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炼钢法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5.47 MB
- 文档页数:4
电炉炼钢原理及工艺以电炉炼钢原理及工艺为标题,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炉炼钢的原理和工艺流程。
一、电炉炼钢的原理电炉炼钢是利用电能将废钢或铁矿石熔化并加以冶炼的一种钢铁生产方法。
相比传统的炼钢方法,电炉炼钢具有灵活性高、能耗低、环保等优点,因此在现代钢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电炉炼钢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弧放电的高温高能量特性,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炉内的材料熔化。
电炉内设置有电极,通过电极产生的电弧放电,使炉内的钢块或铁矿石迅速升温至熔化点,完成炼钢过程。
二、电炉炼钢的工艺流程电炉炼钢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熔炼、冶炼和出钢等环节。
1. 原料准备:电炉炼钢的原料主要包括废钢和铁矿石。
废钢是指回收利用的废旧钢材,根据需要进行分类和预处理。
铁矿石经过破碎、磁选等工艺处理后,得到适合电炉炼钢的铁矿粉。
2. 熔炼:原料装入电炉后,通过电极引入高温电弧,将原料迅速加热至熔化点。
在熔炼过程中,电弧的高温作用下,原料中的杂质被氧化还原,炉内温度逐渐升高。
3. 冶炼:炉内温度达到要求后,加入适量的脱氧剂和合金元素,调整炉内成分,提高钢的质量。
同时,通过喷吹氧气等方式进行氧化剂的供给,控制冶炼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净化钢液。
4. 出钢:冶炼结束后,通过倒炉或倾炉等方式将炼好的钢液从电炉中倾出,进一步加工成所需的钢材。
出钢后,需要进行连铸、轧制等工艺,最终得到成品钢材。
三、电炉炼钢的特点和优势1. 灵活性高:电炉炼钢可灵活调整炉内温度和成分,适应不同的钢种和质量要求,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2. 能耗低:电炉炼钢相比传统炼钢方法,能耗更低。
电能可以高效转化为热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3. 环保:电炉炼钢过程中没有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和废渣,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电炉炼钢可以使用废钢作为原料,有效促进了废钢的回收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
4. 生产效率高:电炉炼钢的工艺流程简单,生产周期短,可以实现快速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电炉炼钢原理及工艺电炉炼钢是一种利用电能加热熔融金属并进行冶炼的方法。
它主要由电炉本体、电源系统、炉衬和操作系统组成。
其工艺过程分为装料、预热、熔化、合金化、调温、夫妇活、卸渣和出钢等阶段。
电炉炼钢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直接电炉炼钢和间接电炉炼钢。
直接电炉炼钢是指直接将铁矿石和废钢等金属经过还原反应转化为钢水的工艺方法,而间接电炉炼钢则是先将铁矿石转化为熔融铁,然后再进行洗炼的方法。
在电炉炼钢的工艺中,首先需要对金属进行装料。
装料包括铁水、废钢、合金和炉渣等金属材料的投入。
装料时,应根据炼钢的配方要求,按一定比例将各种材料投入电炉中。
合金是为了调整钢的成分和性能,以及改善炼钢的过程控制,在不同的配方中,合金的用量也不同。
装料完成后,开始进行预热。
预热是为了提高炉料中的金属温度,以利于后续的熔化和反应过程。
