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导学案(学生版)
- 格式:docx
- 大小:18.33 KB
- 文档页数:4
文言文阅读(四)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预习案】1、阅读《核按钮》P63“考点透视”“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指的( ),包括()、()、()和()的活用。
本考点主要体现在()中,偶见于()。
江苏命题几乎每年都有涉及,重点考查的是()、()|和()的活用。
2、研习《核按钮》P63“典型题例”:题1(2006江苏卷文言文文意理解题)题2(2009江苏卷文言文翻译1和2)【探究案】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题1:(2012年江苏卷《伯父墓表》见第50页)⑴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3分)题2:(2010年江苏卷《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见第61页)(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耶?题3:(2014盐城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文言文)(2)天子遣一御史往视之,还,直公。
1、在翻译题中,首先能正确判别,然后才能准确译出。
2、熟练掌握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类型: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3、根据不同的活用情形采取恰当的翻译方法。
(见《核按钮》P63)【训练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习题。
高进之,沛国人。
父瓒,有拳勇,尝送友人之丧,丧反,友妻为士宦所掠,瓒救之,杀七人,而友妻亦刎颈死,遂亡命江湖。
进之生十三年,母刘死,葬毕,走四方,求父不得,乃谒征北将军刘牢之。
牢之高会,进之入幕,推上客而踞其坐,大饮嚼,一坐大惊。
牢之揖客,问所长,进之曰:“善以计数中密事。
”牢之问部下甲兵刍粮,进之布指算,不爽,乃辟行军司马。
居五日,进之曰:“刘公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
”遂去之。
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三人者,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
从道济征桓玄,败桓兵于奔牛塘,事平,以功让道济。
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事平,授广固相。
徐羡之、傅亮等谋废立,招道济,道济谋于进之,进之曰:“公欲为霍光乎?为曹操乎?为霍,则废;为曹,则否。
”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
译文: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译文: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译文: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文: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译文: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译文: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译文: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译文: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译文: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译文: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译文: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译文: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译文: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
译文: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译文: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译文: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译文:臣欲奉召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译文: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译文: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译文: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译文: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译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译文: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文: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译文: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
译文: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译文: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译文: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文: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译文: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译文:。
《祭十二郎文》导学案(学生版)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积淀文言语感,培养翻译能力。
2.体会文章的感情,把握课文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品味叙述中抒情的艺术。
3.继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珍惜生命,关爱亲人。
课前预习案一、写作背景:韩愈的父亲韩云卿生子三人,长子韩会,次子韩介,季子韩愈。
十二郎,即韩老成,本是韩介的次子,出嗣韩会为子。
韩愈幼年丧父,由韩会夫妇抚养成长。
他和十二郎虽为叔侄,实际如同兄弟,自幼相守,“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
但成年以后,韩愈仕途不顺,多次遭贬,四处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
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他病亡的噩耗。
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绝,也勾起他的辛酸回忆。
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前同十二郎一起生活的种种情景都一齐涌上心头;自己的衰病,子孙辈的幼小,这是眼前必须正视的现实。
所有这一切,汇成一股感情的激流,作者悲感万端,百思萦集,情不能已,因而写成此文。
二、预习文本,疏通文意1、完成《名师一号》基础知识部分。
2、我认为重点的词语句子有:3、我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有:课堂探究案第一个环节:基础夯实第二个环节:诵读全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
