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课程教学进度表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莂《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课程标准袃英文名称:课程编号:袀适用专业:体育教育系学分数:2肆一、课程性质膂《传统养生理论与功法》课程的前身为传统养生学,1984 年就被列入国家本科专业基础教学课程。
我院由 2010 年开始引入, 32 学时、 2 学分,教材为自编教材,主要借鉴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等学校课程资源以及我院实际情况。
蚀民族传统体育学为我国教育部规定的体育四大学科之一,其中传统养生功法的教学科研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下设的重要教学研究方向。
目前该课程是本学科养生方向的重点课程,该课程的覆盖面较大,包括民传、体教、运科均限选此课程。
所以我们有必要把该课程进行重点建设,更好的为学科发展服务。
罿二、课程理念薅传统养生注重历史的发展,从发展渊源需求创新。
养生术。
秦汉至隋唐佛家和道家的养生术流行,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为了追求“长生不老”,相信“炼丹术”和“神仙术” ,热衷于“仙丹妙法” ,使中国的养生术走了一段弯路。
但是,即使在这一时期我国民间的养生术仍不间断地向前发展。
例如,东汉末期的名医华伦,他精于医术,擅长外科手术,创编了以虎、鹿、熊、猿、鸟的动作为素材的“五禽戏”,这是对“导引” 术的发展,是一套流传至今的、具有很高价值的医疗体操。
唐代的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提出了养生要身心并重,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理生活,以求身心健康和长寿。
孙思邈介绍了“天竺国的按摩法” (婆罗门十八势),这是一套完整的健身操,今天我们练习的气功功法,其中有的就是源于他的有关著作。
宋代由于程朱理学的泛滥,重文轻武,“主静鄙动”在部分人中有所发展,但民间流传的导引养生仍不断创新与发展,此间一套动静结合的健身法“八段锦”得到了完善与提高。
明清时代,完善和发展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养生术,有关的健身术和功法著作颇多,养生的理论也逐渐完整,实践的实效性很强。
因此,学生应该注重养生的发展历史,从中吸取养分。
(三)主要传统养生术介绍。
1、按摩养生:按摩医术是中国古老的医治伤病的方法,是目前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按摩是医生用双手在病人身体上施加不同的力量、技巧和功力刺激某些特定的部位来达到恢复或改善人体的生机、促使病情康复的一种方法。
它是“以人疗人”的方法,属于现在所崇尚的自然疗法的一种。
由于它的方法简便无副作用,治疗效果良好,所以几千年来在我国不断的得到发展,充实和提高。
尤其是近四十年来,由于西医学习中医,开办中医学院,对中医事业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了巨大作用。
近年来,一些科研机构又对推拿机理开始进行研究,取得了初步成绩,这对推拿又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人重视我国这一传统疗法,据了解有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德国、朝鲜、日本、菲律宾、新加波、泰国、马来西亚、印度、瑞典、西班牙、越南、阿根廷等国家来我国学习。
还有一些聘我国专家出国开办学习班。
这说明中国的推拿行手法治疗疾病已受到世界的重视。
2、气功养生:中华民族的气功文化具有五仟年的历史,她比长城更长意义更伟大!她是中华民族的天字号发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重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她同伟大的中医一样也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面大旗!
