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抗战胜利及其意义_毙考题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
第六章一、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1)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反侵略斗争,是一场正义战争。
全国各界民众以不同形式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投入了全民族抗战。
(2)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3)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4)抗日战争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并对世界各国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5)由此,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二、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A、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a、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
中国共产党确信,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坚持抗战,并使抗战的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
与国民党实行的片面抗战路线不同,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主张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
这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的存在,就是一切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
b、米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演讲,总结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系统阐明了持久战的总方针。
毛泽东阐明的持久战战略思想,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B、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a、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
中国抗日战争逐渐形成战略上相互配合的两个战场,一个是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担任的正面战场,一个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主担负的敌后战场。
b、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C、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a、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
为此,中国共产党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坚持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张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原因(总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国内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国际意义: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国内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国际意义: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国内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国际意义: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国内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国际意义: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抗日战争是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这是中国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的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2.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
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从国统区到论陷区。
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抗战的特点。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解放战争,无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着伟大意义,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入侵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软弱,最后都以割地赔款而告终。
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
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号法西斯强国。
这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是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胜利。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抗战以前,中国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可言。
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四大国之一。
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是由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面作战。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如果日军进军西印度洋,必然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
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因此,1942年1月,26个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在宣言上领衔签字。
1945年4月筹建联合国,会议在美、英、苏、中四大国首席代表轮流主持下进行。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这种国际地位的变化,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复习资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2.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3.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4.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地位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3.中国人民的持久作战,不仅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推迟了日本的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4.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军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三、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内容及意义1.使已发动的抗战成为全民族的抗战2.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3.必须改革政治机构,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4.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战争路线,是彻底的抗日纲领四、中国共产党关于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1.1936年12月,蒋介石飞抵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攻打陕甘地区的红军,张学良在哭谏无效的情况下,与杨虎城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六、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坚持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及三大经济纲领1.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1.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P118)答案:第一,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免遭殖民奴役的厄运。
(2分)第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分)第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分)第四,为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3分)2.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P160)答案: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2分)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经验。
(3分)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必须通过实行农业合作化促进农业生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和工业发展的需要。
(3分)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遏制,只有社会主义的苏联援助中国。
(2分)1.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答案: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特别是它坚持14年之久,革命势力扩展到18个省,这是以往历次农民起义都比不上的。
(3分)第二,它是旧式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特点。
特别是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土地的渴望;《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3分)第三,它对儒家经典给以严厉的批判,一定程度地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2分)第四,它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1分)第五,它和其它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中国近代史笔记串讲抗日战争中国近代史笔记串讲抗日战争中国近代史是自学考试中的必考内容之一,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自考中国近代史笔记串讲抗日战争,希望可以对大家的自考公共课备考有所帮助。
中国近代史笔记串讲:抗日战争笔记串讲一: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1.日本的计划及其实施[单选]田中义一主持的“东方会议”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具体化。
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被迫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实施“以华治华”和“以战养战”策略。
[多选、简答]2.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1)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笔记串讲二: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1.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单选]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不仅积极参加和推动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而且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多选、简答]2.局部抗战和救亡运动的兴起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
部分国民党军队主张抗日,共产党与东北抗日义勇军、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冯玉祥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以及宋庆龄等合作抗日。
[单选、简答、论述]3.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华北事变后,一二九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中国共产党发布《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策略。
国民党的对日态度和内外政策发生某些变化。
中国共产党确定“逼蒋抗日”方针。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中国共产党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及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红军的改编。
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笔记串讲三:国民党正面战场以及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1.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单选](1)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下载毙考题APP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近代史纲要是考研政治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小编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帮助大家梳理本科目重点,把握知识框架。
下面是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部分: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1.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
2.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了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3.七届二中全会:①提出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有天津式、北平式、绥远式3种。
②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③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④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习近平说,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被认为是新中国奠基的3个历史性文件。
《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第二次政协没有国民党参加。
5.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第一,中国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第二,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考研政治辅导: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本文主要内容“考研政治辅导: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以供学员复习使用。
欢迎进入:考研课程免费试听更多信息请访问:考研论坛
考研在线模拟考试中心欢迎您!
