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F8563-周立功应用案例
- 格式:pdf
- 大小:231.36 KB
- 文档页数:11
单片机EDA、仿真器、编程器、实验仪四合一综合开发平台概述单片机EDA、仿真器、编程器、实验仪四合一综合开发平台是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设计的基于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下的DP系列单片机仿真实验仪之一,是一套功能强大、性能完美的MCU综合实验开发系统。
在DP-51PRO的基础上增加了编程器和仿真器,形成了单片机仿真器、编程器、实验仪三者俱全的综合性开发平台。
它支持全系列标准8051芯片仿真(包括最新推出的低电压V系列),并且内部集成了一个51PRO编程器,可以对单片机进行并行编程。
四合一功能:EDA、仿真器、编程器、实验仪。
参考照片TKStudy ICE仿真器TKStudy ICE仿真器采用当前最先进的HOOKS仿真技术,设计独到的仿真性能处于全球的全面领先水准,支持大多数常用80C51系列单片机。
硬件上具备高度运行稳定性/芯片兼容性。
运行频率突破HOOKS技术的极限,达到前所未有的32MHz。
可以稳定运行在2.0V以下。
软件上支持TKStudio/Keil中英文双平台,并首次在Keil公司的uVsion2/uVision3上稳定实现64K 超大容量Trace接口/4x64K代码数据覆盖/加彩运行轨迹显示/4x64K运行断点/超精密运行时间显示等多项激动人心的超级仿真功能。
EasyPRO 51通用编程器EasyPRO 51是一款用于烧写标准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编程器,为量身定做。
具有以下特点: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性价比高;支持大部分标准51系列单片机和串行24、25、93系列存储器的编程,共1200余种;采用串口通讯,高速波特率,使用方便、快捷;芯片编程算法经过严格测试,芯片编程安全稳定。
DP-51PRO综合实验仪DP-51PRO单片机综合仿真实验仪是基于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下的功能强大的单片机应用技术综合性学习、调试、开发工具,为广大单片机初学者和单片机工程师学习和提高技术水平提供了一条捷径。
基于单片机的时间核设计文献综述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班作者:*** 指导老师:***1、前言从古至今,时间一直是个被学者文人们所探索的永恒话题。
郭沫若先生曾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马克·吐温曾说: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
时间就像生命一样宝贵,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时间概念也愈来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高度发达信息化的21世纪,人们总是那么忙碌。
生活工作中班车要准点,上班要准时,开会要有时间限制;工业生产中,每一道工序都要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这样才能做到井井有条;严谨的科技研究中,时间更是重中之重。
能够准确的了解并且实时性的知道时间,是我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时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伴侣,如果没有时间的概念,社会将停滞不前。
为了描述时间,许多计时仪器就此诞生。
从古代的圭表、水漏,漏水水转浑天仪,到后来的机械钟表以及当今的电子钟,都充分显现出了人们对计时仪器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机械式钟表虽然也可以告知人们时间,也可以定时,显示日历。
但是由于受到机械结构、动力和体积的限制,在功能、性能以及造价上都没办法与电子时钟相比。
随着电子技术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工艺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逐渐普及,市场对于智能时钟控制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时钟功能单一,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高精度、多功能、小体积、低功耗是现代时钟发展的趋势。
本人所述智能时间核心控制系统主要指具有时钟显示、万年历显示(阴历和阳历)、时间设置、闹铃及温度显示等功能的基于单片机设计而成的控制系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2、基于单片机的时间核为此设计,我复习以前学习过的很多课程,查阅的好多数据库和网络图书馆,如: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独秀知识库文献,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标准服务网等。
也在图书馆查阅了很多相关的书籍。
我主要通过标题与年期进行检索,还加上一些简单的检索式进行筛选文献。
