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情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9
1.贵州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答:贵州的自然旅游资源有“五多”的特点:(1)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
(2)瀑布与峡谷景观多而壮丽。
(3)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
(4)森林美景多。
(5)河湖、泉水景观多,水质好,景色美。
2.贵州有哪些土壤类型,其耕作条件有何特点?答:贵州有哪些土壤类型有:地带性土壤(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等)、非地带性土壤(石灰土、紫色土等)、耕作土壤(水稻土和旱作土)特点:(1)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少,宜林地广,耕地少;(2)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面积广;(3)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4)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3.为什么说贵州高原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答:贵州高原纬度偏低,海拔较高,气候温和,不仅有利于各种生物的繁衍生长,也适宜古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大量的天然溶洞,为古人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多种动植物资源,为古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大面积的碳酸盐岩石岀露,有利于古人类打制各种石器。
所以,贵州高原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4.为什么说明代时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答:因为:(1)明朝时在贵州建立了行省,使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2)在贵州大规模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发,使贵州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5.“改土归流”对贵州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答:(1)“改土归流”是对政治体制的改革,它使贵州的官员管理体制更加完善。
(2)促进贵州文化、经济更好地发展。
(3)有利于巩固西南边陲,加强贵州与各省的联系,逐渐铲除土司制度,解除人民痛苦。
6.简述“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重点)答:(1)“三线建设”改变了贵州的产业结构;(2)“三线建设”极大的改善了贵州的交通通信条件;(3)“三线建设”改变了贵州的生产力布局;(4)“三线建设”极大的增强了贵州的科技实力。
贵州省情应知道一、填空题1.(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2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3.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的5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4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5.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6.截至200年8,贵州的行政区划共设有(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和(8)8个县级单位。
7、(黔东南州)的重晶石储量居全省第一,具有“中国重晶石之乡”的美称。
8、贵阳市的市树为樟树和(竹子)9、(息烽集中营)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江西上饶集中营同为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四大集中营。
10、贵阳市被称为(森林之城),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超过34,%有长70千米的环城林带,林木苍翠,成为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
1、1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古为梁州之城,是由黔入川的咽喉,黔北重镇。
12、遵义市素有(黔北粮仓)之称,粮食产量大致占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
13、(娄山关)在遵义、桐梓两县的交界处,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为黔北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
14、(乌江)是贵州第一大河。
15、六盘水市,即取(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特区字头而得名。
16、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因其境内煤矿资源丰富,素有(西南煤海)之称。
1、7气象学家对六盘水市夏季气候特点进行科学分析,认为六盘水夏季“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具有唯一性,可称(凉都)。
1、8安顺蜡染被誉为(东方第一染);安顺地戏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
1、9贵州省现有的四个地级市分别是(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安顺市)。
贵州省情教程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3.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4.在贵州目前自治州中唯一的一个自治县是(黔南三都水族)自治县。
5.解放后贵州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体系,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体系,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和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6.明初,元宵唱灯、跳灯、说书、唱书等娱乐形式以及地戏、花灯舞、傩舞等扎根贵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屯堡文化)。
7.构建和谐贵州,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公平正义)的、(诚信友爱)的、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贵州。
8.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
二、单项选择题1.从点上看,全省最高点是:(A)A、赫章韭菜坪B、铜仁梵净山C、威宁草海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2.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B)位。
A、5B、6C、7D、83.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D)。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4.解放后贵州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不断变化,体现了工业化加快的过程。
按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序,贵州在1999年实现了(B)的历史性转变。
A、由一、二、三向三、二、一B、由二、一、三向二、三、一C、由二、三、一向三、一、二D、由二、一、三向一、三、二5.2008年贵州国民生产总值突破(B)亿元大关,比1949年增长63.33倍。
