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与桩基础共39页
- 格式:ppt
- 大小:4.80 MB
- 文档页数:10
目录第一章、工程总体概述..................................... - 2 - 工程概况.............................................. - 2 - 工程工期要求.......................................... - 2 - 工程地质条件.......................................... - 2 - 第二章、施工筹办工作..................................... - 4 - 技术筹办.............................................. - 4 - 场地三通一平.......................................... - 5 - 成立测量控制基准点.................................... - 5 - 文明施工筹办工作...................................... - 5 - 组织机械设备出场...................................... - 5 - 组织材料和构配件的出场................................ - 6 - 第三章、现场组织打点..................................... - 6 - 打点组织机构.......................................... - 6 - 打点职责.............................................. - 7 - 质量、安然、文明施工、创优达标监控系统............... - 10 - 第四章、施工方案........................................ - 14 - 液压管桩施工工艺流程................................. - 14 - 第五章、施工进度方案、工期包管办法...................... - 18 - 施工进度方案......................................... - 18 - 综合进度方案......................................... - 18 - 施工进度方案表....................................... - 18 - 工期包管办法......................................... - 18 - 第六章、施工筹办工作及各项资源需用量方案................ - 20 - 施工筹办工作方案及开工条件........................... - 20 - 主要投入机械设备方案及其运输方式..................... - 20 - 主要材料方案及其运输方式............................. - 21 - 第七章、质量包管办法.................................... - 21 - 质量目标及质量包管体系............................... - 21 -施工质量打点与工程监理验收........................... - 24 - 工程质量控制......................................... - 27 - 各分项工程质量包管办法............................... - 28 - 第八章、现场成品、半成品庇护方案........................ - 30 - 成品、半成品庇护办法................................. - 30 - 成品、半成品庇护办法................................. - 31 - 施工过程中的成品、半成品庇护......................... - 31 - 第九章、施工安然包管办法................................ - 32 - 安然出产目标......................................... - 32 - 安然出产打点原那么................................... - 32 - 安然出产包管体系..................................... - 33 - 安然防护办法......................................... - 34 - 施工用电安然包管办法................................. - 34 - 机械安然包管办法..................................... - 35 - 电〔气〕焊作业安然包管办法........................... - 36 - 其他安然包管办法..................................... - 36 - 第十章、文明施工和环境庇护办法.......................... - 37 - 责任包管体系......................................... - 37 - 文明施工包管办法..................................... - 37 - 环境庇护办法......................................... - 38 -第一章、工程总体概述§拟建的工程为清远市灏景房地产碧琴轩6#、8#楼,位于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格木冚开发区;布局类型及层数:现浇框架布局,该工程6#楼地上11层地下不设地下室,建筑高度为33m,总建筑面积5219m2;8#楼地上10层地下不设地下室,建筑高度为m,总建筑面积m2;本工程为单多层民用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按六度抗震设防;耐火等级为一级。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地基处理和桩基工程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们不仅能够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地基处理和桩基工程的相关内容。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的概念地基处理是指对建筑物地基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加固或改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抗沉降能力和稳定性等,并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有效使用期。
