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5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体会无私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意蕴教学难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方法:颂读法,归纳法,探讨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语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古往今来,关于母亲的故事、文章很多,大家熟悉的故事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文章有《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绵绵的爱化作了密密的针脚。
冰心在《繁星》中写道“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我心中的风雨来了,我躲进母亲的怀里”可见,母亲还是儿女心灵的港湾,这一类的文章还有很多。
每个人笔下的母亲都不尽相同,因为发生的事情不一样,个人的体验不同。
今天,我们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
二、课文分析(一)通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老师朗读第一段,指定一排学生依次朗读课文,熟悉文本,看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以理清课文思路(出示课件) 明确:年龄“我”母亲十岁作文获奖做裙子二十岁双腿残废做各种事情三十岁小说发表不在人世三十多岁聊起合欢树已死多年(看幻灯提问题)由这张幻灯片我们可以看到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
文章题目叫《合欢树》但在文章后半部分才写到合欢树,有什么好处?明确:(1)条理清楚(2)与邻居闲聊时提起,真实可信,亲切自然。
(二)分析把握母子间的亲情母亲对儿子1、在这篇描写母亲的文章中,你认为最能体现母爱的是哪些段落?明确:第2、3两段,也就是作者二十岁的时候。
史铁生:合欢树
《合欢树》是中国作家史铁生创作的一部小说,该小说于1980年发表。
《合欢树》以家庭为背景,描写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展现了一个常年围绕着合欢树的家庭故事。
小说主要围绕着主人公叶云生和他的家人展开,通过叶云生对合欢树的疯狂崇拜和依恋,以及叶云生和他的女儿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家庭中的权力斗争、欲望、嫉妒和冷漠。
在小说中,合欢树是叶云生的精神支撑和情感寄托。
他将合欢树视为自己的朋友和家人,与之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情感关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叶云生发现自己对合欢树的依赖越来越深,逐渐失去了对真正的人际关系和家庭的关注。
他的妻子、女儿和儿子在他的心中逐渐被合欢树取代,最终导致了家庭的破裂和悲剧的发生。
该小说以其深刻的家庭描写、细腻的情感叙述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而广受赞誉。
它通过对合欢树的象征意义的探索,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物之间的诸多问题。
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独特的想象力,展示了史铁生作品中常见的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丰富的内涵。
《合欢树》优秀教案人教版《合欢树》优秀教案(通用5篇)《合欢树》是一篇怀人散文,也是一首颂扬母爱的抒情乐章。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合欢树》优秀教案,供参考借鉴,希望对各位老师有所帮助!《合欢树》优秀教案篇1一、导入年轻时期,正值花样年华的时代,作者双腿残废了,这个噩耗几乎摧毁了他生的希望,他想到死了倒好。
但是母亲却始终不离不弃,四处帮他找大夫,当治愈的希望最终破灭之时,母亲又鼓励儿子从事写作,希望燃起他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希望。
当作者的小说发表获奖之际,母亲却撒手人寰了,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至此,始终都没有出现题目中的合欢树。
那么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呢?合欢树:又名马缨花,它的名字蕴含了合家欢乐的吉祥意。
二、题为《合欢树》,却在文章已过半的第五段引出合欢树,那么前文以时间为线索的大量追忆,是否游离了课文标题? ——作具体分析1、请大家阅读第四至十二自然段,找一找描写合欢树的句子。
(1)通过邻人和初生小孩的注目引出合欢树;(第七自然段)(2)写合欢树的由来,似乎是当初误以为的“含羞草”,历经变迁,长成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第八自然段)(3)通过刚来到世上的孩子眼中写合欢树的影子以及希望去看看合欢树(第九、十自然段)(4)文末,再次通过那个孩子长大后忆起童年往事时会跑去看那棵合欢树,却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
(第十二自然段)三、为什么我后来到院子里想去看而又不去看那棵合欢树?合欢树融入了作者对母亲无以回报的愧疚之情。
母亲为他付出太多太多,牺牲了一个正常女人所追求的事业、生活和爱情。
如果自己不残疾的话,母亲的生活会是另外一种样子。
“我”的残疾,带给了母亲更大的不幸,为了照顾儿子,母亲心力交瘁,49岁就离开了人世。
所以作者一直带有一种愧疚。
如果不是自己的厄运,好胜的母亲,完全可以去实现她的理想。
所以作者不敢直面合欢树,作者更感内疚,揪心的悲伤。
《合欢树》文章结构
《合欢树》是一首古诗歌,文章分为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首句是“合欢树前集小酌”,通过这句话,读者可以知道
诗歌的背景是在合欢树下,主人公在品尝酒水。
接下来的两句话“留
连赏心乐未央,蜂蝶纷纷过墙来”,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场景,让人产
生心旷神怡的感觉。
中间:中间是描写合欢树的部分,通过对合欢树的描写,传达出
一种美好、和谐的情感。
