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_一年级作文_1
- 格式:docx
- 大小:13.17 KB
- 文档页数:1
最新古风古韵的作文范文(精选7篇)古风古韵的作文范文精选篇1拥有龙图腾文明的老中国血脉,千年流淌着的泱泱文化,却在当中国走向繁荣时,被时光的记忆带走了大半。
而我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了。
回家乡后,爷爷常一人在一个枫叶林中拉一曲二胡。
爷爷告诉我,当年有一个人弹一声龙琴,吸引了众多街坊,他身边一群人不论多忙都来听听琴弦中的文化,几年前那名琴师突发脑溢血去世了,从此那里痛失文化的故韵。
是啊,从前在县城,时时都听得见粗糙的吆喝声,一阵一阵如麦浪翻滚。
新年街头卖艺的写春联的到处都是。
几年后来到县城,春节再没有村夫挑着担的呼唤声,有的是来往的车的鸣笛,昂贵的店铺,世态变得如此之快。
但总有那么几户人家还传承着祖上的文化精华,我从草门中推开,准备出去散散心,脚边的天狼忽然惊叫起来,我侧耳倾听一阵古琴的韵意飘来,步行追索见一儒雅的老者,捧着一股琴声,轻如鸿雁。
双手在琴面上擦拭,顺流而下勾起一根弦,悠然而去,饱满的旋律,孕育了伯牙鼓琴的悠思,轻轻浮动。
一根根弦,似乎是一条条中华文化的血动脉,难道这不令人自豪。
我洗耳恭听,白衣飘飘的老者丝毫没有觉察到我,任琴声如流水打湿我的心。
我找到了,确确实实,却不容丢失的文化,龙的文化。
中华的传统文化,似一纸鸿雁,随着时光而游走。
犹如四季,即使度了一个轮回,又能有下一次。
一春一秋,国人的血脉绵延横亘,不可丢失,寻骨风,觅文化,虽赢不回往日5000年的黄历,但能传承5000年源源不断的文明,让甲骨文勾勒的文明长存。
古风古韵的作文范文精选篇2你可曾见过宁静优雅的园林,高楼林立的都市,或是浓荫密布的森林。
可是,几乎没有任何一座城市能将三者结合。
那么,来苏州看看吧。
绿化在城市中的用处,貌似一直只是装饰,而在苏州,那一抹抹绿色已成为了这城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苏州随意拍一张照片,即使在主城区,也能见到那一棵棵树,一株株花。
晚上,这绿化居然亮了起来,绿树的枝桠间,红花的丛丛中,一盏盏灯映衬着让人心旷神怡的自然之美。
古韵(六首)_300字
昔好古韵,尝仿之,成六首,今具录于此,不甚肖。
青玉案
年年今日临考场,满手墨,答无方。
窗外
烈日正焦灼。
一身犹在,迷乱丛中,寂寞无人睬。
清风拂面意阑珊,眼迷离,人犹醉。
白发
灯下针游走,
报得三春何日晖。
周公来会,携着梦笔,
笑颜始归。
钗头凤
恨世事,忧学生,闲坐窗前独自愁。
心中事,谁能知,
几度秋凉,一夜白头。
班如旧,人空瘦,眉眼不展锁千秋。
叹无知,警前程,
犹未惊醒,枉为断肠!
