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 格式:doc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24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选择论据的原则,要求学生能围绕话题选择合适的事例论据。
学习根据论点概括和剪裁事例材料,为证明论点服务。
注意事例与论点之间的联系,掌握各种方法分析使用事例论据。
明确组合事例论据的意义,了解组合事例论据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学习围绕论点概括和剪裁事例材料学习紧扣论点运用各种方法分析使用事例论据。
三、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各种方法分析使用事例论据。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学生失误例文片段引入找一找,下面作文片断在运用事例材料证明论点时存在哪些问题?出示课件宽容是一种美德。
生活中别人的宽容让我们觉得温暖。
一位女士不小心摔倒在一家铺着漂亮的木地板的商店里,她手中的奶油蛋糕弄脏了漂亮的地板,她歉意地向老板笑笑,不料老板却说:“真对不起,我代表我们的地板像您致歉,它太喜欢吃您的蛋糕了!”她感激地笑了,笑得很灿烂。
这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啊!女士被老板的热情打动了,决心“投桃报李”,她买了好几样东西后才离开商店。
老板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幽默赢得了顾客的喜爱。
这就是宽容,它甜美,它温馨,它亲切,它明亮。
学生自由发言,找出其中的问题。
归纳明确:所选材料不能准确地证明论点,缺乏典型意义,没有代表性;事例叙述过程中旁生枝节,有一些与论点无关的内容;事例叙述后缺少必要的分析,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从刚才这则材料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在议论文事例的选择和使用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想想解决的办法。
二、论据的选择平时的作文中,许多同学在选择事例论据时,没有明确的标准,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其实同学们在想材料时应该是有一定方向的。
以“学会宽容”为话题的作文,你会选择哪些事例作为论据?出示课件学生各自说自己选择的论据,边说边评,学生在讨论中增强对论据选择原则的感性认识。
老师有意识地分类板书,为后面使用论据作准备。
注意提醒学生,不仅可以选择正面的事例,也可以选择反面的事例。
如果学生说出的事例论据很有限,可以补充材料让学生来做出选择和评价。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一、什么是论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
论据必须围绕论点,为证明论点服务。
二、议论文的论据类型: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是指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大家所熟知的道理、规律等;事实论据是指能证明论点的事实,它可以是古今中外名人事例,也可以是生活的事例或报刊杂志上的事实。
(《论度量》判断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哪些是道理论据,哪些是事例论据)三、论据的要求1、选用事实论据要注意:①论据要真实。
作为事实的论据必须确凿,切忌胡编乱造。
【错例】有同学在作文中写“东坡在北海放羊十九年;霍金曾经是美丽的女孩,年轻的时候很可爱,后来瞎了眼睛,写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样的错误很可笑,极大地降低了文章的说服力。
②论据要典型。
典型就是指论据具有代表性,能充分证明观点。
《论度量》中的例子就属于典型的例子2、选用道理论据要注意:①引用名言警句等要准确,不要张冠李戴或出现其他表述错误。
【错例】有同学在作文中写“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疏不知,这是爱迪生说的话。
有同学写“李煜在唱:载不动,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因为记忆模糊,把李清照的词与李煜的词混在了一起。
又如,但丁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②尽可能直接引用,直接引用更有说服力。
小提示:我们在平时要做个有心人,有意识地积累一些对自己的成长、励志等方面有益的名言警句,在作文时也能顺手拈来而不出错误。
(三)论据的来源1、源自课本。
这是同学最熟悉的一座论据的宝山。
它有两个特点:一是量多,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课文里,都可以找到鲜活论据;二是熟悉,学生看课外书如是走马观花式的阅读,留下的只是一鳞半爪的印象,而课本经过教师的讲解和练习的巩固,加上有些课文要求复述,有些语段要求背诵,课文给学生的印象深。
请看以下事例:古往今来,因感情亲疏而导致错误认知事物的事例不胜枚举。
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却因为对马谡的过分信任而误下军令,失却街亭,从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论据的选择:1、论据的选择要紧扣论点;举例讨论:2、论据要紧扣论点这包含两层意思:①论据必须与论点统一,与论点有密切关系。
②运用论据过程中切忌出现与证明论点无关的内容。
病例:有同学在论证“勤奋是成功的必经之路”时这样写道: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一生写了104部科幻小说,然而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却接连被15家出版社退了回来。
他痛苦至极,打算把书稿付之一炬,妻子却夺过书稿,给他鼓励,于是他毅然走向第16家出版社。