地基处理的方法地基处理包括基础加固、沉降平衡、土壤改良等多种方法。
•基础加固:是指在原有基础的基础上,加装补强物,以增加原有基础的搭载能力和改善地基土的承载性能。
•沉降平衡:是指通过构造补给土或引导沉降等方式来控制建筑物的沉降,使地基沉降平衡,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土壤改良:是通过各种加固措施对地基土进行改造,以提高地基的基本力学性能,减轻或消除地基变形和沉降现象。
地基处理的适用范围地基处理适用于地基土层具有较大的承载安全余量,可以通过改变土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来达到加固的目的。
但是,对于土壤的化学成分、水分含量和侵蚀的程度等因素都需要进行细致的调查和分析,选择适合的地基处理方法。
桩基工程桩基工程的概念桩基工程是利用钢、木、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制成的桩体,在地下通过桩机进行钻进钻洞或预制钩桩的方式,通过固结地层来承受建筑物的重荷的一种加固地基的方法。
桩基工程的分类按桩体的材料可以分为木桩、混凝土桩、钢桩等。
按桩的工作原理分为摩擦桩和端部承载桩两种。
其中摩擦桩是利用桩与土壤间的摩擦力来承受建筑物的重荷,而端部承载桩是利用桩柱的端部承载来承受建筑物的重荷。
桩基工程的适用范围桩基工程适用于地基土层低强、变形大、地下水丰富,或者建筑物的荷载、现场条件以及地质条件要求高的情况下。
此时采用桩基工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从而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的比较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都是加固地基的方法,但是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差异。
差异点•原理差异:地基处理是通过改变地基土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而桩基工程则是通过桩体来承受建筑物的重荷。
硬质地基处理桩基础硬质地基处理桩基础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适用于土壤坚硬、强度高的地区。
本文将介绍硬质地基处理桩基础的相关知识和施工要点。
一、硬质地基处理桩基础的概述硬质地基处理桩基础是指在硬质地基上采用桩基础来加固地基,并降低地基的沉降和变形。
硬质地基主要包括岩石、硬黏土以及部分砂质土壤。
由于硬质地基的特性,传统的软基处理方法难以应用,因此采用桩基础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
二、硬质地基处理桩基础的工作原理硬质地基处理桩基础通过增加桩的数量、直径和长度,增加地基的承载面积,从而降低地基的沉降和变形。
桩基础能够将荷载通过桩身传递至硬质地基,使得地基承载能力得到提升。
此外,桩基础还可以通过摩擦力的作用来增加桩身与周围土体的相互作用,提高桩的侧向承载能力。
三、硬质地基处理桩基础的施工要点1. 桩基础的选择:根据工程要求和地基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桩基础类型,如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等。
同时需要考虑桩的直径和长度,以满足地基加固的要求。
2. 桩基础的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在硬质地基上合理布置桩基础,保证桩与桩之间的间距和桩与地基边缘的间距符合规范要求。
桩的布置应均匀分布,避免集中荷载对地基造成不均匀的影响。
3. 桩基础的施工:桩基础的施工包括钻孔、灌注桩筏等过程。
施工时需要注意控制桩的垂直度和水平度以及桩身的质量,确保桩基础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 桩基础的测量和监测: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桩基础的测量和监测工作,以保证桩基础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测量和监测数据可以用于验证设计的准确性和施工的质量。
四、硬质地基处理桩基础的应用案例硬质地基处理桩基础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大型基础设施和桥梁工程等项目中。
通过加固地基,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减少地基沉降和变形。
综上所述,硬质地基处理桩基础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技术。
通过合理选择桩基础类型、布置桩基础以及控制施工质量,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第二章地基处理与桩基础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在夯实地基法中,_A 适用于处理高于地下水位0.8m 以上稍湿的黏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地基的加固处理A 、强夯法B 、重锤夯实法C 、挤密桩法D 、砂石桩法2. _D_ 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黏性土、粉土、湿陷性黄土及填土地基等 的深层加固A 、强夯法B 、重锤夯实法C 、挤密桩法D 、砂石桩法3. _C_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天然含水率为12%~25%、厚度为5~15m 的素填土、杂 填土、湿陷性黄土以及含水率较大的软弱地基等A 、强夯法B 、重锤夯实法C 、灰土挤密桩法D 、砂石桩4._A_适用于挤密松散的砂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A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B 、砂石桩C 、振冲桩D 、灰土挤密桩5.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 "静压沉管”紧前工序为 A 。
A 、压桩机就位B 、吊桩插桩C 、桩身对中调直D 、测量定位6.正式打桩时宜采用 _A_的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A 、“重锤低击”B 、“轻锤高击”C 、“轻锤低击”D 、“重锤高击”7•深层搅拌法适于加固承载力不大于_B_的饱和黏性土、软黏土以及沼泽地带的泥炭土等地基A 、0.15MPaB 、0.12MPa C 、0.2MPa D 、0.3MPa&在地基处理中,_A_适于处理深厚软土和冲填土地基,不适用于泥炭等有机沉淀地基。
