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希德勒的名单》音乐鉴赏
- 格式:doc
- 大小:142.50 KB
- 文档页数:4
《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欣赏教学与课堂反思《辛德勒的名单》是由美国作曲家John Williams为同名电影创作的主题曲。
这首音乐深情优美,充满情感,成为了电影的代表性音乐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展示如何欣赏《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并分享一些关于它的课堂反思。
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首主题曲。
开始时,音乐以柔和的钢琴声和轻柔的弦乐奏出简单的旋律,给人一种安静而庄重的感觉。
随着曲子的发展,一些木管和铜管乐器加入,增添了音乐的厚度和力度。
整个乐曲始终保持着一种悠扬的节奏和旋律,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情感。
这首音乐通过简单而动人的旋律,折射出电影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故事的情感。
它也强调了电影的主题和意义。
《辛德勒的名单》讲述了一位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在纳粹德国时期,利用自己的财富和影响力拯救了超过一千名犹太人的故事。
这首主题曲在音乐中传达了对人性善良和勇气的讴歌,充满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希望的追逐。
它的旋律与情感相结合,让观众和听众深受触动。
在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欣赏和分析《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培养学生对音乐欣赏和表达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可以进行的教学活动和课堂反思。
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段主题曲的音乐片段并让他们进行欣赏。
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感受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弦以及乐器的运用。
通过集体讨论,让学生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接下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主题曲中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提问,让学生深入思考音乐如何传递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我们可以问学生在音乐中听到了哪些情感,他们觉得这首音乐与电影中的故事有什么联系等等。
在课堂中,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选择并配乐一段电影情节。
学生可以借鉴《辛德勒的名单》中主题曲的特点,用自己的音乐想象力创作出适合情节的音乐,来表达故事中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音乐才能,还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影音乐的作用和表达手法。
[辛德勒的名单]声音分析《辛德勒的名单》声音分析《辛德勒的名单》深刻地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并以其极高的艺术性成为94年全球最为瞩目的一部影片。
在94年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辛德勒名单》一片毫无争议地夺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电影剪辑、最佳音乐七项大奖。
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向观众传递信息,作为听觉元素的声音,与画面一样有着重要的审功能,甚至可以表现出画面所不能表现的领域。
《辛德勒的名单》是揭示正义与邪恶、人性与兽性、宣扬人道主义的优秀影片,黑白为主、彩色黑白混用是其主要特色,卓越的声音处理也是其特色之一。
该影片用贴近画面情节又游离于此情节的声音(音乐、语音、音效)来做情节转换的纽带,联接前后情节。
电影中的声音包括语言、音乐、音响邓三大类,语言、音乐、音响以其自身及新的蒙太奇方法——“音响蒙太奇”和“声画蒙太奇”——丰富了电影语言,本文将从语言、音乐、音响的运用以及来简要的分析该影片的声音特色。
一、语言的运用影视作品中的语言是指影视作品中人物或者角色运用的有声语言的总称。
影视语言的作用有:深化和升华主题,将形象的画面用语言表达出来;语言可以抽象概括画面,将具体的画面表现为抽象的概念;语言可以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心态;语言还可以衔接画面,使镜头过渡流畅;语言还可以省略画面,将一些不必要的画面省略掉。
电影画面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无声与有声的结合就会有更加神奇的效果。