请勾画出文中最令你感动的词句或语段,反复诵读,用你的声音表现情感,并谈谈被感动的原因。
最令我感动的词句或语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段感动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将这样朗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情感基调、情感起伏、技巧、快慢、重读、抑扬等。
)第三个环节:文脉探究小组讨论,理清本文的思路。
第四个环节:问君能有几多情设疑:本文以“情”作为文章的线索,文中抒发了作者那些情感?找出对应的文句,仔细品读。
律:当堂检测题一、阅读文段,翻译划横线的句子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课后拓展案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
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
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
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也(《资治通鉴·唐纪八》)⑴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⑵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⑴其李将军之谓也?⑵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导学案班级:姓名:【真题演练】(2023新高考卷Ⅰ)襄子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
(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
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
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
(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武臣曰:“诺。
”(2022新高考卷Ⅰ)秦将伐魏。
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
”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
……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
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
”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方法指导】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一是忠于原文,力求做到信、雅、达;二是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
文言文“六字翻译法” :留、补、删、换、调、贯一、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器物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例:⒈赵惠文王十六年⒉庐陵文天祥⒊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对点小练:1、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2、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3、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4、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一、学习目标1. 理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能够正确翻译文言文中的常见实词、虚词和句式。
3.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强对古代文化的了解。
二、学习内容(一)文言文翻译原则1.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 忠于原文,力求准确。
3. 简洁明了,不增不减。
(二)文言文翻译技巧1. 实词翻译:a. 直译:直接翻译词语的表面意义。
b. 意译:根据上下文,翻译词语的深层含义。
c. 换算:将古代度量衡、货币等换算成现代数值。
2. 虚词翻译:a. 根据词性、句式和上下文,确定虚词的意义。
b. 保留虚词的原有用法,如:连词、介词、助词等。
3. 句式翻译:a. 谓语前置:将谓语放在主语之前,如:“吾友来矣。
”b. 定语后置: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我马良。
”c. 省略:根据上下文,省略句子中的某些成分。
(三)文言文翻译步骤1. 理解句意:通读全文,理解句子的整体意义。
2. 分析句子结构: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
3. 翻译实词:根据上下文,确定实词的意义。
4. 翻译虚词:根据词性、句式和上下文,确定虚词的意义。
5. 翻译句子: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力求准确、通顺。
三、学习重点与难点(一)重点1.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常见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翻译。
(二)难点1. 理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用法。
2. 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准确把握词语的含义。
四、学习方法1. 多阅读文言文,积累词汇和句式。
2. 练习翻译,提高翻译能力。
3. 分析文言文中的难点,寻求解答。
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文言文,进行翻译练习。
2. 分析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用法,总结规律。
3. 收集常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制作笔记。
六、学习评价1. 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正确回答问题。
2. 作业完成情况:按时完成作业,翻译准确、通顺。
3. 考试成绩:文言文翻译成绩良好。
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为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奠定基础。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学生版)课堂检测1.下列划线的字词不是名词活用的一项是()A.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B.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C.三子者出,曾皙后D.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下列四组句子,全是反问句的一组是()A.如或知尔,则何如哉?/求,尔何如?B.赤,尔何如?/点,尔何如?C.何伤乎?/夫子何哂也?D.宗庙会同,非诸候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3.下列各句中的“如”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如(假如)或知尔,则何如哉B.如(至于)其礼乐,以俟君子C.宗庙之事,如(至于)会同D.方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4.