A 、预压法一砂井堆载预压法B 、深层搅拌法C 、振冲法D 、深层密实法9•换土垫层法中, 4 只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基槽经常处于较干燥状态下的一般粘性土 地基的加固A 、砂垫层B 、砂石垫层C 、灰土垫层D 、卵石垫层10. 打桩的入土深度控制,对于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檫桩,应C 、以标高为主,以贯入度作为参考D 、仅控制标高不控制贯入度11. 需要分段开挖及浇筑砼护壁(0.5〜1.0m 为一段),且施工设备简单,对现场周围原有建 筑的影响小,施工质量可靠的灌注桩指的是(A .钻孔灌注桩 BC.沉管灌注桩A.25%B.50%C.75%D.100%13•在桩制作时,主筋混凝土保护厚度符合要求的是DA 、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作为参考B 、仅控制贯入度不控制标高 B )。
岩土工程中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的探讨引言在岩土工程中,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地基是建筑物的承载层,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桩基础是一种通过承载力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较深的土层或岩层上的一种基础形式,其作用是加固地基、提高承载能力和改善地基的固结性。
本文将从地基与桩基础的基本概念、处理方法和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认识和应用这一重要的岩土工程技术。
一、地基与桩基础的基本概念1. 地基的概念地基是指建筑物或其他工程构筑物的基础,是建筑物承受和传递荷载的直接地层或岩层。
地基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建筑物,分担建筑物的荷载,把建筑物的荷载按规定的标准传导到地基下的土层或岩层上。
地基可以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两大类,其中浅基础主要包括筏基、承台基础、单柱基、桩基础等形式,而深基础主要是指桩基础。
2. 桩基础的概念桩基础是指利用钢筋混凝土或预制桩等材料预制或现场灌注成型的桩来承担工程结构的荷载,传递到承载层的地基基础。
桩基础根据其形式可分为摩擦桩、端承桩和摩擦-端承桩等类型。
桩基础的主要作用是加固地基、提高承载能力和改善地基的固结性,因此在岩土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
二、地基处理技术1. 地基的处理方法地基在实际工程中存在着多种问题,例如地基承载力不足、地基沉降较大、地基不稳定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地基处理技术来改善地基的性质,以满足土建工程的需要。
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土体加固、路基处理、地基加固、地基改良和地基加固技术等。
其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土石方加固、挖土填埋、加强地基、搅拌桩、灌注桩等。
2. 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地基处理技术是针对地基问题和具体工程要求的一种处理手段,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实际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常常被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堤坝、隧道、港口和码头等工程的地基处理和加固上。
通过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工程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还可以减小地基沉降、防止地震灾害、减少地基沉降以及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
地基处理方式地基处理方式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不同的地基处理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建筑需求。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式:1. 承台基础:承台基础适用于土质较好的地区,通过承台的支撑来分散建筑物的重量,减小地基承受的压力。
这种地基处理方式适用于小型建筑物或单体建筑。
2. 桩基础:桩基础是在土壤较差或需要承受大荷载的情况下采用的地基处理方式。
通过打入地下的桩体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使建筑物更加稳固。
3. 沉箱基础:沉箱基础适用于需要在水下建造建筑物的情况,通过在水下沉放混凝土箱体,然后在箱体内部抽水,使箱体沉入水底,最后将箱体与建筑物连接起来。
4.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指对原有地基进行处理,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常见的地基加固方式包括灌浆加固、搅拌桩加固、土钉墙加固等。
5. 地基改良:地基改良是指通过改变地基的物理性质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常见的地基改良方式包括振动加固、预应力加固、碾压加固等。
6. 浅层地基处理:浅层地基处理适用于地下水位较浅或土质较好的地区,包括浅基础、板基础、悬臂梁基础等,通过扩大地基底部的横截面积来增加承载能力。
7. 深层地基处理:深层地基处理适用于土质较差或需要承受大荷载的情况,包括桩基础、浆桩基础、钻孔灌注桩基础等,通过加深地基的承载层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地基处理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建筑要求和经济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施工中,还应根据不同地基处理方式的特点和要求进行严格的施工操作,确保地基处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只有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方式,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才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桩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法
