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老化房(高温老化室)操作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1
步入式高温老化房作业指导书
一、设备名称:步入式高温老化房
二、公司名称:东莞市环仪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步入式高温老化房作业指导书:
步入式高温老化房是针对高性能电子产品(如计算机整机,显示器,终端机,车用电子产品,电源供应器,主机板、监视器、交换式充电器等)仿真出一种高温、恶劣环境测试的设备,是提高产品稳定性、可靠性的重要实验设备、是各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性的重要生产流程,该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脑、通讯、生物制药等领域。
1、步入式高温系统必须由专人操作维护。
严格遵守系统操作规程,避免他人误操作。
2、应建立系统使用档案,以方便系统的维护维修。
使用档案应记录系统每次运行起止时间(日期)、试验的种类、环境温度,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对故障现象作尽可能详细的描述,对系统进行维护、维修的内容也尽可能详细地记录。
3、步入式高温老化房系统长时间停机不用,会影响系统的有效使用寿命,因此,系统每10天至少要开机运行一次,不要在短时间内反复地使系统运行一停止,每小时启动次数应小于5次,每次开一停时的时间,间隔不小于3rain,不要在低温时打开步入式温湿度试验系统的大门,以防止损坏门密封带以及冷凝器结冰。
高温老化房作业指导书1.0目的:正确操作老化房电气设备控制,验证产品可靠性,保证产品质量,确保财产和人生安全。
2.0适用范围适用公司所有键盘/PCB主控板/磁头/显示器等产品3.0开机前检查3.1将电器控制箱内电源总开关门,检查电源可靠性,转动电压转换开关分别转到AB,BC,AC相,电压是否均为380V,检查送氧风机是否运转正常。
4.0开机顺序:设定关机时间,运行温度。
4.1设定关机时间:打开机箱调节续电器上的+-调节数字,旁边设置时间单位(S/H/M)4.2老化装置的温度设定:调节机箱外续电器上的+-调节实验所需要的环境温度,通常设定为40℃4.3产品老化时,老化房内的三个检测温度计测试值必须在38℃8-42℃之间,试验员每4个小时检查一次,并在《高温老化房温度记录表》上做好记录,当温度发生异常未能调整到38℃8-42℃之间时应停止试验,待老化装置维修OK 后再进行试验。
5.0按下面连接设备和产品5.1打开稳压电源开关,将电压调节到产品需求的供电电压值,用万用表测量验证,确认。
5.2连接的产品最大数量N<直流稳压电源电流当最大值,不得超标,否则可能烧坏稳压电源。
5.3连接产品(必须线完成5.1和5.2事项后方可进行,否则可能会导致产品批量性烧坏)5.4老化试验过程中不得随意移动老化产品及调整设备数据,如需调整必须断开电源连接。
5.5按照产品例行试验标准执行。
6.0试验后检查程序:6.1产品实验完毕后,须经过电性能测试检验合格。
6.2所有测试不合格的组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6.3实验完成品或实验后不良品做好标示,涉及的产品型号,拟成报告,录入电子档。
7.0注意事项7.1当人进入室内工作时,老化房房门必须开启,送氧风机必须启动,必须严格执行使用设备,避免事故发生,并保持室内环境卫生。
通电老化试验标准。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随着夏季的到来,高温天气逐渐成为工作环境中的一项重要挑战。
高温环境下的作业需要特殊的注意和防护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关于高温作业的指导和建议,以帮助员工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安全的工作。
二、高温作业风险评估在进行高温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以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温作业风险因素:1. 高温环境:高温环境可能导致中暑、热衰竭等热应激病症状。
工作场所的温度应定期测量和记录,确保不超过安全标准。
2. 高湿度:高湿度会增加人体散热的困难,加剧热应激症状。
必要时应采取措施,如增加通风或提供冷却设备。
3. 高强度体力劳动:高温环境下进行高强度体力劳动可能导致体力消耗过大,引发疲劳和中暑等问题。
必须合理规划工作任务和休息时间,确保员工的身体状况。
4. 高温设备:高温环境下的设备可能会产生火灾、爆炸等危险。
必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提供适当的防护措施。
三、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为了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在高温作业中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 提供适当的防护装备:员工应穿着轻便、透气的衣物,避免暴露在阳光下。
同时,应佩戴帽子、太阳镜和防晒霜,以减少紫外线的伤害。
2. 加强水分补给:员工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身体容易失水。
应提供充足的饮水设施,并鼓励员工定期补充水分,以防止脱水。
3. 控制工作时间和强度:必须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应设置适当的休息时间,以让员工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恢复。
4. 提供适当的通风和冷却设备:在高温环境下,必须提供足够的通风设备,以保持空气流通。
此外,还应提供冷却设备,如空调或风扇,以降低环境温度。
5. 培训和教育:为了提高员工对高温作业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必须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育。
员工应了解高温作业的危险性,学习如何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和应对热应激症状。
四、急救和应急措施在高温作业中,必须准备好急救设备,并培训员工进行急救和应急处理。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在工业生产中,由于某些特殊工艺或环境因素,需要进行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作业,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高温作业的安全和有效进行,制定本指导书。