这家出版社经理赫哲尔不但马上决定出版,而且还同凡尔纳签定一个为期20年的写作出版合同凡尔纳从此一发不可收,成为世界“科幻小说之父”。
点评:这是一则内涵丰富的论据:凡尔纳一生创作了104部小说,可谓丰富,这也许能证明他的勤奋,但材料并没有强调这一点;他的第一部小说15次被拒绝,他又做了第16次尝试,获得了成功;从他妻子的角度可以论证一个人的成功与亲人的鼓励、支持密不和分;从赫哲尔的角度又能论证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
这四个侧面没有哪一点与论点统一。
运用论据证明论点两者要高度统一,不能偏离,论据内容也不能多于论点的需要。
2、论据要真实;事实论据要确凿,也就是说用作论据的事实必须是准确无误的,不能胡编乱造;如果是虚假的,或个别事实不真实,都会导致论点经不住推敲的结果。
论据真实可靠,论点就令人信服;论据靠不往,论点就成了空中楼阁,对此,我们丝毫马虎不得。
3、论据要力求新颖;在议论文写作中,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去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
在论据的运用中,我们要力求用的都是金子是银子,而不是石子。
4、论据要典型。
例子:挫折与成功成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幸运的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成功。
成功不是路边的小石子随处可捡,也不是田间的小草随时可觅。
要成功,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其间是要经过许多挫折的。
对待挫折,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是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专题4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一)一、复习旧知议论文有三个基本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一篇文章一般会有一个中心论点和若干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有力的证明和补充。
论点一般出现在开头,中间和结尾也可提出论点。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及统计数字等。
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性已为人们公认的革命导师的理论、名人的言论、科学领域的定理及生活中的常识等。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包括:1.举例论证: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来阐明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加具体而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采取生活中的道理或者名人名言等来证明论点,使论证更加概括深入。
3.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以强调突出论证。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以使论证通俗易懂。
二、导入新课如果说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根基,那么论据就是这篇议论文的枝叶。
根基的作用自不待言,但如果少了枝叶的陪衬和充实,那么这根基也只会是一块毫无生气的死木疙瘩。
如能适度地覆盖一些枝叶,那么这根基也就活络了,这大树也就丰茂了。
论据对于论点,作用也就在此。
因此,能围绕论点精心选择和使用论据就显得尤为重要。
论据的作用是为了支撑和论证论点,如能选出恰当的论据来就能更有力、有效、有质地证明论点。
选择论据的基本标准有四个:准、真、精、新。
三、训练过程1、准:具有针对性准,是指论据能紧扣论点,完全支撑论点,与论点高度统一,而不是貌合神离,似是而非。
如为“勤能补拙”这个论点选论据: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这个论据就很准确。
梅兰芳的确是“拙”——口吃,但经过“勤”——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补拙”——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代大师。
2、真:具有可靠性真实可靠,是指论据不能胡编乱造,不能断章取义,不能和事实有出入。
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判断并选择论据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3、使学生认识到宽容的可贵,培养学生宽容大度的心理品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教学内容剖析:(一)地位和作用:本课是第三册语文“表达交流”中的内容,属于议论文写作。
主要介绍议论文写作中如何选择和使用论据的知识。
学生写作议论文,在使用论据方面常出现论据陈旧雷同,或者叙述烦琐,偏离论题的现象。
同时,我们在注重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宽容品质的养成。
所以通过本课的教学期望学生写作能力和认知水平同获提高。
(二)教学重点:把握选择论据的原则,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以及恰当取舍论据的能力,提高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恰当取舍论据。
教学思路与方法:(一)教学思路:计划用一课时。
导入要引起学生兴趣。
