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在中药与西药联用中的配伍禁忌
- 格式:docx
- 大小:36.84 KB
- 文档页数:2
中西药配伍禁忌探讨摘要: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今天,怎样联用中西药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也是临床药师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就不恰当的中西药联用时药物所发生的理化性质的改变、药理变化,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的降低、毒性反应的增加等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合理配伍用药安全引言:中西药配伍,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的一个手段,中西药配伍,有此能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但有些却降低疗效或产生毒副反应,中药的应用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实践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中西药的配伍禁总在临床上却重视不够,常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现从药理化学和药理学两方面讨论中西药的配伍禁忌。
一、理化性质改变。
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1、形成沉淀含有鞣质的地榆、石榴皮、五倍子、大黄等中药以及麻仁丸、利胆片等中成药与某些西药制剂联用会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与四环素类、红霉素等甙类,麻黄素、阿托品等生物碱以及亚铁盐制剂、碳酸氢钠制剂联用会产生沉淀,影响吸收。
2、形成络合物含有槲皮素的中药柴胡、桑叶、槐角及含有这些中药的制剂与含各种金属离子的西药合用会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3、酸碱中和五昧子、女贞子等酸性中药与氧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西药合用,煅龙骨、煅牡蛎、硼砂等碱性中药与胃蛋白酶合剂、乙酰水杨酸等酸性西药合用都会起中和反应,使药效降低甚至失去药效。
二、药理变化。
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1、药动学变化( 1)硼砂、海螵蛸、瓦楞子、皂角等碱性中药及其制剂与心得安、氯丙嗪、硫酸亚铁等联用会使其吸收降低,与奎宁、氯奎、强力霉素、新斯的明联用会使其从尿排出,促使血药浓度降低,与奎尼丁联用会导致排出减少,血药浓度增加而引起中毒。
( 2)碱性中药如硼砂、煅牡蛎等,使尿液酸化药等解离增多,排泄加快,使作用时间和作用强度降低。
( 3)中西药配伍后,不同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同,使药物的血药浓度有所变化,从而影响其组织结合。
中药和西药可以一起吃吗中药和西药可以一起使用,但需要谨慎选择和正确使用。
中药和西药在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上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优势,合理地结合使用可以达到相互协同、增强疗效的目的。
下面将从中药和西药的特点、相互作用、合理搭配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中药和西药的特点不同。
中药以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药物为原料,通过药材的煎煮、蒸馏提取等工艺制成。
中药疗效温和稳定,中医药治疗疾病强调整体调理,多为较为温和的治疗方法。
而西药则是以化学物质合成的药物,作用机制相对明确,对一些急性和严重的疾病有快速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副作用和毒性。
其次,中药和西药的相互作用需要注意。
中药与西药之间在药理学上可能存在相互影响。
一方面,一些中药可能会与西药发生药代动力学上的相互作用,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可能导致疗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增加。
另一方面,中药和西药的药物成分可能相互结合,产生新的药物化合物,可能改变药物的药效或副作用。
再次,合理搭配中药和西药是利用其优势,实现疗效的最大化。
在使用中药和西药联合治疗时,应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病人的体质差异以及中药和西药的作用机理进行合理搭配。
一方面,可以使用中药辅助西药治疗,以减少西药的剂量和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在放化疗过程中,中药可以缓解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可以使用西药辅助中药治疗,以加快疗效、增强中药的药效。
