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房的管理规范.ppt
- 格式:ppt
- 大小:4.85 MB
- 文档页数:42
实验动物房管理规定
1、新增笼位及标签需向动物房管理人申请领用,不得自行添加笼位,不得擅自
改变鼠笼位置。
2、在标签上必须标明实验负责人及小鼠详细信息,不得在鼠笼上记录信息。
3、及时给小鼠添加饲料和饮用水,不准出现无水无粮的情况(特殊实验要求除
外)。
4、垫料应3天更换一次,最长不要超过7天;若有死亡动物及时拣出。
5、实验用过的废弃物、垫料、动物尸体等必须及时清理并放入指定位置(注射
器放到利器盒中),不得随意丢弃。
尤其垫料更换后须移出动物房,否则会污染动物房的环境。
6、用过的鼠笼必须及时清洗消毒并放置到指定位置,若有事不能及时清洗,也
必须先把垫料清出动物房。
7、实验结束后需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并打扫桌面和地面,保证动物房的整洁。
8、发现垫料和饲料快使用完时请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订购。
2017-09-13。
实验动物房管理使用条例第一条动物实验室是基础医学院科研实验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开展动物实验,并对外开放,积极为科研、医疗和教学服务。
第二条开展动物实验要尊重科学,遵守国家有关实验动物管理法规和管理办法,以及《XX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尊重实验动物的相关福利要求和伦理道德。
第三条使用实验动物房需提前一周向科研实验中心提出申请,填写《动物房使用申请表》。
第四条实验动物进入动物房前,应彻底清扫动物房。
实验动物进、出动物房均应做好记录。
第五条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动物房必须穿工作服、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嬉戏,严禁吸烟、随地吐痰、不准乱丢污物。
第六条对于不同实验目的的实验动物,必须分开饲养;建立定时喂养制度。
当动物逃出实验室时,应立即捕获,逃出的动物应采取安乐死处理,不得继续实验。
第七条不得给动物饲喂霉变的饲料及饮用不清洁的水。
更换动物笼具时注意防止动物逃逸,做好自身防护,避免被动物咬伤。
如被实验动物咬伤,立即向带教导师报告,同时做好应急创面处理,严重者迅速送往医院并注射狂犬疫苗。
第八条实验结束后,受试动物尚未死亡,应采用安死术处理,尸体不得随意丢弃或者出售,应用动物处理带装好,放置于A109动物处理室冷冻储存集中处理。
第九条发生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时,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查明原因,妥善处理,并立即上报主管部门。
第十条实验人员每天定时检查水、电、温度、湿度和通风情况,观察仪器设备的运行与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并详细记录。
第十一条每天实验结束后及时打扫,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并做好实验记录,锁好门窗。
第十二条每周更换1〜2次垫料及饮水瓶,更换垫料时务必先倒干净后再洗涮,以免阻塞下水道。
更换的笼具及饮水瓶要及时清洗、晒干、消毒后再用;实验室每周至少消毒1次。
第十三条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各种仪器设备,爱护公共设备,如空调、排风扇等,避免人为损坏。
实验动物房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绪论为了保证实验动物的福利和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制定本管理规章制度。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实验动物房的管理工作,旨在规范实验动物的使用和保护,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实验效果。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来源和管理1. 实验动物的来源:实验动物应当从合法渠道采购,保证动物的品种、数量和健康状态满足实验要求。
2. 实验动物的登记管理:实验动物应当进行登记管理,包括实验动物的品种、数量、来源、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信息,并定期更新。
3. 实验动物的生活和环境:实验动物的生活环境应当符合动物福利的要求,包括饲养箱的大小、通风、温度、湿度等条件,确保实验动物每天的饲养和活动水平符合生理需求。
第三章实验动物的使用1. 实验动物使用的目的:实验动物使用应当明确实验的目的,合理选择实验动物种类和数量,确保实验的科研目的和合法性。
2. 实验动物使用的程序:实验动物使用应当按照实验计划进行,严格遵守实验动物伦理和规范,保证实验动物的福利和健康。
3. 实验动物使用的监督:实验动物使用应当有专门的监督机构进行监督,定期检查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条件,确保实验动物的使用符合规定。
第四章实验动物的保护1. 实验动物的健康保护:实验动物应当定期检查健康状况,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控,确保实验动物的健康和安全。
2. 实验动物的精神保护:实验动物应当确保每天有足够的活动和休息时间,避免实验动物受到惊吓和伤害。
3. 实验动物的合理使用:实验动物使用应当权衡风险和利益,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法和操作,减少实验动物的痛苦和损伤。
第五章实验室安全管理1. 实验室环境的卫生和消毒:实验室应当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实验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2. 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实验室设备应当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实验的质量。
3. 实验室事故和应急预案:实验室应当建立事故和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和培训,确保实验室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处理和救援。
实验动物房的管理制度一、总则1.实验动物房的管理制度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伦理委员会的要求。
2.实验动物房应当建立健全的动物饲养、健康监测、实验操作、废弃物处理等管理制度。
3.实验动物房应当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实验动物的管理和保健工作。
1.实验动物应当根据实验需求和实验要求进行选择。
三、实验动物的饲养1.实验动物房应当建立合适的动物饲养环境,提供充足的食物、水和合适的温度、湿度等生活条件。
2.实验动物的饲养设施应当保持干净、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
3.实验动物应当按照指定的种类、数量和规定的饲养条件进行饲养。
不得超标饲养或私自进行动物繁殖。
