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一见的故宫珍宝(4)资料
- 格式:pps
- 大小:4.89 MB
- 文档页数:7
故宫珍宝馆的介绍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故宫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故宫珍宝馆。
故宫珍宝馆位于紫禁城的西花厅和东花厅之间,是故宫博物院内最为重要的展览之一。
珍宝馆的建筑由西花厅、东花厅、中轴线和两侧围墙组成,建筑面积约为1,800平方米。
珍宝馆内收藏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金银器、玉器、瓷器、漆器、书画、珐琅器、宝石等,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精华所在。
珍宝馆内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就是“和田玉瑞兽”,它是一件由和田玉制成的玉雕艺术品,长约26厘米,高约16厘米,重约3.5公斤。
这件文物造型精美,雕工细腻,是中国玉雕艺术的代表之一。
除此之外,珍宝馆内还收藏了一件叫做“清代皇家御用宝石杯”的文物,它是由宝石和金属制成的酒杯,杯身上镶嵌着许多宝石,色彩斑斓,极具视觉冲击力。
珍宝馆内的文物除了具有艺术价值之外,还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例如,珍宝馆内收藏的“乾隆帝御笔亲题八景图册”就是一件重要的历史文物,它是清代乾隆帝亲笔所题的八幅山水画册,画面布局精美,笔墨清秀,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之一。
除了以上介绍的文物之外,珍宝馆内还收藏了许多其他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和文物,例如“清代御制玉鎏金龙纹花瓶”、“明代御制白玉佛像”等等。
这些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
艺术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故宫珍宝馆是一座珍贵的文物博物馆,它收藏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和文物,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精华和历史文化的魅力。
如果你来到北京旅游,一定不能错过故宫珍宝馆这个重要的景点。
故宫博物馆珍宝馆介绍
故宫博物院珍宝馆,是一个用玻璃隔成的展示厅,让参观者在欣赏瓷器、书画和雕刻的同时,了解故宫藏品的历史和文化。
珍宝馆共分四层,第一层是陶瓷馆。
瓷器馆内主要展出明清两代的瓷器精品,有釉上彩、釉中彩、白瓷、青瓷蓝釉等。
其中,尤以雍正时所烧造的白瓷最为著名。
这些瓷器器形端庄古朴,线条流畅优美,白釉晶莹温润,胎体薄而坚固,釉色白中泛青,且不失光亮,是难得的精品。
第二层是书画馆。
这里主要展出明清两代的名家书画。
在书画馆的展览中,不仅有书画名家们精心创作的作品,也有那些传世的孤本、珍本。
这些作品有的为画家本人所作,有的为其好友或后代人所作,这些书画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雕刻馆展出明代至清代宫廷和民间雕刻精品。
在这里可以看到精美绝伦的金玉制品、琉璃制品、珐琅器等各类艺术品。
第四层是特展区和古物馆。
这两个展厅主要展出明清两代的宫廷收藏和民间收藏。
—— 1 —1 —。
故宫有个珍宝馆,顶级国宝奢华至极!故宫珍宝馆相信许多人都去游览过故宫,欣赏到了故宫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观赏到了陈列于室内的珍贵文物。
其实,故宫还有一座珍宝馆,位于故宫博物院东部,分设在故宫东北角的皇极殿(第一室)、乐寿堂(第二室)、颐和轩(第三室)。
国宝档案——珍宝馆珍宝馆或许是你不太熟悉的另一座宝库,有各色宝石,闪闪发光的金银器皿,珍珠翡翠,还有金丝凤冠、象牙玉雕,各类珍宝举世无双。
今天小编收集整理了部分故宫珍宝馆的精美藏品,与君共赏!【明孝端皇后的凤冠】珍宝馆中展出的帝后服饰中,这件凤冠是惟一的一件明代皇后的凤冠。
孝端皇后王氏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她与万历皇帝大婚成为皇后,享有了一个女人所有的尊荣,却得不到一个妻子应有的快乐。
万历皇帝对她没有一丝兴趣,皇帝深爱着郑贵妃,并且为了这个女人,数十年对朝政消极怠工。
郑贵妃做梦都想让自己的儿子登上皇位,自己拥有皇后的凤冠,为此万历一朝后宫祸患不断。
郑贵妃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孝端皇后在位42年后,在深深的痛苦中逝去,她的这件皇后凤冠也随她葬入地下。
一件皇后的凤冠折射出两个女人一生的痛苦。
【清金瓯永固杯】金瓯永固杯是清宫礼制用器,“金瓯”初为盛酒器皿,后比喻疆土、政权。
在清代被视为镇国之宝,世代相传。
此杯周身嵌满珍珠、宝石,是清代皇帝举行元旦开笔仪式时专用的酒杯。
每岁元旦子刻,在养心殿东暖阁明窗举行开笔仪式。
仪式中皇帝将“屠苏酒”注入“金瓯永固”杯,陈于案上,伴随烛光,书写吉祥语句,并浏览本年的时宪书。
此件金瓯永固杯由清宫造办处制作于乾隆六十二年。
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对此杯的制作极为关注,他不仅亲自审阅图样,还数次提出修改意见,直到满意为止。
【乾隆帝田黄三联玺】此联玺是清高宗乾隆皇帝做太上皇时所镌,系由一块相当大的田黄石雕刻而成,三方印链连在一起。