例如,在感冒发烧时,中药可以缓解症状,西药可以抗菌和退热。
最后,合理的中西药搭配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和监测。
由于中药和西药的复杂性和潜在的相互作用,患者在进行中西药联合治疗时应尽量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疾病的特点和中西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进行科学、合理的药品选择和用量调整,并进行必要的监测和评估。
总之,中药和西药可以一起使用,但需要慎重选择和正确使用。
合理搭配中药和西药可以发挥其疗效的互补作用,但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和监测,以确保治疗安全和疗效的最大化。
中西药的合用及配伍禁忌中西药联用在临床应用上越来越普遍,合用可使临床疗效增强,但如果配伍不当,则会降低疗效,产生不良反应,本文就部分中西药的合用及配伍禁忌予以简述。
【关键词】中药;西药; 合用;配伍; 疗效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西药联用在临床应用上越来越普遍,中西药合用可使临床疗效增强,但如果配伍不当,轻者降低疗效,重者导致医源性疾病,了解和掌握中西药的相互作用,做到合理配伍,对于每位临床工作的医师,药师,护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就部分中西药的合用及配伍禁忌予以简述,以供临床用药时参考。
1、含重金属离子中药及中成药龙骨、牡蛎、虎骨、石膏、滑石、赤石脂、赫石、白矾等中药中含有大量的铁、钙、镁、钾等金属离子,与四环素类、异烟肼或含黄酮和黄酮醇类的西药(如卢丁等)合用,易产生络和物,影响药物的性质和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含重金属离子的中药与东莨菪碱、阿托品等合用易产生沉淀或变色,影响西药的疗效。
含汞成分的中药和中成药,如朱砂、磁珠丸、朱砂安神丸、安宫牛黄丸等,不易与具还原性的西药碘化钾、溴化物、硫酸亚铁、亚硝酸钾等药物配伍,否则会产生有毒性的汞盐化合物。
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不宜与含硫酸盐、硝酸盐的药物同服,否则会生成剧毒物质三氧化二砷[1] 。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与钙离子结合,如若联用,会增加氨基糖苷类药的神经毒性[2]。
2、含苷类成分的中药及中成药杏仁、桃仁、桔梗、远志、白芥子、三七等含苷类成分的中药,不宜与西药胃蛋白酶、多酶片、淀粉酶等酶制剂合用,可发生酶水解,从而失去治疗作用;遇金属盐类(铅盐、钡盐、铜盐等)可产生沉淀而影响吸收。
杏仁、桃仁、银杏等含氰苷成分的中药,其所含氰苷在胃酸作用下经酶水解生成具有镇咳作用的氢氰酸,与镇静药、止咳药、麻醉药合用,易加强此类药对呼吸中枢的抑制,甚至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
罗布麻、蟾蜍等含强心苷类成分的中药,同洋地黄等强心苷类西药合用,能加重强心药的心脏中毒症状,可引起心跳停搏。
中成药与西药配伍注意事项及禁忌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中成药和西药配伍的事儿,这就像是一场奇特的化学实验,搞不好就会“炸锅”哦。
首先呢,你得知道中成药和西药就像两个来自不同星球的生物。
中成药像是一个慢悠悠的老中医,讲究的是整体调理,一步一步来,就像小火炖汤,慢慢入味。
西药呢,更像是个急性子的消防员,哪里起火(生病)就冲向哪里,速度快得像火箭。
这俩要是凑一块,可不能乱点鸳鸯谱。
比如说感冒药吧。
有些中成药感冒药里面含有麻黄碱,这就像一个小鞭炮,已经有点小威力了。
如果再和某些西药的降压药配伍,那就相当于在血压这个小火苗上再扔个小鞭炮,血压可能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嗖”地上去了,这可不得了啊,比看到鬼还吓人呢。
还有啊,那些含有石膏的中成药,石膏就像个冰冷的冰块,能清热泻火。
要是和四环素这种西药一起吃,就像冰块遇上了胶水,会影响四环素的吸收,就好比让一个运动员(四环素)穿着重重的铁鞋(被石膏影响后的状态)跑步,根本发挥不出正常水平嘛。
含朱砂的中成药就更神秘了,朱砂像是一个带着神秘力量的小魔盒。
要是和溴化物或者碘化物的西药配伍,那就像魔法碰撞,可能会产生有毒的物质,这就像是两个魔法师不小心召唤出了恶魔,对身体那可是相当有害的,简直就是身体里的一场小灾难。
再说含有酸性成分的中成药,它们就像一个个小醋坛子。
如果和碱性的西药一起,那可就是酸和碱的大战了,中和之后可能就什么药效都没了,就像两个武林高手过招,结果同归于尽,药都白吃了,钱也白花了,多冤呐。
像人参这样名贵的中药材在中成药里也不少见,人参就像个贵族老爷,它要是和西药中的强心苷类药物一起,就像两个老大凑在一起,容易让心脏这个小引擎超负荷运转,心脏可能会像一个过度劳累的小毛驴,随时可能罢工呢。
还有那些含有甘草的中成药,甘草像个老好人,和好多药都能搭搭话。
但要是和噻嗪类利尿药配伍,就像老好人也有办错事的时候,可能会引起低血钾症,这就像身体里的小电池突然没电了,整个人都软绵绵的,没劲儿。
药师药物配伍技巧在医学领域中,药物的组合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药物配伍技巧是药师的一项关键工作。
