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条为了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明确学校在学生健康管理方面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在校学生,包括新生入学体检、毕业体检以及在校期间的定期体检。
第三条学校设立学生健康体检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校长担任组长,负责制定体检计划、组织实施体检工作、监督检查体检质量、处理体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
第四条体检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视力、身高、体重、血压、心肺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常规、尿常规等。
第五条体检时间安排如下:(一)新生入学体检:入学后第一学期内完成。
(二)毕业体检:毕业前一个月内完成。
(三)在校期间定期体检:每年一次,每学期进行两次视力监测。
第六条学生健康体检档案管理:(一)建立学生健康体检档案,包括体检表、体检报告、体检照片等。
(二)档案实行一人一档,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三)档案保管期限为学生在校期间及离校后五年。
(四)档案查阅、借阅需经学生本人或家长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七条体检结果处理:(一)对体检中发现的学生健康问题,及时告知学生和家长,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二)对有重大健康问题的学生,及时通知家长,并配合家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三)对体检中发现的学生健康问题,学校应定期组织专家进行会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第八条体检费用:(一)体检费用由学校承担,不得向学生收取。
(二)学生因特殊情况需进行特殊检查或治疗的,费用由学生本人承担。
第九条本制度由学校学生健康体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学生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制度•相关推荐学生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制度(通用8篇)在当下社会,各种制度频频出现,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学生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制度篇1第一条学校学生健康档案管理,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益,明确学校在学生健康管理方面的责任,深化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依据的国家法律、教育法规、地方法规、部门规章依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招生体检医学建议书制度》等。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的学生范围:我校在校学生。
第四条学校设立由主管校长负责的学生医疗保障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服务细则,指导、协调各部门工作,建立相关部门协调管理机制。
第五条体检分为新生入学体检、毕业体检。
新生入学体检、毕业体检是常规健康体检。
学校按教育部规定对在校学生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后,应建立体检健康档案。
第六条新生入学体检时间为入学后第一学期;其余各年级学生体检由学校统一安排。
第七条新生入学体检所涉及的与学籍管理的有关异常健康情况,学校必须如实上报有关部门,不得拖延、漏报、瞞报。
第八条新生入学体检中发现异常时,学校应当在有效时间内进行复核,经学校定点医院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学生将疾病诊断及处理建议提交给政教科,由政教科返回意见后,教务处根据规定办理休学。
第九条学生毕业体检后,学生健康体检表交教务处,按规定归入学生个人档案。
第十条学生入学后,学校应当建立在校学生个人健康档案,以写实的形式记录学生在校期间体能测试,重大疾病,因病休学、复学情况,体检资料等内容。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健康管理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学生及教职工。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建立健全学校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实现健康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学校健康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章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第四条学校设立健康档案室,负责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更新和保密工作。
第五条健康档案以学生个人为单位,一人一档。
档案内容包括:1. 基本信息登记表: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身份证号码等;2. 健康检查记录:包括入学体检、年度体检、临时体检等;3. 疾病史、过敏史、家族病史等;4. 预防接种记录;5. 药物过敏史;6. 健康教育记录;7. 健康咨询记录;8. 其他相关资料。
第六条健康档案的建立与更新:1. 学生入学时,由班主任负责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建立健康档案;2. 每年秋季学期进行一次年度体检,体检结果录入健康档案;3. 学生如有特殊疾病、过敏史等,应及时更新健康档案;4. 教职工的健康档案由人事部门负责建立与管理。
第七条健康档案的保管:1. 健康档案实行集中保管,专人负责;2. 档案室应保持通风、干燥,防止档案受潮、霉变;3. 档案柜应加锁,确保档案安全;4.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查阅、复制、泄露健康档案内容。
第八条健康档案的查询与使用:1. 学生、教职工本人有权查阅本人健康档案;2. 有关部门因工作需要,经学校领导批准,可查阅相关人员健康档案;3. 查阅健康档案时,应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档案内容。
第三章健康档案的管理职责第九条班主任负责:1. 学生健康档案的收集、整理、更新;2. 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3. 健康咨询、疾病预防等工作的开展。
第十条健康档案室负责人负责:1. 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更新和保密;2. 健康档案的查询与使用;3. 健康档案的保管和维护。
一、总则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学校学生健康管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根据教育部、卫生健康委员会等相关部门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健康教育等方式,提高学生健康水平,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
2. 全员参与,分工负责。
学校各部门、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学生健康管理,明确职责,形成合力。
3. 保密原则。
学生健康档案属于个人隐私,严格保密,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向他人透露。
4. 动态管理。
根据学生健康状况变化,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三、管理内容1. 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家庭病史、过敏史、既往病史、体检记录、疫苗接种记录等。
2. 定期健康检查。
根据国家规定和学生年龄特点,开展视力、身高、体重、血压、心肺功能等检查。
3. 开展健康教育。
通过课堂教育、讲座、宣传栏等形式,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健意识。
4. 传染病防控。
