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突破(六) 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
- 格式:ppt
- 大小:990.00 KB
- 文档页数:27
弹性碰撞完全弹性碰撞与非完全弹性碰撞的区别弹性碰撞是物体之间发生碰撞后,能量守恒且动量守恒的碰撞形式。
它被分为两种类型:完全弹性碰撞和非完全弹性碰撞。
这两种碰撞形式在物理学中具有不同的特性和效果。
完全弹性碰撞是指碰撞后物体之间没有能量损失,且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不发生改变的碰撞形式。
在完全弹性碰撞中,物体之间的能量转移是完全可逆的,碰撞前的动能和动量完全转化为碰撞后的动能和动量。
完全弹性碰撞的特点是碰撞后物体的速度改变方向,但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与完全弹性碰撞相对应的是非完全弹性碰撞。
非完全弹性碰撞中,碰撞后物体之间的能量不完全被保存,部分能量被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声能等)。
此外,非完全弹性碰撞还会导致物体形状的改变。
完全弹性碰撞和非完全弹性碰撞的区别在于能量转移和物体形状的改变。
首先,完全弹性碰撞中,碰撞物体之间没有能量损失,而非完全弹性碰撞中存在能量损失。
在完全弹性碰撞中,物体的运动能量完全被保留下来,而在非完全弹性碰撞中,物体之间的能量转化是不完全的,一部分能量会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使得总能量减少。
其次,在完全弹性碰撞中,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不发生改变,而非完全弹性碰撞中物体形状会发生变化。
在完全弹性碰撞中,物体碰撞后能够回复到碰撞前的形状;而在非完全弹性碰撞中,碰撞会导致物体变形或者形状改变。
举个例子来说明完全弹性碰撞和非完全弹性碰撞的区别。
假设有两个球,一个是塑料球,另一个是橡胶球。
当它们发生碰撞时,塑料球会发生形状改变,而橡胶球则会保持原状。
这是因为橡胶球属于完全弹性碰撞,碰撞后能够恢复到碰撞前的形状;而塑料球属于非完全弹性碰撞,碰撞会导致球的形状改变。
总之,完全弹性碰撞和非完全弹性碰撞在能量转移和物体形状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完全弹性碰撞中能量完全保存,物体形状不变;而非完全弹性碰撞中能量不完全保存,物体形状可能发生改变。
这些差异在物理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在实际生活和工程应用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木块,木块与轻弹簧水平相连,弹簧的另一端连在竖直墙上,木块处于静止状态,一质量为m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0v 击中木块,并嵌在其中,木块压缩弹簧后在水平面做往复运动,木块从被子弹击中前到第一次回到原来位置的过程中,( )A .子弹、木块和弹簧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 .子弹、木块和弹簧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 .木块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2Mmv M m +D .木块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0Mmv M m+2.在足够长的光滑绝缘水平台面上,存在有平行于水平面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 。
水平台面上放置两个静止的小球A 和B (均可看作质点),两小球质量均为m ,带正电的A 球电荷量为Q ,B 球不带电,A 、B 连线与电场线平行。
开始时两球相距L ,在电场力作用下,A 球开始运动(此时为计时零点,即0t =),后与B 球发生正碰,碰撞过程中A 、B 两球总动能无损失。
若在各次碰撞过程中,A 、B 两球间均无电荷量转移,且不考虑两球碰撞时间及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则( )A .第一次碰撞结束瞬间B B .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B 小球向右运动了2LC .第二次碰撞结束瞬间BD .相邻两次碰撞时间间隔总为3.甲、乙两铁球质量分别是11kg m =、22kg m =,在光滑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速度分别是16m /s v =、22m /s v =。