它涉及到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合理搭配,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药师药物配伍技巧。
一、配伍禁忌在药物配伍过程中,有一些组合是禁忌的。
这些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或不利影响,应当避免同时使用。
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联合使用可能增加肝脏损伤的风险。
此外,某些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如酮康唑和塞来昔布的联合使用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因此,药师在处理处方时,应仔细检查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避免发生不良事件。
二、药物相互增效除了禁忌的配伍组合外,还有一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增强其疗效。
这被称为药物相互增效。
例如,抗生素和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增强抗菌效果。
此外,长效胰岛素和碳酸酐酶抑制剂的联合使用可以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药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组合,以达到最佳疗效。
三、配伍稳定性在药师的日常工作中,了解药物的配伍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
某些药物在一起稳定,可以作为混合溶液使用,从而减少患者的用药次数和不适感。
然而,有些药物不能被混合使用,会产生沉淀、相互析出或降解。
药师应仔细查阅已有的文献和药物信息,选择适当的药物配伍方案,以确保配伍的稳定性。
四、配伍方式在药师进行药物配伍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
最常见的方式之一是药物溶解。
这是通过将药物溶解于溶剂中,然后给予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或口服。
另一种方式是直接混合。
这是将两种或更多的药物混合在同个容器中,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给药。
此外,还有药物浸渍、包衣和膜封等方式。
药师需要在了解药物特性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配伍方式。
五、个体化药物配伍每个患者的病情和健康状况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药物配伍应根据个体化需求来进行。
例如,年老体弱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较低,应当避免使用副作用较大的药物组合。
另外,对于儿童和孕妇来说,药物的适应症和配伍要求也不同于一般成人。
中医行业的中医药与西药配伍禁忌在中医行业中,中医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由于中医药与西药在药性、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需慎重考虑两者之间的配伍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医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进行探讨。
一、药性对比
中医药与西药的药性存在明显区别。
中医药强调整体调理,通过草本植物、矿物等天然物质治疗疾病,具有温和、缓慢的特点;而西药则是以药物分子为基础,功效明显、快速,但副作用较大。
因此,在配伍中医药与西药时,应避免中西药性质相反的药物同时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二、用法用量对比
中医药与西药在用法用量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中医药通常以煎煮、泡服、膏敷等方式使用,需要依靠药性渐进发挥疗效;而西药则以口服、注射等方式使用,疗效较为迅速。
当中西药同时使用时,应充分考虑两者的用法用量间的差异,避免超量或次量使用,以免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三、药物相互作用
中医药与西药之间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由于中药多采用多成分、多途径治疗,容易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
在配伍中
医药与西药时,应避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可以选择时间错开或选择替代药物,减少潜在风险。
总的来说,中医药与西药配伍时需要慎重考虑,避免发生配伍禁忌带来的不良影响。
中医药与西药各有其独特优势,合理搭配可以发挥双方的疗效,提高治疗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谨慎选择中西药的配伍方案,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中医急症必备中成药常与西药的配伍中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显著的药物治疗而闻名于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急性疾病或急症,如感冒发热、腹泻腹痛等。