首句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接着描述荷叶、蜻蜓、燕子等一系列自然景观,最后重点描写了合欢树的形态与美丽:“梨花一枝春带雨,桃李十树月通天;”
结尾:结尾部分再次回到人的角度上,首句是“歌管楼前梧叶下”,通过描述人们欢声笑语的场景,结束了整篇诗歌。
最后一句
“数声清啸泪纵横”,表达了主人公离别的伤感,给整首诗歌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
《合欢树》全新课件一、引言合欢树,又名绒花树、马缨花,为豆科合欢属落叶乔木,原产于我国中南部地区,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合欢树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是我国重要的树种之一。
本课件旨在通过对合欢树的介绍,使大家对其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二、合欢树的生物学特征1.形态特征合欢树为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0-30米,胸径40-60厘米。
树皮灰褐色,纵裂。
小枝细长,黄褐色,具明显皮孔。
二回羽状复叶,互生,羽片4-12对,每羽片具小叶10-30对;小叶镰状长圆形,长6-12毫米,宽1.5-4毫米。
头状花序生于枝端,直径约1厘米,花丝粉红色,长2-3厘米,花期6-7月。
2.生态习性合欢树喜光、耐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
生长适温为20-30℃,冬季能耐-15℃低温。
根系发达,抗风能力强。
三、合欢树的价值1.观赏价值合欢树树形优美,枝叶繁茂,花色艳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夏秋季节,满树粉红色花朵,如梦似幻,美不胜收。
合欢树常用于园林绿化、行道树、庭院观赏等。
2.药用价值合欢树皮、花、种子均可入药,具有镇静、安神、解热、抗炎、抗菌等功效。
合欢花还具有抗过敏作用,对治疗皮肤病有一定的疗效。
3.生态价值合欢树具有较强的吸附尘埃和有害气体的能力,对改善环境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同时,合欢树根系发达,能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
四、合欢树的繁殖与栽培1.繁殖方法合欢树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
播种繁殖在秋季进行,将成熟种子去翅后沙藏越冬,翌年春季播种。
扦插繁殖在夏季进行,选择生长健壮的枝条,剪成长15-20厘米的插穗,插入沙床中,保持湿润,约30天后生根。
2.栽培管理合欢树栽培管理较简单,关键在于水肥管理。
定植后,每年春季进行施肥,以复合肥为主。
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干旱季节适当浇水。
合欢树病虫害较少,常见病害有叶斑病、煤污病等,可喷洒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物防治。
五、结论合欢树作为一种具有多重价值的树种,在我国园林绿化、生态建设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年级作文】合欢树
合欢树是一种叶子很茂密的树,它的形状像一个大伞,所以又叫做“伞树”。
合欢树的树冠很高大,可以提供凉爽的遮荫,是夏天最好的树木之一。
合欢树的树皮呈灰白色,很光滑。
树叶是扇形的,叶子很小,但密密麻麻地生长在枝条上,煞是好看。
在阳光照射下,合欢树的叶子会散发出一种清香,仿佛能够让人心情愉悦,也让人觉得非常舒服。
小鸟们也喜欢在合欢树上筑巢,它们在树上欢声笑语,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合欢树的花是淡绿色的小球状,聚集在一起,非常美丽。
每当合欢树开花的时候,它的花香会飘满空气,周围的人们都会赞美它的美丽。
而在合欢树的花开放后,就会结出一种像豆荚一样的果实,里面有很多扁平的种子。
这些种子很小,但长大后可以变成新的合欢树。
合欢树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空气湿润的地方,它对土地的要求不高,所以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它。
合欢树除了美丽,还有很多其他的好处。
它的根可以防止土壤流失,保护土地。
它的树枝可以提供栖息和繁殖的环境给小鸟。
它的树叶可以净化空气,让人们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
我家的后院就种植了一棵合欢树,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我都会找一个椅子坐在合欢树下,享受凉爽的空气和花香。
有时候,我还会听到小鸟们在合欢树上欢快地歌唱,好像在给我带来欢乐。
合欢树是我喜欢的树木之一,它不仅美丽,还有很多实用价值。
我希望将来能够保护好合欢树,让它永远生长在我们的身边,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美好和快乐。
1、夫妻和睦:合欢树能象征着夫妻和睦,恩爱美好,能寓意着永远恩爱、两两相对、代表着夫妻好合。
2、伟大母爱:合欢树也能象征着母亲的爱意,能够代表着母亲伟大的爱,寄托着母亲的希望。
3、合欢树还能象征着死而复生,能象征着好兆头,希望能够恢复健康的身体。
4、消除误会:合欢树还能象征着消除误会,重归于好。
一、夫妻和睦
合欢树能象征着夫妻和睦,恩爱美好,能寓意着永远恩爱、两两相对、代表着夫妻好合。
合欢树之所以有这样的含义,是因为合欢树到了晚上,叶子会自己合起来,就像是夫妻团聚恩爱一样。
在古代的时候,当夫妻出现争吵时,重新言归于好后,会一起喝一下合欢花沏的茶,也会将合欢花赠送给发生争吵的夫妻,放置在他们的枕头下面,祝愿夫妻和睦幸福,生活能够圆满美好。
二、伟大母爱
合欢树也能象征着母亲的爱意,合欢树一般都是母亲栽种,能够代表着母亲伟大的爱,代表着对自己的情感,也能寄托着母亲的希望。
可以在母亲居住的地方,给母亲栽种一株合欢树,能够回馈母亲的爱意。
三、死而复生
合欢树还能象征着死而复生,一般在当自己的儿女出现意外的时候,很多母亲会在家中栽种合欢树,能象征着好兆头,希望能够使儿女死而复生,恢复健康的身体,在意外中快点好起来。
四、消除误会
合欢树还能象征着消除误会,如果朋友之前发生了误会,也可以互相赠送合欢树的花朵,能够代表着消除误会,重归于好。
合欢树基本特点合欢树,学名雪莲木,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属于豆科植物。
合欢树的主要特点包括树形美观、树皮光滑、花朵艳丽、可观赏价值高、生长迅速等。