甲追上乙发生正碰后两物体的速度有可能是( )A .17m /s v '=,21.5m /s v '= B .12m /s v '=,24m /s v '=C .1 3.5m /s v '=,23m /s v '= D .18m /s v '=,21m /s v '= 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通过两条不可伸长的细线相连,初始时BC 两球静止,A 球与B 球连线垂直B 球C 球的连线,A 球以速度v 沿着平行于CB 方向运动,等AB 之间的细线绷紧时,AB 连线与BC 夹角刚好为45,则线绷紧的瞬间C 球的速度大小为( )A .14vB .15vC .16vD .17v5.如图所示,半径和动能都相等的两个小球相向而行。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高一物理专题练习(内容+练习)一、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1.弹性碰撞:系统在碰撞前后动能不变.2.非弹性碰撞:系统在碰撞前后动能减少.二、弹性碰撞的实例分析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1的小球以速度v 1与质量为m 2的静止小球发生弹性正碰.碰后m 1小球的速度为v 1′,m 2小球的速度为v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m 1v 1=m 1v 1′+m 2v 2′;12m 1v 12=12m 1v 1′2+12m 2v 2′2解出碰后两个物体的速度分别为v 1′=m 1-m 2m 1+m 2v 1,v 2′=2m 1m 1+m 2v 1.(1)若m 1>m 2,v 1′和v 2′都是正值,表示v 1′和v 2′都与v 1方向同向.(若m 1≫m 2,v 1′=v 1,v 2′=2v 1,表示m 1的速度不变,m 2以2v 1的速度被撞出去)(2)若m 1<m 2,v 1′为负值,表示v 1′与v 1方向相反,m 1被弹回.(若m 1≪m 2,v 1′=-v 1,v 2′=0,表示m 1被反向以原速率弹回,而m 2仍静止)(3)若m 1=m 2,则有v 1′=0,v 2′=v 1,即碰撞后两球速度互换.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1)nm n >的物块B 静止于水平地面上P 点,P 点左侧地面光滑,物块在P 点右侧运动时所受摩擦阻力大小与物块的速率成正比(f kv =,k 为已知常数)、与物块质量无关。
现有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A 以初速度0v 向右撞向物块B ,与B 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A 、B 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则碰撞过程中A 对B 的冲量大小为0(1)1n mv n -+B .若A 、B 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则B 的位移012(1)nmv x k n =+C .若A 、B 碰后粘在一起,则碰撞过程中A 对B 的冲量大小为01mv n +D .若A 、B 碰后粘在一起,其共同运动的位移022mv x k =【答案】B【解析】A .由系统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可知0A Bmv mv nmv =+2220A B 111222mv mv nmv =+解得A 011n v v n -=+0B 21v v n =+得0B 21nmv I nmv n ==+故选项A 错误;B .依题意1n >,则物块A 碰后反弹,物块B 碰后做减速运动,最终静止法一:由动量定理可得0kv t nm v-∆=-∆全过程累加求和有1B0kx nmv -=-得012(1)nmv x k n =+法二:类比电磁感应中的安培力可以证明f 与x 成线性关系,由动能定理可得2B 1B 01022kv x nmv +-⋅=-解得012(1)nmv x k n =+故选项B 正确;C .若A 、B 碰后粘在一起,则有0()mv m nm v =+共解得01v v n =+共故01nmv I nmv n ==+共故选项C 错误;D .由动量定理可得()kv t m nm v-∆=+∆全过程累加求和有20()kx m nm v -=-+共得02mv x k=故选项D 错误。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是物理学中常见的两种碰撞形式。
它们在能量转移、速度变化以及物体运动轨迹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的定义、运动规律以及实际应用。
一、弹性碰撞的定义与特点弹性碰撞指的是两个物体在碰撞时,彼此之间不发生永久性形变或损失能量的碰撞过程。
在弹性碰撞中,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发生改变,但总的动能守恒。
弹性碰撞具有以下特点:1. 动量守恒:在弹性碰撞中,两个物体之间的总动量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
即使两个物体的质量不同,在碰撞过程中也不会发生动量损失。
2. 动能守恒:弹性碰撞中,物体之间的总动能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
只是在碰撞过程中,动能会在物体之间转移,使得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
3. 完全恢复:在完全弹性碰撞中,物体之间的相对速度在碰撞后完全恢复为碰撞前的相对速度。
因此,物体的动量、速度和动能在碰撞中都能得到完全保留。