对于这些情况,中成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但是由于中成药和西药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它们的搭配和配伍。
本文就中医急症必备中成药常与西药的配伍进行探讨。
1. 中医急症常见中成药中医急症中,常用的中成药有清热解毒类、化痰止咳类、止泻类、平肝息风等。
比如连花清瘟片、板蓝根颗粒、西黄丸、板蓝根胶囊等。
这些中成药在治疗感冒、发热、腹泻、咳嗽等急性疾病时有着较好的疗效和广泛的应用。
2. 中成药与西药的配伍原则在中医急症中,中成药常常与西药一同使用,以加快疗效、减轻不良反应,但在搭配时需谨慎遵循一些原则。
首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用合适的药物,避免发生相互干扰或副作用增加的情况。
其次,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功效搭配使用,避免药效相反或互相抵消。
最后,注意控制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超量用药或长期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3. 中成药与阿莫西林的配伍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
在中医急症中,如感冒、咽喉炎等疾病中,可与中成药连花清瘟片一同使用,以加速疗效。
连花清瘟片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功效,与阿莫西林配伍可有效抑制细菌的同时清除病毒,提高疗效。
4. 中成药与劳拉西泮的配伍劳拉西泮是一种镇静催眠药,常用于治疗焦虑、失眠等情况。
在中医急症中,如高热抽搐、失眠、神经痛等疾病中,可与中成药西黄丸配伍使用,以增强镇静和止痛效果。
西黄丸具有祛风镇痛、舒筋活血的作用,与劳拉西泮联合使用可减轻疼痛和紧张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5. 中成药与布洛芬的配伍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常用于治疗发热、疼痛等症状。
在中医急症中,如关节炎、扭伤等疾病中,可与中成药板蓝根颗粒配伍使用,以增强抗炎和解热效果。
板蓝根颗粒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作用,与布洛芬联合使用可有效减轻炎症和疼痛,促进康复。
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深入发展,中西药联用的情况日趋普遍,且已成为我国临床治疗的重要和普遍的手段。
中西药联合若用之得当则可产生协同作用甚至相加作用,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减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反之如不了解各药物成分的性质,配伍不当,可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性[1]。
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避免不合理的中西药配伍使用,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笔者就中西药联用的研究方法及临床常见的中西药配伍禁忌分析如下。
1 中西药联用的研究方法1.1 药效学方法此类研究方法是通过对如血压、血糖、血沉等临床可测数值的测定;或者通过对如头痛、咳嗽、溃疡愈合、抗菌活性等患者可感觉或临床可观察到的症状或现象的改变来评价配伍用药的结果。
1.2 药效学和药动学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既有药动学参数的采集,又有临床疗效的客观表现,使药物相互作用结果的判断更加趋于正确。
2 药物相互作用分类2.1 传统的药剂配伍分类①理化的配伍变化:主要指药物伍用后产生沉淀、吸附、螯合、缩合、水解等理化反应;②药理的配伍变化:不利的药理伍用其结果可产生拮抗作用而影响疗效,使病情延误。
如吗丁啉与654-2伍用可促进胃动力作用抵消;相加、协同作用增加毒副作用,如链霉素与庆大霉素伍用,抗菌作用增强,但耳毒性相加。
2.2 按药效学分类主要指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加、协同、拮抗。
中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产生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临床用药追求中西药的协同作用,但拮抗作用的机会同样也很多,这不但降低药效,而且还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甚至诱发某些药源性疾病。
例如:含钙离子的中药石膏、牡蛎、珍珠母等,对神经有抑制作用。
与某些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西药,如洋地黄类强心苷、心可定、心痛定等合用时可引起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