二、任务目的本指导书的目的是为高温作业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作业人员了解高温作业的安全要求和操作步骤,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的安全。
三、任务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高温作业的场合,包括但不限于高温熔炼、高温焊接、高温烘烤等。
四、任务要求1. 高温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了解高温作业的风险和防护措施。
2. 高温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高温手套、防高温鞋等。
3. 高温作业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包括高温警示牌、禁止通行标识等。
4. 高温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并保持畅通的灭火通道。
5. 高温作业现场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作业人员的正常呼吸和体温调节。
6. 高温作业现场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7. 高温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进行高温作业。
五、任务步骤1. 高温作业前准备:a. 确保高温作业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的安全培训。
b. 检查防护装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c. 检查高温作业现场的通风情况和安全设施。
d. 确认高温作业现场的灭火器材的有效性。
e. 检查高温作业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安全性能。
2. 高温作业操作:a. 穿戴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高温手套、防高温鞋等。
b. 在高温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c. 确保高温作业现场的通风畅通,保持空气流动。
d. 根据作业要求,进行高温操作,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
e. 定期检查高温作业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3. 高温作业后处理:a. 结束高温作业后,及时脱下防护装备,进行休息和饮水。
b. 检查高温作业现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及时消除。
c. 对高温作业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高温作业是指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条件下进行的工作,由于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和安全造成的潜在危害,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高温作业的标准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进行高温作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人员。
高温作业包括但不限于高温环境下的生产加工、设备维护、建筑施工等。
三、工作准备1. 工作人员应接受高温作业的相关培训,了解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2. 工作人员应穿戴适合高温环境的防护服装、防护鞋、防护帽等个人防护装备。
3. 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进行高温作业。
4. 工作场所应配备充足的饮用水和防暑药品,并定期检查其质量和有效期。
四、高温作业控制措施1. 控制温度:通过加强通风、降低室内温度等措施,尽量减少高温环境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2. 控制湿度: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过高的湿度导致工作人员体感不适。
3. 控制工作强度和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
4. 提供休息和饮水设施:为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和饮水设施,确保身体得到适当的休息和水分补充。
5. 定期体检: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与高温作业相关的健康问题。
五、个人防护措施1. 穿戴适合的防护服装:工作人员应穿戴透气、防火、防热的防护服装,避免直接接触高温物体。
2. 穿戴防护鞋:工作人员应穿戴耐高温、防滑的防护鞋,避免脚部烫伤和滑倒。
3. 戴上防护帽:工作人员应戴上适合的防护帽,保护头部免受高温辐射。
4. 使用防护手套:根据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应使用适合的防护手套,保护手部免受高温烫伤。
5. 佩戴防护眼镜: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保护眼睛免受高温辐射和飞溅物的伤害。
六、紧急救援措施1. 高温作业场所应设置紧急救援设施和应急通道,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2. 工作人员应接受急救培训,了解高温作业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工作,由于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和安全造成潜在威胁,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二、作业前准备1. 了解高温作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定。
2. 组织高温作业前的培训,包括高温作业的危害、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等内容。
3. 制定高温作业的计划和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4. 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工具,如防火服、防火靴、防火帽、防火眼镜等。
三、高温作业环境管理1. 温度监测:安装温度监测设备,定期监测高温作业区域的温度。
