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静脉剥脱术
- 格式:ppt
- 大小:819.00 KB
- 文档页数:39
手术发现: 双侧大隐静脉主干扩张(以左下肢为重),最宽处直径约1cm,沿途多处血管迂曲成团,小腿内侧色素沉着,造影见:双侧大隐静脉见轻度反流;双小腿血管迂曲明显。
手术步骤:1.患者仰卧位,麻醉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巾。
2.于双侧内踝处切开,游离出大隐静脉起始段,造影所见如上述。
3.于左侧腹股沟韧带下方,股动脉搏动处之内侧2cm,平行于左侧腹股沟韧带做一长约1.5cm 斜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所见如手术发现。
4.首先依次分离股外侧静脉、旋髂浅静脉、股内侧静脉、阴部外静脉及腹壁浅静脉,分别予钳夹切断并结扎。
于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处下1cm高位切断大隐静脉,近端作双重结扎。
5.其次于切断的大隐静脉远端向下插入导丝,逐步抽剥大隐静脉主干至内踝大隐静脉起点处,于小腿内侧静脉扩张明显处作纵行皮肤切口,于皮下剥离扩张血管并结扎,清点器械、纱布无误,逐步缝合关闭各切口,纱布绷带及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肢6.以相同步骤处理右侧大隐静脉,术毕安返病房。
4.于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处下1cm处近端作双重结扎,远端切断备抽剥。
5.于左侧内踝前方切开皮肤暴露大隐静脉,远心端结扎,向近心端插入导丝,逐步抽剥大隐静脉主干至大腿根部大隐静脉,于小腿内侧静脉扩张明显处作纵行皮肤切口,于皮下剥离扩张血管并结扎。
1、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于左侧内踝处切开,游离出大隐静脉起始段。
3.于左侧腹股沟韧带下方,股动脉搏动处之内侧2cm,平行于左侧腹股沟韧带做一长约1.5cm 斜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所见如手术发现。
4.于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处下1cm高位切断大隐静脉,近端作双重结扎。
5.其次于切断的大隐静脉起始段向近心端插入导丝,逐步抽剥大隐静脉主干至内踝大隐静脉起点处,于小腿内侧静脉扩张明显处作纵行皮肤切口,于皮下剥离扩张血管。
6.以相同步骤处理右侧大隐静脉,清点器械、纱布无误,逐步缝合关闭各切口,纱布绷带及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肢术毕安返病房。
大隐静脉剥脱术后护理要点大隐静脉剥脱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常用方法之一。
手术虽然能够有效地解决静脉回流问题,但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同样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大隐静脉剥脱术后的护理要点。
一、术后体位与活动1、体位患者术后回到病房,应去枕平卧 6 小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
6 小时后可改为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静脉回流。
2、活动术后 24 小时内,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但可在床上进行足背屈伸和旋转运动,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4 小时后,可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鼓励其下床活动,但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活动时需穿着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
二、伤口护理1、观察伤口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应及时通知医生更换敷料。
注意伤口周围皮肤的颜色、温度和有无肿胀,若出现皮肤发红、发热、肿胀等感染迹象,应立即处理。
2、伤口换药一般术后24 小时更换敷料一次,以后根据伤口情况决定换药次数。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和污染。
3、拆线术后 10 14 天左右拆线,具体时间根据伤口愈合情况而定。
三、疼痛护理1、评估疼痛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如数字评分法或面部表情评分法,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2、疼痛缓解措施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可通过分散注意力、听音乐、聊天等方式缓解。
疼痛较明显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
四、饮食护理1、术后 6 小时内禁食禁水,6 小时后可先少量饮水,如无不适,可进流食,如米汤、藕粉等。
2、术后 1 2 天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如面条、馄饨等,再过渡到普食。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引起便秘。