《辛德勒的名单》开篇,在一个火车站登记的一场戏,开始镜头前只有一张桌子,一只手放下一瓶墨水,一支钢笔,一个大印,一个印台……四周一片寂静,一队人向这里走来,一个登记员坐下喊了一声“name ”之后,寂静立刻就被打破了,镜头猛然切换到拥挤着的成百上千的犹太人群上,他们用各种各样的声音在报着自己的姓名,无数打字机噼里啪啦地响着。
这组镜头给人的视觉和听觉以极大的冲击力,让我们在仓促中走进了那个另人不安的年代。
《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欣赏教学与课堂反思《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Schindler's List》是由著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约翰·威廉斯创作的一首深沉、感人的乐曲。
这首主题曲以其悠扬的旋律和充满深情的表达,成为了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最为经典的音乐之一。
今天我们将以这首主题曲为例,通过音乐的欣赏教学来引发学生对历史、人性和社会的思考,并探讨如何在课堂中运用音乐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进而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操和人文关怀。
一、欣赏教学1. 创设情境在进行音乐欣赏之前,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背景。
通过简要介绍影片的故事情节和历史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受的迫害和辛苦,让学生在情感上对歌曲内容和主题有所准备。
在介绍完影片背景后,可以播放主题曲的原声录音,让学生首次感受这首音乐。
2. 感受音乐在播放音乐时,学生可以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冲击。
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让学生自由地感受到音乐所传达的情绪和意境。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听后,以小组形式或个人形式交流谈论自己听到的声音特点,以及音乐给自己带来的情感共鸣。
3. 解读音乐当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后,老师可以对音乐的结构、旋律、曲调进行一定的解读,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创作背后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
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中的旋律运用、节奏变化、和声处理等方面,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曲家如何通过音乐来表达影片所揭示的人性、人情和历史意义。
4. 深入探讨在对音乐进行一定的解读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音乐与影片之间的关系,以及音乐所传达的主题和情感。
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音乐的情感表达、历史时代感受、人性关怀等方面展开讨论,从而引发学生对音乐背后的深层意义和历史内涵的思考。
通过以上的欣赏教学过程,学生可以在音乐中感受到影片所呈现的历史及其背后的沉重故事,进而引发对人性、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而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和社会的关注,使之成为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欣赏教学与课堂反思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是一部由著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tephen Spielberg)执导的电影,讲述的是德国非裔商人辛德勒(Oskar Schindler)在二战中拯救犹太人生命的故事。
电影配乐采用了一首《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这也是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最勇敢最传奇的作品之一。
这首《辛德勒的名单》以伤感的音乐开场,第一个乐句的弦乐部分比较弱,而后第二个乐句的弦乐比较强壮,节奏有着相应变化,第一个乐句以轻快的节奏描绘出了宁静的夜晚,而后引入的第二句钢琴伴奏加上更为激烈的节拍,为故事增加了更多的悲伤和激动,在不断变化的节奏中彰显出了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
此曲运用了抒情主义的表现方式,歌声表现出了犹太人夹在种族压迫和死亡中苦苦挣扎的悲剧性,使歌曲充满了伤感和哀悼,乐曲最后也相应进行了把它以激烈的节奏截止,以表达人们对大屠杀中受难者的怀念和痛惜。
在音乐教学中,我会通过教给学生《辛德勒的名单》的背景知识,提高学生尊重历史和尊重生命的意识,使音乐课堂不仅仅成为音乐性质的学习课堂,更能在深刻传播古今中外文化和多元文化知识的同时体会到《辛德勒的名单》深切、感人的音乐之美。
另一方面,把《辛德勒的名单》这首歌当作教学材料,让学生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古今中外的音乐发展,更深刻地认识到形式的独特与精髓,以利于后期更进一步的音乐欣赏学习。