合欢树的树形美观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合欢树的树冠呈圆锥形或卵形,枝条伸展开来,形态优雅。
树干笔直,树皮光滑,呈灰褐色,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合欢树的整体形状给人一种庄重、大气的感觉,在园林景观中常常被用作绿化树种。
合欢树的花朵艳丽且香气扑鼻,是其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合欢树花期较长,一般为4-6月,花朵为淡黄色或金黄色,形状为球状或圆锥状花序,花朵密集,花朵间隔不大。
合欢树的花朵具有浓郁的香气,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
因此,合欢树常常被用于庭院、公园等场所的景观植物。
合欢树的观赏价值较高,是其受人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合欢树的花朵艳丽且香气扑鼻,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增添了景观的美感。
合欢树的树形美观,可以为园林景观增加绿色元素,使整个场所更加生机勃勃。
同时,合欢树的生长迅速,可以快速形成绿色屏障,起到了遮风挡雨、调节气温等作用。
因此,合欢树广泛应用于公园、庭院、街道绿化等场所,成为了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
合欢树的生长环境适应性较强,适合在各种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
合欢树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可以适应酸性、中性和碱性土壤,但对土壤湿度要求较高。
合欢树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喜欢充足的阳光照射,但也可以在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生长。
合欢树对气候适应性强,可以耐受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温度。
因此,合欢树在我国广泛分布,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树种。
合欢树是一种树形美观、树皮光滑、花朵艳丽、可观赏价值高、生长迅速的植物。
它的花朵香气扑鼻,观赏价值较高,适应性强,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无论是在公园、庭院还是街道绿化中,合欢树都是常见的绿化树种之一,给人们带来了美丽的景观效果。
同时,合欢树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其木材可用于制作家具、木雕等工艺品,具有一定的经济潜力。
因此,合欢树是一种多功能的植物,既可用于观赏又可用于经济利用。
《合欢树》ppt课件完美版•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语言艺术与修辞手法探讨目录•情感教育与人文关怀传递•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01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史铁生简介•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合欢树》创作背景•《合欢树》是史铁生怀念母爱的一篇散文。
文章用平淡的语调,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了作者十岁那年由自己作文获奖引发的一件事情、二十岁母亲为他治病和鼓励他写小说的事情以及三十岁以后对母亲的那种压抑在心里、让自己又悲痛又愧疚的思念。
文学地位与影响•《合欢树》是一篇怀人散文,也是一首颂扬母爱的抒情乐章。
这篇以作者的亲身经历而写就的散文,在向人们袒露这一秘密的同时,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于亡母的悼念与愧疚之情。
歌颂母亲的伟大与母爱的无私,历来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母题之一。
02文本解读与赏析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简洁明快的叙述风格文章以简练的文字叙述了合欢树的成长过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
清晰的层次结构文章从合欢树的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层层递进地展示了合欢树的生命历程。
生动的描绘手法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合欢树的形态、色彩、气息等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如“翠绿的叶片”、“金黄色的花朵”等,让读者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合欢树形象。
视觉描绘通过描述合欢树的花香,如“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花香四溢的环境中。
嗅觉描绘借助风声、鸟鸣等自然声音,营造出静谧而和谐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韵律和节奏。
《合欢树》瓦房店市第二高级中学宋美娥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中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3)划分大概段落,概括主要内容。
二、教学课题《合欢树》是一篇情真意深的怀人散文,是一曲颂扬母爱的抒情乐章,同时也是一篇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哲理之作。
本课的教学,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为目的,让学生畅所欲言。
同时营造宽松的语文课堂氛围,让学生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
引导学生理解母爱的内涵,学会去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从而获得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整个学习的过程,是让学生经历一次心灵之旅。
