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混凝土试验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791.67 KB
- 文档页数:10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检验混凝土拌合物在不同配合比、养护条件下的强度,为实际工程中混凝土配比设计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二、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等。
2. 实验仪器:混凝土立方体试模、压力机、电子秤、搅拌机等。
3. 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设计要求,计算各配合比所需材料用量。
(2)将水泥、砂、石子等材料按比例称量,搅拌均匀。
(3)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倒入试模中,振动密实。
(4)将试模置于标准养护室进行养护。
(5)养护至规定龄期后,取出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6)记录试验数据,分析结果。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以下各龄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1d龄期:C15强度为10.5MPa,C20强度为14.8MPa,C25强度为19.2MPa,C30强度为24.6MPa。
- 3d龄期:C15强度为16.3MPa,C20强度为21.7MPa,C25强度为27.8MPa,C30强度为35.2MPa。
- 7d龄期:C15强度为21.9MPa,C20强度为29.5MPa,C25强度为38.1MPa,C30强度为48.3MPa。
- 28d龄期:C15强度为30.6MPa,C20强度为40.3MPa,C25强度为51.9MPa,C30强度为63.4MPa。
2. 结果分析(1)混凝土强度随龄期增长而提高,且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1d龄期强度增长较快,28d龄期强度达到最大值。
(2)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强度存在差异,水胶比对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大。
水胶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
(3)外加剂对混凝土强度有促进作用,但需根据具体外加剂类型和掺量进行调整。
(4)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强度有较大影响,适宜的养护条件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强度。
四、结论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符合实际工程需求,为混凝土配比设计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2.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工程特点、环境条件和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和养护措施。
同济大学混凝土试验报告(超筋梁、梁斜拉破坏)混凝土试验成果集试验名称:姓名:学号:试验老师:任课老师:XX号码:1超筋梁受弯实验报告(1)1.1实验目的(1)1.2实验内容(1)1.3构件设计(1)1.3.1构件设计的依据(1)1.3.2试件的主要参数(1)1.3.3试件加载估算(2)1.4实验装置(3)1.5加载方式(4)1.5.1单调分级加载方式(4)1.5.2开裂荷载实测值确定方法(4)1.6测量内容(5)1.6.1混凝土平均应变(5)1.6.2钢筋纵向应变(5)1.6.3挠度(5)1.6.4裂缝(6)1.7实验结果整理(6)1.7.1荷载—挠度关系:(6)1.7.2荷载—曲率关系:(7)1.7.3荷载—纵筋应变关系:(8)1.7.4裂缝进展情况描述及裂缝照片(9) 1.8实验结论(10)1.9实验建议(11)2梁斜拉破坏试验报告(12)2.1实验目的(12)2.2实验内容(12)2.3试件的设计(12)2.3.1试件设计的依据(12)2.3.2试件的主要参数(12)2.3.3试件加载预估(13)2.4实验装置(14)2.5加载方式(16)2.6测量内容(16)2.6.1混凝土平均应变(16)2.6.2纵向钢筋应变(16)2.6.3挠度(17)2.7实验结果整理(17)2.7.1荷载—挠度关系:(17)2.7.2荷载—曲率关系:(18)2.7.3荷载—纵筋应变关系:(19)2.7.4裂缝进展情况描述及裂缝照片(20) 2.8试验结论(21)3适筋梁受弯性能试验设计(21)3.1试验目的(22)3.2试件设计(22)3.2.1试件设计依据(22)3.2.2试件的主要参数:(22)3.3试验装置和加载方式(23)3.3.1试验装置(23)3.3.2加载方式(24)3.4量测内容、方法和工况(25)3.4.1混凝土平均应变(25)3.4.2纵向钢筋应变(25)3.4.3挠度(26)3.4.4裂缝(26)3.5相关计算书(26)4思考题(28)4.1 两点集中力加载的简支梁可能的破坏模式有哪些?如何预估其极限荷载?284.2 梁受剪破坏特征?(28)4.3梁受弯破坏特征?(29)4.4 若采纳位移计测应变,如何处理得到应变值?(29)4.5何谓平截面假定?试验中如何验证?(29)4.6 对于HRB335/HPB235钢筋,其屈服应变大致是多少?(29)4.7 进行试验试件设计时,应采纳材料标准值还是设计值?为什么?(30)5附录:材料试验记录表(31)5.1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31)5.2混凝土棱柱体试块轴心抗压强度(31)5.3钢筋拉伸试验数据(31)1超筋梁受弯实验报告1.1实验目的通过试验研究认识超筋混凝土梁在弯矩作用下开裂、裂缝进展到破坏的全过程,掌握测试混凝土受弯构件基本性能的试验方法。