1.抗日战争的胜利
对于法西斯国家的野蛮侵略,世界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开始互相配合。
1942元旦,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决心互相合作,结成反法西斯联盟。
苏联红军在同7月至19432月进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性的转折。
19446月6日,美、英盟军发动诺曼底战役,开辟了欧洲的第二战场,德国法西斯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19455月7日、8日,德国代表先后在西方盟军司令部和苏军司令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原因是什么
中国抗战胜利,是近代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抗战的胜利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争取民族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另外:
1、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抗战胜利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抗战精神,是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伟大旗帜。
3、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是战胜强敌的成功战略举措。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重要知识点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2.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意义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毛泽东明确地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是在中国共产党的( )A.二大B.七大C.六届六中全会D.八七会议2.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反侵略完全胜利的战争是()A.中法战争B.甲午战争C.抗日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3.全国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大的胜利是()A.平型关战役B.枣宜战役C.豫湘桂战役D.台儿庄战役4.全国抗战爆发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取得的第一个大的胜利是()A.平型关伏击战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淞沪会战5.1927年日本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A.《对华政策纲要》B.《昭和十二年度对华作战计划》C.《反共产国际协定》D.《大陆政策》6.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时间是()A.1937年7月B.1938年5月C.1938年10月D.1941年12月7.1936年,东北各抗日武装统一为()A.东北抗日联军B.东北义勇军C.东北人民革命军D.抗日游击队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采取的政策是()A.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B.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齐头并进D.政治诱降取代军事进攻9.1939年1月,国民党确定“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方针的会议是()A.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C.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D.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10.日本开始实施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皇姑屯事变D.卢沟桥事变11.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D.中共七大12.面对日军的大举侵略,蒋介石在1931年7月的方针是()A.“绝对不抵抗”B.“以华制华”C.“自强之术,必先练兵”D.“攘外必先安内”13.延安整风运动的最主要任务是()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D.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14.1941年中共中央批准颁布的、全面体现党关于根据地建设基本方针的是()A.《论持久战》B.《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D.《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1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标志是()A.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B.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终战诏书C.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签字D.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收回被日本占领的台湾及澎湖列岛16.标志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确定实行联共政策C.国民党公布了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发表承认中共合法地位的谈话D.7月17日,周恩来,秦邦宪等在庐山同蒋介石、张冲等进行谈判17.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分析交战的中日双方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特点是()A.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国我大国;敌寡助我多助B.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C.战争要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D.中国是正义战争,日本是侵略战争18.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史册的一次具有最重要意义的会议是()A.瓦窑堡会议B.六届六中全会C.党的“七大”D.洛川会议19.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土地国有B.没收地主土地C.减租减息D.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20.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达到顶点的标志是()A.晋西事变B.陇东事变C.平江惨案D.皖南事变21.毛泽东比较完整阐明新民主主义基本理论、纲领和政策的著作是()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B.《新民主主义论》C.《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D.《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22.下列关于抗战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是()A.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B.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2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是()A.解放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土地革命时期D.大革命时期24.最早为中国抗日战争提供援助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苏联25.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的论述抗日战争发展规律的著作是()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B.《论持久战》C.《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D.《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26.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的是()A.第十九路军抗战B.卢沟桥抗战C.华北事变D.一二九运动27.中国共产党内反复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是()A.经验主义B.宗派主义C.官僚主义D.主观主义28.抗战后期,国民党军队遭到大溃败的战役是()A.长沙会战B.豫湘桂战役C.淞沪会战D.武汉会战29.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会议是()A.瓦窑堡会议B.中共七大C.洛川会议D.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30.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实质是()A.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B.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C.防止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政策D.独自抗击日本侵略者参考答案1.C2.C3.D4.A5.A6.C7.A8.B9.B 10.A 11.D 12.D 13.A 14.C 15.D 16.C 17.A 18.C 19.C 20.D 21.B 22.D 23.B 24.D 25.B 26.D27.D 28.B29.C 30.A (二)多选题1.1938年9月至11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右倾错误是A.一切经过统一战线B.轻视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C.关门主义D.一切服从统一战线2.延安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所进行的伟大斗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的胜利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以下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一、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图谋抗日战争的胜利,首先在于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图谋。
日本军国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对中国侵略的进行了持续的屠杀和掠夺,导致了无数中国人民的死亡和痛苦。
而抗日战争的胜利,打破了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野心,使中国人民能够过上相对稳定的生活。
这一胜利不仅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胜利,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反侵略的事业的胜利,为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唤醒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同仇敌忾,各界人士、爱国志士纷纷投身到抗战中去。
战争的胜利不仅凝聚了中国人民的力量,也唤醒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了坚定不移的抗争精神和顽强的意志,这种牺牲和奉献精神让中国人民感到自豪和自信。
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增强,对自己民族的信心增加,为中国人民树立起了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念。
三、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础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党领导人以毛泽东为核心,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动员全民抵抗。
在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团结了各个阶级的人民,还加深了党与人民的联系,使党所代表的人民成为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导向。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了中国共产党在治理中国方面的成功经验。
抗日战争胜利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启示了世界人民抗日战争较之其他抗战,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与中国及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密切相关。
中国人民为了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为其他国家的反侵略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中国抗战的特点是以弱用强;是太平洋战争中的主战场;始终并存两条抗战路线和两个战场;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小编为大家整理整理了高中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九科知识点,各科知识点都包含了知识专题、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等内容。
更多2016年高考各科复习知识点请查看>>,高考知识点频道有你想要的珍贵复习资料。
欢迎访问,高考生的专属网站。
1抗日战争的胜利主要原因:中国军民的长期抗战,沉重打击了日军。
时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至此,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给日本的。
1945年10月25日,中国受降代表在台北主持受降仪式,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在台湾50年殖民统治的结束,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1)联合国制宪会议。
