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单元计划和课时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54.25 KB
- 文档页数:8
武术大单元18课时计划摘要:1.课程概述2.课程目标3.课程内容4.课程安排5.教学方法6.课程评价正文:一、课程概述武术大单元18 课时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武术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武术技能和竞技水平,同时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
本课程适用于中小学生,以基本武术动作、套路和竞技技巧为主要教学内容。
二、课程目标1.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如力量、速度、柔韧性、协调性等。
2.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武术动作、套路和竞技技巧。
3.培养学生良好的武术竞技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4.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课程内容1.基本武术动作:包括手型、步型、腿法、身法等。
2.武术套路:如长拳、太极拳、南拳等。
3.竞技技巧:如散打、推手、擒拿等。
4.武术文化:介绍武术的历史、发展、流派、名家等。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共18 课时,每课时45 分钟。
具体安排如下:1.第1-6 课时:基本武术动作的学习。
2.第7-12 课时:武术套路的学习。
3.第13-16 课时:竞技技巧的学习。
4.第17 课时:武术文化讲座。
5.第18 课时:课程总结和汇报表演。
五、教学方法1.采用示范、讲解、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快速掌握武术技能。
2.运用分组教学,让学生相互观摩、学习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安排定期的武术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心理素质。
六、课程评价1.学生出勤率和课堂表现。
2.学生完成武术动作、套路的熟练程度。
3.学生在武术比赛中的表现。
4.学生对武术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课堂教学设计学习阶段水平三(五年级)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刘海男教学内容:武术组合动作(三)游戏:石头,剪刀,布对推一、设计思路我校是武术传统项目学校,多年来,学校在开展武术活动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社会认可、家长支持。
同时也被宿豫区教育局评为宿豫区小学生武术训练基地,武术作为一项体能训练的慢功夫,他磨练人的意志,经常习武和坚持锻炼的冉,不难看出要比一般的孩子在恶劣的环境下适应的比较快。
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身子女,家长们对孩子是关怀备至,有些家长认为只要是让孩子吃好,喝好就行了,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从小培养孩子的文化及身体素质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许多家长们是觉得武术踢踢打打、对抗激烈,只适合青少年和成年人练习,其实不然,经过实践,有专家表示让幼儿练习武术对孩子有很多好处,具体表现以下五个方面:健体、启智、育心、知礼、自信。
二、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水平三阶段五年级上学期武术教材第四课:武术组合动作,游戏:石头、剪刀。
布,、对推。
是我校学生在水平一、二阶段学习中对武术基本手、步型、基本的武术套路作已经初步掌握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基础武术组合动作。
三、学情分析我校五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竞争意识和表现欲望明显增强,在学校普及武术操之后,武术在同学们之间掀起了热潮,有更多的孩子报名参加了武术兴趣小组,在加上我们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武术比赛和表演,以及各种媒体的教学课堂介绍,大部分同学已经对武术有了基本的了解,都怀着一颗蠢蠢欲动的心去学习武术。
四、教与学的策略运用根本课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在教学方式上主要采用游戏法、讲解示范法、练习法、竞赛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手段,让学生们能够在愉快的四十分钟里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在组织这堂课的过程中,先从游戏开始,在一开始的游戏中让学生们能够感觉到学习武术原来也是这么的快乐,队形上采用先集体模仿练习,在分组练习,有收到放再到收的过程中有序开展,尽量用好用足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武术大单元18课时计划(原创版)目录1.武术大单元概述2.课时计划具体内容3.课时计划实施建议正文【武术大单元概述】武术大单元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以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为主要目的,兼有竞技、表演等多种功能。
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拳、器械、对练、集体等项目,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时计划具体内容】本次武术大单元课时计划共包括 18 个课时,每个课时时长 90 分钟,具体内容如下:1-3 课时:武术基本功,包括马步、弓步、仆步、虚步等基本步型,以及冲拳、摆拳、勾拳、崩拳等基本拳法。
4-6 课时:学习太极拳,掌握其基本动作和要领,理解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和健身原理。
7-9 课时:学习八卦掌,了解其起源、特点和基本掌法,掌握单换掌、双换掌、顺掌等基本动作。
10-12 课时:学习长拳,包括长拳的基本动作、组合动作和套路,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13-15 课时:学习南拳,掌握其基本拳法和腿法,了解南拳的技击特点和实用价值。
16-18 课时:进行武术器械的学习,包括刀、枪、剑、棍等常见器械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技巧。
【课时计划实施建议】在实施课时计划时,建议教练员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学员的年龄、身体状况和武术基础,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
2.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防止学员养成错误的动作习惯。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员的武术兴趣和爱好,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定期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学员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教学质量。
5.结合实际,组织学员参加武术比赛和表演活动,提高学员的武术技能和应用能力。
武术课教学方案〔共6篇〕第1篇:武术教学方案幼儿武术教学方案通过学习武术,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工程,经常参加武术锻炼,可以进步人的运动、消化、神经、心血管等系统的功能,武术兴趣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学习,使孩子们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丰富文化生活的目的。
