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安全隐患检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98.00 KB
- 文档页数:2
加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表一、单位基本情况单位名称:单位地址:负责人:联系电话:隐患排查人员:二、排查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三、排查区域1. 生产车间:2. 化学品储存区:3. 电气设备区:4. 劳动防护用品存放区:5. 其他:四、排查内容1. 用电安全a) 是否存在乱拉乱接电线和电缆现象;b) 电线、电缆线路是否有老化、断裂、损伤现象;c) 临时用电设施是否合理、安全;d) 是否存在漏电、短路等电气隐患;e) 用电设备的排插是否超负荷使用。
2. 机械设备安全a) 机械设备是否定期检查、维修;b) 机械设备是否有安全防护装置;c) 有无异常声音或异常振动;d) 机械设备是否按照规定使用。
3. 化学品安全a) 化学品是否按照规定标识;b) 化学品是否密封存放;c) 是否有泄漏现象;d) 是否配备应急处理设施。
4. 火灾隐患a) 是否存在火灾隐患点;b) 灭火器材是否定期检查、保养;c) 是否存在违章用火现象。
5. 劳动防护a) 劳动者是否佩戴安全帽、工作服等劳动防护用品;b) 是否有规范的操作指导书和安全操作规程;c) 是否存在体力劳动过度、疲劳现象。
6. 安全管理a)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b) 是否进行过安全培训;c) 是否建立应急预案。
五、隐患整改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制定整改措施和时限,并明确责任人,落实整改工作。
整改内容应经过相关部门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确保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整改。
六、排查报告排查结束后,应编制排查报告,并报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
排查报告应详细记录排查的内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整改情况。
七、安全隐患整改验收安全隐患整改完毕后,应组织专人进行验收,确认整改措施有效,整改情况符合要求后方可结束本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如发现整改不到位的情况,应及时督促整改,直至全部合格为止。
以上为加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表内容,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排查和整改工作,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工厂安全隐患排查表序号隐患内容责任人处理措施处理日期完成情况一、电气设备安全隐患排查1. 电气设备是否按规定定期检查维护?2. 电气设备是否存在漏电、短路等安全隐患?3. 电气设备接地是否良好,线路是否正常?4. 电气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操作,如私拉乱接电缆等行为?5. 电气设备的配电箱和开关是否定期进行维护保养?责任人:电气维修人员处理措施: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处理;加强员工对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培训。
处理日期:每月一次完成情况:巡检记录表上报及时,处理情况符合安全要求。
二、机械设备安全隐患排查1. 机械设备的防护罩是否安装完善,是否存在松动、破损现象?2. 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是否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具?3. 机械设备的保护装置是否齐全,是否存在失灵现象?4. 机械设备的定期保养维护是否跟进到位?5. 机械设备是否存在超负荷、漏电、温度过高等安全隐患?责任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处理措施: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防护设施完好,员工穿戴防护用具,维护装置齐全,操作符合要求,并且建立健全设备维护记录。
处理日期:每季度一次完成情况:设备检查维护记录齐全,员工操作规范,未发现安全隐患。
三、化学品安全隐患排查1. 化学品的存放位置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混存、错存现象?2. 化学品的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泄漏、挥发等安全隐患?3. 化学品的使用人员是否使用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4. 化学品的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操作现象?5. 化学品的定期检查维护是否到位?责任人:化学品管理人员处理措施:对化学品存放位置进行规范管理,定期进行化学品的安全检查,确保使用人员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建立化学品使用记录。
处理日期:每月一次完成情况:化学品使用记录齐全,使用人员操作规范,未发现安全隐患。
四、消防设施安全隐患排查1. 消防设施的安装位置和数量是否符合要求?2. 消防设施的有效性是否得到及时检查和维护?3. 消防设施的使用人员是否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4. 消防通道是否被占用,是否畅通?5. 消防设备是否有有效期,是否按时进行更换维护?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处理措施:确保消防设施的齐全有效,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加强员工对消防设施的使用培训,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并建立健全的消防设施日常巡检记录。
