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齿轮传动
- 格式:doc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40
第十章齿轮传动(7学时)一、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 了解齿轮的特点、类型及主要参数、齿轮的失效形式、齿轮所用的材料及采用的热处理方法、齿轮传动中的计算载荷、齿轮传动的润滑和效率、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
2. 掌握圆柱直齿、斜齿、锥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各分力的方向判断。
3. 掌握直齿、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齿轮的结构设计。
二、教学内容§10-1概述§10-2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10-3齿轮的材料及其选择原则§10-4齿轮传动的计算载荷§10-5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10-6齿轮传动的设计参数、许用应力与精度选择§10-7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10-8标准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10-9变位齿轮传动强度计算概述§10-10齿轮的结构设计§10-11齿轮传动的润滑三、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难点:针对不同的失效形式确定设计准则,不同的失效形式恰当地选用相应的设计数据。
四、教学方式与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围绕教学基本要求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突出重点,多采用启发式教学以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五、详细教学内容§10-1 概述齿轮传动在机械领域中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随着科技的进步,齿轮传动的精度和强度已经大幅度地提高,据现有文献,齿轮传动的传递功率可达十万千瓦,圆周速度可达300m/s,直径可达152.3m。
接下来,我们按照惯例,先来看一下齿轮传动的特点及类型。
一、齿轮传动的特点及类型1. 齿轮传动的特点:1)效率高:可高达99%,在常用的机械传动中,其效率最高;2)结构紧凑:在相同条件下,齿轮传动所需的空间一般较小;3)工作可靠,寿命长;4)传动比恒定;5)传递的功率和圆周速度的范围广。
缺点:1)制造及安装精度要求高、成本高;2)不适宜远距离两轴间的传动等。
第10章齿轮传动(一)教学要求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掌握齿廓啮合基本定理、渐开线性质、啮合特性、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和尺寸计算,熟悉齿轮正确啮合条件和连续传动条件,能够计算斜齿轮、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能正确分析齿轮失效原因,确定设计准则、进行强度校核。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的确定与几何尺寸、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的计算、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
难点:斜齿圆柱齿轮、锥齿轮的当量齿轮概念、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
(三)教学内容10.1 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基本类型10.2 渐开线齿轮的齿廓及传动比10.3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10.4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10.5 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10.6 渐开线齿廓的根切现象与标准外齿轮的最少齿数10.7 变位齿轮传动10.8 齿轮常见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10.9 齿轮的常用材料及许用应力10.10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10.11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10.12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10.13 齿轮的结构设计及齿轮传动的润滑和效率【学习内容】本章将介绍渐开线圆柱直齿、斜齿轮以及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内容包括齿轮原理和齿轮强度两个方面,其中将着重讨论圆柱直齿轮的设计计算方法。