五、下肢护理1、观察下肢血液循环注意观察下肢皮肤的温度、颜色、感觉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如出现下肢发凉、苍白、麻木、疼痛或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临床医学·191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静脉曲张并该疾病患者实施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42例静脉曲张并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1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36~74岁,平均(53.87±4.29)岁。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37~75岁,平均观察组患者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方法,具体操作内容如下:①使用碘酊对患者静脉曲张部位进行固定,后对患者大隐静脉部位实施切口,在分离患者大隐静脉分支后进行结扎,其后将患者大隐静脉主干利用专业医用器具进行切断,并开展双重结扎。
②在双重结扎完成后,再对患者受患部位实施切口,将患者受患部位出现曲张情况的静脉进行剥离、剪断步骤,同时对患者静脉残端部位也进行结扎,最后缝合患者被切开的创口。
两组患者在手术完毕后,推入病房接受后续的康复治疗。
1921.3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组间数据予以t检验,计数数据以%描述,予以x2检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各项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大隐静脉曲张疾病除前文中提及的相关临床症状外,还可包括小腿下段皮肤出现棕褐色斑片、皮肤色素沉着、站立时下肢出现蚯蚓状突起等。
患者若缺乏对大隐静脉曲张的重视,在患病后未及时接受治疗或在治疗期间不配合医生所提供的治疗方案,长期下去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对身体健康、心理情绪、日常工作生活等方面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及伤害。
对于大隐静脉曲张疾病主要可先通过保守治疗进行病情的控制及缓解,而针对大隐静脉曲张并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则需要及时采取相关手术治疗方案,避免患者因血栓严重危及生命。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手术体位:平卧位
手术器械:疝气器械,剥脱器
手术敷料:剖包,手术衣包
手术用物:10#刀片,敷贴,缝针,1#、4#、7#丝线
麻醉方式:联合阻滞
手术配合:
1.患肢及同侧下腹股区皮肤常规消毒铺巾。
两个对折中单垫于患肢下面,会阴部散入敷料球,开刀巾两块对折包裹足部,腹股沟铺三个开刀巾固定,铺剖被。
2.高位结扎大隐静脉:由腹股沟韧带向下纵行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4#线结扎止血。
小巾钩牵拉切口,用止血钳分离大隐静脉,暴露其分支并切断,4#线缝合结扎。
3.剥离大隐静脉,于大隐静脉远端插入剥脱器至内踝上方:在剥脱器到达的部位,用刀切开皮肤,分离并切断该处静脉,结扎远端,剥脱器以近端抽出,在周围静脉精确分离后,结扎远端,自上而下抽出剥脱器和大隐静脉主干,同事紧压静脉走行部位,用绷带加压包扎。
4.分段切除小腿曲张的静脉,在曲张的静脉上下做小切口,分离切除,结扎静脉。
冲洗切口,清点用物,逐层缝合。
5.纱布覆盖,绷带加压包扎。
在大隐静脉中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的治疗效果观察
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是目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一种常用方法。
本文旨在观察该手术
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了1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了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
治疗。
术前进行了相关检查,包括超声引导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静脉瓣膜功能
情况及曲张程度。
手术采用了常规的局麻加硬膜外麻醉,对静脉进行了剥脱,术中注意保
护神经以及深静脉。
术后进行了组织病理学检查,排除了隐静脉恶性肿瘤的可能。
结果:观察到手术后患者的静脉曲张明显减轻或消失,症状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
中95例病变消失,5例病变明显减轻。
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14例,占病例总数的14%。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4%,其中有1例肺栓塞和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后病情稳定,无明显不适。
讨论: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
该手术能够显著
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静脉曲张的程度。
手术并发症较少,且大多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在手术过程中,需特别关注静脉瓣膜功能,以保证术后的效果。
对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可能需要采取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如植入瓣膜等。