用《辛德勒的名单》这首歌的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认识音乐的思维能力。
经过一定的讨论,学生们可以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到音乐的特色。
更重要的是,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研究音乐及其背后的文化,使他们在认识音乐的过程中,更明确、更全面地认识文化。
《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电影赏析Movie appreciation王玮2009438209级动画2班一、影片资料发行时间:1993年电影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 Steven Spielberg原著: 托马斯·肯奈利作曲:约翰·威廉姆斯影片的插曲:世界著名犹太籍小提琴家帕尔曼演奏.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出品公司:美国环球公司上映:1993年11月30日 ( 美国 )地区:美国 ( 拍摄地 )对白:英语希伯来语德语库尔德语门德语瑞士德语波兰语时长:197 分钟类型:剧情战争演员:利亚姆·尼森 -- 辛德勒本·金斯利 -- 史顿拉尔夫·费因斯 -- 歌德辛德勒:利亚姆·尼森,英文名:Liam Neeson,性别:男,生日:1952-06-07.父母亲都是学者,姊妹都是教师。
Liam Neeson原本也想当教师而进入新堡大学,但因迷上演戏而进入剧团,1976年登上舞台。
1981年以《神剑》踏上影坛。
1993年以《辛德勒的名单》大受欢迎,并入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1996年以《豪情本色》成为威尼斯影展影帝.主要作品: 蝙蝠侠:开战时刻纽约黑帮南极坚忍号星球大战之魅影危机孤星泪凶杀后 Before and After (1996) 赤胆豪情仙侣神兵获奖情况:最佳电影 (Best Picture)吉罗 R.莫林 (Gerald R. Molen)最佳导演 (Best Director) 斯蒂文斯皮尔伯格 (Steven Spielberg)最佳编剧 (Best Writing, Screenplay Based on Material from Another Medium)最佳摄影 (Best Cinematography) 詹奴苏卡曼斯基 (Janusz Kaminski)最佳剪辑 (Best Film Editing) 迈克尔卡恩 (Michael Kahn)最佳音乐-原作配乐 (Best Music, Original Score) 约翰.威廉姆斯 (John Williams)最佳服装设计 (Best Costume Design) Anna B. Sheppard提名:最佳男演员 (Best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利亚姆尼森 (Liam Neeson) 最佳男配角 (Best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拉尔夫法因斯 (Ralph Fiennes)剧情:1939年9月,德军在两周内攻占了波兰,纳粹下令波兰全境的犹太人必须集中到指定的城市进行登记,每天有一万多名犹太人从乡村来到克拉科夫。
影视音乐赏析欢迎大家来到影视作品赏析。
今天我们要赏析的影视作为是《辛德勒的名单》。
相信很多老师对这首作品已经非常熟悉了。
在这里,我们再次来欣赏一下这部作品。
通过欣赏了刚才的视频,相信老师们有很多自己的感受,让我们先来思考一下,你认为电影采用这段音乐,在整部影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在这里,我先来为各位老师介绍一下《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
它是犹太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600万犹太人惨剧的回顾。
真实的再现了德国企业家辛德勒在战争期间保护11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
影片透过主人公辛德勒的眼睛,重回二战时波兰的克拉科夫,带领人们经历这个城市从繁荣到废墟的一切。
同时,在那个没有人性的年代中努力寻找人性的微茫,最终揭示了一个主题——人类的良知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都不会完全地泯灭。
这部影片深刻地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
电影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辛德勒的名单》这首主题曲,则是由著名的音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创作。
他是一位电影音乐大师,在他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曾为90多部影片创作音乐,并担任音乐总监。
代表作有大家非常熟知的:《辛德勒的名单》、《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外星人》等等。
《辛德勒的名单》是世界电影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本段音乐取自该片的片尾。
作曲者采用了小提琴独奏的方式突出主题,将残酷战争阴影下犹太人凄凉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仅是对人间悲剧的控诉,更是对历史错误的沉思。
小提琴如泣如诉地奏出了主题乐段。
这个贯穿于全片中哀婉动人的旋律,刻画了一个民族曲折悲惨的心理历程。