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2)法西斯的末路。
第一,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第二,1945年8月上旬,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猛烈攻击日本关东军。
第三,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中、美、英、苏等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 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3)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一,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以及日本大本营的代表在东京湾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向同盟国的投降书。
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
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第二,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
根据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历史事件之抗日战争
中国近代史纲要部分要熟记重要历史事件及其重要历史意义,按照时间轴顺序屡清楚。
下面小编整理分享抗日战争的重要事件及意义: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意义: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③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④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胜利原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胜利经验:①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③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⑤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论述题20分(一道题)一.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呢?意义:1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3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原因: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3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二.论持久战内容: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
一方面,日本式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与弱国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
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
中国已经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在政治上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人民军队。
因此,最后胜利是属于中国的。
毛泽东还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即: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
只要坚持持久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将在这个阶段中取得转弱为强的力量。
意义: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有积极影响。
简答题40分(4道题)一.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矛盾由封建主义矛盾转变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3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中国的社会发展方向从资本主义变为社会主义。
二. 中国近代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征:1封建势力衰败,政权已被帝国主义间接控制2旧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已经产生,但发展缓慢,力量软弱3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4中国的广大人民日益贫困,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与代价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及其代价一·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从鸦片战争英军入侵起,中国又经历了英法联军入侵、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入侵等多次外敌入侵,中国的民族危亡之势日趋严重。
20世纪30年代后,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鲸吞中国的野心日益膨胀,先后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中国也由此展开了全民族救亡图存、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3日成为中国抗战的胜利日。
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了,抗战的胜利使世界帝国主义国家认识到中华民族不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民族了,抗战的胜利使中国的历史在世界史里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中国人为此所付出的惨重代价并未压倒中国人的意志反而使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契机。
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有一下几点:一、中国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是近代10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雪了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抗日战争伟大胜利表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正在进一步凝聚、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源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迸发出来的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永远继承和发扬;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伟大胜利,在这场关系到民族存亡的殊死决战中,中华民族发扬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传统精神,空前地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下,一致对外,共赴国难,英勇杀敌,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军,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振兴开辟了道路;抗日战争伟大胜利表明,在世界上,中华民族不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民族了,中华民族已经在站立起来了。
二、抗日战争的过程,也是中国社会重建、解决社会危机的过程。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艰苦的作战环境中,形成民主机制,解决土地等经济关系矛盾上收获了有益经验,为解决中国社会危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近代史笔记串讲抗日战争中国近代史是自学考试中的必考内容之一,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自考中国近代史笔记串讲抗日战争,希望可以对大家的自考公共课备考有所帮助。
中国近代史笔记串讲:抗日战争笔记串讲一: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1.日本的计划及其实施[单选]田中义一主持的“东方会议”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具体化。
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被迫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实施“以华治华”和“以战养战”策略。
[多选、简答]2.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1)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笔记串讲二: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1.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单选]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不仅积极参加和推动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而且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多选、简答]2.局部抗战和救亡运动的兴起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
部分国民党军队主张抗日,共产党与东北抗日义勇军、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冯玉祥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以及宋庆龄等合作抗日。
[单选、简答、论述]3.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华北事变后,一二九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中国共产党发布《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策略。
国民党的对日态度和内外政策发生某些变化。
中国共产党确定“逼蒋抗日”方针。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中国共产党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及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红军的改编。
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笔记串讲三:国民党正面战场以及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1.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单选](1)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抗战胜利及其意义
中国近代史纲要是考研政治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小编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帮助大家梳理本科目重点,把握知识框架。
下面是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之抗战胜利及其意义部分: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抗战胜利及其意义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日本天皇和政府以及日本大本营的代表在东京湾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向同盟国的投降书。
2.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
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根据波茨坦公告,台湾和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
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第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第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的援助。
4.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第一,是近代历史上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第二,捍卫了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三,弘扬了中国精神;第四,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产生影响。
5.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第一,共产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二,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民族团结和英勇抗争是决定性因素;第三,国际力量的帮助也很重要。
为什么说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①共产党将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②共产党是引领全民族走向抗战胜利的一面旗帜。
③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组织者和鼓舞者。
④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⑤共产党人以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胜利的民族先锋。
6.抗日战争胜利的经验:第一,人民的团结是力量源泉;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精神动力;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基本保证;第四,中国人爱好和平,反对战争,但不惧怕战争;第五,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捍卫自己生存的权利。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