踏莎行
风戏柳羞,依依春柔,正是五月时候。
昔
年流水与卿识,
不胜娇好陈家女。
今夕何夕,共尽欢娱,多年之后仍相忆。
深藏梦笔五色毫,
他年必将乘龙去。
竹逝
竹生百年终有尽,
云霄雨霁无人问。
白桦自戴离尘去,
江上回望惹啼痕。
识君
人寂疏影斜,独饮窗边月。
君卿若有意,共话巴山雨。
无奈春意短,相期游太虚。
江城子
晓来斜光到寒户,雾色迷,孤衾冷。
云鬟微拢,独倚西窗下。
车如流水马如龙,却不见,稻香农。
梦醒犹记梦中事,谷雨天,把禾插。
清风细雨,携笑上眉梢。
赏古韵,话风采_描写景点作文1200字在潇潇城市中待久了,心,难免疲惫。
周末难得休假,便寻山问水而去,找个休闲的地方,放松心情,旅游是最好的选择。
远离尘嚣,带上唯一的行李——-闲情。
在茶山镇也工作多年了,还没好好游过茶山,听说附近的南社乃是旅游圣地,于是和朋友一起带着好奇心和相机,辗转来到这个古村落。
进入南社古村落,时光突然好象历史倒退了二三百年。
村头一径水塘清幽,古榕挂月,多年不变的民居建筑,原原本本地再现了岭南的传统文化。
一条悠长古旧的深巷,街宽不过两米,曲曲折折,乍看不见尽头,望不见出处。
穿行在迷宫似的窄巷,让人不由地陶醉在古村那醉人的古风遗韵之中。
看着古祠墙身的斑斑剥剥,青苔的点点滴滴,还有那褪色的窗花砖雕,不由让我惊叹古祠的残旧保留妥当,没有人工痕迹,任由它们自然风化,保留了风霜雨露侵蚀的痕迹,让我们在自然中感受时间的洗礼。
一天游玩下来,意犹未尽,却感触颇多。
一、南社历史悠久。
历经明、清近七百多年发展,谢氏家族兴盛,将南社村建成如此大的古村落,乃有着浓厚的历史之源。
二、崇文重教出名人。
南社村是一个崇文重教,才兴丁旺的灵地,人杰地灵。
看着宗祠里的名人介绍,体现了南社的人文之道。
三、明清古村落保存完好。
古祠色彩特别丰富,墙面红粉石既突显油画的色彩;屋顶陶瓷又呈现出国画的敷色。
此两者又装饰着明清建筑的素、雅,并洋溢着古色古香,体现出广府文化和海派文化的特色,体现出建筑之美。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富有岭南特色的婚嫁习俗,东莞民歌、木偶戏演出、放河莲花、茶山泥公仔制作等等,体现了民俗之风。
从看茶山南社古祠文化内涵,也可以窥出东莞一斑。
茶山南社二十五座古祠共荣共存又可以印证,东莞不只在今天是人口繁茂之地兼迁徙之城,而且是经济文化大融合之城。
看南社二十五个宗祠毗邻而建,向心聚拢,这是一种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和谐文化,也应该是今天东莞的文化雏形。
看来五岭文化尽浓缩于此。
一个城市总是具有多面性,以旅游发现看待茶山的城镇面貌,同样如此。
一种古城的古韵本文是关于初中作文的一种古城的古韵,感谢您的阅读!一种城,有山有水是和谐;一种韵味古色古香是典雅。
当这两种文化汇聚时,是一种城的韵味和谐。
其实山与水,城与人也可以安心而安逸的融合,也正是这种别具风味的融合,让后人和年轻人领略到了一种城的人文精神。
清明放假,临时决定,踏上了太谷的土地。
我不了解这儿,但是我可以领略这儿。
我喜欢到处去游,但是不喜欢到处去玩。
我也不知道游与玩有什么区别。
吃透一种文化或许是游让我心仪的原因吧。
(一)透过车窗,看到了一种别样的风景。
也许是外乡人的眼光很刁罢了。
这其实是一种家的文化。
中国人的眼睛是为家而长的,眼睛中总是透析着家的韵味。
其实这也是心灵的透析。
家是主,外乡人是客,当外乡人踏上这里,一种淳朴会扑面而来。
这也是中国家的待客之道。
也许已经是春暖花开了,原来的凋零已经渐渐的淡去,淡的让我们这群异乡的孩子错认为这里没有冬天的凛冽。
这里不是青山绿水,却有山与水的映衬。
当人们不在冻结心的血液时,所有的悲伤、苦闷、人生的思索、甚至大喜过后的“残阳”都悄然隐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泰然、安然与坦然。
这里给人们的是一种家的春天不再寒冷的感觉。
这里的土地给了异乡人一种平淡直面人生的喜悦。
这仅仅是一座城。
(二)这儿居然坐落着一座大学。
这里居然有一种别样的大学文化。
山西农业大学在1907年诞生。
那时的场面我们没有睡见证,但是我们可以想象的到。
踏着农大的土地,我似乎回归到了心灵的自然。
我不知道是哪位学者将农大安放在了这里,也许是一位很坚毅的校长,也许是一位向往桃花源的先生。
其实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我们也不需要去询问或是解颐。
当农大的第一块红砖——也许是一块青砖——砌在这里的时候,农大便有了一种古朴和安逸。
学堂的读书声是不会改变的,也不需要甚至根本不能改变。
也许当年许多的学者围桌而坐,讨论是否要搬迁,扎根的学者也许以此为理由不能搬迁。
他们争吵地面红耳赤,唾液横飞,在这里全然没有了儒士的风采与幽雅。
古风古韵优秀高分作文范文7篇古风古韵优秀高分作文(精选篇1)纵观历史,让我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正用自己的生命谱写着灿烂辉煌的人生!汨罗江边,虽是莲满江水,而叶中却包含了两千多年的忧伤。
这不得不让我想起曾经在这投河的屈原,他一生“出淤泥而不染”,在感受到王朝衰败之时便不顾一切的挽回,可换回来的是投江而去。
他用惊叹号的身躯溅起一个百胢争渡的节日,他那溅起的水是生命的莲,绽放出最美的笑容。
苏轼--他难道就没有爱国情怀吗?不,他不是这样的人。
他用“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豪情壮志释放缕缕爱国情意,以及那“就含胸弹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毫无畏惧的胆识而为国“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还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杜甫,他用那博大的胸襟包揽天下,用自己的生命为祖国增添一份绚丽多姿的色彩。
继续追忆着过去,仍有这样一些有家不能回,但始终没有忘记回家之路的动人故事。
比如,我们曾熟悉的“昭君出塞”,王昭君本可以“深宫尽闲日”她却用纤纤素指弹奏出回荡千年的绝唱,为“匈汉和亲”而不顾众人诉责。
蓦然回首曾相伴的那条小溪,如泣如诉,她抱起心爱的琵琶,轻轻拂着琴弦,一首动人的绝唱响彻了整个上空。
临终前,她要求面西而藏,终于,落花成冢,找到了回家的路。