相信现在,老师们对这首乐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了。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乐曲的主题音乐谱著名的小提琴家帕尔曼是一位犹太人,他演奏的《辛德勒的名单》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帕尔曼现场演奏的《辛德勒的名单》。
在聆听了这首沉重的《辛德勒的名单》后,让我们轻松一下,一起来欣赏另一首好听的乐曲它就是著名电影《绿野仙踪》的主题曲《over the rainbow》我们先来欣赏一下。
《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欣赏教学与课堂反思《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经典电影,它不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更是一部关于人性、良知和勇气的感人作品。
而电影的主题曲也是一首充满力量和情感的音乐,它不仅令人难以忘怀,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表达。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欣赏《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曲来激发学生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同时也借此反思我们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我们可以将《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曲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子,引发学生对二战历史和人性的思考。
在播放音乐时,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倾听,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到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悲伤,以及人性中的善良和勇气。
接着,可以结合电影的剧情和历史背景,向学生介绍影片的背景和故事情节,让他们对影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然后,可以让学生围绕“勇气与良知”展开讨论,引导他们对电影中人物的行为和选择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深入了解二战时期的历史和人性。
通过欣赏《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曲,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音乐有着强大的情感表达力,它可以触动人的内心深处,让人们对自己的生活和行为进行反思。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反思自己生活中的选择和抉择,看看是否有像电影中主人公那样做出过艰难的决定。
也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挥自己的勇气和良知,做出更加积极的选择和行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人。
除了课堂教学,欣赏《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曲也可以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一部分。
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音乐欣赏会,通过播放音乐、讨论和交流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并了解这部电影及其主题曲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比赛,鼓励他们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要注意音乐欣赏的氛围营造,通过音响设备和灯光效果营造一个安静、专注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完全沉浸在音乐中。
《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赏析在网上随便搜索一下,就能看到很多关于《辛德勒的名单》的信息:斯皮尔伯格导演,曾获得了奥斯卡7项大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剪辑、最佳音乐如此之类。
音乐是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的巅峰作品,著名小提琴家帕尔曼的演奏为这张原声配乐增色不少。
音乐让这部感人肺腑的电影更为深沉、引人思考,重重危难中,人性的复苏成为最感人的部分。
小提琴独奏的方式突出主题,将残酷战争阴影下的犹太人凄凉的心境表现的淋漓尽致。
总之,电影是好电影,音乐也是好音乐。
可是,单纯地把电影音乐拿出来分析,好像很别扭,因为脑子里总是会不住地闪现电影里的影像。
伴随着小提琴忧伤、如泣如诉旋律,老式打字机透过一条仿佛浸染过鲜血的色带打出一串长长的名单名单,就宛若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漫长的心路历程。