二、非弹性碰撞的定义与特点非弹性碰撞指的是碰撞过程中会发生能量转化或损失、物体形变或结合的碰撞形式。
在非弹性碰撞中,物体之间会发生永久性形变或损失能量,使得碰撞后的物体状态与碰撞前不同。
非弹性碰撞具有以下特点:1. 动量守恒:与弹性碰撞一样,非弹性碰撞中两个物体之间的总动量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
2. 动能转化:在非弹性碰撞中,物体的动能会因为碰撞而转化或部分损失。
例如,两个物体碰撞后可以结合成一个整体,使得动能减少。
3. 形变或结合:非弹性碰撞中,物体之间会发生永久性形变或结合。
一些形变会导致能量的转化或损失,而结合则是物体之间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导致的。
三、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的应用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1. 球类运动:例如,乒乓球、篮球、高尔夫球等运动中,球与球、球与球拍之间的碰撞都属于弹性碰撞。
这使得球体在碰撞后能够继续运动,保持较好的弹跳性能。
2. 交通事故:在车辆碰撞事故中,由于相对速度较大以及碰撞时会产生形变,一般属于非弹性碰撞。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一、弹性碰撞1.定义:弹性碰撞是指两个物体在碰撞过程中,各自形状和大小不变,能够完全恢复原状,且动能不损失的碰撞。
a.碰撞前后物体速度方向发生改变,但速度大小不变。
b.动量守恒,即碰撞前后总动量保持不变。
c.动能守恒,即碰撞前后总动能保持不变。
2.数学表达:a.动量守恒定律:(m_1v_1 + m_2v_2 = m_1v_1’ + m_2v_2’)b.动能守恒定律:(m_1v_1^2 + m_2v_2^2 = m_1v_1’^2 +m_2v_2’^2)二、非弹性碰撞1.定义:非弹性碰撞是指两个物体在碰撞过程中,各自形状和大小发生改变,不能完全恢复原状,且动能部分损失的碰撞。
a.碰撞前后物体速度方向发生改变,但速度大小不一定不变。
b.动量守恒,即碰撞前后总动量保持不变。
c.动能不守恒,即碰撞前后总动能发生损失。
2.数学表达:a.动量守恒定律:(m_1v_1 + m_2v_2 = m_1v_1’ + m_2v_2’)b.动能损失:(E_k = m_1v_1^2 + m_2v_2^2 - m_1v_1’^2 -m_2v_2’^2)3.非弹性碰撞的分类:a.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两物体粘在一起,共同运动。
b.不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两物体分开,但速度不完全恢复。
三、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的比较1.动能损失:弹性碰撞动能损失为零,非弹性碰撞动能有损失。
2.速度恢复:弹性碰撞速度完全恢复,非弹性碰撞速度部分恢复。
3.例子:弹性碰撞如球与墙壁碰撞,非弹性碰撞如球与地面碰撞。
总结: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的定义、特点和数学表达,有助于理解物体在碰撞过程中的运动规律。
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区分这两种碰撞,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习题及方法:一、弹性碰撞习题两个质量均为1kg的物体A和B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而行,A的初速度为6m/s,B的初速度为4m/s。
它们发生弹性碰撞后,A和B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
专题突破(六) 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 【p 108】一、弹性碰撞 碰撞时,内力是弹性力,只发生机械能的转移,系统内无机械能损失,叫做弹性碰撞.若质量分别为m 1、m 2,速度分别为v 1、v 2的两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发生弹性碰撞,依动量守恒且碰撞前后的总动能相等,有:m 1v 1+m 2v 2=m 1v 1′+m 2v 2′……(1) 12m 1v 21+12m 2v 22=12m 1v 1′2+12m 2v 2′2……(2) 解(1)(2)得:v 1′=(m 1-m 2)v 1+2m 2v 2m 1+m 2,v 2′=(m 2-m 1)v 2+2m 1v 1m 1+m 2讨论:(1)若m 1=m 2,则有v 1′=v 2,v 2′=v 1,即碰后彼此交换速度,实现动量和动能的交换;(2)若碰前m 2是静止的,即v 2=0.①m 1>m 2,则v 1′>0,v 2′>0,碰后两者同向运动;②m 1<m 2,则v 1′<0,v 2′>0,碰后,m 1反向弹回,m 2沿m 1碰前的速度方向运动; ③m 1m 2,则v 1′≈-v 1,v 2′≈0,即质量很小的物体以原速率反弹,质量很大的物体仍然静止.④m 2m 1,则v 1′≈v 1,v 2′≈2v 1,即质量很大的运动物体碰后速度几乎不变,而质量很小的静止物体会以2倍运动物体的初速度沿同一方向运动.