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服务需求..
- 格式:ppt
- 大小:830.50 KB
- 文档页数:40
第一节卫生服务需求有关概念、法则与特点一、与卫生服务需求有关的概念(一)卫生服务要求概念:指居民希望获得预防保健、增进健康、摆脱疾病、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是由自身的实际健康状况所决定。
反映: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节目公众对改进社会卫生工作的呼声、反映和关注的焦点问题;专门组织的健康询问调查中收集居民的卫生服务要求:农村卫生服务抽样调查。
(二)卫生服务需要(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概念: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应该获得的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
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
组成:1、个人察觉到的需要:个人察觉到的需要与医学专家判定的需要存在异同;消费者是否有接受卫生服务的需要应以医学专家的判定为准,但实际卫生服务的利用取决于消费者的认识。
2、个人未认识到的需要:进行健康教育和进行人群的健康筛选。
3、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应该获得的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数量。
(三)卫生服务需求概念: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
需求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消费者有购买卫生服务愿望;二、消费者有支付能力。
或一、获得卫生服务的愿望和需要;二、支付卫生服务费用的能力。
分类:结构性、根源性1、结构性角度:个人需求、市场需求。
个人需求: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其实现类型及数量取决于消费者相对于价格、保障状况和收入水平(预算约束)、卫生服务效果等个人或家庭的消费目标和偏好。
卫生服务的市场需求:在某一特定市场、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所有费者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卫生数量,是个人卫生服务需求的总和。
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一、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供给的辨证关系卫生服务需求是卫生服务供给产生的前提,而卫生服务供给则是卫生服务需求实现的基础。
否则,要么是浪费,要么是愿望。
市场均衡(market equilibrium)发生在供给和需求力量达到平衡的价格与数量点上需求变化、供给不变供给变化、需求不变二、卫生服务需求和供给的有效性需求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供给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并最终对需求者的健康状况有改善的卫生服务。
无效需求与有害需求提高卫生服务需求有效性的措施(1)尽可能多地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医疗信息(2)制定医疗服务消费指南(3)改革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4)加强对医疗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5)加强法制建设三、医生在医疗服务中的作用患者选择医生,医生选择治疗方案医生不仅为病人做出选择,还要在提供卫生服务的同时照顾自己的切身利益。
医生的这种双重角色决定了医生不可能完全从患者利益出发(医生的双重角色)。
床位的供给创造对床位的需求一个地区增加床位的供给创造对床位的需求。
经验证明床位与医院利用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因为床位与医院利用都受需求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床位供给增加后,对床位的需求也增加呢?需求的创造如果某一个地区的医生数增加,无论是医生服务的价格还是数量都会随着增加。
这与传统的经济理论不符合。
传统的经济理论假定,供给的增加将导致价格的下降以及需求量的增加。
由于对医疗服务的需求缺乏价格弹性,价格的下降会使医生的收入减少。
因此,医生将提供额外的治疗,以维持其收入水平。
诱导需求理论四、我国卫生服务供需的基本状况及其分析1. 需求方的基本情况(1)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量逐年增加(2)居民医药卫生费用在消费支出中的比例增加,个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支付能力却没有明显增强(3)医疗保障覆盖率,保障水平?(4)贫困人群基本医疗服务得不到满足,患者由于经济困难,未就诊、未住院治疗占有一定比例,疾病是致贫的重要原因2.供给方的基本情况(1)医疗卫生服务的机构、人力和物力资源不断增加,但分布和配置很不合理(2)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逐年下降(3)业务收入增加迅速(4)医疗机构的经济运行不合理,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入相对减少下面是赠送的团队管理名言学习,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1、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卫生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国内研究现状以卫生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国内研究现状为题,本文将探讨国内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研究现状。
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识增强,卫生服务需求在国内日益增长。
了解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对于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人口收入水平与卫生服务需求呈正相关关系。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增加。
此外,教育水平、职业类型等也会对卫生服务需求产生影响。
例如,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对卫生知识的了解更多,对于卫生服务的需求也更高。
三、地理因素地理因素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较大。
城市与农村地区在卫生服务需求上存在差异。
一方面,城市居民由于生活水平较高、医疗资源较为充足,对于卫生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
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由于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对于卫生服务的需求也相对较大。
此外,地理距离、交通条件等也会对卫生服务需求产生影响。
四、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对于卫生服务需求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地区对于传统医疗方式更为依赖,对于西医服务的需求较少;而在一些地区,人们对于健康保健和预防疾病的意识较高,对于卫生服务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五、个人因素个人因素也对卫生服务需求产生重要影响。
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都会影响个体对于卫生服务的需求。
例如,女性在生育、妇科等方面对于卫生服务的需求较高;老年人由于身体状况较差,对于卫生服务的需求也较为迫切。
六、相关研究现状国内有关卫生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
一些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因素和个人因素是影响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因素。
例如,一项调查研究发现,收入水平、教育水平、职业类型与卫生服务需求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另外,一些研究还探讨了地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农村地区由于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对于卫生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
第二讲卫生服务需求一、卫生服务需求的概述1.卫生服务需求的定义需求(demand):人们根据医疗服务收费水平和自身经济负担能力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医疗服务数量。
(1)消费者有使用卫生资源的愿望(2)具有支付能力卫生服务需求涉及的概念卫生服务愿望(want):指消费者对自己是否健康、是否需要接受卫生服务所作出的主观判断和要求卫生服务需要(need):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消费者个体和医学专家认为一个人为了尽可能保持健康或变得健康应获得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
2.卫生服务需求的分类(1)维护生命的卫生服务需求:指那些危及患者生命的危、急、重症的医疗保健需求(2)一般性的卫生服务需求:指一些并不威胁生命的急慢性疾病,以及一些使人不适的病症引起的需求。
(3)预防和保健性的卫生服务需求:指因疾病预防、健康保健而产生的需求。
3.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量�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两周每千人患病日数平均每年每人患病天数�每人每年卧床天数�两周每千人卧床天数两周每千人卧床人数�每人每年休工日数每千人休工天数(休工率)�每人每年休学日数每千人休学天数(休学率)4.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量卫生服务利用指标:门诊两周就诊率两周内平均就诊次数每人每年就诊次数住院人群住院率未住院率预防保健疫苗接种率5.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1)需求的不确定性(2)消费者医疗信息的缺乏和需求的被动性(3)需求的差异性(季节、地域、时间和数量)(4)需求的外部关联性(5)医疗服务需求受卫生服务费用支付方式的影响二、卫生服务需求理论(一)卫生服务需求法则需求量与需求价格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
多种方式来表示:需求函数:QD=f(P,I,Po,T)需求表需求量和价格结合的青霉素需求表需求曲线青霉素需求曲线需求定理的例外一是为了炫耀二是受预期价格的影响三是对质量与价格关系的认识(二)卫生服务需求弹性弹性:当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