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 Tel: (020)38730976 38730977 Fax: 38730925 PCF8563实时时钟高精度调整方法一、概述PCF8563是PHILIPS公司设计生产的经典工业级实时时钟芯片(RTC),I2C总线接口,具有功耗低、精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表、水表、气表、电话等产品。
本文将介绍如何调整PCF8563时钟精度的方法。
二、电路原理图1 PCF8563高精度调整三、相关说明如图1所示,R3、R4为I2C总线上拉电阻,若总线速度高于100KHz,电阻阻值要更小。
由于PCF8563的中断输出及时钟输出均为开漏输出,所以要外接上拉电阻(如图1的R1、R2),若不使用这两个信号,对应的上拉电阻可以不用。
对于PCF8563芯片,需外接时钟晶振32768Hz(如图1的X1),推荐使用5ppm或更稳定的晶振。
PCF8563典型应用电路推荐使用15pF的晶振匹配电容,实际应用时可以作相应的调整,以使RTC获得更高精度的时钟源。
一般晶振匹配电容在15pF~21pF之间调整(相对于5ppm精度的32768Hz晶振),15pF电容时时钟频率略偏高,21pF电容时时钟频率略偏低。
四、操作方法1.设置PCF8563时钟输出有效(CLKOUT),输出频率为32.768KHz。
使用高精度频率计测量CLKOUT输出的频率。
2.根据测出的频率,对JC1、JC2、JC3作短接或断开调整。
频率比32768Hz偏高时, 3.加大电容值;频率比32768Hz偏低时,减小电容值。
说明:图1中的C1、C2、C3的值在1pF~5pF之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组合方式,以便于快速调整。
推荐使用(3pF、3pF、3pF)、(1pF、2pF、3pF)、(2pF、3pF、4pF)。
- 1 -。
I2C 总线实验(实时时钟、EEPROM 和ZLG7290 的实验)一.实验目的加深用户对I2C 总线的理解,熟悉I2C 器件的使用,提供用户实际开发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及器件IBM PC 机一台DP-51PROC 单片机综合仿真实验仪一台三.实验内容进行I2C 总线控制的实时时钟、EEPROM、ZLG7290 键盘LED 控制器实验。
四.实验要求熟练掌握I2C 总线的控制,灵活运用I2C 主控器软件包,深刻理解实时时钟、EEPROM、ZLG7290 键盘LED 控制的各种功能。
五.实验步骤1.使用导线连接D5 区的SCL、SDA 到A2 区的P16、P17(SCL~P16、SDA~P17),连接D5 区的RST_L、INT_KEY 到A2 区的P10、INT0(RST_L~P10、INT_KEY~INT0),短接D5 区的JP1 跳线。
2.把模拟I2C 软件包“VIIC_C51.C”文件加入到Keil C51 的项目中,程序源文件的开头包含“VIIC_C51.H”头文件。
修改VIIC_C51.C 文件中的sbit SDA=P1^7;和sbit SCL=P1^6;。
图3.21 RTC原理图3.使用函数ISendStr(uchar sla,uchar suba,uchar *s,uchar no)对PCF8563T实时时钟进行设置初始时间,再使用IRcvStr(uchar sla,uchar suba,uchar*s,uchar no)对PCF8563T 实时时钟的时间进行读取。
EEPROM 原理图4.使用函数ISendStr(uchar sla,uchar suba,uchar *s,uchar no);对24WC02EEPROM 进行写入,再使用IRcvStr(uchar sla,uchar suba,uchar *s,uchar no);对24WC02 EEPROM 进行读取。
ZLG7290 原理图5.对ZLG7290 键盘LED 控制器的操作也同理,只是在程序开始的地方增加复位操作和程序中间增加查询是否有键按下。
广州致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ARM 嵌入式工业控制模块常见技术支持问题类别 内容 关键词 摘 要Technical Note修订历史1. 技术支持问题客户包括FAE在使用ARM嵌入式工控产品过程,难免会遇到很多的技术问题。
在技术支持的过程中,其实更多的技术问题更偏向与软件技术问题,当然硬件的技术问题也存在,但不多,只要客户参考我们的硬件方案,很多硬件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甚至根本不会出现硬件技术问题。
1.1 光盘资料的下载在百度里面数据“广州周立功”,如图1.1.1所示。
图1.1.1 百度搜索广州周立功默认下,百度会搜索出来广州周立功的官网,如图1.1.2所示。
图1.1.2 百度搜索出广州周立功官网点击链接,进入广州周立功官网,如图1.1.3所示,点击“致远电子”旁边的“工控核心板”。
图1.1.3 广州周立功官网这时候,能看到很多ARM工控类产品,如图1.1.4所示。
目前对Cortex-A9、Cortex-A8、ARM9是软硬件都提供技术支持,x86只是提供硬件支持,ARM7是其他部门通过软硬件技术支持。
图1.1.4 工控类产品截图比如此时需要M287的光盘资料,可以点击图1.1.4里面的M287,此时可以出现M287的相关介绍的页面以及资料下载链接,如图1.1.5所示。
图1.1.5 M287介绍页面以及下载下载指引点击M287介绍页面右上角的“资料下载”,即可看到关于M287的相关下载资料,如图1.1.6所示。
从截图可看成,下载资料的页面里面有产品的数据手册、光盘资料、实验报告以及非常重要的应用笔记。
这些资料都能协助用户快速地熟悉以及评估对应的产品,从而大大缩短了用户的研发周期。
图1.1.6 M287的相关下载资料当然,其实所有的ARM工控产品的光盘资料,在/IPC/download/链接上也是可以找到的,默认下,这个链接上都是提供光盘资料,没有任何应用笔记的,如图1.1.7所示。