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中的“方”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C.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D.方.欲行,转视积薪后5.与“子路率尔而对曰”中的“尔”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B.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C.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D.无乃尔.是过与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风乎.舞雩,咏而归B.以.吾一日长乎尔则何以.哉C.宗庙之事,如.会同如.或知尔D.子路率尔.而对曰赤,尔.何如?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异乎.三子者之撰浴乎.沂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C.唯求则非邦也与.吾与.点也D.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天下之.水,莫大于海8.下列句中的“乎”的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A.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B.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C.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D.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与.点也(与,动词,赞同)可使足.民(足,富足)B.何伤.乎?(伤,动词,受伤)三子者出,曾皙后.(后,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后出生)C.冠者..五六人(冠者,名词,戴帽子的人)童子..六七人(童子,未成年人,少年)D.因.之以饥馑(因,接连,继续)舍瑟而作.(作,动词,起身)10.与“且焉置土石何”中的“焉”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文言文句子翻译”导学案(二)“文言文句子翻译”导学案高三语文组张文超张小剑学习目标:1、巩固课内文言语句的翻译,强化翻译基本功。
2、通过对课内文言语句翻译的合作探究讨论,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方法。
3、通过文言翻译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重点:通过对课内文言语句翻译的合作探究讨论,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方法。
难点:通过文言翻译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过程:1、合作探究精讲点拨2、当堂检测巩固拓展一、自主学习检测1、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候。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做赵国的将领,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夺取了阳晋。
被封为上卿,凭着他的英勇无比,在诸候中很出名。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积极建立功业、视死如归的人。
4、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大王喜欢音乐,齐国的老百姓该差不多了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6、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然而体力足以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悔恨的。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
二、展示交流、问题探究探究一:文言文翻译错误的类型及对策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应对策略:保留法2、实词的翻译不够准确——推断法3、把今义当作古义翻译——替换法。
4、翻译中虚词没有体现出来——对照法5、该删除的词语没有删除——删除法6、省略成分没有翻译出来——补充法7、翻译句式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移位法三、拓展训练一、阅读108页“管仲曰:”文段,翻译划横线的句子注意:被动句、判断句式,词语“三、肖”二、阅读312页《李邈传》,完成相关训练。
翻译下列句子:1、邈言契丹人未厌其主,因教贯阴佐契丹以图金人。
《方山子传》导学案(学生版)【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与作者的用意2.理解并翻译重点语句,掌握重要的文言知识。
3.分析方山子的人物形象,培养洒脱的人生态度,追求心灵的自由。
【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能够准确地翻译。
【学习难点】揣摩作者轼写这篇文章的意图,理解作者幽微难明的心世界。
【学习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第一二段中重要的文言知识【作者与作品】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洵,弟辙并称“三”。
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黄”,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为著名书法家,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为著名画家,工枯木竹石。
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金石、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任团练副使。
在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
方山子,即宋代慥,字季常,因头戴方山冠,号方山子,别号龙丘先生。
晚年隐于光州、间。
轼任凤翔签判时与其相识,其父希亮曾是轼的上司。
季常与轼友善,二十年未见,却在岐亭重逢。
季常好宾客,家有歌妓。
妻柳氏非常厉害并且爱忌妒,常常当着客人的面就与季常大闹,让他下不了台。
东坡就写诗嘲笑说:“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这就是成语“河东狮吼”的来历。
字词正音闾()遁()庵()居谪()居矍()然著()帽奴婢()岐()亭挟()二矢()勋()阀()垢( )污傥()见之与诵读并翻译课文第1、2段,解释句中加点词。
(1)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2)闾里之侠皆宗.之()(3)稍.壮()(4)折节..读书()(5)欲以此驰骋..当世()(6)然终不遇.()(7)晚乃遁.于光、黄间()(8)庵.居蔬.食()(9)徒.步往来于山中()(10)方山冠之遗像..()(11)适.见焉()(12)方山子亦矍然..()(13)问余所以..至此者()(14)环堵萧然....()(15)而妻子..之意()()..奴婢皆有自得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容: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容:第二课时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第3—5段中重要的文言知识诵读并翻译课文第3—5段,解释句中加点词。
“高考文言文句子翻译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文言文句子翻译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些基本方法【课前导学】一、知识详解:(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是翻译文言文句子的基本要求。