电影由此展开——接近尾声时,随着辛德勒在犹太人簇拥下一边缓步走向汽车,一边向会计施泰恩交代最后一些事宜,在温暖的弦乐背景上,长笛、单簧管、英国管先后形象地吹奏出了人声对话般的亲切旋律。
在犹太长老向辛德勒递交那张所有被救者签了字的证明书时,弦乐再次以温暖的音色奏出了一个充满深情的主题变奏。
而当会计施泰恩郑重、恭敬地向他们的守护神辛德勒献上那枚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感恩之情的戒指时,随着辛德勒接过戒指的动作,影片主题旋律再次响起,将画面中的感人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画面以形象、精练的电影语言表现内涵的同时,音乐也用从主题发展出的悠长、绵延的旋律线表现了辛德勒与他倾尽全力救出的这一千多个生命之间结下的难舍亲情。
片尾,活下来的犹太人早已是耄耋之相,他们依次在辛德勒的墓前献花。
《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的旋律再次响起,仿佛我们也跟着这个民族经历了一次奇妙而难忘的旅程。
回到电影和音乐的关系上,我比较同意台湾声音制作大师杜笃之的说法,他在接受采访时说:“电影是这样的东西,所以你说,我是什么角色?有时是主角,有时是配角,但大部份时间是配角。
令全世界落泪的小提琴曲——《辛德勒的名单》器乐|钢琴|声乐|民乐合唱|教育|赏析START《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根据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所著的《辛德勒名单》改编而成。
是1993年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一部电影。
影片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与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倾家荡产保护了12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
本片包揽了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的7大奖项及第51届金球奖的7项大奖。
而看过《辛德勒的名单》的朋友一定不会忘记这首悲凉的小提琴曲,同情犹太人的悲惨遭遇。
演奏者为小提琴大师伊扎克帕尔曼,而他也正是一名犹太人!一部经典的电影必定少不了经典的音乐:《辛德勒名单》中有一段,德国士兵对犹太人的住所进行再次搜索,把本藏在地板下、衣橱里、钢琴中的犹太人一一揪了出来。
这个时候,一位德国军官看到了钢琴,便坐下来弹巴赫,弹的是巴赫的《a 小调前奏曲》(选自第二套《英国组曲》)。
喧闹声、脚步声、枪声与巴赫的音乐混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奇妙的搭配。
这里至少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巴赫在德语中是小溪的意思,但他的音乐是大海,有着强大的不可抗拒的力量。
其二,德国士兵对于屠杀犹太人毫无负罪感,在屠杀现场居然还有闲情逸致弹钢琴,可见他们有多么冷血。
虽然用了如此著名的巴赫的音乐,但这个段落几乎让人忘掉了巴赫而被电影艺术深深震慑,这大概是最能深入人们心底来控诉纳粹的段落之一了,其手法却又如此简洁。
在优秀的电影作品中,音乐的运用往往是比较简洁朴素的。
《辛德勒名单》到了高潮部分,就用了那段著名的《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
小提琴的声音(小提琴大概是犹太民族最喜欢的乐器之一,爱因斯坦也钟爱小提琴)从画外轻轻地传进来,仿佛就在不远处,有个无家可归的犹太音乐家在演奏。
《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欣赏教学与课堂反思《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以二战为背景的经典电影,讲述了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如何拯救了近1100名犹太人的故事。
这部电影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并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主题曲《辛德勒的名单》更是成为了电影的灵魂,通过它,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电影所传达的人性和历史的沉重。
在教学中,将《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纳入课堂教学中是非常有意义的。
通过音乐,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电影的主题和情感,同时也可以引发更多深入的讨论和思考。
本文将结合《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欣赏教学与课堂反思,探讨如何将这首主题曲融入到教学中,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反思与改进。
1. 理解主题曲的意义在欣赏《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之前,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这首歌的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介绍,带领学生了解这部电影的主题,以及主题曲在电影中的作用。