一、常用的桩基础类型及施工方法
1. 钻孔灌注桩:通过机械设备在土体中挖孔,将钢筋骨架放入孔内,再将混凝土灌入孔中形成桩体。
其施工流程为进行孔径探测,挖孔施工,钢筋骨架安装,浇筑混凝土,浇筑钻孔灌注桩等步骤。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孔径的保持,钢筋骨架的连接等问题。
2. 预制桩:预制桩是指将桩体在地面上预制好后,再将其吊装到挖好的孔中完成的一种桩基础。
其施工流程为预制桩的质量检验,孔洞挖掘,吊装预制桩,桩体连接等步骤。
在施工中需注意预制桩的保持及吊装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3. 桩基础施工注意事项
(1) 土层的分析和评价是桩基础施工中的首要工作,需对土体的承载能力、水平扩展性等进行详细的研究。
(2) 桩基础的设计要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荷载特点等进行合理设计。
(3) 在施工现场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范,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4) 桩体的加固要注意材料的选择以及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桩体的承载能力。
(5) 桩体的沉降观测是桩基础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对桩体的沉降进行监测,及时采取措施。
以上就是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桩基础的施工工艺繁杂,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也很高。
在实际施工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操作,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第2章地基处理与桩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夯实地基法中,A适用于处理高于地下水位0.8m以上稍湿的黏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地基的加固处理A、强夯法B、重锤夯实法C、挤密桩法D、砂石桩法2.4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黏性土、粉土、湿陷性黄土及填土地基等的深层加固A、强夯法B、重锤夯实法C、挤密桩法D、砂石桩法3.仝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天然含水率为12%〜25%、厚度为5〜15m的素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以及含水率较大的软弱地基等A、强夯法B、重锤夯实法C、灰土挤密桩法D、砂石桩4.A适用于挤密松散的砂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A、水泥粉煤灰碎石桩B、砂石桩C、振冲桩D、灰土挤密桩5.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静压沉管”紧前工序为_A。
A、压桩机就位B、吊桩插桩C、桩身对中调直D、测量定位6.正式打桩时宜采用A的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A、“重锤低击”B、“轻锤高击”C、“轻锤低击”D、“重锤高击”7.深层搅拌法适于加固承载力不大于4的饱和黏性土、软黏土以及沼泽地带的泥炭土等地基A、0.15MPaB、0.12MPaC、0.2MPaD、0.3MPa8.在地基处理中,A适于处理深厚软土和冲填土地基,不适用于泥炭等有机沉淀地基。
A、预压法一井堆载预压法B、深层搅拌法C、振冲法D、深层密实法9.换土垫层法中,D只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基槽经常处于较干燥状态下的一般粘性土地基的加固A、砂垫层B、砂石垫层C、灰土垫层D、卵石垫层10.打桩的入土深度控制,对于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檫桩,应。
A、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作为参考B、仅控制贯入度不控制标高C、以标高为主,以贯入度作为参考D、仅控制标高不控制贯入度11.需要分段开挖及浇筑砼护壁(0.5〜1.0m为一段),且施工设备简单,对现场周围原有建筑的影响小,施工质量可靠的灌注桩指的是(B)。
A.钻孔灌注桩B.人工挖孔灌注桩C.沉管灌注桩D.爆破灌注桩12.预制桩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D时方可运输。
桩基工程基础处理方案设计一、工程概况该项目是一处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工程,位于城市中心繁华商业区。
由于地下水位较浅,土质为松软湿润的沉积层和岩石层,因此地基承载力较低,需要进行桩基工程基础处理。
二、现场勘测1.地质条件通过现场钻孔取样及地质勘探,确定了地下土层的分布和性质。
根据勘测结果,划分了地基处理区域,并确定了处理深度和桩基布设方案。
2.地下水位通过水位监测仪器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确定地下水位的深度和波动情况。
根据地下水位的深度,确定了桩基的打设深度和防水措施。
三、基础处理方案1.桩基设计根据建筑结构荷载和地基条件,采用钻孔灌注桩为主要承载形式。
桩径为1.5米,桩长为15米,桩间距4米。
桩基采用混凝土C40级,保证桩体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2.桩基施工采用旋挖钻机进行桩孔开挖,同时配合水泥搅拌站进行现场搅拌灌注。
采用自动振捣机器进行桩体振实,确保桩质量。
在桩基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地下水位和土层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3.桩基检测完成桩基施工后,进行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
静载试验通过施加不同程度的荷载,检测桩身变形和承载能力,保证桩基的设计承载性能。
动载试验通过振动器或冲击器在桩头施加荷载,检测桩基的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
4.基础处理完工根据桩基的检测结果,确定了基础处理的完工标准。
在桩基完工后,进行地表的处理和复原,包括地面平整和草坪植被的恢复。