二、完全非弹性碰撞 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时,内力是完全非弹性力,碰后两物体粘连在一起或者虽未粘连但以相同的速度运动.这种碰撞,只有动量守恒,机械能损失最大,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有:m 1v 1+m 2v 2=(m 1+m 2)v ,ΔE =12m 1v 21+12m 2v 22-12(m 1+m 2)v 2.例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两个由弹簧相连的木块A 和B ,一质量为m 的子弹,以速度v 0水平击中木块A ,并留在其中,A 的质量为3m ,B 的质量为4m.(1)求弹簧第一次最短时的弹性势能;(2)何时B 的速度最大,最大速度是多少?【解析】(1)从子弹击中木块A 到弹簧第一次达到最短的过程可分为两个小过程:一是子弹与木块A 的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有机械能损失;二是子弹与木块A 组成的整体与木块B 通过弹簧相互作用的过程,动量守恒,系统机械能守恒.子弹打入:mv 0=4mv 1打入后弹簧由原长到最短:4mv 1=8mv 2 由机械能守恒有:12×4mv 21=12×8mv 22+E p 解得E p =116mv 20.(2)从弹簧原长到被压缩至最短再恢复原长的过程中,木块B 一直做变加速运动,木块A 一直做变减速运动,相当于弹性碰撞,因质量相等,子弹和A 组成的整体与木块B 交换速度,此时B 的速度最大.设弹簧弹开时A 、B 的速度分别为v 1′,v 2′,有4mv 1=4mv 1′+4mv 2′12×4mv 21=12×4mv 1′2+12×4mv 2′2 解得:v 1′=0,v 2′=v 1=v 04.【小结】子弹射入A 的过程,是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只有动量守恒.子弹和木块一起压缩弹簧到三者具有相同速度时,弹簧第一次最短,此过程也是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动量守恒,系统动能损失最多,损失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从开始压缩弹簧到弹簧第一次恢复到原长时,三者之间的作用又可视为弹性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总动能不变.例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个静止的小物块a 和b ,其连线与墙垂直;a 和b 相距l ,b 与墙之间也相距l ;a 的质量为m ,b 的质量为34m.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现使a 以初速度v 0向右滑动.此后a 与b 发生弹性碰撞,但b 没有与墙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满足的条件.【解析】设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要物块a 、b 能够发生碰撞,应有 12mv 2>μmgl ① 即μ<v 202gl②设在a 、b 发生弹性碰撞前的瞬间,a 的速度大小为v 1.由能量守恒有12mv 20=12mv 21+μmgl ③ 设在a 、b 碰撞后的瞬间,a 、b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1′、v 2′,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 mv 1=mv 1′+34mv 2′ ④12mv 21=12mv 1′2+12⎝⎛⎭⎫34m v 2′2⑤ 联立④⑤式解得v 2′=87v 1 ⑥由题意知,b 没有与墙发生碰撞, 由功能关系可知12⎝⎛⎭⎫34m v 2′2≤μ34mgl ⑦ 联立③⑥⑦式,可得μ≥32v 20113gl⑧联立②⑧式,a 与b 发生弹性碰撞,但b 没有与墙发生碰撞的条件32v 20113gl ≤μ<v 202gl⑨针对训练1.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 、B ,质量都为m ,B 球静止,A 球向B球运动,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两球压缩最紧时弹性势能为E p ,则碰前A球的速度为. 【解析】设碰前A 球速度为v 0,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 0=2mv ,则压缩最紧(A 、B 有相同速度)时的速度v =v 02,由系统机械能守恒有12mv 20=12×2m ×⎝⎛⎭⎫v 022+E p ,解得v 0=2E pm.2.如图所示,光滑轨道的下端离地0.8 m ,质量为m 的A 球从轨道上端无初速释放,到下端时与质量也为m 的B 球正碰,B 球碰后做平抛运动,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0.8 m ,求A 球释放的高度h 的范围.