这三玺的篆刻方式与玺文布局均有不同。
“乾隆宸翰”为阳文篆刻,“乐天”亦为阳文,“惟精惟一”为阴文篆刻。
此三联玺在乾隆帝上千方的小玺中备受青睐,以后各帝亦十分珍视。
故宫珍宝馆的宝物介绍
故宫珍宝馆是故宫博物院中最为珍贵的展馆之一,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宝贝。
以下是其中一些极具代表性的宝物介绍:
1. 长信宫金鳌双首杯:这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一件金器。
杯子造
型为两只鳌龙相对,中间以花卉图案点缀,十分精美。
杯底刻有“长信宫”和“嘉靖十年”字样,寓意长寿和安康。
2. 清代乾隆御制玉瓶:这是一件非常罕见的玉器,由当时的皇
帝乾隆亲自下令制作。
玉瓶整体呈鼓形,带有青色和白色的纹路,精致的雕刻和细腻的纹理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髓。
3. 清代乾隆御制琉璃瓶:这是一件以玻璃制成的宝物,亦是由
乾隆皇帝下令制作。
瓶身呈现出深蓝色和浅蓝色的交错和谐,瓶口则镶有铜制的花卉图案,十分华美。
4. 元代青花鱼纹瓷盘:这是一件元代时期的青花瓷器,制作工
艺十分精湛。
瓷盘上绘有鲤鱼和荷花,栩栩如生,呈现出优美的造型和色彩。
5. 清代乾隆御制绣球:这是一件非常精致的刺绣作品,由乾隆
皇帝下令制作。
绣球上密密麻麻地缀满了各种动植物、花卉、山水和人物,技艺之高令人惊叹,被誉为中国刺绣艺术的巅峰之作。
这些珍贵的文物和宝贝,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丽和辉煌,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倍加珍视和保护。
- 1 -。
传世之宝故宫的金饰艺术品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然而,除了宫殿和文物之外,故宫还收藏着许多珍贵的金饰艺术品。
这些金饰艺术品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工艺的精湛,还体现了宫廷文化的瑰丽和富饶。
本文将介绍故宫的金饰艺术品,并探讨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一、黄金宝冠故宫收藏了一系列精美的黄金宝冠,聚集了宫廷中最高贵和华丽的设计。
这些黄金宝冠多为由精细的金丝和宝石组成的复杂花纹,用以装饰皇后和贵妃。
在这些宝冠中,最著名而又独特的是“凤冠”。
凤冠是中国古代皇后独有的头饰,通过金丝的编织和珠宝的镶嵌,形成了栩栩如生的凤凰形象。
凤冠的设计精美而华丽,体现了中国古代尊贵的宫廷文化。
二、金腰带金腰带是故宫金饰艺术品中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宫廷装饰的一种,金腰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故宫收藏的金腰带形状各异,采用了不同的工艺和纹饰,如龙纹、云纹和花卉纹等。
金腰带的设计精致,金属光泽夺目,展现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技艺。
三、金戒指除了宝冠和腰带,故宫的金饰艺术品中还包括了许多精美的金戒指。
这些金戒指以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著称。
戒指上常常镶嵌有各种名贵的宝石,如珍珠、红宝石和翡翠等。
这些宝石的选材和面料的搭配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审美观的独特魅力。
四、金耳环金耳环是中国宫廷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故宫金饰艺术品中备受瞩目的一类。
这些金耳环既有简洁的设计,也有复杂的工艺。
耳环的形状多样,有些带有动植物纹饰,有些则以精美的花卉纹样镶嵌宝石。
这些金耳环的设计精致而华丽,体现了中国古代女性的高贵和典雅。
总之,故宫的金饰艺术品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工艺的精湛,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金饰艺术品代表了中国古代皇室的尊贵和瑰丽,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欣赏故宫的金饰艺术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故宫的金饰艺术品是中国宝贵的历史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们的存在使得我们更加珍爱和尊重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北京故宫三大镇馆之宝介绍
北京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和艺术的杰作,收藏着众多珍贵的文物。
其中,被誉为故宫三大镇馆之宝的是乾清宫珐琅彩壁、紫禁城角楼宝塔和孔雀图。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一下这三大镇馆之宝:
1.乾清宫珐琅彩壁:乾清宫位于故宫内西花厅旁,是明代永
乐年间的旧宫。
它的珐琅彩壁是故宫中最著名的艺术珍品之一。
珐琅彩壁是用砖雕成形,然后在表面上涂抹不同颜色的珐琅粉末,再次烧制而成。
这些彩壁以其绚丽多彩的颜色、精湛的雕刻和纹饰设计而闻名,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独特魅力。