齿轮原理部分将介绍渐开线特性、啮合特性、啮合传动等,关于变位齿轮仅介绍传动计算的内容。
齿轮强度部分将介绍齿轮材料的选择、失效形式、设计准则等,从而得出具体的设计计算方法。
10.1 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基本类型10.1.1齿轮传动的特点齿轮传动用来传递任意两轴间的运动和动力,其圆周速度可达到300m/s,传递功率可达105KW,齿轮直径可从不到1mm到150m以上,是现代机械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机械传动。
齿轮传动与带传动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1)传递动力大、效率高;(2)寿命长,工作平稳,可靠性高;(3)能保证恒定的传动比,能传递任意夹角两轴间的运动。
第10章齿轮传动一、填空1.渐开线齿廓上K点的压力角应是所夹的锐角,齿廓上各点的压力角都不相等,在基圆上的压力角等于。
2.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无齿侧间隙的条件是。
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4.为了使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能连续定传动比工作,应使实际啮合线段大于或等于。
5.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时,两轮的圆总是相切并相互作纯滚动的,而两轮的中心距不一定总等于两轮的圆半径之和。
6.当一对外啮合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传动的啮合角在数值上与分度圆的压力角相等时,这对齿轮的中心距为。
7.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啮合角的数值与圆上的压力角总是相等。
8.按标准中心距安装的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节圆与重合,啮合角在数值上等于上的压力角。
9.相啮合的一对直齿圆柱齿轮的渐开线齿廓,其接触点的轨迹是一条线。
10.齿轮分度圆是指的圆;节圆是指的圆。
11.标准齿轮除模数和压力角为标准值外,还应当满足的条件是。
12.决定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尺寸的参数有;写出用参数表示的齿轮尺寸公式:r= ;rb = ;ra= ;rf= 。
13.渐开线齿廓上任一点的法线必定切于圆,渐开线外齿轮齿廓曲线在齿轮的圆上的压力角为最大值。
14.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发生根切的原因是。
15.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
16.当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少于zmin时,可采用变位的办法来避免根切。
17.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传动,当齿轮的模数m增大一倍时,其重合度,各齿轮的齿顶圆上的压力角αa,各齿轮的分度圆齿厚s 。
18.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非正确安装时,节圆与分度圆不,分度圆的大小取决于,而节圆的大小取决于。
二、判断题1.一对外啮合的直齿圆柱标准齿轮,小轮的齿根厚度比大轮的齿根厚度大。
( )2.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pb1=pb2。
--------( )3.一对能正确啮合传动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啮合角一定为20 。
第十章齿轮传动10.1 概述10.1.1齿轮传动的特点1、直径、速度、功率范围广2、效率高、寿命长、可靠性高,3、传动比恒定4、可实现平行轴、相交轴及间交错轴的传动5、制造精度高6、不适于大中心距传动10.1.2齿轮传动的类型1、按轴线位置10.1.3齿轮传动的要求1、传动平稳—瞬时传动比恒定2、强度、寿命足够10.2 渐开线齿轮的齿廓及传动比10.2.1 渐开线的形成直线BK 沿半径为rb 的圆作纯滚动时,直线上任一点K 的轨迹称为该圆的渐开线。
该圆称为渐开线的基圆。
rb --- 基圆半径 ;BK --- 渐开线发生线 ;k --- 渐开线上K 点的展角渐开线的形成 10.2.2 渐开线的性质(1)发生线沿基圆滚过的线段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相应弧长。
(2)渐开线上任意一点法线必然与基圆相切。
换言之,基圆的切线必为渐开线上某点的法线。
(3)渐开线齿廓上某点的法线与该点的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称为该点的压力角。