进入正题后,主要通过教师环环相扣的引领,和联系实际的运用,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正确选择论据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教学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多思考,多比较、讨论解决问题,获取写作经验。
并配备教多相关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典故吧。
诸葛亮凭什么获胜的?生:口才好,能说。
师:不见得吧,当时江东诸多发难的儒生哪个没有滔滔雄辩的口才呀,为什么诸葛亮能把他们一一驳倒呢?生:我想是诸葛亮对当时形势的分析更有说服力,让周瑜、孙权更信服吧。
师:有道理。
如果我们把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过程形象地理解为是一篇口头议论文,论点就是“孙刘联合比孙家单打独斗要好”,可以吗?生:(笑)好像可以。
师:那么诸葛亮这篇议论文在体现议论文三要素上哪一要素最值得称道啊?生:应该是论据选得好吧。
师:不错,我也这样认为。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论据的选择和使用。
为了使我们的选择有一个依据,我们得确立一个作文话题。
选什么话题好呢?有了。
诸葛亮当年面对群儒是当仁不让获得胜利。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作文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作文(通用46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作文篇1突然觉得好多事,好多东西都变了。
两年前我只是一个小小的组员,不用像组长一样去干涉别人的学习,作业写不好,字写得不好看,书没背,也没有去关心我,可现在呢,好多东西都制约着自己,让我觉得好累,学习也没有以前那么快乐,而不像以前那样每天都是快乐的度过。
我知道自己要努力学习,但现在有好多误会,我想在他们说我时解释,可累了,我也知道,即使解释也无济于事,我只能好冤枉好冤枉的,憋在心中,我累了,没时间去争论,我是否正确。
果然人生如此,也许你不想演还是得演下去,但我现在心中没有不想演的意思,我也想演好人生这场大戏,但是你的学习的压力,生活的压力使我无法呼吸。
老师在课上,当着所有同学的面说我,因为张杰迷失了方向,对此我只能说:我才不是因为张杰这样的呢,对于他说我因为张杰怎么怎么样,我只想说,你可以说我周末放假经常玩手机,影响了学习,而且对于张杰我只是信仰,我没有为张杰怎么怎么样,所以这么说我觉得好冤枉。
还有,对于背书,我只想说我努力背了,我问心无愧,没有给他肯定说没有方法的缘故,因为我背书都是靠死记硬背,但我不想因为别人说我没有背到,就说我没有努力过,没有用心。
虽然我可能有很多问题,但我也在努力克服,也许你不知道我的变化,但关我毛事,如果成长只是被别人忽略,看到的只是问题,我还能说什么呢。
我不会因为别人的话怎么怎么样,我会改正自己错误,就用时间来看吧!人生会出现很多很多东西,我们无法改变,只好承受,如果承受不了,我们就会堕落,反之则会在生活中充满激情,每天都很快乐,我现在还处于困惑之中,正不断的鼓励自己,找到自己人生的真谛!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作文篇2今天,我们去了青少年活动中心学习了一些我们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并掌握论据的类型、选择和使用论据的要求等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典型文章论据的选择和使用的揣摩分析,达到对文章的初步了解掌握;通过对失败例文的修改训练来深入把握;通过迁移训练和课后作业来巩固这种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难点:学会围绕论点和论题正确使用恰当的论据。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典例引路论度量尹荣方①度量又称气度、器量等,对一个人来说度量有大有小,也有不大不小的。
度量大,是我们中国人所欣赏的一种品性。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何时没有,又何日没有?度量宽宏,处处能容,事事看得破,自然不忧不惧,坦然处世,这就是大度的好处。
如前人史晋臣所说:“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颇觉心胸开阔,眉目清扬。
”胸襟狭隘、气量窄小的人则难免遇事恼恼、见人耿耿了,然此恼恼、彼恨恨,于事无补,于己无益,是徒然,是白白的了。
②度量大的好处还在于能化解矛盾、消融争端,从而做得成事。
宋朝的韩琦一次与范仲淹议事,意见不合,范仲淹拂袖而去。
此时,韩琦从后面一把拉着范的手说:“希文(范仲淹字),有何事不可以再议?”此刻的韩琦和气满面,范仲淹见此情景,怒气顿消。
③有韩琦的这种度量,则何事不能办成?度量源于德行,故有德者度量必大。
彭思永考举时,贫无余钱,持金钏[注]数只住在旅馆,同考者数人来拜访他,请他拿出金钏赏玩,其中有一人悄悄将一只金钏塞入自己袖中,彭思7是天生的,然“性相近,习相远”,结合上述哲人的现身说法,我们相信度量天生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1、提问:本文逐层阐述了哪几个观点?明确①度量大的好处;②有德、识者度量才大;③靠不断修行、学习才能获得度量。
2、这些观点是建立在论据的基础上的,看看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这些论据哪些是道理论据,哪些是事实论据?明确:①引用史瑾臣“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觉得心胸开豁,眉目清扬”的言论②列举宋朝韩琦宽容地对待范仲淹的拂袖而去,从而化解矛盾。
③列举彭思永应举时,宁可受损也不愿当众说出那个偷藏自己金钏的人事例。
④引用程颐“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的言论⑤列举夏元吉幼年时面对别人的冒犯易发怒,而长大后忍耐克制、不与计较的事例。
(1)(4)是道理论据(2)(3)(5)是事实论据3、关于“宽容”或“度量”的论据,大家还知道哪些?补充明确:如“七尺巷”的故事、“负荆请罪”、“管鲍之交”等等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2、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3、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结果是甜蜜的。