(g =10 m/s 2)【解析】B 球做平抛运动,有x =v B ′t , y =12gt 2 得v B ′=xt=xg2y=0.8102×0.8m/s =2 m/sA 球和B 球在碰撞中若无能量损失,v A ′=0,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 A1=mv B ′,v A1=v B ′=2 m/s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 1=12mv 2A1h 1=v 2A12g =222×10m =0.2 mA 球和B 球在碰撞中若能量损失最大,则v A ′=v B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v A2=(m +m)v B ′,v A2=2v B ′=2×2 m/s =4 m/s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 2=12mv 2A2h 2=v 2A22g =422×10m =0.8 m.所以A 球的释放高度为0.2 m ≤h ≤0.8 m.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 1的小球A 以速率v 0向右运动.在小球A 的前方O 点有一质量为m 2的小球B 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小球A 与小球B 发生正碰后小球A 、B 均向右运动.小球B 被在Q 点处的墙壁弹回后与小球A 在P 点相遇,PQ =1.5PO.假设小球间的碰撞及小球与墙壁之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的,求两小球质量之比m 1m 2.【解析】从两小球碰撞后到它们再次相遇,小球A 和B 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根据它们通过的路程,可知小球B 和小球A 在碰撞后的速度大小之比为4∶1.设碰撞后小球A 和B 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碰撞前后动能相等.m 1v 0=m 1v 1+m 2v 2 ① 12m 1v 20=12m 1v 21+12m 2v 22 ② 利用v 2v 1=4,可解出m 1m 2=2.4.如图所示,一质量m 2=0.25 kg 的平顶小车,车顶右端放一质量m 3=0.2 kg 的 小物体,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与车顶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现有一质量m 1=0.05 kg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 0=30 m/s 射中小车左端,并留在车中.子弹与车相互作用时间很短.若使小物体不从车顶上滑落,求:(1)物体与车的共同速度;(2)小车的最小长度.(g 取10 m/s 2)【解析】(1)对整体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1v 0=(m 1+m 2+m 3)v 2 v 2=m 1v 0m 1+m 2+m 3=0.05×300.05+0.25+0.2 m/s =3 m/s(2)对m 1和m 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1v 0=(m 2+m 1)v 1 v 1=m 1v 0m 1+m 2=0.05×300.05+0.25m/s =5 m/s对子弹射入小车后与m 3组成的系统,依能量守恒有: μm 3gL =12(m 1+m 2)v 21-12(m 1+m 2+m 3)v 22 将上述物理量代入得小车最小长度为L =1.5 m.5.如图所示,甲车质量为m ,车顶用长为l 且不能伸长的细线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甲车质量不包括球)共同以速度v 0在光滑平直轨道上做匀速运动,某时刻正好与一质量也为m 的静止乙车厢相挂接(碰撞时间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1)两车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2)碰撞瞬间细线的拉力大小;(3)小球能摆起的最大高度.(设球不会碰车板且不超过水平位置) 【解析】(1)两车碰撞时,甲、乙两车的系统动量守恒, 有mv 0=2mv 1则ΔE =12mv 20-12·2mv 21=14mv 20(2)两车碰后瞬间,小球速度仍为v 0,相对悬点的速度为v =v 0-v 1=v 02对小球,有F -mg =m v 2l ,得F =mg +m v 204l.(3)两车碰后,三物系统机械能守恒,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小球摆至最高点时三者速度相同,有2mv 0=3mv 212mv 20+12·2mv 21=12·3mv 22+mgh 即mgh =12mv 20+12·2m(v 02)2-12·3m(23v 0)2=112mv 20则h =v 212g.。
弹性碰撞与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其中,碰撞可以分为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两种类型。