现代“气功”一词包括了古代的“吐纳”、“导引”、“存神”、“静功”、“动功”、“内功”、“外功”、“修练”、“打坐”、“入定”、“坐禅”、“静坐养生”、“修身养性”、“呼吸养生”等等,甚至太极拳等某些武术,只要以内功为基础,都属气功的范围。
气功又分动功与静功两大类,前者也叫外功,后者也叫内功。
外功以内功为基础,静极才能生动,所谓。
2023年九年级体育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通用1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2023年九年级体育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通用13篇)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个计划的。
传统体育养生功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传统体育养生功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养生功法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
3.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养生功法动作和呼吸法,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传统体育养生功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2. 养生功法动作教学: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3. 呼吸法教学:如腹式呼吸、横隔膜呼吸等4. 养生功法的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5. 养生功法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养生功法的基本概念、动作要领、呼吸法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养生功法动作的连贯性与呼吸法的协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养生功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动作要领。
2. 示范法:演示养生功法的动作和呼吸法。
3. 练习法:学生跟随老师练习,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探讨养生功法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检查学生的运动服装和场地布置。
2. 课堂导入:介绍传统体育养生功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动作教学:教师示范养生功法的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4. 呼吸法教学:教师讲解呼吸法的原理,学生跟随练习。
5. 练习环节: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坚持练习,记录练习心得。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养生功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养生功法动作和呼吸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养生功法的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对养生功法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展示养生功法的基本概念、动作要领和呼吸法。
2. 教学视频:播放养生功法的示范动作和呼吸法。
3. 养生功法教材:提供给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4. 音响设备:播放养生功法的音乐和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养生功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第二周:教授养生功法的动作和呼吸法。
《传统体育养生》(专修)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定义:《传统体育养生》是一门传授武术套路和传统体育养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从事专项教学、训练、裁判以及指导群众养生健身能力,和崇武、尚德的课程,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传统养生方向的专修课程。
(二)编写依据:本教学大纲是依据《武汉体育学院教学概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2009年9月修订)编写的。
(三)目的任务:1.培养学生正确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培养学生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
2.理论要求:掌握武术套路与传统养生方法的基本理论。
3.技术要求:重点掌握竞赛套路和有代表性的传统武术套路,了解不同拳种的技术特点和风格;掌握气功“三调”、四种健身气功功法及传统气功功法等。
4.教学训练等要求:应具有从事武术与传统体育养生的教学、训练、竞赛、裁判、管理能力。
裁判要求:达到武术套路二级裁判水平;健身气功五段位。
5.科研等要求:了解科研方法和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查阅、收集信息资料,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并具有相应的自学能力。
(四)课程类别:040205C05。
(五)学时与学分:648学时,27学分。
二、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一)武术套路内容与知识点一)理论课教学内容第一章武术运动概述第一节武术的概念知识点:武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武术定义第二节武术的特点和作用知识点:武术的三个特点、武术的价值功能第三节武术的内容与分类知识点:运动形式的分类、套路练习形式分类、拳术、器械的名词解释和运动特点第二章武术套路的教学与训练第一节套路教学的原则和特点知识点:武术教学的一般规律、武术教学的基本特点第二节套路教学的阶段与教学步骤知识点:阶段的划分、套路动作的组成和动作要素、教学步骤实施和主要任务第三节教学方法的运用知识点:语言法、直观法的作用和内容;练习法及其主要形式;完整与分解教学区别点和内在联系;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和步骤第四节儿童、青少年武术训练与训练的基本方向知识点:基本方向的意义、训练计划的主要内容、训练阶段的划分第五节套路训练的组织与实施知识点:训练的组织形式和内容、训练的要求和方法第六节心理训练在武术运动中的运用知识点:心理训练概念、心理训练的任务、竞赛心理训练调节和控制的主要方法第七节刀、枪、剑、棍的技法知识点:刀、枪、剑、棍的形成与发展、棍的各种称谓和种类;刀、枪、剑、棍术的特点、方法、棍术技法的基本要点第三章武术套路编创与图解知识第一节创编套路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套路的组成、创编的原则第二节创编的程序和方法知识点:创编的步骤、创编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三节武术技术图解的一般方法知识点:图解概念;一般方法的内容第四节武术技术图解的学习方法知识点:看图学练和速记的方法和步骤第四章武术套路竞赛的组织与裁判。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课程代码: 040206T1523学分与学时:2学分,34学时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授课对象: 四年制(本科)运动康复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了解传统养生功的一般理论知识2.掌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养生功法3.能进行一些基本功法的实践与教学三、学时安排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一)理论部分1、了解中国传统养生学概念、内容与方法。