混凝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混凝土材料的实验研究,探索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为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
1.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指标。
通过实验可以测试混凝土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表现,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2. 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包括抗渗性、抗冻融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等指标。
通过实验可以测试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能,为工程施工提供指导。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
1. 实验材料,水泥、砂、石子、水等混凝土原材料。
2. 实验设备,混凝土试块模具、混凝土试验机、混凝土抗渗性测试设备等。
四、实验步骤。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2. 混凝土试块制作,按照配合比要求,将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搅拌、浇筑、养护,制作混凝土试块。
3. 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对制作好的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测试。
4. 混凝土耐久性能测试,对制作好的混凝土试块进行抗渗性、抗冻融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等耐久性能测试。
五、实验结果分析。
1. 混凝土力学性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指标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找出影响力学性能的因素。
2. 混凝土耐久性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融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等指标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找出影响耐久性能的因素。
六、实验结论。
通过混凝土实验,得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符合工程要求,为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七、参考文献。
1. 《混凝土工程技术规范》。
2. 《混凝土材料手册》。
3. 《混凝土实验方法》。
八、致谢。
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帮助和支持。
以上为混凝土实验报告,希望对混凝土工程应用有所帮助。
混凝土实验报告结果分析实验目的混凝土是建筑材料中常见的一种材料,其力学性能对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混凝土试块的力学性能测试,研究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实验方法本实验首先根据设计配比,按照一定比例将水泥、砂、骨料和水混合搅拌制备混凝土试块。
然后,将制备好的混凝土试块进行养护,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强度和变形性能的测试。
强度测试强度测试是评估混凝土材料抵抗外部力的能力。
本实验通过破坏试验来测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在抗压强度测试中,我们将试块放在试验机上,以一定速度施加压力,记录当试块发生破坏时的加载力。
根据试块的尺寸和加载力,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在抗拉强度测试中,我们使用悬挂试验机对试块进行加载,在试块断裂之前记录其最大加载力。
通过计算试块的尺寸和加载力,可以得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变形性能测试变形性能测试是评估混凝土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能力。
本实验通过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拉伸和压缩试验来研究其变形性能。
在拉伸试验中,我们在试块上施加拉力,记录加载力和试块的伸长量。
根据试块的尺寸和加载力,可以得出混凝土的拉伸变形性能参数。
在压缩试验中,我们在试块上施加压力,记录加载力和试块的压缩量。
根据试块的尺寸和加载力,可以得出混凝土的压缩变形性能参数。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进行了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结果分析。