车间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表范本日期:[填写日期]
车间:[填写车间名称]
一、基本信息:
排查人员:[填写排查人员姓名]
车间负责人:[填写负责人姓名]
排查周期:[填写排查周期]
二、车间基本情况:
车间布局:
通道是否畅通
防火设施是否齐全
机械设备:
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机械设备是否定期维护
三、电气安全:
电缆线路:
是否存在老化、破损情况
是否有乱拉乱接电缆
电器设备:
设备是否有漏电、过载等情况插座、开关是否正常
四、作业环境:
作业区域:
作业区域是否整洁
作业区域是否有危险品存放作业人员:
作业人员是否佩戴防护用具是否有定期的安全培训
五、危险品管理:
危险品存储:
危险品是否分类存储
存储区域是否设有明确标识
应急预案:
是否有应急预案
应急设施是否齐备
六、其他安全隐患:
是否有地面滑倒的危险
是否存在尘埃、异味等有害因素
七、整改情况:
已整改的安全隐患
未整改的安全隐患及整改计划
八、备注:
[填写备注信息]
九、签字:
车间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排查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内容仅为排查表的范本,具体的排查内容可以根据车间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在排查过程中,务必认真细致,及时整改发现的安全隐患,确保车间的安全生产。
工厂车间安全隐患自查自纠排查表一、车间基本信息车间名称:所在地点:负责人:填表日期:二、车间安全隐患自查情况1. 生产设备安全隐患(1)是否存在设备老化或损坏情况?(2)设备有无缺陷或故障?(3)是否存在未经授权操作设备的情况?(4)设备维护保养是否及时落实?2. 电气安全隐患(1)电气线路有无老化或短路问题?(2)是否存在乱拉乱接电缆、电线情况?(3)电气设备接地是否完好?(4)是否存在未按规定使用或存放电器设备的情况?3. 物料储存安全隐患(1)是否存在物料堆放不整齐、堆放过高的情况?(2)贮存物品有无超过承重限制?(3)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物品未妥善存放的情况?(4)物料储存区域有无堵塞安全通道或消防设备?4. 灭火设施安全隐患(1)灭火器是否摆放在易于取用的位置?(2)灭火器是否过期或维护保养不到位?(3)是否存在灭火器被遮挡、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4)是否存在灭火器未标明使用方法和有效范围的情况?5. 废物处理安全隐患(1)废物处理区域是否设置明显的标识和防护措施?(2)废物存放容器是否密闭,防止泄漏?(3)是否存在未分类或混合存放废物的情况?(4)废物处置是否符合环保要求?6. 作业人员安全隐患(1)是否存在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漠的情况?(2)是否存在操作人员无证上岗或不熟悉操作规程的情况?(3)操作人员是否佩戴个人防护用品?(4)是否存在人员违章指挥或互损行为?三、车间安全隐患整改措施根据自查情况,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
要求相关负责人及时处理,并查验整改情况的落实。
四、车间安全隐患排查记录记录每次车间安全隐患的排查情况,包括隐患描述、整改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间等。
备注:本表为车间安全隐患自查自纠排查表,旨在提升车间安全管理水平,预防事故发生。
请负责人认真填写,并及时整改。
工厂安全管理检查表一、现场环境安全检查1.工厂内部环境检查–是否存在油渍、漏水等危险污染物;–储存区域是否整齐、堆放物品是否稳固;–是否存在易燃物品、危险品等未分类储存情况;–设施设备是否规范安装、正常使用。
2.外部环境检查–工厂周边地面是否平整、无障碍物;–环保设施是否齐备,如废水、废气处理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工厂围墙、门禁设施是否安全有效。
二、安全防护设施检查1.消防设施检查–消防器材是否齐备,如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设施是否完好,如消防通道是否暗堵、消火栓龙头是否损坏等;–是否存在防火隐患,如堆放易燃物品等。
2.电气设施检查–电器线路是否正常,如是否存在插头、开关接触不良等情况;–是否存在电气故障或电火灾隐患;–是否存在违规用电行为,如私拉乱接电线等。
3.安全防护措施检查–工人是否佩戴各项防护物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工作区域是否设有防护隔离措施,如警示标语、护栏等。
三、培训和安全意识检查1.安全操作培训检查–工人是否接受过安全操作培训;–培训质量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存在员工拒绝培训或培训记录不完整等情况。
2.安全意识检查–工人是否具有安全意识,如未讲究行为规范、工作态度松散等情况;–是否存在不重视安全或以快为主导的工作行为。
四、紧急情况准备与应对检查1.突发事件应对措施检查–是否制定了紧急情况应对预案;–工人是否接受过应急演练;–应急物资是否齐备,如医疗器械、抢险救援器材等。
2.应急通讯设备检查–是否存在完善的应急通讯系统;–通讯设施是否正常运转、是否容易使用;–是否存在通讯设施维修不及时等情况。
五、其他安全问题1.清洁维护检查–工人是否注意清洁卫生和设施设备维护;–设施设备是否定期保养维护。
2.劳动强度检查–是否存在工作强度超负荷、工作时间安排不合理等情况;–工人是否能够按时休息,是否具有合理的休息时间使身体恢复。
六、在本次工厂安全管理检查中,共发现以下问题:1.工厂内部存在危险污染物,如油渍、漏水等情况;2.环保设施不完善,如废水、废气处理设备运转不正常;3.消防设施存在缺陷,如消防器材不齐备、消防通道暗堵等;4.电气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如存在电气故障或电火灾隐患;5.虽然所有员工均有佩戴个人防护物品,但仍存在安全隐患;6.工人的安全意识不够强烈,存在不重视安全或以快为主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