贵州省情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P12.(欠发达)和(欠开发)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
——P113.(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P84.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P145.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P146.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高原山地)和(丘陵)。
——P157.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P88.贵州气候的地域性差异常表现在水平距离不远但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P209.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P2010.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08年,森林覆盖率达(39.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P3311.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贵州煤炭资源基础储量达146.76亿吨,居全国第(4)位。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
——P27~P2812.截至2008年,贵州的行政区划共设有(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和(88)个县级单位。
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P4113.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贵州省情》期末复习纲要(考试题型为填空、单选、多选、简答、论述)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1.贵州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典型发育的山区。
面上最高(威宁)、最低(玉屏)以及点上最高(赫章韭菜坪)、最低的地区(黎平水口河出省处),四大山脉及特征。
2.贵州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0-20)。
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
“避暑之都”、(贵阳)“凉都”,(六盘水)极端最高(铜仁)和最低气温(威宁)出现的地方;贵州降雨最多的地方(晴隆);流域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的河流水系(乌江,六冲河,清水河,赤水河,北盘江,红河水,都柳江);贵州的“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
(赤水河)3.林地多、耕地少,没有平原支撑的耕作条件。
贵州土壤的耕作条件特点(类型多样,肥力不高);贵州2006年的森林覆盖率和分布情况(39.93%黔东南最多,其次黔南,六盘水,安顺最少)。
贵州草地最多的地方是黔南和黔东南。
4.贵州煤炭储量(全国第4,基础储量146.76亿吨)与主要分布地区。
(盘县,六枝,水城,织金,纳雍,大方)5.春秋时期兴起的夜郎国的范围(今沿河—印江—石阡—镇远—剑河—榕江一线以西广大地区以及今广西西部、云南东部和四川南部部分地区),贵州建省的时间(1413年),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的时期(清朝)。
“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的时间(开宝7年,974年)。
6.贵州人口发展的快速增长期(解放后),贵州土家族、彝族主要分布地区(铜仁,毕节),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遵义所辖的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贵州省情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贵州省的简称是什么?A. 黔B. 贵C. 云D. 川答案:A2. 贵州省的省会城市是哪一个?A. 贵阳B. 遵义C. 六盘水D. 安顺答案:A3. 贵州省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A. 西南B. 东北C. 西北D. 东南答案:A4. 贵州省的总面积是多少?A. 17万平方公里B. 20万平方公里C. 23万平方公里D. 25万平方公里5. 贵州省境内的最高峰是哪座山?A. 梵净山B. 雷公山C. 乌蒙山D. 武陵山答案:A6. 贵州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A. 亚热带湿润气候B. 温带大陆性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D. 寒带气候答案:A7. 贵州省的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哪一个?A. 苗族B. 侗族C. 布依族D. 水族答案:A8. 贵州省的著名旅游景点黄果树瀑布位于哪个城市?A. 贵阳市B. 遵义市C. 安顺市D. 铜仁市答案:C9. 贵州省的省花是什么?B. 牡丹花C. 玫瑰花D. 菊花答案:A10. 贵州省的省树是什么?A. 银杏B. 松树C. 榕树D. 樟树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贵州省的以下哪些城市属于地级市?A. 贵阳市B. 遵义市C. 六盘水市D.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答案:ABC2. 贵州省的以下哪些景点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A. 黄果树瀑布B. 荔波小七孔C. 梵净山D. 镇远古镇答案:ABCD3. 贵州省的以下哪些民族属于世居少数民族?A. 苗族B. 侗族C. 彝族D. 布依族答案:ABD4. 贵州省的以下哪些河流属于长江流域?A. 乌江B. 沅江C. 珠江D. 赤水河答案:AD5. 贵州省的以下哪些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A.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B. 侗族大歌C. 布依族蜡染技艺D. 苗族芦笙舞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
(对)2. 贵州省的省会城市是遵义。
多选题1、贵州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下列:A、化工产品B、矿产品C、机械电子产品D、橡胶制品填空题2、贵州北部有山,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
东北部有(武陵)山,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主峰为山,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填空题3、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
填空题4、贵州日照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最少的在北部大娄山区。
在时间分布上,日照时数最多,春季次之,冬季最少。
填空题5、贵州高原是中国的发祥地和的发源地之一。
多选题6、清代贵州夺魁天下的状元有下列:A、赵以炯B、赵以奎C、夏同龢D、孙应鳌填空题7、战国时期,贵州已形成包括青铜、陶瓷在内的独特“”。
填空题8、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共有56个民族成分。
其中,汉、苗、布依、侗、、彝、、、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18个民族为贵州的世居民族。
在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
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
填空题9、在贵州目前自治州中唯一的一个自治县是自治县。
判断题10、在贵州的交通运输结构中,货物周转量以公路为主。
单选题11、黔中最突出的农作物是下列()。
