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温州大学考研真题617民俗学(含民间文学)(2020年)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 815文学理论适用专业:050101文艺学、050102
中国古代文学、050103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7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1Z1文化创意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专业概念解释(50分)
1. 悲剧(10分)
2. 期待视野(10分)
3. 游戏说(10分)
4. 无意识(10分)
5. 文如其人(10分)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所列问题。
法国批评家帕斯卡尔·卡萨瓦诺在她的名著《文学世界共和国》中谈到:远离强势文化中心的作家并不必然是外在于“世界文学”的,文学有其自然的评判、接受和传播逻辑,正是这种文学逻辑可以让文学拥有不同于政治标记的领土和疆界。
有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例子,鲁迅在《阿Q正传》等作品中对“精神胜利法”的描述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被我们认为是汉民族国民劣根性一面的集中凸显,但后来在日本和韩国学者的相关讨论中,他们认为在他们民族内部同样有相当普遍的“精神胜利法”的民众心理基础,因此有学者提出将“精神胜利法”理解为一种儒学文化圈影响下的“东亚国民性”。
然而,又有很多学者发现,在《堂吉诃德》等不少西方名著里,也能找到这种“精神胜利法”。
这个例子至少说明,鲁迅的创作从社会的实际和民族的具体性出发,但以其深广的忧患和境界的超拔,而达至了“世界文学”的高度,属于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此外,鲁迅在《孤独者》等作品中对于孤独情境和心灵异化的探讨,也具备一种存在主义的深度,这是学界早已有的共识。
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科目代码及名称: 611民俗学适用专业:民俗学(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菜肴
2.家风
3.人生礼仪
4.民间游戏
5.图腾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举例说明“民俗”一词在我国古籍中的记载
2.岁时节日的由来
3.商的交易的主要民俗形态
4.人类婚姻经历的主要阶段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民俗地方性特征形成的相关因素
2.日常饮食惯制及其在我国历史上的体现
第1页,共1页
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 611民俗学(A)适用专业:民俗学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0分)
1、民俗
2、物质民俗
3、民俗的传承性
4、百工五法
5、七曜
6、行业神
7、巫术8、不落夫家9、祭祀10、堪舆
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民俗的社会功能。
2、简述民俗的基本特征。
3、简述服饰构成的要素。
4、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有哪些?
5、简述中国古代“六礼”。
三、论述(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举例说明民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结合实际,谈谈民俗学的任务和作用。
第 1 页,共 1 页。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科目代码及名称: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6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_____________将张骞开辟的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
2.中国第一部汉字字典是。
3.通行于西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后世称为文,也叫钟鼎文。
4.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宋代科技著作是。
5.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核心是。
6.中国历史上所谓“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赵、魏、秦。
7.中国四大发明出现最早的是。
8.中国京剧中的四大名旦有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和。
9.古代一些帝王曾专程赴山祭拜天地,并把这一隆重典礼称为“封禅”。
10.“民为贵,社稷次之,”,是思想家孟子对春秋以来民本思想的高度概括。
11.北魏时期,郦道元撰写的一部内容丰富的地理学巨著是《》。
12.为人传诵的《陋室铭》一文是唐朝文人所作。
13.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___________。
14.__________是继《诗经》之后出现的新诗体,深受南方自然山水和巫术文化的影响,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15.中国的历法是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所以中国的历法里有______________的安排。
16.明朝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远达洲东海岸,说明了当时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
17.世界宗教史上,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