2.紫禁城角楼宝塔:紫禁城角楼宝塔位于故宫内廷的四个角
落,是明代和清代皇家建筑的标志之一。
这些宝塔高大壮观,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技术,以及仿造宝塔的方式进行建造。
塔身精美的纹饰和装饰,展示了中国传统工艺和建筑工程的独特技术和美学。
3.孔雀图:孔雀图位于故宫内东花厅的木构屋顶上,是中国
明代彩绘工艺的杰出代表之一。
这幅孔雀图描绘了孔雀在翠绿背景下自由飞翔的场景,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栩栩如生。
孔雀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美丽,这幅图画展示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精湛技巧和细腻表现力。
这三大镇馆之宝,代表了故宫博物院丰富的艺术和文化遗产。
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历史意义和工艺技巧,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的欣赏和研究。
同时,它们也见证了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辉煌和独特魅力。
故宫博物院文化珍品解读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最为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大量的文化珍品。
这些珍品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更是历史的见证。
本文将对故宫博物院的一些文化珍品进行解读,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首先,我们来看一件非常有代表性的文化珍品——明代的《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下令编撰的一部巨型图书,它完整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状况、科学知识、艺术作品等等。
这部巨著共有二万四千二百卷,几乎收录了当时中国的所有知识。
这不仅是一部百科全书,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通过对《永乐大典》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还可以了解到许多之后消亡的知识和艺术作品。
其次,我们看一下故宫博物院中的一些历代玉器。
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材料,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故宫博物院的玉器收藏丰富多样,包括器皿、饰品、玉璋、玉瑗等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乾隆皇帝的玉器收藏。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玉器收藏家,他非常注重玉石的材质和工艺。
据说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共收藏了约五万余件玉器。
这些玉器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匠人的创作才华,还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点。
再来看一下故宫博物院中保存的一些明清时期的书画作品。
这些书画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书画作品涵盖了不同的类型,包括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明代画家唐寅的作品。
唐寅被誉为“文人画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作品以意境深远、笔墨简练而著称。
唐寅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审美观念。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下故宫博物院中保存的一些明清时期的古籍文献。
这些古籍文献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窗口。
故宫博物院的古籍收藏涵盖了历史学、哲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代的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文集,收录了中国古代的数千部文献。
故宫中的文物介绍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现已成为博物馆。
故宫馆藏了大量文物,其中包括绘画、书法、陶瓷、玉器、金银器、珠宝、漆器、乐器等。
以下是一些故宫中的珍贵文物介绍:
1. 《洛神赋图》:这是一幅东晋时期的顾恺之画作,描绘了曹植《洛神赋》中的故事。
画面中心是洛神,她身着红衣,回首后望,形态和气质都符合曹植的描述。
画卷上部是六龙驾车,下部是水禽飞翔和鲸鲵踊动,充满了仙气。
2. 《清明上河图》:这是一幅北宋时期的张择端画作,描绘了北宋时期东京汴京 (今河南省开封市) 的市井景象和社会生活场景。
