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统计与数学广角教学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1.48 MB
- 文档页数:26
《鸡兔同笼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3~104页内容及分层练习。
教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2、经历猜测的过程,尝试用列表、假设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使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了解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难点:理解用假设法解决数学问题。
教材分析:“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
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包括: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等。
教材把这一问题安排在四年级,学生还没有学过方程,因此这里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列表、画图、假设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猜测、有序思考及逻辑推理的能力,体会假设法的一般性。
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选用哪种方法均可,不强求用某一种方法。
学情分析:“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趣题,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列表法”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也就是通过有序猜测和计算得出结论,“假设法”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学中要抓住其特点,讲解算理,让学生逐步掌握,根据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拓宽学生思维。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国古代数学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数学家,也流传下来了一些数学名著,其中有一部《孙子算经》大约成书于一千五百多年前,它里面记载了一些数学趣题,其中有这样一道,请看(播放情境视频):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引导学生解释题的意思,说明这就是《孙子算经》中记录的“鸡兔同笼”问题,以此导入新课。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章统计、第8章数学广角》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2)一、填空题:(15分)1. 常用的统计图有________统计图和________统计图,________统计图可以明显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 一条彩带长10米,把它剪成2米长的小段,可剪成________段,如果一段一段地剪要剪________次。
3. 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________座路灯。
4. 36名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
大家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四个顶点都有人。
每边各有几名学生?5. 学校钟楼的大钟3时敲响3下,4秒钟敲完。
6时敲响6下需要________秒。
6. 一个圆形跑道长300米,沿道路每隔6米栽一棵树,跑道周围共栽了________棵树。
二、计算题:计算下面各题。
15.2−3.8+5.66000÷15+12×11(145−35)÷(50+5)16+(6×7−42)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下面是某地区2000至2005年每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情况统计表,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数量/台四、解决下面各题:(33分)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
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有一块正方形的花坛,在花坛的四周都摆上花盆,每边都摆上4盆,四个顶点都要摆,一共需要几盆花?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要为一个比赛场馆400米的环形跑道边上插彩旗,每隔4米插一面彩旗,需要彩旗多少面?2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5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
一共有几个车站?为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四年级学生排成下面的方阵。
最外层每边站了15个人,最外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整个方阵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997∼2003年全国每年出生人口数如下图: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第10单元总复习
第4课时统计与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0页第4题,练习二十五第14~17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能正确绘制复习条形统计图。
2.进一步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3.进一步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答方法。
4.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求平均数。
3.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
1.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哪种统计方法?
2.出示教材第110页第4题。
你能根据这些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吗?
说一说怎样绘制这个统计图。
3.完成第4题的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二、复习平均数
1.什么是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
2.出示教材练习二十五第14题。
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指名回答。
师归纳:平均数是平均计算得来的数,是虚拟的数,并不是说处处水深都是1.1m,应该是有的地方比 1.1m深,有的地方比1.1m浅,所以还是有危险。
他说没危险是错的。
三、复习鸡兔同笼问题
1.还记得怎样解答鸡兔同笼问题吗?
(列表法、画图法、假设法等)
2.出示教材练习二十五第20题。
自己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再指名汇报自己的方法。
师评价,集体订正。
四、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五第15~19、21题。
五、同步训练
教学至此,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