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修订版)第二课修订版
- 格式:ppt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16
哲学与人生第二课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授课教师课时 2 授课班级课题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教学目标认知:了解物质运动有关知识,了解人生行动的特点、意义,了解人生行动的制约因素,理解人生与行动的关系。
情感态度观念:人生行动决定人生发展,人生贵在立即行动,充分发挥人生行动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增强人生行动的效率。
运用:运用所学知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勇敢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用积极的行动构筑辉煌的人生。
内容安排一、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二、把握客观规律善于行动教学重点 1.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人生贵在立即行动。
2.事物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把握规律,善于行动。
教学难点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规律的内涵;把握规律,善于行动。
教学策略在教学中,采用了情境教学、案例分析、自主探究等方式组织教学,以目标导向控制整个任务实施的正确性,配合合作探究,多元评价使整个教学过程围绕要完成的任务,循序渐进环环相扣。
资源开发1、对原教学光盘素材进行再加工,按授课内容事先做好教学预期成果,使学生在学习前先看到学完本次课后能完成的成果。
2、自行开发了与本课相对应的教学课件,方便教学,创设情境。
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及内容安排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导入【创境激趣——直面生活感受人生发展】邓亚萍的事例由此可见,人生行动,对我们的人生之路是非常重要的,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
要深刻懂得这一道理,就要学习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案例学习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
(二)一、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我们共同看下面的名言和诗句:你能否说出空教学材料:邓亚萍的事例邓亚萍,河南郑州人,前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1983年入河南省队,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1997年退役后进修个人学业;其运动生涯中,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邓亚萍是第一个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球手,曾获得4枚奥运金牌,被誉为“乒乓皇后”,是乒坛里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巨人”。
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课题: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运动及规律的有关知识,了解人生行动的特点、意义,了解人生行动的制约因素,理解人生与行动的关系。
2.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行动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增强行动效率。
3.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勇敢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用积极的行动构筑辉煌的人生。
教学重点:1. 事物运动都是有规律的2. 敢于行动,善于行动教学难点:1.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2. 人生存在于行动中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谈话法等教学时数:理论学时2学时教学过程:一、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1、人生发展不能光说不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需要我们为此付出努力,付出实际行动。
如果光说不做,而不付出行动,那么任何目标和理想都不可能实现。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的定义。
运动是绝对的。
提问:“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教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形象地说明了物质运动的哲学原理。
恩格斯曾评价说:“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
”提问:刻舟求剑的错误在哪里?教师: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应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3、人生贵在立即行动(1)立即行动,是对自己生命的珍惜(2)要立即行动,就要敢于行动,不拍失败(3)敢于行动,就要做到选择决断之勇、克服困难之勇和坚持到底之勇(4)敢于行动,还要求我们做到善于行动二、把握客观规律善于行动1、敢于行动不等于成功行动(1)敢于行动并非一味地冒险蛮干,行动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恰当的方法和条件(2)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善于寻找做事的方法和发现事物运动的规律2、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哲学与人生》【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说课稿陇县职业教育中心贺林科《哲学与人生》【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与反思几个方面展开。
一、说教材《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是高教版教材《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的第二个课题。
全书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把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贯穿始终,把引导学生如何做人、走好人生路作为落脚点。
第一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为指导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其侧重点是“如何通过积极行动,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路”,着重阐述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引导学生要敢于行动、善于行动,人生行动要遵循客观规律。
