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青春(4).ppt
- 格式:ppt
- 大小:2.66 MB
- 文档页数:1
第二单元第二讲感受青春一、授课时间:2014年10月12日星期四二、课题:感受青春三、目标要求1.知识与能力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了解步入青春期后自己的生理心理变化特征,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悦纳自己的身心变化,掌握促进身心协调健康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体验同情心在面对生活中各种矛盾、冲击、困惑的作用,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我长大了,学习科学分析的方法,体验同情心的重要性。
一方面体验步入青春期后同龄人的身上的身心变化,另一方面应对的方法,从而领悟适当的处理方式。
通过跨越障碍的设计,明白成长的过程是漫长曲折的,跨越各种障碍是人生必经的历程,提高学生面对困难的心理接受能力和预期应对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步入青春期的学生在生理、心理所发生的变化都是正常的,由于生理的变化引起心理的撞击,从而产生种种心理体验。
对此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变化的正常性、客观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些矛盾和冲击。
四、教学对象分析1.认知结构方面:步入青春期的学生,存在对这一时期身心变化相关知识的认识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他们比较缺乏有关的知识或一知半解。
2.情感方面:七年级的学生,生理变化引发心理变化,表现为:自我意识的增强,性意识的复苏,由此带来了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成人感与幼稚感的矛盾,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渴求感与压抑感的矛盾、自制性与冲突性的矛盾等错综复杂的矛盾与冲突。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养成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处于不同角度的内心感受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同情心。
3.生活背景方面:第二次发育高峰表现为学生身体外形巨变,内部机能增强,第二性征出现,和性成熟。
这些变化给学生带来了能否适应的问题。
五、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围绕“青春期”这一主题词展开,包括了青春的喜悦、青春的烦恼、青春协奏曲三个内容。
涉及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的重要性,身心可能发生的变化、由此引发的矛盾与冲突及如何应对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