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城市总体规划解析(ppt 28页)
- 格式:ppt
- 大小:3.16 MB
- 文档页数:16
连云港市城市规划(2008-2030)官方总体方案2008-2030年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分为市域、都市发展区、中心城区及南翼三大层次。
从城市规模来看,2012年城市人口总规模控制在13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70平方公里以内。
2030年城市人口总规模控制在2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40平方公里以内,平均每年约增加5平方公里。
此轮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为我国沿海中部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国际性的港口工业城市,现代化的滨海旅游城市。
城市职能为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节点与区域中心城市;我国中部沿海的国际性干线大港;江苏省乃至国家级临港产业基地;山海相拥、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海滨城市;开放创新、和谐发展的生态宜居城市。
未来港城将逐渐建立“一体两翼、一心三极”的空间结构。
“一体”即连云港中心城区,是全市的行政、文化、商贸及交通中心,“两翼”即连云港中心城区南、北两侧的产业发展及综合配套区。
“一心”即滨海新城,“三极”分别为新海城区、南翼新城和赣榆新城。
一、规划区范围规划范围分为市域、都市发展区、中心城区三大层次。
市域:即连云港地市行政辖区,包括新浦区、海州区、连云区(含开发区),以及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和灌南县,总面积7500(前三岛和大部分海域面积未计入)平方公里。
都市发展区:主要由连云港市区(含新浦、海州、连云以及南翼地区)和赣榆县东部滨海地区(含赣榆新城、海头、柘汪等地区)组成,总面积为1806.32平方公里。
本次规划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包括中心城区在内的连云港市区行政辖区(含2007 年底行政区划调整后纳入市区的浦南镇和岗埠农场),以及灌云县善后河以北地区、白塔埠机场控制区和市区东部近海部分浅海域。
总面积约为1644 平方公里。
二、规划年限规划期限为2008-2030。
其中,近期为2008-2012 年,远期为2013-2030 年,远景展望2030 年以后。
连云港市功能分区与城市空间结构规划2008-2030年新一轮的连云港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分为市域、都市发展区、中心城区及南翼三大层次。
此轮总体规划确定连云港为我国沿海中部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国际性的港口工业城市,现代化的滨海旅游城市。
城市职能为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节点与区域中心城市;我国中部沿海的国际性干线大港;江苏省乃至国家级临港产业基地;山海相拥、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海滨城市;开放创新、和谐发展的生态宜居城市。
一、规划城市功能分区1. 城市功能分区布局:“一心三极”。
“一心”即滨海新城,“三极”分别为新海城区、南翼新城和赣榆新城。
滨海新城:包括滨海核心区和连云城区,为本规划重点培育的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区。
规划主要承担行政办公、商业贸易、商务流通、文化娱乐、旅游接待等综合服务中心职能,以及连云区的区级中心职能。
同时,滨海新城也是高标准建设的现代化特色滨海社区。
新海城区:主要承担市级高等教育职能,以及行政办公、商贸服务、文化体育、生活居住等职能,成为配套比较完善、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淳厚、城市尺度宜人的城区。
南翼新城:依托徐圩港区重点打造的江苏省乃至国际级临港产业基地,主要承担为南翼港区及临港工业园区综合配套服务的职能,远景进一步拓展成为产业实力雄厚、配套设施完善的临港新城。
赣榆新城:承担都市发展区北翼的中心服务职能,重点发展区级行政办公、商贸服务、文化体育、生活居住等功能,形成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具有较高水准的复合型城区。
滨海新城:包括滨海核心区和连云城区,为本规划重点培育的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区。
规划主要承担行政办公、商业贸易、商务流通、文化娱乐、旅游接待等综合服务中心职能,以及连云区的区级中心职能。
同时,滨海新城也是高标准建设的现代化特色滨海社区。
新海城区:主要承担市级高等教育职能,以及行政办公、商贸服务、文化体育、生活居住等职能,成为配套比较完善、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淳厚、城市尺度宜人的城区。
图解连云港“一心三极”城市发展战略对连云港今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两大战略决策:一是徐圩新区作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先导区和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将对连云港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有领导说,它将改变全国的生产力布局,这话有点大,我们就缩小到苏北地区吧,它将改变苏北地区的生产力布局。
这样,就奠定了其在连云港市城市布局中的副城地位,即仅次于连云新城,成为连云港市的第二大城区。
二是赣榆区的设立,不仅使得连云港市一心三极城市带、一纵一横产业带、一体两翼组合港得以最终形成,而且为连云港市拓展了现实发展空间和形成未来战略纵深。
这样的战略意义多的说不清,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是,100万人口的强大态势,让那些长时期以来以人多自居的新海城区人感到巨大的压力,这个压力大道直接让这些人闭嘴了,70万人的海州区,在100万人的赣榆区面前,还有话说,那不是抬举赣榆区了吗?(我偷偷地一笑)至于赣榆区的强大的临港产业和江苏最有优势的滨海旅游资源,我们就不说了,因为人人都知道的。
我以为,赣榆区设立之后,我们会紧接着修改全市城市总体规划,把赣榆区纳入到全市的发展战略中,最关键的就是如何给赣榆区以最符合其自身实际和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也就是今后我们得到的省级以上的战略,应该会向赣榆区倾斜,因为它担负得起。
我的看法是,国家级高新区最好放在猴嘴、墩尚、浦南等三区结合部,这里是盐田和养殖库塘,不占用一寸农田,且能填充三极的空间,让一心三极城市群能迅速地崛起。
再比如,连云港自贸港区能否给赣榆港区一个份额?未来的中日韩自贸区就可以直接放在青口盐场、宋庄和墩尚的三角地带?等等。
一句话,有了发展的空间和发展的最佳组合要素,这个地区想不发展都难。
相反,自身没有任何发展优势,却强抓住市政府不放,你自己看看市政府位于海州区这个全市区的西南一隅,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它拖累连云港------这个生你我他、养你我他的地方?图中以连云新城为核心的“一心三极”城市群是主城,徐圩新区是副城,主港区和徐圩港区是主港,赣榆港区是辅港。
《连云港港口总体规划》连云港港位于我国沿海中部、陇海铁路东部起点,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和能源与外贸运输的重要口岸。
1997年交通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的《连云港港总体布局规划》对连云港港的生产、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十一世纪,国家实施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重要发展战略,要求连云港港大力提升服务中西部的运输枢纽功能。
江苏省振兴苏北、沿海开发、沿东陇海开发三大生产力布局要求连云港港积极承担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
腹地经济持续增长、物资进出口贸易扩大、工业化进程加快、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与港口密切相关的发展形式均对连云港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对连云港港总体规划加以调整和修订。
2007年元旦,温家宝总理视察连云港时将连云港港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上给以定位。
温总理指出,连云港港,小而言之是带动苏北发展的龙头;大而言之可以带动江苏全省的发展;再大一点,从全国区域范围可以带动经济协调发展,并要求连云港港要“做好规划,加快发展”。