预热可以通过电炉的电能加热,也可以通过燃气等其他能源进行加热。
在预热过程中,应根据炼钢工艺要求,控制好预热的温度和时间,以保证最佳的炼钢效果。
在预热完成后,金属开始熔化。
熔化过程中,电炉通过电流加热炉内的金属材料,使其达到熔点,形成熔融的钢水。
熔化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电炉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以充分熔化金属,并保持炉内的温度均匀。
当金属完全熔化后,开始进行合金化。
合金化是为了调整钢的成分和性能,以改善钢的质量。
在合金化过程中,需要添加适量的合金材料,并控制好合金的加入时间和温度,以保证合金的充分溶解和均匀分布。
合金化完成后,开始进行调温。
调温是为了得到合适的熔融铁水温度和钢水温度,以满足后续冶炼工艺的需求。
调温可以通过调节电炉的加热功率和炉内的温度控制装置来实现。
调温完成后,进行夫妇活。
夫妇活是为了提高钢水的纯净度和均匀性,以去除炉渣和杂质。
夫妇活可以通过在炉内注入草酸、石灰和氮气等化学物质,或者进行吹炼和搅拌来实现。
夫妇活完成后,开始卸渣。
卸渣是指将炉渣从熔融金属中移除的过程。
卸渣可以通过倾炉或者顶炉的方式来进行。
电弧炉炼钢1. 简介电弧炉炼钢是一种在电弧能量的作用下将废钢或者生铁炼制成钢的方法。
相对于传统的炼钢方法,电弧炉炼钢有着更高的灵活性和效率,成为现代钢铁行业中的重要工艺。
2. 炼钢工艺电弧炉炼钢的基本工艺如下:1.物料准备:选择适合的废钢或者生铁作为原料,通常这些原料已经经过预处理,去除了杂质和杂质。
2.炉料装入:将准备好的炉料装入电弧炉。
3.炉顶封闭:封闭电弧炉顶,确保炉内的温度不会外泄。
4.电弧点火:通过电极在炉料上方产生电弧,产生高温并使炉料融化。
5.炼炉过程:炉料在高温下逐渐融化,并通过冶炼炉底部的出渣口排出产生的渣滓。
6.合金添加:根据需要,在炼钢过程中添加合金元素,调整钢水的成分。
7.取样分析:在炼钢过程中,定期通过取样分析来检查钢水的成分和质量。
8.真空处理(可选):根据需要,对钢水进行真空处理以去除氧化物和杂质。
9.浇注:当钢水达到目标成分和质量后,将钢水倒入浇注设备中,制成所需要的铸件。
3. 电弧炉的种类电弧炉可以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分为多种类型:•直接电弧炉:直接电弧炉是最常见的电弧炉类型,通常用于钢铁和合金的炼制。
它通过电弧加热和炉底加热来融化原料。
•感应电弧炉:感应电弧炉利用高频感应加热原理,通常用于特殊钢和高合金钢的生产。
它的优点是加热快速且能耗低。
•氧气底吹电弧炉:氧气底吹电弧炉是在直接电弧炉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它通过在炉底喷吹氧气来增加炉内氧含量,以减少杂质和提高钢水的纯度。
4. 电弧炉炼钢的优势相对于传统的炼钢方法,电弧炉炼钢具有以下优势:•灵活性:电弧炉炼钢可以使用废钢或者生铁作为原料,既能够回收再利用废钢,又能够降低对矿石的需求。
•高效率:电弧炉炼钢的加热速率较快,炉内温度控制比较容易,可以更快地完成冶炼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环保:电弧炉炼钢过程中的废气和废渣可以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精准调控:电弧炉炼钢可以通过调整电弧的电流和电压来精确控制温度,并可以添加合金元素,灵活调节钢水的成分。
1、穿井:电极随着炉料的熔化而不断下降。
在炉料中形成三个比电极直径大30~40%的深坑,称为电极“穿井”。
2、短网:从电弧炉变压器低压侧出线开始到炉中电弧为止,传导低电压的大电流的导体在我国和苏联称为短网。
3、炉外精炼:把一般炼钢炉(转炉,平炉,电弧炉)中要完成的精炼任如脱S,O,P去气去夹杂,调整钢的成分和钢液温度等移到炉外的钢包中或专用容器中进行。
4、碱度:炉渣中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的百分含量之比。