还有文成公主,本来可以在宫室里过着悠闲快乐的日子,就因父皇的一席之言,嫁给了西藏王子,伴着荒凉的沙漠,月光带走了脸上的青春,渐渐消失在大漠之中,从此两国和平共处……追寻古风,传承历史,传承文化。
古风古韵优秀高分作文(精选篇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抬头望望那深蓝色的夜空,一轮皎洁的明月正挂在星空中,月真圆哪——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了。
我们家照常是要去赏月的。
带上几只金灿灿的月饼,我们来到了荷花池畔,这是赏月最好的地方了。
一家人围坐在桥边,吃着甜蜜蜜的月饼,望着空中明月,多么得幸福哇。
今年的中秋节,月亮似乎格外得圆,再配上那一池波光粼粼的池水和池边沁人心脾的金桂,可真是花好月圆!我不禁轻轻哼起了一首美妙的歌——《荷塘月色》。
【高一作文】古韵悠长优秀随笔800字这篇随笔的名字叫做《风的味道》,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杨万里。
杨万里被誉为“江南策杖诗人”,其作品清新淡雅,优美流畅,直抒胸臆,别具一格。
这篇《风的味道》是他的自序,自序的内容正如其名字一样,充满了对风的赞美与思考。
随笔开篇,杨万里写道“其风,其味,又有一舛矣”。
他把风比喻成美食,“味”的含义既是指风味,也是指风的滋味。
他清晰地描述了四季的风格各异的风味,以及每个季节风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味道和意义。
春风轻柔,带给人们蓬勃的生机和欢乐的心情;夏风热烈,带给人们强烈的激情和豪放的情绪;秋风淡雅,带给人们沉静的思考和遥远的思念;冬风凛冽,带给人们无限的忍耐和坚持。
通过对风的描写,杨万里表现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注。
他将每一个细微的感知都酝酿成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己的反思,形成了一种深厚的意识流。
杨万里在随笔中写到:“以寻风致,窥大道。
”他用“寻风致”来表达对美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寻。
他在寻找风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自然之美,也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他而言,风是无处不在的,风是自由的,风是智慧的。
他相信,风的存在和风的意义在于使人充实自我,唤醒人们对生命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
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他通过对风的描写和感悟,进而追寻到了更深层次的“大道”。
在这篇随笔中,杨万里并没有直接阐述大道的本质,而是通过对风味的细腻感悟,间接地阐述了对大道的理解。
他通过对自身感受和体验的分析,从风中的味觉出发,展示了他对风的审美和对生活的态度。
通过对风与味觉的异同关联,他揭示了不同人生阶段的体验和感悟,使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方式进行了反思。
这是一篇让人深思的随笔,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古韵今风历久弥新作文英文回答:Ancient Charm, Modern Style.The beauty of ancient culture has always fascinated people, and it continues to inspire and influence modern trends. The blending of traditional elements with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has resulted in a timeless appeal that never fades away. From fashion to architecture, from art to literature, the ancient charm is constantly reinvented and rejuvenated, creating a harmonious fusion of the past and present.In the realm of fashion, traditional garments like cheongsam, kimono, and hanbok have been given a modern twist. Designers incorporate traditional patterns, fabrics, and cuts into their creations, adding a touch of elegance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These modernized traditional outfits have gained popularity not only among locals butalso among international fashion enthusiasts, showcasing the enduring appeal of ancient charm.Architecture is another field where ancient charm meets modern style. Many contemporary buildings incorporat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elements, such as curved roofs, wooden structures, and intricate carvings. These elements not only pay homage to the past but also create a unique visual