当温度超过设定的安全范围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温度或者中止作业。
2. 通风换气:确保高温作业区域有良好的通风换气系统,避免空气污浊和热量积聚。
3. 湿度控制:保持高温作业区域的湿度在适宜范围内,避免过度干燥或者过度潮湿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4. 照明设施:确保高温作业区域有足够的照明设施,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高温作业人员防护1. 穿戴防护服:工作人员应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服,包括防火服、防火靴、防火帽、防火眼镜等。
2. 佩戴防护用具: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护手套、口罩、耳塞等,以保护身体的各个部位。
3. 防晒措施:工作人员应涂抹防晒霜,并佩戴帽子、墨镜等,以防止阳光直接照射。
4. 补水饮食:提供充足的饮水和合理的饮食,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能量。
5. 作息调整: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歇息时间,避免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
五、高温作业应急处理1. 中暑急救:培训工作人员进行中暑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处理中暑症状。
2. 火灾应急: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并进行相应的演练,确保工作人员熟悉逃生路线和使用灭火器等应急设备的方法。
3. 安全疏散:设置明显的安全疏散标志和指示牌,确保工作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点。
六、高温作业后事项1. 温度监测:作业结束后,对高温作业区域的温度进行监测,确保温度恢复到安全范围内。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工作活动。
高温环境下工作可能会导致工人身体不适甚至中暑等健康问题,因此有必要制定高温作业指导书,以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二、目的本指导书的目的是为高温作业提供准确的操作指引,以降低高温环境下工人的风险和危害,并确保高温作业的顺利进行。
三、适合范围本指导书适合于所有进行高温作业的工人和管理人员。
四、安全措施1. 提供足够的饮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工人容易浮现脱水现象。
因此,应提供充足的饮水,以保持工人体内水分平衡。
2.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装:工人应穿戴透气、轻便、耐高温的防护服装,以减少对高温环境的暴露。
3. 定期歇息: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工人容易疲劳和中暑。
因此,应定期安排歇息时间,以确保工人的身体状况良好。
4. 做好防晒措施: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工人容易晒伤皮肤。
因此,应使用防晒霜、戴帽子等防晒措施,以保护工人的皮肤。
5. 做好紧急救援准备: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工人可能会浮现中暑等紧急情况。
因此,应做好紧急救援准备,包括提供急救药品、紧急联系方式等。
五、操作指引1. 高温作业前准备:a. 检查工作场所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b. 检查工作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确保没有故障。
c. 分配工作任务和责任,确保每一个工人都清晰自己的工作职责。
2. 高温作业过程中:a. 工人应定期测量体温,如体温异常,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b. 工人应注意自身状况,如感到头晕、恶心等不适,应即将住手工作并向上级报告。
c. 工人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严禁违规操作。
d. 工人应注意工作环境的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即将向上级报告。
3. 高温作业后处理:a. 工人应及时清理工作场所,确保工作环境整洁。
b. 工人应及时歇息,恢复体力。
c. 工人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包括工作发展、遇到的问题等。
六、培训和教育为了确保工人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本指导书的内容,应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风险。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高温作业是指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条件下进行的作业活动。
为了确保高温作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在高温作业区域内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警示标识应包括高温警示和安全防护要求。
b. 确保作业人员已接受相关的高温作业培训,并具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
c. 检查高温作业区域的通风设备和消防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d. 检查高温作业区域的温度计是否准确,确保能够及时监测环境温度。
2. 防护措施a. 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高温作业要求的防护服装,包括防火防热服、防滴防溅服、防高温手套、防高温鞋等。
b. 作业人员应佩戴透气性好的头盔和防护眼镜,以防止高温物体的飞溅和灼伤。
c. 作业人员应佩戴呼吸防护装置,如防毒面具或者防尘口罩,以防止吸入有害气体和灰尘。
3. 高温作业操作a. 在进行高温作业前,必须确保作业区域内没有易燃易爆物品,并清理作业区域。
b. 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应定期检查作业区域的温度,确保环境温度未超过安全范围。
c. 作业人员应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d. 高温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检查,确保没有残留物和潜在的安全隐患。