什么疾病需做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手术配合发布时间:2021-09-02T10:48:29.57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2期作者:廖奇兴[导读] 下肢静脉曲张病症在临床上常见廖奇兴三台县北坝镇中心卫生院四川三台 621100下肢静脉曲张病症在临床上常见,该种病症会引起患者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导致患者下肢肿胀,严重时会使患者丧失行动能力,最终出现患者瘫痪。
因此,下肢静脉曲张对患者危害性非常大,临床上需要采用有效方法帮助患者治疗,保证其身体健康。
在临床上对下肢静脉曲张治疗过程中,有多种方法可以治疗该种病症,其中以大隐曲张高位结扎手术为主,但是该种手术不是完全适应所有的静脉曲张病症患者。
为了帮助患者正确选择治疗方法和提高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质量,现对相关的知识分析如下。
1.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适应症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在临床上常见,该种手术能够缓解下肢静脉曲张病症临床症状,使患者恢复健康。
但是种手术不是适应所有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了帮助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能够正确选择手术方法,现将适应症分析如下。
一般来讲,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适用在以下三种症状中。
第一种是下肢浅静脉曲张明显,伴有小腿胀痛和肿胀,色素沉着,慢性复发性溃疡。
第二种是大隐静脉及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者。
第三种是既往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且深静脉瓣膜功能良好者。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只要有临床症状符合以上适应症的一种,患者可以选择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治疗。
2.手术配合在开展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过程中,为了保证手术能够顺利开展,需要医务人员完成以下配合工作,以此来保证手术质量。
(1)消毒:消毒工作中,需要按照两个步骤完成。
第一是提前15分钟洗手,与巡回护士清点器械、敷料等数目,检查器械性能及完整性。
第二是递卵圆钳钳夹碘伏棉球消毒皮肤。
第三步是器械台铺置双层开刀巾,用于放置缝线等。
(2)铺巾:在开展铺巾操作中,主要按照以下步骤完成,第一步是将中单展开铺于患肢下面;第二步是手术床尾部再加盖一层手术衣;第三步是开刀巾将大腿根部包裹,巾钳固定;第四步是开刀巾将足部包裹住,绷带固定;第五步是再铺置大腿部开刀巾及中单和大洞单。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手术步骤文档下载说明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手术步骤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High Ligation and Stripping of Great Saphenous Vein,简称HLSS)是一种常见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该手术的步骤,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术后护理等方面。
术前准备。
1. 患者评估。
医生首先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确保患者适合接受手术。
大隐静脉剥脱术后护理要点
1. 伤口护理可太重要啦!你想想啊,就好比你有个宝贝得细心呵护一样。
就像你刚买了个新手机,是不是得给它贴膜保护呀!大隐静脉剥脱术后的伤口也一样,要保持清洁,别沾到水哦,不然感染了可就麻烦啦!
2. 活动也要注意哦!别以为手术完了就能随便乱动啦。
这就好像你跑马拉松,也得循序渐进不是。
术后要适当活动下肢,但别过度劳累,不然腿会不舒服的呀!
3. 穿弹力袜也是很关键的哟!这就跟你冬天穿厚袜子保暖一样。
它能帮助下肢的血液循环,可别不当回事啊,不然到时候腿肿起来有你受的呢!
4. 饮食也不能马虎呢!可不是啥都能随便吃的呀。
你想想,要是汽车没加好油能跑得顺畅吗?要多吃蔬菜水果,营养得跟上,这样伤口才能好得快呀!
5. 自己多留意观察腿的情况呀!这就好比你每天照镜子看看自己漂不漂亮一样。
如果发现腿有啥异常,比如肿胀得更厉害了,或者伤口有啥不对,赶紧告诉医生呀,可别拖着哟!
6. 定期复查可别忘了哈!就像你定期给车做保养一样。
医生能看看恢复得咋样,有没有啥问题,这多重要呀!可别偷懒不去哦!
总之,大隐静脉剥脱术后的护理一定要重视起来,每个方面都不能马虎,这样才能恢复得又好又快!。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一.适应症1.下肢浅静脉曲张明显,伴有小腿胀痛和肿胀,色素沉着,慢性复发性溃疡。
2.大隐静脉及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者。
3.既往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且深静脉瓣膜功能良好者。
二.禁忌症1.年老体弱,有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疾病,手术耐受力较差者。
2.深静脉有阻塞者。
3.合并有急性静脉炎或全身化脓性感染。