甘草、鹿茸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呈现水钠潴留和排钾效应,还可促进糖原异生,加速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使甘油、乳酸及各种成糖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
与水杨酸钠合用,能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的发病率;与强心苷类西药同服,可加重其毒性反应;与降糖药胰岛素、D860、优降糖等同服时,能产生相互拮抗,减弱降糖药的效应。
中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
物理性配伍禁忌两种或两种以上西药与中药配伍时常会引起物理变化。
如在服用龙胆酊等苦味健胃药时,不能同服蜂蜜、大枣、甘草等甜味中药。
因其甜味可掩盖苦味,从而减少苦对味觉神经末梢的刺激,降低其健胃的作用。
化学性配伍禁忌
地榆、石榴皮、五倍子、侧柏叶等中药含有大量鞣质,其与酶制剂同用时,由于酶制剂含蛋白质,其结构中的酰胺键或肽键可与鞣质形成牢固的氢键缔合物而致性质改变,疗效降低。
含鞣质的中药亦不可与含金属离子的制剂、生物碱类药配伍,因它们可在消化道内形成难吸收的沉淀而影响疗效。
含金属离子的中草药或中成药,如复方罗布麻片,牛黄解毒片、牡蛎(含钙)、磁石(含铁)、滑石粉(含镁)、明矾(含铅)等,不可与四环素类药物联用,因后者的分子结构中含酰胺基和多个酚羟基,能与重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而影响吸收、降低疗效。
朱砂安神丸不能与碘化钾同服。
因朱砂含硫化汞,在肠道内与碘化物发生作用,生成刺激性很强的碘化汞,形成赤痢样的大便,导致医源性肠炎。
药理性配伍禁忌
罗布麻、人参等中草药含强心甙,故不能与西药强心甙类药配伍,以防强心甙中毒。
牛黄或含牛黄的中成药,可增加水合氯醛、吗啡、苯巴比妥等西
药的中枢抑制作用,故不宜相互配伍使用。
临床上使用碘胺类药物,同时服用碳酸氢钠等药物的目的是碱化尿液,防止磺胺代谢产物在尿中析出沉淀。
当磺胺药与含有机酸的中草药加乌梅、山茱萸及中药糖浆剂配伍时,由于有机酸对抗碳酸氢钠的碱化尿液的作用,从而增加了碘胺药对肾脏的损害。
布洛芬在中药与西药联用中的配伍禁忌
布洛芬是一种非处方药,属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一种。
它具有镇痛、退热和抗炎作用,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牙痛和痛经等症状。
然而,在中药与西药联用中,布洛芬存在一些配伍禁忌需要注意。
首先,布洛芬与某些中药的联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
例如,布洛芬与人参、
黄芪等具有补益作用的中药同时使用,可能会导致药效相互抵消,减弱疗效。
此外,布洛芬与黄连、黄柏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联用,可能会增加肝肾负担,导致肝肾功能受损。
因此,在使用布洛芬的同时,应避免与这些中药同时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其次,布洛芬与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联用时,也需要慎重。
布洛芬具有抑
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一些中药如丹参、三七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这类中药的同时,应避免与布洛芬同时使用,以免增加出血的风险。
此外,布洛芬与一些中药的联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排泄。
例如,布洛芬
与大黄、芒硝等具有泻下作用的中药联用,可能会减弱布洛芬的吸收和疗效。
另外,布洛芬与陈皮、枳实等具有理气行滞作用的中药联用,可能会延缓布洛芬的排泄,增加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布洛芬的同时,应避免与这些中药同时使用,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排泄。
此外,布洛芬与某些中药联用可能会增加肝肾毒性。
布洛芬本身具有一定的肝
肾毒性,而一些中药如川芎、防风等也具有一定的肝肾毒性。
因此,在使用这些中药的同时,应避免与布洛芬同时使用,以免增加肝肾毒性的风险。
总之,布洛芬在中药与西药联用中存在一些配伍禁忌需要注意。
在使用布洛芬
的同时,应避免与具有补益、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泻下和理气行滞作用的中药同时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增加出血风险、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排泄,以及增加肝
肾毒性的风险。
在使用中药与西药联用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自行调配药物,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