(4)渐开线的形状只取决于基圆大小。
基圆愈小,渐开线愈弯曲;基圆愈大,渐开线愈平直。
当基圆半径为无穷大,其渐开线将成为一条直线。
(5)基圆内无渐开线。
10.2.3 渐开线方程建立渐开线方程式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渐开线压力角的概念:当以渐开线作为齿轮齿廓曲线并与其共轭的齿廓在K 点啮合时,该齿廓在K 点所受正压力的方向线为KB ,齿轮绕O 点转动时,K 点速度方向线为Kv ,两者之间所夹的锐角称为渐开线在K 点的压力角,用表示,其大小等于∠KOB 。
以O 为极点,OA 为极轴,建立渐开线的极坐标方程。
由△OBK 可知: 向径: cos bk kr r α=极角: tan k k k k k k bAB KB r r θαααα=-==-k θ称为压力角k α的渐开线函数,工程上用表示。
渐开线的极坐标方程式:10.2.4 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点 1.四线合一如图所示,一对渐开线齿廓在点K 相啮合。
由渐开线的性质可知,这对齿廓在点K 的法线N1K 和N2K 分别切于各自的基圆。
由于这对齿廓在K 点相切接触构成高副,则必有一条过点K 的公法线。
因此N1K 和N2K 必与此公法线重合而成为一条直线 N1N2,成为两基圆的一条内公切线。
从动画中可以看出,无论两齿廓在什么位置啮合,啮合点都在两基圆的内公切线 N 1N 2 上,这条内公切线就是啮合点K 走过的轨迹,称为啮合线。
在两基圆的大小和位置都确定的情况下,在同一方向上只有一条内公切线,所以,啮合线为一条定直线。
优点:在渐开线齿轮传动过程中,齿廓间的正压力方向始终不变,对传动的平稳性极为有利。
渐开线齿廓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2.中心距可分性上式表明:渐开线齿轮的传动比等于两轮基圆半径的反比。
3.啮合角不变。
如图所示,过节点C作两节圆的公切线tt,它与啮合线N1N2的夹角α’称为啮合角。
它的大小与中心距有关,标志着啮合线的倾斜程度。
节圆压力角: 当一对渐开线齿廓在节点C 处啮合时,啮合点K与节点C 重合,这时的压力角称为节圆压力角,可分别用∠N1O1C和∠N2O2C度量。
结论: ∠N1O1C = ∠N2O2C =一对相啮合的渐开线齿廓的节圆压力角必然相等,且恒等于啮合角。
10.3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10.3.1 齿轮各部分名称及符号10.3.2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1 模数齿轮圆周上轮齿的数目称为齿数,用z表示。
根据齿距的定义知2 压力角3 齿数4 齿顶高系数h a=h a*m (h a*=1)5 顶隙系数c=c*m (c*=0.25)h f=(h a*+c*)m全齿高 h=h a+h f=(2h a*+c*)m标准齿轮是指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均为标准值,且分度圆上的齿厚等于齿槽宽的齿轮。
10.4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10.4.1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图1 图2 图3以上三个图中的齿轮都是渐开线齿轮,图1和图2中的主动轮只能带动从动轮转过一个小角度就卡死不能动了,而图3中的主动轮可以带动从动轮整周转动,看来并不是任意两个渐开线齿轮都能正确地进行啮合,而是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即正确啮合条件。
那么,这个条件是什么?从图3中可以看出:两个渐开线齿轮在啮合过程中,参加啮合的轮齿的工作一侧齿廓的啮合点都在啮合线N1N2上。
而在图1和图2中,工作一侧齿廓的啮合点H不在啮合线N1N2上,这就是两轮卡死的原因。
从图3中可以看出是齿轮1的法向齿矩,是齿轮2的法向齿矩,亦即:这个式子就是一对相啮合齿轮的轮齿分布要满足的几何条件,称为正确啮合条件。
请分析一下图1和图2中的两个齿轮的法向齿距的关系。
由渐开线性质可知,法向齿距与基圆齿距相等,故上式也可写成将和代入式中得:由于模数m和压力角均已标准化,不能任意选取,所以要满足上式必须使:1212m m mααα====结论:一对渐开线齿轮,只要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就能正确啮合。
10.4.2渐开线齿轮传动的重合度1、连续传动条件图中B2点(从动轮2齿顶圆与啮合线N1N2的交点),是一对轮齿啮合的起始点。
随着啮合传动的进行,两齿廓的啮合点沿着啮合线移动,直到B1点(主动轮1的齿顶圆与啮合线的交点)时,两轮齿即将脱离接触,B1点为轮齿啮合的终止点。
从一对轮齿的啮合过程来看,啮合点实际走过的轨迹只是啮合线上的一段,即,称为实际啮合线。
当两轮齿顶圆加大时,点B2和B1将分别趋近于点N1和N2,实际啮合线将加长,但因基圆内无渐开线,所以实际啮合线不会超过N1N2,即N1N2是理论上可能的最长啮合线,称为理论啮合线。
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是实际啮合线大于或至少等于法向齿距。