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加强疫情监测,做好隔离、消毒等工作。
5. 饮食卫生管理。
加强食堂、宿舍等场所的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6. 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活动。
7. 应急处理。
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学生健康安全。
四、管理职责1. 学校领导:负责学生健康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措施。
2. 教务处:负责组织健康检查、健康教育等活动,指导各班级开展学生健康管理。
3. 体育与健康处:负责学生体育锻炼、卫生保健等工作,指导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4. 学生处:负责学生宿舍、食堂等场所的卫生管理,保障学生生活环境的卫生。
5. 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学生健康管理,关注学生健康状况,配合学校做好传染病防控等工作。
6. 教师:关注学生健康状况,做好学生健康档案的记录和更新,开展健康教育。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生健康管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生健康档案是学生个人健康信息的记录,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在校学生。
第二章健康档案管理职责第四条学校设立学生健康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全校学生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学生健康档案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一)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密性;(二)负责学生健康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查询工作;(三)对学生健康档案进行定期审查、更新和完善;(四)组织开展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五)对学生健康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第三章健康档案内容第六条学生健康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二)健康体检信息:身高、体重、视力、血压、心率、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三)疾病史:既往病史、家族病史、过敏史等;(四)预防接种史:疫苗种类、接种时间、接种单位等;(五)健康咨询及健康教育记录;(六)疾病治疗及康复记录;(七)其他与学生健康相关的事项。
第四章健康档案管理流程第七条学生入学时,由家长或监护人提供学生健康档案,学校进行审核、登记,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第八条学生健康体检由学校统一组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体检结果纳入学生健康档案。
第九条学生健康档案实行一人一档,由学生健康档案管理部门负责管理。
第十条学生健康档案的查阅、借阅、复制等,需经学生本人或监护人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一条学生健康档案的归档、保管和销毁,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第十二条对认真执行本制度,在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总则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在校学生。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学校成立学生体质健康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
2. 体育教研组负责制定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方案,组织实施体质健康监测,指导各班级开展体育活动。
3. 各班级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参加体质健康监测,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并及时更新档案信息。
4. 学校卫生室负责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学校体质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四、体质健康监测1. 体质健康监测每年进行一次,时间为每年的9月至10月。
2. 体质健康监测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速度、力量、柔韧性等指标。
3. 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五、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管理1. 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班级、学号等。
(2)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身高、体重、肺活量、速度、力量、柔韧性等指标。
(3)学生健康状况:患病情况、治疗情况、康复情况等。
(4)学生体育活动情况:参加体育活动次数、运动项目、运动时间等。
2. 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实行电子化管理,由班主任负责建立和维护。
3. 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信息应及时更新,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六、宣传教育与培训1. 学校定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家长和教师对体质健康管理的重视程度。
2. 对班主任、体育教师进行体质健康管理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七、考核与奖惩1. 学校将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未按规定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存在失职行为的教师,将予以通报批评或相应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学生身体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引言:学生的身体健康是学习和成长的基本保障,建立起学生身体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档案建立、信息统计、健康干预和隐私保护等方面进行讨论,从而全面阐释学生身体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档案建立学生身体健康档案的建立是学校健康管理的基础。
学校应当建立健康档案库,对每个学生建立完整、准确的身体健康档案。
档案内容应涵盖学生的基本信息、生活习惯、体质评估以及健康问题等。
通过档案的建立,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为进一步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信息统计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身体健康信息的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健康问题。
通过对学生的身高、体重、视力等基本生理指标的测量和记录,可以得出客观的数据,为推进学生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还应注意采集学生的体育锻炼、饮食结构等生活习惯信息,为健康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三、健康评估学生身体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应当包含体质评估内容。
学校可以借助专业机构,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和健康评估。