A、苎麻B、芭蕉C、荞麦D、油菜多选题12、贵州清王朝统治时期,官府和地主勾结欺压百姓,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先后爆发了()。
A、乾嘉起义B、顺康起义C、康乾起义D、咸同起义填空题13、判断题14判断题15填空题16、中共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多选题17、遵义市杂技团曾经获得全国杂技大赛金奖的演出节目是:A、《双钻桶》B、《烛影摇红——女子造型》C、《转台顶技》D、《梅颂》多选题18、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有:A、侗族大歌B、苗族蜡染C、茅台酒制作技艺D、彝文习俗。
填空题19多选题20、贵州彝族主要分布在()A、毕节市各县B、六盘水市各县C、铜仁市各县D、安顺市各县判断题2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贵州省情课程全面阐述了贵州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提供认识贵州的基本情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具体包括绪论、特殊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发展历史、多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坏境、潜力巨大的经济发展基础、蓬勃发展的社会事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贵州。
2、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3、农业(夜郎时期的铁制农具),纺织业(秦汉时期的蜡染工艺),制陶业(汉代的制陶工艺)矿冶业(唐代的土法开采),酿造业(魏、晋时期烧酒蒸馏技术)。
4、贵州位于东经103036`-109035`、北纬24034`-29013`之间,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内陆山区;贵州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又自中部向北部、东部、南部三面倾斜。
5、贵州总面积是176167平方千米,地貌类型主要是山地、丘陵和盆地。
其中山地和丘陵占92.5%,山间小盆地只占7.5%,是一个典型的山区。
(地无三里平)6、贵州气候温暖湿润、类型多样,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贵州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
气温变化幅度较小。
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在3-6℃之间;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在22-26℃之间。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
)7、贵州河网密度较大。
苗岭以北属长江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纂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属珠江流域,包括南、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贵州还有丰富的地下河。
8、贵州的河流大都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形成了丰富的水力资源。
同时又都位于长江和珠江的上游河段,对中、下游的泥沙含量有着决定性影响,所以河流两岸的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要。
9、贵州林地多、耕地少,没有平原支撑的耕作条件。
贵州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其次是石灰土,最少的是水稻土。
10、贵州植物错综复杂、分布呈过渡性的多种植被。
贵州省情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贵州省的省会城市是()。
A. 贵阳B. 遵义C. 六盘水D. 安顺答案:A2. 贵州省位于中国的()地区。
A. 西北B. 西南C. 东北D. 东南答案:B3. 贵州省的简称是()。
A. 黔B. 贵C. 云D. 川答案:A4. 贵州省的总面积约为()万平方公里。
A. 17B. 24C. 30D. 40答案:B5. 贵州省的气候类型属于()。
A. 热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高原山地气候答案:B6. 贵州省境内的著名河流是()。
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澜沧江答案:C7. 贵州省的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族。
A. 苗族B. 侗族C. 布依族D. 水族答案:A8. 贵州省的省花是()。
A. 杜鹃花B. 牡丹花C. 荷花D. 菊花答案:A9. 贵州省的省树是()。
A. 银杏B. 松树C. 柏树D. 榕树答案:A10. 贵州省的著名旅游景点黄果树瀑布位于()市。
A. 贵阳市B. 遵义市C. 安顺市D. 铜仁市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贵州省的主要矿产资源包括()。
A. 煤炭B. 磷矿C. 铝土矿D. 铁矿答案:ABCD12. 贵州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包括()。
A. 梵净山B. 荔波樟江C. 雷公山D. 茂兰答案:ABCD13. 贵州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A. 苗族银饰制作技艺B. 侗族大歌C. 布依族蜡染技艺D. 水族马尾绣答案:ABCD14. 贵州省的著名白酒品牌包括()。
A. 茅台B. 五粮液C. 泸州老窖D. 郎酒答案:A15. 贵州省的著名茶叶品牌包括()。
A. 都匀毛尖B. 遵义毛尖C. 湄潭翠芽D. 普安红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
()答案:√17. 贵州省的省会城市是遵义。
()答案:×18. 贵州省的简称是“贵”。
贵州省情复习资料贵州省情复习资料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
这个省份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闻名于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贵州的省情,了解这个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经济发展。
一、历史与地理贵州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46年的商代。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贵州曾是楚、秦、汉、唐等多个朝代的疆域。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贵州一直是中国内地与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这也使得贵州成为了多元文化的交汇点。
贵州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东临湖南、广东,南接广西、云南,西连四川,北靠重庆。
这个地区地势复杂多样,有山地、高原、盆地等多种地形。
贵州的地理环境为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自然风光贵州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这里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自然保护区,如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韶关大观、花溪等。
黄果树瀑布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之一,水势汹涌,声势浩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荔波小七孔则是一处奇特的地下溶洞景观,洞内有七个相互连接的天然溶洞,形成了壮观的景观。
贵州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瑞金矿、金沙溪矿等。
这些矿产资源为贵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同时,贵州还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而闻名,这种地貌在全国范围内独一无二。