三.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
四.手术体位仰卧位,膝部稍屈曲外旋。
五.手术切口腹股沟韧带内下方斜切口。
六.特殊用物浅乳突、大隐静脉附加包、无菌皮筋。
七.手术步骤及护理操作配合1.常规皮肤消毒、铺巾。
递擦皮钳夹小纱布蘸碘酒、乙醇消毒皮肤。
铺治疗巾,贴手术膜,铺大单、中单。
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切口两侧各置一块干纱布,递22号刀、有齿镊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3.显露、游离大隐静脉,切断其分支(旋髂浅静脉、腹壁静脉、股外侧、股内侧及阴部外浅静脉)。
递乳突撑开器、甲状腺拉钩显露术野。
递血管镊、直角钳分离大隐静脉主干,递血管镊、中弯血管钳分离钳夹大隐静脉主干分支,血管剪剪断,钳带4号丝线结扎、线剪剪线。
4.结扎大隐静脉。
递中弯血管钳于汇入股静脉处钳夹、血管剪剪断;递7号丝线结扎、线剪剪线或递6×17圆针、4号丝线缝扎近端。
5.插入剥脱器,剥脱大隐静脉。
递10号刀、有齿镊于内踝静脉处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递蚊式钳钳夹大隐静脉,血管剪剪断,钳带7号丝线结扎远端血管,递剥离器自近端静脉口插入7号丝线结扎、向上推进自腹股沟处切口缓慢抽出大隐静脉,压迫止血。
6.切除瓣膜功能不全的交通支。
递10号或11号刀切开皮肤,递血管镊、小弯血管钳分离钳夹,血管剪剪断,4号丝线结扎。
7.缝合切口。
清点器械、纱布、缝针,递9×28圆针4号丝线、9×28圆针1号丝线依次缝合筋膜及皮下组织;再次清点器械、纱布、缝针,递乙醇棉球消毒皮肤,递9×28圆针、1号丝线缝合皮肤;递术后膜覆盖切口,递无菌小棉垫、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伤口。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与剥脱术】麻醉起效后,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于腹股沟韧带下方3~4cm处,以卵圆窝为中点作一与腹股沟韧带平行的斜切口,长约6cm。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显露卵圆窝,解剖大隐静脉与股静脉汇合处。
解剖出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及股内、外侧静脉,分别予以结扎切断。
游离大隐静脉至与股静脉交界处,在距股静脉0.5~1cm处结扎并钳夹大隐静脉。
近端双重结扎,远端用止血钳暂时钳夹等待剥离。
将大隐静脉远端用蚊式钳钳夹牵开管口,插入静脉剥离器,暂用丝线结扎控制出血,将剥离器向小腿方向慢慢推进。
当剥离器进至内踝上方后,于该处切一小口,分离切断大隐静脉,远端结扎,近端则结扎于剥离器上。
然后向上拉出剥离器,将大隐静脉慢慢抽出。
在严重曲张的大隐静脉分支处仔细切开皮肤,在皮下作潜行分离,结扎切断交通支,将曲张静脉充分剥离切除。
术毕。
【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麻醉起效后,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取右肋缘下斜切口,长约7厘米。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前鞘、钝性分离腹直肌、切开腹直肌后鞘及壁腹膜,护皮进入腹腔。
探查腹腔见腹腔内无明显腹水及渗液。
胆囊充血、肿胀,大小约为8×4cm,胆囊内可扪及数枚结石,胆囊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
胆总管增粗,直径约1.0厘米,胆总管内未扪及明显结石,肝脏、胰腺未见异常,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决定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
分离胆囊周围粘连,沿胆囊的底部及两侧,距肝床1厘米处切开胆囊两侧浆膜,自胆囊底部向胆囊颈方向,将胆囊从胆囊床上逐步游离。
剪开胆囊三角区上腹膜,钝性分离,显露胆囊管与胆总管,距胆总管0.5厘米处切断胆囊管使胆囊完整摘除,胆囊管残端分别结扎与贯穿缝扎各一次,胆囊床彻底止血后用丝线间断缝合关闭。
在十二指肠上缘纵行切开胆总管,用胆道镜探查,胆道内未见结石。
缝闭胆总管上切口。
在Winslow孔处放置腹腔引流管一根引流。
术野内仔细止血,检查器械敷料对数后,逐层关腹。
沅江市中医院东区分院
手术同意书
住院号码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科病室床
术前诊断:
拟施手术: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
1、医生术前检查患者后,详细告知了选择该手术治
疗的必要性。
2、施行该手术存在的风险及可能发生的意外和并发症: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死亡
2、术中损伤股动静脉,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死亡
3、曲张静脉剥脱不全,术后早期复发
4、出血和血肿(多出现在腹股沟区或大腿中上段)
5、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严重者发生肺栓塞、死亡(发生率20~30%)
6、术后肢体肿胀
7、术后症状不缓解或病情加重
8、切口积液、感染导致愈合延迟
9、下肢皮肤感觉功能障碍
10、远期复发
11、患肢色素沉着、皮肤溃疡等无法治愈
3、其他不可预料的意外。
4、我同意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血液制品,以及理解
输血的必要性和输血反应。
我对以上各条款均已经了解清楚,同意接受手术治疗。
医师:(签名)
谈话地点:谈话时间:2011年月日时分
具同意书人:(签名)与患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