强度分析根据抗压强度测试数据,我们计算出了不同配比条件下混凝土的平均抗压强度。
结果显示,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水泥可以在水的存在下与水一起形成水化物胶体,在胶体固化后形成坚硬的胶凝体,并与骨料、砂等颗粒材料紧密结合,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能力。
根据抗拉强度测试数据,我们计算出了不同配比条件下混凝土的平均抗拉强度。
结果显示,与抗压强度不同,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并不随水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混凝土在拉伸过程中出现的裂纹往往发生在骨料和水泥砂浆的接触界面上,而不是裂纹在骨料内扩展,所以增加水泥用量并不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拉能力。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试验课程作业L ENGINEERING试验报告试验课教师林峰姓名学号手机号任课教师顾祥林《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试验课程作业L ENGINEERING大偏心受压柱试验报告试验名称大偏心受压柱试验试验课教师林峰姓名学号手机号任课教师日期2014年11月18日1. 试验目的通过试验了解大偏心受压柱破坏的全过程,掌握测试混凝土受压构件基本性能的试验方法。
同时巩固大偏心受压柱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对理论值和试验值的比较加深对混凝土基本原理的理解。
2. 试件设计2.1 材料和试件尺寸混凝土:C20钢筋:使用I 级钢筋作为箍筋,II 级钢筋作为纵筋 试件尺寸(矩形截面):b ×h ×l=120×120×870mm 详细尺寸见图1大偏心受压柱配筋图2.2 试件设计(1)试件设计的依据为减少“二阶效应”的影响,将试件设计为短柱,即控制l 0/h ≤5。
通过调整轴向力的作用位置,即偏心距e 0,使试件的破坏状态为大偏心受压破坏。
(2)试件参数如表1表1 试件参数表 试件尺寸(矩形截面) b ×h ×l=120×120×870mm 纵向钢筋(对称配筋) 412 箍筋Φ6@100(2) 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15mm 配筋图 图1 偏心距e 0100mm12020080135135505050087020020022113 8@504 6@100150200501206φ124φ123 8@504φ121201201-12-23 8@503 8@50 4双向钢丝网2片 4双向钢丝网2片 尺寸170x908@508@506@100图1 大偏心受压柱配筋图(3)试件承载力估算 N c =α1f c bh 0ζN c e=α1f c bh 02ζ(1-0.5ζ) + f y ’ A s ’(h 0-a s ’) e=e 0+0.5h-a s不妨令:A=2f 20c 1bh α, B=)(00c 1-e f h bh α, C=)(f -0y '-''s s h A α 从而有:AAC24B B -2-+=ξ得出本次试验试件的极限承载力的预估值为:Ncu=87.71kN 详细计算过程见附录12.3 试件的制作根据《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规定, 成型前,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试验课程作业L ENGINEERING试验报告试验课教师林峰姓名学号手机号任课教师顾祥林《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试验课程作业L ENGINEERING大偏心受压柱试验报告试验名称大偏心受压柱试验试验课教师林峰姓名学号手机号任课教师日期2014年11月18日1. 试验目的通过试验了解大偏心受压柱破坏的全过程,掌握测试混凝土受压构件基本性能的试验方法。
同时巩固大偏心受压柱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对理论值和试验值的比较加深对混凝土基本原理的理解。
2. 试件设计2.1 材料和试件尺寸混凝土:C20钢筋:使用I 级钢筋作为箍筋,II 级钢筋作为纵筋 试件尺寸(矩形截面):b ×h ×l=120×120×870mm 详细尺寸见图1大偏心受压柱配筋图2.2 试件设计(1)试件设计的依据为减少“二阶效应”的影响,将试件设计为短柱,即控制l 0/h ≤5。
通过调整轴向力的作用位置,即偏心距e 0,使试件的破坏状态为大偏心受压破坏。
(2)试件参数如表1表1 试件参数表 试件尺寸(矩形截面) b ×h ×l=120×120×870mm 纵向钢筋(对称配筋) 412箍筋Φ6@100(2) 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15mm 配筋图 图1 偏心距e 0100mm12020080135135505050087020020022113 8@504 6@100150200501206φ124φ123 8@504φ121201201-12-23 8@503 8@50 4双向钢丝网2片 4双向钢丝网2片 尺寸170x908@508@506@100图1 大偏心受压柱配筋图(3)试件承载力估算 N c =α1f c bh 0ζN c e=α1f c bh 02ζ(1-0.5ζ) + f y ’ A s ’(h 0-a s ’) e=e 0+0.5h-a s不妨令:A=2f 20c 1bh α, B=)(00c 1-e f h bh α, C=)(f -0y '-''s s h A α 从而有:AAC24B B -2-+=ξ得出本次试验试件的极限承载力的预估值为:Ncu=87.71kN 详细计算过程见附录12.3 试件的制作根据《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规定, 成型前,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