三、民族文化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之一,这里有多达49个少数民族。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例如,苗族是贵州最大的少数民族,他们以其独特的服饰和歌舞而闻名。
布依族则是贵州的第二大少数民族,他们以其精湛的手工艺品和丰富的民间传说而受到瞩目。
贵州的民族文化也体现在其丰富多样的节日和民俗活动中。
例如,苗族的“花山节”和侗族的“苗族大歌”都是贵州重要的传统节日,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观摩。
四、经济发展贵州的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贵州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中国的重要经济增长极之一。
(一)填空题1.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赤水河)。
(P9)2.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黄壤)。
(P11)3.横亘贵州中南部,成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水岭的山脉是(苗岭)。
(P3)4.贵州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同时拥有氵舞阳河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系是:(沅江水系)。
(P10)5.有一个山脉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斜贯贵州北部,成为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
其上被称为“黔北第一险要”的川黔要隘是(娄山关)。
(P3)6.贵州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P4)7.位于贵州东北部,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留地网”成员,是我国亚热带生态系统保护较为完整的典型地区之一,被称为“镇黔之宝”的山是(梵净山)。
(P3)8.贵州的平均年降水量在(850~1600)毫米之间。
(P6)9.发源于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乡西南,是珠江干流西江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流,流域内水量十分丰富,水能及矿产资源也较丰富的河流是(北盘江)。
(P10)10.贵州森林资源丰富,分布最多的地区是(黔东南)。
(P15)11.2006年贵州电力工业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装机容量为1366.18万千瓦,以(火电为主)为主。
(P103)12.保有储量26.7亿吨,居全国第2位,其富矿约占全国富矿总量的44%,成为华夏之冠的矿产是(磷矿)。
(P19)13.贵州名称的由来是开宝七年(974年)彝族首领普贵以所领(矩州)归顺朝廷,宋太祖敕书:“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使“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
(P23)14.抗战时期贵州作为大后方,一些沿海地区的机关、学校、商号、企业纷纷迁入,使贵州的社会经济出现了短暂繁荣。
学校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浙江大学,其旧址在(湄潭)。
(P153)15.贵州从2006年开始,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那时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3000)美元。
《贵州省情》复习题纲1、认识省情正确的观点:一是要用系统全面的观点,二是要用发展的观点,三是要用辩证的观点。
2、贵州省情基本特点:(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山区自然条件。
(2)多民族团结合作杂居的社会环境。
(3)发展潜力巨大的社会经济。
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4、贵州位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
5、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全省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千米。
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和丘陵占92.5%,山间小盆地占7.5%。
6、贵州喀斯特出露面积为10.9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61.9%。
7、贵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5℃左右。
全省气候复杂多样,各地差异较大,气温垂直变化明显,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
8、贵州已发现矿产123种,已探明储量的76种,保有储量位居全国前10位的有41种,优势矿产主要有铝、磷、锰等。
9、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一个隆起于四川盘地和广西丘陵之间的亚势带高原山地。
省境东西相距595千米,南北相距509千米。
10、从面上看,全省最高处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处是玉屏,平均海拔541米。
11、贵州地貌类型可概括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
12、从点上看,西部赫章韭菜坪最高,海拨2901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拨148米。
13、贵州年气温变化幅度比较小,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上下。
极端最高气温是铜仁,最高气温达42℃。
极端最低气温是威宁,低达-15.3℃。
14、贵州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15、贵州东部为山地丘陵区,北部为中山峡谷区,中部为山原丘陵盆地区,南部为山地河谷区,西南部为山原丘陵地区,西北部为山原山地区。
16、贵州降雨量多,有3个多雨区和2个少雨带。
贵州省情精简知识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一、自然地理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贵州基本省情:欠发达,欠开发。
“天无三日晴”的气候特点对贵州的影响:有利:(1)大气降水比较丰富(2)光、热、水基本同季(3)立体气候明显(4)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温暖湿润不利:(1)山高坡陡,降水流失较快,利用十分困难(2)“倒春寒”“秋绵雨”等自然灾害“地无三里平”对贵州的影响:有利:(1)多种土地类型与多种气候类型组合在一起,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衍生长(2)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组合态势良好,开发前景广阔(3)多种矿产资源与煤水结合、水电互济的能源优势组合在一起,形成了高能耗的原材料开发体系不利:(1)自然生态比较脆弱(2)可耕地资源数量少,耕地质量不高,水土资源不配套(3)崇山峻岭,河谷深切,极不利于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事业的发展贵州的发展要遵循客观自然规律: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贵州的优势是资源优势。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特别是对不可再生资源,应坚持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原则,避免掠夺开发和过度开发,以免造成资源的枯竭和浪费,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开发的同时,应坚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原则,以保持喀斯特地貌的生态平衡,同时要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
