永磁材料的粉末注射成型技术材料机械性能在挤压成型中的作用探析材料机械性能在挤压成型中的作用探析三维立体打印成型技术及其材料研究攻克Z8CND17-04材料中间部位变形的卧锻成型材料参数对汽车发动机隔热板冲压成型性能影响Z值对凝胶注模成型SiC—Sialon材料烧结性能的影响成型压力对Al2O3基复合材料中铁纤维氧化程度的影响压力成型制备SiC—Sialon复相材料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材料成形原理》课程教学探讨简析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的模具制造技术浅谈高校转型背景下材料成型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研究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探索试述新型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具有交通特色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与构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方法的探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及应用浅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提高材料成型专业本科生CAE技术应用能力的措施基于DSP的冲压材料成型控制规律的研究先进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高分子材料成型及其控制浅谈新型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对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关键点的分析浅谈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材料成型力学》课程的软件建设的几点体会试论材料成型及控制与自动化技术浅谈高分子材料成型及其控制技术浅析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材料成型力学》课程的硬件改革与实践试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浅谈材料成型及焊接的控制工艺谈材料成型及焊接的控制工艺校企合作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的思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实践探索材料成型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材料成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关于材料成型及控制与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初探关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研究以工作为向导构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课程体系建设新形势下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新模式研究EP/CF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分析浅析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问卷调查与分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研究浅谈如何提高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实验的教学效果浅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及其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改革与实践吴益锋;张淑敏;田夏【摘要】简要分析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包括学生方面、指导教师方面以及管理方面的原因。
结合上海交通大学改革实践,提出分类指导、衔接各实践教学环节、改革课程教学方式、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加强过程控制和监督、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改革措施,提高师生的积极性,规范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从而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factors causing lowness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including factors related to students ,teachers and management of the University . Based on the reform practice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a series of reform measures are provided to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regulate the management of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so that the quality of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could be guaranteed . The measures include implementing classified guidance ,connecting practice teaching links ,reforming course teaching methods ,training teachers , stressing positive and exemplary roles of excellent students ,strengthening process control and monitoring and constructing information platform .【期刊名称】《实验技术与管理》【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4页(P193-195,205)【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实践教学;过程控制【作者】吴益锋;张淑敏;田夏【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上海 200240;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上海 20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477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培养计划中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实现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结点[1],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成果总结,毕业设计(论文)在整个本科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