实验报告实验四水泥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实验实验日期:实验人员:1、实验目的了解通用水泥常规性能的实验方法。
2实验要求根据国家标准的要求,通过实验并评定普通水泥(强度等级42.5)试样的凝结时间(演示)、安定性和强度等级;并对所实验的水泥试样质量进行综合评定。
3、主要仪器设备1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安定性①GJ-160-2双转双速水泥净浆搅拌机②标准维卡仪③量水器(最小刻度0.1ml,精度1%)④JA12002型电子天平,最大称量不小于1000g,感量0.01g;⑤湿气养护箱,控制温度为20℃±l℃,相对湿度不低于90%⑥RAF-A型雷氏法水泥安定性试验用沸煮箱2胶砂强度①养护箱和养护池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20±1)℃范围内。
②JJ-5型水泥胶砂搅拌机③试模试模由三个水平的模槽组成,可同时成型三条截面为40mm ×40mm,长160mm 的棱形试体。
④NT2000型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⑤下料漏斗、试模、搪瓷盘、刮平刀等⑥抗折、抗压试验机、抗压夹具等4实验环境的温、湿度温度:21℃湿度:69%5、实验方法及步骤1,标准稠度用水量①实验方法采用标准GB/T 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中有关“不变水量方法”进行;②实验步骤A、试验前应检查仪器金属棒能否自由滑动,调整至试锥接触锥模顶面时指针对准零点,搅拌机运转正常等。
B、水泥净浆的拌制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s~10s内小心将称好的500 g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然后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 停机。
C、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锥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到试锥下面固定的位置上,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让试锥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试验课程作业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试验报告试验名称 适筋梁受弯实验试验课教师 赵勇 姓名 王xx 学号1xxxxxx 手机号 188xxxxxxxx 任课教师 李方元 日期2014年10月24日L ENGINEERING目录1. 试验目的 (2)2. 试件设计 (2)2.1 材料和试件尺寸 (2)2.2 试件设计 (2)2.3 试件的制作 (4)3. 材性试验 (4)3.1 混凝土材性试验 (4)3.2 钢筋材性试验 (4)4. 试验过程 (5)4.1 加载装置 (5)4.2 加载制度 (7)4.2.1单调分级加载机制 (7)4.2.2承载力极限状态确定方法 (7)4,2.3具体加载方式 (7)4.3量测与观测内容 (7)4.3.1 荷载 (8)4.3.2 纵向钢筋应变 (8)4.3.3 混凝土平均应变 (8)4.3.4 挠度 (8)4.3.5 裂缝 (9)4.4 裂缝发展及破坏形态 (9)5.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10)5.1 试验原始资料的整理 (10)5.2 荷载-挠度关系曲线 (10)5.3 弯矩-曲率关系曲线 (12)5.5 正截面承载力分析 (14)5.6 斜截面承载力分析 (15)5.7 构件的承载力分析 (16)6 结论 (16)1. 试验目的(1)观察并掌握适筋梁受弯破坏的力学行为和破坏模式; (2)掌握构件加载过程中裂缝和其他现象的描述和记录方法; (3)掌握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4)学会利用数据分析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尤其是与理论预期有较大偏差的现象; (5)通过撰写实验报告的过程,加深对混凝土结构适筋梁构件受弯性能的理解。
2. 试件设计2.1 材料和试件尺寸(1)钢筋:纵筋HPB335、箍筋HPB235 (2)混凝土强度等级:C20(3)试件尺寸(矩形截面):b ×h ×l =120×200×1800mm2.2 试件设计(1)试件设计的依据根据梁正截面受压区相对高度ξ和界限受压区相对高度b ξ的比较可以判断出受弯构件的类型:当b ξξ≤时,为适筋梁。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试验课程作业梁受剪试验(剪压破坏)试验报告试验名称梁受剪试验(剪压破坏)试验课教师林峰姓名学号手机号任课教师日期2014年11月25日1. 试验目的通过试验学习认识混凝土梁的受剪性能(剪压破坏),掌握混凝土梁的受剪性能试验的测试方法,巩固课堂知识,加深对于斜截面破坏的理解。
2. 试件设计2.1 材料和试件尺寸试件尺寸(矩形截面):b×h×l=120×200×18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0;纵向受拉钢筋的种类:HRB335;箍筋的种类:HPB235;2.2 试件设计(1)试件设计依据根据剪跨比l和弯剪区箍筋配筋量的调整,可将试件设计为剪压、斜压和斜拉破坏,剪压破坏的l满足1≤l≤3。
进行试件设计时,应保证梁受弯极限荷载的预估值比剪极限荷载预估值大。