三、教材分析《合欢树》文章前半部分以时间为线索追忆母亲,后半部分叙写合欢树的由来及其引发的思索,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同时抒发了对亡母的愧疚与作者的内心痛苦。
因此,史铁生是在怀念母亲,怀念以前的生活,母亲的去逝又使他更为理性地去面对生活,思考生活,感悟人生和生命。
四、教学方法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以及史铁生的内心痛苦和对母亲的愧疚之情。
师生立足文本,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深刻寓意以及以小见大、对比、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从而体会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在此基础上,超越文本体会现实生活中展现出来的母爱,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学会感恩。
只有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才可能发现细节、进一步品味细节,从而理解文章的主旨。
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对作品朴实的文风、精美的构思,以及巧妙的篇章结构进行研读和品味。
②把握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提出问题,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同时深入理解文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②理解史铁生对母亲的遗憾和愧疚情感,并体会其中“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
(二)、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歌曲《天冷就回来》)有这样一位母亲:每天,她总是伫立在门前,看着儿子摇着轮椅远去的背影,一动不动地站着,无论风霜,无论雪雨,这份爱恋绵长而悠远,对于儿子,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记忆。
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颁奖典礼上,人们惊讶地发现有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
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
他,就是史铁生。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走近这对母子,走近这位轮椅上的作家。
让我们共同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
作者介绍生平介绍: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等。
史铁生语录(我们同学来揣摩应该如何朗读,找同学读一下)·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我们生来孤单,无数的历史和无限的时间因而破碎成片断。
·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
·在奥运口号“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应该再加上“更美”。
·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2、感知课文(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课文写了我与母亲的哪些事?请同学们讨论交流之后回答:(同学们找的比较完整,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件事)◆①我作文比赛得奖,引来母亲对儿时作文的表白。
②我腿残废,母亲帮我寻医问药。
③我想写作,母亲给我借书。
④母亲照料合欢树。
⑤我不敢看又想去看合欢树。
(2)那么同学们考虑,作者要通过这些事表达什么主题呢?◆母亲对我的爱及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板书)母亲对儿子有着浓浓的爱意,儿子对母亲也有着深深地怀念。
在这样的母子深情中哪件事最让你感动?这中间一定有哪些语句触到了你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让我们一起在这几件事情中3、品味语句,品味感情勾画最令你感动的语句,有感情的朗读并体会作者是如何在叙事中传达感情的。
[示例]1、常去侍弄它,不敢太大意。
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
2、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3、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
她到处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着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4、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
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5、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留在瓦盆里。
第三年,合欢树不但长出了叶子,而且还比较茂盛。
母亲高兴了好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
师生互相交流1句:“全副心思”“到处”“总能”体会母亲为了治疗而奔波不厌其烦的态度。
2句:“惊惶”“昼夜守着”及语言描写的语句都很好地表现“我”病情不好时母亲的心情及她奋力同病魔抗争的形象。
3句:“到处”“顶着风或冒着雪”表现母亲看到“我”对生活有了新的企盼,又是希望又是无奈。
鼓励我写作,也是对人生的激励和劝勉,只不过能让我摆脱精神上的痛,一切的努力都值得。
4句:“她心里太苦了”表现了母亲的艰难,母爱的伟大,同时也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深深的理解、思恋和怀念。
5句:此时合欢树是“我”的化身,是母亲希望的寄托,对生命的期待和憧憬。
(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更是这种不可言传的母子深情。