其表示方法有:当炉渣含P较低表示为CaO/SiO2,当炉渣含P较高时CaO/(SiO2 +P2O5 ),当炉渣含Mg较高时(CaO+MgO)/SiO2。
5、双渣氧化法:又称氧化法,氧化熔化后期先扒渣后炉渣脱氧的熔炼方法。
特点有正常的氧化期,能脱S、O、P、去气去夹杂,对炉料无特殊要求,还原期可冶炼高质量钢6、双渣还原法:又称返回吹氧法。
特点是冶炼过程中有较短的氧化期,(t≤10min)造渣化渣,又造还原渣,能吹氧脱C去气去夹杂,但由于该种方法脱P较难,故要求炉料要由含P低的返回废钢组成。
7、白渣法:以碳粉,硅铁粉作还原剂,还原的炉渣冷却后呈白色,所以叫白渣操作。
1、炉衬由炉壁,炉底和炉顶组成。
寿命最短的是炉壁,它的工作条件最差,距电弧近,温度高,又受炉渣的浸蚀。
2、RH法:真空循环脱气法,DH法:提升脱气法,VOD法是真空吹氧脱碳法,AOD 法:氩氧脱C法3、GCr15指滚动轴承钢含Cr 1.5%,20CrMnTi指合金结构钢含Ti 0.1%.4、传统氧化法冶炼工艺的六个阶段是:补炉,装料,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出钢。
5、碱性电炉炼钢的两类方法是:氧化法和不氧化法。
6、炉外精炼方法分为:真空精炼法,非真空精炼法,喷射冶金及合金元素特殊添加法。
7、碱性电弧炉冶炼钢种有结构钢,高速钢,不锈钢,轴承钢8、碱性电弧炉冶炼氧化法分为矿石氧化法,吹氧氧化法,综合氧化法。
9、脱氧的方法有:沉淀脱氧,扩散脱氧,综合脱氧。
电炉炼钢原理及工艺
电炉炼钢原理及工艺是现代钢铁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电炉是一种以电能为热源,通过电流通过炉料生成炉内高温的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炉料,使炉料内部产生电阻加热,在高温下将炉料熔化成为钢水,再进一步进行冶炼和处理得到所需的合金钢。
电炉炼钢的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选择适合的生铁、废钢等作为原料,需要根据要求的钢种和质量进行调配和预处理。
2. 炉料装入:将准备好的原料装入电炉中,根据需要添加石灰、生石灰等辅助熔剂,以调节炉温和炉料成分。
3. 炉衬加热:通过电极将电能输入到炉衬中,形成电阻加热,在高温下将炉衬加热到一定温度,保证炉料顺利熔化。
4. 炉料熔化:炉料在高温下逐渐熔化,原料中的铁水和废钢中的钢水混合在一起,并通过搅拌和吹氧等方式进行冶炼和处理,以达到所需钢种的成分和纯净度。
5. 渣化处理:在炼钢过程中生成的氧化物和杂质通过吹氧等方式与炉底的炉渣反应,形成浮渣并排出炉外。
6. 钢水处理:根据需要进行脱氧、合金化等处理,以调整钢液的成分和性能。
7. 出钢:达到要求后,将炉内的钢水倾倒到包铸机或连铸机中进行连铸或铸锭。
8. 后续处理:根据需要对钢水的温度、成分、物理性能等进行进一步调整和处理,以获得可供应市场的成品钢材。
总之,电炉炼钢是一种使用电能为热源的钢铁生产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电阻加热炉料达到高温,将炉料熔化成钢水,再经过冶炼和处理得到所需的合金钢。
根据具体工艺要求,通过合理选料、调配、预处理、炉衬加热、炉料熔化、渣化处理、钢水处理等一系列步骤,最终获得合格的钢材产品。
电炉炼钢知识点总结一、电炉炼钢的基本原理电炉炼钢是利用电能将生铁、废钢或铁合金作为主要原料,通过高温加热与熔融,加入合适的脱氧合金元素进行精炼,最终获得符合要求的钢水的工艺过程。
电炉炼钢主要依靠电弧能量加热熔化金属,通过电渣或氧下吹气使金属氧化物脱碳、脱硅、脱磷、脱硫,同时调整合金成分,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钢水。
二、电炉炼钢的主要工艺流程1.电弧炉的装料电弧炉装料时要根据炉子的规格与性能参数,配合合理的装料方案,通常按照一定比例混装生铁、废钢和铁合金,并加入适量的脱氧合金元素和渣料。
装料时要尽量均匀分布,防止料层不均匀导致炉子内部温度不均匀。
2.炉内燃烧与电弧熔炼电弧炉工作过程中,先点燃炉内燃料,形成初步熔融的金属料,然后接通电源,形成电弧加热金属料,使其完全熔化。