由于封闭,丰富的自然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利用,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不能转化为商品,因此也就不能形成现实的社会财富。
封闭原因:(1)“地无三里平”的山区自然条件(2)特定的社会环境决定的2008年同1949年相比,全省生产总值由亿元发展到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发展到88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元。
《贵州省情》复习参考资料一、贵州"十二五"将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中共贵州省十届十次全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当前贵州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是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慢。
因此,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顺应社会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强调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可以起到牵头管总、抓纲带目的作用。
全会分析认为,贵州是一个有4000万人口的省份,工业化不可逾越。
工业化是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既体现在工业的快速发展上,又包含着先进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推广运用,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工业上连一产、下连三产,工业可以反哺农业、带动服务业。
为此,《建议》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有序发展产业园区"四个方面,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进行了部署。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以煤炭、化工、冶金、有色、建材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是贵州工业的重要基础,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加快发展成为重要的资源节约型产业。
把煤炭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基础产业,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环境保护,积极发展煤炭精深加工,提高煤炭工业总体水平。
二是发展壮大支柱产业。
立足于贵州发展阶段、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继续壮大电力、烟酒、装备制造、民族医药等支柱产业,通过支柱产业的市场扩张推动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
坚持扩大省外市场与保证省内用电并重,调整优化电力结构,深入实施"西电东送",积极发展新兴能源,巩固壮大电力支柱产业。
发挥"贵烟"和"茅台"的名牌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三是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发展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是改变贵州工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要依托贵州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技术含量高的大项目,尽快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和龙头产品。
《贵州省情》期末复习纲要(考试题型为填空、单选、多选、简答、论述)1.省情的概念,贵州的基本省情即欠发达、欠开发。
2.贵州东南西北毗连的省份。
3.贵州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典型发育的山区。
面上最高、最低以及点上最高、最低的地区,四大山脉及特征。
4.贵州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避暑之都”、“凉都”,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出现的地方;贵州降雨最多的地方;流域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的河流水系;贵州的“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
5.林地多、耕地少,没有平原支撑的耕作条件。
贵州土壤的耕作条件特点;贵州2006年的森林覆盖率和分布情况。
贵州草地最多的地方是黔南和黔东南。
6.贵州煤炭储量与主要分布地区。
7.春秋时期兴起的夜郎国的范围,贵州建省的时间,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的时期。
“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的时间。
8.贵州人口发展的快速增长期,贵州土家族、彝族主要分布地区,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遵义所辖的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
贵州文化构成形态复杂,文化的多元并存、共同发展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现象。
贵州开展了大量的民族古籍整理工作,搜集、整理、出版的民族古籍资料有:《苗族古歌》《西南彝志》《水书》等。
贵州震惊全国的“三大教案”。
9、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10、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11、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12.贵州省人民政府于成立的时间;新华书店贵州分店在贵阳成立的最早时间;13.1907年周素圆创办的贵州第一张日报;西汉时期,《尔雅注》的作者;贵州有多少种植物被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贵州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到2006年1月1日共有4个地级市;贵州建省是在哪一年;贵州最大的河流是乌江。
14.贵州的历史文化名城,1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个国家地质公园,黄果树、龙宫为国家5A级景区,2005年遵义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贵州省情汇总————————————————————————————————作者:————————————————————————————————日期:2贵州省情总结第一章一、贵州的基本省情:欠发达,欠开发。
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第二章一、地理环境贵州是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广西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的山区自然条件。
1.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
岩溶地教多。
2.地势西高东低,又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
第一、西部大方县,织金县,普安县以西平均1500米以上,最高宁彝族回族自治县,平均海拔2166米。
最低东部玉屏县,平均541米。
最高峰是西部赫章县的韭菜坪,海拔2901米。
第二、大方县、织金县、普安县一线向东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
800-1500米第三、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北界一线的东部和南部边缘地区。