4. 应急措施a. 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如发生火灾或者其他紧急情况,应即将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并及时报警。
b. 如有作业人员浮现中暑或者其他身体不适症状,应即将住手作业并提供适当的急救措施。
三、安全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高温作业操作规程,不得擅自修改或者忽略操作步骤。
2. 作业人员应定期接受高温作业培训,了解高温作业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3. 在高温作业区域内,不得吸烟、使用明火或者其他易燃物品。
4. 作业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护装备,确保其正常使用。
5. 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应定期歇息和补充水分,以防止中暑和脱水。
6. 高温作业结束后,应彻底清理作业区域,确保无残留物。
四、数据参考以下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高温作业区域温度范围:40°C - 60°C- 高温作业防护服装材料:耐高温防火材料- 高温作业防护手套材料:耐高温防火材料- 高温作业防护鞋材料:耐高温防滑材料五、总结高温作业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作业活动,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随着夏季的来临,高温天气对各行各业的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不仅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还容易引发事故和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高温作业的安全进行,提高工作效率,特编写此高温作业指导书。
二、作业环境和条件1. 温度要求:高温作业环境温度超过35摄氏度。
2. 湿度要求:相对湿度低于80%。
3. 通风要求:作业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保证空气流通。
4. 光照要求:光照充足,避免过度曝晒。
5. 作业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进行高强度作业。
三、高温作业安全措施1. 作业人员防护:a. 穿戴透气性好的棉质工作服,避免使用合成纤维材料。
b. 戴防护帽、防护眼镜、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c. 需要经常补充水分,每小时至少饮用500毫升水。
d. 避免饮酒、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e. 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温检测,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
2. 作业设备和工具:a. 作业设备和工具应符合高温环境的安全要求,定期检查和维护。
b. 避免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确保作业安全。
c. 在高温环境下,电气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无漏电和短路现象。
3. 作业场所安全:a. 作业场所应保持清洁和整洁,避免杂物堆放和易燃物品存放。
b. 作业场所应配备充足的防暑降温设备,如风扇、空调等。
c. 作业场所应设置充足的疏散通道和应急出口。
4. 作业组织和管理:a. 建立高温作业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
b. 制定高温作业计划,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人员。
c. 提供必要的高温作业培训,确保作业人员了解高温作业的危险性和防护措施。
五、紧急救援措施1. 高温作业过程中,如发现人员出现中暑、晕厥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作业,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和医务人员。
2. 高温作业现场应配备急救箱和急救设备,以便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及时处理伤员。
3. 高温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避免潜在风险。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高温作业是指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作,常见于冶金、化工、建筑等行业。
由于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和工作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制定高温作业指导书,明确高温作业的操作流程、安全要求和应急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定高温作业区域,进行必要的区域隔离和标识。
b. 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热服、防火眼镜、防热手套等。
c. 检查高温作业设备的完好性,确保其正常运行。
2. 高温作业操作a. 在高温作业区域内,严禁吸烟、使用明火等可能引发火灾的行为。
b.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c. 定期检查高温作业设备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止作业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3. 紧急情况处理a. 针对高温作业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b. 在高温作业区域内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并确保通道畅通。
c. 定期组织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三、安全要求1. 工作人员需经过专门的高温作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2. 在高温作业区域内,应设置温度监测装置,及时监测环境温度。