(2)试件参数如表1表1 试件参数试件尺寸(矩形截面)120×200×1800mm下部纵筋②218上部纵筋③210箍筋① 6@150(2)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15mm配筋图见图1图1 试件配筋图(3)试件加载估算 ①受弯极限荷载 uM P =105.25kN ②受剪极限承载力其中,当 1.5l <时,取 1.5l =,当3l >时,取3l =。
uQ P =65.98kN可以发现uQ P <uM P ,所以试件会先发生受剪破坏。
具体计算过程见附录一。
2.3 试件的制作根据《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规定, 成型前,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
取样或拌制好的混凝土拌合物,至少用铁锨再来回拌合三次。
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
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
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或在温度为20±2℃的不流动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养护。
L ENGINEERING《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试验课程作业梁受扭少筋破坏试验报告试验名称梁受扭超筋破坏NC2实验试验课教师姓名学号手机号任课教师日期2011年12月5日梁受扭超筋破坏NC2实验报告一.试验原始资料的整理1.1、试验对象的考察与检查件尺寸(矩形截面):b×h×l=148mm×151mm×1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0;纵向受拉钢筋的种类:HRB335;箍筋的种类:HPB300;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15mm;试件表面刷白,绘制50mm*50mm的网格。
表1.1构件尺寸(mm)测读次数 1 2 3 平均截面宽度b146 147 150 148截面高度h152 152 150 151测角仪间距d198 234 187 2061.2、试验目的和要求a)参加并完成规定的实验项目内容,理解和掌握钢筋混凝土少筋梁受扭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通过实践掌握试件的设计、实验结果整理的方法。
b)写出实验报告。
在此过程中,加深对混凝土少筋梁受扭性能的理解。
1.3、试件设计和制作件尺寸(矩形截面):b×h×l=120×200×1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0;纵向受拉钢筋的种类:HRB335;箍筋的种类:HPB300;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15mm;试件的配筋情况见表1.4.1和图1.4.2表1.4.1梁受扭试件的配筋试件编号试件特征配筋情况加载点至梁中心线的距离(m)预估开裂扭矩(kN*m)预估极限扭矩(kN*m)预估开裂荷载P cr (kN)预估极限荷载P u (kN)①②③NC2超筋配梁10@50(24240.31 1.21 3.00 3.90 9.682)图1.4.2少配筋受扭混凝土梁试件配筋图1.5、试验装置采用自行研发的混凝土受扭实验装置进行试验。
其三维示意图见图3.4.1。
此装置利用前述受弯和受剪装置的底部大梁,在其两侧放置了四个千斤顶。
混凝土实验报告混凝土实验报告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优异的性能使其成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混凝土的实验研究,探索其物理和力学性质,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混凝土的基本组成和制备方法;2. 掌握混凝土的常规物理性质测试方法;3. 研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4. 分析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三、实验装置和材料1. 实验装置:混凝土试验机、压力计、弯曲试验机等;2. 实验材料:水泥、砂、骨料、混凝土添加剂等。
四、实验步骤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需求和材料性能,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2. 材料准备:按照配合比,准备所需的水泥、砂、骨料等材料;3. 混合:将水泥、砂、骨料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直至得到均匀的混凝土;4. 浇筑:将混凝土倒入模具中,振实并养护一定时间;5. 试验:对混凝土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如密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6. 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混凝土的性能和工作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物理性能测试结果:经测定,混凝土的密度为XXX kg/m³,符合设计要求;2. 抗压强度测试结果:经过适当养护,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了设计要求的XXX MPa;3. 抗折强度测试结果: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为XXX MPa,满足工程的使用要求;4. 耐久性测试结果:通过抗渗试验和冻融试验,混凝土的耐久性良好,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要求;5. 工作性能测试结果: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流动性良好,便于施工和成型。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混凝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分析。