4.实验动物的饲养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
四、实验动物的健康监测1.实验动物房应当建立健康监测制度,定期对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和评估。
2.实验动物的健康监测应当包括体温、体重、食欲、行动能力等指标的监测和记录。
3.发现实验动物出现异常症状或患病的情况,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并记录。
五、实验操作1.实验操作应当遵循相关实验文献的规定,并按照实验方案和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进行操作。
2.实验者应当具备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知识,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
3.实验动物的操作前后应当进行适当的麻醉、镇痛等操作,保证实验动物的福利和减轻痛苦。
4.实验动物应当注明所处的实验组别和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药物、剂量等信息。
六、废弃物处理1.实验动物房应当建立废弃物管理制度,将废弃物分类并妥善处理。
2.实验动物的废弃物应当统一收集、储存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或外倾。
3.废弃物的处理应当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利用专门的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或交由专业机构处理。
七、记录和归档2.记录应当规范、准确、及时,并定期进行整理和归档。
八、违规行为处理1.对于违反实验动物房管理制度的行为,应当依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2.违反规定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超标饲养、虐待实验动物、私自进行动物繁殖等。
实验动物房管理规定1、公司实验人员根据实验需要提前一周向公司申请实验动物以及要求。
2、动物进入动物房前,应对实验动物房彻底清扫消毒,根据动物种属、日龄以及实验目的分开饲养。
3、实验人员开展实验前,做好实验数据采集表以及实验目的签(实验人员、实验目的、实验起始时间、实验终止时间、动物种属、日龄、数量、动物来源)。
4、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动物房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和嬉戏,严禁吸烟、随地吐痰、不准乱丢污物。
5、实验人员每2-3天对实验动物房消毒一次,发现动物异常及时上报公司兽医人员。
6、实验人员每天早晚到实验动物房清理卫生,添加水料,检查动物健康程度。
7、实验人员要根据兽医人员提出的饲养程序和用药程序进行饲养,不得擅自做主改变以上程序,有异议及时向公司兽医人员提出。
8、动物饲养必须保证排风畅通,合理光照,饲养器具要摆放整齐。
饲养环境应保持清理干净,以免照成疾病传播。
9、实验人员根据动物耗料情况,提前3-4天向动物房管理人员提出购买计划。
10、实验人员要爱护动物,禁止动作粗暴。
注意节约水电。
11、实验用过的废弃物、垫料、动物尸体等必须清理后放入指定位置,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更不能从水道冲走,以免阻塞下水管以及造成环境污染。
12、实验人员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遵守药品、试剂使用规则。
不得随意摆弄与实验无关的仪器、试剂和动物,更不得擅自将动物带出实验室。
13、实验完毕应检查用过的仪器、材料完好无损,器具数量正确。
发现异常现象时要及时报告实验管理人员。
14、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室地面和台面清洁干净,物品摆放整齐,用过的器械及时清洗干净。
最后将钥匙归还实验管理人员,并经管理人员检查后方可离开。
15、实验结束时,实验人员必须详细准确求是填写实验记录,及时完善并提交实验报告。
江苏三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011年8月29日。
实验动物房管理规定
实验动物房管理规定
发布范围:公开 2010-05-13 00:43
1.实验人员进出实验室需从管理人员处登记,拿钥匙;外来人
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实验室。
2.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保持安静,不
得大声喧哗和嬉戏,严禁吸烟、随地吐痰、不准乱丢污物。
3.实验用过的废弃物、垫料、小鼠尸体等必须清理后放入指定
位置,不得随意丢弃,更不能从水道冲走,以免阻塞下水管。
4.小鼠饲养系统必须保证排风畅通,空调打开,小鼠笼具要摆
放整齐。
饲养板上的小鼠垫料清理干净,以免垫料阻塞进气孔。
5.实验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和程序进行实验操作,遵守药品、
试剂使用规则。
不得随意摆弄与实验无关的仪器、试剂和动物,更不得擅自将动物带出实验室。
6.实验完毕应检查用过的仪器、材料完好无损,器具数量正确。
发现异常现象时要及时报告实验管理人员。
7.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室地面和台面清洁干净,物品摆放整
齐,用过的器械及时清洗干净。
最后将钥匙归还实验管理人员,并经管理人员检查后方可离开。
8. 实验人员要爱护动物和标本,禁止动作粗暴。
注意节约水电,无
故损坏者,应照价赔偿。
实验动物房的管理制度1.实验动物房设立及管理机构1.1实验动物房的设立应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并由专业机构或专门负责的团队进行管理。
1.2实验动物房的管理机构应有明确的负责人,负责实验动物房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2.2采购的实验动物应具备健康合格证明,并具备相关基因型和表型信息,以满足实验需求。
3.实验动物的养殖和饲养3.1实验动物的养殖和饲养应按照相关的动物福利法规进行管理,确保实验动物的生活质量。
3.2养殖环境应保持清洁和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以提供恰当的实验动物生存环境。
3.3实验动物的饲养应提供合适的饮水和食物,保证其正常成长和发育。
4.实验动物的标识和记录4.1实验动物应进行身份标识,如耳标、鼻环等,以便于个体辨认和记录。
4.2对实验动物的相关信息,如年龄、性别、基因型等应进行记录和更新,以满足后续实验的需要。
4.3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体重、用药等信息应定期记录,以便于监测和评估实验动物的实验效果和健康状况。
5.实验动物的实验使用5.1在实验动物房使用实验动物前应进行适当的术前准备,包括麻醉、消毒等程序,确保实验动物不受到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
5.2实验动物的实验操作应严格按照实验方案进行,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5.3实验动物的实验后护理应及时进行,如伤口处理、饮食调整等,以促进实验动物的康复和恢复。