3. 确保高温作业区域内的通风设备正常运行,保持空气流通。
4. 严禁在高温作业区域内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以防发生火灾事故。
5. 定期对高温作业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
四、应急措施1. 发生火灾时,立即启动火灾报警系统,并进行紧急疏散。
2. 发现工作人员中暑或其他高温作业相关的健康问题,立即进行急救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3. 在高温作业区域内设置应急救援设备,包括灭火器、急救箱等。
4.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五、总结高温作业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工作,为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高温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该指导书包括操作流程、安全要求和应急措施等内容,旨在规范高温作业的操作,并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
高温作业指导书高温作业指导书1. 引言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工作,包括高温场所的作业和高温天气下的作业。
由于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高温作业需要特殊的防护措施和操作规范。
本指导书旨在为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提供一些基本的指导和建议,以确保工作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2. 高温健康风险高温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中暑、热衰竭、热搏动、脱水和日光照射等。
对于高温作业人员来说,了解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非常重要。
2.1 中暑:中暑是由于体内无法有效散热而导致体温升高过高的病症。
中暑的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肌肉痉挛、虚弱和意识丧失等。
预防中暑的措施包括定期休息、保持水分摄入、穿着透气的衣物和帽子等。
2.2 热衰竭:热衰竭是由于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而导致的高度疲劳和体力衰竭。
热衰竭的症状包括头晕、虚弱、疲劳、恶心、呕吐和心跳加快等。
预防热衰竭的措施包括适当的休息、保持水分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和规律的饮食等。
2.3 热搏动:热搏动是由于高温环境下过度劳累和长时间剧烈运动导致的心脏功能紊乱。
热搏动的症状包括心跳过速、心悸、头晕、呼吸急促和乏力等。
预防热搏动的措施包括适度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和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等。
2.4 脱水:高温环境下的作业会导致大量的水分流失,从而引发脱水。
脱水的症状包括口渴、口干、尿量减少、皮肤干燥和尿液颜色深黄等。
预防脱水的措施包括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注意补充电解质、避免大量饮酒和咖啡等。
2.5 日光照射:高温天气往往伴随着强烈的阳光辐射,过度暴露在阳光下会引发日光照射。
日光照射的症状包括皮肤灼伤、晒斑、眼睛红肿和疼痛等。
预防日光照射的措施包括涂抹防晒霜、穿戴帽子和太阳镜、避免阳光强烈时段的户外活动等。
3. 高温作业安全措施为确保高温作业的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保护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
3.1 工作场所的改进:尽可能降低工作场所的温度,例如通过安装空调、使用遮阳网或百叶窗等。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可能涉及到高温热源、高温设备、高温材料等。
这些高温工作环境对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为了确保高温作业的安全进行,减少事故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制定一份高温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本高温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详细的指导,确保高温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并规范作业流程,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进行高温作业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师、技术员、操作人员等。
四、作业前准备1. 安全培训:所有参与高温作业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高温作业的风险和安全措施。
2. 个人防护装备:所有参与高温作业的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高温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鞋等。
3. 环境检查:在进行高温作业前,必须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明火、易燃物品等危险因素存在。
4. 安全设施:必须确保高温作业现场配备有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灭火器、应急照明等。
1. 作业计划:在进行高温作业前,必须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时间、作业地点、作业内容等,并将计划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确认。
2. 作业区域划分:根据高温作业的特殊要求,必须将作业区域划分出来,并设置明确的警示标识和隔离措施,确保未参与作业的人员不会进入作业区域。
3. 作业设备准备:在进行高温作业前,必须对作业设备进行检查和准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 作业操作规范:所有参与高温作业的人员必须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作业,严禁违规操作和超负荷作业。