结果表明,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耐久性良好,能够满足工程的使用要求。
同时,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优良,便于施工和成型。
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种理想的材料选择。
七、实验中的问题与改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混凝土的配合比对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混凝土静载实验,了解混凝土在静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等。
通过实验,加深对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的认识,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静载实验是通过在混凝土试件上施加静力荷载,测量其应力、应变和变形等参数,从而得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指标。
实验中,通常采用单轴压缩实验和抗折实验两种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 混凝土试件:标准立方体试件(150mm×150mm×150mm)和标准棱柱体试件(150mm×150mm×300mm)。
- 水泥: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 砂:中粗砂,符合国家标准的级配要求。
- 石子:碎石,符合国家标准的级配要求。
- 水: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
2. 实验设备:- 混凝土静载实验机:用于施加静力荷载。
- 应变仪: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应变。
- 荷载传感器: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所受荷载。
- 千分表: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变形。
- 秒表:用于记录实验时间。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试件:将混凝土试件加工成标准尺寸,并确保表面平整。
2. 涂抹凡士林:在试件表面涂抹一层凡士林,以防止试件在实验过程中发生滑移。
3. 安装试件:将试件放置在实验机上,确保试件中心与实验机中心对齐。
4. 施加荷载:按照实验要求,缓慢施加静力荷载,直至试件破坏。
5. 测量数据:在实验过程中,记录荷载、应变和变形等参数。
6. 计算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指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抗压强度:本次实验测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30.2MPa,符合设计要求。
2. 抗折强度:本次实验测得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为4.8MPa,符合设计要求。
3. 弹性模量:本次实验测得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为3.2×10^4MPa,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本次实验所制备的混凝土试件力学性能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试验课程作业L ENGINEERING试验报告试验课教师林峰姓名学号手机号任课教师顾祥林《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试验课程作业L ENGINEERING大偏心受压柱试验报告试验名称大偏心受压柱试验试验课教师林峰姓名学号手机号任课教师日期2014年11月18日1. 试验目的通过试验了解大偏心受压柱破坏的全过程,掌握测试混凝土受压构件基本性能的试验方法。
同时巩固大偏心受压柱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对理论值和试验值的比较加深对混凝土基本原理的理解。
2. 试件设计2.1 材料和试件尺寸混凝土:C20钢筋:使用I 级钢筋作为箍筋,II 级钢筋作为纵筋 试件尺寸(矩形截面):b ×h ×l=120×120×870mm 详细尺寸见图1大偏心受压柱配筋图2.2 试件设计(1)试件设计的依据为减少“二阶效应”的影响,将试件设计为短柱,即控制l 0/h ≤5。
通过调整轴向力的作用位置,即偏心距e 0,使试件的破坏状态为大偏心受压破坏。