学生需要了解到,这首主题曲是为了表达对辛德勒所做的善举的赞美和敬意,同时也体现了对战争时期那段悲惨历史的反思和哀思。
2. 欣赏主题曲在学生理解了主题曲的意义之后,可以播放《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让学生进行欣赏。
在欣赏过程中,学生可以配合观看电影片段或者观看电影预告片,以更好地理解主题曲与电影情节的契合。
3. 分析歌曲的语言和音乐元素除了欣赏主题曲的旋律和情感表达外,也需要让学生分析主题曲的语言和音乐元素。
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以及音乐中的编曲、节奏等要素都可以成为学生讨论和分析的对象。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到主题曲所传达的情感和内涵。
4. 引导学生思考在欣赏主题曲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主题曲如何表达了对辛德勒的敬意?如何表达了对二战时期的反思?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5. 课外拓展除了在课堂上欣赏主题曲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课外拓展活动。
例如让学生写下对主题曲的个人感受和评价,或者让学生自行寻找相关的资料,了解更多主题曲所传达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理工学院降士谦化工与制药专业143班
《辛德勒的名单》的音乐赏析
《辛德勒的名单》这部影片是改编自澳大利亚的著名作家托马斯·肯纳利的同名小说,于1993年出品。
这部影片的主要内容是对二战时期犹太人的悲惨遭遇进行揭示,为了营造沉重的气氛与感觉,导演斯皮尔伯格主要采用了黑白摄影这种拍摄方法。
影片的作曲是名副其实的好莱坞的大师级艺术家约翰·威廉姆斯。
本文从主题音乐的多重演绎、对位手法的巧妙运用、对人文主义情怀的体现等方面对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配乐进行分析。
《辛德勒的名单》;配乐分析
一、主题音乐的多重演绎
影片当中,主题音乐首次出现的画面是犹太人第一次被大规模地驱逐的场景,开场由圆号的独奏开始,不仅十分直白而且十分简单,既给人以凄楚的感觉又让人不乏苍凉之感,仿佛是在为犹太人的苦难揭开序幕,带领观众进入到这段悲惨的历史当中。
主题音乐的第一次出现,就很好地区别于之前辛德勒等人舞曲风格所标识的群体形象,十分自然地成为代表整个犹太群体的最佳音乐形象。
主题音乐第二次出现的场景为辛德勒为了帮助一个犹太女子,从德国军队的集中营当中解救其父母并让他们在其工厂当中工作的场景。
这段主题音乐主要由吉他伴奏,在音乐蒙太奇手法的作用下,将犹太夫妇被营救与辛德勒内心的心理斗争过程进行了交叉的展现。
在此处之前,对辛德勒人物形象的塑造大多是舞曲风格的音乐,而这里却不再沿用,而是选择了代表犹太人群体形象的这一主题音乐进行辛德勒人物形象的塑造。
这一音乐形象表达的转变,十分自然地暗示了辛德勒关于犹太人问题的前后态度的转变。
吉他的琴弦被轻轻地拨动,音量十分轻微,速度也十分缓慢,第一乐句每一个单音的完成都是那样的艰难,接着,分解和弦的停顿则是辛德勒内心的停顿,其对自我行为的犹豫与挣扎都可以从这个停顿当中体会出来。
停顿过后,辛德勒的自我挣扎也告一段落,仿佛是破茧后的蝶一般放松自在,此时的旋律开始逐渐恢复缓慢的节奏,并愈加流畅,在犹太夫妇被解救成功一同走进辛德勒的工厂的时候,音乐的节奏不仅恢复正常,而且还加入了一些弦乐,让原本停顿、缓慢的音乐变得完整与流畅了起来。
这段主题音乐后半部分的补充不仅对整段音乐进行了完整与巩固,而且对辛德勒的形象转化进行了标志性的确认,即其从德国商人这一形象向有义有爱之人的形象的转化。
这一小段音乐虽然十分简短,但所起作用却十分大,不仅风格简洁明了,而且对该影片片段的深刻寓意进行了很好的解释与表达,以生动形象的音乐语言将整部电影的剧情进行了十分自然的转折与承接。
主题音乐在以上两次场景的出现之后没有停止,还在继续走,其每一次的出现都有着一定的作用,不仅让观众对该段主题音乐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而且帮助观众去更加准确地理解犹太人与辛德勒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加强观众的情感力度的同时,对整个剧情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推动。
在影片的末尾部分,辛德勒的犹太人获得了自由,他们因为自身的自由而欢唱,此时的画面逐渐由黑白两色变成了彩色,接着旋律开始转变,主题音乐由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尔曼奏出,画面已经变成了那些还活着的犹太人在依次走过辛德勒墓碑并在其墓前推起石头,这个镜头表达的主要是世人对辛德勒的怀念之情,在小提琴的音乐之下,忧伤之情不断缠绵萦绕,仿佛忧伤抑郁的小提琴声又把观众带回到了那个悲惨的年代,耀眼的阳光也在此刻显得尤为宝贵。
这些画面没有一言一语,只有这段唯美的音乐在诉说着、哭泣着、欢笑着,这一段内容的主题音乐被完整演奏,如此长时间的没有任何语言的音乐配乐是少见的,这也正是《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
影主题音乐的魅力与功力。
二、对位手法的巧妙运用
《辛德勒的名单》这部影片多次运用对位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之后,不仅将法西斯的黑暗与兽性进行了很好展现,而且将人的真善美等美好品德与形象进行了强调,让整部影片的艺术效果具有更加强烈的冲击力。
在影片的最开始部分,就运用了对位的手法,被赶出家园的犹太人在车站将自己的姓名报出,这可以说是犹太人悲惨命运的开始,接着,传来了一段与犹太人在车站报姓名十分不协调的探戈音乐,由小提琴和手风琴共同演奏。