18.“五岳”指的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以及中岳。
19.浮世绘是国的一种传统绘画艺术。
20.中国书法、绘画得力于纸的使用,也使作者的情感和个性充分展现出来。
第1页,共6页。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 815文学理论适用专业:050101文艺学、050102中国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专业概念解释(50分)
1. 悲剧(10分)
2. 期待视野(10分)
3. 游戏说(10分)
4. 无意识(10分)
5. 文如其人(10分)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所列问题。
法国批评家帕斯卡尔·卡萨瓦诺在她的名著《文学世界共和国》中谈到:远离强势文化中心的作家并不必然是外在于“世界文学”的,文学有其自然的评判、接受和传播逻辑,正是这种文学逻辑可以让文学拥有不同于政治标记的领土和疆界。
有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例子,鲁迅在《阿Q正传》等作品中对“精神胜利法”的描述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被我们认为是汉民族国民劣根性一面的集中凸显,但后来在日本和韩国学者的相关讨论中,他们认为在他们民族内部同样有相当普遍的“精神胜利法”的民众心理基础,因此有学者提出将“精神胜利法”理解为一种儒学文化圈影响下的“东亚国民性”。
然而,又有很多学者发现,在《堂吉诃德》等不少西方名著里,也能找到这种“精神胜利法”。
这个例子至少说明,鲁迅的创作从社会的实际和民族的具体性出发,但以其深广的忧患和境界的超拔,而达至了“世界文学”的高度,属于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此外,鲁迅在《孤独者》等作品中对于孤独情境和心灵异化的探讨,也具备一种存在主义的深度,这是学界早已有的共识。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615 语言学概论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判断题。
(每题1分,共10分)
1、一种语言中句子的数目是无限的。
()
2、语言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双重属性。
()
3、声调由音强和音高决定。
()
4、“花”由“花朵”的“花”引申为“花架子”的“花”是换喻。
()
5、同一聚合群中的音位往往有相同的组合关系。
()
6、词缀按其功能可以分为派生词缀和附加词缀。
()
7、汉语是没有形态的孤立语。
()
8、渐变性和平衡性是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
()
9、汉语和藏语、越南语同属于汉藏语系语言。
()
10、茉莉、葡萄、荔枝、柠檬、玫瑰都是借词。
()
二、名词解释。
(每题4分,共16分)
1、音位
2、语素
3、共同语
4、语言联盟
三、应用题。
(每题24分,共48分)
1、用国际音标给下面一段文字注音。
语言替换的过程大体上是先出现双语或多语现象,然后是几种语言中的优势语言逐渐排挤、替代其他语言而完成语言的替换。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在几年中就能得出结果的一次性行为。
2、分析现代汉语a音位的变体以及出现的语音条件。
四、论述题。
(每题38分,共76分)
1、试论语音演变的规律性及其所具有的特点。
2、试论词义演变的方式与途径。
第1页,共1页。
第 1 页 ,共 2 页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2
22sin ()03
22
211
122
636cos limcos ln ,ln (1)2!()(),1,23
636lim x x
x
x n n
n L n n d t dt dx x
x u du y z
xdx n x y x y dx x y dy L a a -→-∞
=→∞=+-⋅-+++==⎰⎰∑⎰1 计算题(每小题分,共分)
(1)求微分(2)求极限(3)设求全微分(4)求定积分(5)求级数和(6)求是椭圆逆时针方向。
2 (每小题分,共分)
(1) 假设,求证12221++211++lim .1lim 2.32
()()[1,)()()[1,)lim (),lim '()lim '()0.[1,)n n x x x x a a a a n
x x x f x f x f x dx dx x f x f x xf x xf x εδ→∞→∞∞→+∞→+∞
→+∞
=--=--++∞+∞=+∞⎰⎰(2) 用极限的定义证明(3) 设 在上连续, 收敛。
求证 绝对收敛.
(4) 若 在上可微,且都存在、有限,求证(5) 构造一个在上可微()lim ()lim '().()()(0,)lim 0,().
x x x g x g x g x h x h x x
h x →+∞
→+∞
→+∞+∞=的函数,使得存在、有限,但不存在(6) 设是上的凸、增函数,二阶可导,且求证是常值函数。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 617民俗学(含民间文学)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8小题共计80分)
1、箭垛式人物
2、忠实记录
3、社会民俗
4、民间说唱
5、《江格尔》
6、成年仪礼
7、岁时节日
8、民俗的稳定性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4小题共计80分)
1、说明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的主要区别。
2、说明传说的“可信性”与传奇性。
3、简述我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4、简述民俗的集体性与模式性。
三、论述题(每小题70分,2小题共计140分)
1、试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区别与相互关系。
2、根据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原理,试析我国目前是否应该进行、如何进行婚丧礼仪的移风易俗。
第 1 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