(2)试件参数如表1表1 试件参数表 试件尺寸(矩形截面) b ×h ×l=120×120×870mm 纵向钢筋(对称配筋) 412箍筋Φ6@100(2) 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15mm 配筋图 图1 偏心距e 0100mm12020080135135505050087020020022113 8@504 6@100150200501206φ124φ123 8@504φ121201201-12-23 8@503 8@50 4双向钢丝网2片 4双向钢丝网2片 尺寸170x908@508@506@100图1 大偏心受压柱配筋图(3)试件承载力估算 N c =α1f c bh 0ζN c e=α1f c bh 02ζ(1-0.5ζ) + f y ’ A s ’(h 0-a s ’) e=e 0+0.5h-a s不妨令:A=2f 20c 1bh α, B=)(00c 1-e f h bh α, C=)(f -0y '-''s s h A α 从而有:AAC24B B -2-+=ξ得出本次试验试件的极限承载力的预估值为:Ncu=87.71kN 详细计算过程见附录12.3 试件的制作根据《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规定, 成型前,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
混凝土试验报告L ENGINEERING试验名称 混凝土试验 试验课教师 黄庆华 姓名 杜正磊 学号1150987 理论课教师 熊学玉 日期2013年12月25日一.实验目的和内容1.1 实验目的本实验课程是笔者学习专业基础课《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必须同时学习的必修课。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受力全过程、加深对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受力性能的理解和掌握,了解、掌握混凝土受弯和受压构件基本性能的试验方法。
实验课程要求参加并完成规定的实验项目内容,理解和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实验方法,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通过实践掌握试件设计、实验实施、实验结果整理和实验报告撰写。
1.2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课程有10 个不同的实验项目:适筋梁受弯破坏,少筋梁受弯破坏,超筋梁受弯破坏,梁受剪斜压破坏,梁受剪剪压破坏,梁受剪斜拉破坏,梁受扭超筋破坏,梁受扭适筋破坏,柱小偏心受压破坏,柱大偏心受压破坏。
要求每一个学生完成上述项目中两个实验项目,笔者完成了梁受剪剪压破坏和超筋梁受扭破坏实验。
二.试验方法2.1 梁受剪剪压破坏2.1.1 试件设计受剪剪压梁QC 设计图纸及说明见图1。
图1 受剪剪压梁QC 设计抗剪承载力验算: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11.9,轴心抗拉强度=1.27,箍筋抗拉强度=456,纵筋抗拉强度=473.24。
剪跨比:最小配箍率试件配箍率由得,=0.25 ℎ0=34.21抗剪承载力对应于抗剪承载力的荷载为=2=68.42跨中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试件=307.92, ′=100.52,则′′′= ′ ′(ℎ0 ′)=3.8 ∙2 ′=58,取=0.55得ℎ0=48.95试件为超筋梁,则(= ℎ0=70.34( ∙=1+ ′=11.69 ∙对应于抗弯承载力的荷载为=73.06对应于抗弯承载力的荷载应大于对应于抗剪承载力的荷载。
2.1.2 加载方法受剪剪压破坏加载方式见图2。
加载所用的设备包括,加载千斤顶、分配梁、铰支座和反力架、台座等。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实验报告(共页)姓名:学号:专业:学院:指导老师: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2012年月日一、实验目的和内容1.1偏心受压柱实验目的:通过试验研究认识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破坏全过程,掌握测试混凝土小偏心受压构件基本性能的试验方法。
实验内容:对小偏心短柱施加轴向荷载直至破坏。
观察加载过程中裂缝的开展情况,将得到的极限荷载与计算值相比较。
1.2 少筋梁受弯本实验通过试验研究认识钢筋混凝土少筋梁的破坏过程,掌握少筋梁受弯测试基本性能的试验方法。
(1)通过参加实验以及之后实验报告的整理,可以让我理解和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通过实践掌握试件的设计、实验结果整理的方法。
(2)写出实验报告,在写报告的过程中加深对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受力性能的理解(3)观察既有破坏构件,掌握裂缝观察与统计方法二、试验方法2.1 构件设计2.1.1 受压柱(1)试件设计的依据为减少“二阶效应”的影响,将试件设计为短柱,即控制l0/h≤5。
通过调整轴向力的作用位置,即偏心距e0,使试件的破坏状态为小偏心受压破坏。
(2)试件的主要参数①试件尺寸截面尺寸:200×400mm2 (两端);200×200mm2 (中部);试件长度:1300mm;②混凝土强度等级:C25③纵向钢筋:8B18(两端);4B18(中部)。
④箍筋:8Φ8@50(两端);4Φ8@100(中部);⑤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5mm⑥试件的配筋情况(如下图所示):⑦取偏心距e0=50mm(3)试件承载力估算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给定的材料强度标准值及上述的计算公式,对于本次试验构件的极限承载力的预估值为:Ncu= kN2.1.2 少筋梁(1)试件设计依据根据梁的正截面受压区相对高度ξ和界限受压区相对高度ξb的比值判断的出受弯梁的类型:当ξ<ξb时为适筋梁或少筋梁,反之为超筋梁。
受弯梁设计时采用的 f y、E s分别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钢筋受拉强度标准值和弹性模量。