图1.1.7 工控产品另外的存放地址1.2 技术论坛的使用进入广州周立功官网,如图1.2.1所示,点击“创客社区”,进入“智能硬件,创客天地”这个论坛。
PCF8563 I 2C 实时时钟/日历芯片1.概述PCF8563是低功耗的CMOS 实时时钟/日历芯片,它提供一个可编程时钟输出,一个中断输出和掉电检测器,所有的地址和数据通过I 2C 总线接口串行传递。
最大总线速度为400Kbits/s ,每次读写数据后,内嵌的字地址寄存器会自动产生增量。
2.特性* 低工作电流:典型值为0.25μA (VDD=3.0V ,Tamb=25℃时)。
* 世纪标志* 大工作电压范围:1.0~5.5* 低休眠电流;典型值为0.25μA(V DD =3.0V,T amb =25℃)* 400KHz 的I 2C 总线接口(VDD=1.8~5.5V 时)。
* 可编程时钟输出频率为:32.768KHz ,1024Hz ,32Hz ,1Hz 。
* 报警和定时器。
* 掉电检测器。
* 内部集成的振荡器电容。
* 片内电源复位功能。
* I 2C 总线从地址:读,0A3H ;写,0A2H 。
* 开漏中断引脚。
3.应用z 移动电话 z 便携仪器 z 传真机z 电池电源产品4.简明参考数据表1 简明参考数据符号 描 述条 件 最小值最大值 单 位 I 2C 总线无效; T amb =25℃ 1.0 5.5 VV DD 工作电压I 2C 总线有效; fSCL=400kHz T amb =-40~+85℃ 1.8 5.5 V fSCL=400kHz - 800 μA fSCL=100kHz - 200 μA fSCL=0Hz; T amb =25℃ V DD =5V - 550 nA I DD工作电流; 定时器和CLKOUT 失效 V DD =2V-450nAT amb 工作温度范围-40 +85 ℃ T stg储存温度-65 +150 ℃5.订单信息表2 订定单信息包 装型 号名称 描 述版本 PCF8563P DIP8 塑料双列直插式封装;8脚(300mil) SOT97-1 PCF8563T SO8 小塑料封装;8脚;宽3.9mm SOT96-1 PCF8563TS TSSOP8 小塑料薄型封装;8脚;宽3.0mmSOT505-16.方框图图1 方框图7.管脚配置7.1管脚12348765PCF8563P PCF8563TPCF8563TS V DDCLKOUT OSCO SCLSDAV SSOSCI图2 管脚配置SDASCLCLKOUTV DD图3 二极管保护图7.2管脚描述表3管脚描述符号管脚号描述OSCI 1 振荡器输入OSCO 2 振荡器输出/INT 3 中断输出(开漏;低电平有效)V SS 4 地SDA 5 串行数据I/OSCL 6 串行时钟输入CLKOUT 7 时钟输出(开漏)V DD8 正电源8. 功能描述PCF8563有16个8位寄存器:一个可自动增量的地址寄存器,一个内置32.768KHz的振荡器(带有一个内部集成的电容),一个分频器(用于给实时时钟RTC提供源时钟),一个可编程时钟输出,一个定时器,一个报警器,一个掉电检测器和一个400KHz I2C 总线接口。
1981年我参加高考失败之后上了技校,但我还是不甘心将来当一辈子工人。
幸好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的好时机,举国上下莫不崇尚知识,百废待兴各行各业大量需要人才,自学成才的典范层出不穷,于是我决定自学成才,制定了一个自学十年成为专业人才的学习计划。
我首先从高等数学开始入手,购买一套完整的高等数学自学丛书,分别为《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多元函数微积分》、《微分几何》、《线性代数》......同步学习李翰逊教授主编的《电路分析基础》、童师白教授主编的《模拟电子技术》与阎石教授主编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还订阅了《无线电》与《电子技术应用》杂志。
自学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我生活在一个小地方,找到一个能够帮助你解决难题的老师非常不容易,但有一个好处就是锻炼了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毫无约束的情况下的自学是非常艰难的,尽管每走一步我都将图书带在身边,但并不见得能够坚持随时随地抓紧学习,每周自我反省的时候,总是自我批评懊悔不已,但效果并不见得有明显的好转,因为目标并不明确,唯一的愿望是希望能够转干,将来有一天调到技术科或设备科做一个技术员,而在当时做一个技术员与当一名优秀的技工待遇差别不大,仅仅是社会地位稍微高一些,而在参加工作的第二年18岁的年纪时,我已经是一个国家二级企业的团委书记了,从而导致很难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持久的兴趣。
那么怎样才能产生强劲的动力呢?我首先想到的是励志,正好有一个机会旁听中国农村人才学研讨会,于是决定从人才学入手研究成才的方法,探索卓越人才在童年和青年时代到底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和特征,他们之能够所以走向成功,到底有何秘诀?当时唯一能够买到的只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传记》,通过横向比较研究发现,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很勤奋并且坚持终生学习。
其次我给自己划定范围坚持广泛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人物传记、美学、哲学、心理学、历史和管理学等方面的图书,至少保持每天的阅读量为2小时并且坚持到现在从未间断,让自己的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