6.实验动物房的卫生与消毒6.1实验动物房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保持良好的卫生状态。
6.2使用的器具、器材应用完后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和传染病的传播。
6.3实验动物房内应定期进行空气质量和噪音监测,以确保实验动物的生活环境符合要求。
以上是一个关于实验动物房管理制度的简要描述,具体实施过程还需要根据不同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目标是确保实验动物的生活质量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同时遵守相关的动物福利法规和伦理准则。
实验动物房的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实验动物的安全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实验动物房环境控制管理制度一、引言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健康状况和生活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建立和实施一套有效的实验动物房环境控制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关于实验动物房环境控制管理的详细指南,以确保动物的福利和研究的质量。
二、设施要求2.1 动物房选址实验动物房应远离噪音、振动、电磁辐射等干扰源,选址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2.2 建筑结构动物房应具有合理的建筑结构,包括良好的通风、采光、保温和隔音性能。
内部空间应满足不同类型和数量的动物饲养需求。
2.3 空气净化系统动物房应配备高效空气净化系统,以去除空气中的微粒、气态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4 温湿度控制动物房应根据饲养动物的品种和习性,设置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并配备相应的调控设备。
三、动物管理3.1 动物来源与检疫实验动物应从具有合法资质和良好信誉的供应商处采购,进入动物房前应接受严格的检疫和隔离观察。
3.2 饲养密度与分组动物的饲养密度应根据其品种、年龄、性别和体重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以确保其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3.3 饲料与饮水实验动物应提供符合营养需求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并定期更换和消毒饮水器具。
3.4 动物健康监测与记录应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体重、行为、外观等方面的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
四、人员管理4.1 培训与资质要求实验动物房的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证书,以确保其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4.2 个人防护与卫生要求工作人员在进入动物房前应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工作服、手套、口罩等,并遵守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工作结束后应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4.3 动物实验操作规范工作人员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应遵循相关操作规范,确保动物的福利并减少不必要的痛苦。
对于涉及伦理问题的实验项目,应提前向伦理委员会申请并获得批准。
动物房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做好动物房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动物生命安全和实验人员的健康,特制定本《动物房安全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的动物房,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二、安全管理责任1.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对动物房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得以落实。
负责人应当具有一定的安全管理知识和经验,并定期组织安全培训。
2.动物房管理员:负责动物房的日常管理和安全工作,包括检查动物房设施和设备的完好情况,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3.实验人员:应当遵守动物房的安全规定,严格执行操作流程,保护好自己和动物的安全,不得私自操作,确保动物房的正常运行。
三、安全管理措施1.设备设施管理:动物房的设备设施必须经常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管理员进行处理。
2.实验人员培训:新进入动物房的实验人员应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各项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熟悉逃生通道和应急设施的位置。
3.实验操作安全: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注意避免产生粉尘、毒气等有害物质,保持动物房的通风良好,并做好实验台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4.动物饲养管理:动物饲养应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和伦理要求,不得虐待动物,保障动物的生存和安全。
定期检查动物的健康情况,及时处理疾病。
5.应急预案:动物房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泄漏等意外情况的处理流程,制定逃生和救援方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安全管理制度执行1.每月对动物房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得以落实。
2.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和纠正,对严重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动物房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3.积极开展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动物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动物房的工作环境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