2、从整体上把握传统体育养生学的概念与内涵、内容与分类、特点与功能。
3、深入了解体育传统养生学的形成、兴盛及新生等过程的历史渊源。
4、掌握构成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各种理论内容。
5、具体了解现代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与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关系。
6、掌握传统体育养生功法锻炼的基本原则与要领。
7、掌握创痛体育养生功法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8、学会传统体育养生功法的组织方法以及评判通则、标准与方法。
9、掌握传统体育养生学的科研方法及意义。
(二)实践部分1、掌握导引养生功法放松功、内养功、站桩功、简编马王堆导引术、练功十八法与舒心平血功2.掌握健身气功功法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与八段锦3.掌握武术健身功法少林强壮功、太极桩功与养生太极棒4.掌握按摩拍打功法自我保健按摩、部位拍打导引与足部保健按摩法五、课程考核方式(一)考核内容及形式、方法1、考核内容:所学技术与理论2、考核形式:理论口试与技术技评3、考核方法:教师评定与学生自评相结合(二)考核办法:技术考核以抽检学生所学养生功法的视频为依据,要求学生添加音乐,集体创作。
(三)考核标准:(技术考评,40%;理论考试,60%)1、技术部分:(1)动作熟练,姿势优美 60分(2)呼吸与动作配合协调 20分(3)精神饱满,意念集中 20分2、口试部分:每位学生抽取两道考题,教师根据回答情况评分3、平时技评:参考技术评分4、考勤:每缺课1次扣1分,迟到、早退每次扣0、5分,扣完10分为止。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表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体育动手能力,发展身体潜能。
2. 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发展。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4.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体育基本功训练:包括跑步、跳跃、投掷、接力等基本动作。
2. 体操和舞蹈:通过学习和练习体操和舞蹈,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3. 球类运动: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等,通过学习和练习球类运动,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4. 田径运动:包括短跑、跳远、跳高等,通过学习和练习田径运动,提高学生的速度和爆发力。
5. 游泳:通过学习和练习游泳,提高学生的水性和体能。
三、教学方法1. 多种教学手段: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讲解、示范、实践、模仿、对比等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
2. 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兴趣,采取分层次教学,分层次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技能。
3. 实践教学: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学生的体育动手能力和技能。
4. 比较教学:通过比较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和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学过程1. 增强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性: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和运动会,增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性和热情。
2. 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通过学校体育课、课余体育活动等,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体育健康水平。
3. 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通过体育项目训练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5. 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体育课、体育锻炼等活动,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实物教学:通过实物教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体育知识和技能。
传统体育养生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定义传统体育养生学是在中国传统养生理论指导下,通过一定的身体姿势或动作,进行自我调息、调心的内练,以求健康身心,延年益寿的一门学科。
(二)编写依据本大纲是根据“成都体育学院武术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计划”提出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而制订的。
(三)目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传统体育养生的源流和基本理论,以及传统养生的基本功法(即实践部分包括养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站桩功等),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提高其技术技能。
培养学生对传统养生功法学习和鉴别能力,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时数: 36学时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总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二)理论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三)技术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表三、教学内容纲要(一)理论课第一章传统体育养生概述知识点:主要讲述了内功养生是一门独特的科学,以及内功养生的内容与分类、特点和作用等。
第一节内功养生的内容与分类知识点:内功养生的形式多种多样,其内容广泛,功法众多。
主要介绍富了有代表性的导引、吐纳。
静坐、站桩行功、卧功和内丹功、武术内功等。
第二节内功养生的特点和作用知识点:内功养生术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和功能价值,如自我修练、内练为主和意念引导等特点,及养正祛邪强身健体、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等作用。
第二章传统养生的历史渊源知识点:主要介绍了古代养生的发端、养生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形成、古代内练养生术的发展及古代养生学与炼养术的繁荣等。
第三章中国传统养生思想模式知识点:中国古代养生思想和养生理论模式,是在中国古代文化母体中孕育出来的,它同古代思维模式和哲学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并受到道家、儒家、医家等各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重人贵生”“元气论”“天人合一整体观”“心身统一的生命观”“形神共养,性命双修”“动静适宜”的中国传统养生思想。
第四章传统养生基本理论知识点:中国传统养生学经过千百年来的实践,逐步形成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