画面中心是汴京的市坊和街道,有各种商铺、酒楼和行人。
画卷下部是河流和船只,展现了北宋时期的航运和水利设施。
3. 玉翁仲:这是一件清朝时期的玉器,是一件神祇雕像。
翁仲是秦朝时期的将军,后人将其神化,视为避邪驱魔的神灵。
玉翁仲出土于清朝宫廷,保存完好,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珍品。
4. 金花鸳鸯壶:这是一件清朝时期的瓷器,是一件茶具。
壶身装饰着金色的鸳鸯图案,鸳鸯翅膀和尾巴上镶嵌着珠宝,显得极为华丽。
5. 十二美人图:这是一幅清朝时期的郎世宁画作,描绘了古代宫廷中的十二位美女。
画面中心是十二位美女,她们姿态优美,穿着华丽,面部表情安详宁静。
画卷上部是宫廷建筑和树木,下部是水面和小船,展现了古代宫廷生活的优美和奢华。
故宫里的玛瑙臻品故宫是我国宫城史上的最高典范玛瑙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有了至少8000年的发展历史艺术与历史是无价的走进故宫博物馆细品馆藏玛瑙的神秘与底蕴“齐物”玺清雍正玛瑙质,异兽形长方形玺,篆书面宽1.4、长1.7厘米通高2、纽高1.2厘米《玛瑙镶金口带托盖葵瓣碗》·清通高19.5 、碗口径13.1 、托径13.8 、足径9厘米《玛瑙卧莲鸳鸯》·清高8.5、长15.2、宽10.7厘米作品为白、褐双色玛瑙质。
运用镂雕、巧作等技法将料中的白、褐两色分别进行圆雕,形成两只鸳鸯衔莲嬉戏的喜庆图案。
下配荷叶形红木座。
《玛瑙单螭耳杯》·明高6.8、口径9厘米杯为花玛瑙质地,灰白色玛瑙中有黄褐色斑纹。
器为不规则圆形,一侧凸雕一螭龙为杯柄,螭的双前肢及嘴均搭于杯的口沿上,下肢及尾部与器外壁浅浮雕的桃花枝叶相互连接缠绕并形成器足。
底部琢阴线“乾隆年制”四字隶书款。
《红白玛瑙巧做双鱼龙花插》·清通座高23、最宽12.5厘米花插玛瑙质。
为红白双色玛瑙,做成双鱼式,鱼口张开,空腹可实用。
二鱼身尾相连,红白分明,双双呈身体向上跃起状。
鱼身不仅有鳍还有双翅,口外雕火珠,表明是鱼龙。
鱼尾部开叉形成器足,身侧凸雕灵芝多个。
下配以紫檀红木雕海水纹座,海水浪花翻卷,两只小水螺浮在浪尖上,二鱼身置于座上,似两条刚从水中跃起的欲跳龙门的锦鲤。
红鱼尾部内侧有阴刻横行四字篆书款“乾隆年制”。
此为清中期玛瑙俏作的代表性作品。
《黄玛瑙瓜叶形笔掭》·清高2、水丞口径1.4厘米清宫旧藏笔掭黄玛瑙质,卷边荷叶形,叶下花枝纵横,叶上托一小瓜,瓜开圆口,内空可盛水。
此笔掭材质优良,瓜形水丞小巧玲珑,乃因书案濡笔墨用水不多之故。
玛瑙色泽光鲜玉润,碾琢精细,置于书案上更显乖巧可爱。
《玛瑙桃形小水丞》·清高3.5、口径2.4-3.2厘米清宫旧藏水丞白玛瑙质,半透明,局部有红色,作桃形,器内空,器外装饰镂雕的桃枝、桃叶,以巧做技法使料中的红色恰好置于桃尖上,生动逼真。
北京故宫三大镇馆之宝介绍北京故宫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拥有大量珍贵文物。
其中最具盛名的就是那三大镇馆之宝。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这三宝的来历和特点。
一、《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传世绘画中的瑰宝,由北宋宫廷画家张择端绘制于12世纪初。
这幅卷轴画以真实生动的形象和细腻入微的描绘,展现了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繁华景象。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汴京城内外繁忙的景象,通过丰富的细节展示了当时的各行各业和社会层级的生活。
它涉及到农田、工商、军队、市井等多个方面,不仅有漂亮的建筑、喧嚣的市场,还有饮食、娱乐、交通等生活细节的描绘。
这幅画具有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
二、十二生肖铜鎏金兽首十二生肖铜鎏金兽首是中国古代工艺的珍品,它是明代瑞兽铜像的一部分,代表着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文化。
这些铜兽首在清代被移至故宫,成为了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每个兽首都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相应动物进行精细雕刻而成,然后用金银镀鎏金,使之更加华丽瑰丽。
它们形态逼真,雕工细致,代表了古代艺术的高超水平和技巧。
这些铜鎏金兽首不仅具有欣赏价值,而且也反映了中国人对生肖文化的崇尚和传承。
三、《辽宁省文物保藏院宝图》《辽宁省文物保藏院宝图》是明代工部尚书魏忠贤的座舰明贤船上舷侧挂之画,他挂在明贤船舷侧,以展示魏忠贤家族的荣耀。
这幅宝图画长达17米,高达1.2米,以石渠细流为背景,描绘了宝船上的各种美人、贵族以及丰富的船上设施。
《辽宁省文物保藏院宝图》是明代中国绘画艺术的典范,画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绘制细节精美,体现了当时绘画艺术的高超水准。
这幅宝图画不仅独特珍贵,还反映了明代追求奢华和富丽堂皇的审美标准。
以上就是北京故宫的三大镇馆之宝的介绍。
它们以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精湛的艺术水平和传承的文化价值,为人们展示了古代中国的辉煌与魅力。
任何参观故宫的游客都不容错过这些宝藏,它们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见证,也是无法代替的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