——法.卢梭4、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法.雨果5、没有宽宏大量的心肠,便算不上真正的英雄。
——俄.普希金6、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别人宽容的,但谁能说自己是不需要宽容的呢?——屠格涅夫7、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
——斯宾诺78、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
——爱因斯坦教师总结: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实,即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外史实,还有科学数据。
道理论据,指的是用来作为论据理论,它们来源于实践,且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包括名言警句、科学道理以及成语俗语。
二、论据的选择1、讨论:论述“勤能补拙”可以用如下哪些材料?①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起的巨星,已是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
与其他NBA球员相比,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没法和黑人比。
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
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
负责给他们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刻苦。
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
②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7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
正是刻苦,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③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
④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明确:论据①④合适,②③不合适。
因为王羲之确实“勤”,也取得了成功,但王羲之并不拙,与补拙毫无粘边,②也并没有能表明韦钰是“拙”的。
而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跟没法和黑人比,是“拙”;梅兰芳天天口含沙粒练习这是“勤”,有口吃的毛病这是“拙”:他们经过刻苦努力最终改掉了毛病,取得了事业的成功。
2、以“才能来自勤奋学习”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
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论点:才能来自勤奋学习事例: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花了四十年的工夫,阅读资料和摘写笔记。
他在伦敦,每天到大英博物馆院图书馆阅读,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双脚印。
马克思是我7们的光辉榜样,这双脚印深刻地说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明确:材料符合典型、新颖、确切的要求。
3、以“学贵有恒”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
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论点:学贵有恒事例: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度过。
图书馆到十点就关门,她便回到自己的小屋子里,在煤油灯下读书,常到深夜两点钟。
明确:犯了选例不确切的毛病。
论点是“学贵有恒”,例子却是非常刻苦。
“刻苦”与“学贵有恒”是两回事。
可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也就是说,做什么事只在有恒心,就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4、以“凡事预则立”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
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论点:凡事预则立事例:有的青年工人喜欢凑热闹,看见买英语书的人很多,想想现在学英语挺热门,就也买书来读。
但没过几天,觉得没意思了,便改学7语文,改学数学,等等。
到头来,一样也没学好,倒费了很多钱买书。
学习不能没头没脑地东抓西摸,只有缺什么补什么,才能学得有用,学得巩固。
明确:不确切。
论点中的“预”,是指做事情要预先估计准确,作好充分准备。
而选例是说明做事情一定要目标明确,不能凑热闹。
5、以“不要轻视小事”为论点,引用下面的话作为论据。
同学们讨论一下,看是否合适?引言: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明确:不准确。
荀子的话说的是积累的问题,与“不要轻视小事无关”。
6、试着分析下面这段文字在论据使用上的妙处。