武术兴趣班将根据幼儿的实际身体素质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分期进展。
一、教学目的:1.培养孩子对武术运动的兴趣,鼓励参与这项运动。
2.掌握武术工程的根本动作,并通过参与武术运动的训练增强体质、进步体能。
3.理解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自觉地自我锻炼。
二、教学内容:9月份:第一周:冲拳、架拳、马步游戏:老鹰抓小鸡第二周:推掌、弓步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第三周:弓步搂拳冲拳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第四周:复习一、二、三周的内容10月份:第一周:正踢腿游戏:长高了变矮了第二周:提膝穿掌、砸拳游戏:看谁能追上我第三周:侧踢腿游戏:接力赛第四周:复习五、六、七周的内容11月份:武术操《八面威风》12月份:武术操完好动作1 月份总复习三、教学方法及要求:方法:必须遵循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孩子们的自觉积极性相结合,直观教学与启发思维相结合,系统性与武术的兴趣教学相结合,稳固进步与训练相结合的根本原那么。
要求:1.准确连接的完成全套动作;2.动作标准,节奏明显;3.熟悉单个动作的名称。
第2篇:武术教学方案武术教学方案中班〔上期〕一、指导思想少儿正处于武术打根底和积极进步的有利时期。
所以,在进展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要不断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训练动机,培养他们高尚的武德、优良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少儿身心全面开展,安康成长。
二、教学目的1、掌握武术的根底知识,根本手型手法,根本步型步法,武术套路组合,眼神、精气神〔练习〕,根本腿法。
2、增强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进步学生的身体素质,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国的武术精华,增强学生对传统武术的理解。
武术教案单元计划模板教案标题:武术教案单元计划模板教案单元概述:本教案单元旨在通过武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性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单元适用于中小学各个年级的体育课程。
教学目标:1. 了解武术的起源、发展和文化背景。
2. 学习武术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4.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5.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6.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律性。
教学重点:1. 武术的起源和发展。
2. 武术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 武术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1. 第一课:武术的起源和发展-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了解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武术的理解和认识。
- 教师讲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第二课:武术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教师示范和解释武术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如基本拳法、踢腿动作等。
- 学生进行跟随练习,逐步掌握基本动作和技巧。
- 学生自由搭配动作,展示个人风采。
3. 第三课:武术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武术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武术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武术对个人品质和道德修养的影响。
4. 第四课:自我保护技能的训练- 教师示范和解释自我保护技能,如摔倒技巧、解脱技巧等。
- 学生进行跟随练习,逐步掌握自我保护技能。
-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场景练习,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5. 第五课:团队合作训练-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训练,如对练、组合动作等。
-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 学生进行小组表演,展示团队合作成果。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陈述,评估学生对武术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3. 通过实际动作练习和表演,评估学生对基本动作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4.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训练中的表现情况。
小学武术操教学计划整理武术操单元教学计划3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小学武术操教学计划整理武术操单元教学计划3篇,供大家参阅。
小学武术操教学计划整理武术操单元教学计划1通过学习武术,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常参加武术锻炼,可以提高人的运动、消化、神经、心血管等系统的功能,武术兴趣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学习,使孩子们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丰富文化生活的目的。
武术兴趣班将根据幼儿的实际身体素质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分期进行。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对武术运动的兴趣,鼓励参与这项运动。
2、掌握武术项目的基本动作,并通过参与武术运动的训练增强体质、提高体能。
3、了解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自觉地自我锻炼。
二、教学内容:3月份:第一周:冲拳、架拳、马步游戏:老鹰抓小鸡。
第二周:推掌、弓步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第三周:弓步搂拳冲拳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第四周:复习一、二、三周的内容。
4月份:第一周:正踢腿游戏:长高了变矮了。
第二周:提膝穿掌、砸拳游戏:看谁能追上我。
第三周:侧踢腿游戏:接力赛。
第四周:复习五、六、七周的内容。
5月份:舞蹈:众人划桨开大船健美操小组合。
6月份:总复习幼儿拳完整动作。
三、教学方法及要求:方法:必须遵循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孩子们的自觉积极性相结合,直观教学与启发思维相结合,系统性与武术的兴趣教学相结合,巩固提高与训练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要求:1、准确连贯的完成全套动作;2、动作规范,节奏明显;3、熟悉单个动作的名称。
小学武术操教学计划整理武术操单元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我校自开展武术教学至今,从锻炼同学的自身素质出发,培养学生的武德和双基能力,为同学们的身体体能着想,主要以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技能训练,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提高团体荣誉感,力争达到心理过硬,思想过硬,动作准确。