因此,本节课在本章和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此,在对教材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 、认知: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物质运动的规律性的基本观点;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行动,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现实,积极行动、尊重规律,脚踏实地3、运用:把握客观规律,做一个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依据大纲要求和对于人生的指导意义,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物质在运动中存在教学难点:人生存在于行动中二、说教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本课知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音乐、动画、图片、名言等资料,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课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创设积极民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主动获取知识,还课堂于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最终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运用于生活中。
三、说学法1、学情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对人生进行思索,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在正确对待并开展人生行动方面,还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Philosophy and life lesson 2 material movement and life action《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物质运动及规律的有关知识,了解人生行动的特点、意义,了解人生行动的制约因素,理解人生与行动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生行动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增强人生行动的效率。
3.运用: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勇敢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用积极的行动构筑辉煌的人生。
【教学重点】1.事物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2.敢于行动,善于行动。
【教学难点】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人生存在于行动中。
【教学方法】情境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温习教材。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案例1:(多媒体展示)歌曲《山不转水在转》山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心也转,心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山也转。
没有憋死的牛,只有愚死的汉,蜘蛛吐丝画它自己圆,那太阳掏洞也要织它那条线,再深的巷子也能走出那个天。
山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心也转,心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山也转。
没有流不出的水,没有搬不动的山,没有钻不出的窟隆,没有结不成的缘那小曲好唱,唱好了那也难,再长的路程也能绕过那道弯,也能绕过那道弯。
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教学目标】1. 认知:了解物质运动及规律的有关知识,了解人生行动的特点、意义,了解人生行动的制约因素,理解人生与行动的关系。
2. 情感态度观念: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生行动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增强人生行动的效率。
3. 运用: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勇敢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用积极的行动构筑辉煌的人生。
【教学重点】1.事物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2.敢于行动,善于行动。
【教学难点】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人生存在于行动中。
【教学方法】情境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共2课时,第2学时。
【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复习教材。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二、人生存在于行动中1.人生行动的含义什么是人生行动案例:苍蝇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天然导航仪”,人们模仿它制成了“振动陀螺仪”。
这种仪器目前已经应用在火箭和高速飞机上,实现了自动驾驶。
苍蝇的眼睛是一种“复眼”,由30O0多只小眼组成,人们模仿它制成了“蝇眼透镜”。
“蝇眼透镜”是用几百或者几千块小透镜整齐排列组合而成的,用它作镜头可以制成“蝇眼照相机”,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张相同的相片。
这种照相机已经用于印刷制版和大量复制电子计算机的微小电路,大大提高了工效和质量。
人造卫星在太空中由于位置的不断变化可引起温度骤然变化,有时温差可高达两、三百度,严重影响许多仪器的正常工作。
科学家们受蝴蝶身上的鳞片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而调节体温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叶片反两面辐射、散热能力相差很大的百叶窗样式,在每扇窗的转动位置安装有对温度敏感的金属丝,随温度变化可调节窗的开合,从而保持了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恒定,解决了航天事业中的一大难题。
教师:上述都是我们人类用仿生原理的发明创造行动。
这也说明了人生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
人生行动不同于被动、消极地适应外部世界的动物的本能活动。
哲学与人生第二课教学设计第一篇:哲学与人生第二课教学设计MANDY-LU 整理创编《哲学与人生》教学设计MANDY-LU 整理创编《哲学与人生》教学设计(一)物质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 1.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案例1:(多媒体展示)《Time scapes 时间的风景》提问:为什么会有天天日来月往?为什么年年岁岁寒暑相推?教师:地球自转产生昼夜循环,地球公转四季更替。
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日往月则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
运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无法让世界停止运动。
提问教师::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如果物质不是运动的,世界将会如何?譬如:地球停止自转将会如何?教师:如果地球不动了,世界将是死寂一片,毫无生命力。
物质离不开运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从物体位置的移动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
2.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谈到运动,自然要说到时什么在动呢?即运动的主体是什么?案例2:填填看:到底是什么在运动?生物运动的载体——();机械运动的载体——();热运动的载体——();电运动的载体——();思维运动的载体——()。
案例3:(多媒体展示)《天使与魔鬼》视频剪辑——反物质运动教师:生物运动的载体是生命有机体;机械运动的载体是宏观物体;热运动的载体是分子;电运动的载体是电子;思维运动的载体是人的大脑。
运动时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案例4:“风动,幡动,还是心动”慧能,佛教禅宗 2MANDY-LU 整理创编《哲学与人生》教学设计慧能和尚到广州法胜寺去的时候,正好赶上印宗法师在这里讲《涅槃经》,和尚们都在寺门内坐着静心听讲。
忽然一阵风,把悬挂在佛像前面的幡吹动了,飘过来,飘过去。
有两个和尚看见了,议论起来。
一个和尚说:“你看,风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