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风流人物丧失理智,拜倒在感觉之中,铸成千古遗恨!秦王赢政,开创了大秦帝国,何其壮哉!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他利令智昏,认为基业已固,企望恩蒙万世,自号“始皇”,对人民实行野蛮残酷的政治7压迫和经济剥削,丧心病狂地“焚书”、“坑儒”、“以愚其黔首”,及至传至二世,终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多么可叹!被誉为世界物理界“伟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杰出科学家牛顿,晚年为“感觉”所左右,一味信奉神学,走了与科学背道而驰的道路,令人扼腕。
当代著名作家周而复声名显赫,身为共产党员,却为“感觉”左右,竟然丧失理智,不顾民族尊严凭吊靖国神社。
跪倒在犯下滔天大罪的日本战犯的脚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奇耻大辱,他本人也因此声名狼藉。
这段文字从古今中外的角度,从政治家、科学家、作家的角度,从反面的角度来选取典型事例,说明了“跟着感觉走”的危害性,从而论证了“要跟着理智走”的观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教师总结:论据的选择,要由论点决定,根据论点的需要,看它能否证明论点。
总之,论据的选用要紧扣论点。
其次论据要准确可靠,文章所用论据,如是事实论据,那应确凿无误;如果是道理论据,应该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引用时要注意正确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
第三论据要典型,要新颖。
所谓典型,是指那些有代表性、能反映出事物本质的材料,这样的材料更具有说服力量。
所谓新颖,这几句话可以很形象的告诉大家: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
第四论据必须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
三、论据的使用1、以“要认真学好语文”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
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论点:要认真学好语文事例的叙述:由于生活所迫,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十四岁便进了小书店当学徒,接触到一些科学读物,由此激发了他对科学的兴趣,开始热爱科学并决心献身于科学事业。
由于刻苦,他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和光电感应,为科学作出了贡献。
遗憾的是这个对近现代物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具有伟大意义的发现,就因为法拉第语文水平低,写出的学术论文晦涩难懂,又缺少数学的证明,人们看不明白,在当时一直未引起大的反响。
直到麦克斯韦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和数学方法阐明后,这两项伟大的发现,才被世界所公认。
后来,法拉第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电学的实际研究》等理论性书籍,总感到诸多不便。
为此,他深深感到,科学缺少语文知识是不行的。
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多读一点书,特别是没有学好语文。
明确:事例真实、典型、确切。
能够证明论点。
但叙述不够概括,不符合议论文的叙述要求。
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
可概括叙述为: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和光电感应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因为语文水平低,写出的学术论文晦涩难懂,人们看不明白而在当时一直未引起大的反响。
直到麦克斯韦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和数学方法阐明后,这两项伟大的发现,才被世界所公认。
为此,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学好语文。
2、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
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论点:失败是成功之母事例的分析:发明家爱迪生一生有1628项发明,经过多少次失败且不去说,他在发明电灯的实验中为寻找一种合适的灯丝,就试用了1600多种材料。
试想,假使爱迪生没有顽强的毅力,遇到困难就却步,那么电灯的出现还不知要推迟多少年。
明确:最后一句的议论偏到“毅力”方面,属于议论不当。
应改为:“爱迪生总结了无数次失败的教训才取得成功。
”教师总结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
一般而言,议论文叙例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
更不能篡改材料。
叙述材料时应根据不同的论点有所侧重。
我们选用的材料往往是多义的,或者说材料的主旨总是由多个意义点构成的,这样的材料可以论证不同的观点,那么我们用它论证观点时就必须对材料进行分析,从材料中找出切入点,把事例与论点内在的逻辑关系揭示出来,使材料与观点粘在一起,使之高度统一。
如果是多个材料论证论点,必须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辨析,区别不同材料所蕴含的要旨的细微差异。
四、成功范文:稳中求胜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
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
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
何也?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戍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曰: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