同时,进行落实基础验收手续,确保基础处理工程的完工质量。
四、安全与环保措施1.安全措施在桩基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现场安全防护,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同时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环保措施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在地下水位较浅的地段,加强地下水的监测和防护,避免地下水污染。
五、施工管理与验收1.施工管理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和管理要求指导桩基的施工,强化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桩基与地基处理工序一、引言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而在地基处理中,桩基是一种常用的手段,它能够有效地分散荷载,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本文将介绍桩基与地基处理工序,包括桩基的选择、桩基施工过程以及地基处理工序的总结与展望。
二、桩基的选择桩基是指通过将木桩、钢筋混凝土桩、钢梁桩等不同形式的桩体嵌入地下,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地下土层中。
在选择桩基类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地质条件:地质勘探是选择桩基类型的基础,通过勘探分析土层的组成结构、孔隙比、含水量等参数,以确定合适的桩基形式。
2. 建筑物类型: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桩基的要求不同,如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等需要选择承载能力更高的桩基形式。
3. 建筑物荷载:建筑物的荷载是选择桩基尺寸和材料的重要依据,荷载越大,所需桩基的承载能力也越高。
三、桩基施工过程桩基的施工过程一般包括桩基的设计、材料准备、设备安装、施工监测等环节。
1. 桩基设计:根据土层的性质和建筑物的要求,进行桩基设计。
设计包括桩的数量、直径、深度、间距等参数的确定。
2. 材料准备:依据桩基的设计要求,准备所需的桩体材料,如木桩、钢筋混凝土桩、钢梁桩等。
3. 设备安装:将桩机等设备安装到施工现场,确保施工设备的正常使用。
4. 施工过程:施工过程包括下桩、打桩和连接等步骤,其中下桩是将桩机压入地下,打桩是通过施加冲击或振动力将桩体嵌入地下。
5. 施工监测: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测,包括对桩体竖向承载力、侧阻力、水平位移等参数的测量。
四、地基处理工序总结与展望地基处理工序不仅包括桩基的施工,还包括对地基的加固、改造等工艺。
通过地基处理,可以改善地基的承载力、抗沉降能力和抗震能力。
目前,地基处理工序采用的技术与设备不断更新,如深层动力加固、土钉墙等。
随着建筑物结构的复杂化和对地基质量要求的提高,地基处理工序也将不断发展。
未来,地基处理工序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桩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一、桩基础工程的施工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桩基础工程的施工需要经过严密的施工准备工作。
首先是要进行现场勘察,确定桩的具体位置和深度。
然后要进行开挖工作,将桩基础的工作点清理干净。
接着是进行桩基础的施工方案设计,确定好桩的类型和施工方法。
最后是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2、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在桩基础的施工中,常用的方法有挖土桩和灌注桩两种。
挖土桩主要是通过机械设备将土壤挖掘出来,然后通过钢筋和混凝土构成桩基础。
而灌注桩则是通过钢筋打入地下,将混凝土灌入形成桩基础。
不同的施工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
3、桩基础的施工质量控制在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首先是要保证桩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施工过程中要对桩基础进行检查和监控。
其次是要保证桩的位置和深度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偏差。
最后是要及时处理遇到的施工质量问题,确保桩基础的施工质量。
4、桩基础的验收桩基础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工作。
验收的内容包括桩的强度和稳定性、位置和深度的准确性等。
只有通过验收工作,确定桩基础可以正常使用,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建筑工作。
二、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1、地基处理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是保障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基础。
地基处理工程主要是通过各种方法对地基土层进行处理,使其具备承载建筑物的能力。
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有灌浆加固、搅拌桩、桩基础等。
2、地基处理工程的施工方法地基处理工程的施工方法取决于具体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
灌浆加固主要是通过将水泥浆注入地基土层中,增加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搅拌桩是通过机械设备将混凝土和地基土混合搅拌,形成承载建筑物的地基。
桩基础则是通过钢筋和混凝土构成桩基础,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3、地基处理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地基处理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地基土层的处理均匀性和稳定性。
对于灌浆加固工程,需要控制注入水泥浆的质量和浓度;对于搅拌桩工程,需要控制搅拌混合的均匀性和密度;对于桩基础工程,需要控制钢筋和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