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急性心梗病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一例急性心梗患者的病例分析患者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60岁主诉:胸痛、呼吸困难病史: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的病史,并且长期吸烟。
患者在家中突然出现了持续性剧烈的胸痛,并且感到呼吸困难。
患者的家属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急诊科就诊。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患者面色苍白,出汗明显,表情痛苦。
心率:110次/分钟呼吸频率:24次/分钟体温:36.8°C血压:160/100 mmHg心肺听诊:心动过速,心音强度减弱,第二心音分裂明显,肺部听诊无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
心肌酶谱(CK-MB、肌红蛋白):升高心电图(ECG):ST段抬高,T波倒置,提示心肌缺血。
冠脉造影:右冠狭窄95%,左冠狭窄75%。
诊断: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冠脉造影结果,该患者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治疗方案:在确认诊断后,立即给予以下治疗措施:1.加强监护:患者转入心内科重症监护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进行心电监护。
2.给予氧气:为了改善心肌供氧,给予患者吸氧。
3.药物治疗:使用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
4.溶栓治疗:患者可以选择溶栓治疗,以尽快恢复冠脉的通畅。
5.心血管介入治疗:如果患者病情稳定、没有禁忌症,可以进行冠脉血管介入治疗(PCI),以恢复冠脉的通畅。
6.注意并发症的防治: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预防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
预后与转归: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症状逐渐减轻,胸痛和呼吸困难逐渐缓解。
经过2周的治疗和康复,患者病情稳定,心功能逐渐恢复。
然而,由于患者并发症的风险仍然存在,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再发心肌梗死等,因此需要定期随访和进一步治疗。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及时的急救和治疗是关键,包括加强监护、给予氧气、药物治疗、溶栓治疗和心血管介入治疗等。
病例剖析【2 】患者,男,60岁,五小时前无显著诱因忽然消失胸痛,程度激烈,不能缓解,伴大汗淋漓,乏力,来院急诊.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否定手术外伤史.否定输血史.否定结核.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否定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病史.有胃食管返流病.萎缩性胃炎病史.预防接种患者不能回想.出身原籍,久居上海.否定疫水疫地接触史,有抽烟史数十年,200支一年,否定喝酒史.家人均健康,否定家族遗传病.体魄检讨:T:36.8℃,P:74次/分,R:45次/分,BP:90/60mmHg.神志清.体型偏胖,无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颈软,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显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未见抬举样搏动,心率74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显著杂音.腹隆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扣痛(-),murphy’s征(-),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未见浮肿.试验室检讨及其他检讨:CK:190U/L,AST:30U/L,LDH:300U/L,WBC:11×109/L.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举高,v2-6胸前导联ST段压低,V3R.V4R.V5RST段举高.请问:1.列出医疗诊断?2. 如何采用科学的护理工作办法为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答案:1.急性心肌梗逝世.2.护理评估:主不雅材料:患者,男,60岁,五小时前无显著诱因忽然消失胸痛,程度激烈,不能缓解,伴大汗淋漓,乏力.有抽烟史数十年,200支一年.客不雅材料:T:36.8℃,P:74次/分,R:45次/分,BP:90/60mmHg.体型偏胖,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显著.双肺呼吸音低.CK:190U/L,AST:30U/L,LDH:300U/L,WBC:11×109/L.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举高,v2-6胸前导联ST段压低,V3R.V4R.V5RST段举高.。
心内科病例6:急性心肌梗死性别:男年龄:56岁职业:公务员主诉:反复胸痛二年,加重二小时伴晕厥一次。
现病史:患者自两年前始反复于重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胸痛,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咽部紧缩感,无肩背部放射痛,疼痛不随呼吸、体位变化,无胸闷、气短,无心悸、头晕、黑朦、晕厥,无恶心、呕吐、出汗,无反酸、嗳气、呃逆,休息3-5分钟可缓解。
上述症状1-2月发作一次,患者未重视,未就诊。
近一周来患者胸痛较前加重,每天均有发作,与活动、情绪、进食无关,仍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向咽部放射,伴头晕、出汗,无胸闷、心悸、气短,无黑朦、晕厥,无恶心、呕吐,症状持续10分钟左右缓解。
患者仍未重视。
今日凌晨04:15患者睡眠中突感剧烈胸痛,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咽部紧缩感及左臂酸麻,疼痛呈持续性,与呼吸、体位无关,伴有心悸、头晕,全身大汗,恶心并呕吐一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量约200mL,无呕血或咖啡色液体。