评估结果将作为学生身体健康管理和个体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和个体评估,可以早发现、早干预,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身体健康问题。
四、健康干预学生身体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要求学校开展健康干预工作,通过开展体育运动、保健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
同时,学校还应提供个体化的健康干预方案,对存在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特殊关怀和帮助。
健康干预的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五、预防与治疗学生身体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还应注重疾病预防与治疗。
学校应加强对常见疾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建立健全的卫生保健体系。
同时,学校还应与医疗机构合作,提供紧急救护、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服务,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保障。
六、心理健康管理学生身体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要求学校加强心理健康管理工作。
学校应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生健康资料档案管理,保障学生健康,提高学校卫生工作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在校学生及教职工的健康资料档案管理。
第三条学生健康资料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原则:档案内容应涵盖学生及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长发育等方面。
(二)真实性原则:档案内容应真实、准确,不得伪造、篡改。
(三)保密性原则:对学生的隐私信息应严格保密,未经本人同意,不得泄露。
(四)动态管理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完善档案内容。
第二章档案内容第四条学生健康资料档案包括以下内容:(一)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身份证号码等。
(二)家庭情况:父母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
(三)入学体检:身高、体重、视力、听力、血压、心肺功能等。
(四)定期体检:身高、体重、视力、听力、血压、心肺功能等。
(五)健康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
(六)疾病史:传染病、慢性病、过敏史等。
(七)心理健康状况:心理测试结果、心理咨询记录等。
(八)生长发育:身高、体重、胸围、骨龄等。
(九)健康教育:卫生知识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等。
第三章档案管理第五条学校设立学生健康资料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利用等工作。
第六条档案管理部门应配备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熟悉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
(二)具有责任心,热爱档案管理工作。
(三)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第八条档案管理部门应建立以下制度:(一)档案收集制度:明确档案收集范围、收集方式、收集时限等。
(二)档案整理制度:规范档案分类、编目、编号等。
(三)档案保管制度:确保档案安全、完整,防止遗失、损坏。
(四)档案利用制度:明确档案查询、借阅、复制等手续。
一、引言学生健康档案是学校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系统记录、分析和管理的重要资料,对于保障学生身心健康、预防疾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强学生健康档案管理,提高档案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标1. 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确保档案真实、完整、准确。
2. 规范学生健康档案管理流程,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3. 保障学生健康权益,促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健康档案的管理。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学校设立学生健康档案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监督实施情况。
2. 学校设立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员,负责具体实施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档案收集、整理、归档、查询、统计等。
3. 教师及班主任负责指导学生填写健康档案,协助管理员完成相关工作。
五、档案内容1. 学生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身份证号码等。
2. 既往病史:家族病史、遗传病史、过敏史、手术史等。
3. 健康检查结果:视力、身高、体重、血压、心率、心电图、胸透、肝功能、血常规等。
4. 免疫接种记录:疫苗名称、接种日期、接种剂量等。
5. 生长发育状况:身高、体重、胸围、头围等。
6. 心理健康状况:心理测评结果、心理辅导记录等。
7. 健康教育记录:健康教育课程、讲座、活动参与情况等。
8. 其他相关资料:疾病诊断证明、医疗费用报销单等。
六、档案管理流程1. 收集:学生入学时,由班主任指导学生填写健康档案,收集相关资料。
2. 整理:管理员对收集到的档案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确保档案完整、准确。
3. 归档: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将整理好的档案资料归档保存。
4. 查询:学生、教师、班主任及相关部门可根据需要查询档案资料。
5. 统计:管理员定期对档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七、制度执行与监督1. 学校定期对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 学生、教师、班主任及相关部门有权对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学校为确保做好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记录,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身体健康检查:
1、学生健康体检配合有关机构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并对其
检查结果统计、分析与评价,资料输入学校公共卫生软
件。
2.做好学生计划免疫接种工作
2、对于体检中发现的疾病、及时告之家长,积极配合治疗。
3、毕业班体检记录,由教导处统一备案存档。
学生在伤害事故的管理
校内发生的意外伤害,在简单处理后与班
主任、年级组长、家长联系及时送相关的医院救治。
学生常见病防治
1、定期检查视力,宣传用眼卫生,纠正眼保健操的穴位。
2、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了解沙眼的防治知识,提倡一人一巾,一人一盆,发现沙眼及时治疗。
3、定期普查口腔疾病进行口腔知识宣传和口腔卫生指导。
4、营养不良与肥胖、贫血加强合理饮食习惯的饮食,结构多样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5、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做好个人卫生是杜绝寄生虫感染的主要途径。
6、正确的读写姿势是保证体格正常发育的保证。
7、配合做好计划免疫接种工作对有价疫苗进行宣传。
学校食物中毒的处理
在学校内发现群体性的胃肠道症状,严格观察,必要时及时就诊,上报校领导、区领导、区疾病控制中心,控制疑似留样食品和其他人群。
学校传染病处理与复学制度
对在校内出现常见传染病病例,逐级上报(甲类6小时以内上报,乙类12小时内上报),对其所在班级按传染病管理办法执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对患者进行隔离,待完全治愈后(按相关疾病规定)方可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