电弧能量直接作用在炼钢料上,既可以加热料中金属,也可以加热电炉底部和侧壁,使整个炉子的温度均匀。
3.氧气吹炼和脱氧合金元素加入在炉内形成熔池后,通过氧下吹或氧气桩等方式加入氧气进行吹炼,脱除炉内废气和不良成分,同时加入脱氧合金元素,使炉内金属达到合适的成分、温度和质量。
4.渣液处理和连铸过程最后一步是对炉内渣液进行处理,通过加入合适的矿物质进行还原、脱硅和脱氧等操作,最终得到净化的钢水。
随后将净化的钢水通过连续铸造工艺进行浇铸,成为成形的连铸坯料。
三、电炉炼钢的主要设备和工艺特点1.电弧炉电弧炉是电炉炼钢的关键设备,通过钢包、电极、电极架、转子、电子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其优点是操作灵活、能耗低、生产周期短等。
2.电渣重熔炉电渣重熔炉是对废钢进行冶炼的主要设备,通过电渣电磁感应加热,使废钢迅速熔化。
其优点是炉内温度均匀、温度可控、冶炼环境稳定等。
3.电弧炉与LF精炼炉的联合工艺电弧炉与LF精炼炉的联合工艺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工艺,通过将电炉炼钢与LF精炼技术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控制合金成分、温度和氧化物含量,提高钢水质量。
四、电炉炼钢的主要操作技术1.控制装料质量装料时要严格按照比例进行混装,控制原料质量和成分,防止过多的杂质与氧化物的夹杂。
第一章电炉炼钢知识1、电炉简介电炉(EAF)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高能电弧将废钢熔化并冶炼为高质量的钢水。
因此现代化电炉的主要任务是尽快将固态原料变为钢水,并在随后的二次冶金过程中进行精炼。
但是,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几乎所有的冶金过程都在电炉中进行,这经常作为二次精炼的预处理。
2、电炉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钢铁生产工艺–通过铁矿石冶炼的铁水来生产钢–仍然在世界钢产量中占主导地位,但是每年采用电炉流程生产的钢材越来越多,2004年世界和美国钢产量的1/3是由电炉生产的,电炉钢产量越来越多废钢的循环利用节约了原材料和能量消耗,对经济和环境都十分有利。
通过循环利用原料,电炉工艺能够生产低合金和高合金钢,并能够生产很多钢种,从发动机和大的工具钢到不锈钢餐具、医疗器械等。
不同的电炉厂根据电炉容量(一般在50到150吨之间)和功率不同,产量也不一样。
电炉冶炼时间,例如从上炉出钢到下炉出钢的时间间隔一般在45分钟到2小时之间,通常和拉速相匹配。
3、基本设备和操作电炉的基本结构包括带有炉盖的炉壳。
炉壳的内衬为陶瓷砖(一般为碳化镁砖),用来将炉子和钢液隔绝。
在炉壳的上部和炉盖内部均采用水冷设备代替了陶瓷砖。
并使水冷板和钢液不直接接触。
在通电熔化废钢之前,先通过废钢料篮向炉中加入认真挑选过的废钢。
加入废钢后,关闭炉盖,将三根石墨电极降低至废钢。
加电后通过电极和废钢之间打弧将电能转变为热能。
当废钢熔化后,在炉低汇集形成钢液。
废钢熔化、并在废钢内形成凹陷后,将电极降低。
通过电气系统的反馈信号,来调节电极夹持臂的位臵,进而控制电极的垂直运动,以保证最佳的供电状态。
当废钢熔化后,电炉里面有了更多的空间,这时关闭电源、打开炉盖向炉里加入另一篮废钢。
然后打开电源,开始熔化第二篮废钢。
当所有的废钢熔化后(一般为2或3篮),继续加热以保证钢液的温度比出钢高。
这个阶段-经常被称为精炼阶段-开始进行一些冶金操作例如脱硫、脱磷和脱碳当钢液的温度和成份合适时,关闭电源、出钢。
电炉炼钢法电炉炼钢法是以电能作为热源,而电弧炉炼钢是应用得最为普遍的电炉炼钢方法。
我们通常所说的电炉炼钢,主要是指电弧炉炼钢,因为其他类型的电炉如感应电炉、电渣炉等所炼的钢数量较少。
电弧炉炼钢是靠电极和炉料间放电产生的电弧,使电能在弧光中转变为热能,并借助辐射和电弧的直接作用加热并熔化金属和炉渣,冶炼出各种成分的钢和合金的一种炼钢方法。
电炉炼钢主要利用电弧热,在电弧作用区,温度高达4000℃。
冶炼过程一般分为熔化期、氧化期和还原期,在炉内不仅能造成氧化气氛,还能造成还原气氛,因此脱磷、脱硫的效率很高。