二、体能训练:体能训练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通过这学期的体能训练,目前学生整体素质差,双差生较多,肥胖生较多,新生也比较多。
武术大单元18课时计划(一)武术大单元18课时计划课时一:武术基础知识介绍•引言•武术的定义和起源•不同流派的概述课时二:武术基本功训练•学员身体素质评估•基本功概述:站、走、跑、跳、滚、爬•基本功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课时三:武术拳术基础训练•武术拳术的特点和分类•标准拳法动作示范和解说•学员跟随教练进行练习课时四:拳法套路训练•套路的概念和作用•常见拳法套路介绍:太极拳、形意拳、洪拳等•学员模仿教练演示进行套路练习课时五:基础腿法训练•不同腿法动作的分类和应用•腿法训练的重要性和方法•学员自我练习和教练示范指导结合课时六:翻腾技巧训练•翻腾技巧的类型和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学员逐步练习和提高翻腾技巧课时七:武器基础知识介绍•常见武术器械的分类和特点•武器的选择和练习场地要求•学员初步体验和了解武器课时八:武器基本技巧训练•常见武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动作•武器的起手、用法和收手训练•学员跟随教练进行武器基本技巧训练课时九:武术实战对抗训练•实战训练的目的和意义•实战对抗的场景和规则•学员进行实战对抗训练,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课时十:武术养生知识介绍•武术养生的理念和方法•不同养生功夫介绍:太极养生功、武术五禽戏等•学员了解并尝试不同的养生方法课时十一:武术哲学及精神培养•武术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武术精神的培养和涵养方式•学员通过讨论和分享了解武术的哲学和精神文化课时十二:武术文化考察活动•参观武术馆或武术比赛现场•学员了解和感受武术文化的深厚底蕴•讲解员的解说和指导,学员自由参与交流课时十三至课时十八:综合复习和考核•学员进行武术技法、套路和实战的综合复习•理论知识的考核和实际能力的评估•结束式活动和学员合影留念以上是一份针对“武术大单元18课时计划”的整理。
通过分阶段的训练和学习内容,学员能够逐步掌握武术的基本知识、技巧和理论,并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实战能力。
同时,注重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培养学员的身心健康,使其受益终身。
武术单元计划和课时教案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武术》单元教学计划设计说明一、指导思想本单元依据《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不仅让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发展,而且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努力,巩固和提高武术的动作及应用技能,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单元教学内容及分析《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阶段“要重视选择武术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醒目进行学习”,武术是低年级运动技能教学内容之一。
低年级武术的各项教材,都是些最简单的武术基础动作。
在水平一的武术教学主要选编了最简单易学的武术基础动作,包括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和武术健身操。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从小认识、学习和初步了解祖国的传统体育文化知识,锻炼身体,强筋健骨练意志;激发热爱祖国体育文化情感,培养爱国精神,整个武术单元分为5课时完成。
本次上课的内容是武术单元中的第二课时属于新授课,是在巩固武术基本功的基础上进行难度的提升,本课在整个单元中起到承前启后的地位。
为下一次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成为整个单元之中最关键环节。
三、学段学情分析: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容易受外界的干扰,注意力不集中,兴趣难持久,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
但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师要抓住他们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情景教学、模仿教学、分组讨论教学等)来进行教学。
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初步获得跳跃的简单知识,体验并初步学会双脚连续跳的动作方法,为其创造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享受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乐趣与成功。
四、单元教学目标:1. 运动参与目标:使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中来,能说出武术的一些动作名称。
2. 运动技能目标:在练习基本功的基础上,学习和初步掌握基本手型、手法,能自创“无名拳”。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 掌握基本的武术动作和套路。
- 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提高学生的武术素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模仿、练习等方法,让学生掌握武术动作。
- 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武术、尊重传统体育文化的情感。
-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敢自信的意志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武术基础知识:-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武术的分类与特点- 武术的礼仪与道德2. 基本动作与套路:- 基本站姿、步法、手型、拳法、掌法、腿法等- 常见武术套路(如:太极拳、长拳、南拳等)3. 实践与运用:- 武术表演- 武术比赛- 武术健身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武术视频、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武术?武术有什么作用?2. 讲授新课:- 讲解武术基础知识,如武术的起源、发展、分类等。
- 讲解基本动作与套路,如站姿、步法、手型、拳法等。
3. 示范与模仿:- 教师进行动作示范,讲解动作要领。
-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
4. 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练习。
-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5. 实践与运用:- 组织学生进行武术表演,展示所学成果。
- 组织学生参加武术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6. 总结与评价:-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重点知识。
-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武术教程》、《武术基本套路》等。
2. 教具:武术道具、音乐设备、录像设备等。
3. 场地:武术训练场地、表演场地等。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学生的实践与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武术学习。