无胸闷、气短,无反酸、嗳气,无腹胀、腹痛、腹泻。
患者卧床休息至05:45胸痛仍未缓解,起身至卫生间途中突感眼前发黑,随即意识丧失,跌倒在地。
家属发现其面色苍白,全身大汗,小便失禁,无四肢抽搐、口角流涎、大便失禁。
1分钟后患者意识自行转清,仍感胸痛、心悸、头晕。
06:10由120送至我院急诊室,当时患者意识清楚,精神萎,血压95/63mmHg。
12导联心电图: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交界性逸搏,心室率46次/分,II、III、aVF导联ST段弓背上抬0.2-0.4mV,I、aVL、V1-V3导联ST段压低。
急诊室立即予阿司匹林300mg嚼服,拟“急性冠脉综合征”收住心脏科监护室。
发病以来,患者无畏寒、发热、咳嗽、咳痰,近期食欲正常,可平卧入睡,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大小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过去史:否认肝炎、结核等病史。
否认外伤、手术史。
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165/120mmHg,间断服用“常药降压片”,血压未监测;体检发现高脂血症3年,未服药,饮食控制不佳;否认糖尿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疾病、消化性溃疡史。
一例急性心梗合并脑梗患者的病例分析患者基本情况:患者为一名58岁的男性,无明显基础疾病史,过去健康状况良好。
突然出现剧烈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出冷汗等症状,紧急送至急诊科就诊。
主诉:患者主诉剧烈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出冷汗。
病史:患者突然发作剧烈胸痛,疼痛呈持续性,伴有呼吸困难、恶心、出冷汗等症状。
无既往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呼吸急促。
生命体征:心率125次/分钟,血压130/85mmHg,呼吸频率25次/分钟,体温37℃。
辅助检查: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
初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过程:1.患者立即收入冠心病ICU,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2. 静脉通入川芎嗪50mg,进一步扩张冠状动脉。
3.立即开始急诊溶栓治疗,静脉注射尿激酶40万U负荷量,然后持续静脉泵入尿激酶每小时1000U。
4.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降低心肌的氧耗。
5.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保持心率在60~70次/分钟,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6.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
7.予以抗血小板治疗,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使血小板聚集抑制。
8.教育患者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健康饮食、戒烟、减轻体重、适度运动等。
9.门诊复诊,定期随访监测。
随访及预后:患者经过治疗,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心电图恢复正常。
患者于出院后3个月复查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定期随访时,患者坚持生活方式改变,未再出现心绞痛发作,心脏运动耐力有所增强。
讨论:本例患者患有急性心梗合并脑梗,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检查显示明显的急性心肌梗死特征,应及时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措施。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溶栓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能够迅速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减少心肌梗死范围。
控制血流动力学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心率过快或过慢。
除此之外,抗血小板治疗及生活方式改变也是治疗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在患者的随访及预后过程中,定期进行复查,随诊监测病情发展,指导患者改变生活方式,控制病情发展。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例分析专题报告【一般资料】男性,55岁,胸骨后压榨性痛,伴恶心、呕吐2小时【现病史】患者于2小时前搬重物时突然感到胸骨后疼痛,压榨性,有濒死感,休息与口含硝酸甘油均不能缓解,伴大汗、恶心,呕吐过两次,为胃内容物,二便正常。
既往无高血压和心绞痛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吸烟20余年,每天1包【体格检查】T36.8℃,PIoO次/分,R20次/分,BP100∕60mmHg,急性痛苦病容,平卧位,无皮疹和紫细,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有期前收缩5-6次/分,心尖部有S4,肺清无罗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STV1-5升高,QRSV1-5呈Qr型,T波倒置和室性早搏。
【病例分析】【诊断】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室性期前收缩心功能I级【诊断依据】1.典型心绞痛而持续2小时不缓解,休息与口含硝酸甘油均无效,有吸烟史(危险因素)2.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室性期前收缩3.查体心叩不大,有期前收缩,心尖部有S4【鉴别诊断】1.夹层动脉瘤2.心绞痛3.急性心包炎【进一步检查】1.继续心电图检查,观察其动态变化2.化验心肌酶谱3.凝血功能检查,以备溶栓抗凝治疗4.化验血脂、血糖、肾功5.恢复期作运动核素心肌显像、心血池、Ho1ter、超声心动图检查,找出高危因素,作冠状动脉造影与介入性治疗【治疗原则】1.绝对卧床休息3-5天,持续心电监护,低脂半流食,保持大便通畅2.溶栓治疗:发病6小时内,无出凝血障碍及溶栓禁忌证,可用尿激酶、链激酶或t-PA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溶栓后用肝素静滴,口服阿期匹林3.吸氧,解除疼痛:哌替哽或吗啡,静滴硝酸甘油;消除心律失常:利多卡因4.有条件和必要时行介入治疗。