混凝土的实验报告混凝土的实验报告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的重要材料。
它由水泥、砂、骨料和一定比例的掺合料混合而成。
本实验旨在探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
实验一:抗压强度测试在这一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标准的压力试验机来测试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首先,我们制备了一些混凝土试块,并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养护。
然后,我们将试块放入压力试验机中,并逐渐增加压力,直到试块破裂。
通过记录试块破裂时的压力值,我们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实验结果显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XX MPa。
这个数值是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它决定了混凝土在承受荷载时的能力。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所使用的混凝土应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以确保其在使用寿命内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实验二:抗折强度测试抗折强度是另一个重要的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
为了测试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我们制备了一些标准的梁试件,并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养护。
然后,我们将试件放入弯曲试验机中,并逐渐增加负荷,直到试件发生破坏。
通过记录破坏时的负荷值,我们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的抗折强度。
实验结果显示,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为XX MPa。
与抗压强度类似,抗折强度也是评估混凝土结构性能的重要指标。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梁和板等承受弯曲荷载的结构元素需要具有足够的抗折强度,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实验三:耐久性测试混凝土的耐久性是衡量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长期使用能力的重要指标。
为了测试混凝土的耐久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包括抗硫酸盐侵蚀、抗氯离子侵蚀和抗冻融循环等。
在抗硫酸盐侵蚀实验中,我们将混凝土试块浸泡在硫酸盐溶液中,并观察其质量损失和表面变化。
结果显示,混凝土试块的质量损失率为XX%,并且没有明显的表面腐蚀现象。
这表明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
在抗氯离子侵蚀实验中,我们将混凝土试块浸泡在含有氯离子的溶液中,并测量其电导率和氯离子渗透深度。
同济大学混凝土实验超筋梁报告L ENGINEERING《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试验课程作业梁受扭少筋破坏试验报告试验名称梁受扭超筋破坏NC2实验试验课教师姓名学号XX号任课教师日期20XX年12月5日梁受扭超筋破坏NC2实验报告一.试验原始资料的整理1.1、试验对象的考察与检查件尺寸(矩形截面):b×h×l=148mm×151mm×15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C20;纵向受拉钢筋的种类:HRB335;箍筋的种类:HPB300;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15mm;试件表面刷白,绘制50mm*50mm的XX格。
表1.1构件尺寸(mm)测读次数1 2 3 平均截面宽度b146 147 150 148截面高度h152 152 150 151测角仪间距d198 234 187 2061.2、试验目的和要求)参加并完成规定的实验项目内容,理解和掌握钢筋混凝土少筋梁受扭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通过实践掌握试件的设计、实验结果整理的方法。
b)写出实验报告。
在此过程中,加深对混凝土少筋梁受扭性能的理解。
1.3、试件设计和制作件尺寸(矩形截面):b×h×l=120×200×1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0;纵向受拉钢筋的种类:HRB335;箍筋的种类:HPB300;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15mm;试件的配筋情况见表1.4.1和图1.4.2表1.4.1梁受扭试件的配筋试件编号试件特征配筋情况加载点至梁中心线的距离(m)预估开裂扭矩(kN*m)预估极限扭矩(kN*m)预估开裂荷载P cr (kN)预估极限荷载P u (kN)①②③NC2超筋配梁10@50(24240.31 1.21 3.00 3.90 9.682)图1.4.2少配筋受扭混凝土梁试件配筋图1.5、试验装置采纳自行研发的混凝土受扭实验装置进行试验。
其三维示意图见图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