800米以下,最低东部玉屏县,平均541米。
最低峰在东南部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处,海拔148米。
一地貌特征:喀斯特地貌占61.9%广泛分布石沟、石牙、峰林、峰丛、盲谷、穿洞、竖井、凹地、天生桥、落水洞、跌水、悬挂泉、3喀斯特湖。
地下溶洞、暗河、伏流、暗湖、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瀑布、莲花盆、卷曲石。
二地貌类型:92.5%为高原山地和丘陵,山间小盆地仅占7.5%1.北部大娄山,赤水和乌江分水岭1000-1500米2.东北部有武陵山,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主峰为梵净山2572米,是联合国“人与生物保护区网”的成员。
黔金丝猴的生存区。
3.西部有乌蒙山,山脉绵延于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水城县、六枝特区,为北盘江、乌江、赤水河、牛栏江的分水岭。
最顶峰是韭菜坪2901米4.中部有苗岭,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首要山脉雷公山,2178米是世界十大丛林旅行胜地之一“物种基因库”大娄山+乌蒙山——苗岭——武陵山三、地理差异:1.东部山地丘陵区,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以东地区。
一、填空题1、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2、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发育地貌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61.9 )%。
4、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原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三级阶梯,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
5、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2166 )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河口出省界处),海拔(148)米。
6、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年平均气温(20)℃左右。
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铜仁),最高达(42.5 )oC;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威宁,最低达(-15.3)oC。
年降水量()毫米左右,雨水最多的地区分别是(西南部和东南部的苗岭东段)南坡的晴隆、丹寨和(东北部武陵山的)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赫章)。
7、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红水河)水系、(北盘江)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8、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和丘陵占(90)% 。
在各类土壤中,(山地和丘陵)面积最大。
9、贵州森林覆资源丰富。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
草山草坡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
10、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一、填空题1.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P12.(欠发达)和(欠开发)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
——P113.(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P84.贵州东与( 湖南)交界,北与( 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P145.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P146.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高原山地)和(丘陵)。
——P157.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P88.贵州气候的地域性差异常表现在水平距离不远但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P209.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P2010.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08年,森林覆盖率达(39.93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P3311.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贵州煤炭资源基础储量达146.76亿吨,居全国第(4 )位。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
——P27~ P2812. 截至2008年,贵州的行政区划共设有(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 )个地区和(88)个县级单位。
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P4113.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P4914.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农村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
——P6615.贵州是一个多民族(交错杂居)和一些民族(成片聚居)的省份。
——P7316.贵州省2008年末总人口为(4036.75 )万人,人口密度为(229.1 )人/平方千米。
——P7417.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P7718.贵州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行政区划变更过程中逐步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2008年全省共有( 3 )个自治州、(11 )个自治县和(253 )个民族乡,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5 %)。
——P8319.在贵州目前自治州中唯一的一个自治县是(三都水族)自治县。
——P4420.目前铜仁地区管辖的4个自治县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和(玉屏侗族)自治县。
毕节地区管辖的1个自治县是(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P42~4321.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表现在(种植业)比例下降,(畜牧业)比例上升,形成了以(粮食种植)为基础,以(畜牧业)为重点,农林牧渔业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格局。
——P9622.贵州正在开发的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沼气)生产为关键,通过(生态)链、生物链和食物链将农林牧渔业连接起来的一种循环农业。
——P9723.根据目前贵州的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贵州以(重工业)占绝对优势。
——P10324.解放后贵州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体系,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体系,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和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P10225.贵州根据山区实际,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小城市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许多小城镇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境况。