病例分析患者,男,60 岁,五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痛,程度剧烈,不能缓解,伴大汗淋漓,乏力,来院急诊。
既往有青霉素过敏。
否认手术外伤史。
否认输血史。
否认结核、肝炎、伤寒等传染病。
否认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病史。
有胃食管返流病、萎缩性胃炎病史。
预防接种患者不能回忆。
出身原籍,久居上海。
否认疫水疫地接触史,有吸烟史数十年,200 支一年,否认饮酒史。
家人均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
体格检查:T: 368C, P:74 次/分,R: 45 次/分,BP: 90/60mmHg。
神志清、体型偏胖,无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
颈软,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明显,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
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低。
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界不大,未见抬举样搏动,心率74 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明显杂音。
腹隆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扣痛(-),murphy's 征(-),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未见浮肿。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CK:190U/L,AST:30U/L,LDH:300U/L,WBC:11 X 109/L。
心电图:U、M、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v2-6胸前导联ST段压低,V3R、V4R、V5RST段抬高。
请问:1 .列出医疗诊断?2.怎样采用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为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答案:1 .急性心肌梗死。
2.护理评估:主观资料:患者,男,60 岁,五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痛,程度剧烈,不能缓解,伴大汗淋漓,乏力。
有吸烟史数十年,200支一年。
客观资料:T: 36.8C,P:74次/分, R: 45 次/分, BP: 90/60mmHg。
体型偏胖,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明显。
双肺呼吸音低。
CK:190U/L,AST:30U/L,LDH 300U/L,WBC 11 X 109/L。
心电图:U、M、avF 导联ST 段弓背向上抬高,v2-6胸前导联ST段压低,V3R、V4R、V5RST段抬高。
病例阐发
欧阳光明(2021.03.07)
患者,男,60岁,五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呈现胸痛,水平剧烈,不克不及缓解,伴年夜汗淋漓,乏力,来院急诊。
既往有青霉素过敏。
否定手术外伤史。
否定输血史。
否定结核、肝炎、伤寒等沾染病。
否定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病史。
有胃食管返流病、萎缩性胃炎病史。
预防接种患者不克不及回忆。
出身原籍,久居上海。
否定疫水疫地接触史,有吸烟史数十年,200支一年,否定饮酒史。
家人均健康,否定家族遗传病。
体格检查:T:36.8℃,P:74次/分,R:45次/分,BP:90/60mmHg。
神志清、体型偏胖,无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出血点。
浅表淋凑趣未及肿年夜。
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年夜。
颈软,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明显,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年夜。
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低。
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界不年夜,未见抬举样搏动,心率74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明显杂音。
腹隆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扣痛(),murphy’s征(),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未见浮肿。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CK:190U/L,AST:30U/L,LDH:300U/L,WBC:11×109/L。
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v26胸前导联ST段压低,V3R、V4R、V5RST段抬高。
请问:
1.列出医疗诊断?
2. 怎样采取科学的护理工作办法为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谜底:
1.急性心肌梗死。
2.护理评估:
主观资料:患者,男,60岁,五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呈现胸痛,水平剧烈,不克不及缓解,伴年夜汗淋漓,乏力。
有吸
烟史数十年,200支一年。
客观资料:T:36.8℃,P:74次/分,R:45次/分,BP:90/60mmHg。
体型偏胖,平卧位颈静脉充盈明显。
双肺呼吸音低。
CK:
190U/L,AST:30U/L,LDH:300U/L,WBC:11×109/L。
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v26胸
前导联ST段压低,V3R、V4R、V5RST段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