既然这篇文章作者向我们传达的是母子之间的这份深情,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以“合欢树”为题呢?让我们来探究一下“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4、深入探究请同学们结合以下问题考虑:1、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合欢树的来历以及母亲悉心培育它的过程?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母爱的具体的体现物。
母亲把对儿女的疼爱融入在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中。
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强长壮与史铁生由残疾到对生命有所感悟,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处。
→ 合欢树=作者自己,母亲悉心照顾的合欢树就是病中的自己(象征意)2、在母亲逝世后,作者对于母亲亲手栽下的合欢树的态度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是怎样的变化?请找出来。
1)在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颗小树忘记了”“没料到那颗树还活着”——搬了家,忘记了合欢树,遗忘在记忆的深处,不愿提起2)母亲去世后,很少再去小院,“不愿意去那个小院,推说手摇车不方便”。
在大院中听邻居说合欢树开花了,劝他去看看,但是“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想起了合欢树,但是不敢去看合欢树,怕睹物思人,怕看到合欢树又想起母亲来,勾起自己无尽的悲伤。
3)时间久了,自己的心情平复了,“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
”“我问起那棵合欢树”“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自己很想看看合欢树,看看母亲住过的小屋,看到母亲生前的事物让我感觉母亲似乎就在身边。
—(原因)→“悲伤也成了享受”。
看到这些事物能让我感觉到母亲好像并没有离我远去,似乎就在身旁,是小屋,是林中的风,是小院中的合欢树。
→ 合欢树=母亲,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化,它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是母亲生命呈现的另一种方式。
(所以“悲伤也成了享受”)3、文中一共三处:第七、九、十二自然段处,提到小孩子看树影。
通常说来,孩子不太会对一棵大树关注这么久。
而且这个小孩子是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
在他长大后还会想起树影,想起他自己的母亲。
为什么小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孩子通常看见谁才会不哭不闹呢?自己的母亲。
所以这个不知名的小孩子所看到的合欢树其实还是什么的象征?天下所有母亲的象征,是亲情的象征。
“文末”提到→ 合欢树=亲情的象征,是合家欢乐(树的名字的意义)的象征。
合欢树还会是什么?(启发学生自己说)→ 合欢树=当年母子“合欢”的人间见证,是母亲恩泽的一个生命。
→ 合欢树=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儿子对母亲的怀念。
(作者通过描写一棵普通的合欢树来表现博大而无私的母爱以及自己对母亲深深的怀念,这正是散文中常见的“以小见大”的手法。
)母亲默默的为儿子做着一切,默默地将这样一份爱永留作者的心间。
可是年轻的作者竟是如此不理解母亲,可等到他能够理解的时候,母亲早就不在了,因为上帝怕她“心里太苦”,怕她“受不住”,上帝带走了母亲。
正可谓“子欲养而亲不待”啊!!5、拓展延伸母亲对这样一个对生失去希望的儿子总是默默无言而又深深爱护,其实这样的感情在史铁生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所展现,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他的另外两篇文章。
(先让学生看体会感情,然后找同学朗读)《秋天的怀念》(播放歌曲《天亮了》)《我与地坛》(歌曲《天冷就回来》)“亦母亦子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
母爱,她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我们的记忆中,赞扬母亲的故事、诗文、名言警句有哪些?故事:孟母三迁、岳母刺字。
名言警句: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诗句:《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爱是博大的,母爱是悠远的,母爱又如涓涓细流始终流淌在我们的身边,她期待我们长大,她期待我们成熟,她期待我们就这样平平安安一生一世!而我们又为她做了些什么呢?其实岂止是母亲,父亲不也一直在你的背后给了你无穷无尽的爱与支持吗?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篇外国作家的文章(播放歌曲《懂你》)屏幕显示保加利亚作家海托夫的文章:《趁双亲还在》。
直到中学毕业,我才意识到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对他充满感激和惋惜之情。
因此,我下定决心,只要拿到我挣来的第一笔钱,我就给他买些苹果。
因为他需要这样的营养品,在我家居住的巴尔干山村是买不到苹果的。
我今天推到明天,明天推到后天,终于在一个春日,得知了父亲于夜间逝世的噩耗……直到现在,在我父亲逝世二十多年以后,那些未买的苹果依然如鲠在喉。
6、作业同学们,面对至爱自己和自己至爱的父母,你想说些什么又想做些什么呢?我们无需豪言壮语无需惊天动地,只是不要再等待,不要让你对父母的理解与爱成为你的遗憾,而要告诉你的父亲母亲,他们对你的爱他们对你的期待,其实你一直都懂。
或许你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或许你并不好意思亲口去说,没有关系,今天我给大家留一个能够实现你心愿的作业。
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
五、教学反思史铁生的《合欢树》是一篇语言平实而内蕴丰富的散文,因为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原因,学生对文中有些内容的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