本文将介绍这两种碰撞的特点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弹性碰撞弹性碰撞是指在物体碰撞过程中,能量和动量都得到保存的碰撞。
在弹性碰撞中,碰撞前后物体的总动能保持不变,同时也保持动量的守恒。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完全弹性碰撞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碰撞会导致微小的能量损失,例如因为摩擦产生的热量等。
弹性碰撞可以通过实验来解释。
我们可以使用两个相同质量的弹性小球,当它们相向而行时发生碰撞。
在碰撞的瞬间,它们的动能会互相转换,然后分别弹开。
这种碰撞过程中,虽然会产生短暂的形变,但最后两个球还是会以原来的速度继续运动。
二、完全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是指在碰撞过程中,物体之间失去速度并粘合在一起。
在这种碰撞中,动能并不得到保存,且物体的形状也会发生改变。
完全非弹性碰撞可以用两个小球碰撞并粘在一起的实验来说明。
当两个小球碰撞时,它们会黏在一起并继续运动,速度会减小并且不再分离。
三、弹性碰撞与完全非弹性碰撞的应用1. 弹性碰撞应用:弹球运动弹力运动是弹性碰撞的一个经典应用。
在乒乓球、篮球等比较弹性的球类运动中,当球与地面或球拍碰撞时会发生弹性碰撞。
这种碰撞可以使得球在碰撞后反弹,保持动量和能量的守恒。
2. 完全非弹性碰撞应用:交通事故在交通事故中,车辆发生碰撞时往往会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
车辆在碰撞中失去速度并黏在一起,这导致车辆的形状改变,同时也使得动能不再保持。
这也是为什么交通事故中车辆一旦发生碰撞就出现了严重损坏的原因。
四、结论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是物理学中描述碰撞过程的两种类型。
弹性碰撞保持了动量和能量的守恒,而完全非弹性碰撞则使得物体失去速度并粘在一起。
这两种碰撞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弹球运动和交通事故。
了解这些碰撞类型对于理解物理学及应用于工程和交通安全中都至关重要。
物理中的弹性碰撞,完全弹性碰撞,非完全弹性碰撞等等是什么意思?物理中的弹性碰撞,完全弹性碰撞,非完全弹性碰撞等等是什么意思?碰撞分为完全弹性碰撞、非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特点完全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非完全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完全非弹性碰撞:碰后两物体粘在一起,合二为一。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且损失最大。
物理怎么辨别完全弹性碰撞,非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简单地说,弹性碰撞是理想状况,属于碰撞前后系统能量完全不损失能量。
非弹性碰撞又分为完全非弹性碰撞和不完全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是碰撞后黏在一起,损失能量值最大。
不完全非弹性碰撞损失能量,但不是损失最大值。
怎样识别你不用担心,高中考题一般是告诉你一个碰撞是什么碰撞型别,再确定能量关系等解题,很少出现让你判断碰撞型别的怎么区分非完全弹性碰撞和弹性碰撞弹性碰撞:没动能损失,如刚性物体相撞,两个钢球非完全弹性碰撞:会有提示说做了其他功,比如子弹射入物块弹性碰撞与完全弹性碰撞区别?如果贸然说弹性碰撞,一般指完全弹性碰撞,这样说对吗弹性碰撞后机械能有一部分损失,并不完全转化为两球的动能,完全弹性碰撞后机械能不损耗,完全转化为两球的动能,如果贸然说弹性碰撞一般不指完全弹性碰撞,完全弹性碰撞要特别申明。
弹性碰撞和完全弹性碰撞的情景物理中弹性碰撞和完全弹性碰撞是同一意思。
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m1v1+m2v2=m1v1'+m2v2'动能守恒1/2m1v1^2+1/2m2v2^2=1/2m1v1'^2+1/2m2v2'^2在碰撞过程中以典型碰撞是完全非弹性碰撞,碰后两物体结合在一起(速度相同)动量守恒m1v1+m2v2=(m1+m2)v能量守恒1/2m1v1^2+1/2m2v2^2=1/2(m1+m2)v^2+Q弹性碰撞与完全弹性碰撞有啥区别?弹性碰撞分为完全弹性碰撞和非完全弹性碰撞前者没有机械能损失后者有PS 还有一种是完全非弹性碰撞就是最后两物体拈一起走的物理模型.......不是的这就是物理学上的分类你说的非弹性碰撞其实是完全非弹性碰撞弹性碰撞就是碰后分开的明白?...可以这么说那它就是把非完全弹性碰撞包括进去了本来就没有非弹性碰撞这个概念的从物理意义上理解,完全弹性碰撞与非完全弹性碰撞的差异?完全弹性碰撞指没有能量损失,动量和动能都守恒而非完全弹性碰撞指有能量损失,动量守恒,但是动能不守恒,而且两个物体碰撞之后,以共同的速度运动,是动能损失最大的一种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和非完全弹性碰撞分别是什么碰撞过程中物体往往会发生形变,还会发热、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