“信”就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保持原意,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达”就是要求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语言通畅,没有语病;例如:以勇气闻名于诸侯凭勇气闻名在诸侯中间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雅”就是要求译文用词比较考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高考要求:在高考中,主要落实在一个“信”字,其次才是一个“达”字,至于“雅”,这是较高要求,有朝此目标努力的意识即可,考试一般不做要求。
(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翻译必须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一一对应译出。
(三)、掌握翻译的一些基本方法。
1、保留:即保留原文中的物品名称、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年号、谥号、某些典章制度名称、度量衡单位等,这些不必翻译。
如:赵惠文王十六年拜相如为上大夫庐陵文天祥2、调整:特殊句式加以调整。
(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判断句)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古时候的人没有欺骗我非铦于钩戟长铩也:(农具木棍)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贤哉回也:颜回很贤德啊刘备,天下枭雄:刘备是天下的英雄豪杰。
3、增补:省略句补充完整。
(成名)审谛之,(蟋蟀)短小,(蟋蟀)黑赤色,顿(觉得它)非前物。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4、替换:单音节换成双音节、偏义复词换成句中义、通假字换成句中义、词类活用换成活用后的句中义。
例:吾性不喜华靡:我生性不喜欢豪华奢侈。
昼夜勤作息:日夜不停地辛勤劳作至莫夜月明:到了晚上月亮明亮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帝位控制天下二、课前知识演练有一人形俯捺履行者,居尚书里①。
东平高级中学高三年级学案【考纲聚焦】《考试大纲》规定: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 级。
【考点阐释】文言文翻译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等多方面的知识,是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在高考中属于必考题,也是考生经常失分的题型。
因而,我们有必要培养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翻译技巧,以便更好地驾驭这一题型。
【复习目标】1.明确采分点,提高翻译题的解题能力;2.进行典型案例分析,总结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规律。
(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标准 ——“信”“达”“雅”信——真实,准确。
实词虚词做到字字落实,不遗漏、不增译,忠于原文,再现原意;达——通顺,流畅。
合乎现代语法规范及语言习惯,无语病。
雅——语言优美。
对一些句子要译出原文的风格。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 “原文字字有落实,译文字字有根据”意译: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一、回顾课本知识,翻译句子,抓住采分点1、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重要实词,并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重要实词:译文: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重要实词:译文:总结: 2、指出下面句子中的关键虚词,并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关键虚词: 译文: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关键虚词: 译文: 总结: 小注:在翻译文言语句时,虚词能译出的尽量译出,不能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
3、指出下面句子的特殊句式,并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句式: 译文: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句式: 译文: (3)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句式:译文: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句式:译文:总结:二、文言翻译六字法:留 删 换 调 补 贯 (一)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黄州区赤壁中学导学案
姓名班级学科授课教师:使用时间课代表签字:
一、【导学】
创疑设景,帮助学生知道本节课干什么
二、【预习】
教会学生课前怎么看书
三、【讨论
教课题: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课型:复习课课时:教
师“复
备”栏或
学生笔
记栏【学习目标】1、能运用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归纳文言文翻译的采分点以提高得分率
【学习重点】 1、能译出文中得分点
【学习难点】 2、文言文句中实词,特殊句式的准确的翻译
【德育渗透点】
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文言文五字翻译法。
对:
留:
删:
补:
调:
二、自主学习,总结文言文翻译赋分点
自主学习内容见学生练习卷一、二、三题
题目设计目的:第一题主要从文言文句中实词角度把
握
第二题主要从文言文特殊句式翻译角度把握
第三题主要从文言文虚词及语气角度把握
以便让学生形成初步印象,了解文言文句子翻译重点
所在。
抓住赋分点,以提高得分率。
完成方法:学生自主完成
三、教师引导,师生共同总结赋分点
1、关键实词,由于实词具有活用性、通假性、一词
多意及古今异意,所以往往作为赋分点
2、特殊句式,往往省略句需补出省略成分,倒装句
调整成现代汉语正常语序
3、关键虚词
4、注意句子隐含的语气
所以,翻译题考查的固然是整句的翻译,但命题者
对文句设定是独具慧眼的,有其赋分点的,所以能译出,
译准得分点,是提高文言文翻译得分点有效方法。
四、实战演练(见学生练习卷)
会学生怎么交流
四、【展示】
学生自主学习,把课
堂还给学生。
《文言文翻译》导学案【复习目标】1、了解文言句子翻译的原则及步骤。
2、掌握几种实用的技巧——留、删、换、调、补、搬。
3、使用所学方法翻译课外文言文语段。
【复习重点与难点】复习重点: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复习难点:能在具体语境中灵活使用。
【复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复习过程】一.课前复习知识盘点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按照原文的词语和句式逐一对译,换成相对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和句式意译:根据原文的意思实行灵活的翻译,能够改变原文的词数,次序和句式2、文言文翻译的步骤:解词——串意——顺意解词:解读重点词语,明确其含义串意:再将一个一个,一组一组词义,语义串联起来形成语义顺意:把整个语句顺畅起来,即各词语间不连贯的使连贯,不通顺的使通顺3、文言文翻译的方法:选——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翻译时联系语境选出恰当意思.留——专用名词如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品名等不用翻译。