——P11526.贵州的交通运输以陆路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和(电气化干线铁路)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支线铁路相配合,以内河航道、民用航空为延伸的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陆路交通枢纽和南下出海大通道。
——P12127.贵州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的度假型、休闲型、探索型、商务型,(自然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等,成为国际、国内旅游的热点地区。
——P12128.贵州电信业,已具备有完善的包括装备网、业务网和支撑管理网的电信通信网络,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并以国际接轨,以(光导纤维电缆)传输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传输为辅的,综合化、立体化、数字化的现代电信通信网络。
——P11729.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根据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发展(体力和智力),从而成为为社会服务的人。
——P13030.通过教育体制改革,目前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各级各类学校普遍推行(目标责任)制和(教师聘任)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P13431.2005年9月8日,(贵州大学)正式被列入“211工程”学校行列,结束了贵州无国家重点大学的历史。
——P13632.旧石器时代,贵州的石器、骨器等工艺体现了原始的(造型)艺术。
——P14933.战国时期,贵州已形成包括青铜、陶瓷在内的独特(“夜郎文化”)。
——P14934.明初,元宵唱灯、跳灯、说书、唱书等娱乐形式以及地戏、花灯舞、傩舞等扎根贵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屯堡文化”)------安顺35.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
——P14936.20世纪五、六十年代,贵州各类艺术表演团体创作、演出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其中黔剧《秦娘美》、(《奢香夫人》),花灯剧《七妹与蛇郎》,舞剧(《蔓箩花》)等,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P152 37.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P16638.构建和谐贵州,就是要建设一个( 民主法治)的、(公平正义)的、(诚信友爱)的、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贵州。
——P16639.在思想建设上,中共十五大以后,贵州重点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定。
——P16740.中共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P17641.截至2008年,贵州共有(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工商联7个民主党派贵州省地方组织和1个工商联贵州地方组织。
——P176~17742.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
——P178二、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从点上看,全省最高点是:(A )A、赫章韭菜坪B、铜仁梵净山C、威宁草海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2.贵州的气候,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 C )——P18A、赫章B、玉屏C、威宁D、铜仁3.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 D )——P22A、红水河B、乌江C、北盘江D、赤水河4.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 A )——P23A、黄壤B、石灰土C、紫色土D、水稻土5.贵州植物种类繁多,分布错综复杂,呈现过渡变化。
在高大山脉具有垂直分布特点,一般从山脚到山顶依次表现为:( C )——P25A、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丛和灌草丛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C、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落叶阔叶混交—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6.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 B )位。
——P27A、5B、6C、7D、87.春秋时期兴起的夜郎国,其范围主要在( D )。
——P47A、广西B、云南C、四川D、贵州8.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 D )。
——P53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9.从( C )年起,国家开始制定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建立经济建设的计划管理体制。
——P62A、1949B、1950C、1953D、197810.2008年,贵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方针,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人均生产总值突破( A )大关,取得了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P70A、1000美元B、3000美元C、4000美元D、5000美元11.贵州人口发展的快速增长期是( D )。
——P74A、战国时期B、明代C、清代D、解放后12.贵州少数民族有的存在自己的文字。
有一种从字形看有的类似于甲骨文或金文,有的则是仿汉字倒写或反写,被称为“反书”。
它是( C )族的古老的文字。
——P77A、彝B、仡佬C、水D、瑶13.解放后贵州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不断变化,体现了工业化加快的过程。
按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序,贵州在1999年实现了( B )的历史性转变。
——P92A、由一、二、三向三、二、一B、由二、一、三向二、三、一C、由二、三、一向三、一、二D、由二、一、三向一、三、二14.2008年贵州国民生产总值突破( C )亿元大关,比1949年增长63.33倍。
——P91A、1000B、2000C、3000D、400015.改革开发以来,贵州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连续( D )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P91A、7B、8C、10D、1216.贵州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出现明显变化,2008年与1978年相比,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变化是:( A )——P96A、种植业下降,林业、畜牧业、渔业上升B、种植业上升,林业、畜牧业、渔业下降C、种植业、畜牧业下降,林业、渔业上升D、林业上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下降17.在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的酒和茶分别是(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