experience that blends old and new. The combination of ancient charm and modern design principles results in buildings that are both aesthetically pleasing and functional.Art and literature also embrace the concept of ancient charm and modern style. Artists and writers drawinspiration from ancient myths, legends, and historical events, infusing them with contemporary themes and perspectives. This fusion creates a new narrative that resonates with the present while honoring the past. It allows people to connect with their cultural heritage while exploring new artistic expressions.中文回答:古韵今风,历久弥新。
关于古韵的作文汇总5篇小桥,流水,人家,又见古韵,甚好,甚好!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古韵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古韵的作文1台灯下,翻着泛黄的诗集。
听着缱倦的音乐,触摸心底最柔软的深处。
悠悠的夜晚,看着星星点点的夜空,伴着书香一起魂回那遥远的历史。
一字一句,无一不透露着对人生的慨叹。
落花流水总无情,时间无法抹去那经典的回顾,就让我们随着历史走在那风花雪月的世界。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自我的肯定,无以复加的洒脱,不羁,自由,浪漫……你在我眼里总是如此的潇洒,宛如谪仙下凡,不带一点世俗的尘埃。
慢慢寂寥人生路,陪着你的不是世人渴望的荣华富贵,也不是高官俸禄,只有那清冽的琼浆和浪漫的韵味。
正所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孤独的人容易醉,寂寞总能扰人心扉,对月饮酒又有何不可,也就大醉一场罢了。
“高公公,给爷脱靴。
”这是何等的洒脱,世上又有几人能如你一般羁傲。
仕途财富于你不过浮云。
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愿休。
或许你只是沉入了梦里的净土而已……一腔仇怨无处诉,双鬓青丝尽白发。
世人称之为奇女子,却也如此,国破家亡的摧残并没有将你击倒。
你用笔墨勾勒悲苦,用愁苦编织动人的宋词。
“只恐双溪蚱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烟花巷陌深处,红粉绣楼帘外,家人情殇,四天下之变故,恐家园之游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深秋,卧在床榻,凄凉而又萧瑟,当西风卷起纱帘,这该是多么的刺骨,曾经相偎相依的两人如今徒留你在人世间徘徊。
没有了温暖的依靠,我不知你是如何在夜里安眠。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闲愁。
”物是人非,孤独是你的归宿,再多的执念也抵不过命运的无助,到最后还是谢了幕……你不该出生在那个时代,那个地位。
你只是想简简单单的为自己而活,活在那美好的词海。
可现实总是残酷的,它生生的扼制住了你的命运,你天生是个文人,却无法摆脱皇家的束缚。
“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地位的牵绊,人心的险恶,江山岌岌可危,无论怎样你还是成了亡国奴。
领略诗词之美感受华夏古韵作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诗词之美,古韵悠长》。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有一种东西,它像魔法一样,能让我们感受到美丽和快乐,那就是诗词!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古代的大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寻找古风古韵之诗词
诗词,两个简单的字,造就了中华的文字文化。
优美的韵脚,让人赞叹不已。
其实,诗词等同于古代的流行歌曲,但诗词更委婉含蓄,更慷慨激昂。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在安宁中透出几分感慨;“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风和月”,在雄壮中透出几分悲凉。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江南style》已无人问津,而《满江红》、《独坐敬亭山》、《使至塞上》等诗句在几千年后仍被人们传诵、品读;屈原、李白、杜甫、王勃等大诗人,至今还在文学史上稳坐一席之地。
诗词之风韵耐人寻味,起承转合,对仗工整,每一句都经得起细细品味。
且看李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在写敬亭山的风光,其实他是在告诉我们:别人都得志而飞黄腾达了,而我这朵“孤云”却只能在这儿与山林相会,与孤独相伴!十个字间,就把那种独自咀嚼寂寞,怀才不遇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像李白这样的百般惆怅,许多诗人用笔将字句挥洒纸上,借诗借酒消愁。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感慨万千,只留两句表示那春愁,意犹未尽,仿佛读者眼前就出现了那时的情景,初开的花上,就有惜别人的泪水。
翻开泛黄的书页,走进文学的长廊,重温那种现在没有的孤独,品读那种只属于过去的悲壮。
伴着书纸的墨香,踏上诗词铺满意味的征途,让我们一起,寻找那绝美的韵律吧!。