删——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可舍去不译。
调——文言文倒装句应依据现代正常语序实行调整。
(倒装句)补——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语意完整。
(省略句)搬——判断句,被动句有其固定的翻译格式,能够照搬。
二.课堂复习活动一:中考练兵(自主复习,对号入座)指出下列句子翻译的方法1. 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译文:渔人对这种现象感到很奇怪,想走完这片桃花林2、南洋刘子骥,高尚士也译文:南洋刘子骥,是品德高尚的人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译文:太阳出来了,林间的雾气消散了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译文: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难期间受到委任5、一鼓作气,再而衰。
译文: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起来了,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开始衰减下去了。
6、其如土石何?译文:把土石怎么样?活动二:小试牛刀(同桌联手,攻克难关)翻译下列句子,并说说你使用的翻译方法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2、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译:3、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文言文翻译导学案
班别:姓名:组别:学号:
范文: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
天启壬戌进士,授工部主事。
御史黄尊素坐忤魏忠贤,下狱。
石麒为尽力,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
崇祯中,起官南京;历十二年,始入为通政司,升刑部侍郎、署部事。
时帝以刑威驭下,法官引律大抵深文①;石麒多所平反。
寻进尚书,论诛兵部尚书陈新甲。
后有熊、姜之狱,卒以执法去位。
江南立国,起右都御吏;未至,改吏部尚书。
再疏力辞,举郑三俊自代,不允。
乃入朝,即奏陈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交堂廉七事;皆褒纳之。
石麒方以进贤退奸为任,而马士英、阮大铖植党树私,货贿公行,权倾中外;石麒时以祖宗之法裁之。
士英欲得侯封,讽司礼监韩赞周入言之,请加恩定策,五等延世。
石麒奏曰:“世宗以外藩入继,将封辅臣伯爵,而杨廷和、蒋冕谦不受。
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
” 士英恶之,凡所上考选,少所称可。
先是,御史刘宗周矢公甄别,拟庄元辰等十三人为科道;士英庇其私人,更易殆半。
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②,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
石麒愤甚,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焱乞休。
无何,耳鼎亦两疏劾石麒,士英助之。
石麒益愤,因力请罢斥,卒引疾去。
去后以登极恩,加太子太保。
明年嘉都亡,石麒移居嘉兴城外,扁舟水宿。
及城守将破,至城下呼曰:“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
”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时闰六月二十七日也。
僧真实藏之柜中,逾二旬始殓,颜色如生。
仆祖敏、李升从死。
闽中唐王立,谥“忠襄”。
石麒立朝刚方清介,值权奸用事,郁郁不得志。
中贵田成辈纳赂请属,皆拒不应,且疏劾之。
其博闻强识,尤长于国家典制。
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日不倦。
下吏寒士有才者,汲引不遗余力。
①深文:谓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
②物议:众人的议论,多指非议。
一、翻译方法指引:
1.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专用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等都可以保留下来,不必变动。
例句1: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
天启壬戌进士,授工部主事。
御史黄尊素坐忤魏忠贤,下狱。
请列举例句中的名词:、、、、、、、、、、
、。
(请列举完整)
试翻译该例句:。
例句2:崇祯中,起官南京;历十二年,始入为通政司,升刑部侍郎、署部事。
请列举例句中的名词:、、、、、。
(请完整列举)
试翻译该例句:。
小试身手:江南立国,起右都御吏;未至,改吏部尚书。
翻译:
2.对译——将文言文中的单字词译成符合现代汉语的双字词或者多字词。
例句1:乃入朝,即奏陈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交堂廉七事;皆褒纳之。
翻译:就入朝,当即陈请施行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交堂廉七个制度,都(被皇上)并了。
例句2:寻进尚书,论诛兵部尚书陈新甲。
后有熊、姜之狱,卒以执法去位。
翻译:不久尚书,判决兵部尚书陈新甲。
发生了熊、姜的,最终因为执法。
小试身手:石麒方以进贤退奸为任,而马士英、阮大铖植党树私,货贿公行,权倾中外;石麒时以祖宗之法裁之。
翻译:
3.替换、拆开——文言文中的某个单字词,现代汉语已经消失了该词,必须用现代汉语进行替换;同样,文言文中出现两个单字词,与现代汉语中某个词一致,对这类词语,一定不能按照现代汉语的理解,而应该把这两个字拆开分别翻译成现代汉语。
例句1:士英庇其私人,更易殆半。
翻译:马士英庇护他的,改换了一半人员。
例句2:僧真实藏之柜中,逾二旬始殓,颜色如生。
翻译:真实和尚把他的尸体藏在柜子里,超过二十天才,好象。
小试身手:石麒方以进贤退奸为任,而马士英、阮大铖植党树私,货贿公行,权倾中外;石麒时以祖宗之法裁之。
翻译:
4.补充——对句中的省略成分必须增补出来,否则上下文语气就不会连贯。
例句1:石麒为尽力,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
翻译:石麒替出力奔走,魏忠贤很生气,污蔑,剥夺了他的官职。
例句2:仆祖敏、李升从死。
翻译:仆人祖敏、李升跟着一起自杀。
小试身手:及城守将破,至城下呼曰:“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
”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
翻译:
5.调整——遇到倒装成分时,要把倒装的句子的成分调整过来再翻译。
例句1:其博闻强识,尤长于国家典制。
翻译:他博闻强识,尤其是很熟悉。
例句2:石麒为尽力,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
翻译:石麒替出力奔走,魏忠贤很生气,
,剥夺了他的官职。
小试身手:下吏寒士有才者,汲引不遗余力。
翻译:
*必须注意:放回原文,了解语境,不要把句子独立理解!
例句:中贵田成辈纳赂请属——请理解“纳赂请属”
理解指引:石麒立朝刚方清介,值权奸用事,郁郁不得志。
中贵田成辈纳赂请属,皆拒不应,且疏劾之。
——石麒在朝中,正遇到奸佞掌权,郁郁不得志。
中贵田成等人,皆,而且还上疏弹劾他们。
二、翻译方法综合运用:
1.举郑三俊自代,不允。
2.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
3.士英恶之,凡所上考选,少所称可。
4.石麒愤甚,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焱乞休。
5.石麒益愤,因力请罢斥,卒引疾去。
6.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日不倦。
三、我的疑惑:请写出你对哪个方法还无从把握的,请举例。
小组讨论如得到解决,请用红笔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