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91.50 KB
- 文档页数:3
供电质量和安全供电企业应当加强供电设施建设,其供电能力能够满足其供电区域的电力需求,保障供电设施的正常运行。
一、供电企业供电能力供电企业供电能力是指供电企业应具备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能力。
它包括供电企业在其区域内电力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维护,履行电力社会普遍服务义务,提供合格的电能和规范的服务,可以满足用户对电能的特殊要求和供电企业的自主发展。
供电企业自身发展,是提高供电能力的保证。
二、当前我国供电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配电网建设长期投入不足,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快速扩张,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电网,尤其是供电设施,已不能满足需求,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电网规划滞后,与城乡建设规划脱节。
一些地区的建设规划没有充分考虑供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给电网建设带来一定难度。
一些建设中的工程没有预留变压器、配电站等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影响了电网的配套跟进和部分居民区电力的有效供应。
第二,电网发展不平衡,结构性矛盾突出。
配电网中有许多薄弱环节,有的乡镇配电台区布点少,容量小,线路严重老化,安全隐患较为严重。
第三,局部地区变电站主变容载比低。
在峰值功耗期间经常发生过载操作;部分农村变电站是单主变运行,一旦检修或重大自然灾害损毁,会引起大范围停电;网架结构薄弱,高压电网为放射型结构,线径细,各变电站之间负荷转供能力差;中低压电网导线面积小,线路老化,分段开关少,变压器容量偏小,供电可靠性、安全性不高。
第四,线路设施老化严重。
两网改造的供电设施已运行10余年,电力设施陈旧老化,其安全和供电能力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城市发展和农村电力需求,供电“卡脖子”问题突出,个别地区停电频繁,供电质量难以保证。
三、供电能力方面的主要问题部分地区电网存在结构性矛盾,电网投入不足,配网改造滞后,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村电网较为薄弱,电网的发展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主要表现:用户由于供电容量或线路原因无法增容上电、极低的电源电压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无法保证电源的可靠性(经常停电或一旦停电就造成戴面积停电等情况)。
电力系统:发电厂、变电站、电力网以及用电设备所组成的统一。
变电所:变换电能电压和接受分配电能的场所。
如果仅用以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则称为配电站,仅用以把交流电能变换成直流电能,则称为变流所。
工厂供配电系统:由总降压变电所、高压配电线路、车间变电所、低压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组成。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能使电气设备长期运行时获得最好经济效果的电压。
电力系统中性点有三种运行方式:1 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大电流接地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短路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变,电气设备绝缘水平可按相电压考虑。
)2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电压不变,而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到原来相电压的倍;单相接地电流等于正常时单相对地电容电流的三倍。
)3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小电流接地系统消弧线圈对电容电流的补偿三种方式:(1)全补偿;(2)欠补偿;(3)过补偿。
电能质量基本参数:供电的连续可靠;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交流电的电压质量:电压的数值;波形。
电压质量对各类用电设备的工作性能、使用寿命、安全及经济运行都有直接的影响。
电力负荷分类:停电影响: (1级)人身伤亡,重大设备损坏,政治、经济上重大损失;(2级)政治、经济造成较大损失,设备局部损坏大量减产等;(3级)不属于一级、二级的负荷。
允许停电时间: (1级)备用电源投入时间,特别重要负荷不允许停电;(2级)允许短时停电几分钟;(3级)影响不大。
对供电电源要求:(1级)两个独立电源供电;(2级)两回路供电;(3级)无特殊要求。
举例:(1级)炼钢厂的炼钢炉、医院、人民大会堂;(2级)纺织厂、化工厂;电力变压器:变电所的核心设备,通过它将一种电压的交流电能转换成另一种电压的交流电能,以满足输电、供电、配电或用电的需要。
电力变压器分类:(1)按相数分类:有三相电力变压器和单相电力变压器。
大多数场合使用三相电力变压器,在一些低压单相负载较多的场合,也使用单相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