江苏省委、省政府为落实温总理的指示,专题研究连云港港的发展定位、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提出举全省之力发展连云港。
为了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对连云港发展的要求,适应新时期港口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明确连云港港的发展方向,优化港口的规划布局,合理、有效地开发港口资源,促进港口与城市、港口与腹地经济协调发展,本着科学、审慎的态度,连云港市港口管理局自2005年开始,陆续组织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院、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河海大学等多家规划、咨询、科研单位开展新港址的前期研究和论证工作,取得了大量的自然条件资料和研究成果。
在此基础上,连云港市港口管理局委托交通部规划研究院修订和编制《连云港港总体规划》。
本次规划按照“一体延伸,两翼拓展”和建设组合港的发展思路,对连云港市176.5公里海岸线和43.1公里灌河岸线进行统筹规划。
规划将建成五大港区。
连云港布局规划分析― 运输港站与枢纽布局规划方案研究课程论文课程:“运输港站与枢纽”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姓名:许琳班级:物流072学号: 07408100220指导教师: 宛岩宁波工程学院交通与物流学院2009年mm月nn日目录1.绪论2.连云港布局规划的原则和方法3.连云港简述4.连云港布局规划分析5.总结1.绪论连云港在中国渤海港口群、黄海港口群、东海港口群、南海港口群四大港口群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黄海港口群中最重要的干线大港。
拥有良好的港航资源,较好的自然及社会、经济优势。
它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陆域、水域设施布局规划。
所以全面的了解连云港的布局规划,分析其建港条件及各规划原则对其它新建港口布局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连云港布局规划的原则和方法港口选址应符合当地的地形、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应注意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协调与衔接;港口规划布局应以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律和要求为基础,配合、支持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港口水域设施的合理布置将有利于水上作业系统的有效作业。
航道需具有足够水深满足相应吨级船舶吃水要就。
港口锚地的数量和配置要根据港口的自然条件和营运特点而定。
防波堤的布置要考虑波浪、地形等自然条件。
陆域设施应该与港口铁路与道路等其他运输系统的发展紧密联系,同时拥有优良的港航基础设施,来保障港口货物的集疏运。
3.连云港简述连云港地处江苏省北部与山东省交界处,位于北纬34°44',东经119°27'。
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遥对台湾海峡与对马海峡,扼守东北亚至东南亚的海上交通要道。
连云港是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并承担亚欧大陆间国际集装箱水陆联运的重要综合性大型沿海商港,作为名副其实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承担了第二亚欧大陆桥过境集装箱运量的90%以上。
连云港现有三个生产港区,老港区是以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为主,大中小泊位共存的通用杂货港区。
庙岭港区是大宗散货和集装箱运输并重的综合性港区,以5万吨级至10万吨级泊位为主。
连云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连云港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三月连云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文本连云港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三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指导思想 (1)二、调整原则 (1)三、调整依据 (2)四、调整期限 (3)五、调整范围 (3)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5)一、市域概况 (5)二、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 (5)三、规划实施情况 (7)四、面临的形势 (10)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4)一、土地利用战略 (14)二、土地利用目标 (14)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18)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 (18)二、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9)第五章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22)一、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实 (22)二、严守耕地红线和提升耕地质量 (24)第六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26)一、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26)二、强化生态红线管控 (26)三、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28)第七章建设用地节约与集约利用 (30)一、严控建设用地规模 (30)二、统筹各业建设用地 (30)三、强化节约集约利用 (33)第八章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调整情况 (35)一、交通重点工程项目清单调整 (35)二、水利及能源重点工程项目清单调整 (37)第九章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38)一、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38)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41)三、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44)四、县(区)土地利用调控 (45)第十章土地整治 (50)一、农用地整理 (50)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50)三、土地复垦 (51)四、土地开发 (51)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2)一、加强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控制 (52)二、完善规划实施行政管理制度 (53)三、强化规划实施的经济调节手段 (54)四、增强规划实施的基础保障 (55)五、扩大规划民主决策和公众参与 (55)六、加强规划管理和机制创新 (55)附表 (57)第一章总则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的系列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保护资源、节约集约、维护权益、改革创新”的工作要求,按照“保护为先、优化为本、调控为要”的原则,保持规划的一贯性、传承性和科学性,合理调整耕地、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指标,着重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严控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确保完成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确保生态保护红线落实到位,确保“十三五”期间连云港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和“一带一路”、江苏沿海开发、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为建设国际化海港城市提供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