这段音乐的出现不仅与犹太人的悲惨命运形成了对比,而且实现了转场的过渡,一位绅士穿戴与绅士动作的男人出现在了镜头当中。
此后的许多舞曲都伴随着德国军官享乐的画面,不仅是对德国军官开怀享乐的画面进行氛围的渲染,更是为接下来犹太人的悲惨遭遇进行对比性的铺垫,让观众对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与遭遇有更加清楚、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体会。
同时,这些舞曲的风格也帮助辛德勒树立了最初的形象,为其最终形象的确立铺垫了一个可进行对比的参照。
当辛德勒在山坡上看到犹太人被迫害的悲惨境遇时,影片对对位手法进行了再次的运用。
此时的观众通过辛德勒的眼睛看到了犹太人被法西斯惨无人道的迫害,其对法西斯的愤怒之情已经十分强烈,此时的音乐没有采用情感激烈的音乐,而是采用了一段简单的犹太民谣,由纯净的童声合唱而进行演绎。
孩子们那纯净的声音不仅表达了其天真、纯洁的思想,而且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与画面当中法西斯的惨无人道与犹太人的悲惨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仅将观众的情感调动到了极点,而且也将辛德勒感动并将其良知唤起。
这一段对位的应用,不仅自然,而且十分到位,是整部影片的一个亮点,在情节推动与情感表达上获得了双收。
此外,影片当中还有一些音画对位场景十分典型。
如德国士兵在深夜屠杀全城的犹太人的场景当中,原本躲藏起来的犹太人在爬出钢琴时无意当中踩到了键盘,因而被德国士兵发现,德国士兵在钢琴声的引导下找到了犹太人,喊叫声、机枪扫射声和德国军官的钢琴独奏传来。
再如被关押的犹太人裸身接受筛选的片段,该片段的背景音乐为艺术歌曲,由现场的留声机和喇叭传出,十分优雅。
以上两个场景当中的音乐都是画面内的音乐,有的古典,有的优雅,这些音乐原本代表的是美好的事物与高尚的精神,是用来给人以美好,赞扬鼓励美好的事物。
但,在德国军人扫射犹太人,在犹太人被裸体检查的场景之下,这些原本应该美的音乐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刺耳得让人无法忍受,让人想要呕吐。
影片通过对对位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将同一段音乐进行了完全不同的表达与定位,这些音乐不仅反映了犹太人悲惨的生活状态,而且极大地批判了德国纳粹的惨无人道,对整部电影的内容进行了极大地丰富,对整部电影情感的表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对人文主义情怀的体现
《辛德勒的名单》这部影片对人文主义的情怀体现在诸多的方面,其中,音乐对人文主义的体现则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如在影片开始的20分钟左右,许多犹太人在大街上逃难,并被德国军队监视着,他们痛苦地走着,许多犹太人还被德国军人羞辱,辛德勒在谈着他的买卖也在进行着其招聘工作等画面是这个时段的几个镜头,这些镜头不断播放的同时,是一段长达12分钟的配乐,该段音乐不仅创作十分简单,而且节奏也较慢,此时的音乐表达如同电影画面当中的情节一样痛苦、难熬。
再如在影片的开始部分,蜡烛已经燃烧了一半,暗红色的光火跳动,黑暗的背景之下,观众被一段钢琴音乐带入到了无比沉重与压抑的心理状态。
在为观众创造如此压抑的心理环境之后,小提琴以既简洁又明了的小调式旋律贯穿了全片,不仅因其哀婉的音乐打动人,而且通过犹太人所受的摧残感染人。
这些都在无意或有意当中对人文主义情怀进行了体现,不仅让犹太人的悲惨遭遇与法西斯的惨无人道得到了真实的反映,而且还将辛德勒的善良与美德进行了形象的再现,让观众从其不同的表现当中体会人文主义情怀的真正意义所在。
此外,在对《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的配乐进行分析时,不得不对著名的小提琴大师伊扎克·帕尔曼进行再次的强调。
本就是犹太人的他,在演绎这部表达犹太人遭受迫害与纪念辛德勒这种伟人的影片配乐过程当中,情感的流露与表达是其他人难以比拟的。
钢琴部分是作曲家亲自弹奏,合唱团的声音同样功不可没,这部影片的音乐制作是整部影片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让创作者费了不少的心思。
该唱片的封面也是别具心裁,从红袖子伸出的小手被一只大手强有力地拽住,整部影片的主题就这样被震撼地、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四、结语
《辛德勒的名单》的作曲为约翰·威廉姆斯,其曾在《星球大战》当中与斯皮尔伯格合作。
《辛德勒的名单》中的再次优秀表现不仅将其卓越的才华进行了充分的展示,而且让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好莱坞的大师级艺术家。
这部影片当中,主题音乐的多重演绎是其配乐的主要特点之一,不仅让主题音乐本身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观众对法西斯残忍无道的愤怒与对犹太人悲惨遭遇的同情等情感的放大。
其次,《辛德勒的名单》这部影片多次运用对位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之后,不仅将法西斯的黑暗与兽性进行了很好展现,而且将人的真善美等美好品德与形象进行了强调,让整部影片的艺术效果具有更加强烈的冲击力。
最后,《辛德勒的名单》这部影片对人文主义的情怀的体现也是其配乐的重要特色之一,并表现在诸多的方面,其不仅让犹太人的悲惨遭遇与法西斯的惨无人道得到了真实的反映,而且还将辛德勒的善良与美德进行了形象的再现,让观众从其不同的表现当中体会人文主义情怀的真正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