5. 作业监控: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必须进行实时监控,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6. 应急预案: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必须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火灾、烫伤等事故的处理方法和紧急疏散路线等。
六、安全措施1. 温度监测:在高温作业现场必须设置温度监测装置,实时监测作业区域的温度,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xx佳华电子设施有限企业编号
版本
页次 SC/JS-
7.5-09 高温老化作业指导书A/0
编制 /日期:
审查 / 日期:
同意 / 日期:
1、把待检物件当心放进高温老化室内,在随工单上填写高温老化有关项目。
2、翻开老化室电源 ,设定高温老化时间、高温老化温度;一般规定高温老化时间为 4 小时,高温老化温度为 40℃。
3、开始进行高温老化。
4、在高温老化过程中,必定要有人察看高温老化过程中能否有异样状况,如:
异味、温度能否正常等。
如出现异样状况后立刻停电,清除异样状况后再从头进行高温老化。
一般规定起码 10 分钟察看一次;
5、高温老化时间到,在随工单上填写高温老化有关记录。
而后把物件送检,以确立被检物件能否合格。
江苏佳华电子设施有限企业编号
版本
页次 SC/JS-
7.5-09 常温老化作业指导书A/0
编制 /日期:
审查 / 日期:
同意 / 日期:
1、把待检物件放进车间老化地区内,在随工单上填写常温老化有关项目。
2、翻开物件电源 ,设定常温老化时间;一般规定常温老化时间为8 小时。
3、在企业生产的医疗器材产品在整机调式达成后,开始进行常温老化。
4、在常温老化过程中,一般规定通电四小时察看一次;如发现异样应进行
处理,保存记录
5、常温老化时间到,在随工单上填写常温老化有关记录,每台记录老化开端、停止时间。
而后把物件送检,以确立被检物件能否合格。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和目的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各种作业活动。
由于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和安全造成潜在威胁,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以确保高温作业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本指导书的目的是为高温作业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以减少高温作业对人体的不良影响,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二、高温作业的定义和分类高温作业是指环境温度超过正常舒适范围(通常超过30摄氏度)的作业活动。
根据高温作业的特点和环境条件的不同,可以将高温作业分为以下几类:1. 室内高温作业:在封闭的室内环境中进行的作业活动,如炉膛维修、锅炉操作等。
2. 室外高温作业:在户外高温环境中进行的作业活动,如道路施工、建筑工地作业等。
3. 高温工作场所:在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场所,如钢铁冶炼厂、玻璃生产厂等。
三、高温作业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1. 风险评估在进行高温作业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以确定作业环境的高温程度和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风险评估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温度测量:使用合适的温度计测量作业环境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 作业时间和频率:确定作业活动的时间和频率,以评估人员暴露在高温环境下的时间。
- 作业场所:评估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湿度、辐射等因素,以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 个体因素:考虑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体力和耐热能力等个体因素,以评估其适应高温工作的能力。
2. 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高温作业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措施:- 工作时间安排:合理安排高温作业的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作业,如尽量在早晨或傍晚进行作业。
- 通风措施:确保作业场所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可以通过增加通风设备或开启门窗等方式实现。
- 防护装备:提供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热服、防护眼镜、防护帽等,以减少高温对人体的直接影响。
- 饮水和休息:提供充足的饮水和休息时间,以帮助作业人员补充水分和恢复体力。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各种作业活动。
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以确保高温作业的安全和效率。
二、作业准备1. 确定高温作业的具体内容和目标,明确作业的时间、地点和人员。
2. 评估高温作业的风险,包括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作业设备的安全性等。
3. 为高温作业准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工具,包括防晒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4. 培训作业人员,使其了解高温作业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要求,提高其应对高温环境的能力。
三、作业流程1. 在高温作业开始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确保作业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在高温作业现场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作业人员注意高温作业的危险性。