六、课时安排1. 第一课时:武术基础知识与基本动作2. 第二课时:基本动作与套路3. 第三课时:实践与运用4. 第四课时:总结与评价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武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
武术大单元18课时计划摘要:一、前言二、课程目标三、课程内容1.基本功2.套路学习3.实战技能4.武术文化四、教学安排1.课时分配2.教学方法五、课程评价1.考核方式2.成果展示六、总结与反思正文:【前言】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本课程旨在通过18 个课时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技巧和实战技能,了解武术文化,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课程目标】1.熟练掌握武术基本功,如站桩、步法、手法等。
2.学会至少一套武术套路,理解套路中的攻防含义。
3.具备一定的实战技能,能在实际对抗中运用所学。
4.了解武术的历史、文化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课程内容】1.基本功:通过站桩、步法、手法等基本技巧的训练,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武术基础。
2.套路学习:选择一套典型的武术套路进行教学,使学生熟悉套路动作,理解套路中的攻防含义。
3.实战技能:教授学生在实际对抗中运用的技巧,如躲闪、防守、进攻等,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4.武术文化:介绍武术的历史、文化、流派等知识,让学生了解武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教学安排】1.课时分配:基本功4 课时,套路学习6 课时,实战技能4 课时,武术文化4 课时。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纠错、考核等多种教学方法,确保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课程评价】1.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实战演练、文化知识问答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成果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实战演练、套路表演等成果展示活动,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武术的基本技巧和实战技能,了解武术文化,培养对武术的兴趣和爱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武术单元计划和课时教案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武术》单元教学计划设计说明
一、指导思想
本单元依据《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不仅让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发展,而且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努力,巩固和提高武术的动作及应用技能,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单元教学内容及分析
《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阶段“要重视选择武术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醒目进行学习”,武术是低年级运动技能教学内容之一。
低年级武术的各项教材,都是些最简单的武术基础动作。
在水平一的武术教学主要选编了最简单易学的武术基础动作,包括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和武术健身操。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从小认识、学习和初步了解祖国的传统体育文化知识,锻炼身体,强筋健骨练意志;激发热爱祖国体育文化情感,培养爱国精神,整个武术单元分为5课时完成。
本次上课的内容是武术单元中的第二课时属于新授课,是在巩固武术基本功的基础上进行难度的提升,本课在整个单元中起到承前启后的地位。
为下一次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成为整个单元之中最关键环节。
三、学段学情分析:
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容易受外界的干扰,注意力不集中,兴趣难持久,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
但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师要抓住他们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情景教学、模仿教学、分组讨论教学等)来进行教学。
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初步获得跳跃的简单知识,体验并初步学会双脚连续跳的动作方法,为其创造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享受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乐趣与成功。
四、单元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目标:使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中来,能说出武术的一些动作名称。
2. 运动技能目标:在练习基本功的基础上,学习和初步掌握基本手型、手法,能自创“无名拳”。
3. 心理健康目标:在学练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体验成功的喜悦。
4. 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单元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各个动作的方法。
2.教学难点:明确各个动作的要点。
六、教学建议
1.顾此失彼、学后忘前是学生学习武术常遇到的问题。
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多用分解、慢速教学方法,多复习,为学生学习能力创造较好的条件,同时也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发展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和动作记忆能力,帮助他们改进学法,保护和发展他们的兴趣。
2.采用完整示范和慢速分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看清楚各个技术环节及其相互配合的方法,并告诉学生观看比较复杂的运动动作是难以一次把各个环节都看得清楚的,必须有步骤地去看,先看主、后看次;先看明显的,后看隐蔽的。
3.建立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发言、动作、展示进行相应的评价。
4.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课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抓住课堂生成及时调整教学,练习中充分发挥优生的带头作用,安排他们在学习中去帮助带动他人练习。
5.重视安全教育,把安全的要求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使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科学合、理安排每节课的适宜运动量负荷,使学生有序地活动、有效的发展。
七、课时安排
根据教材的难度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们把“武术”这个单元分成五个课时进行教学。
其中:
第一课次:练习武术基本功
第二课次:学习基本手型
第三课次:学习基本手法
第四课次:创编“无名拳”
第五课次:考核——无名拳
《武术》(教材)单元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教案)《武术—基本手型》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