所用含铁原料主要为废钢,约占70%以上,另外可以加入铁水、生铁、直接还原铁、热压块等。
冶炼时间较长,一般至少是转炉冶炼时间的两倍。
电炉熔炼温度高且容易控制调节,电弧炉弧光区温度高达3000-6000℃,炉温高达2000℃以上,远高于冶炼一般钢种所需的温度,可以用于冶炼转炉不能冶炼的合金钢和不锈钢。
炉内气氛易于控制调节。
在冶炼的不同阶段,炉内不仅能造成氧化性气氛,还能造成还原性气氛,前者有利于脱碳和去磷,后者有利于脱氧、去硫、易氧化合金的加入、回收金属元素和控制钢液成分。
电炉设备比简单,投资少,建厂快,占地少,且容易控制污染。
但由于所需能源由电极在短路时产生的高温来提供,耗电量较大,冶炼1吨钢所消耗的电能约350-600kwh;成品钢中氢、氮含量偏高。
因为在电弧作用下,炉内空气的水汽大量离解,生成的氢和氮,如进入钢水,将影响钢的质量。
电弧是“点”热源,炉内温度分布不均匀,熔池平静时,各部分钢水温度相差较大。
碳质电极的存在会使钢液增碳,给冶炼低碳钢带来困难。
废钢铁是一种载能资源,用废钢铁炼钢可以节约大量能源。
在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从采矿、选矿、烧结、焦化、炼铁到炼钢、轧钢,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主要集中在炼钢工序之前。
研究表明,用废钢直接炼钢和用矿石炼铁后再炼钢相比,可节约能源60%,节水40%。
废钢铁是一种环保资源,用废钢直接炼钢和用矿石炼铁后再炼钢相比,可减少废气186%、废水76%和废渣97%,有利于清洁生产和排废减量化。
湿法炼钢方程式电炉炼钢法,又称湿法炼钢,是一种利用原料(铁矿石和煤等)中所含碳素为还原剂,在电炉中使之还原并氧化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放出大量的热来炼钢的方法。
与传统的平炉炼钢相比,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焦比,而且也能显著改善钢材质量。
由于还原反应时间短,加热温度低,因此不存在氧化脱碳的现象。
(1)湿法炼钢,包括造渣、熔化、精炼和除尘四个主要过程。
(2)造渣过程:主要目的是使矿石中的大部分脉石、磷和碳酸盐分解为熔融状态,便于进行下一步操作。
其方法有碱性造渣法、酸性造渣法和电性造渣法三种。
(3)熔化过程:是为了实现矿石的造渣作用和提供化学能,必须加热矿石。
加热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即鼓风(或氧气)、热油、水喷或电热。
鼓风对熔化速度影响较大;水喷和电热则有利于增大金属的流动性,缩短熔化时间。
(4)精炼过程:为了保证钢液中所含的杂质在精炼时被去除,常采用不同的精炼方法。
如吹氩、吹氧、氮气转炉和脱碳、真空处理等。
(5)除尘过程:为了保证排出气体中的尘粒,要求布袋除尘器的收尘效率达到99%,因而一般需要多级除尘。
主要有重力除尘、旋风除尘和水膜除尘。
重力除尘,适用于粘性小、密度小的粉尘;旋风除尘,适用于粉尘密度接近的粒子,如氧化铝粉尘;水膜除尘,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新型除尘技术,它不仅可以捕集细颗粒尘粒,而且可以捕集微细尘粒,包括雾滴和气溶胶。
目前,我国对湿法炼钢尚未普遍采用,主要原因是该法所用设备投资较大,因而一般只限于大型钢铁企业使用,其主要缺点是:废渣、废气和烟尘排放量大,因而环境污染严重,劳动条件恶劣。
电炉炼钢发展到现代高炉炼铁已经成为现代冶金工业的重要支柱之一。
大型高炉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热工设备。
大型高炉的建设,除选择合理的厂址外,配套建设完整的动力、供水、供电和通讯系统,以及必需的工业和民用建筑和构筑物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我国大型高炉已达3000m3,高炉容积和装备水平基本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