3. 作业人员应穿着适合高温环境的防护服装,并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
4. 作业人员应定期休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5. 高温作业结束后,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四、安全措施1. 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温检测,确保其身体状况符合高温作业的要求。
2. 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食物,保持作业人员的体力和水分平衡。
3. 提供充足的防晒用品,减少紫外线对作业人员的伤害。
4. 配备急救设备和医疗人员,以应对高温作业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5. 建立高温作业的监测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作业环境中的异常情况。
五、应急预案1. 制定高温作业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中暑等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
2. 作业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理技能。
3.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作业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六、监督和评估1. 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对高温作业进行监督和评估。
2. 定期对高温作业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3. 对高温作业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工作。
七、总结制定高温作业指导书是确保高温作业安全和效率的重要措施。
通过明确作业流程、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加强作业人员培训和监督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高温作业的风险,并提高作业效率。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各类作业活动。
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和工作效率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高温作业指导书,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作业质量。
二、作业前准备1. 了解作业环境:在进行高温作业之前,必须对作业环境进行全面的了解。
包括环境温度、湿度、辐射等因素的测量和评估。
2. 作业人员培训:所有参预高温作业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了解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防护措施,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
3. 防护装备准备:提供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热服、防热手套、防热鞋等。
确保防护装备的质量和合适性。
三、作业过程管理1. 作业计划编制: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时间、作业区域、作业人员、作业步骤等内容。
并将计划向相关人员进行通报。
2. 作业现场设置:在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示作业人员注意高温作业的危害。
同时设置应急设施,如应急通风设备、急救箱等。
3. 作业人员监控:对作业人员进行定期的体温监测,确保作业人员身体状况良好。
如发现有人浮现身体不适,应即将住手作业并进行急救处理。
4. 作业时间控制:根据高温作业的危害程度,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避免在高温最炎热的时段进行作业,如中午12点至下午3点。
5. 作业人员轮换:对于长期高温作业的情况,应进行作业人员轮换,确保每位作业人员有充分的歇息时间。
四、紧急情况处理1. 高温中暑:如果有作业人员浮现高温中暑的症状,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并及时赋予清凉饮料和急救处理。
2. 烫伤处理:在高温作业中,可能会发生烫伤事故。
一旦发生烫伤,应立即将烫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冷却,并寻求医疗救助。
3. 火灾事故:高温作业容易引起火灾事故。
在作业现场设置灭火器材,并进行灭火演练,提高作业人员的火灾应急处理能力。
五、作业后总结1. 作业人员健康检查:作业结束后,对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了解其身体状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2. 作业质量评估:对高温作业的质量进行评估,包括作业结果、作业效率等。
东莞市环仪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高温老化房(高温老化室)操作作业指导书
1、货物名称:高温老化房-高温老化室
2、厂家名称:东莞市环仪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3、高温老化房(高温老化室)作业指导书
3.1正确的操作高温老化房,不仅可以验证产品的可靠性,产品质量,并要确保操作人员的
人生财产安全.
3.2适用于各种电子产品的老化试验如:键盘\主板\显示器等
3.3开机前请先检查电压是否稳定,电源线是否接好;
3.4将需要测试的样品放入到高温老化房内;
3.5打开电源后在控制器设定所需要的高温及段数;
3.6老化装置的温度设定:一般通常是设定40度,每四个小时检测一次.
3.7如机台出现异常或报警请关机查看.
4、高温老化房噪声
高温老化房一般为风冷式的,俗说风冷的也就是说风机带动降温的,不过一般风机安装在机台内部因此噪声大一些,而高低温湿热交变室可以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如果是水冷式的话可装水塔安装在室外,那其噪声就会小很多。
以上高温老化房(高温老化室)操作作业指导书,请按以上方式操作!
环仪仪器高温老化房(高温老化室)操作作业指导书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