我们把与的比值用表示,称为齿轮传动的重合度,故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为:10.4.3渐开线齿轮的无侧隙传动1、外啮合齿轮传动如图所示为满足正确啮合条件的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它的中心距是两轮分度圆半径之和,此中心距称为标准中心距。
啮合线N1N2与O1O2的交点C是啮合节点,而两轮分度圆也相切于C点,所以分度圆与节圆重合为一个圆。
即由于标准齿轮的分度圆齿厚与槽宽相等,因此结论:两个标准齿轮如果按照标准中心距安装,就能满足无齿侧间隙啮合条件,能实现无齿侧间隙啮合传动。
两个标准齿轮在这种安装情况下,还有什么特点?从图中可以看出一轮齿顶与另一轮齿根之间有一个径向间隙c ,我们称为顶隙,它是为储存润滑油以润滑齿廓表面而设置的,这就是标准齿轮齿根高大于齿顶高的原因,并因此把c*称为顶隙系数。
在上述的安装情况下c =c*m ,c*m 称为标准顶隙。
一对标准齿轮按照标准中心距安装,我们称之为标准安装。
2、齿轮齿条啮合在标准安装的情况下,节点C是齿条中线与分度圆的切点,此时,齿轮分度圆与节圆重合,齿条中线与节线重合;啮合角等于分度圆压力角。
由于标准齿轮分度圆上的齿厚等于槽宽,齿条中线上的齿厚也等于槽宽,且均等于。
结论:标准齿轮和齿条如果是标准安装,就能满足无齿侧间隙啮合条件,能实现无齿侧间隙啮合传动。
10.5 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近代齿轮加工方法很多,如:切制法、铸造法、热轧法、冲压法、电加工法等。
但从加工原理的角度看,可分为两大类,即仿形法和范成法。
仿形法是用与齿槽形状相同的成形刀具或模具将轮坯齿槽的材料去掉。
常用的有铣削法和拉削法。
1.仿形法仿形法是在普通铣床上用轴向剖面形状与被切齿轮齿槽形状完全相同的铣刀切制齿轮的方法,如图所示。
铣完一个齿槽后,分度头将齿坯转过3600/z,再铣下一个齿槽,直到铣出所有的齿槽。
由于渐开线齿廓的形状取决于模数、齿数和压力角的大小。
压力角虽只有一个标准值(20度),但模数的标准值却有几十个,尤其是齿数的取值范围更广。
如果为不同模数、不同齿数的齿轮都准备一把刀具,刀具数量就会相当庞大,非常不经济。
在实际生产中,对同一种模数,一般只备有1至8号八种铣刀。
每一号铣刀的刀刃形状都是按对应的该组齿轮中齿数最少的那个齿轮的齿形制成的。
仿形法加工方便易行,但精度难以保证。
由于渐开线齿廓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而基圆半径r b=(mzcosα)/2,故齿廓形状与m、z、α有关。
欲加工精确齿廓,对模数和压力角相同的、齿数不同的齿轮,应采用不同的刀具,而这在实际中是不可能的。
生产中通常用同一号铣刀切制同模数、不同齿数的齿轮,故齿形通常是近似的。
表中列出了1-8号圆盘铣刀加工齿轮的齿数范围。
圆盘铣刀加工齿数的范围刀号 1 2 3 4 5 6 7 8加工齿数范围 12-13 14-16 17-20 21-25 26-34 35-54 55-134 135以上2.展成法展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无侧隙啮合时两轮的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加工齿轮的。
加工时刀具与齿坯的运动就像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最后刀具将齿坯切出渐开线齿廓。
范成法切制齿轮常用的刀具有三种:(1)齿轮插刀是一个齿廓为刀刃的外齿轮;(2)齿条插刀是一个齿廓为刀刃的齿条;(3)齿轮滚刀像梯形螺纹的螺杆,轴向剖面齿廓为精确的直线齿廓,滚刀转动时相当于齿条在移动。
可以实现连续加工,生产率高。
用展成法加工齿轮时,只要刀具与被切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相同,不论被加工齿轮的齿数是多少,都可以用同一把刀具来加工,这给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因此展成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0.6 渐开线齿廓的根切现象与标准外齿轮的最少齿数10.6.1 根切现象用展成法加工齿轮时,若刀具的齿顶线(或齿顶圆)超过理论啮合线极限点N时(如图所示),被加工齿轮齿根附近的渐开线齿廓将被切去一部分,这种现象称为根切(如图所示)。
10.6.2 标准外齿轮的最少齿数如图所示为齿条插刀加工标准外齿轮的情况,齿条插刀的分度线与齿轮的分度圆相切。
要使被切齿轮不产生根切,刀具的齿顶线不得超过N点。
10.7 变位齿轮传动10.7.1 变位齿轮概述前面讨论的都是渐开线标准齿轮,它们设计计算简单,互换性好。
但标准齿轮传动仍存在着一些局限性:(1)受根切限制,齿数不得少于Z min,使传动结构不够紧凑;(2)不适合于安装中心距a'不等于标准中心距a的场合。
当a'<a时无法安装,当a'>a时,虽然可以安装,但会产生过大的侧隙而引起冲击振动,影响传动的平稳性;(3)一对标准齿轮传动时,小齿轮的齿根厚度小而啮合次数又较多,故小齿轮的强度较低,齿根部分磨损也较严重,因此小齿轮容易损坏,同时也限制了大齿轮的承载能力。
为了改善齿轮传动的性能,出现了变位齿轮。
如图所示,当齿条插刀齿顶线超过极限啮合点N1,切出来的齿轮发生根切。
若将齿条插刀远离轮心O1一段距离(xm),齿顶线不再超过极限点N1,则切出来的齿轮不会发生根切,但此时齿条的分度线与齿轮的分度圆不再相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